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劳动实践情况【合集20篇】

宽容是人们对待世间事物的一种态度,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劳动实践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543

范文

21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总结和计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475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搞好此项研究,我们查询了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理念。在欧美等国家,心理教育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产生的,心理教育被认为是人们对传统心理咨询感到不满足之后,力求改革、提高的产物。

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90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单独一门课,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两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35分钟。另一种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社会课程里,约占课程的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

我们的实验研究借鉴了上述的模式,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渠道,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

第一,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三,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第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第五,个别辅导

第六,小组辅导具体操作途径如下:

第一,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实验开始阶段,我们开设了心理卫生知识课,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起到了突出得作用。这种方式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在实验研究的中期我们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班级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

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第一,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第二,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第三,以班级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第四,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我们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设计》,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在班队会时间间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育部于20xx年9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条。《纲要》中第7条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用文件的方式提出来,也就说这种形式已经固定下来了,因此我们确定“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为我们构建心理辅导活动课模式的指导思想,初步构建了这门课程的模式。在我们的模式中,活动是核心,一切都围绕活动展开。具体环节:

1、活动设计

搞好活动设计是上好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关键。活动课设计的实质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和活动目标,确定合适的活动起点与终点,将活动的诸要素有序、优化的安排,形成活动方案。这一方案的优劣将取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成败。因此,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在现有的模式下,精心搞好活动设计,这是上好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前提和保证。

2、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方向,是它使学生产生明确的心理定向,知道学什么和学习要达到的结果。活动目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积极的认识和调节行为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体发展的心理需要。并且,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活动重点和活动难点。活动重点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确定,要求准确,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牵强。活动的难点要适度,让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可消化,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摸到”。

3、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比如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竞赛等。

4、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包括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具准备、学生活动的道具准备、场地准备等。提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5、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核心模块。它又可以分成三个小模块,即,活动的导入、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总结。

(1)活动的导入。

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选择情境导入,也可以选择故事导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其它方式导入。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导入,都要确保学生快快乐乐地进入活动情境。

2、活动的展开。可以分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选定的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自主的设计若干个活动步骤。在各个步骤中,设计好哪些是学生应该做的,怎样去做?哪些是教师应该做的,怎样去做。要注意把更多的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让学生通过活动去感知、体验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3、活动的总结。

它包括活动中的小结、阶段性小结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总结仍然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可说可不说的东西,坚决不说,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要启发学生去说、去总结。教师要当好导演,不要自己去当演员。整个活动过程要注重教与学配合默契,师生互动协调;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过程的宏观设计与实施步骤的设计层次要清楚,内在联系要紧密。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关于价值观与人的情绪行为关系的教学。老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你会怎么想?”全班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法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第二步,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典型想法让学生思考、分析,各种不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总结领悟到:价值观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不断确立合理的价值观。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这一途径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但是心理辅导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有时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第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我们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细心挖掘、善加利用,收到了心理辅导的实效。

第五,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我们设有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个别交谈,还可以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比如大队部开展的"程老师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无论哪种咨询方式,我们的老师都注重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六,小组辅导

小组辅导兼有班级辅导与个别辅导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心理辅导方式。有的实验班级在开展心理辅导时以班级为管理单位,但辅导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小组由学生自愿结合形成,推举热心于活动、态度热情、工作负责的同学当组长,每学期活动七八次,每次时间为一课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1)从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

心理辅导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的、必须的素质和能力。它不以传授心理学学科理论,丰富学生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避免或矫正心理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的辅导,不仅传授基本的心理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经验,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做人、更科学地学习、更幸福地生活。可见,这与传统的知识传授课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80年代,冷冉提出了情知教学的问题,明确地将发掘学生的情感潜能及发展学生的情感因素置于和认知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呼吁“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心理辅导活动课正弥补了传统认知教学在这一点上之不足。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分析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没有拘泥于某一学科的体系及全部内容,而是根据有用的原则,以综合性的学习方法、情绪控制和调节、职业选择等为主体,重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性学习。它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整个过程的中心,形式多种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身力量和价值,所关注的是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扬和自我发展。这与一般学科课程也有很大差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的操作模式,通过对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诸因素的整合,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虽然此项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然而感觉需要研究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了,针对我们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我有以下的一些想法。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化。

科学的是指追求客观事实、讲究方法合理。当前学生心里压力最大的是考试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调查测试中,要求回答“你感觉老师对你的态度如何”时,有的学生会选择“很差”,而做出这种选择只是因为老师刚刚批评了他(她),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感受到问题的程度如何把握。我们的调查测试问题也不一定科学合理,只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所以我们认为首先要注意心理训练材料的科学性;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再次对学生评价要客观,评价的方法、手段要科学。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规范化。

无论是心理辅导到活动课,还是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咨询员的培训、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等,都要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系统化。

我们的实验研究虽然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把心理教育纳入正式活动课程,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有了一定的体系。但是我们还应该考虑中小衔接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整体化。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老师的事,还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的事。因此,首先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们学校“十一五”期间准备继续进行“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次为了解决学生教育中的5+2≤0的现象,我们还要重视对家长的培训教育。最近开发区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在部分学校对家长进行了“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班主任教师进行家长学校的培训等,我们还需要社会的参与。

5、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注重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的心理处在亚健康状态,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入手。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对相关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切需要得到专家的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学校新课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学校,教研,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重点

1、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三、措施方法

1、利用劳技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卫生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效果,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以计算机课堂为主阵地,使计算机课程成为人们喜爱的课程之一。

3、成立综合实践组,手工组等,组织三—六年级学生,双周一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4、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5、爱护公物,妥善保管。

6、加强本室卫生,做到一用一清扫、擦洗,经常通风。

7、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充分调动教师使用劳技室的积极性。

四、情况分析

我校有劳技器材室一间,没有劳技教室,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活动,照明设备齐全,教师能高度认识劳技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劳技课的作用。

五、任务与目标

1、物品摆放整齐。

2、劳技作品摆放整齐,张贴合理整齐。

3、加强本室卫生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劳动教育实施课程方案2024年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全文共 4872 字

+ 加入清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计划方案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技术,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材料与工具,二,看图表达,三,设想与选择,四,杯垫,五,笔架,六,碟片架,七,折叠式课桌,八,拱桥,九,迷宫,十,我们的新操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分别为五{1}、五{2}、五{3}、五{4}四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为40人左右。由于上学期我给五{1}、五{2}、五{3}、五{4}班上过劳动技术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精选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学校,教研,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切实强化、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坚持“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大教育、大德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主动争取社会、家庭的通力协作,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合力,开创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地点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活动时间

节假日、劳动课

四、参加人员

学校师生

五、活动形式

以组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领轮流开展活动。

六、活动内容

1、劳技课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劳动教育。

2、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3、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体验。

4、家庭劳动深化。

七、活动要求

1、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各班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等,认真落实,使劳动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劳动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各班也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3、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做好劳动实践活动,兼顾面上的工作,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参与。活动一定要围绕当地的实际需要展开,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加强教育,注意安全。在活动之前,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劳动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其自觉遵守活动守则,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情况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镇党委严格执行县委统一部署,立足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活动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截至目前,我镇严格对照中央、省委、市委列举四风表现的100种形式,结合四个剖一剖、六个查一查、八个照一照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两个环节后,镇党委多渠道多形式收集意见255条。其中领导班子存在的四风问题25条,经梳理形成班子四风突出问题18条;征求到班子成员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106条,经梳理形成四风突出问题78条;以村民集中诉求大会为载体,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124条,经梳理形成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86条。

针对领导班子及成员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镇党委以高度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迅速制定两方案一计划,并研究制定推进整改落实措施。确保活动取得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

班班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组织“爱自家的家务活动和爱自己的自理劳动”,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 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健康教育情况汇报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XX小学健康教育情况汇报

XX小学创建于1949年,有着50多年的光荣历史。后几经更迭,2004年下半年,由于规划建设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拆除老校,异地重建。新校西临景色优美的湖,占地面积929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410平方米,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微机室、电子备课室、舞蹈训练房、合唱室、美术室、乒乓球训练房、语音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等多个功能室。本学期共有30个教学班。

几年来,我校为进一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统一认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了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了解了科学营养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既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也为我市“创卫”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现将我校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人。

1、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控烟领导小组。

2、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制订了多项卫生制度,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各部门都签订相应的责任状。

3、设立了保健室、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保健卫生工作。

4、每天由大队部对两操的进行、学生的衣着、行为举止等进行检查。

5、同时由保健室就学生的个人卫生、班级卫生、包干区卫生等诸方面进行检查评比。

二、设施配套,提供条件

1、加大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配备了相应的健康教学硬件设施。

2、所有教室的采光与黑板都符合要求。能做到教室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黑板无裂缝,无反光,无眩目。

3、校园内有相应的绿化带,做到无杂草,不乱丢弃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无乱写乱画等现象。

4、厕所设施符合要求,学生数与蹲位比:男生约19:1,女生约18:1,男厕所内有相应的小便池;厕所做到无臭、无蚊蝇孽生、无乱拉乱尿、无乱写乱画。

5、教学用房能做到地面和墙壁无烟头、无污迹、无纸屑,窗明桌椅净,物品摆放整齐。

三、质量过硬,提高保障

1、为加强健康教育,我校开齐开足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安排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并列入正式课表。

2、配备了相应的教材与教具,教材按要求配套发给学生使用。

3、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做到进度与计划一致;教案的内容齐全,书写正确、整洁简练。

4、授课质量过硬,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用过硬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5、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年能接受120小时以上培训。

6、学生缺课率不超过5%。

7、还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少儿身心健康的活动,有机地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统一在教育活动之中。

四、开展活动,落实教育

1、利用致家长信、开家长会、国旗下讲话、出宣传栏、开主题队会、争当健康小卫士、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保健知识,同时对家长进行宣传。

2、由于大队部委员与卫生监督员的督促评比,学生们都能做到头发整洁,指甲整洁,面部与衣物整洁。

3、学生能坚持做好课间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合格率达95%以上。

4、全校统一组织了“眼保健操”、“广播体操”、“控烟作文”、“手抄报”等多项竞赛活动。

5、结合社会卫生、健康形势,积极组织活动。如“非典”、“禽流感”、“肺结核”等疾病防控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开展预防“六病”、“控烟”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目标教育,效果明显

我校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的身体体质有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心理障碍消除了;教师也转变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家庭建设也得益匪浅。

1、学生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操作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标,全体学生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文化知识掌握方面达到优良水平。学会了倾听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有了很大的好转,学业成绩明显的提高,而且能做到遵纪守法,自尊自爱,能正视困难和挫折,逐步养成了健全的人格,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教师改变了教育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教师们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其他就不是教师们的事了。强化了师生间的情感因素,师生完全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

3、学生的身心发展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我校一直坚持为家长举办讲座,家庭心理辅导成为我校家长会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辅导,促使家长与孩子一起变、一起进步。家长们懂得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和孩子沟通,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有效地改善了亲子关系,提高了家教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财政部党组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

范文类型:通报,全文共 4674 字

+ 加入清单

2013年11月8日 11月7日,财政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部党组书记、部长楼继伟向部机关正处级以上干部、专员办和部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面通报了部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并对开好部机关司局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以及我部教育实践活动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京部党组成员参加会议,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主持会议。中央第29督导组派员到会督导。

楼继伟通报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财政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安排,11月3日,财政部党组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第29督导组组长张耕同志出席并讲话,副组长齐让同志和督导组全体成员以及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有关同志出席指导。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指导河北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触及灵魂,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明确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

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部党组认真贯彻中央有关要求和部署,进行了认真准备。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部党组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央规定的文件材料,重点学习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深入学习了指导河北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为了听到真话、摸到实情,财政部党组多措并举,诚恳“请进来”,主动“走出去”,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当面听取原部党组成员、离退休干部代表、对口业务联系单位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党组书记带头,部党组成员分别到地方与地方的“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座谈,听取意见;党组成员还专门登门拜访全国人大会预工委、审计署、农业部、中国证监会等,诚恳征求意见。发函向各地财政厅(局)征求意见,并通过他们征求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在财政部网站开设信箱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还认真梳理了中央督导组转来的各地和网民意见以及近年来审计反映的突出问题。根据意见梳理情况,列出需要立即整改落实的事项,具体分工到部内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整改,做到了不等不拖、立行立改。三是深入开展谈心。党组成员相互之间、党组成员与分管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之间,都开展了比较充分的谈心活动,平均3轮以上。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谈心谈话进行了约30人次,每次一般都在3小时左右。相互间敞开心扉、坦诚相见,达到了沟通思想充分、交换意见深入的效果。四是认真撰写材料。财政部党组和每位党组成员都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党组成员在撰写个人材料过程中,认真梳理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聚焦整理出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中央督导组的要求,反复修改,不断补充完善,力求查摆问题准,剖析有深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前,还召开了预备会议,专题学习和深入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开展真刀真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部党组对照党章规定、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群众期盼,认真查摆了财政部领导班子在“四风”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学习不够全面、主动、系统,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在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不够,有流于表面、学用脱节的现象;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深入基层调研、听取意见、了解实情不够,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推进力度不大;抓落实不够有力。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忙于大量事务性工作,对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抓得不够,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简政放权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跑部钱进”;对衙门作风整饬不力,机关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不够;干部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不够严格、规范;与机关普通干部联系较少,特别是主动听取年轻干部的意见不多。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存在安于现状、工作激情不够的现象;内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对干部的教育也不够。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在调研、出差、开会、用车、用餐等方面,对超标准接待未能坚决拒绝;对一些地方大兴土木、违规建设等现象,没有在财经制度建设上研究有效的管控办法,对节庆和赛事活动的财务审核不严、预算把关不够。这些具体表现综合反映出部党组在“四风”方面存在七个主要问题:一是抓大事、谋长远的意识不够强,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考财政改革发展还不够,简政放权还不到位,财税领域中一些重大难题迟迟不能解除;二是出主意、当参谋的水平还不高,在一些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问题上,为党中央、国务院献计献策还不够积极主动,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定政策、抓落实的机制不完善,一些政策设计注重解决当前问题而忽视中长期发展,一些政策不符合实际、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下基层、搞调研的氛围不够浓,基层情况掌握得不透,听取意见不够广泛,群众需求了解得不深;五是抓内控、建流程的力度不够大,权力运行监督制衡机制不够完善,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六是选贤能、带队伍的制度办法不够科学,干部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得不充分;七是反享乐、治奢靡抓得不够狠,与“两个务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部党组成员本着对自己、对班子、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揭短亮丑,不回避、不掩饰,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岗位职责和成长经历,紧密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紧扣“四风”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家查摆的主要问题包括:本领恐慌意识不强,前瞻性研究不够;在办公室制定政策多,直接征求基层意见不够;在研究设计政策措施方面下功夫较多,而在跟踪评估政策绩效方面做得不够;责任意识还不足,担当精神有所欠缺;抓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两个务必”教育常态化、机制化不够,等等。对查摆的问题,财政部党组成员都敞开心扉,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责任意识等方面深挖思想根源,并在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在相互批评过程中,党组成员坦诚相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诚恳指出问题,直言不讳提出了批评意见。

部党组认真严肃对待查摆出的“四风”问题,对有些问题已经按照边整边改的要求进行了整改。在下一步整改和今后工作中,部党组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始终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财政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对整体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支讲大局、懂经济、有思路、干实事、勇担当的干部队伍,使之成为财政事业的中坚力量;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财政部真正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精干的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这一努力方向,部党组制定了7个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抓大事、谋长远,为党中央、国务院当好参谋助手。三是密切联系群众,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使财税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和科学发展需要。四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五是强化机关内部管理,坚决整治衙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六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七是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和发展整治“四风”成果。

财政部党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次民主生活会为进一步增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家表示,通过民主生活会,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找准了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思想根源,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中央第29督导组组长张耕同志对部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财政部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思想明确,氛围好,成效明显,是一次质量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具体表现为四个“到位”:“四风”问题查摆到位;思想根源剖析到位;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到位;整改措施制定到位。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团结、凝聚了力量,为进一步做好财政各项工作、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聚了正能量。专题民主生活会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党组思想重视,学习认真,谈心深入,准备充分。专题民主生活会较好地贯彻了中央的要求,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

楼继伟在通报情况时指出,部党组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的要求相比,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还有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专题民主生活会虽然开过了,但绝不是终点,而是改进作风的新起点、新开端。下一步,部党组在抓好自身整改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部内各单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他强调,部内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放松、标准上不降低、力度上不减弱,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部内各督导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把关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强化指导督导措施,把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落到实处。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好司局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提高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抓紧修改对照检查材料,把谈心做深入,把问题找准确,把根源挖透彻,把措施说具体。真正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开门见山,直面问题,不放“礼炮”、“哑炮”和“空炮”。班子一把手要带头,要敢于从班子集中问题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善于从班子成员问题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诚心诚意听取其他同志的批评意见,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即改。二是认认真真地开展“回头看”。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后和第三环节开始前,认真对照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部署要求,逐项进行“回头看”。一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二看查摆问题是否聚焦。三看自我剖析是否深刻。四看谈心交心是否充分。五看开展批评是否认真。六看边查边改是否见效。对“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及时纠正、改进提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三是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把工作重心放在整改上,结合“回头看”,抓紧研究制定和充实完善整改方案,把功夫下在落实上,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针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无论是班子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都要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各项整改任务,要一条条兑现、一项项落实。要着力抓好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和工作时限,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抓好财政部牵头负责和参与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各项工作。

来源: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制作准备:

彩泥、雕塑刀。

制作过程:

1、导入:

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2、观察思考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3、实践探索

a、设计头部和脸形

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

(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

c、装饰调整

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4、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班主任周工作计划安排 小学班主任周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班主任,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把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一项常抓工作,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指导,加强班务管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班集体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在本身努力向上的同时,集体所有制也不断前进。

树立学生的学习理想,明确人生价值;明确学习目的,面向全体,偏爱差生。严抓纪律,搞好班风。建设以班风促进学风;做好控流工作,培养负责、肯干的班干部和学科带头人。

坚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学校的主题,开展有特色的班务管理,现制定有目的如下:

⑴加强学生前途理想教育,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⑵认清责任,巩固学生学习成绩,确立个人学期目标,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基本要求;

⑶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排除并引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

⑷探讨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⑸量化目标:

①能在校赛上取得2~3次成绩。

②获取1-2次文明班。

③能获先进班集体。

五(5)班共有67人,男生37人,女生30人。女生都比较听话,学习认真,纪律较好。但由于本班男生较多,且调皮生较多,大部分学生学习和纪律都不够自觉;另一方面,班干部还不够大胆管理班的纪律和工作,所以现阶段抓好班纪律是最最迫切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学生很多都较懒散,且有偏科苗头。这亦是令人担心的一大问题。

1、抓好班的卫生工作,防止乱丢乱吞的现象,坚持卫生责任制度。

2、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目的、分专题地开好每周班会

4、面向全体,偏向差生,做好学生工作要耐心细致。对有进步的学生,特别是“双差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

5、进行班务常规检查,定时召开班干部会议,商讨班集体的情况

6、下大力度抓好墙报出版和文明课室评比工作。

7、坚决抓好课间操质量,促使学生在纪律、集会、学习等方面有良好性循环。

8、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管制学生乱抄作业的现象,培养学生课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9、加强内宿生管理。

10、生工作要防范于未然,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如有屡犯必须采取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263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冯家镇中心学校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使学生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相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而言,我们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具备其特有的、阶梯式的不同学段目标,即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饰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4.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5.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产,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爱护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具体实施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少先队活动、红领巾街、垃圾分类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评选劳动卫士、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1)开展校内劳动

一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文明班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像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是,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菜园和种植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菜,通过劳动课进行课间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学生负责栽植、浇水、除草。

三是,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若干,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2)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社区服务、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主要到敬老院、社区、粮库、等进行学习体验。组织学生到马石山、冯德英文学馆、冯德英旧居等地参观学习。

(3)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班会课、综合实践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适当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班级内可以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励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励一个大拇指;开学初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学校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比赛:像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我疼我的(家人)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是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学校将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能力,而且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全文共 1760 字

+ 加入清单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4872 字

+ 加入清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情况总结精选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3月__日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学校安全工作实际,决定在学校开展20__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紧紧围绕“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县教育局下达的“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明确专人负责此次活动的开展,要求全体教师进一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力争做到“四个到位”。

2.积极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

①悬挂一幅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标语;

②开展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③出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栏;

④组织一次紧急疏散应急演练;

⑤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每名学生列举一条身边的安全隐患。

3.组织有关人员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并整改了几处安全隐患:部分开关盒及插排损坏,电线裸露,有触电隐患,当场进行了更换。

4.总务处向全校印发《河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安全预案》、《自然灾害突发时间快速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等安全自救材料,并召开班主任培训会。

5.各班利用班会课,通过现场自护自救的演练,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防震等方面的专题教育,通过检查并选出演练较好的班级。

通过这次“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强化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师生的自我防范能力,提高了师生的安全素养。今后,我校决心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及时排查隐患,为创建平安校园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们了解纽扣的有关知识,宏扬传统文化。

2、通过本课实践了解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的方法,学会利用合适的针和线钉纽扣。

二、能力目标: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收集和汇报资料使学生理解纽扣中的文化。

2、学会纫针、打结、钉纽扣的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纽扣的不同钉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录相带、电化教具等。

学生准备:各种针、线、纽扣、卡纸、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自由答)

师:那就让我们帮他把扣子钉上。(学生操作)(出示课题)

2、激发学生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扣子?(自由答)

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多少种类的扣子?

师:好,老师这还有这样的一些扣子,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你能说出衣服上为什么钉扣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实物)

师:纽扣有这么多的作用,谁来说一说钉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书)工具:针、线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哪位同学到前面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针。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同学们准备好的线,请大家把它举起来。

(学生展示)

师:钉扣子选择线时要注意线不能太粗,线的颜色也要与扣子搭配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钉扣子的,大家边看边想钉扣子需要哪几步?

(录像演示)

(1)纫针:

(2)打线结:

(3)钉纽扣

师:谁来汇报一下钉纽扣一共分几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种纽扣,可在录像中只示范了两个眼儿纽扣的钉法,如果给你一个不是两个眼的扣子,你能钉好吗?(生答)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在钉纽扣比赛中能安全操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课件演示)

3、学生研究实践:

师:希望同学在分组实践时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带来的纽扣该怎样钉?(学生研究实践,老师辅助指导)

4、师生共评: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钉了几个纽扣?都是几个眼的?(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5、师生共结: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的步骤,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339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要有时空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对于实现新一轮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课改的理念。”于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新课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争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结出果实。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 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及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方向

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

(1)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2) 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与活动等获得丰富的体验。

(3)在活动方式中尽量采取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上网、设计操作获得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2、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实施要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

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

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

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科技研究领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

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5) 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人以渔”,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应传授“养鱼技术”,使之终身受益无穷。

3、探索发现、拓展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在探索

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实施要点:

(1)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实

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力。

(2)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性的情

境中自觉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不能完

全看结果,结果可能是多种答案。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识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不能只看别人传授知识掌握多少。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现和重复。注重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交往合作、融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实施要点:

(1)由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

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为学生提供多种的条件和机会,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

(3)当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时,引导学生制订小组共同目标,拟定活动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及承担相应的责任。收集资料,组织小组成果交流汇报,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归因。

三、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三,四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主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善于探究,用于实践、勤于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与批判性反思,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条件的方法,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四、规范课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的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象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我们深知,光靠领导和教师的热情、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及综合

实践活动组织设施和考核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期的活动计划。

2.课时的保证,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另外每班还设有一节科技活动课作为机动调配。

3.制定评价制度,建立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中学综合

活动课程老师考评、教学过程的评价等制度。每学期学校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五、注意事项

1.学生利用双休日在校外开展活动的时候,要让父母知道,最好有家长陪同,保证安全。

2.课程表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利用,让学生进行活动情况的交流,方案的调整,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技术,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学习情况

五年级学生通过3、4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教感兴趣。同时,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劳动课上要注意安全第一。

二、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烹饪,学习技术类的小木工、用塑料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学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六、教改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重点:

1、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2、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三、具体措施:

1、 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卫生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效果,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以计算机课堂为主阵地,使计算机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3、 开展“争当小实验家”科学小组活动,成立综合实践组、科学组、环教组、手工组等,组织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双周一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4、 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劳动观念要从小培养,只有树立劳动观念,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才能让孩子热爱劳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提高。劳动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实践,提高劳动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授劳动知识技能和培养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2、开展有目的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提升劳动力。例如,在小学生中定期举办自立能力测试、劳动名人竞赛、今天我可以在家中队主题会等活动,让孩子参加实践。在学校继续开展小鸡行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五自能力,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提高学生荣誉感。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劳动实践,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加了对劳动的兴趣,同时自立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3.注重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在确定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的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监管机制。例如,采用制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反馈等有效手段,重视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从不到会议的各种需求,踏实,真正落实劳动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潜力很大,一是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策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考察活动等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节假日团队、红领巾专项行动团队等形式,定期带领学员参与社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为提升学员劳动技能创造条件。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在家工作态度的变化,在学校认真值班,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三、学校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1、要打破家庭教育的障碍。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克服思想障碍,纠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意识。

2、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教水平。引导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四、健全家校统一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