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南龙门石窟介绍词(通用20篇)

秘书机构是根据领导系统的工作需要设计的、 具有共同的目的和明确的工作规范,那么名称是如何确定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秘书机构名称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3167

范文

24

篇1:河南优秀的导游词介绍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北部与河北省交界,东部和南部与山东省隔黄河相望,西部与安阳市毗邻,西南部与新乡市接壤。濮阳是一个富有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濮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濮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代,这里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活动的中心,素有"颛顼遗都"和"帝丘"之称。战国时期城址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历代曾先后称澶州、开州,民国时复称濮阳。秦汉以来,各个朝代均在此设郡置府,商业繁荣,农事发达,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不少诗篇都描绘了"桑间濮上"的繁荣景象。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如造字圣人仓颉、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商鞅、思想家吕不韦、天文学家僧一行等。濮阳是著名的中原古战场,历史上曾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著名战役。如春秋时期诸侯14次在这里会盟,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濮阳。城濮之战,在这里留下了退避三舍的千古美谈;马陵之战,在这里留下了孙膑、庞涓斗智斗勇的身影;澶渊之战,在这里缔结了城下之盟。1987年在这里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400多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龙乡"。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使濮阳有着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

濮阳是一座绿色的城市。建市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40.1%,绿地率3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城市绿化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呈现出"人在绿上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丛卧,闹市园林中"的独特景观,展现了北方平原的园林城市特色。几年来,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五项桂冠,正在申报国际花园城市,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独树一帜,被国家建设部-赞誉为人居佳境、中原绿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南优秀的导游词介绍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历史悠久,遗迹彼丰。尤其是秦汉文化遗存,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景区占地十四平方公里,现对外开放的有:汉梁王陵景区、夫子山景区、陈胜园景区、大汉雄风景区、芒砀山地质公园等。

汉梁王墓群又叫芒砀山汉墓群,是汉朝梁国历代国王及其家族的墓葬群,已发掘21座,总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汉梁王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的陵墓有梁孝王陵、梁孝王王后陵、梁共王陵、僖山汉画像石墓、柿园汉墓等。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大汉雄风景区位于风光秀丽的“赤帝峰”,为芒砀山主峰,因刘邦芒砀斩蛇起义后隐匿于此而得名,又名“紫气岩”,为永城古八景之首,名曰“芒山王气”。山顶立刘邦铜像一尊,高39。9米,为亚洲最高历史人物铸铜雕塑。区内有刘邦隐匿的密云洞、高祖庙、汉代礼制基址、张飞寨等景点。

陈胜园景区位于芒砀山主峰西南,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魂归之处。公元前209年,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后因战事失利,被车夫庄贾杀害,部下吕臣杀庄贾并把陈胜安葬于此。刘邦称帝后,曾派30户丁役守冢,至今当地人仍承认其为守墓人后裔。

墓冢前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亲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石碑一通,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介绍河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970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我是您的随身导游小途,很高兴与您一同游览中岳庙的美景,希望我的陪伴,让您的旅途增添一丝色彩。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道教认为高山深洞都是神仙修炼和居住的地方,所以天下名山几乎都被道教列为洞天福地,中岳庙就被誉为道教的第六小洞天。

庙宇始建于秦代,前身是太室祠,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庙成为后来道教的活动场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在的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及风格,存有明清建筑400多间,汉至宋代古柏300多棵。

中岳庙全长650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中岳庙以中轴线为核心,建筑高大雄伟,主殿峻极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祖师宫等多组院落,是道士分别举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庙内还有古代碑刻七十三通,碑刻之中最为著名的是北魏中岳嵩山高灵庙碑,该碑碑文记述了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著名道士寇谦之修复中岳庙及在此传播道教的经过,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金石资料和古代书法艺术之珍品。庙中还珍藏有铸造于北宋治平元年的四大铁人像,四尊铁人铸像为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之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铸造较佳的艺术精品,属道教文物。

这座千年古庙的历史注定不平凡,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带领文武百官游历嵩山的时候,因为听到山中有山呼喊“万岁”的声音,历史上称为“嵩呼”,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嵩山山神的灵验使汉武帝深受感动,于是下令扩建太室祠,划嵩山脚下三百户为嵩高邑县,并下诏书免除一切杂役劳税,专管游览接待、祭祀山神。这也是古代登封旅游接待工作的起源了。

西汉时期中岳庙进行了扩建,北魏时期三次迁移,到了唐玄宗时才把庙宇的地址定在黄盖峰下,而后一直延续至今。唐朝女皇武则天在万岁通天元年登嵩山加封中岳后,中岳庙声名远扬。北宋建国第四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又按照开封皇宫的形式,对中岳庙进行了修建,封中岳之神为“中岳中天崇圣大帝”。经过唐宋两代的整修,中岳庙面积达到了37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达到鼎盛时期。可是明崇祯十四年,中岳庙遭到了灭顶之灾,大部分建筑被大火烧为灰烬。到清代,中岳庙才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乾隆年间,高宗弘历又仿照北京故宫对中岳庙进行了全面修复,因此,中岳庙得到了“小故宫”的称号。

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都是各路神仙修行居住的地方。道家热爱自然,重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生态,接下来,咱们这就走进中岳庙,去体会道教思想“人天合一”的玄妙吧。

(翁仲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中岳庙不仅仅只是历史悠久,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那一个个不朽的故事,更加为它增添了许多的传奇色彩。您看,在这里的东西两个四角方亭内,各有一尊制式相同的翁仲雕像,像高一米,平头大脸,腰系纽带显得朴素大方。这两个翁仲刻立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是研究我国汉代雕刻艺术和武士风度的珍贵资料。是中岳庙中最古老的两件文物之一,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小途为您介绍一下,翁仲姓阮,史书记载,他身高一丈三尺,生性刚烈,是秦始皇手下一员大将。跷勇善战的翁仲,被秦始皇赏识,镇守边界重镇临洮期间,匈奴兵将闻风丧胆,多次不战而退。可是后来随着年龄的衰老,翁仲病死京都,秦始皇为了表彰他的战绩和鼓舞兵将士气,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造翁仲石像一尊。后来,匈奴人入侵,打到咸阳城外时,看到翁仲仍威武的站立在司马门外,俨然一个大活人一样。就误认为翁仲仍健活人世,不战而退,秦兵大获全胜。后来,人们借翁仲的神威,在很多庙门、宫门、墓门前塑翁仲像,用于守护大门。

说起翁仲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清乾隆皇帝1750年游历中岳庙时,有一位翰林院学士为了讨好乾隆皇帝,卖弄自己学识,积极地给皇上讲述有关翁仲的事情,但由于他才疏学浅,分不清前后而多次把翁仲说成仲翁。乾隆皇帝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为了讽刺该生又不扰乱自己的游兴,就随口说出一首打油诗并巧妙地对他进行了降级处罚,诗云:翁仲缘何叫仲翁,可见当年欠夫功。枉在朝中做林翰,贬去江南做判通。)

这中岳庙前的翁仲,守卫了庙宇2000余年,见证了中岳庙的兴盛演变,也见证了道教的传承。

(名山第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群山环抱之间的中岳庙,有着古老沧桑的历史底蕴。名山第一坊的存在,点缀着整个嵩山的灿烂文明。您现在看到的就是中岳庙现在的大门:名山第一坊,是一座木建牌楼。曾经在民国年间改建成了砖石结构的“中华门”,后来在2001年在原址恢复了“名山第一”木制牌坊。所谓“名山第一”,就是说这里是走进中岳嵩山的第一道大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您能看到整个牌坊宽14米,是一个四柱三孔七楼的庑[wǔ]殿式建筑,黄琉璃瓦的盖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的匾额“名山第一”四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书写,而且建设部有关领导称此牌楼为:中原仿古之精品。前面这座八角重檐亭名叫“遥参亭”,原来是清代的重檐四角亭,在1942年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昔日有很多的过往客人,由于时间紧促不能参拜中岳神,就在此遥遥参拜,所以遥参亭有着遥遥参拜之意。)

好了,跨过名山第一坊,您就真正地走进中岳庙了。接下来,就让小途带着您尽情去探索中岳庙的神秘吧。

(天中阁)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看眼前的这个建筑,像不像北京的天安门?其实,这里叫做天中阁,是嵩山古建筑,原名“黄中楼”,为中岳的正门。明嘉靖四十年重修后,取“正当天中”的意思,改名为“天中阁”。而天中阁在清代重修后,它的外形就是参照了北京故宫的天安门,规模虽小但是制式完全一样,横向建有五间精致秀丽的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房。

天中阁整体坐落在一个高8米,宽13米的墩台上,它有三座高大宽阔的圆券门洞,上方悬挂“天中阁”竖匾。厚重的双合门扇上装订有重达3斤的虎头铁钉126个,门口还筑有扇面式的大月台,月台两侧蹲立着两个清代雕刻的高大石狮,石狮雌雄相对,工艺精巧。天中阁的左右有楼梯可以直接到达阁顶,能够在阁顶远眺四周风景,群山环抱林木葱翠的景色尽收眼底,顿时心旷神怡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

您抬头仰望天中阁上的中岳庙三字,就会感到芸芸众生的渺小和宗教力量的广大,这座矗立了千年的中岳庙还有怎样的惊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登上天中阁,观赏中岳庙的美景吧。

(配天作镇坊)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巍巍嵩山和汤汤颍水的辉映下,雄伟壮阔的中岳庙熠熠生辉,道家的学说也经久传承。眼前的宇宙坊又传承了怎样的思想呢?您现在看到的这个牌坊叫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是在1979年元月得到翻修的。宇宙坊原本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所以至今依旧保留着清朝建筑注重色彩修饰,讲究华丽的建筑特色。

您能看到正楼上刻有“配天作镇”四个大字,左右配楼分别刻有“宇宙”、“俱瞻”。您知道这八个大字有什么含义吗?按照道教的说法,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对应五岳来讲,中岳嵩山代表了土,土也就是地,而唯有地可以配天,这就是说中岳神是配合着上天来管理下界的。“宇宙”中“宇”指时间,“宙”指所有空间,意思就是说中岳神法力无边,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过了牌坊后,左右两侧各有个亭子叫朝亭,是仿照故宫里的朝房所建的,大臣们上朝时都是在朝房中等待皇帝的接见,朝亭就相当于故宫里的朝房,现在这里成为了人们休息歇脚的地方。

道教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了一张足金名片,配上天作镇坊华丽的建筑,浓重的色彩都将带您领略道教的思想传承。

(崇圣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漫步在中岳庙中,会让您有一种很静谧的感觉,青石铺就的神道,被踏的发亮,神道两侧的柏树,或伟岸挺拔,或虬然苍劲,它们掩映着的崇圣门,更是为这座古老的庙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崇圣门了,这里原来是明代建筑,1942年改建成现在的歇山式建筑,与原貌有所出入。

那您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崇圣门吗?有一种说法是,在北宋时期,中岳神被赵匡胤加封为“岳中天大宁崇圣皇帝”,人们称之为“崇圣大帝”,所以这道门也就命名为“崇圣门”。

当然,也有另一说法认为崇圣门是为了纪念西周取代殷商后,姜太公与周武王一块登上封神台,按照原始天尊所授封神榜重新封神,把闻聘封为“中岳崇圣大帝”而修建的一座过往门庭。

(辞海对岳字的解释为:岳者,高大之山也。在中国上古的神话中,高大的山有五座,分别坐落在九州的东西南北中,这就是五岳。先民们对自然山岳怀有敬畏之心,认为每个山岳都有属于自己的山神,要对山神进行祭拜。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崇圣门,感受中岳庙的祥和与美好吧。

(宋代铁人)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璀璨的中岳庙里,每一处建筑都曾经上演着令人惊叹的故事,古神库也不例外,这里有着造型奇特的宋代铁人,原来是放置火池祭器的地方。宋代整修中岳庙时,将旧有的神像埋在地下,并在上边建屋,以表敬意,所以叫“古神库”。

您看矗立在“古神库”四角的铁人,是北宋治平元年铸造的,他们被称为“镇库将军”。是我国现存铁人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造型也最佳的艺术珍品,被称为“中华第一铁人”。您知道吗?因为这四位将军在这里接受人间香火已有900多年,所以修得满身灵气,非常灵验。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们,不论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只要摸摸铁人的同样部位,再摸摸自己的就能消除痛苦。其实在北宋治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064年,这里铸造了八个铁人,其中古神库四角四个,对称的西边有一无字碑亭,那里的四角也有四个。但现在咱们能看到的只有东边这四个铁人了,您一定很好奇,西边的到哪里去了呢?别着急,马上小途就为您揭晓答案。

据说,北宋未年,金兵南侵,中原大好河山相继沦陷,人民群众遭受涂炭。在这国破家亡的危难关头,民族英雄岳飞高举抗金大旗,率领岳家军转战黄河,给入侵者以深重打击。岳飞大破金兵后入登封,以登封为大本营,奋勇抗敌。在将要离开登封继续前进时,岳飞携同几位著名将领到中岳庙朝拜岳神,还在将军门内的墙壁题词。岳飞的题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使这里安静的八位铁血将军也深受震撼,他们在一块议论:一旦亡国人民受难,我们岂不是做了亡国奴?身为九尺男儿,不如拿起刀枪奔赴疆场,杀敌立功。主意己定,八位铁将军在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乔装打扮,暗藏兵器,瞒过看大门的“翁仲”,披戴整齐,顺利地混入了岳军重镇一朱仙镇,后来岳家军连连取胜,吓坏了大奸贼秦桧,他假传圣旨,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京城并在风波亭害死了岳飞。但我们这八个铁将军英勇奋战,继续向前,当他们来到黄河岸边,渡口只有一条小木船,摆渡老人听说是过黄河抗金兵,迎请微、钦二帝还朝,非常高兴,就慷慨答应渡他们过去,但是船太小,只能坐下四个人,怎么办?只好分两批过河。待船到对岸,这四个人都快把船搞破沉水了,摆渡老人就说:平常我的船能载十来个人,今天,你们四个都载不动,你们怎么这样重呢?难道是铁人吗?所谓天机不可泄漏,这位老人一语道破了天机,就使渡过了河的四位铁人现了原形。而摆渡回来时,天色己亮,中岳庙派来寻找八个铁人的道士赶到,不容分说,将剩下的四个铁人用马车拉了回来,但四个铁人怎能乐意,他们就在马车上跺脚抗争,愤愤不平,把马车搞得东摇西摆,几乎难以行进,结果两匹拉车大马都被累死了。过了黄河的四个铁人据说后来被移到了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里边,在那里看守门户。您看这四个铁人,直到现在还握拳振臂怒目而视,一副壮志未酬的神态呢。

守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守护,就像这古神库的宋代铁人,历尽千百年也无怨无悔。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去瞧瞧这些抗金英雄——宋代铁人吧。

(化三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化三门,位于崇圣门的北边,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它是明朝所建的过往门庭,后来在民国年间改为歇山房,制式和峻极门相似,可惜的是经过1942年的改建后己失原貌。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体内养有谷气,人体内的三尸虫是靠谷气生存的,如果人们能断绝谷气,它们便不能生存,人体就能驱除三尸虫邪魔,长生不死。可是人生在世,又不可能不吃五谷杂粮,所以,这里建的化三门就解决了凡夫俗子既需五谷杂粮,又需化解体内三尸虫的困难,据说璞何人只要通过了化三门即可化解体内三尸虫。这在道教界叫做“辟谷”,这是道教用来吸引民众崇信的方法。

其实,化三门在这里还有另一种解说。根据《封神演义》的记述,老子在破通天教主的万仙阵时,因久战通天教主不下,最后从口中哈出的一道白气立即变化成了三清君,老子借助三清威力战胜了通天教主,破阵取得成功。后来教徒为纪念老子一气化三清,就在道教活动的地方建有“化三”标记的不同建筑。

化三门周围原来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石碑,石碑遭到破坏。唯一留下的一块,就是当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的白崇禧亲手写的“日星河岳”四个大字,但也遭到严重破环。

听了小途的介绍,您是不是也觉得道教传说十分神奇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过化三门,继续探访这道教的传奇吧。

(四岳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东西对称建在高台上的四个大殿叫四岳殿,四岳殿按顺时针方向从峻极门开始依次是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加上中岳恰好是五岳。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之前四岳殿里面供奉的分别是风雷雨电四尊塑像,表明中岳神面南行令,统领其他的四岳,达到风调雨顺,造福人类的目的。

在东岳殿南,有一座石碑在书法史上赫赫有名,那便是被尊为神品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刻于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这是嵩山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刻,更是全国道教的第一块石碑,被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碑高2.82米,由整石雕成,碑文传说是由嵩山著名道士寇谦之所写,字体结构严整,笔调朴实健捷,仿制汉碑制成的,是研究魏书书法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康有为把它列为北碑十家之首,称其“沉异奇古”。碑文叙述的是南北朝时期道教领袖、著名的嵩山道士寇谦之的生平。可惜的是,现在碑上大部分字迹已经剥落,仅存首尾数百字。

小途在这儿要为您介绍一下石碑上记载的寇谦之。寇谦之祖籍上谷昌平,他自称是奉老君之命改革五斗米道,太上老君亲授他天师之位,教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所以深得魏太武帝崇信,并被封为为“国师”。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由民间道教演变为官方道教。由于寇谦之的影响,魏太武帝是第一个下诏灭佛兴道的皇帝。

一方方碑刻,记载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曾经,也记载了最真实的中岳庙,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四岳殿,在观览精美建筑的同时,不要错过《中岳嵩高灵庙碑》这一神品哦。

(峻极门)

斑驳的建筑,在隐隐的诉说着中岳庙的沧桑。寂静开阔的峻极门,也在讲述属于它的传奇。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这座门庭叫做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像,故又名“将军门”。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崇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世祖顺治十年重建,现存制式是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建筑。

峻极门是通往中岳庙主殿——峻极殿中心院落的大门,左右两侧是东西掖门。您能看到峻极门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中间正门两边是守护门户的两个将军,一个姓朱,一个姓海,是封神榜上的两位将军,后来姜子牙和周武王登台封神,被姜太公分封为门神,在这里看守门户。他们执斧秉钺,气势威武,是镇守门户的忠诚卫士,他们外观黑白相间,阴阳有别,一个脸青,一个脸白,体现了道教阴阳学说的观点。您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够发现两个将军的身体下边各有一个小像,西边是个三条腿的蟾,东边是个小鬼,他们在荒郊野外吸收日月精华,修成精灵后,也想到中岳庙里接受人间香火,但是被两个将军识破真面目后,就被压在了下面。从力学角度主要是三点定一平面,起支撑作用。)

走进峻极门内,您能看到两侧有泥塑的神像各一尊,高约4.2米,东侧面向西的叫“都天纠察王灵官”,是道教奉祀的护法神,他姓王名董,北宋末年徽宗时期人,是当时宋徽宗皇帝最宠信的道士林灵素的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生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西侧面东的叫“正一玄坛赵灵官”,亦称“赵公元帅”,是道教所供奉的财神,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民间传说赵灵官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

建筑精美又富有气势的峻极门,还有威武的雕像坐落其间,游走其中,您能感受到道教的文化气息。

(五岳真形图碑)

亲爱的游客朋友,五岳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眼前的五岳真形图碑又是怎样的诠释呢? 这通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您看图碑上刻有象征五岳形象的符箓。上面的文字详细阐述了五岳所处的位置和特征,碑文记述:“五岳图乃西王母授予汉武帝藏之”。这是一个叫郭次甫的人携带二十年后才献给五岳山人的。

石碑上的刻图集中为人们呈现了五岳的方位和道教中关于五岳的众多理论与传说。按道教二十八星宿的说法,天上四方各有七颗星,每七颗星自然构成一种图形,配地上五岳方位,叫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间是道教称的无极土。您从五岳图的形状能看出,似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外观,但从五岳图细推巧又不全像。根据道教有关资料认为,最早的五方配的五种动物为东方身带鳞甲,能腾空飞走,吞云吐火的动物;西方身披厚毛,行走于森林之中,凶猛异常的动物;南方身上长满美丽的羽毛,常在空中飞翔的动物;北方身体细长,不见足爪却能快速行走在陆地和水中的动物;中央浑身既没皮又没毛的动物。

对这种图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也有人认为,它与道教的其它浮图,如无极图、太极图等一样是道教中使用的一种灵图,它是道士进山修炼时随身携带的护身符。您再仔细看碑上文字:“凡修道之人,隐居山谷,佩带此图,则山中狼虫虎豹,妖魔鬼怪,一切毒物不能近身,如果出入作客,过江渡海,或夜间行走,随身携带此图,一切邪魔尽皆隐迹,所居之处,以香花供养,虔心扶持,必降保佑,万事一帆风顺”。道教有种说法叫“青龙、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阴阳”,所以道士只要带上这样的图就可镇妖除邪,指引方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道教的文化就这样得到了传承,经久不衰。而这象征着道教道义的五岳真形图碑就矗立在这里,静静等候每一位道家传人前来观阅,传承道教思想与文化。

(迎神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道教兴起于东汉时代,历史渊源流长,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又是道教的全真教道场。而您现在来到的迎神门,与北京故宫的承光门相仿,位于峻极门之北十四米处,因坊后便是中岳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岳大殿,所以称迎神门。您能看到牌坊上有“崇高峻极”四个大字,传说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坊名出自《诗经•大雅》“嵩高唯岳,峻极于天”。这座牌坊是四柱三楼式建筑,黄瓦盖顶,是清代建筑精品。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的斗拱,当年营建时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

这里是传承五千年中华道统的洞天福地,这里没有现代教育的喧嚣,您来到这里,会感受到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四时修炼的洗礼,接下来,让我们穿越迎神门,体会“道”的优美存在吧。

这里是传承五千年中华道统的洞天福地,这里没有现代教育的喧嚣,您来到这里,会感受到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四时修炼的洗礼,接下来,让我们穿越迎神门,体会“道”的优美存在吧。

(峻极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这巍巍嵩山上,最难掩盖的就是峻极殿的光辉,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峻极殿,又叫中岳大殿,是人们祭祀中岳山神的主要场所。峻极殿面积近千平方,是中原最大的一座单体木结构殿宇。在明末时期曾被火烧毁,清朝得以重建。

您能看出这里是仿照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修建的,相当于中岳神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内光滑的石砌地面和石刻透花柱础及殿前月台乃是宋代的原物。殿前宽大月台镶嵌有清乾隆年间雕刻的垂带式御路,图案精美,刀法浑圆,堪称清代石刻精品。在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中岳神坐像,称为“中天崇圣大帝”。据《封神榜》记载,中岳神是周武王手下名叫闻聘的一员大将,后来,武王登基和姜太公一块登台封神,闻聘就被封为“中岳崇圣大帝”,他本应是武将风度,但是现在是帝王塑像,这是因为武则天在公元696年改变历代帝王封东不封中的习惯,以居中原而号令四方为理,带领群臣登嵩山,加封中岳神为“天中皇帝”。

在这神龛内还供有3.6米高的中岳天中王坐像,您看他身穿金袍,神威慈祥,左右为老少侍臣,完全是宫廷的布局。外边是两个镇殿将军,西为方相,东为方弼,他们兄弟两人原是殷纣王金殿的镇殿将军,因纣王无道,杀子诛妻,在午门外要杀他的两个儿子时,就是方弼、方相将其子救走,反出了朝歌,加入到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行列,战死后,才被姜太公分封到中岳庙站殿镇威。

大殿东侧木架上悬挂着明万历六年铸造的重达1000斤的大铁钟,西侧木架上悬架1985年制作的、口径为1.3米的牛皮大鼓。中间的祭案上,放置清雍正二年铸造的铜鼎一件,和乾隆皇帝赠送给中岳庙的10余件铜制蜡台、祭器等文物。天花板正上方有盘龙藻井,雕工精巧,其龙仰首下垂,龙须卷扬,玲珑可爱,巧夺天工。藻井艺术是我国很古老的木刻艺术,传说整个藻井是用一块巨大的柏树根雕刻而成,出自木匠祖师鲁班之手。殿的后门内有一块“坎”字碑,在八卦中代表水,据说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边一个山头叫火焰山,立此碑是以水镇火的意思。走出殿外,东西廊房映入眼里,东西廊房计72间,原塑72个阎王和72组小鬼,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供的是十殿阎君以及七十二司大型雕塑。)

参观了宏伟辉煌的中岳大殿,您是否也被殿内的建筑所震撼呢?走出殿外,抬头便是一望无际的天空,您的心中也多了几分坦然吧。

(寝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寝殿,位于峻极殿之后,是天中王及天灵妃的寝宫。看过了恢弘大气的峻极殿,古朴幽静的寝殿里会给您带来不同的感觉吗?寝殿是中岳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前朝后寝之制”,这里是中岳神休息的地方,您能看到殿宇建制七间,是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壮丽雄伟,仅次于大殿。明宪宗成化十六年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重修。

走进寝殿,正面是中岳神和配偶的座像。咱们都知道,一般庙院没有夫妻神像,这是武则天想借此提高妇女的地位,就凭空造了一个天灵妃,封为“天中皇后”。两边内庭是睡像,称为“睡爷爷,坐奶奶”,体现了我国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东西两边是值殿的四个太监,也是按宫庭后宫配置的。天花板上还有精巧的龙凤图,外间腾龙,里间翔凤,大方的设计,精巧的绘制,堪称佳品。据说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多在此乞子还愿,极为灵验。

其实,寝殿前月台上两侧,原植有“日”形柏和“月”形柏各一株,意喻中岳大帝神通广大,与日月同辉。传说二柏木质能散发出香醇气味。“日”形柏死后,人们专门修建了日柏亭,后来又刻立日形和月形石刻各一座,以作标志。

在树木花草的掩映下,寂静壮丽的寝殿显得光彩异常,十分吸引人,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寝殿,去看看休息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御书楼)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这古色古香的中岳庙中,由一幢建筑以不同的姿态屹立在这里,它就是您眼前的御书楼。出了寝殿拾[shè]级而上便到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历代贮放道教经典符箓的地方,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

御书楼里供奉着道教至尊的天神玉皇大帝,左右配金童玉女。您仔细看看这座建筑,发现御书楼有什么不同了吗?没错,在御书楼上面一层是仿西洋奥地利风格,因为它在民国年间曾经进行了重修,所以今天在咱们看来有些不古不今,不中不洋,但这却是中国古建筑与西洋建筑结合的作品。

作为历代存放道经的御书楼,却又有着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精品,如此特别又具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是您不容错过的,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御书楼,近距离观赏它的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介绍河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4206 字

+ 加入清单

(山门)

山门为少林寺的大门,是清代的建筑,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陛下请看,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面是清朝康熙帝亲笔所提的“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

我们经常能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笔,但是康熙皇帝的却很难看到,因为他很少动笔,被称为“一字千金”。所以臣(臣妾)吩咐照相师待会一定要帮您和“三千金”留个影。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都建在深山,所以一道门叫“山门”,但更重要的是“山门”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佛家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义。

(十方禅院)

陛下,在少林寺对面少溪河南岸就是十方禅院,它修建于正德七年(也就是1512年),在清顺治十年又进行重修,是寺院邮亭,也是行脚僧人住宿的地方,可惜原建筑在1958年意外倒塌,在1993年再进行重修。目前新建的十方禅院与过去不同,它是一组新的佛教禅景-----五百罗汉堂。

臣听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是菩萨化身而来,而在五百罗汉堂里面可以找到自己的宿世化身。要怎么找呢?首先在第一、二排罗汉泥像中找一个自己看着最顺眼、最喜欢的,然后以他的序号加上自己的春秋起头往后数,数到的哪个罗汉,那个罗汉就是自己的宿世化身,向他虔敬的拜三拜,就会有好运。陛下,我们不妨去试一试吧!

(韦陀菩萨)

陛下请看,神龛后面立有韦陀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

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

关于韦陀菩萨,这里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一般去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入山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弥勒佛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碑廊)

陛下,过了山门,便是莲花甬道,甬道两旁的碑石如林,故称为碑林。这里共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铭三十余座,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原来是慈云堂的旧址,因为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所以百姓把这里叫做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其中有王知敬写的大唐天台御制诗书碑,明代的释迦双迹灵相图,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刻石,清代雕刻的吴道子的观音画像碑等等。其中以北宋苏轼的《观音赞碑》和元代赵孟頫的《裕公碑》为最佳。

北齐武平六年《少林寺碑》、宋蔡京《面壁之塔》、元至正十四年《淳拙才禅师道行碑》、明万历三十七年《少林禅师道公碑》(董其昌书)等名碑,也都列于其中,这里真真是一座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啊。现在院内植竹千竿,殿阁掩映,是少林寺最幽静怡人的地方。

(锤谱堂)

听闻进了“锤谱堂”几分钟内就可以学会少林拳,有人戏言“进去五分钟,出来一身功”,以陛下的资质进去五分钟,定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少林寺的锤谱堂在碑林的西侧,原名“达摩西来堂”。锤谱堂四周为四方形长廊院,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展示了少林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绩和武术活动等内容,共展出了14组216个锤谱像。这些塑像,单看有神,通看有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禅拳合一的佳作。门两侧的对联为“效劳社稷永葆中华儿女志,除暴安良传续炎黄子孙风”。锤谱堂中部建筑为达摩祖师堂,内供达摩祖师雕塑,凸显禅宗祖庭风貌。

(罗汉树)

陛下,看到眼前的这棵树了吗?这种树是银杏树,又叫白果,种植于1500年前,主干粗大,需要三人才能合抱。

听说只有两棵一雌一雄的树在一起才会结果。虽然这一棵已经有几千岁了,但是因为这棵树是雄树,而且没有雌树一起,所以就没有结果,因此它又被叫做“罗汉树”。

(金庸碑)

陛下,您还记得前段时间臣(臣妾)给您看的金庸小说吗?金庸的小说不仅精彩而且有很多本小说还被拍成电视剧,可谓风靡一时。在少林寺里面有一块金庸先生题词的石碑,上书“少林秘笈,国之瑰宝。”)

石碑上金庸的名号已经被无数双想练铁砂掌的手摸得发亮了。此碑源自2000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编纂了一套十卷共八十万字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该书精选了唐、明、清等各朝少林武功、医宗经典文献。金庸先生闻讯欣然为此书题词,少林众僧闻讯后欢喜赞叹,决定将此题词竖碑以作永久纪念。

(天王殿)

走到碑林的尽头,陛下我们就可以看到天王殿了,天王殿是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它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殿的前额悬挂的是清朝乾隆皇帝御书的“天下第一名刹”的名匾。原殿在1928年3月被军阀石友三烧毁了,现在看到的是在1981年重建的。

天王殿是三间重檐歇山顶的建筑,殿堂红墙绿瓦,斗拱彩绘,殿内前有跣脚赤背的二大金刚。只见这两位金刚,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睁眼鼓鼻,神态威严,怒视凡间。红脸的这位叫威迹金刚,黑脸的叫密迹金刚。后来,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陈仲琳在原来的佛经基础上稍作改动,称此像为哼哈二将,从而使得二人变得家喻户晓。哼将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度厄真人的弟子。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置敌人于死地。哈将陈奇,他腹内则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中持剑,能使他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缠绕一龙,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伞,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他们分别职“风”、“调”、“雨”、“顺”之责,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这也寄托了百姓期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钟楼)

“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的作用是为了给僧人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俭佛学,不要偷懒。钟楼一层的佛台上供奉的是地藏菩萨。

(太宗文皇帝御书碑)

陛下,请看这块碑,它可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碑,叫“太宗文皇帝御书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书。

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所守的輾州城,地形险要。李世民久攻不下。少林寺和尚昙宗等十三人,里应外合,擒拿了王仁则。这就是“十三武僧救秦王”的故事。为表彰少林众僧的功绩,李世民登基后,封赐大唐皇帝的御书碑,上刻着“嘉其义烈,颁降玺书宣慰。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而电影“少林寺”的情节就是根据这块碑的内容改编。

(小山禅师碑)

陛下,《太宗文皇帝御书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这块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

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

(弥勒佛)

一进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关于弥勒佛,最有名的莫过于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楹联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弥勒佛坐在那里,袒着大肚,似无所容,却无所不容,开口大笑,似无所言,却无一不言。

(乾隆御笔碑)

陛下,少林寺还有一块很重要的碑,就是《乾隆御笔碑》。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到少林寺。少林寺山门外群臣、寺僧及百姓列队欢迎。乾隆见状大喜,以马鞭指顾群臣、寺僧及耄老、民妇等,各赐白银一锭。乾隆在细雨中,游览了各殿,观唐宋碑刻,又上初祖庵、达摩洞。

当晚驻跸方丈室。留下了三首诗,五块匾额和四副对联。其中有一块“天下第一祖庭”的横匾仍悬挂大雄宝殿之上。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块碑文,是一首五言诗,让臣(臣妾)为您朗诵一下: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是不是很有感情呢?

(鼓楼)

陛下,您游览少林寺那么久,臣(臣妾)想也可能累了,不如我们就前往鼓楼稍作休息下吧!鼓楼就在大雄宝殿的西南面,与东南面的钟楼遥相对望,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鼓楼建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它原为转轮藏阁。清代雍正十三年“藏阁”改为“鼓楼”。鼓楼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历时四年于大德四年(1300年)完工。楼上原贮藏经,后设轮式阅读藏经的转轮,因名转轮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时置巨鼓于楼上,改名鼓楼,与钟楼一起成为寺院“晨钟暮鼓”的场所。1928年,少林寺鼓楼原殿被石友三焚毁。1996年重建鼓楼,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1920年少林寺鼓楼老照片并参考明代碑刻上钟楼的线刻图,照原式重新设计建造。1998年工程完工,同时新制巨鼓一面悬于鼓楼上。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

寺院开法会的时候,就是高僧讲法的时候,就会敲响鼓来召集众僧听讲佛法。或者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传说,忉利天善法堂有一面天鼓,不打自鸣,闻其声者即起惧恶生善之心,故称为天鼓。亦有于鼓上涂毒药后敲打,闻其声者则死,此鼓称为毒鼓。天鼓比喻为能生善,毒鼓比喻为破恶。破恶生善,佛门中的鼓也都蕴含佛理,这面鼓真真不同凡响啊!此外少林寺还有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等,但尚不对外开放。

(六祖堂)

启奏陛下,在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臣查询史书,书上说跟据1936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先生等人在少林寺调查时发现的六祖殿前檐八角石上镌刻的一段铭文可知,六祖堂创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六祖堂于明、清的时候多有维修,1928年毁于兵火。现在的殿堂是1983年按原址复原设计并重建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出前廊单檐硬山式建筑。塑像也是重建以后所置。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陛下,臣知道这里有一个在佛教当中非常有名的故事。当年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东山寺传法的时候,感到自己年老体衰,想把衣钵也就是自己的位置传给一位有慧性的徒弟。为了给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吩咐他们每人做一首诗来显示自己的慧性,感觉自己有能力接受衣钵的,就把这首诗写在寺院粉墙上。他的大弟子神秀就写了这样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佛教讲一切皆空,那么越是能体味“空”的含义,悟性就越高。五祖看了以后说,还可以,但还没真正悟透。后来一个小和尚知道这件事,也想试一试,但他不识字,就口授一首诗请人帮他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就比神秀的“空”的彻底了。五祖看到以后非常赞赏,找到小和尚,在他头上敲了三下就走了。小和尚悟性很高,当晚三更到就五祖房里去,五祖传给他了衣钵法器,赐名惠能,成为禅宗六祖,让他连夜往南方去了。后来惠能就在广东韶关华南寺传授禅宗南派。

启奏陛下,六祖慧能的这首诗让我们想到,世上有些人常常被一些烦恼所困忧,按佛家思想来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世上原本没有烦恼,所有烦恼都是人们自己想出来,找出来的。如果我们都能尽了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事,心境平和坦然,自然就会少了许多烦恼,那不是快乐许多吗?陛下自为天子以来,兢兢业业,但臣想说,有时候尽力而为就好,臣实在不忍心看到陛下深夜还为天下烦恼。

(紧那罗殿)

启禀陛下,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紧那罗殿也一并被烧毁了。现在的建筑是198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是一座面阔三间(10.59米)、进深三间(10.21米)的硬山式建筑。殿内紧那罗王像,都是在建殿之后重塑的。殿内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陛下看完可能会疑惑,紧那罗是什么意思呢?据臣(臣妾)所知,紧那罗又名"乐天”,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因为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此外紧那罗还有男女之分,男性长着一个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

据《河南府志》说,元代至正(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初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着一根烧火棍,在厨房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平平,寺中竟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号。至正十年(一三五〇),刘福通等率领的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由于事发突然,寺中僧众皆不知所措,在这危急关头,这位干烧火杂务的行者手提烧火棍,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见此情状惊恐万分,到处逃窜,少林寺因此免遭大难,但这位行者也在随后圆寂。至此,少林寺僧众才知道这位行者就是紧那罗王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行者的护寺之功,少林寺僧众在寺院中为他塑了像,建立了紧那罗殿,请他担任寺院的护法伽蓝菩萨,并塑化形像供于厨上,供奉为“监斋使者”,以圆满寺院饮食之事。这种传说传出后,天下寺院都纷纷效法,普遍在寺中塑起了“监斋菩萨”像,年年祭祀,从而形成了佛寺在这天纪念监斋菩萨的传统。

(大雄宝殿)

陛下,穿过天王殿,走到后面就是大雄宝殿了。陛下知道为什么要叫做大雄宝殿吗?原来,在佛教中,大雄是释迦牟尼的称号之一,大指的是包含万有;雄说的是,摄伏群魔;宝就是指佛家三宝也,寓意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世界。

走进殿里,可以看到殿内供奉着的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的神像,这便是佛教中的“三世佛”。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原来的名字叫做“乔达摩•悉达多”,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就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来开启了佛教。所谓中央释迦牟尼佛,他主管中央娑婆世界,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们会生老、病、死,有欢乐,也有痛苦,需要人们从自己做起,多奉献、少索取,一起来改善、美化它。佛陀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号称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是这个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传佛教崇敬的大日如来。东方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传说这个世界的人们永远没有病痛,永远健康幸福。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号称东方三圣。一般祈祷于药师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现世安乐。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灾、延寿、去病,许多老者、病人都会礼拜药师佛,以求健康长寿。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佛经记载,那个世界金碧辉煌,充满香气和美妙的音乐,生活在那里非常快乐。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号称西方三圣。一般祈祷於阿弥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脱。汉传佛教认为,阿弥陀佛主要是以其愿力,引渡众生到极乐世界,脱离苦难的轮回,故亦号“接引佛”,也因为此佛有无量寿命与光明,亦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在藏传佛教,他被称为月巴墨佛,也是长寿的象徵。

大殿的两侧是十八罗汉,据记载佛在涅槃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一直等到弥勒佛降生为止。到了五代之后,又增加了2位罗汉,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屏墙后面还有悬塑的观音像,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堂正中还悬挂这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三世佛的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的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佛教。

(经堂)

陛下,在大雄宝殿的附近有座经堂,经堂是少林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比如少林问禅之禅文化研讨会、3D记录片《中华功夫》封机仪式等重要活动。

(客堂)

陛下,现在来到的就是少林寺专门用来招待四方客人的“客堂”了。客堂在藏经阁院内,由西禅堂改名而来。现在殿前檐下悬有任永昌于1985年书写的“客堂”匾,门前置对联一副:“禅宗祖庭,天下名山占魁元; 达摩道场,四海高僧皈少林。” 殿内设多种接待用具。殿正中供高1米的铜质达摩立像,1980年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开祖宗道臣所赠送。该铜像原供方丈室内,1998年移于此殿。

客堂是最早延续四方丛林的制度的一个禅院。这个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四方丛林的僧众到少林寺西禅堂驻锡挂单,常住僧腊超过十年,他就可以在少林寺并入子孙僧系的辈序,但是他不得进入永化堂,这时候他们进入了东禅堂,因为西禅堂主客,东禅堂是主。由西禅堂转入了东禅堂,也就是说,他们在少林寺是可以永久地驻锡,同时他在驻锡少林寺期间所收的弟子,可以排序少林寺子孙僧系的辈分辈序,但是他不得进入永化堂。这也是少林寺千年来高僧不断涌出,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香积厨)

人活一世,离不开衣食住行,哪怕少林寺的高僧大德也不行。陛下,现在来到的就是大师们做饭的地方香积厨了。香积厨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源自《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居士病了,佛陀派弟子们去探病,维摩诘居士借机宣讲大乘佛法。

临近中午,舍利佛动了个如何吃饭的念头。维摩诘居士骂他,你是求解脱的,怎么能念念不忘吃饭?既然你想吃饭,就给你吃从没吃过的饭。于是凭借神通到香积佛国求来香米饭。在少林寺,僧人们吃饭的地方是“斋堂”,煮饭的地方就是“香积厨”了。关于香积厨还有个传说,相传那罗曾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老和尚遭到了红巾军的抢劫骚乱,眼看就要危害了三宝道场,当时寺里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盗之计。就在这时,厨房里一位伙头师傅,持三尺拨火棍打退围寺的红巾军。之后,这位出家人也不见了踪影。这就是传说中的紧那罗王菩萨,也就因此和厨房结上了关系。

(禅室)

在藏经阁院内,中部的两厢,原来是建有东、西禅室各五间,1928年兵火之后,就只剩下一些石柱残迹了。《少林寺志》称“东禅室,在厨房北”,“西禅室,在库房北”,而厨房与库房分别在大殿左右,所以陛下,由此可以确定,东西禅室就在现在的大雄宝殿后面、藏经阁前面院中部相对的两厢房。

今东、西禅室是1981年在原址上复原重建的,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出前廊硬山式建筑。东禅室仍名禅堂,而西禅堂则改称客堂了。

(少林香堂)

陛下来到眼前的香堂,知道它的功能后可能会吃惊。要知道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休闲娱乐由最初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向消费环境与文化内涵并重,人们更加追求消费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人们期望通过寺院供香、居家燃香、茶室品香… …等简单便捷的用香方式来缓解疲惫的身心,以获取愉悦自在的清凉世界。但由于香品市场的无序和人们对“香”的误解,大量有害的香品流入人们的生活,害人害己!基于此种现状,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率领僧俗两众发愿慈悲救世,整合各方资源,于公元2009年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正式在少林寺内设立了一个新的“弘法道场”——少林香堂,诚邀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参与,以“少林香佑十方”的推广主旨,让“少林香堂”走出寺院、进入寻常百姓家,继而引导人们认识香、了解香、正确用香,实现大众身心健康的人生夙愿。

少林香堂紧抓契机,以独特的品牌文化,结合产品的特点,以会所模式延伸并进行多元化运作,在大型商场、茶馆、美容养生会所、大型生活社区、写字楼等高档商务区里面进行宣传销售。三、五平米的一个香亭即是一个“微型会所”;三、五十平米的一个独立店面即是一个“标准会所”;二百平米以上则可开设一个“超级会所”。除了商品销售,同时香堂根据会所规模大小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比如说香汤理疗、隔火熏香、焚香品茗等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达摩祖师碑)

在石牌坊北边的洞口处,还有碑刻三通,一是明万历乙巳(1605年)立的《创建凉殿坊牌碑》,一是乾隆二年(1737年)立的《达摩祖师开光碑》,另一是民国五年(1916年)立的《达摩祖师碑》。

达摩祖师,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是中国佛家的始祖,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因为传授武艺于少林僧人,所以被称为一代宗师。

(藏经阁)

陛下,大雄宝殿后面有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又名法堂,是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在1994年按旧制重建,这是过去少林寺和尚举行法事活动、存放经书的地方。陛下,藏经阁虽然比不上宫中翰林院的藏书之多,但是这里经书比起其他地方来说却是十分丰富的,民间传阅的武侠小说经常描写各路英雄飞檐走壁来争夺武林秘笈,说的就是这里。这里面最早贮有元、明、清三代大藏经,以及少林拳谱秘笈、明朝的大藏经铜版,清朝的《少林寺志》木版,达摩面壁影石等。殿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叫大愿地藏王菩萨。站在地藏王南侧的是答辩长老,北侧的是道明和尚,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

陛下,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讲究孝道,俗语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但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就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陛下,现在是新时代新风貌,我们保留孝道的时候要摒除一下封建陋习。

藏经阁内还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长七米,重十六点五吨。

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少林寺当时的昌盛与繁荣从这口锅就能看出来。殿前甬道的大铁钟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重约650公斤。在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及佛教徒皈依的场所。

(西寮房)

陛下,西寮房在方丈院西侧,为方丈院的西厢房,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而目前任少林寺监院的释延裕法师就住在少林寺西寮房的最后面一排最靠西的屋子。

(东寮房)

陛下,东寮方丈院东侧,为方丈院的东厢房,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一千多年来,在东寮房的门口,一直高高地悬挂着一块一二百公斤重的铁云排。

每当全寺僧众集合做佛事,或集中传话,执事僧就敲响云排通知。钱钧就曾经用这块云排练习臂力,以摘下不发一声为标准进行练习。一连几年每天如此地练习,最后钱钧练到能单手摘挂,并且面不改色喘气如平常。现在这块云排仍然在原处高挂,天天都在发出响彻云霄的声音。

(方丈室)

过了法堂就来到方丈室了,陛下请看,这里就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清乾隆皇帝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晚上就住宿在这里,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

室内还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相传当年达摩经广东、南京,北渡长江来到这里传法,经过长江的时候,观音菩萨施展法力,帮他只踏着一根芦苇,就飘然渡过了长江。东侧立有弥勒佛铜像。墙上的一幅“达摩一韦渡江图”,画面布局合理,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细腻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是元代时期铸造的,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事情的情况下击响,起报警作用。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廓然堂又名官厅,《少林寺志》云“廓然堂旧在方丈东,南向。明巡抚蔡汝南建,沈荃题额,今废”。今门额改题“静中静”,为少林寺二十九代方丈行正法师(1914-1987年)圆寂前久居之所。

方丈室正西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阔三间,出前廊,为硬山式建筑。方丈退居是离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东寮与西寮,在方丈院东、西两侧,为方丈院的东、西厢房,各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陛下也看得出来,这儿简朴异常,都是佛家清修之地。

(女贞抱柏松)

少林寺有一棵很特别的树,臣(臣妾)为什么这么说呢?陛下请看,这棵古藤长成钳般双臂, 紧紧拥抱柏树腰身,这就是古藤抱柏,也叫做“女贞抱柏”。

据说是一位日本的女僧为表达对少林僧侣的友谊,化成女贞子相拥柏松。又听说是女贞树在少林寺待了没多久就有枯萎的迹象,于是心地善良的和尚把它移植到柏树旁边,让它缠绕柏树,得以存活。

(普贤殿)

寺内建筑密集,陛下看到在立雪亭的左边,就有一间面阔三间的建筑,它就是普贤殿了。殿内供奉的正是普贤菩萨,象征理德、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他更倾向于以智慧来引导行为,以行动来证明智慧,解除疑惑与行动探索齐头并进,进而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据说他发过十种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工作,所以他的尊号为“大行普贤”。其身下坐骑为六牙白象,象征着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史书记载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在路边捡到一个孤儿,可怜他无依无靠,就带回国清寺,因为是拾来的,所以取名叫做拾得。关于拾得,最有名的莫过于他与他的挚友寒山子的对话。

拾得与寒山子时常来往,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甚至还打他们。寒山就问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对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寒山与拾得的这段对话名传千古,常常被人们用来自勉,臣(臣妾)觉得要学习他们不为别人所动,坚持自我的精神。

此外,普贤菩萨还是属龙和属蛇人的本命佛,默默的守护龙年和蛇年出生的人,使他们的人生如愿以偿,幸福美满。如果陛下是龙年、蛇年出生,不妨虔诚佩戴或供奉与之缘深的普贤菩萨之本命佛法像,说不定便能获菩萨护佑,灾邪远离,延年益寿。

(立雪亭)

启禀陛下,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这就是立雪亭了。它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

说起立雪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位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但达摩觉得他只是一时兴起,拒绝了他。但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就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

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降红雪。”神光听了后,立刻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给他取名为“慧可”。“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就来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颂。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就称这座亭为“立雪亭”。前人风采,让人缅怀,陛下听的也是动情了吧?

(达摩像大记纪念碑)

启奏陛下,在达摩洞上的五乳峰顶,有一座高12米,占地32平方米的巨大达摩坐像,由块状白玉砌成。此像是沈阳数百善男信女于1995年捐资修建的。

白玉达摩像前有1995年立的造像纪念碑两通。在达摩坐像西约50米处,还有1984年嵩山管理局修建的 “息缘亭”一座。

(地藏殿)

走了这么久,臣(臣妾)猜测陛下也累了,现在臣(臣妾)赶紧领陛下去地藏菩萨的殿堂歇一歇吧,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创建于清初。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而得名地藏,又叫大愿地藏王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相传安徽九华山便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佛经记载,他在忉[dāo]利天宫受释迦牟尼的嘱咐,要在释迦牟尼涅槃后与弥勒还未降生前这段时间主管世间、天上及地狱之中六道众生的教化。侍立在地藏菩萨左右的是闵公、道明父子俩。

殿内南北墙下原塑有十殿阎君像,殿内墙上原有壁画,也早已脱落。这座殿因年久失修。顶部倒塌,在1979年有进行了重建。在地藏殿内的正面以及南北两侧的墙面新嵌了玉雕壁画,是根据《阿弥陀经》经文创作的。壁画正中为阿弥陀佛,他的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壁画描述众弟子听阿弥陀佛讲经的祥和场景。

关于地藏菩萨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传颂千古的名句。但实际上这句话并非地藏菩萨所说,而是后人用来刻画的地藏菩萨的精神的。

传说地藏王菩萨在九华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愿渡尽一切恶道众生,然后才成佛果。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是故在所有的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右手九环锡仗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放大光明,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地藏菩萨像还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狗为坐骑,其名号叫“谛听”或“善听”。

经传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曾是一婆罗门女,就是古代印度的祭司贵族,她的母亲不信三宝而行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婆罗门女知道母亲的必然果报,故变卖家产为母布施修福。她挂心母亲的处境,极悲痛时,婆罗门女受到一个声音指点,让她一心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婆罗门女至诚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来到地狱,向鬼王询问母亲状况。鬼王告知,因为她布施供养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狱罪人,就脱离地狱苦而投生天道。婆罗门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愿,要度脱罪苦的众生。地藏菩萨如此孝顺母亲,以致感动佛祖,陛下也可以借这次机会为父母家人祈福!

(千佛殿)

在立雪亭后面,就是千佛殿了,它是昔日僧侣们的练功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陛下,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中供奉毗卢遮那(即法身佛)的佛像和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中途经过了明朝崇祯和清朝乾隆两个朝代的重修,在1982年最终落架翻修完成。殿内东壁供着明代石雕南无量阿弥陀佛像,西壁有几块清代石碑,上面多是赞颂达摩面壁影石的颂词。

启奏陛下,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和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其中明代绘制的“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大型壁画:壁画高7.5米,长42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世所罕见,堪称少林寺“镇寺之宝”。一定是因为陛下治国有方,得到历代帝王保佑,这些壁画所用的颜料经过几百年之后,人物衣服、脸色还在不断变化中,就像不断生长活着一样。

陛下看见殿内地面上的48个陷坑没有,这是少林僧人练拳习武时留下的脚步遗迹,称少林拳站桩坑。看上去就觉得很厉害啊,回头陛下可以把宫中的侍卫派来这里练习感受一下,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厉害,修身同时也可以修心。清代朝廷是禁止民间习武的,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来练习。少林习武,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少林武术的特点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对于在少林修行的僧人来说,武术禅就是最终“见性成佛”的参禅路径,修禅比习武更为重要。

(观音殿)

陛下,自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就有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但陛下可知他们是哪四位菩萨吗?没错,以陛下的才智一定马上就想到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加快脚步,陛下很快就可以瞻仰观音菩萨的慈悲相了。

少林寺观音殿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千佛殿的东侧。观音殿始建于清代,里面供有白衣大士铜像,他两腿盘坐,二目微合,双手合十,端庄慈详。两侧侍立的是财神和龙女。白衣大士铜像仅为少林寺所有,此像原在寺外南园白衣殿中,外面用泥包着,后移于此。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非常多,数不胜数,其中一则说有位妙庄王,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妙因、妙缘和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儿二女儿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实际上,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面的形象是大慈悲,救苦救难的形象,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陛下如有所请,也可以向观音菩萨虔诚祈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河南介绍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请看,碑廊两边分别雕刻有“端、敬、公、正、仁、义、浩、勇、忠、信、诚、德”十二字。古人云:练拳先修心,习武先重德,这十二个字就是太极拳门尊十二严,从做人、做事、为国、为家,对每个太极拳习练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练好陈氏太极拳所具备的首要条件。请看这是“太极阴阳石”是一块纯天然的玉石,此石为南阳玉石,看似一分为二,实为浑然一体。再请看,太极广场演绎了太极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同时该广场的太极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太极图。

太极拳祖林亦为陈氏祖林,陈氏先祖陈卜、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及历代太极拳名师的墓寝皆安于此。整个祖林碑石林立,苍松翠柏,是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寻根问祖、祭祀拜谒的重要场所。

拳阶三重门代表了太极拳习练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招熟、懂劲和神明。这也标明太极拳的习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事情。

太极十三式雕塑区,展示的是太极拳的八种手法劲路和五种步法,暗示太极十三式脚踏五行,手舞八卦,展现了人和大自然的相融相通、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它位于温县陈家沟,是全国最大的太极拳专题博物馆,也是第一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展览线长1000余米。整个建筑采取了“外阁内馆”的格局:外观是一座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八角形五层阁式建筑,里面则是博物馆,共分五层,下边四层分别以两仪堂、四象堂、文修堂、三省堂命名。馆内展示着太极拳从孕育、产生、衍变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资料和文物器具。

各位请看,“黄庭经”回音壁背面有三个大字:精、气、神,集中体现了气功的精髓,也就是太极拳的精髓。回音壁的前面是黄庭经的全部内容,站在回音壁前产生的回音大小可以反映出太极拳习练者功夫的深浅。

太极演武场位于太极拳文化园内,竹林掩映,琴声裏袭,高山流水,拳影绰绰。温县陈家沟景区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参与性,特推出太极拳、械及推手的武术表演。每天四场,供游客免费观看。

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占地980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设面积7.22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国际性太极拳文化研究交流表演和比赛,主要建筑有文化交流中心、演武厅、文化资料馆、名师武馆、接待中心和服务中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河南著名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许昌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位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为明清风格建筑群。

《三国志·蜀书》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相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是许昌十景之一。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为春秋楼赋诗一首:“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颖川。”

春秋楼创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间,曾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建筑规模逐步完善。据记载,原来的外院有山门,钟鼓楼,春秋楼、中殿、后殿:内院有关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问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筑,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后毁于战争兵火,只残留春秋楼一座。

1995年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修复,修复规模为历代修建之最,投资1500万元,保持“两院英风”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刀印楼:内院为园林建筑风格,有甘糜二后宫,问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还有文庙院的大成殿,戟门,东西廊等。新修建的关圣殿,面扩七间,进深三间,总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顶饰黄色玻璃瓦,汉白玉栏板,青石铺地,殿内塑13米高关羽座像及关平,周仓,王甫,廖化塑像,实为全国关庙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优秀的导游词介绍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铁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原名开宝寺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层,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铁塔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是目前我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享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1994年12月15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张的中国古塔特种邮票,分别为: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开封祐国寺塔。其中面值最高(2元)的开封

祐国寺塔就是铁塔。

河南宋代砖塔中,铁塔也是杰出的代表。这不在于其建材昂贵与外观豪华,而在于它那挺拔有力、气宇轩昂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最高的琉璃塔。但是它的绝对高度在全国诸塔中,并不算十分突出,它比时代相近的河北料敌塔(84米),和应县木塔、都要低些。但铁塔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高大,像是立在古都开封的擎天巨柱。

从造型到色调都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河南宋塔,在建筑上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外轮廓线上下较直,这和宋代以前的河南唐塔(如法王寺塔等)与宋代同时的河南金塔(如白马寺齐云塔)外部多呈柔和的抛物曲线之做法都不相同。不过,有不少宋代砖塔(如鄢陵等地的宋塔)上部各层收分过急,出现很突然的尖锥状,艺术效果不佳。而开封铁塔就没有这种感觉,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很象是人们的视觉差呈现出的比例。经实地勘察发现,铁塔各层斗拱是一样的规格,各层面阔的大小,主要在于檐部与平座斗拱数目的调整变化。除柱头斗拱之外,各面的补间斗拱,有一个平缓渐变的程序。自下而上,檐部斗拱与平座斗拱的补间数目是:一层(六与六)、二层(六与五)、三层(五与五)四层(五与五)、五层(五与五)、六层(五与五)、七层(四与四)、八层(四与四)九层(三与三)、十层(三与三)十一层(三与四)十二层(三与零)十三层(二与零)。从塔的总高度与其下层底平面直径相比,约五比一。

各位朋友、来宾,铁塔的游览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铁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您!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介绍河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27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来到三皇寨,我是您这次旅途的小伙伴小途。

三皇寨位于嵩山少室山西麓,距登封市区15公里,北与少林寺景区接连交壁,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嵩山风景名胜区内一个以山岳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

不知何年何月,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故以人祖为宗,虔诚奉祀,在这里修建了三皇庙,三皇寨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因三皇是游离于三教之外的神灵,故有对联称:“跳出红尘三界外,人住白云一洞中”。如今,人祖之敬日渐衰微,但只要三皇寨还在,对三皇之敬仍然传承。

三皇寨整个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点,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闻名中原。它的自然风光奇特,有好汉坡、一线天、飞来石、过崖吊桥等美景,是登山健身,休闲观光,探险寻幽的著名旅游胜地。同时,它的人文景观也异常丰富,有莲花寺、清微宫、三皇寺、玉皇庙等景点。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四时如画的美丽去处,春夏绿林吐翠,百花芬芳;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严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别是一番人间仙境。

三皇寨生态自然环境、地质地貌独具一格。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我们虽不做少林客,但一登三皇寨也是此生幸事!

(嵩山祈福台)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嵩山祈福台。祈福当近天,而祈福台无疑就是祈福保佑的最佳场所。这里是三皇寨山体最高处,山势最陡峭处。在这里可以俯瞰少室山周边三十六峰,看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又似剑戟罗列。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颇为壮观。让我们双手合十,虔诚祈福。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同样的,我们离天如此近,天上如果有神灵,必会听到我们的心愿之声!

(三皇大峡谷)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皇大峡谷。三皇大峡谷直通少室山腹地,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在嵩山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嵩山岩石筋骨,这都是几十亿年前嵩山地质形成期在地面的直接表露。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这虽不是世界独有的神奇景观,但也是寥寥可数的少数,因而这里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在1991 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轮通过认定为“世界地质遗产保护单位”。

夏季,峡谷和山崖间有树的地方形成一片墨绿,与山崖上岩石的白色相间,大有其趣;而到了秋天,只见峡谷里是一片红的黄的叶子海洋,将峡谷打扮得分外美丽,两边山崖又如泼墨山水,很有味道。总之,夏秋两季来三皇大峡谷,您会收获更多绝美的风景。

(石英岩)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石英岩。石英岩呈青灰和灰白色,有马尾状层理,马尾成黑色。这里的石英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磁铁矿,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坚硬致密,因为岩石内部除却主要矿物成分石英外,还有长石、白云母的坚硬成分在,故而坚硬。石英岩是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呈晶质集合体。石英岩的颜色也很丰富,常见颜色有绿色、灰色、黄色、褐色、橙红色、白色、蓝色、紫色和红色等,我们来到这里,不妨擦亮双眼,努力寻找各色的石英岩,为他日想起三皇寨,留下彩虹回忆。

(连天大峡谷)

亲爱的游客朋友,随着嵩山的岩石特征越来越明显,或直立或扭曲,或挤压或断裂,或凹陷或凸起,又或片状或块垒,这些都向我们昭告着——我们来到了连天大峡谷。在峡谷,我们脚下的道路随着山势也变得千奇百怪,或在山崖中凿壁,或在山谷中架桥,或在石壁间架起栈道,又或在石缝中开辟山门,应有尽有,绝对超出您对寻常道路的想象。我们随着这样的山道,看东面的翠花峰一枝独秀,又看连天峰直插云霄。拐弯是景,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可以说处处是景了,而且是大景小景交互出现,绝对让您三步一小惊,五步一大叹,连声赞叹,叹为观止。

(中岳运动)

亲爱的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岳运动”的发生地。中岳运动是形成三皇寨地质“五代同堂”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基本特征的原因。它在经历了能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的“嵩阳运动”之后,又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物理作用,原本尖耸的山体渐渐被夷平,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山体又重新回到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沧海桑田,在某个风号浪涌的洲子,原本在海水静躺的山体又被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挤压、褶皱并隆起成山,这就是中岳运动,它使山体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功不可没啊。

(过崖吊桥)

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横亘在我们眼前的是过崖吊桥。长50余米的过崖吊桥悬空于两山之间,好似天梯凌架于地面之上,又宛若丝带逶迤在这奇骏陡峭的山腰上,令人望而生畏。走在吊桥上,上上下下跌宕起伏,充满惊险和刺激,抬头仰看似要“摇摇欲坠”的天空,不由得生出一种“天空压桥桥欲摧”的紧张感;低头俯瞰惊魂摄魄的万丈深渊,虽害怕,但好在也有一览众山小的峰顶风光。远眺山谷水涧间顽强的碧绿野草和树林,目目惊心,步步惊颤却也不失为美景。

(帚状节理)

亲爱的游客朋友,随着我们的脚步深入三皇寨景区,我们来到了三皇寨风景的最美处——帚状节理。初时听到这个专有名词,小途也是一脸懵,但好学的小途马上询问了景区相关人员和查阅浏览多种资料,这才知道帚状节理,原来是称呼形态为一端收敛,另一端撒开,形状如扫帚的岩石。地质学家研究帚状节理可以帮助判断岩石所受力的性质,可见其对地理研究功不可没。我们在观赏帚状节理,无座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是我们游览三皇寨岩石肌理的高潮。

(瑞应峰)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过南山门不远,就来到了三皇寨的最高点——瑞应峰。山峰的名字,如果您鲜有听闻,就会觉得拗口不好念。但洲名洲是有来源的,您看到这山峰之上那一棵古木吗?因它枝柯嶐然,状若龟龙,当地人都以为其瑞祥,故得山峰之名。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整个少室山西部的山体;也可以看到少室山峰的巍峨壮观;更可以望见云雾萦绕的大寨顶时隐时现。而近处,瑞应峰的山体崖壁上岩石裸露处间杂生长着的树木郁郁葱葱,在天边云雾的衬托下,我们如临仙境,似入墨画,有飘飘乎遗世独立的感觉。

(陡立岩层)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陡立岩层。在这里,我们可以瞭望少室山西边的挡阳山,也可以窥见挡阳山与少室山之间的一道道山梁峡谷。峡谷是深绿的,天空是湛蓝的,当正午的烈日透过云间的缝隙照在绿色山梁峡谷里,显露出斑驳的影子,或明或暗,或圆或斜,很是生动有趣。眼前是开阔美景,背后是壁立千仞,道路也是在崖壁上简单开凿而成,极其险峻,身后陡壁,身前悬崖,山风吹过,使人感觉摇摇欲坠,如入仙境。如遇雨雾时日,登临于此,更感觉乘云御风,直入天庭。

(金関云宫)

过了好汉坡,基本上每十米便会有一小景,每百米便有一大景,可以说是美景不断,惊喜连连。好汉坡上面是一块平地,借着山势修有几孔前房后窑的庙宇,青石门面显得古香古色,一看旁边竖立的石碑碑文,约知是上个世纪初的建筑。几个门前横额上还分别写有“金関云宫”、“全真洞”、“聚仙阁”和“藉品风味”的牌匾,洞内供奉有各路神仙,如果您感兴趣,不妨进洞一一考证其究竟是哪路神仙。我们站在金関云宫牌匾前座可座看到东面如陡壁般的山峰石壁,和庙宇周围的葱郁树木。凉风习习,这里无疑是消夏避暑、观赏美景的好地方。

(好汉坡)

南山门的一个山凹处,借着山凹的一大片平地,建起了三皇寨管理处,管理处前面又辟一个大停车场。在停车场的北面的陡坡上,有一条共有481级台阶的狭窄路线,供我们向上攀登,这个地方就是“好汉坡”,意思是说登上这段陡坡的人都是好汉,其用意就是鼓励我们向上攀登。我们一进入检票口,就能看到眼前的“好汉坡”,坡多台阶且陡,说它一开始就给我们向上攀登来一个下马威一点也不过分。您看这481级通往天庭般的台阶,一下子将高度提升了100多米,无论体力如何,一下子登上这么多台阶,上升这么高,是谁都会喘上一喘的。听完小途的介绍,您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做好汉,481阶,走起!

(少室山)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季”是“小”的意思,在家族辈分“伯仲季”中排行最小,您可能有所耳闻,这是跟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有关。据传,垂暮之年的她曾栖于此,人们为表尊重在山下大建少姨庙供奉她,此山也因庙宇得名。除却山名的神秘由来,少室山有着更令人津津乐道的谈资,那就是山脚有着名震天下,称霸武林的少林寺,左青龙,右白虎,这是少林弟子互识身份的标志,也是我们心生敬意的图腾。

而三皇寨也是少室山风景的精髓,它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山中峰峦叠嶂,奇异险俊,有的拔地而起,突兀欲坠;有的逶迤连绵,跌宕不断。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山峰石壁,一层层页岩构成的山峰,页页相靠,层层相依,如一本厚重的巨书,垂直竖立,陡峭如削,高耸入云。石缝中倔起的树木,枝叶清脆,如书签一样夹在岩页中,装点着陡峭的山壁。少室山,是大自然杰出的画作,而三皇寨更是这件杰作中“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

(莲花寺)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莲花寺。莲花寺是嵩山地区建得最晚的寺庙,据寺里的碑文记载,它建于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民国建筑特点非常明显。

莲花寺坐落于少室山待仙峡南端,在分水岭的下面,分水岭周边是一片茂密丛林,两边又是高耸的山峰,莲花寺所处的地方十分隐密。我们走进,可以看到砖石结构的莲花寺特别注重门脸和房脊上的装饰,而里面供奉的塑像,是集儒、释、道三教于一寺,因三教合于一处,方便了多人不同的信仰,故莲花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有很多人到寺里烧香,比别处热闹许多。

(清微宫)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少室山清澈崖下的清微宫。清微宫是登封市大金店地区西北部的道教遗址之一。道教宫观何以取名“清微”?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岳庙当家黄志杰道长说,取名“清微”一是源于道教流派;二是借鉴了古代音律“清、微、淡、远”的一种修身理念。

清微宫初建于唐宋,元代时这里的建筑颇具规模。明永乐十年敕建玄帝殿、山门、廊庑等31间,赐额“清微天宫”。明嘉靖年间再次扩建,殿宇道房达300余间。后因年代久远,一些建筑逐渐毁废,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当年清微宫的遗址,范围近千亩,由此也可见它当年的盛况。清微宫在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里曾经高道云集,是道教重要的讲学传道场所,也是游方道士和金顶太和宫养老道士清修的地方。在元代,这里还是清微道法向北传播的中心,由于当时清微宫道士的文学素养较高,编纂并刊行了清微道法等许多道书和经典,从而扩大了道教的影响。

至于清微宫那种“清、微、淡、远”的奥妙,在于它身后的千崖万谷所折射出的音乐般的韵律,诗一样的语言;天书般的奇妙深奥,神工雕琢般的嶙峋与奇绝,使与它相识的人们无不陶醉于它绝世的形貌俊秀和风骨傲然;它的魅力不仅在于使初识它的人们感到熟悉和亲切,也使久别重逢的人们更迷恋于它的风情与大度。)

“清、微、淡、远”的清微宫,足以让诗人读出它的诗韵,让音乐家触摸到它的音符,让地质学家探访出地球经亿万年传承而来的千古奥秘。连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只要深入了解它的内蕴,也会得到一份愉悦与温馨,美妙与感叹并存的馈赠。

来三皇寨一趟,若是与“清、微、淡、远”的清微宫错过,这将会是我们人生的一大遗憾。

(清凉寺)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少室山的清凉峰下,寺因山而得名。寺院坐北朝南,创建于金贞祜年之前,历代多有修葺,现仅存山门和大殿,面积仅约3000平方米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殿之内外檐下均施三踩斗拱,殿内屏壁上有金代风格的彩色壁画,梁架也十分有特色,它保留了金代建筑的梁架特征,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工艺价值。寺内有月台,还有古碑3通,其中金贞祜四年的《登封重修清凉寺禅院记》就详细记述了金代重修清凉寺的缘由和经过,是研究清凉寺的珍贵资料。另外两通古碑分别是金大定已酉年的《清凉寺相禅师塔铭序引》碑和清道光二十六年的《重修清凉六祖庙碑记》,也对研究书法和古寺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走进清凉寺,在它特立不群的文化氛围里,我们洗去凡尘的铅华,感受着它禅境般的空灵,也享受着它所承传的有风骨有灵魂有生命般的存在。无论是山岚间的云雾,还是青翠欲滴的名木野草;也无论是玄奥与空灵,或者是执著与傲然;更无论是在现代文明的嘈杂里疲惫无奈,或者是在古典的迷宫里流连忘返,我们都于这览胜的寻觅中得到了山神的护佑,那种纳百川之灵气的空灵之美,使置身于繁华都市的我们得到一种难以想象的愉悦和超脱。

清凉寺这一绝佳旅游胜地给予我们放飞心情的空间和生命的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景区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250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 __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此次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

陈家沟,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 5

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该行政村隶属温县赵堡镇,距县 15 分钟车程,交通方便。

我们刚刚提到陈家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对陈卜创太极拳说,考证家们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但考证家张唯中在《武坛》发表的《重振国术武艺,发扬中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河北省高阳县人传授长拳的李从吉先生的谈话。李说:“我虽原籍河北省,但远祖与陈氏一族一样原来都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村的居民。据先祖们说,那个地方每到旧历正月在庙前举行武术大会,颇为盛大。另外,把祖传长拳的技法和姿势,与陈家沟十三势长拳和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三十二势的图解等一一对照起来看,连名称都大多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宋太祖长拳流传下来的。”

另外,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指出:在 1936

年山西洪洞县出版的《忠义拳图稿本》(樊一魁编)的这本书中,技法和名称都与陈家沟传下来的拳书相同。

陈家沟有令人敬仰的陈式太极拳历代宗师纪念馆,有享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大师学拳处。其中,历代宗师纪念馆是为纪念太极拳历代宗师所建。纪念馆的前面塑建有太极拳鼻祖陈王廷的铜像以及历代太极拳宗师的碑碣,碑碣上刻有历代宗师的简介,这是中外太极拳爱好者为纪念太极宗师们的所镌立的。

在陈家沟武术馆,可以一览当代太极拳师的风采。在武术馆大厅的四面墙壁上,可以看到当代太极拳名家以及后起之秀的展板。其中当代太极拳大师、陈氏十九世太极拳传人陈小旺,曾多次夺得全国太极拳、太极推手冠军,以其精湛的武技折服武林。与他相邻的是当代太极拳大师、陈氏十九世传人、全国武术十大名师陈正雷;以及与陈小旺、陈正雷并称为“四大金钢”的王西安、朱天才,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人人身手不凡,传拳授艺于五湖四海,名声远播于世界各地。

杨露禅大师学拳处坐落在青峰岭下,杨露禅常常攀上青峰岭头,藏在树丛中向下面的武学园内猎看传拳情景,并在门前空地上练习,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杨露禅正是在这里拜陈长兴为师,并获得武当张三丰秘传拳谱的。之后,太极拳又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除此之外,陈家沟还是比较有名的文化遗址。2004 年 4―12

月,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基本建设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揭露面积

4950平方米,清理出龙山文化、两周时期和汉代灰坑 480 余座,各个时期墓葬 55 座,龙山时期壕沟 2条,东周时期陶窑 8

座,出土和修复了陶、石、骨、蚌、玉、铜、瓷等不同质地的文物 300 余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有少量石、骨、蚌器和螺蛳壳。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夹蚌褐陶、泥质黑陶、泥质红陶等。纹饰有竖篮纹、划纹、弦纹、方格纹等,素面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器形主要有深腹罐、小罐、?足、豆、瓮、圈足盘、折腹盆、钵、器盖、器座等。石器有石铲、石斧、石刀等。骨、蚌器主要是刀、镰、镞。西周墓葬共发现

5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内填土多为红褐土,在 T36M11

填土中还发现一具狗骨架。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并且都有木质单棺,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仰身屈肢,骨架保存较好,只是 M32 的墓主人缺失右臂。5

座墓葬全部都有随葬品,大多放在头部,以鬲、簋、豆、罐等实用器的不同组合为主,同时也发现有生泥坯制成的豆、簋、三足器等冥器,还有少量长条形蚌饰、小铜饰、玉?残片等。有趣的是,在

M11 的人骨架上部,特别是胸前发现有大量小螺蛳壳,似为有意摆放。

东周时期遗存最为普遍,分布于整个遗址,出土物也最为丰富,发现的主要遗迹有陶窑、墓葬、马坑、灰坑、居穴等。东周墓葬发现 38

座,全部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一般不大。距坑口深0.3 米处发现马 2

匹,头均朝东又昂首向北,侧卧且脊背向南,四肢伸直,南北并列,而北部的一匹压在另一匹的四肢上。从马匹的摆放及其姿态来看,可以确定是死后摆放的。在坑的西部,马骨架的后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但没有发现任何轮舆的痕迹。

汉代遗存在该遗址中也有发现,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部,个别探方内堆积有地层,其他的多为灰坑和水井等迹象。值得一提的是

T76H197,坑壁上部较为齐整,下部外扩成袋状,底部近乎圆形。灰坑内出有 2 层兽骨,上层距坑口深 1.8 米,中间的比较集中,也最凌乱,可以分辨出的有 2

具较为完整的狗骨架和 3 个狗头骨,其他的骨头相互叠压,分不清个体,北部也有一具较为完整的狗骨架,四周还有零星的狗头骨和牛肢骨、牛肩胛骨;下层兽骨距上层

0.96 米,较之上层更为密集、杂乱,没有完整的个体,只发现 2 个马头骨、2 个羊头骨、1

个狗头骨以及大量的马肋骨、马肩胛骨、马脊椎骨、羊下颌骨、肢骨等。坑内填土中出有不少汉代砖瓦片、饰有花纹的空心砖块和烧土块、蚌壳片,也夹杂有龙山时期的篮纹陶片。

关于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少林寺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刹”美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城西十二公里处的少室山。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寺内古碑林立,碑文记载着少林寺的兴衰历史,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塔林,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的墓地。绿荫映掩下的高高低低的墓地,造型各异。有四方形、有六角形、有圆锥形、有花瓶型……塔的层级高低不一,最高为七级,是根据僧人生前的地位,功德大小决定的。让游客在这寂静的土地上,既敬佩又敬畏,深感中国古代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呈现在眼前。

最让人称赞的是他绿色侧方的大雄宝殿,大殿歇山重檐,碧瓦绿甍,雕梁画栋,气势非凡。是众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殿中间供奉着几尊菩萨,靠墙有数十尊罗汉,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怒火满腔,有的沉思盘算,有的横眉立目……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让游客不禁啧啧赞叹。

少林寺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精湛的武术表演“一指禅”、“人体梅花桩”、“飞针穿玻璃”、“头开钢刀”、“少林童子功”等等,博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少林寺是我国禅武结合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发展旅游、传播中国文化和武术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河南优秀的导游词介绍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世纪欢乐园是国家4A级景区,占地660亩,总投资6.8亿元,是集探寻火车文化与感受迪斯尼欢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乐园、郑州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园内设有50项"迪斯尼"项目、狮虎山庄马戏表演、极地海洋世界动物表演、魔域动漫城堡、不同时期火车文化、异域风情珍奇花木六大主题游乐,120元六大主题一票玩,男女老少乐翻天!

这里是青年人的挑战乐园:高达120米的巨型摩天轮,长达888米的老金矿过山车,以旋转方式和钟摆方式同步运转的疯狂大摆锤,建在神秘金字塔中集高科技于一体的4D影院,魔域颠峰、漂流冲浪、空中飞舞、海盗船、旋转郁金香、飞越亚马逊……惊险巅峰,快乐无限!

这里是孩子们的梦幻乐园:魔幻城堡、旋转木马、部落风暴、青蛙蹦极、快乐小蜜蜂、失衡小屋、东方快车、追逐战车……带给孩子一个梦幻童年!

这里是中年人的亲子乐园:陪同家人和孩子一起体验旋转木马、伦敦之眼、碰碰车、瞒天过海……让中年人重拾童年的乐趣,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这里是老年人的休闲乐园:浓郁的火车文化,十多部不同型号的蒸汽、内燃、电力机车,VR火车驾驶以及宋庆龄专列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机车,一解老人的火车情缘。六大站区异域风情,80亩欢乐湖碧波连映,是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园区内建有俄罗斯风情站、古埃及文明站、工业伦敦站、南美雨林站、阿拉伯古堡站、荷兰风情站、西部牛仔站七大站区,并陈列着不同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各类火车头及车厢。两列古老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载着游客领略各国景区风情,畅享六大主题游乐,让游客从中体会到"乘火车游天下,一日玩遍全世界"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介绍河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953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我是您今天的导游小途,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伏羲山三泉湖风景区。

伏羲山三泉湖风景区可说得上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景区内有众多特色景点。如三泉湖、栖凤峪、伏羲山大峡谷景区、凤舞岭、玫瑰岭等组成。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澈见底的山泉溪水令许多游客都流连忘返。

另外,风景区内还有全亚洲最大的红色喀斯特地貌,阴天或者下雨天石头就会变成灰色,出太阳就会变成红色。小途告诉您,当您进入喀斯特地貌区,您会感觉如同走入一个迷宫,景观奇特,胜景处处,风光美妙。深处红石林中,环顾四周,恍入梦境,周遭犹如一座大型的喀斯特地貌博物馆,石峰林立,万峰迭嶂,千姿百态的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而迷人的风采。

伏羲山三泉湖风景区内的景色真的很美,当玫瑰花开放的季节,满山遍野花香四溢。而且来伏羲山三泉湖风景区旅游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吃到美味鲜少的山野菜,农家烙馍哦!边吃边享受山风轻轻吹拂的感觉,在放松心情,简直人生一大乐事。好啦,多话不出说,我们快开始游览吧!

(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

自古以来豫西区伏羲山腹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攻中原,豫西沦陷,豫西区伏羲山腹地便成为全国抗日战线的前沿阵地。而我们现在位于的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便是一处为纪念这场抗日战争红色文化而修筑的纪念园。

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先后开发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密北独立团,战地医院,拓展训练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通过实物展览、展板说明、游客体验等方式,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再现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史实和风貌。喜欢的游客朋友可以走进园内去看看哦!

(环湖旅游步道)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来到的是环湖旅游步道。此湖,不用想我们都知道指的是三泉湖。在步道这里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游览三泉湖周围的美景。此外,步道的环境也十分清幽,曲折的踏青步道两旁种满了原生植物林和各色小野花,让人流连忘返。您可以缓缓沿着步道散步,感受着凉爽宜人的清风,听着不绝于耳的蛙鸣虫声,一定能令您身心愉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4-6月,这里还有热闹非凡的萤火虫来报到哦。逢郊游之际,携上两三知己,漫步于环湖步道,呼吸山林之间的负离子,此乃出游环湖旅游步道的一大享受!

(三泉湖)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眼前所见的湖泊就是三泉湖。三泉湖的面积约一百多公顷,平均水深约80米。风平浪静时,湖水像翡翠一般深湛温润。而当天光变幻时,湖面又呈现出深蓝、翠绿、碧绿等不同的色调。当天气晴朗时,阳光撒在水面上,折射出金色的波光,伏羲山层峦叠嶂的山峰倒映其间,宛若横贯虚空。而雨后,水汽氤氲在空气中,形成烟云缭绕的感觉,远处的雪峰、草甸就变得若隐若现。使三泉湖既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江南山水之秀丽。如此醉人的景色,您可千万不能错过哦!

(三泉湖大坝)

伏羲山三泉湖景区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和三泉湖大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三泉湖大坝建立在三泉湖之内,是为了调节雨量多发时节三泉湖的水位而修炼的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它的蓄水量可达30000立方米,这三万立方米的水精灵养育了伏羲山千千万万棵葱葱茏茏的树木和一条条花色似锦的鱼,三泉湖大坝的存在和伏羲山的葱茏息息相关。大坝不仅仅是水利工程还是一个娱乐场所。夏天您可以去湖边乘凉庇荫,看鱼儿嬉戏,听万鸟啁(zhōu)啾(jiū),感受三泉湖湖水的清凉;而冬天大坝却阳光四射,温暖如春,您可以在大坝上发发呆暂时忘却平时里的烦恼。

(盘龙镇)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盘龙镇,小途已经在这里恭候您多时了)

盘龙镇位于伏羲山三泉湖景区内,此村三面环山一面朝湖,景色优美。不同于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跟大多数小镇一样,透露着恬静安宁的感觉。这儿不但民风淳朴,而且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无花果、芜荽(wúsuī)叶、小青南瓜等。若您来伏羲山三泉湖徒步旅行时想歇歇脚,体验一下小镇中的朴素生活,让您在休闲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里一定会让您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会把一切烦恼和疲劳都抛在脑后,体验到完全不同于都市的感觉,让自己融入自然。“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睡农家炕、干农家活”,您可与憨厚的农民一起分享农家的快乐。

(朝凤亭)

朝凤亭位于三泉映日下侧,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凉亭,主要用于供游客休息,赏景使用。您瞧,它的顶盖琉璃绿瓦,六角翘起,如龙腾凤舞还与顶端直竖的锥形金塔交相辉映,十分好看。

因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可一览三泉湖、三泉映日、佛光潭三景点的美景,因地处栖凤岭,故名为朝凤亭。亭子的周边绿植茂盛,夏季,这里是人们来乘凉避暑的休息处,如果您,来的刚好,那么别忘了进亭中休息一会,而且,在地理位置这么好,我们不进亭子内欣赏一下美景岂不是太可惜了!

(佛光潭)

亲爱的游客朋友,伏羲山三泉湖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自然景观与佛有关,如果您不信,请看这一处佛光潭景观。

佛光潭其实是一池碧水,天气晴朗时,太阳光撒在潭面上就如同佛光普照一般,故而得名“佛光潭”,相传在这里许愿非常灵验,您也可以试一试哦。除了这圆滑的形态外,这里的风景也是极美。佛光潭三面环山一面朝三泉湖,天的蓝色、山的绿色交相倒映其中。再有湖边处处绿植生长得极为繁茂,与这湖水连成一片,眺望之下,倍感舒适。

(金鞭溪)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金鞭溪,金鞭溪是一条天然形成的溪流,它全长几公里,流经伏羲山三泉湖多处的潭水,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走近金鞭溪,您会看见满目青翠,将身上的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走在其中,您会感到一阵清凉,当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洒落斑驳的影子,还会给您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好啦,亲爱的游客朋友,关于金鞭溪小途就为您讲解到这里,接下来您可以在这溪边边走边玩一下哦!

(串珠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想过串珠潭名字的来源吗?其实,串珠潭得名于此处潭潭相扣,仿佛是一串珍珠链子。接下来,和小途一起来欣赏串珠潭的美景吧!

当游客还未来到串珠潭,便会听到远处串珠潭传来的悠远的水流声,这水流声响彻整树林,陪伴着游客一步步到达串珠潭,似乎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来到串珠潭,便会看到澄清的潭水时而静静流淌,时而湍急奔流,溅起一团团白花花的水珠泡沫。潭潭相扣,到地形较为陡峭的地方,又变得澎湃汹涌,飞快地流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变化多端的串珠潭吧!

(一线瀑)

一线天,顾名思义,是两块巨石之间形成的一个狭小的细缝。亲爱的游客朋友,当您从细长的夹缝中往外望去,天只剩窄窄的一条线,一线天是的形成十分有趣,首先岩体由于构造作用形成的张性裂隙,而后经过剥蚀扩展才形成了这样的奇观。那么,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知道一线瀑是怎么形成的吗?热爱旅游的您在旅途中见过一线瀑吗?没有?没事,今天在伏羲山三泉湖小途就带您见识一下一线瀑。

来到一线潭,如果其中没有水的话,可能您还会意为这是一线天的景色呢,它的形成与一线天景色相似,走近瀑边,瞧那窄窄的石缝中如瀑一样流下的水,可是能吸引很多游客前去观望呢!

(叠翠潭)

瀑布泄下,集水成潭,形成了一湾美丽的叠翠潭。潭中有许多已被打磨得润滑如脂的山石,它们潜藏在潭水之间,苍苔碧然,泉流其上。潭水清澈见底,水流时缓时急,水中山石若隐若现,有时还能见到几只小虾小蟹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

叠翠潭周围很好地保存了自然的环境,每到春夏之际,叠翠潭里总能见到成群的小蝌蚪游来游去。不久,这些蝌蚪变成青蛙,夜晚时分,能听见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虽然这里看不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但能听到“听取蛙声一片”呀!因此,很多游客喜欢来到叠翠潭旁,静静地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碧玉潭)

“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您现在看见的这汪潭水名为碧玉潭。碧玉潭是伏羲山三泉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灵潭,不论春夏秋冬,潭边岩石缝间的溪水仿佛从不断流,因此潭水常年清澈充盈。

在碧玉潭的一边,有一座由石墩整齐排列而成的石桥,您可以通过这所石桥穿过碧玉潭。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碧玉潭美得让人窒息。皎洁平静的月光洒在潭水上,待微风拂过,金黄的月色便被切碎,化入水中,沉入水底,如一块上等的璞玉,映出柔和的光辉。好啦,关于碧玉潭小途就为您讲解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快开始游玩吧!

(喊泉)

亲爱的游客朋友,小途在喊泉等您好久啦。喊泉的两个泉眼镶嵌在百余米的悬崖上,一左一右,气势雄浑,像两个龙头在喷云吐雾。瀑布从高陡绝崖顶端的一个深邃圆洞中喷涌而出,从空中垂直落下,形似龙须,因此这匹瀑布又被誉为“龙涎瀑布”。要是您站在喊泉之下,对泉水放声大喊,泉眼处便会涌出更多泉水。喊得越大声,泉水流量便越多,泉水涓涓,仿佛在为游人的到来鼓舞欢欣,让人拍手叫绝。不妨在泉下尽情呐喊,看看喊泉是否为您的到来而高兴?

(不老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小途已经在这潭边恭候多时了!“潭号不老清且凉,沁人心睥似琼浆”当地人说:“潭水喝一口,健康不老九十九,潭水喝两口,百病都没有”。如果您走累了,大可坐在这潭边小憩一会儿,喝上两口甘甜的潭水。当然了,您走的时候也可以装上一小瓶,以便在路上喝。如果可以用这潭水泡上一杯茶的话,那可真的是会感受到“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和“蝉鸣鸟更幽”的幽静了。说到泡茶,您一定会觉得奇怪,冷水怎么能泡茶呢?这其实是因为在当地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民歌:“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游客朋友,小途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咱们下个景点见呦。

(圆月潭)

在伏羲山三泉湖,这里的潭水有很多处,只是位置高地略有不同,这不,您现在位于的圆月潭就位于最中部分,由于潭的四壁围合成圆月形状,便故名圆月潭。这里的潭水冰冽,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潭底游来游去的鱼儿。潭边的树木枝叶茂盛,婀娜多姿,潭水平静无涟漪,偶尔吹来阵阵微风,仿佛有一根绳子从潭面略过,荡起阵阵涟漪。但无论何时,早晚的潭面,都会飘起一层薄雾,弄得水潭朦胧迷离。圆月潭的水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它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污染,潭中鱼儿肥美,加上宁静清爽的自然环境,岸边的小路上还有许多珍稀树木、形态各异的花,是一处休憩赏景的绝佳景点。

(天工凤图)

亲爱的游客朋友,孔雀在中国也被称为“凤凰”,是万鸟之王。中国自古就对孔雀推崇备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的诗句,诸如此类数之不尽。孔雀不仅身份高贵,其姿色更是百鸟之首,尤其是其开屏时的场景更是美妙绝伦。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工凤图景点,您看眼前的这处石图,是不是正像是一只开屏的孔雀呢?这只孔雀头颅高昂,傲视百鸟,尾巴部分成扇形,扇面凹凸不平,好像是一片片孔雀羽毛,又像是一颗颗砖石,十分美丽。许多人都以为这是人工打造的,小途告诉您,可不呢,这是天然形成,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可以去和这美丽天工凤图合影留念,小途相信,这一定会是您此行中最美的一幅照片。

(鸟虫书)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鸟虫书景点。鸟虫书指的是伏羲时代写在龟甲兽骨和石壁上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您接下来的游览中,小途为您细细讲解一下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出现在3500年前的商代,我们从甲骨文献,得知商代人透过占卜仪式对气象进行预测,再经由甲骨文的解码,接收三千多年前中原地区的雨雪晴霁、风云雷电等气象的实况报导,同时也可了解气象变化如何影响商代人的生活。甲骨卜辞不仅记载商代的气象预测与验证,还包括商代人的生活形态,如祭祀、征战、耕作、田猎等等,也可从中窥探出商代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甚至还可以从中一窥商代人如何运用占卜仪式去问吉凶、占祸福、定犹豫、解疑难。

(避雨岩)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避雨岩。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天然的岩穴,也是一个为游客们提供的休息平台,可以用来遮阳避雨。下雨时,您可以在岩下的长石椅上躺着休息会,等到雨停了就可以继续前行。

您站在这里时,还可以看到旁边的鹊桥,以及旁边山上、岩壁上长着的野百合。景区内有着各种各样野生的花,它们的开花季节不一样,所以无论您什么时候来,都可以闻到花的清香。当然,在这各式各样的野花里面还藏有少许的稀奇药材,但只有本地的药农们才能认得出来。

(鹊桥)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鹊桥,接下来,我要为您讲述一下“鹊桥”的由来。我们都知道,鹊桥是为了牛郎织女相见而由喜鹊搭建的桥梁,而此处鹊桥却是由石头搭建,估计也是取一个寓意吧。传说,当地有一对男女青年,男子名为冬哥,女子名为夏妹,二人青梅竹马准备结婚之时,夏妹被强盗夺走。冬哥寻遍七峰山的每个角落都未见踪影,其实夏妹为不受他人侮辱跳崖自尽。阎王也是可怜这对有情人,于是在阴阳两界入口处搭建一座桥,让夏妹告知冬哥实情后投胎再世为人。哎!夏妹是解脱了,不知道冬哥该如何面对自己凄苦的后半生呢?也不知道再世为人的夏妹是否能够再遇见冬哥。一切都在乎人们的美好想象吧,还是那句话,希望他们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呢!

(情人石)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情人石。关于情人石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您且听小途为您道来。

那是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女子爱上了一位清贫的书生,不过女子的家境优越,女子做商人的父亲认为他的女儿和书生门不当户不对,活生生地拆散了这对儿相爱的恋人,还把女子许配给了一位富贵公子。大婚当日,女子和心爱的书生私奔了,不过还是没能躲过家人和官兵的重重追捕,只好双双跳下了山崖,最后化作了您眼前的这两座大石,上面是女子,下面的是书生。不知,游客朋友您瞧着像不像呢?

(观音殿)

在我国,观音信仰长盛不衰,老百姓供奉最多的偶像就是观世音菩萨,人们相信当自己处于危难时只要默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救助。关于观音的传说有很多,接下来,小途就为您讲述其中一个故事。传说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游客朋友,小途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啦,小途觉得您不妨来拜一下观音哦,也许会心想事成呢。

(凤鸣湖)

凤鸣湖宽阔的水面犹如明镜,镶嵌在四周环绕的松林中。一泓碧波,风光旖旎;轻风拂面,悠然自得。湖面到处透着一种清澈、柔腻、丝滑的色泽,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前亲一亲。远远看去,湖面像一块凝固的碧玉,到了眼前才发现原来是水波正在托着点点落叶碎红缓缓向远处流去。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似乎在向我们炫耀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瀑布餐厅)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伏羲山三泉湖的瀑布餐厅。

瀑布餐厅是一家极具特色的水岸景观餐厅,是一个品茗休闲、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在这平静的水面上享受美味的菜肴,细品香茗,非常有“茶饭桌上品,人如水中漂”的感觉,十分惬意享受。除此之外,餐厅内还有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可供您体验,您可以在此尽情地玩乐,放松身心。

游客朋友,您如果逛累了,就来瀑布餐厅吃个饭,休息休息吧!这里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仙人峰)

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重重叠叠的高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仙人,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游人走进去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惊醒它们的梦。在山角仰望那山峰,感觉一切都是梦幻般的神奇,简直是天工巧夺的璇(xuán)旎(nǐ)。仙人峰蜿蜒曲折地盘旋在大地根部,慢慢旋绕而上。峰上云雾缭绕,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丹凤屏)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来到丹凤屏。丹凤屏高30多米,因形似丹凤而得名,是伏羲山三泉湖景区的一道天然屏障。远远望去,丹凤屏宛如一只停留在水边的丹顶鹤,似乎即将挥动翅膀离去,栩栩如生。相传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仙人曾骑着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看见伏羲山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便决定降落在此处定居,从此不再离去,他的丹顶鹤便化做一座山屏,也就是就是现在的丹凤屏。游客朋友,小途的讲解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您要是感兴趣,那不妨上前拍一张美美的照片哦!

(神鹰崖)

在伏羲山上有许多奇峰怪石,千奇百怪而又妙趣横生,需要您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这里,每块硬邦邦的石头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在凤舞岭就有横空悬出的这么一块石头,好像从天外飞来,您看那凸起的崖石,像不像展翅欲飞的神鹰?没错,您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神鹰崖。据说凤舞岭常年云雾遮绕,常有雄鹰出没,这也是神鹰崖名字的一个由来。经过地壳运动、沧海桑田的变迁,变成了一个个酷似各类动物的象形状态,这是神鹰崖名字的另一个由来。好啦,接下来,就请亲爱的游客朋友,今天在这就好好享受视觉上的美妙盛宴吧!

(丛林穿越(滑道))

来到伏羲山三泉湖,除了游山玩水,小途还想带您体验一下这里的娱乐项目,您猜是什么?没错了,就是您眼前的丛林穿越啦。那么,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可知道滑道?没事,接下来小途将为您详细介绍

滑道就是一种无载人工具滑道,靠重力自然下滑,速度由游客自己控制,可是十分的安全好玩!滑道的兴起,让自然景区多了一种新型的娱乐与代步为一体的参与性娱乐设施!因为老少皆宜,又充满童趣,所以得到很多的游客的赞赏。亲爱的游客朋友,听完小途的讲解,您有没有想跃跃欲试呢?希望在丛林穿越(滑道)能增加您旅途的乐趣,消除旅途疲劳,体验到真正游山玩水的乐趣!

(凤凰天桥)

很多人来到伏羲山三泉湖景区除了赏美景,还有就是来找刺激的,这刺激来源于哪里呢?当然非凤凰天桥莫属了。凤凰天桥是一座玻璃吊桥,全长几百米,不要看它是全透明的就担心不结实,它的桥体采用三层安全夹胶透明玻璃,绝对足够牢固,也绝对透明,行走在桥面上,桥下风景“一览无余”,刺激无比。由于玻璃吊桥建造于两座高山之间的峡谷中,行走在桥上,山峦起伏尽收眼底,站在全透明的玻璃桥上眺望远方更是能够让您体味到不同的刺激与感受!

为了确保您的安全,小途还是要提醒您一下:如果您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或者恐高症,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毕竟与刺激带来的快感相比,生命才是无价的。当然了,如果您一切准备就绪,那就深吸一口气,踏上这腾空的旅途吧,不一样的刺激、不一样的美景,都在您的脚下,加油!

(舞凤岭)

凤舞岭,山峰俊秀得就像用刀削过一般。在岭下有一块石壁,高几丈,好像无字碑文。在石壁旁边有一块石头,像椅子一样方方正正的。小途不禁感叹,造物主的双手真是奇巧非凡啊!舞凤岭两侧山坡上有数片枫林,树干挺拔,葱郁如盖,每当入秋之后,漫山遍野都被染成了红色,微风拂过,掀起一阵红色的海洋;在雨后转晴的时候,白云环绕着山岭,青山如黛,令人赏心悦目。亲爱的游客朋友,如您喜欢这样的景色,入秋后千万别错过舞凤岭的美景哦!

(凤凰苑)

凤凰苑是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由建筑行业公司倾情打造,一共22栋,总高4层框架结构的山湖林墅,面积区间48-80㎡一居室和两居室,云顶山舍外立面采用质感面砖结合真石漆,点缀线条木纹,使建筑完美的融合周边景色,一梯四户设计配置品牌电梯,户户直达,在室内的每一眼都有三泉湖景区无限美丽的风光,园区绿化紧紧包围每一栋建筑,凤凰苑建于依山面湖向阳缓坡,依靠自然地势,做到户户观景,推开窗,绝美的自然环境映入眼帘,居住在此每一秒都是度假的享受。亲爱的游客朋友,如果您没办理住宿,那么,您不妨考虑下凤凰苑哦!

(石佛)

亲爱的游客朋友,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山石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没错,这里说的就是石佛了。要想看到石佛的全景,您要站在高处才行。您且看,那弥勒佛的脸上还挂着笑容,相信就算有许多不开心的事,当看到这样的笑容时,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让人不禁想到了“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弥勒佛衣衫顺势垂着,一只手里握着佛珠串,另一只手里拿着袋子,神态自若。据说在佛前许愿是很灵验的,您不妨也在此许一个愿望,说不定还真能成真呢。

(玫瑰花田)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位于的就是景区内最梦幻之地其中之一的玫瑰花田呢!这是一个由玫瑰花朵组成的花田的,也是婚纱摄影的天堂哦!在这里大约有几千平方米的花田,到处都是一片五颜六色的玫瑰花,放眼望去,蓝天,白云,花田,可是十分的梦幻了!在您置身这梦幻中时,小途先为您讲解下玫瑰花这种植物吧!

玫瑰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如果生长在高海拔山区的话,它的生长会良好,花色更为艳丽哦!所以您看见的玫瑰花田才会如此美丽,这里的花期一般在5-9月。亲爱的游客朋友,如果您恰巧到来,那么一定要拍一张美美的照片哟!

(月牙湖)

来到伏羲山三泉湖旅游,您可绝对不能错过下面这个景点,那就是“月牙湖”。作为伏羲山三泉湖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月牙湖”的风景绝美,让您感到不虚此行。

月牙湖那一湖水绿得仿佛一块无瑕的裴翠,湖面平静得像一块明晃晃的镜子,倒映着红瓦绿树,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湖水明亮如镜,春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荡起微微的涟漪,风儿携着朵朵细浪跃到湖面上。

小途带着您走在这波光粼粼的湖边,尽情的享受湖边的微风,微风吹过耳旁,吹拂着您耳边的发髻,一定会让您流连忘返,好心情持续一整天。

(云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亭子就是云亭了。这里是玫瑰岭景区专门建设的可供行路人或者游客避雨休息的凉亭,防止途经此处或者欣赏美景之时突然天公不作美,降下大雨而无处躲避,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人性化了。在古代,凉亭常被当做是送别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唐代诗人杜牧的《醉倒》中就曾写到:“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就写出了凉亭这一用处。此处的云亭建造的非常美丽,很有古代的亭台楼阁的感觉,坐在亭中,不仅可以休息欣赏美景,还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非常梦幻。

(玫瑰庄园)

亲爱的游客朋友,来到玫瑰庄园,您闻到从庄园内传出的阵阵花香吗?在这里,小途想为您介绍玫瑰这花儿。雨果曾为玫瑰写诗:“名字本身有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那种花,换个其它名字闻起来也一样芬芳。”玫瑰一向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无论玫瑰以何种姿态展现人前,仿佛都是那么美好与芬芳。

走进玫瑰庄园登高远望,看日出观云海,红石林壮观美景尽收眼底,月牙湖掩眏于碧草花丛间,蓝天白云下,您不仅可以在这里品玫瑰庄园的美酒佳肴与花香,还能将群山万壑一览无余。

(晨曦亭)

晨曦亭是玫瑰岭的制高点,是观赏日出、日落、朝霞、晚霞的绝佳之地,周围无一物遮挡。日出时,红色朝霞染红整片云海,云浪与朝阳一同涌来,由于位于高处,所以您能切实感觉到朝阳离您之近,彷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的位置,沐浴在朝霞之中,欣赏日出之美,真叫人好生羡慕。夜间,站在亭中,漫天群星颗颗分明,群光闪耀,银河好像从天中泻下似的,卷入人间,在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群星,将这一一装点,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南安阳殷墟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37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又称"殷虚","殷邑”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商邑",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的255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商灭亡后这里沦为废墟。 殷墟规模巨大,范围广阔。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雄伟壮阔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等级森严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间的手工业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

河南安阳殷墟导游词介绍(5)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 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文物遗址

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妇好墓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YH127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该馆严格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尽可能地与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展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乙二十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乙七基址

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

(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然后填土夯实。这是置础仪式;(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历史价值

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围和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近年来,殷墟考古仍不断有惊世发现,1990年的郭家庄、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1999年的洹北商城、2001年的花园庄东地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从而更加证明殷墟的价值与潜力。

根据目前殷墟发掘的情况和现有地域判断,殷墟范围内必然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这些遗存也必然会给人们以新的知识和宝藏,殷墟的范围还会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而得到扩展,而殷墟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河南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

确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 第17位。

截止2001年底,全省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 市,48个市辖区,89个县,2123个乡镇,4.80万个行政村。省辖市

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省辖地区为:周口、驻马店、信 阳,省直管市为济源市。

2001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达9555万人,居全国第1位,人口密度为572人/平方公里。截至到2001年,全省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78%,除汉族外,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等50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1.22%。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

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

(洛阳、开封、安阳)。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

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历史的风云变幻,无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迹。

在中州大地上,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气势磅礴的名山大河,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中国七大古都来看,河南就占有洛阳、开封、安阳三个。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武术、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100多处。

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分布区5处:登封的嵩山、洛阳的龙门、信阳的鸡公山、济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云台山,省级的有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20处。自然保护区23处。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逾百万件,约占全国的1/8。全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30处,省级保护文物253处,市、县级保护文物2600多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别是2000年11月30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推开了一扇河南走向世界的大门,扩大了河南在国际上的影响。河南洛阳将会作为国际旅游业的一个黄金点、黄金线来吸引外国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暑假,少不了的活动是出去旅游。这次,我们全家一起去洛阳、西安。

第一天,我们去嵩山少林寺观看。“少林功夫甲天下”,这可是世界文明的许多的外国朋友都很羡慕我国的少林功夫。车进登封,只见路边有许多武校,在路上就能看到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在练武功。一招一式都是站如松、坐如钟的神态。

来到少林寺,正好有一场“少林武术表演”,“一指禅”、“人体梅花桩”、“少林童子功”、“飞针穿玻璃”、“头开钢刀”、“腹部吸碗”等都得到了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最让我难忘的是飞针穿玻璃,一个和尚手拿气球,一只手拿一块玻璃挡在气球的前面,只见另一个和尚运好气拿一只绣花针朝气球打去,啪的一声,气球破了,厚厚的玻璃上出现一个黄豆大的小洞,工作人员拿着在我眼前展示,太不可思议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厚厚的玻璃竟然被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穿透,可见他们的武功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观看的所有游客都纷纷向他们翘起大拇指。

看完了表演,我们来到了少林寺寺庙,绿树掩映下,我们步入寺院里面,和许多寺庙一样,里面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厅、天王殿、钟鼓楼等,但这里还有独一无二的初祖庵、立雪厅、达摩洞和塔林。

少林寺那参天的银杏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有三十多米高,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导游说:这棵树估计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那饱经沧桑的树上都是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铺撒着金色的眩光,给这座千年古寺增加了很多的美丽和幽静。

走过少林药局,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塔林,这里有自唐朝以来历代高僧圆寂后修建的佛塔,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高的有七层,低的只有一层。规模宏伟的七级宝塔供奉的都是少林历史上的'得道高僧,这也就是包括《西游记》唐僧及佛法上老讲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由来了。

夕阳渐渐西沉,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少林寺。这次少林寺之行使我感叹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使我更加发奋努力,绘制祖国更加美好的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河南安阳殷墟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甲骨文的发源地――安阳殷墟游玩。我是你们的导游尚皓静,你们可以叫我尚导。先介绍一下甲骨文的故乡――安阳。

一城之内皆是宝。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之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了安阳。在这里有风景如画历时长达两万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后岗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叠压出了安阳乃至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颛顼、帝喾纪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庄严气质。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朝野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陵墓―袁林,第一座国家监狱,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灵泉寺和万佛沟,宋代西门大夫庙记石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等许多古迹,所以说我们安阳是一城之内皆是宝。

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总占地为36公里,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殷墟王陵遗址等许多景点,请大家随我一起开始这美妙的殷墟之旅吧!

请大家跟我来 ,我手边的这个大鼎 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非常珍贵,真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我们的正前方就是甲骨文写意书法展,这里的甲骨文分4个部分,分别是与人体、人体器官、人类行为、自然有关的甲骨文和它们的意思,比如说“牙”,微微张开的嘴里,有几颗洁白无瑕的牙齿,许多游客看过甲骨文写意书法展后,都觉的很有意思。给大家20分钟时间,自由参观一下。

现在我们正在殷墟博物馆里,许多在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以及车马坑、青铜酒具都能一饱眼福,给大家20分钟时间自由活动。

由于时间关系,再给大家1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有许多景点,就让您自己慢慢品味殷墟的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南景区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6834 字

+ 加入清单

陈家沟,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座落在温县城东去五公里的青风岭上。黄河在村南千古流淌。

青风岭是一道东西蜿蜓数十公里的土岭。说是岭,其实与平地并无二致。只有站在黄河滩,才能看出一点岭的意思,不过三五丈高的样子,雨水顺岭而下,积年累月,将岭坡冲刷成一道道沟壑。土岭虽不高峻,却是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滔滔黄水,保得一方平安。

清风岭上,坡崖生草,沟畔长树,芳草萋萋,林木繁茂——一并随了沟坡起伏。春夏令月,徜徉其中,可闻百鸟和鸣,可见野花斗艳,疑是进了公园,却又比公园来得自然。秋日,这里天高云淡,风爽气清;冬天,一场大雪捂下来,天地一白,不见俗物。

岭南,黄河滩空旷开阔。满滩的庄稼,绿地毯一般铺过去,一眼望不到边,风吹来,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待到庄稼收割,黄土裸露,浓重的黄色涂抹了整个河滩,一派苍凉,又令人顿生天地悠悠、独立大荒的感慨。再往南,但见大河东去,不舍昼夜;对岸邙山青黛,连绵西走。此处原有陈家沟古渡,过河便是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虎牢关西侧,有两座古城堡,一叫霸王城,一叫汉王城,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垒的地方。紧挨古城堡,便是伏羲画卦台,台下,黄河洛河二水交汇。相传,伏羲氏见河洛旋汇有感,于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构演阴阳八卦。

岭北,一马平川,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廛扑地,人烟稠密。特产四种奇物——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俱有防病祛病之功、延年益寿之效。号称“四大怀药”,驰名中外。再往北,便是逶迤磅礴的太行山,但见云雾缥缈,山在有无之间。

陈家沟面虎牢之险,负太行之雄,地势北高南低,背风向阳。村中有三条纵贯南北的大沟,分称东沟、西沟和中沟。小沟没人计数,不知其数。村子不算大,近600户人家,2500多口人,散居在沟沟坡坡之间,约0、5平方公里方圆。街道随沟就坡,不规不则,房屋便也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房是瓦房,墙却有砖砌、有土垒,其间还点缀一座两座茅草屋,显然古风古貌。村里绿树成荫,沟间多柳,坡上多桐树、洋槐树之属,树上小鸟唧啁,春来花开,有蜜蜂嗡嗡,有暗香浮动。人家养鸡、养羊、养猪,间有养狗,一犬咬,群犬吠;一家鸡叫,家家的鸡都叫。

饭时,人们端碗出门,圪蹴在街旁,树荫下就是饭场。菜是时令鲜蔬,饭却是各家各样:中午有卤面、捞面、大米饭;早晚两顿,或玉米粥或小米粥,粥中着土产,或南瓜或山药或红薯。一边呼呼噜噜吃,一边唧唧嘈嘈说,家国新闻,邻里短长,天上神仙事,人间风流话,无所不包,即兴话题,随意发挥。说到高兴处,一个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那饭便吃不成。话是永远也说不完的,饭场就永远具有吸引力。

这里民风淳朴。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守着脚下的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

在陈家沟徜徉,看见田里耕作的农民,街头闲聊的老人,村口玩耍的孩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一个极不起眼的村庄。比起其他村庄,陈家沟的经济似乎还略略滞后,因此,外村人提起陈家沟,褒扬者说:古风依旧。贬抑者嘴角迸出一个字:穷。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陈家沟小觑不得,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本县、本省、本国人自不必说,和中国人相像的亚洲人,高鼻子、深眼窝的欧美人,一身炭黑、满口白牙的非洲人,不远万里,不惜钱财,偏偏要往陈家沟来,一批一批的,络绎不绝。在国外,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有个温县,甚至不知道有个河南省,却知道有个陈家沟。这样的村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

陈家沟魅力独具。如今,太极拳已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作为武术,它可以技击自卫;作为运动,它可以强身健体。这个开始泽被人类的拳种,就是从陈家沟走出来的。陈家沟,孕育了奥妙无穷的太极拳。陈家沟,是中外人士向往、游览、拜师学艺的“太极圣地。”

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村庄。当地民谣道:“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这个村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几岁孩童,几乎人人会打太极拳。自从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创编了太极拳以来,陈家沟代代相传,名手辈出,傲然屹立于中华武术之林!

陈家沟的习武之风可以追溯到600年前。那时,陈家沟不叫陈家沟,叫常阳村。据《温县志》载:“明洪武初年,元铁木耳守怀庆(怀庆府辖八县,温县其一),明兵久攻不下,太祖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民间传说,朱元璋曾经派兵三次血洗怀庆府。明兵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使得怀府八县,白骨露于野,千村无鸡鸣,三百里方圆,荒无人烟。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从山西洪洞县一带向怀庆府境内移民。

有个名叫陈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泽州(今晋城)东土河村人氏,因家乡连年干旱,庄稼无收,眼看活不下去,只好扶老拖幼,出外逃荒要饭,辗转来到了洪洞县,不想正赶上移民,陈卜一家,也被官兵胁迫,一路东南,往怀庆府而来。

这陈卜,便是陈家沟陈氏一世祖。

陈卜为人仗义,古道热肠,移民路上,时时扶危救困。来到温县境内,陈卜和一些移民筑土为墙,结草为房,建起一个村庄。村须有名,大家敬重陈卜,便以他的姓名为村名,立村陈卜庄(今温县北冷乡陈卜庄)。如今村仍在,名依旧,村东北隅水井上的石盖,村民传说“是当年陈卜使用过的石碾盘。”住了二年,陈卜嫌陈卜庄地势低洼,又迁居常阳村。

陈卜精于拳械。他发现附近岭中多有土匪,便在村中设立武学社,教授子弟,保卫桑梓。《温县志》载:这个武学社,“开陈家沟世代习武之先河。”

后来,陈家人丁兴旺,在村中渐成大户,陈家武术闻名遐迩,加之村中沟壑纵横,人们便把常阳村渐渐叫成了陈家沟。

汲黄河之膏泽,纳太行之灵秀。明末清初,陈家沟出了一位武学大师,他就是陈卜的九世孙,如今被人们称为“太极始祖”的陈王廷。

陈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据(温县志)载:“陈王廷于武功一道,出类拔萃;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文事武备,皆卓越于一时。……惜乎生不逢时,报国无门,遂隐居乡里,创拳遗世。”

陈王廷时值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他久不得志,晚年干脆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各家各派武术,较其异同,发其精要。时日既久,心得既多,便萌生创新思想。他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取法《河图》《洛书》中的阴阳五行之理,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特色的新拳种。他名之为“太极拳”。

此后,陈王廷又把太极拳的招式化入各类武术器械中,依照太极拳原理,创编了刀法、枪法、剑法、棍法、锏法和双人推手、双人粘枪等等。也分别以“太极”名之。其中,双人推手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徒手博击的技巧和技术问题。双人粘枪在拼刺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在我国武术史上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下《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听其自然。那管它世态炎凉,权衡相参。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穿越岁月的尘烟,我们仿佛看到一代宗师轻吟自己写下的长短句《叙怀》,漫步在陈家沟的林木间。他一定神态安详,心境闲适,也有些许的无奈,正如陶渊明。

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传下来了。陈家沟陈氏代代相传,代代出名手。“大河南北言拳法者,必曰陈沟也”。

陈王廷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思想也传下来了。陈氏后人不事张扬,只在族内演练,外界只知道陈家沟有一种拳,名叫太极拳,那拳很厉害,可是难见“庐山真面目”。斗转星移,漫漫100多年,太极拳不出陈家沟。

清道光年间,河北永年人杨露蝉把太极拳带出了陈家沟。他在陈家沟学得了太极拳后,到北京教拳,由此,太极拳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并逐步衍变为杨、吴、武、孙四大流派,誉享九州。说起太极拳,世人只知杨、吴、武、孙,不知有陈。

作为源流的陈氏太极拳,依然蛰伏在陈家沟的沟沟壑壑之间,“养在深闺人未识。”然而,世间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惟其如此,陈氏太极拳原汁原味,独独保持了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相变、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等特色。还有,太极推手中的挽花、定步、活步、大捋、花脚步(乱踩花)五种对练法,唯陈氏太极拳保留全貌。其他流派只练定步一法,其余四法不传。

陈家沟依然故我。人们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来时种田,闲来时练拳。拳练成了,有的便出去走镖,在刀尖上讨生话;老了,便归耕故里,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闲了,人们便说他们的陈家沟,陈家沟的太极拳……

绿树掩藏的陈家沟,两步一个故事,三步一个传说,走上五步,就是一段太极拳历史。在村中盘桓,如同在太极拳历史的隧道里穿行。——东大沟是个清幽的去处,一沟的柳树,“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当年,陈王廷就在这里造拳;村南头有一所故宅遗址,当年陈氏十一世,年方十五岁的孪生兄弟陈恂如、陈申如,从这里出发,夜奔北平皋村,杀得山东几十个响马喊爹叫娘,束手就擒;村西玉皇庙如今红墙黄瓦,一派肃穆。当年,陈氏十二世,八十老翁陈敬柏,在这里被逼无奈,一掌劈死凶僧“黑狸虎”;如今的太极武术馆,当年是陈氏家庙广场,陈氏十三世,耄耋老人陈公兆,为救百姓和官员,奋力掀翻疯牛;还是在家庙广场,当年陈氏十四世陈长兴,站在戏台前看戏,立于千百人中间,无论众人如何推、揎、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而颓。”时人称他是“牌位大王”;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保镖走山东,力战贼魁,一举全歼,莱州百姓勒石纪念,引得一代枭雄袁世凯派人寻至陈家沟,延他前去教拳;陈长兴的高徒杨露蝉,当年栖身的土屋和窥拳的断壁,至今犹在。他开始是偷学,然后到西大沟的大皂角树下悄悄练习,大皂角树而今虬枝如铁,冠盖如云,据说,上面住有神仙,杨露蝉就是沾上了仙气,才练就了一身太极功夫;“杨露蝉学拳处”的北边街口,就是当年陈氏十六世陈仲甡、陈季甡兄弟大战“大头王”的地方。“大头王”骁勇异常,无人能敌。他率兵前来抢掠,被陈仲甡一枪挑于马下,陈季甡腊木杆一横,捺住头颅,众乡勇一涌而上,取了首级。……

走在陈家沟的街道上,让人感到武风浓郁,好手遍村。低矮的土屋里,曾经住过一位豪杰;简陋的院落内,曾经产生过一位英雄……。甚疑惑,眼前,圪蹴在街旁吃饭的农民,闲坐在村口的老者,会不会就是一个身怀武功绝技的高人呢?解放初期,驻村工作员张北方在陈氏十八世陈照旭家食宿,两人熟了。有一天吃了饭往外走,张北方说:“都说你十分本事,露一手叫咱看看?”陈照旭当时手掂烟袋,脚靸布鞋,说:“我有啥呀。”张北方一转身,陈照旭不见了,一看,他坐在丈把高的门楼上,正悠悠地吸烟呢。

就是这些一身土气的庄稼汉,一旦走出陈家沟,便令世人刮目相看。

1928年,陈氏十八世陈照丕身穿粗布衣,肩背布包袱来到北京,应武林人士之约,在宣武门立擂,连打十七天,逢战必胜,无一败绩。自此,世人方一睹陈氏太极拳的风采,赞叹:“陈家沟人厉害!”1929年,陈氏十七世陈发科,腰别长杆烟袋,在北京与众多武林高手较技,掷放跌打,威力惊人,被北京武术界尊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当时著名武术家杨季子有诗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改革开放后,世人似乎才发现了陈家沟。有人惊呼,发现了“太极桃花源”!

近三十年来,陈家沟一代太极新人茁壮成长。拳技非凡的陈小旺、当代“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的陈正雷、拳传四海的王西安和被誉为新加坡太极拳开山人的朱天才,人称“四大金刚”,蜚声海内外。

还有陈小星、陈世通、陈庆洲、陈长留、陈照森、陈桂珍、陈素英、陈春爱……一大批太极俊彦。名扬中华武坛。

人们更把陈小旺的子侄陈炳、陈自强、陈鹏飞等七人,称为“陈氏七龙。”把陈正雷的三个子女陈娟、陈斌、陈媛媛誉为“太极三星。”……如今,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国内外大赛和太极文化交流活动中崭露头角。可谓:“世代人才出不尽,纪元新辟有强弓。”

自1981年3月以全日本太极拳协会会长三浦英夫为团长的武术团队访问陈家沟以来,目前,陈家沟已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批来访武术团队。

自1983年5月陈正雷、王西安等访问日本以来,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和大批太极好手,频频应邀出国讲学传拳,足迹遍及五大洲,开创了陈氏太极拳走出国门,与国际武术界交流对话的新局面。

目前,全世界习练太极拳者有1亿5000万之众,并且人数还在以强劲的势头增长。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武术运动,已经成为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情结。

发祥于陈家沟的太极拳,真是风光无限。

于是,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和讨论,热闹且热烈。

太极拳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状态”。有人说是“一个过程”。有人说是“一种情绪”。有人说是“一个境界”……。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越是说不清才越有底蕴。——正如一部《红楼梦》。但说太极拳是“哲拳”,乃是所有人的共识。

陈王廷用现象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太极”来命名拳种,已经表明了太极拳的哲学背景。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虚。古人认为,原始混沌的太虚是无极之境,无极之境是静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规律。一套太极拳,刚柔相济、内外协调、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顺逆缠丝,招招势势无不具阴阳之理,顺乎自然。

但是,如果停留在从形与性上来定义或诠释太极拳是“哲拳”,那么,也还是不够。体现太极拳是“哲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它可以陶冶人。蕴含在太极拳中的太极哲理:平衡、和谐、质能互转……以及它在高度矛盾中体现出来的超然化境,久习并领悟,自然也是必然地会溶入习练者的生命轨迹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向更高的人格境界攀升。具体说来,将太极哲理贯穿到自我全人格并引领自我全人格,自会立身中正,虚怀若谷,明事理,识大义……。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拳合一”,“太极精神”。

博大精深、玄奥玄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在这个越品越有滋味的太极拳里了。

不管外界对太极拳如何宣扬、赞扬,陈家沟始终是平静的,波澜不兴。人们种田便种田,练拳便练拳,一切似乎与他们无关。

陈家沟,依然是陈家沟。

在陈家沟,太极拳,依然是太极拳。

不以物喜,不为势动,这是饱经沧桑后的从容,大彻大悟后的笃定。陈王廷遗风犹存。300多年的太极拳传承,300多年的太极文化积淀,造就了今天的陈家沟。

陈家沟自有独特的风采。学校里不仅有朗朗的书声,更有练拳的身影。体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授太极拳。孩子们放学回家,常被父辈叫过一旁:“走趟架我看看。”练好了,兴许会领几声夸奖;练不好,随时指拨,免不了挨几句数落;家长有脾气躁的,几次纠正不过来,一急,巴掌响到了孩子的屁股上。有女人正做着饭,忽然点手叫丈夫:“这一势该咋个化?”两人比划开了。忽然又是一声叫:“哎呀不好!”一看,饭煮糊了。饭场上,说起拳,满口溅星,一时兴起,放下碗,“刷刷”就是几个动作。在田里干活儿,这个说:“缠腕跌法这一招,轻轻逆缠,借力打力,用个朋劲就中了。”那个说:“不对吧,得用捋劲。”有了争论。“来,葛葛手。”工具一扔,就在庄稼地头,你来我往演试……

夜晚,清风岭上一溜儿几十个村庄,人安枕榻,鸡栖于埘,都睡了。陈家沟却醒着。树林中,沟坡间,院落里,到处都是练拳的身影。那拳柔起来如春溪东去,水流潺潺;刚起来若虎啸山林,龙起渊泽……。拳道深厚的人,一听拳风,便知道练的是二路还是一路,大架还是小架,甚至知道练者达到了几层功夫。

黄河滩则是另一番景象,但见人影憧憧,一对对面对面,手搭手,你进我退,我进你退,有人跌倒了,有人往起爬。这是在练推手。双人推手是检验拳势正确与否、肌肤灵敏程度和徒手博击的有效途径,但是难免摔跟头。滩地的黄沙,软软的,柔柔的,人跌上去,簌簌然压一个坑,不挫皮肉,不伤筋骨,纵然头上脚下栽下去,依然毫发无损,仅沾满头满脸黄沙。不少人直练到夜露降临、雄鸡初啼方回。陈家沟人说:“练拳,还是夜里长功夫。”

一套拳打了300多年。

因为长期习拳,陈家沟村人健康、寿长。清乾隆60年,高宗皇帝在皇宫太和殿举行“千叟宴”,宴请全国80岁以上、有德有才、儿孙满堂之人。千位老人中,陈家沟占得两位:85岁的陈善和88岁的陈毓英。现今,陈家沟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位,个个鹤发童颜,神清气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河南少林寺玩。

少林寺中的东西很多,今天我只谈谈武术表演。

进入大厅门口,之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摸索了两个座位,坐了下来。表演开始了,突然,灯光开了,五颜六色,绚丽夺目,令人目不暇接。第一个是少林武功,第二个是蛇拳,第三个是金钟罩......唉!太多,我就不一一说了,就聊个铁头功,金钟罩和动物拳吧。

铁头功开演了,只见一个和尚运了气,另一个和尚拿出一块铁板,给了表演者,只见哪儿和尚接过铁板,就往头上打,发出了一声:“哈”铁板顿时成了一堆碎片。“好!”台下的观众大喊。我的妈呀!如果我来演,岂不是要头破血流?!

再说金钟罩,表演者用腹部过铁叉,我还不相信,心想“怎么可能?”平常用铅笔戳肚子都够疼的'了,那和尚还想用肚子过铁叉,真是做梦!只见那和尚抱住肚子收了一下,又放开来,讲肚子放在铁叉上,脚一蹬,身体悬空,支撑在铁叉上,啊!他居然成功了!大概悬空了半秒钟,我眼睛瞪得大大的,还没缓过神来呢。

最后一个动物拳的表演节目,有两个小和尚,都身披袈裟。我就叫他们甲和乙吧。开始表演,是蛇拳,只见甲先来一个 “打草惊蛇”后一个

“神龙摆尾”躺在地上,又一个“鲤鱼打挺”收尾。接下来到乙表演了,先翻了一个筋斗,向前迈一步,坐在地上,又跳了起来收尾,是虎拳。

中国少林,天下闻名!少林小孩非常刻苦,才换来了今日的名声,武功。今天人们只要一提到功夫,就立刻想到少林寺。这些小孩子,比我小的都比我强,将来必然是祖国的栋梁,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河南导游词景点介绍范文1:万仙山景区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万仙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避暑基地、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和拓展培训基地。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分景区组成,位于河南省新乡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郑州市150公里,距新乡市7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

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夏季平均气温比山外低5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世外桃源。 万仙山景区是南太行风光的典型代表,太行之魂的集中体现,景区内既有雄壮而苍茫的红崖绝壁,又有妙曼而又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险、奇、秀、幽为一体,各类景点有200余处,主要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林农场、磨剑峰、丹分沟等。绝壁长廊长1200多米,完全由人工开凿,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风俗民情,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名家、影视巨臂、中外游客、美院学生。著名导演谢晋称郭亮为“太行明珠”,著名作家张仃称万仙山为“华夏奇观”。

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举起手来》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郭亮村被誉为“中华第一影视村”,著名影星濮存昕,郭达,倪萍,潘长江等艺术家都曾莅临景区。中央美院、广州美院等100多所艺术院校和30多个摄影家协?会把万仙山定为写生基地、采风基地。 万仙山风景区诚邀国内外各界朋友光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河南导游词景点介绍范文2:少林寺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少林寺全称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明代达到鼎盛。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千年基业毁于一旦。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风重振,特别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成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个顶级旅游产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

1673年,少林寺派人参加战争,帮助康熙皇帝打赢了一场战争,但是,随后康熙命蒙古八旗进攻少林,少林寺被夷为平地,有五名僧人逃了出来,据说加入了天地会。右图为少林僧人在寺门前表演少林功夫。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