袁隆平人物事迹和精神素材(精彩20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徐淙祥先进事迹大家看过吗?2024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徐淙祥先进事迹,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浏览
309范文
247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主要事迹素材
【人物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名人人物事迹素材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着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2:功勋模范人物袁隆平个人先进事迹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隆平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隆平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隆平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隆平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__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隆平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说:我会好好吃饭,也会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篇3: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素材
20多年始终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扎根大地、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为了大地丰收,甘愿用汗水热洒沃土。
一、为了农业丰收辛勤耕耘
__年,__,毕业于__农业学校,被分配到自然条件较艰苦偏僻的日光农技站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看到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偏低,自己暗下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农业新知识技术传授给农民,引导乡亲们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日光乡是个半山区乡镇,人少田多,大多数数属于山高水冷的冷浆田,深泥田,单产不高,90年在县局业务部门指导下,在粮专资金带动下,改造中低产深泥田、推广垄畦栽培技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坚持和农民同吃、同注同劳动,白天抓示范,晚上搞培训,在技术操作上,从严把好整畦、播种、栽插和施肥关,通过推广优良品种,使昔日中低产田亩产不足400斤提高到平均亩产600斤,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取得较好效益;__年,为了推广水稻“两秧”,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全乡推广我主动请缨,在乡培训班上,怕群众不成功、受损失,我向乡领导和村干部、群众郑重承诺,如果技术不成功,我愿拿出两个月工资来赔偿群众种子损失,并下到村组搞培训,观看“两秧”音响资料,对技术要点、难点进行咨询解答,全乡当年推广早稻两秧__亩,占早稻80%,技术推广提高了粮食单产,政府认可,群众满意,97年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
二、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群众收入
日光育种区,有的农户为了眼前利益,私自育种现象严重,我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为了育种产业发展,及时和农民们进行沟通,与县种子部门一起,签订育种收购合同;全面禁止了私自育种现象,及时做好了政府的参谋。育种面积由原来__亩扩大到4000亩,当年育种大丰收,种子价格也卖得很适中,让农民们得到了实惠。育种、油菜的栽培配套模式,过去多属于白菜型油菜品种,单产不高,98年,全面推广“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了产量和油质。油菜生产获得了拾金花奖”。
三、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全镇农业发展
__年,在局指导下,抓好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市农业局评为先进个人,__年至今,在县局安排下,在石桥镇万亩水稻高产栽培;石桥镇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石桥镇万亩水稻病虫害综防,在这些项目实施中,我能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取消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盛市、县领导的考察好评。
四、任劳任怨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大力开展送技术到村,技术指导到田间,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工作目标。经常下到村组开展测土配方施取土,全镇取土样品90个,对于__年冰冻灾害,举办培训班下村指导果农灾后进行补救,剪枝、施肥;及时发放技术资料到村组。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给群众面对面讲解防冻技术,推广有机肥、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工除草、病虫害综防技术,农药施用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不定期下村解答农户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__年工作中,全镇灾后生产补救,香葱栽培种植,农业污染源调查都取了较好的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十多年的农技推广,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县镇领导好评,群众满意,__年被局评为农业工作先进个人,__年被评为__县劳动模范。
篇4:雷锋精神背后的人物事迹精选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得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了。"在这里劳动得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得和运砖得,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得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得。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得同志大显身手,以每小时一千二百块得速度,打破了过去得纪录,运砖得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得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得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得;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得?"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得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得,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了十几车,脸上得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了。工地上得人都很纳闷:"哪儿来了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得说:嘿,真了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得!"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了抹嘴,又推砖去了。运砖供应不上得情况很快转变了。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得时候,尖嗓子得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来,问雷锋:"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得?叫什么名字?""你问这个干啥?""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得。有啥可表扬得。"说罢,推上车就走。
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得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得名字不可!"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得人,上前来拉住他得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得鼓舞不小。"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我应尽得义务。"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得名字叫什么呢?""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走。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得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得表扬,这对我们今后得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雷锋只好说出了自己得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了工地:"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篇5:袁隆平人物事迹材料
我公司党委积极响组织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我认真参加了学习活动,并进行了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对袁隆平同志有了我了解较全面的了解。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脱硫环保调试工作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公司、国家环保事业及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
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脱硫环保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中。
第三、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
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调试技术人员,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四、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学习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调试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素材
她,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她,因忙于工作,八年只见过四次自己的孩子;她,在每个寒、暑假,都会将学生安全护送到家。她,就是格桑德吉,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却默默无闻地做着不平凡的事。
从她大学毕业那年说起。毕业后,全班四十多名同学,只有她回到了家乡,做了乡村教师。当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要回家乡时,她坚定地说:“我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这座大山!”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打动了每一个人。
在她工作的几年里,她每个寒、暑假都将孩子们安全送回家。当下雨遇上泥石流时,她也毫不退缩,更加小心翼翼地护送孩子们走过危险的悬崖峭壁;就是身怀六甲时,她也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又坚强地挺了过来。每年寒、暑假她都不回家,而是劝说退学的孩子们重新返回校园。就这样,学校从原来四十多名学生变成一百多名。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有二百多名学生已经走出了大山!
她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哪个母亲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格桑德吉也一样。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她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了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乡村的“花朵”。正是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动了中国。
在其他几位英雄中,每位都有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虽然贫穷,却为失学孩子多次捐款的刘盛兰爷爷;九十八岁还继续努力工作的胡佩兰奶奶;身患癌症、用三年零八个月为孩子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妈妈;还有那位为了救人,导致高位截瘫的方俊明伯伯……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
大爱无疆,现在的年轻人正是缺少这种精神,但是我相信,这十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会永远被我们记住,他们的精神也将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
篇7:功勋人物袁隆平院士个人先进事迹
我们失去了您,我们更要成为您。
在20__年5月22日下午,我漫不经心的翻看着新闻。突然,一盆冷水似乎浇到了我的头顶,一则新闻出现在我的眼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于20__年5月22日13:07逝世……
看到这么大的黑色标题,我呆若木鸡,震惊极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中难过极了。他一个人拯救了全民族全世界的饭碗啊,就连外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他曾多次被人邀请出国做演讲,他曾多次在严寒酷暑中奔波,只为了使人民吃饱饭,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今天上午,在我们班主任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观看了关于袁爷爷的事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袁爷爷在大太阳底下只带领了两位学员就开始观察稻谷的生长。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推广发明三系法优型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一生只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毕生都在努力的使自己的梦想成真。
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职专注于田畴,饕餮之年,仍坚持在炎热的夏日搞研究……他的愿望是: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医科大中显不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的故事。我们要向袁爷爷学习。不浪费碗中的每一粒粮食,不让袁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中寒心。
篇8: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完整版
咬住产业不放松。杨宁尝试种植葛根,搞养殖,一番折腾下来,有赚有亏。2017年一次下村入户走访时,她发现一位阿嫂家里有一种紫色的糯米,询问得知这是苗家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一种叫紫黑香糯的独特品种。后来经过了解,种紫黑香糯的收益是普通糯米的两倍。
为发展特色水稻紫黑香糯,杨宁把婚房卖了。全村60多户贫困户跟进,大力发展“稻+鸭+鱼”共作模式。一年下来,每亩增收1500多元,极大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身处大苗山,目光却投向山外。2016年7月,杨宁看到村里的西瓜品质好,但没有销售渠道。她灵机一动,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很快就帮群众卖掉了西瓜。
跟着市场走,杨宁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实现户均增收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三年来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
在上级党委领导下,杨宁带领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杨宁也被村民一致选为村党总支部书记。杨宁也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西勤廉先进个
篇9:功勋模范人物袁隆平个人先进事迹
“对钱不能看得太重”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钱,但他是一位拿国家俸禄的科学家,每个月的全部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4000多元钱的样貌。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所以,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出资捐助过教育事业。
他对于金钱的观点,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他说:“钱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没有钱,饭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钱够一般日常生活开销,再小有积蓄就行了,对钱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
对人生,对金钱,对地位,乃至对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彻明了,他向来对自我很“小气”,对别人却有一份古道热肠,侠义肝胆,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尽全力帮忙他人。他是博士生导师,带过许多博士生,其中有一个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生活较困难,有一次,这位学生打电话给他,说是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我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
篇10: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素材精选
东京奥运会的一战封神又一次让中国“飞人”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而立之年对于一个短跑运动员来说算得上高龄,在观看过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之后我怀着敬佩的心情去了解了这位传奇的运动员。
苏炳添是男子六十米、一百米短跑亚洲纪录保持者。回望这位中国“飞人”的职业生涯,值得夸赞的不只是他取得无数荣誉,还有他锲而不舍、勇于突破的精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中常常会遭受伤痛的困扰。2010年上半年,苏炳添由于伤病原因基本未参加训练,主要以养伤和力量训练为主。然而在这种自身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他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夺冠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其实力可见一斑。除了超人的实力外,苏炳添的成功离不开他时刻的自我反省和超越,2015年,他将十几年的训练全部推翻,开始改变起跑技术,所幸付出没有白费,他在那一年首次突破“十秒大关”。2019年,因为腰伤苏炳添被迫离开赛场,当所有人认为他会选择退役的时候,他站上了东京奥运会的赛场跑出了9秒83的优异成绩,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老将不老,32封神!更高、更快、更强,苏炳添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诠释奥运精神。
如果雏鹰不离开自幼依赖的巢穴将永远无法翱翔于空中;如果蝴蝶不挣脱温暖安逸的蛹室将永远无法领略鲜花的芬芳;如果种子不冲破肥沃厚实的`泥土将永远无法收获累累硕果。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过去的自我然后寻找新的自我的过程,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正应该学习苏炳添身上这种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在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中勇于尝试、勇于拼搏、敢于跳出舒适圈寻找更优秀、更耀眼的自己。
篇11:先进人物袁隆平事迹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潜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就应能够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篇12:工匠精神学习素材人物事迹精选
洪家光始终秉持航发人“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其中1人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洪家光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篇13:2024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素材
白晓卉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分子诊断专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而她的专业课题是围绕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进行研究和筛查,通过预警尽最大可能避免耳聋的发生。
从医10余年,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单篇论文的最高他引次数达70余次,在国际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摘要1篇。
“无论是讨论患者基因检测的结果,还是受邀参与免费的义诊活动,她总是热情地参与进来。”因为研究领域的交集,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于淑东常和白晓卉有联系,他说,白晓卉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工作干得很好,家庭也能顾得来。
“检验科近年来取得的诸多科研成就,都和她的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白晓卉也是业内较年轻的博导,她的离世,是科研领域的一大损失,尤其是她主要从事的包括遗传性耳蜗的致病基因研究、分子检验等领域,也是难以估量的损失。”和白晓卉同部门的副主任技师刘芸说。
篇14:工匠精神典型代表人物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大会阅兵式上,当装备方队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时,举国一片欢腾。20多天过去了,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7107厂)特级技师刘湘宾心里,还充满着自豪和振奋,因为除了阅兵式上展出的防务装备,还有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这些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不少出自他和他的团队。
陀螺是惯性导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关系着卫星能否到达预定轨道、导弹能否命中目标、潜水器能否到达指定海域,它就像眼睛一样,能够迅速精准定位。而刘湘宾就是擦亮“眼睛”的工匠,他的绝活就是能把陀螺的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让大国重器的“眼睛”看得更准更远。
从退伍军人到全国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获得者、三秦工匠,刘湘宾走过了近40年奋斗之路。1983年,他退伍后在7107厂当了一名铣工。“刚进车间,一看见这些大型设备,我就爱上了这个工作。”于是,他自学了技校的全部13门课程,“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机床声响。”从此,他在精密和超精密机械加工方面越钻越深、越钻越精。经过74次试验,他自创一套高精度机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取得了发明专利。
7107厂成立了以“刘湘宾”命名的劳模工作室,今年这个工作室获得省上表彰。刘湘宾带领的54人航天集团金牌班组是7107厂最大的生产班组,有一名特级技师、7名国家高级技师、20名国家技师。这个班组还是陕西省的工人先锋号。在刘湘宾工作室,摆着两列玻璃橱柜,陈列着这个班组部分产品的模型。“从建厂到现在,100多次大型飞行试验,没有一次因为我们厂的产品出问题,导致发射失利的。”刘湘宾说,国家交给他们什么任务,他们都按时完成,质量做到最好,技能水平做到最高。他说:“用先进的设备,做出最好的产品,这就是7107厂航天人的初心。”
篇15:抗疫精神代表人物事迹材料精选
敬爱的一线白衣天使们,您们好!您们辛苦了!
我是来自团风小学三(4)班的一名学生,我叫卢诗涵。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夺去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破坏了许多幸福的家庭。每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密切关注着新闻,一个个坏消息不断地传来,确诊病人不断增加,妈妈每天眉头紧锁,为那些身处疾病中的人担忧,我也很不开心,因为开学也延期了。
但是,渐渐地,好消息传来了,康复病人不断地增加,医院里不再只是噩耗传来,也有欢声笑语。这都是因为您们啊!在这个不一样的新年里,在这样重大的疫情面前,你们离开了团聚的亲人,舍小家为大家,不顾危险,冲锋在前,帮助广大病人尽早恢复健康,也保卫了祖国的安宁。
在这场残酷的战“疫”中,您们不仅仅面临着高强度的身体负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病魔作斗争,而且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竭尽全力去救治的病人最后不敌病魔死去,这该是多么难过的事情啊,然而没有时间可以悲伤便要投入到下一次地战斗中,每天回家还要面对家人的担忧,这该是多么的两难啊!然而,国难当头,义不容辞,没有人退缩!您们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我为您们点赞!是您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病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您们日夜不休地工作,甚至一两天都没有合眼,在这么大工作强度下,您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您们是我的榜样,我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像您们一样勇敢、无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篇16:工匠精神典型代表人物事迹
本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采取各省级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推荐,与职工群众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委会经过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推荐人选中初选出5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再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专家评委会进行严格评审,从候选人中最终评选出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艾爱国是我省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由他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试验室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被评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
省总工会表示,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截至目前,省内已建立253个县级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116个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仅2021年就开展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2549项,转化创新成果1518项,获得专利数1174项,取得经济效益9亿余元。
篇17:感动中国人物典型先进事迹素材
谢军,1959年出生,山西临汾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雷达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历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副所长、所长,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现任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谢军与北斗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20__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20__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卫星研制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篇18: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主要事迹素材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里现在还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李瑞斌说,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本报记者 卢红曼 最美的天使——熊宁
熊宁长期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孤残儿童,募集善款善物,发动和带领朋友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当义工,为孤残儿童联系收养人士,并多次到青海省西宁市、玉树州孤儿学校捐款捐物。2008年初,玉树州发生了特大雪灾,熊宁得知这一消息后,前往青海省玉树州灾区捐送救灾物资。2008年3月10日遭遇车祸,不幸遇难。“没有惊天动地,一切都很普通;一个女孩儿用自己的善良,感动了一座古城;不是大智大勇,一切都很淡定,一个青年用自己的生命,让两个民族为之动容……”如今,熊宁的汉白玉雕像耸立在霸陵墓园新区“名人天堂”,雕像旁边一块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的诗文,高度概括了这位“爱心天使”“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熊宁用29岁的生命,划出了一条理想追求者的人生轨迹,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楷模。她在汉藏人民心中筑起一座爱的丰碑。熊宁的事迹和“熊宁现象”在青海、陕西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妇联和陕西、青海等地组织授予她“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三秦巾帼女杰”“青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授予熊宁同志为“玉树州2008年度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玉树州荣誉公民”、“玉树县荣誉公民”等荣誉称号。
篇19: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由于受伤未痊愈,绑着腰围的叶连平站着讲课十分吃力。曾经坚持上课不坐、不喝水的叶连平,不得不向孩子们道歉,在讲台后面坐下来继续上课,不时费力挺直佝偻的腰在黑板上板书。
5年前,叶连平脑出血加脑膜炎,到医院做手术。按医嘱要住院一个月,但第四天叶连平就急着要出院。结果头上的手术缝合线还没拆,他就回到了"留守儿童之家"。还有一次,他做白内障手术,左眼手术,他就睁着右眼上课;右眼手术,他就睁着左眼上课,"一只眼上课,一节课没落下"。
"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叶连平说。然而,他放心不下的是,他走了以后,这些孩子谁来管?
叶连平拿出积蓄2万多元,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于20__年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成立至今,奖学金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
"我不在了,基金会仍会正常运行,孩子们仍会受益,可以让我‘死而不已’"。叶连平高兴地说。记者看到,他穿的秋衣袖口和领口处磨出了毛边,还有不少小破洞。他冬天常穿的棉背心,还是1960年下放时妹夫送的,已经辨别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叶连平告诉记者,他已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百年之后,他会把积蓄捐给叶连平奖学金基金,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学生学习解剖。
"不管生命还有多长,我都会沿着当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
当地人提到叶连平,无不敬佩,赞他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对此,叶连平笑着说:"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萤火虫。"
车胤囊萤,终成大家。但愿美丽乡村,能有许多像叶连平一样的"萤火虫"。
篇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素材通用精选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20__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