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 应急 预案优秀20篇

消防演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的活动,增强人员在火灾中互救、自救意识,明确防火负责人及义务消防队员在火灾中应尽的职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社区 应急 预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2670

范文

61

社区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270 字

+ 加入清单

一、火灾事故风险分析

(1)办公楼火灾(普通火灾、电气火灾)

可能发生地点:各个楼层,电梯机房,保安队宿舍;

可能造成的后果:群死群伤、集团公司重要经营数据丢失、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直接损失加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及影响公司声誉等。

(2)燃气泄漏、爆炸事故

可能发生地点:餐厅、食堂;

可能造成后果:爆炸及其引发的火灾造成群死群伤、公司重要经营数据丢失、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直接损失加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及影响公司声誉等。

二、火灾事故分级

2.1一级事故

发生在总部办公大楼的火灾(含电气火灾、燃气泄漏与燃气爆炸火灾)并且着火房间达到3间及3间以上,事故中死亡人数达1人及1人以上的火灾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并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严重财产损失,严重损坏公司形象。

2.2二级事故

发生在集团公司总部办公大楼的着火房间2间以下的火灾事故及汽车着火事故、非燃气爆炸事故等造成少量(1~2人)员工严重受伤的事故,为二级事故。

2.3三级事故

发生在集团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内的具有明显燃烧特征,但没有伤及员工和造成较大的财物损失,能够被有效控制未形成火灾的燃烧意外事故。

三、火灾报警方式

公司内部报警方式采用警铃报警方式,辅助于口头通知、手持扬声器报警通知;

对外报警采取选择1:固话报警110,120,119。选择2:移动电话报警110,119,120。(注:发生燃气泄漏时,不可在现场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

四、应急机构和人员

参见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3部分应急机构与职责。

五、火灾事故处理措施

这里指的火灾是指各种火源引起的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可燃物燃烧,包括普通火灾、电气火灾、汽车火灾。

5.1办公楼普通火灾应急处理措施

(指烟头、打火机等普通火源引起的)火灾应急处理措施

(1)当公司员工或值班人员发现普通类型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可以控制,则应就地取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切忌贻误灭火良机。

(2)发生火灾时应切断相应电源,不要等漏电短路二合一保护开关自行动作。电源开关在每层楼电箱里,总开关在配电房。切断或开关配电房电源时,应由公司专业电工操作。

(3)在非办公时间如果通过监控系统发现火灾,但办公室锁紧无法进入时,打电话通知物业部门,由物业值班人员,取出对应楼层办公室钥匙,取用着火办公室附近的灭火器,对准火源喷射灭火。

(4)按“喷淋系统操作说明”与“消防栓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5)假设发生的火灾个人难以控制(消防喷淋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没有及时灭火),而火灾恰好发生在夜间或周末时,发现者马上拨打110、119电话报警,并同时通知值班室及应急工作组。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在第一时间关闭火灾所在楼层的电源开关,立刻致电应急救援机构名单。各应急工作组接到报警后,召集组员并赶赴现场。各组人员到位后,由总指挥统一指挥灭火。

(6)消防灭火组到现场后,一部分组员就近取用合适灭火器灭火;另一部分组员接消防水带、枪头并对准火源喷射。其它组在总指挥及指挥组指挥下各行其职。

(7)自救措施

当火灾发生时,一般地说,火势达到一定程度时喷淋系统会自动启动灭火,万一火势太大而喷淋系统因各种原因仍未启动,公司职工仍在办公大楼办公,那么公司员工首先应采取以下自救措施,有条件的应设法逃到1楼集合,逃生过程应保持镇定,不得拥挤踩踏。

火灾袭来时要镇定地逃生,并顺势关闭办公室电源,不能贪恋财物。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灾所在楼层以下疏散,当无法向下逃散时,镇定地从逃生通道走向天面楼顶,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

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向安全出口。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不能再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有水时可泼水降温。如果窗户边烟雾不大,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就近取用灭火器喷射开道从安全出口撤离。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如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靠近窗户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除非确定跳楼有消防救生气垫等保证生还的机会,否则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5.2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

电气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可能因绝缘损坏而碰壳短路,电气线路可能因电线段落而接地短路,使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构架、地面等部位带电,因此,也可能导致触电电压或跨步电压触电的危险。

(1)发现电气火灾迹象时,如闻到塑料烧焦有烟雾现象,

发现者迅速跑到楼栋电气开关处断开电气火灾所在房间电源。如根据火情需要,必须关闭大楼总电源时,必须由大楼专业电工操作,并得到现场总指挥的确认和批准。注意:火灾发生后,如果开关设备受潮和烟熏,其绝缘能力会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使用绝缘工具操作。

(2)配电房的高压切断应先由公司专职电工操作。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3)特别情况需要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的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的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件,以防止电线剪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4)要根据用电情况,要配置相适应的二氧化碳、干粉1211等灭电火的消防器材,当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的时候,迅速使用附近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1211灭火器(灭火器一般放置在楼梯门口旁与走廊尽头的灭火器箱内)对准起火、起烟部位喷射。

(5)如果因特殊情况,必须带电灭火时应该注意,对初起的电气火灾可用灭电火的灭火剂和灭火器灭火,为了保证灭火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应当使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2m以上的距离如电压为110kv时,最小安全距离为1米,电压为330kv时,最小安全距离位2.4m。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为10kv及其以下不宜小于3m,电压为220kv及其以上不宜小于5m。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灭火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电压为10kv者不应小于0.4m,电压为35kv者不应小于0.6m。

(6)除非因特殊情况并得到消防部门的指导,否则不宜用水带水枪灭火。如果真的需要用水带电灭火,最好用喷雾水枪灭火,不推荐使用直流水枪灭火。如果真的要用直流水枪灭火,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采用点射形式,同时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防护装备操作。

(7)充油电气设备的油,闪点一般在130~140℃,有较大危险性。如果只在该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压,并可用水灭火。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切断电源,地面上的油火可用灭火器扑灭。要防止燃烧着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电缆沟内的油火可用泡沫覆盖扑灭。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旋转电机起火时,应先停止其运作,用喷雾水或二氧化碳灭火,不宜用干粉、沙子或泥土灭火,以免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

(8)按国家标准《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火灾鉴定。

5.3汽车着火处理措施

(1)车主关闭引擎。

(2)通知值班室,值班人员接报后,按程序通知应急工作组;或值班人员从监控系统上发现后,通知应急工作组。

(3)应急工作组集合,召集各应急工作组成员(视情况需要)。

(4)消防灭火组取适当的灭火器(手提储压式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5)消防灭火组用水枪对准油箱部位喷射降温,防止爆炸。

(6)治安警戒组封锁现场。

(7)医疗救护组进行伤员治疗。

(8)疏散着火车辆附近的车辆。

5.4办公楼燃气泄漏与爆炸应急处理措施

(1)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发现者或燃气报修组关闭燃气楼栋阀门,关闭燃气阀门。

(2)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喷淋系统稀释泄漏的燃气浓度。

(3)警戒范围内控制一切火源,包括一切明火、点火用品,禁止使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传呼机等通信设备。

(4)治安警戒组根据现场决定是否要封锁路面及交通,疏散人群。向警方明确封锁范围,除抢修人员、灭火人员,消防官兵等,所有无关人员均应留在警戒范围外。

(5)紧急疏散组马上分人分层通知各层办公人员疏散。

(6)燃气报修组在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范围内,配合燃气公司专业人员用燃气检测设备随时检测燃气浓度,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区域发生变化时,应扩大警戒范围。浓度过高时,进去现场的人员应佩戴呼吸设备。

(7)燃气报修组及燃气公司专业人员派人在进行必要的现场控制后,查找漏电,并与现场目击者、举报人或其它相关人员联系,尽快确定泄漏部位。

(8)如现场浓度过高,除启动喷淋系统喷淋,可使用防爆风机强制排风,降低浓度。

(9)经仪器测量确认作业区域内的燃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作业人员方可进行抢修工作。

(10)一般采用木楔子临时堵塞、防腐胶带包扎、快速夹具等方式对管线上的穿孔进行临时封堵。

(11)法兰垫片泄漏可先用防爆工具对法兰的螺栓进行上紧,如不能解决,可使用专用法兰堵漏夹具进行处理。

(12)必须动焊接才能处理的情况,如法兰开裂等,应对管线内气体进行放散后,由焊工进行焊接。作业场所使用防爆风机进行强制抽风,保证燃气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

(13)泄漏部位处理完毕以后,抢修人员应对周围环境反复检测,确认无燃气积聚,确保不会发生二次事故。

(14)医疗救治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辅助医务救护人员工作。

(15)如果爆炸不幸发生,爆炸发生后,采取8.1的火灾应急救援方案。

六、火灾现场的人员撤离办法

(1)由消防灭火组用消防水枪猛喷射被困人员所在场所,消防队员穿上防火服救出被困人员从逃生通道紧急逃离。

(2)用消防云梯从窗户疏散。

(3)跳往逃生气垫。

(4)用逃生绳索往低层楼房,再另寻其它方法。

(5)火灾发生后,紧急疏散小组马上分人挨层开展疏散工作,如火势太大不能进去通知,则采用大声喊叫或拨打手机等通知方式。

(6)另外,紧急疏散小组应尽快指挥协助车主将汽车驶离着火建筑物,可停放到路边或公园空地暂放。

(7)疏散方式以从逃生通道疏散到1楼为主,如无法逃往楼下,则上最顶层等待救援。

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危险性分析:油料属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渗漏、易聚集静电荷等特性,加油站是经营成品油的场所,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场所,具有高度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加油站主要在加油作业区(车辆及加油机)、收油作业区(卸油车着火)、油罐区、办公室、宿舍、配电室。

事故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火灾、爆炸事故常年可发生,特别是风干物燥、炎热夏季、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油料收发油作业、非常规作业。

造成的危害主要有:群死群伤,财产损失,重要数据丢失,公司形象受损。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加油站有施工动火作业及非常规作业、违反防火防爆禁令进行作业、雷雨天气时进行收发油作业、违章作业及其他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等。

2.应急组织及职责

a)加油站设立应急处理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组长:加油站理——李安华

副组长:加油站副经理——王

员:主要有核算员2人、计量员1人、领班及加油员6人。

b)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以上人员分工如下: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报上级部门,下达撤离命令。

核算员:负责事故报警、急救、对外联系,并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领班员:负责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并带领班组扑救火灾。

计量员:负责疏散加油站人员及车辆,引导消防车入场。

加油员:在领班员的带领下使用消防器材扑救火灾。

3.应急处置

3.1加油机着火的处置:

3.1.1加油员停止加油并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1.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1.3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用消防器材扑救,并用石棉被覆盖相邻加油机。

3.1.4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1.5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1.6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1.7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1.8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1.9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2加油车辆着火的处置:

3.2.1加油员停止加油并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2.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2.3如果为油箱口着火,加油员迅速用就近的石棉被覆盖在油箱口上,使火窒息,也可用灭火器扑救。

3.2.4如果为小火,领班员应带领加油员将着火车辆推离加油站,再行扑救;如果无法推离车辆,应立即就近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扑救。

3.2.5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2.6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2.7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2.8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2.9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2.10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3卸油车辆着火的处置:

3.3.1计量员停止卸油,一面关闭油罐卸油管线阀门、油罐测量口,一面并呼救;然后用石棉被覆盖油罐测量口。

3.3.2加油员负责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3.3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3.4领班员应立即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3.5如为油罐车测量口着火,火势较小时,油罐车司机选择用石棉被或湿透的棉被、工作服从上风或侧风方向盖住测量口,扑灭火源。确定火熄灭后,必须待油罐温度下降后方可拿开石棉被,防止复燃。如火势较猛时,应使用灭火器扑救,对准着火点喷射。

3.3.6如为油罐车其他部位起火且火势较小时,驾驶员应关闭油车卸油底阀,卸下卸油胶管,在加油员配合下,将车辆开(推)离加油站,再行处置,如果无法开(推)离,应立即就近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3.7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3.8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3.9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3.10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3.11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4.油罐区着火的处置:

3.4.1员工发现油罐区火情后首先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4.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4.3计量员负责立即用石棉被覆盖油罐测量口,并密切关注油罐区火势。

3.4.4加油员负责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4.5领班员应带领加油员立即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扑救。

3.4.6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4.7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4.8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4.9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4.10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5加油站办公室火灾的处置:

3.5.1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5.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5.3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3.5.4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5.5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5.6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5.7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5.8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5.9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6加油站宿舍火灾的处置:

3.6.1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6.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6.3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3.7.4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6.5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6.6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6.7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6.8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6.9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3.7加油站配电室火灾的处置:

3.7.1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3.7.2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3.7.3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3.7.4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3.7.5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3.7.6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3.7.7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3.7.8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7.9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4.注意事项

4.1火灾报警时要说清楚报警人姓名、火灾时间、地点、火灾性质及目前的状况。

4.2灭火器使用时禁止对人体喷射。

4.3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灭火器底部应错开人体任何部位。

4.4灭火者应站在上风方向。

4.5火灾发生时,要保持镇定,视火情大小,决定扑灭或撤离。

4.6发生火灾现场有人触电、中毒、窒息或烧伤时,应立即抢救至新鲜安全地带,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见附件),烧伤人员应注意保护创面并防止二次受伤,如有外伤流血应立即包扎,待医院救护中心人员赶到后作进一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理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__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20__年5月6日至20__年5月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潜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为指导,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弘扬在应对汶川、芦山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潜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

三、活动时间

20__年5月6日至13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四、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各班班主任五、活动资料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资料。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利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黑板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一次关于防灾减灾的国旗下讲话;

(2)各班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3)利用校园广播开展课间活动安全、自然灾害的种类、洪灾、泥石流、火灾、地震等方面的安全宣讲。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1日,由学校行政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食堂、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同学识别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潜力;

2、强化职责,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街道办事处地震防灾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626 字

+ 加入清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下关街道办事处地处多地震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灾情重,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地震,属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能使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大理白族自治州抗震救灾专项应急预案》和《大理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下关街道办事处抗灾救灾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关街道办事处处置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

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街道办事处、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各部门立即自动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灾害事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预防为主、防御救助相结合、统一领导、各部门配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辖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事件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地震应急,由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实施地震应急,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科学技术手段。

二、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机构

实行抗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时协调抗震减灾工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转为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为加强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下关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常务副指挥长由办事处主任担任,专职副指挥长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办事处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其余党政领导、党政办公室、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办公室、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扶贫开发办公室、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国资公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地震灾区紧急救援处置、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应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次生灾害防御、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灾害调查与评估上报、地震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

适时召开会议听取震情与灾情汇报,对防震减灾救援工作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决策,确定应急工作方案;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部署、应急救援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申请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做好受灾群众的善后处置工作。

3.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办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主任兼任,社会建设综合管理办公室(应急办)负责人任副主任,成员由应急办工作人员组成。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视情况和应急救援需要,可分设防震应急、抗震救灾、综合联络、震情信息、恢复重建、后勤生活保障等小组,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按照各自职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地震应急工作。

(1)执行指挥部相关决定,落实中央和省、州、市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

(2)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抗震救灾进展情况,按规定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3)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做好保密_。

(4)协调地震现场的震情监视、趋势判定、地震紧急救援、协调地震工作部门的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和震情会商工作。

(5)协调救灾物资、资金筹集、安排和调运。

(6)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7)负责处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8)负责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的后勤保障工作。

4.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部门职责

(1)抢险救灾。按照搜索——营救——医疗救护的程序快速有效抢救被压埋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产、文物,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等。

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武装部、社会建设综合管理办(应急)、综合执法队、各村(居)委会民兵应急抢险队人员

(2)医疗、疾控。迅速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

组长:街道办分管社会事务办(卫健)的副主任

成员:街道社会事务办、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部门人员

(3)物资供应。组织调运粮食,保障灾区粮食供应;组织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调配救济物品;组织调运帐逢、油毛毡、塑料布等防震棚物品,保障灾区的基本生活。

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成员:党政办、财政所部门人员

(4)灾民转移安置。调配救济物品,发放救灾款,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组长:分管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社会事务办、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服务中心部门人员

(5)治安消防。加强对重要机关、要害部门、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组长:街道武装部部长

成员: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办、下关司

法所部门人员

(6)宣传报道。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组长: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

成员:党政办、宣传办、纪工委部门人员

(7)生产自救。组织震区恢复生产、学校复课、保险理赔等工作。

组长:街道办分管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副主任

成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校、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自然资源所、规划)、扶贫办部门人员

(8)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织力量抢修灾区受损的重要水利、电力、通讯、交通、油站等设施及城市供水、供电、燃气等市政设施,消除隐患,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

组长:分管应急办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应急办、生态环境服务中心、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中(经

协)、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

(9)次生灾害处置。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加强环境的监测;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督导和协调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

组长:分管应急办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应急办、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

(10)应急资金。执行政府救灾资金计划,筹措救灾经费,指导、监督灾区做好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等。

组长:分管财政所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财政所、纪工委、党政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1)接受援助。按震情、灾情和国家有关规定,呼吁社会提供捐赠、援助,做好社会各界提供的救援物资、资金的安排工作。

组长:分管财政所的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党政办、财政所、纪工委、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5.街道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工作内容

(1)研究、审议防震减灾工作重大政策和措施;

(2)协调各村(居)、各部门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事项;

(3)通报重要震情和部署减灾各项工作和措施;

(4)组织召开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布置工作、检查防震减灾和应急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充分发挥地震群测群防作用,观测地震宏观非常,并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制度。

(二)预警预防行动

1.地震短期预报预防行动

(1)召开街道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通报震情,检查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必要时派出工作组帮助指导工作。

(2)街道办指挥部检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检查应急物资、装备、物品的储备情况;检查重要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的防护情况;确定紧急避难场所。

2.地震临震的预报预防行动

(1)街道办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联合工作组指导工作。

(2)街道办指挥部责成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应急、自然资源所、规划)、社会事务办、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防止地震谣传和误传、维护社会稳定。

(3)各村(居)委会制定群众紧急避震疏散方案,包括疏散路线、场所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的措施。必要时,发布避震通知,按方案组织紧急避震疏散。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向应

(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街道、村、社区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和灾情初报,负责先期处置和应急响应。

(2)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街道、村、社区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和灾情初报,负责先期处置和应急响应。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全面配合上级业务部门、街道办做好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街道、村、社区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和灾情初报,负责先期处置和应急响应。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州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街道、村、社区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和灾情初报,由街道办事处直接处置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在州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街道办事处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5)轻度地震,由街道办领导地震应急工作;村、社区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和灾情初报,直接处置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并配合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完成地震应急有关工作任务。

(二)信息报送和处理

1.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

街道辖区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后,应将发生的地点及有关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同时街道办启动或部分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和应急措施。

2.地震系统的灾情速报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

街道辖区内5.0级以上地震发生后,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党政办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期开展调查、收集、落实灾情等工作,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随后配合后期到达的州、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到现场调查、收集、落实灾情,上报市级有关部门。

3.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

街道辖区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后,各村、社区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街道办事处报告。街道办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视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

4.震情灾情公告

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震级和初步灾情统计的公告;根据逐步掌握的情况,适时公告灾情和震情。

(三)通信

地震发生后,街道抗灾救灾指挥部积极配合上级通信部门开通应急通信线路,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备,派出移动应急通信车,确保灾区信息畅通。

(四)指挥与协调

1.Ⅰ级、Ⅱ级响应

Ⅰ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Ⅱ级响应:由省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由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事发地村(居)委会,有关应急救援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由街道办主任担任指挥长。现场应急指挥部机构,要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的指挥部或指导下,负责落实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1)村(居)委会应急行动

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抗震救灾,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被压埋人员;各自然村、村(居)民小组和各企业应迅速组织抗震救灾,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灾区各级组织应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了解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和房屋破坏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

(2)街道办事处应急反应

街道办事处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长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听取防震减灾、民政等有关部门关于震情和灾情汇报,部署安排抗震救灾工作。

迅速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支援。

组织街道相关部门紧急行动,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按照分工分头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请求大理军分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救援。根据震情和灾情,在局部地区实行特别管制措施。

2.Ⅲ级响应

在州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发生较大地震灾害,现场指挥部由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灾区村、居委会、有关应急救援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由街道办主任任指挥部长。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要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的指挥或指导下,负责落实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1)灾区村(居)委会应急行动

灾区村(居)委会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抗震救灾,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被压埋人员;各村(居)委会、自然村、村(居)民小组和各企业应迅速组织抗震救灾,应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应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了解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和房屋破坏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有关部门。

(2)街道办应急反应

街道办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长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听取防震减灾、民政等有关部门关于震情和灾情汇报,部署安排抗震救灾工作。同时通报驻大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

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支援。同时,向州委、州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支援。

组织街道相关部门紧急行动,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按照分工分头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请求大理军分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

按调用程序视情况请求上级人民政府派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指挥长立即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

3.Ⅳ级响应

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街道办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1)灾区村、居委会应急行动

发生一般地震灾害,灾区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抗震救灾,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被压埋人员。村委会、村(居)民小组、各类企业应迅速组织抗震救灾,应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应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了解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和房屋破坏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有关部门。

(2)街道办应急反应

街道办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长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听取防震减灾、民政等有关部门关于震情和灾情汇报,部署安排抗震救灾工作。同时通报驻大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

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支援。同时,向州委、州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

组织市级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按照职责,赶赴灾区组织开展抢险救灾,请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支援。

按照用程序视情况请求州人民政府派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指挥长立即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慰问受灾群众。

4.轻度地震

轻度地震发生时,各村(居)委会视灾情程度按本村(居)委会地震应急预案完全或部分组织实施,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并及时报告街道办。街道办视情况采取应急对策,各部门视灾情实施应急措施。同时上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如震源浅、地震破坏烈度大,造成较大损失的请求上级支援。

5.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单位应急响应

根据响应级别确定响应规模。各成员单位按本预案规定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地震应急工作。

(五)社会力量动员参与和紧急处置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灾区各级组织应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各级人民政府动员、鼓励非灾区的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民政等部门综合协调,多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在此体制下实施震后紧急处置。震后现场紧急处置的重要内容: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要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受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必须服从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和调度。

(六)宣传报道

信息发布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和本部门职责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同时,结合街道实际。

(七)救灾纪律

一切进入灾区的救灾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仪器、装备、物资、车辆等,必须先到现场指挥部报告,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调动,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地震现场。进入灾区的各专业工作组、各单位,在地震现场工作结束时,应向现场指挥部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经批准后方能离开地震现场。

(八)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达到上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发布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果。有关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构宣布。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或者作其他处理。

(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要及时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积极协助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协助中国地震局和省、州、市地震局共同完成。

(三)恢复重建

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实行街道办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原则,领导和组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由街道办、各村(居)委会组织恢复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应急预案系列的完备

各村(居)委会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区地震应急预案,报街道办备案。街道辖区范围内的所有中小企业也应制定相关的地震应急措施。

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由社区建设综合管理办(应急)承担。

(二)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存储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各级通讯部门做好灾时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

(三)应急队伍保障

街道办组建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居)委会组建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其他单位,组建企业和单位地震应急综合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区进行紧急救援和自救,随后配合上级救援队实施救援。

(四)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结合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它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公共场所和群众家庭应急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

(五)后勤生活保障

应急工作期间后期生活保障工作由党政办总负责、由各村(居)委会、财政所、国资公司等部门具体实施。主要负责各级各部门领导以及到震区抗震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他后勤问题的安排落实;应急期间24小时轮流值班,使抗震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他后勤相关问题能够随时妥善安排落实。

(六)宣传、培训和演练

1.公众信息交流。各级宣传、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新闻等部门通力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逐步实行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向社会发布,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2.培训。各级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3.演练。各村(居)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

(七)监督检查

在街道办的领导下,由街道纪工委对本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

七、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们感觉到、但未直接造成人员重伤和死亡以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

当下关街道办范围内和大型水库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街道办应当收集震情与社情,提出震情趋势判断,适时报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并督导各村(居)委会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

(二)地震谣言平息

当人口稠密地区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街道办应迅速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派出专家分析谣言起因,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宣传和稳定工作。

(三)特殊时期戒备

在重大政治社会活动期间,街道办进行应急戒备,组织加强震情值班、地震监测、震情会商等工作,确定统一的宣传口径,并将应急戒备情况适时上报市人民政府。

(四)毗邻震灾应对

毗邻地区发生地震造成街道辖区内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或面临毗邻灾区人民大量进入街道辖区内避难的情况,街道办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州、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州、市地震局,按照州、市部署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社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社区消防安全工作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强社区消防安全、提高社区居民消防意识,确保在发生火灾时,居民能准确报警,保证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此预案。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发现火灾,居民或工作人员应立即拨打8292119或8292613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负责人电话13847xxxx05,尽可能做好先期处置。

社区以“预防为主”,组织成立了巡逻值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告组,三级联防联控工作体系。

1、逻值勤组:xxx、xxx、xxx、xx、xxx、其职责是:每天早晚轮流在社区巡逻,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及时上报社区、街道并及时组织处理。

2、后勤保障组:xxx、xxx、xx、xxx、xx、xxx其职责是:正确掌握火情变化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扑火情况,并进一步向上级汇报。及时组织调配物资,协调物资供应,并负责受灾群众的的转移安置工作。

3、宣传报告组:xxx、xxx、xx、xxx、xx其职责是:利用社区通、标语、横幅等手段,向群众宣传防火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如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敢到现场,了解火情,向有关部门提供真实的报告。

1、扑救火灾时,在街道负责人未到达时,由社区责任人统一指挥,参加扑火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2、在扑火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和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

3、在扑火力量上,坚持以消防大队人员专业力量为主,本部门的扑火队为辅的原则。

4、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如遇火势大难以控制威胁到其他居民财产安全时,应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以便确保其他居民的财产安全。

1、在重大节日前,组织义务消防队伍进行因烟火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演练。

2、由社区义务消防宣传组上门入户进行宣传,居民家中因用电超额引起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3、因大风天引起火灾时,宣传居民应避开高压电源、用火地点、及时报警。

4、因家庭油锅着火,居民应立即盖上锅盖,切断电源。

5、因家庭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宣传居民选择逃生,立即拨打8292119,并向社区居委会报告,社区居委会人员与居民维护好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社区应急处置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548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xx大会议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社区的文体活动,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陈圣炜,副组长为徐祥忠、支云秀、胡正田、邹鹏,成员为聂祖国、吴君来、蔡圣法、王心友、李正保,筹备小组下设评委裁判组和后勤保障组,胡正田兼任裁判组组长,成员为吴永深、徐志军、黄寿余,支云秀兼任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为卫守才、孙跃华。评委裁判组负责策划、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1、 举办庙会:时间初定在元月15日至元月16日。设立五个活动区:一是娱乐区,由社区委居民演唱庐剧、黄梅戏、歌曲及拉二胡等节目为主的文艺演出。二是宣传区,利用展板宣传反邪教、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关的政策和事例。三是送年货进社区,社区委联系区内华泰、统一、可乐等相关企业,引导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送相关产品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四是赠品区,主要发放购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传品。五是写春联区,联系区内学校老师、社区居民中广大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活动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2、80分比赛:时间初定在元月19日,由执法中队、各小区委进行预赛,各选出一支代表队参加社区组织的80分复、决赛。比赛地点:社区委四楼食堂。

3、 象棋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9日至2月10日两天,参赛人员:社区象棋爱好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小区委选送或自愿报名,由小区委汇总后于2月5日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4、拔河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由各小区委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5、顶气球: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小学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6、绑腿走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初中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7、露天猜灯谜:时间初定在2月6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猜灯谜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8 、乒乓球团体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4日全天,参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小区委选送1—2支队伍,2月9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四楼文体活动室。

四、活动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10700元,其中庙会1500元,80分比赛1500元,象棋比赛300元,拔河比赛1500元,顶气球比赛300元,绑腿走比赛300元,露天猜灯谜500元,乒乓球团体比赛900元,文体活动期间设置彩虹门、彩旗、彩气球、横幅、印刷宣传品3900元。

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猜灯谜除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社区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由各科室负责人汇总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并报社会事业科。

3、各小区委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小区委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从即日起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各项节目办好、办精彩、办到位,为社区居民送上精美喜乐的娱乐文化大餐。

5、活动项目若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社区防雷暴雨天气应急预案模板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确保辖区安全渡汛,根据省市区防汛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_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十六字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按照防洪除涝并重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防汛工作精神,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做到早部署、早动手、早准备、早落实,有备无患,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扎扎实实搞好社区防汛工作,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二、组织领导

为全面推进社区服务中心防汛工作,确保防汛工作的时效性,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心成立防汛工作指挥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组全面负责社区防汛工作,各社居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防汛的日常监控,防范协调,排查和疏导,以及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的实施。

指挥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设管理科,负责防汛组织、协调及督查工作,任办公室主任,为办公室成员。

省长城物业公司小区管理处主要负责、环东、白帝海棠小区内排水管网的清淤排查,同时做好汛期泵站的监管工作。辖区各物业公司要加强隐患排查处理,未雨绸缪,筹备沙袋等防汛物资,以备应急之需。

三、主要措施

(一)隐患排查

各社居委负责组织汛前、汛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协调辖区单位的防汛工作,做好防汛值班的具体安排。对本区域内的防汛设备和重点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上报,确保汛期安全度汛。

(二)预警抢险

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要仔细检查,及时处置;在汛期要加强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作出预警并报告上级部门;对已经发生的险情,要立即组织人力、物力采取有效抢护措施,全力抢险,防止险情扩大;要妥善安排群众生活,搞好灾后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三)灾害统计

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统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在灾害发生后要立即统计上报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

四、具体要求

(一)辖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防汛工作当做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件大事抓实抓好。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本辖区的防汛工作全面负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投入到位,要切实做好管辖区域内的防汛工作,在汛期到来之际,亲临一线指挥,确保安全度汛。

(二)各单位要强化责任,尽快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方案。要对防汛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防汛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执行防汛责任追究制。

(三)要认真落实防汛值班制度,各单位安排汛期昼夜24小时值班并保证通讯畅通,各社区在做好值班的同时,要在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安排人员值班。

(四)注意信息反馈,发现新情况和重要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有重大情况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五)要广泛深入地进行防汛工作宣传和动员,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防汛意识。

(六)加强监督,严明防汛工作纪律。汛期当中,各单位要对上级的防汛指挥调度无条件执行。要严明纪律,严格制度,加强监督,加强检查。凡制度不健全,或工作人员中有消极懈怠、玩忽职守、擅离岗位或不听从统一调度造成损失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社区消防防火应急演练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防火,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的防范和处置火灾事故,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在本辖区内发生的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在处置重大火灾时,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防消结合,以防为主。

各有关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整改、消除各类消防隐患,从源头上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

(三)统一领导,协同作战。

在街道办、社区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协调有序地开展火灾扑救、人员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机制

(一)发现火情时要立即报告119指挥中心,并要详细说明具体起火地点、燃烧物、火势大小;

(二)在报告119指挥中心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本社区的兼职消防队到火场灭火,并组织重点单位志愿消防队进行扑救及疏散人员和物资;

(三)社区兼职消防队值班室接到火情报警后,应立即调动现有消防力量赶赴火场,并通知社区相关领导到场协调指挥;

(四)成立临时灭火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灭火和疏散受灾人员及物资;

(五)社区兼职消防队到达火场后,立即进行灭火,并随时向119指挥中心报告火灾事故现场情况;

(六)社区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辖区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及时组织社区治保、民兵等力量到场维护秩序和组织疏散;

(七)公安消防部队到场后,要迅速简要地向公安消防部队的指挥员报告火场情况,并接受公安消防部队的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快速消灭火灾;

(八)火灾扑灭后,应保护好火灾事故现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社区应急队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设立现场指挥部,实施统一组织协调指挥。

(一)响应流程

1.以责任单位为主,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前期处置工作并向街道应急指挥中心上报信息;

2.根据事态成立现场指挥部;

3.确定应急成员组;

4.指挥部综合指挥,各应急成员组采取具体措施实施处置,包括具体处置动作,按实际情况决定请求支援,并做好信息记录工作等;

5.完成对突发事故的具体处置后,做好现场的善后工作。

(二)响应时限

1.第一响应时限。突发事故所在网格、事故主管网格作为第一响应责任单位,事发后应及时向社区主管领导、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发时间、地点、事件态势等要素,并在15分钟内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先期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等救援处置工作。

2.应急成员单位响应时限。应急成员单位一般通过社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队值班室)通知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特别紧急的可由第一响应责任单位直接通知。应急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必须在20分钟内到场开展处置工作。

3.接报后,相关社区领导、事件主管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值班领导必须在30分钟内亲自赴现场处置。

(三)现场处置

1.负责现场处置工作的应急成员组,应立即调动兼职队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合现场处置专业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对事故作出准确判断,配合专业抢险救援方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工作。

2.各有关工作组应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听从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和调遣。如现场处置需要外界人力、器材和设备支援时,应及时报告总指挥部,由总指挥统一调度。

3.根据确定的抢险救援方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由现场指挥确定相关应急成员组,并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

五、宣传、培训与演练

(一)公众宣传教育

社区兼职消防队和相关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火灾预防、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

(二)培训

组织区、街道消防专业队伍对社区兼职(志愿)消防力量的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灭火能力。

(三)演练

制订各类火灾事故应急演习方案,计划、组织各应急工作组成员单位进行火灾事故处置协同演习;社区兼职消防队,社区内各消防重点单位要制订专项或辖区演习方案并组织演练。演练应从实战角度出发,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达到普及应急知识和提高应急技能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368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并根据社区实际及灾害形式变化,特修订本预案。

社区基本情况:

堰口镇大光社区位于堰口镇中部,寿六路沿线,总土地面积13127亩,共有48个村民组,3349户,总人口数10757人,辖区共有3所学校,小区2个,目前,社区配备5名社区两委成员,小区管理员共5名。

社区设有避难场所2处(大光社区文化广场,大光社区办公大院门前广场),总面积260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6000余人。

重点隐患地段:寿六路道路两旁存在道路交通安全。

重点防御的区域为原野小区,社区街道等。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一、组织领导

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成员: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协调组、预警预报组、隐患排查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卫生医疗组、信息报告。

①宣传协调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组织、协调社区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灾害灾情报告,在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②预警预报组:

负责灾害信息预警预报。

③隐患排查组

负责社区灾害隐患排查统计工作。

③后勤保障组:

检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报警设施、抢险工具、物资落实情况,对抢险急用车辆等交通工具进一步落实。加强与各行动小组的联系,迅速将抢险物资及车辆调运到指定地点。

④转移安置组:

负责灾情发生时,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⑤卫生医疗组:负责开展先期医疗救治工作,并向上级医疗机构报告或申请救治支援。

⑥信息报告组:

负责防灾减灾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社区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3、宣传、培训、演练。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能力和意识。采取多种样式,如纺织防灾减灾图表、书籍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组织不少于2-3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领导小组要检查、督促各单位和工作小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居民的安全疏散工作。

7、人员准备:明确社区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落实社区灾害信息员,成立社区志愿应急救助队伍、抢险救援队伍。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和预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居民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居民家中和室外不乱拉乱接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责任制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

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及灾害具体情况,由社区主任宣布启动预案,并通过手机、信息、通告、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居民,紧急情况下以警报声预警。社区各救灾小分队各施其责,迅速开展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上报,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确保通信畅通。

3、及时上报灾情,写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

4、灾情报告程序。户--组—社区—街道办事处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向上级报告。

5、要求。

(1)灾情初报。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时。

(2)灾情续报。在重大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社区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3)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5、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社区实际,安置场所按可容纳人员数量储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如收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扩音喇叭报警等,落实专人专责负责发信号。

2、灾害发生后,社区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所有在场的灾害信息员、社区志愿者、抢险救援队伍等力量参加救援和疏导。

3、要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的所有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而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社区工作人员按照防灾减灾“明白卡”所明确的具体帮扶对象,协助脆弱人员转移安置。

4、紧急撤离时,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组长指挥,互相照顾,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5、发出应急信号后,应打开所有撤离出入口,立即确保应急通道畅通。

6、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

7、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发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8、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灾后正常工作和秩序。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其它;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3、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金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社区消防防火应急演练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防火,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强社区消防安全、提高社区居民消防意识,确保在发生火灾时,居民能准确报警,保证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此预案。

一、设立领导小组

建立社区消防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第一责任人,使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公布火警电话,使报警电话家喻户晓

发现火灾,居民或工作人员应立即拨打或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负责人电话,尽可能做好先期处置。

三、加强防火安全防范措施

认真查处火患苗头。社区以“预防为主”,组织成立了巡逻值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告组,三级联防联控工作体系。

1、逻值勤组:

其职责是:每天早晚轮流在社区巡逻,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及时上报社区、街道并及时组织处理。

2、后勤保障组:

其职责是:正确掌握火情变化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扑火情况,并进一步向上级汇报。及时组织调配物资,协调物资供应,并负责受灾群众的的转移安置工作。

3、宣传报告组:

其职责是:利用社区通、标语、横幅等手段,向群众宣传防火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如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敢到现场,了解火情,向有关部门提供真实的报告。

四、实施程序

1、扑救火灾时,在街道负责人未到达时,由社区责任人统一指挥,参加扑火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2、在扑火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和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

3、在扑火力量上,坚持以消防大队人员专业力量为主,本部门的扑火队为辅的原则。

4、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如遇火势大难以控制威胁到其他居民财产安全时,应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以便确保其他居民的财产安全。

五、预防宣传

1、在重大节日前,组织义务消防队伍进行因烟火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演练

2、由社区义务消防宣传组上门入户进行宣传,居民家中因用电超额引起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3、因大风天引起火灾时,宣传居民应避开高压电源、用火地点、及时报警。

4、因家庭油锅着火,居民应立即盖上锅盖,切断电源。

5、因家庭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宣传居民选择逃生,立即拨打,并向社区居委会报告,社区居委会人员与居民维护好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社区雨雪天气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小区雨雪天气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报告后的第一时间,在社区中心的领导和指挥下,由淮河社区中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方案,按照“以人为本”和“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原则,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消除险情,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领导

淮河社区中心成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政委由社区中心主任陈龙同志担任,指挥长由社区中心党工委委员张术根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社区中心平安办主任胡阿东同志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淮河社区中心平安办,办公室主任由胡阿东同志担任。电话:

三、雨雪冰冻应急救援职责分工

(一)平安办:负责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事故情况的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负责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二)航华派出所: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公安干警进行抢险救助,侦察和维护秩序、保护现场,监控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

(三)区消防大队: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现场灭火、侦察、消除泄露和污染、抢救人员物资和抢修设施。

(四)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事业科):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护及救护车做好事故的抢险和伤员救助工作。

(五)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城管科):负责及时汇报并配合上级组织建筑技术专家进行建筑灾害事故分析和拟定处置对策;负责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提出相应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事故单位:负责疏散人员,关停设备,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四、雨雪冰冻天气事故(险情)报告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一)事故灾难的报告

1、发生事故灾难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刻向淮河社区平安办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先采取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进行及时补报,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

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险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险处理的进展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2、有关部门接到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后,应立即上报社区中心,由社区中心上报到省、市、区等有关上级部门或政府。

3、事故灾难报告程序和分工: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应严格遵循分口负责、严格把关、及时汇报的原则。各类事故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前,应向社区中心平安办报告,平安办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部门上报事故灾难由社区中心报告上级政府。

(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事故的同时,应迅速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淮河社区行管中心有关部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淮河社区行管中心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报告后,淮河社区行管中心主要领导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

4、现场抢险救援分组同时进行

(1)现场管理协调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疏散群众工作。

小组成员:由徐珊珊牵头,社会事业科、城管科等部门组成。

(2)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抢救和治疗工作。

(3)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处理善后事宜。

小组成员:由李林牵头,计生办、社会事业科等部门组成。

(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5)信息新闻组:负责事故的收集、整理、报告和新闻发布等工作。

小组成员:由赵荣牵头,党政办公室等部门组成。

五、工作要求

(一)淮河社区中心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公众聚集场所等,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选配专门力量,并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演练;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积极配合和服从办事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各专业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二)各单位应根据社区中心应急救援方案,结合本行业特点,认真制定本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方案。

(三)各现场抢险救援组,应由牵头单位负责,落实具体抢险救援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分工。

(四)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应急救援。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义务。

(六)本《预案》于发布时间起开始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街道办事处地震防灾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268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加强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综合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援救资源的作用,减轻灾害损失,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钦州市地震应急预案》、《钦南区地震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办事处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一、地震应急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震应急工作的首要职责,地震应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地震监测、防御、应急准备与救援相结合,常抓不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工作。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全街道地震应急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专业处置、分部门负责,街、居二级管理。

3.军民协同,社会参与。依靠和发挥武警和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和突击队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军队、驻街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地震灾害事件社会动员机制。

4.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活动的义务。

二、地震等级分类

按照地震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强烈有感地震、一般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1.强烈有感及一般地震灾害:是指较大范围公众震感强烈、产生社会恐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般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3.5—5.0级地震,可初判为强烈有感及一般地震灾害。并启动Ⅳ级响应。

2.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并启动Ⅲ级响应。

3.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并启动Ⅱ级响应。

4.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我街道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并启动Ⅰ级响应。

(一)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本办事处行政区域内发生有感地震后,按以下预案作出反应:

1.办事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事处防震减灾办)及时向上级地震局了解震情,在接到上级地震情况通报后,15分钟内迅速向办事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办事处防震减灾办公室报告(初判震级、发震时间和震中位置),提出相关应急工作建议。

2.震区所在地社区、企业单位应迅速将地震影响程度如实报告办事处防震减灾办(设在办事处党政办公室)。

3.办事处防震减灾办进入应急状态,组织办事处有关部门及震区的所在社区、企业单位开展应急工作,必要时与上级地震部门联系,请求指导和帮助。

4.按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向社会报道有关地震情况,必要时开展地震社会宣传,平息所出现的地震误传和谣传,尽快消除地震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二)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响应

1.办事处接到震情灾情报告后1小时内召开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主要议程:

(1)听取办事处防震减灾办和有关部门震情、灾情通报,初判地震灾害等级。

(2)宣布办事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震后应急、抗震救灾工作。

(3)依据灾害等级,落实救灾队伍。

2.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等级,各地震应急工作组和各社区、驻街单位要迅速反应做好下列工作:

(1)迅速将各自区域内的居民转入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2)办事处民兵、应急分队、治安和巡防大队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迅速集结赴灾区抢险救灾队伍,抢险人员要配备携带必要的挖掘器械,尽快到达指定地点,要以救人为中心展开工作。

(3)迅速组织人员对遭受破坏的公路、水库桥涵等设施组织抢修恢复。应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伤病员、灾民疏散的交通需要。其它有交通运输工具的部门应当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的征用或者调用。必要时请求驻军和武警部队援助。

(4)组织专人为救灾提供有线或无线等通信手段,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并尽快修复灾区受损的通信机线等设备和设施。其他有通信设施的部门,应优先为抗震救灾服务。

(5)办事处积极协助医疗机构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立临时治疗点,抢救伤员;加强灾区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

(6)组织专人帮助灾区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和医疗困难,同时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7)组织专人加强对灾区的治安管理和对要害部门、重要目标、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尽快稳定社会秩序,及时疏通灾区道路交通,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各社区及有关单位在震后应迅速组织发动群众自救互救,首先要尽快把伤病人员抢救出来,并迅速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危险地段,要组织人员排除路障,协助恢复本地交通,确保救灾队伍和物资安全进入灾区。

(三)临震应急响应

1.接到上级政府发布本区域内的破坏性地震临震的预报后,即进入临震应急期,办事处在1小时内召开地震各应急工作组负责人或全体成员会议,并通知预报各社区、驻街道单位负责人到会。会议主要议程:

(1)通报上级政府破坏性地震临震的预报意见,明确预警等级和区域及临震应急期。

(2)宣布办事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临震应急响应、防震工作,下达相关命令。

(3)临震应急活动中所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和议事程序。

(4)预报群众外宿避震时间、范围和方案。

2、在临震应急期,各村、驻街单位的应急反应:

(1)各社区、驻街道单位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2)积极储备救灾物资、资金和食品。

(3)加强辖区内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防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四)其他事项:地震谣传(误传)事件的应急处置

1.办事处迅速查明地震谣传的来源、谣传波及的范围、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立即报告上级地震主管部门。

2.针对谣传动向,确定地震谣传性质,拟定宣传口径,及时指导辟谣工作,澄清事实,解除群众疑虑。

3.如事态严重或加剧,报请区地震局派出工作组赴谣传发生地区,协助平息谣传。

4.派出所加强辖区社会治安管理。必要时协同调查落实谣传原因,对有意制造和散布地震谣言者,开展教育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理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等文件精神,深入落实_,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二、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完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1、继续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手续,全面提升审批手续的办理率。

严格按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新和县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分类管理。认真做好一般建设工程和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安评工作。严格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规范审批手续的把关行为,并做好建设工程的跟踪服务工作。

2、加大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是履行行政职能的有效保证。提请镇建设环保领导小组组织镇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拓宽行政执法的工作面,加大执法工作力度。

3、建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介服务机构。

为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工作,配套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筹建“新和镇震安防震工作技术服务中心”。集中全全镇的技术力量,向新和镇地震局申报丙级资质;此项工作力争在下半年完成并取得资质。

三、全面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1、抓住契机进行重点强化宣传。

利用“3〃1”、5.12、“科普宣传周”、“7.28”、等有利时机开展全镇规模的宣传活动。拓宽宣传领域,开展常规性宣传。

2、召开宣传点观测工作,指导基层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四、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工作

1、做好地震应急中心的建设。

2、一是确定工程建设场地。与相关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建设场址意向,再邀请地区地震局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测定,以确保场地符合地震前兆观测项目(电磁波、核旋)所必备的条件;

3、进一步完善《新和镇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各社区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在镇政府的组织下,与相关部门单位一起共同修订《新和镇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各社区、各部门和重点站所制定、修订各自地震应急预案。对地震助理员的应急工作进行自查,修订地震班地震应急预案,并落实地震应急通讯、交通等条件。

4、对现有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进行维护,保证地震基础资料的'准确、及时、连续、可靠。

5、适时召开全镇防震减灾专题会议,专题讲座,通报近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部署今后的重点工作。

20__年防震减灾工作具体事情安排实施方案:

1、召开防震减灾工作会议,防震减灾助理员会议等活动。

2、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开展防震减灾执法检查活动。

3、编制镇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4、加强宣传网点、宣传队伍、科普基地建设,以乡镇、社区、学校为载体,构建防震减灾宣传拦,以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为骨干,组建防震减灾兼职宣传员队伍。

5、编印防震减灾宣传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防震减灾法》施行十二周年、科普宣传周、科技文化“三下乡”为契机,集中组织两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营造声势,形成氛围,提高效果。

6、继续创建科普示范社区。

7、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

8、积极向上争取建立前兆监测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街道防震减灾事故应急预案最新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防空防灾宣传日活动,履行人防宣传教育的法定职责,在全民普及防空防灾知识技能,根据省办开展宣传日活动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常德市政府关于《应急知识集中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现制定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宣传日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人防相关法律法规和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增强公众防空防灾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人防部门良好形象。

二、组织领导

此次“防灾减灾日宣传日”活动,我办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办党组书记、主任唐汇元为组长,副主任张恒星等办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邓占桂、李坚、傅瑜、尹双喜、李金亮、蒋琪、孔卓。并明确指通科为牵头科室,其他科室配合,落实责任,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时间安排

20__年5月12日9:30-16:30。

四、参加人员

指通科、信息保障中心全体人员。

五、活动内容

1、通过在主要路段悬挂横幅,散发防空防灾随身手册、防空防灾应急手册、《实施办法》单行本以及反映本地人防建设成就的宣传折页、人防宣传展板、宣传单,政策咨询等形式,以人防法律法规及防空防灾一体化主要内容,广泛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2、在步行街设置咨询点,在宣传场地摆放8块防空防灾知识教育展板;在市人防办门口悬挂横幅、气球,拱门等营造宣传氛围。

3、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宣传的优势,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4、积极争取应急办、地震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

5、充分发挥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平台作用,通过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地进行广泛宣传。

六、活动要求

1、对参与咨询服务的`人员应组织上岗前人防法律法规和防空防灾知识培训;

2、咨询服务人员须统一着装(迷彩服),佩戴人防标识,于12日早上9:00在市人防办指挥大楼门前集合,统一出发;服务期间做到言语规范,举止得体。

3、各区县(市)要对本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找出工作不足之处,以利今后的工作开展。活动总结5月16日前报市人防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社区地震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9917 字

+ 加入清单

1.1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1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1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預測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地震預報,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4.2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民政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国务院,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国务院。

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5.1搜救人员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5.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5.3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4抢修基础设施

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5.5加强现场监测

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气象变化。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5.6防御次生灾害

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区人员转移。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核电站等核工业生产科研重点设施,做好事故防范处置工作。

5.7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8开展社会动员

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电话,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区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

视情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必要时,组织非灾区人民政府,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区群众生活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和生产恢复等开展对口支援。

5.9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及时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安排国外救援队入境救援行动,按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分配救援任务,做好相关保障;加强境外救援物资的接受和管理,按规定做好检验检疫、登记管理等工作;适时组织安排境外新闻媒体进行采访。

5.10发布信息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5.11开展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震局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民政、地震、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灾区范围、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人员伤亡数量、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程度等,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5.12应急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6.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6.1.1先期保障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的信息通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做好灾情航空侦察和机场、通信等先期保障工作。

(1)测绘地信局、民航局、总参谋部等迅速组织协调出动飞行器开展灾情航空侦察。

(2)总参谋部、民航局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机场的有序运转,组织修复灾区机场或开辟临时机场,并实行必要的飞行管制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需要。

(3)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抢修受损通信设施,协调应急通信资源,优先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损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6.1.2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受灾群众安置等,组织抢修重大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目标;国务院启动i级响应后,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1.3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或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实施国家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和需采取应急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启动ⅰ级响应,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必要时,国务院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救灾捐赠与涉外事务、涉港澳台事务、国外救援队伍协调事务、地震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等工作组,国务院办公厅履行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以下工作: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协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

(2)组织跨地区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救灾物资和装备,支援灾区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

(3)支援灾区开展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跨地区大范围转移救治伤员,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

(4)组织抢修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抢险救援通信、电力以及救灾人员和物资交通运输的畅通。

(5)指导开展重大危险源、重要目标物、重大关键基础设施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组织快速抢险救援。

(6)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指导做好余震防范工作。

(7)协调加强重要目标警戒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8)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非灾区省级人民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9)视情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跨省(区、市)和干线交通管制等特别管制措施。

(10)组织统一发布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11)其他重要事项。

必要时,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了解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灾区需求情况,督促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工作部署。

(2)根据灾区省级人民政府请求,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调集应急物资、装备。

(3)协调指导国家有关专业抢险救援队伍以及各方面支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行动。

(4)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地方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5)协调安排灾区伤病群众转移治疗。

(6)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处置重大次生衍生灾害。

(7)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部署的其他任务。

6.2重大地震灾害

6.2.1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制订抢险救援力量及救灾物资装备配置方案,协调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需要国务院支持的事项,由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建议。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等先期处置工作,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2.2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上报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需要,或者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请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议,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应急措施: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转移救治伤病员,开展卫生防疫等。必要时,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2)组织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抗震救灾物资。

(3)指导、协助抢修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

(4)根据需要派出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群众生活、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恢复等工作组,赴灾区协助、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协调非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6)需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6.3较大、一般地震灾害

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或下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协调派遣专业技术力量和救援队伍,组织调运抗震救灾物资装备,指导市(地)、县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必要时,请求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根据灾区需求,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地方做好地震监测、趋势判定、房屋安全性鉴定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以及支援物资调运、灾民安置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必要时,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7.1恢复重建规划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7.2恢复重建实施

灾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灾后恢复重建。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给予支持和指导。

8.1队伍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公安消防、陆地搜寻与救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地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人才保障。各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地震监测、地震預測、地震区划、应急处置技术、搜索与营救、建筑物抗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8.2指挥平台保障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8.3物资与资金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通过与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中央财政对达到国家级灾害应急响应、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8.4避难场所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

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8.5基础设施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通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畅通。在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卫星、短波等无线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确保至少有一种以上临时通信手段有效、畅通。

广电部门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立完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确保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

发展改革和电力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电力运营企业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地震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

公安、交通运输、铁道、民航等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

8.6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震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加强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地震等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制定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组织等,要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9.1对港澳地震灾害应急

香港、澳门发生地震灾害后,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报告震情,向国务院港澳办等部门通报情况,并组织对地震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国务院根据情况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出慰问电;根据特别行政区的请求,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支援。

9.2对台湾地震灾害应急

台湾发生地震灾害后,国务院台办向台湾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和对祖国内地的需求。根据情况,祖国内地对台湾地震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国务院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需求,协调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援助救灾款物,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台湾地震灾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便利。

10.1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大中城市和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中国地震局加强震情趋势研判,提出意见报告国务院,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督导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做好新闻及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10.2海域地震事件应急

海域地震事件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当地海上搜救机构、海洋主管部门、海事管理部门等通报情况。国家海洋局接到海域地震信息后,立即开展分析,预测海域地震对我国沿海可能造成海啸灾害的影响程度,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海啸灾害预警信息。当海域地震造成或可能造成船舶遇险、原油泄漏等突发事件时,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海上应急救援。当海域地震造成海底通信电缆中断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抢修。当海域地震波及陆地造成灾害事件时,参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相应级别实施应急。

10.3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当火山喷发或出现多种强烈临喷异常现象,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国务院。中国地震局派出火山现场应急工作队伍赶赴灾区,对火山喷发或临喷异常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判定火山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视情向灾区人民政府提出转移居民的建议。必要时,国务院研究、部署火山灾害应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支援。灾区人民政府组织火山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转移居民。

10.4对国外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及时将了解到的受灾国的灾情等情况报国务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国际救援和援助行动。根据情况,发布信息,引导我国出境游客避免赴相关地区旅游,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协助安置或撤离我境外人员。当毗邻国家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造成我国境内灾害时,按照我国相关应急预案处置。

11.1奖励与责任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1.2预案管理与更新

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预案实施后,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订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报上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能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学校、医院,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11.3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1.4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11.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社区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方案精选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消防演习,通过演习,检验所辖物业项目的防火、灭火的综合功能: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提高逃生和自救能力;检验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灭火、疏散客户、相互协调等组织能力:检验所辖物业管理企业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运作情况等。所以消防演习意义十分重大,演习过程应注意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做到按部就班、井井有条。

一、消防演习方案申报批准

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服务管理项目部,应提前一个月将消防演习方案计划上报客户或业主委员会。待客户或业主委员会批准后,向负责消防的主管警官汇报备案,同时就消防演习方案向主管警官征询意见。

二、消防演习实施通知

在消防演习实施的前两周,应向所辖物业管理区域的客户发出消防演习通知。

在消防演习前两日,应在公共区域张贴告示,进一步提示客户关于消防演习事宜。

三、消防演习工作内容分工

(1)灭火总指挥负责向消防值班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命令消防值班人员启动相应消防设备;命令物业管理企业员工根据各自分工迅速各就各位;掌握火场扑救情况,命令火场灭火组采取适当方式灭火;命令抢救组采取相应措施;掌握消防相关系统运行情况,命令配合指挥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消防机构查明火因:处理火灾后的有关事宜。

(2)灭火副总指挥负责在灭火总指挥不在场时,履行总指挥的责任:配合协同灭火部总指挥的灭火工作,根据总指挥的意见下达命令。

(3)现场抢救组和抢救运输组负责抢救伤员和负责物品,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运送伤员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输火场急需的灭火用品。

(4)外围秩序组负责维护好火灾现场外围秩序;指挥疏散客户;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保护好贵重物品。

(5)综合协调组负责等候引导协助消防车:保持火灾现场、外围与指挥中心联络。

(6)现场灭火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工作。

(7)现场设备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设备、工具正常使用和充足准备。

(8)机电、供水、通信组负责确保应急电供应,切断非消防供电;启动消防泵确保消防应急供水:确保消防电话和消防广播畅通:确保消防电梯正常运行,其他电梯返降一层停止使用,启动排烟送风系统,保持正压送风排烟。

四、消防演习前培训、宣传

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关于消防演习方案培训,使各灭火小组成员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运行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演习前采用挂图、录像、板报、条幅等形式开展对客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五、消防演习前消防设备、消防器材等准备

在消防演习前一周时间,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进入准备状态。检查消防播放设备、电梯设备、供水系统、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准备各种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带等工具;准备通信设备;选定"火场"并准备制造火源用品及预防意外发生的设备和器材;准备抢救设备工具和用品等。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准备齐全。

六、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演习前3天,由灭火总指挥带领相关负责人对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综合检查,确保演习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混乱,包括人员配备、责任考核、消防设备器材准备、运输工具以及疏散路径等内容。

七、消防演习实施

(1)开启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开始。反复播放引导客户疏散。

(2)各灭火小组开始行动,按分工计划展开灭火疏散抢救工作。

(3)电梯停到一层,消防梯启动,所有消防设备进入灭火状态。

(4)开始消防灭火模拟演练、物业管理企业员工进行疏散演练、灭火器实喷演练、抛接水龙带演练、救护演习,模拟报警训练等。邀请客户观看或参加实际训练。

(5)演习结束后,用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结束,电梯恢复正常,并感谢客户、宾客的参与支持。

八、消防演习总结

消防演习结束后,要求各灭火小组对演习工作进行总结,要拜访客户或采取其他方式收集客户对消防演习的意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改进演习方案和演习组织实施过程中不合理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社区消防防火应急演练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防火,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一、总则

根据“明日家园”小区实际情况实施编制消防应急预案,目的为了做好本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确保小区居民及商户人身、财产安全。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防火,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特制定本预案。

二、防火抢险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物业服务中心防火领导小组:

组长:程建新

副组长:顾东明

副组长:孙建文

抢险成员:程德苏、倪军、苗召元、赵聚堂、唐中坚、胡传志、田庆宾(保安员)

共计:10人

(二)应急职责

1、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宣布紧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副组长:负责应急预案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协助组长作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若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领导小组各成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突发事件的、报告、监控协调、处理,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4、消防灭火组(人员组成名单:维修员1名、保安队长)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本单位各个部位的用电、用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火灾扑救抢险。

5、抢险抢修组(人员组成名单:维修员1名)应急状态下,扑救火灾、设备抢修、设备复位,制定设备保养、维护措施方案,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6、物资供应组(人员组成名单:物管员1名、)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水泥、防护用品等。

7、交通运输组(人员组成:保洁员):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伤病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

8、安全警戒疏散组(人员组成:保安1名):事故现场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9、医疗救护组(人员组成:物管员1名)物业办公室留守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隐患或者突然起火时,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四、应急程序

(一)预警

定期对火险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进行监控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排除并建档登记。做好动态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整改情况。对近期国内外及本地火灾事故及时通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火灾防范意识。

(二)报警

1、当确认发生较大火灾时,第一时间拨打119,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业主,向值班保安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并迅速利用就近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防止火势蔓延。

3、立即引导附近人员先行疏散,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4、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事故情况。

5、事故如发生在夜间或节假日,发现人员直接向组长及副组长报告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同时拨打119公安,消防报警,并采取必要的可行的控制措施。

(三)接报

1、保安值班人员、组长、副组长为接报人员。

2、接报人员应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问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做好电话记录。

(四)组织救援队伍

1、组长或副组长接到报警电话后安排保安人员采取可行灭火措施,如:灭火剂,关闭起火局部电源等措施,再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1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

2、防火应急领导小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起本组的工作人员及抢险装备,赶往事故现场,向组长、副组长报到,接受任务,了解现场火灾情况,开展统一分工的救援工作。

(五)设立急救医疗点

1、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选择有利地形设立必要时通知120救护车到现场等到救援。

2、各救援队伍服从安排,听从指挥,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3、指挥部、各救援组、医疗组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悬挂旗帜,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

(六)抢险救援

进入现场的各支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救援工作。

1、防火救援小组:迅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救援方案;根据火灾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积极组织指挥灭火及住户转移疏散。

2、危险源控制

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扑救;组织专业人员对出现火险的部位进行控制、抢修;对可能造成危险物品、气体泄漏的要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现场警戒

警戒疏散组根据划定的危害区域做好现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其他人员及车辆靠近。

(八)现场医疗急救

1、医疗救护组在火灾事故初发阶段就应与各大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工作。

2、医疗救护组配合120专业医生在第一时间对伤员转移并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急救时按先重后轻的原则治疗。

3、经现场处理后,120送至医院救治。

4、在办公室查询伤者家人的电话,尽可能及时通知伤者的亲人。

(九)疏散撤离

1、事先设立安全区域,确定疏散撤离路线,只会有序,撤离安全区。

2、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组织和指挥引导遇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五、善后恢复

1、事故现场清理,受伤人员的医治慰问:

2、事故原因调查,并形成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3、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4、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社区地震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保障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

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镇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灾情收集与上报

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

(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

(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

镇长或党委副书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

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孙刚、胡雪等赶赴镇卫生院和震区医疗点。

(1)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视情况需要,在人员伤亡集中的村(居)设置医疗救护点;

(2)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提出请求支援方案。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治安维护

分管治安的镇领导负责治安维护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石成喜、郑标等,组织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组行动。

(1)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震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

(3)做好党政机关、水电设施、银行等重点目标保护工作。

5.宣传报道

分管宣传的镇领导负责,孙明军、孙志宇等共同参加,做好震后的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2)迅速与县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按照上级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3)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镇)指挥部报告一次,如有负面舆情,立即报告;

(4)配合上级做好媒体接待和社会各界来访工作。

6.综合保障

镇分管政工领导负责地震应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协助。

(1)做好全镇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级救灾人员接洽工作,协助安排办公、食宿、向导等相关事宜。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有感地震发生后,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职责是:

1.尽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报县政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3.协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等。

(三)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辖区内或邻镇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迅速收集掌握谣传范围、内容等基本信息,上报县政府及县地震局,协助上级公安、宣传、地震等部门做好谣言传播来源调查和宣传辟谣工作。

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时,我镇地震应急结束。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镇党委和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并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社区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条 机房突发事件包括网络设备或服务器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等等。 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如下: 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加强防火、防盗意识。

第二条 机房漏水应急预案如下:

1、发生机房漏水时,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机房管理人员。

2、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安排停用故障空调,清除机房积水,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处理,必要情况下可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3、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房安全,同时安排通知工程人员及时清除积水,维修墙体或窗户,消除渗漏水隐患。

第三条 机房火灾应急预案如下:

1、完善机房环境,确保机房放置灭火器;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机房。

2、机房管理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懂得灭火的方法,会扑救初起火源。

3、一旦发生火灾,迅速切断机房电源,避免灾情的扩散,并迅速和保安部联系必要时立即报火警。

第四条 机房停电应急预案如下:

1、接到停电通知后,应及时通过办公系统、电话等发布相关信息,部署应对具体措施,要求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2、机房管理人员每日检查UPS电源的状态,确保在突发停电时,UPS电源能自动供应服务器正常工作15分钟以上,保证员工工作的数据及时保存。

第五条 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如下:

1、发生通信线路中断、流量异常等故障后,发现状况的员工或部门领导应及时通知网络管理员。 2、网络管理员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检测故障区域,并作相关故障处理,逐步恢复故障区与服务器的网络联接,恢复通信网络,保证正常运转。

第六条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如下:

1、机房管理人员每日检查机房内各服务器状态。

2、定期备份数据服务器数据。并将备份资料拷贝到移动设备。服务器出现严重硬件故障时启用备用服务器以保障正常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街道办事处地震防灾应急预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205 字

+ 加入清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与应急指挥能力保障地震应急工作能够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我办事处处置地震灾害应急事件。

(三)工作原则

1.立即响应,快速启动的原则。我辖区地震灾害性发生后,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地震灾害事件。

2.统一领导,协同行动的原则。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是处置全处一般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各社区要密切配合、协同行动。

3.依靠军民,运用科技的原则。地震应急要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坚持科学决策,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依靠和发挥民兵应急分队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责

办事处内发生地震灾害后,由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1.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

总指挥:粟显清,党工委书记

副总指挥:宋警华,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邓宏妤,党工委副书记

王天顺,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副主任

王亚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周亚玲,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娄然,党工委委员、南街派出所所长

佟驰,区市场监督局西南分局局长

成员: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办事处民兵应急分队、社区民兵应急分队、志愿者、辖区各单位

2.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

(1)分析、判断地震趋势,确定应急工作方案;

(2)部署和组织办事处域内发生地震灾害的援救;

(3)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参加抢险救灾;

(4)向区政府提出办事处紧急应急请求;

(5)向区地震应急部门请求救灾援助,并接受上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领导;

(6)请求区地震应急部门派出现场工作组给予救灾指导;

(7)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3.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四楼会议室。办公室主任由王亚飞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为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络员唐灿同志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联络、震情信息、灾情信息、信息发布、条件保障等工作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1)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2)拟定抗震救灾方案;

(3)传达贯彻区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督促落实各社区和驻办事处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

(4)协调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5)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情况;

(6)拟定宣传工作方案,指导社区抗震救灾宣传,配合区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信息发布;

(7)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8)承担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4.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各小组组成及职责:

抢险救灾组:

组长:王天顺,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王亚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民兵应急分队

工作职责:配合区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抢险救灾组抢救被压埋人员及国家重要财产、文物;配合有关部门抢修道路、桥涵、水利、电力、供水等设施;配合运输救急物资、药品;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负责办事处区灾民的疏散、灾民吃、穿、住的安置工作。

通讯保障组:

组长:邓宏妤,党工委副书记

成员单位:电信公司(联系人:陈明18985309__X)、移动公司(联系人:廖爽13721556__X)、联通公司(联系人:徐永静18685392__X)联系办事处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保障办事处、指挥部与各工作组及救灾现场之间的通讯联系:负责地震灾难后通讯线路设施的抢修,尽快恢复灾区和外界的通讯联络。

交通运输组:

组长:宋警华,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成员:党政办应急车辆保障人员。

工作职责:协调车辆,保障指挥部应急用车,协调维持交通秩序,组织人员及时运送伤员、物资等任务。

医疗卫生组:

组长:王亚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单位:各社区卫生所、各药铺门市。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医疗救护和伤员的运送,及时防止和控制病疫的蔓延,负责分配协调应急救助药品等,做好对灾民的卫生防疫。

救援物资分配组:

组长:宋警华,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成员单位: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财政所、民政部门。

工作职责:保障协调救灾资金、物资的分配,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搞好救灾物资、资金接收、转运和分配工作,负责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治安保卫组:

组长:娄然,党工委委员、南街派出所所长

成员单位:派出所、社区民兵应急分队。

工作职责:负责维护应急期的社会治安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负责本办,事处灾后的治安保卫;负责灾后救灾指挥部及要害部门的治安保卫,监视火灾、抢救受灾人员,确保震区社会秩序稳定。

宣传组:

组长:周亚玲,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成员单位: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社区、学校宣传员。

工作职责:负责宣传、普及地震、防震知识,配合区级部门宣传报导抗震救灾工作;及时上报震情、灾情;及时传达报导抗震救灾信息。

(二)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指挥协调震区治安保卫组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指挥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险救灾队伍紧急抢救被压埋人员。

2.指挥协调医疗卫生组和卫生部门紧急抢救、转运伤员。

3.指挥协调抢险救灾组和民政部门迅速安置灾民生活、发放救灾款物。

4.指挥人员排查火灾隐患和消除火灾。

5.协调指挥通讯保障组、抢险救灾组迅速解决临时通讯、供水、供电问题。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震情监视和震灾损失评估工作。

7.指挥协调交通运输组迅速抢修重要交通设施,恢复运输。

8.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

9.向上级反映震情、灾情处置情况;并负责落实上级的决定,处置现场其他事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地震预警和预防的内容:

根据上级地震应急部门地震预警预防总体安排,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破坏性地震趋势给群众提供预警信息,并做好预防准备。

(二)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和区地震应急部门密切联系,根据区地震应急部门的监测情况;向社区传达地震信息,做到快速传达、快速反映。

四、应急响应

(一)地震灾害事件级别划分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办事处内5.5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的地震。发生在办事处内5.0-5.5级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造成5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震。发生在办事处内4.5-5.0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以下的地震。发生在办事处内4.0-4.5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二)地震应急响应和预案启动

只要发生地震灾害,办事处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本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办事处应急指挥部着手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具体应急工作。发生地震时,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向区应急指挥部和地震应急部门报告,请求支持,并派现场工作队协助救援。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

地震灾害信息和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各级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

震情速报:办事处内发生地震后,办事处应急指挥部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震情向上一级地震检测部门报告,请求上级部门对地震进行精确测定和余震预测,同时及时将监测意见报区应急指挥部。

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其工作程序如下:立即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社区了解情况;并在50分钟(夜间可延长至100分钟)内报区应急指挥部和区地震应急部门。要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四)通信

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通信方式:办事处电信所开通地震应急通信线路。

地震现场的应急通信方式:地震现场工作队携带移动电话、卫星地面站等设备赶赴灾害现场,架设通信线路,保证需要灾害现场与区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的实时联络。通信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入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五)地震发生后,办事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汇报情况。办事处应急指挥部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启动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部署地震应急工作;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必要时决定实行应急措施。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紧急召开指挥部全体会议,部署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并组织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救援;派出由指挥领导带领的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与灾区共同设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调派办事处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灾区,直接组织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为上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紧急支援行动提供保障条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向办事处应急指挥部和上级地震应急部门汇报地震应急工作。

(六)紧急处置

在地震灾害现场,建立由办事处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

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地震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向地震现场指挥部报到,报告队伍实力,了解灾情与救援行动进展;由地震现场指挥部划定责任区,部署救援任务,必要时向地震现场指挥部请求大型机械等;条件支援,在救援行动进程中报告救援行动进展、新发现的情况、需要请示的问题;与现场指挥部协调转移、撤离工作的安排。

(七)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协调组织办事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协调上级派出所的地震灾害救援队的救援行动。

办事处人武部、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并配合公安消防部门扑灭火灾和抢救被压埋人员。办事处卫生医疗组负责抢救伤员。交通运输组及时对被破坏的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抢修。在地震废墟中进行人员抢救要按照搜索营救程序实施。一是现场快速展开:现场快速勘察,设置警戒线,建立救援基地。二是搜索行动:展开人工搜索尽快发现地表或浅埋的受难者,进行警犬搜索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受难者,对重点部位进行仪器搜索以精确定位。三是救援行动:采用起重、支援、破拆及狭窄场地营救,高空营救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四是医疗救护行动:由具有现场急救经验的专业急救医生,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受难者进行救助,迅速转送医疗站。不同救援队伍之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功能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友邻队伍之间要划分责任区边界,同时关注结合部;区块内各队伍之间要协商解决道路、电力、照明、有线电话、网络、水源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各队伍之间保持联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

(八)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需要进入震损建筑物开展搜索与营救行动时,对拟进入的震损建筑物进行危险评估,判断能否进入;营救行动需要对震损建筑物的有关承重构件与支撑构件进行破拆,对拟破拆的承重构件与支撑构件进行危险评估,判断能否破拆。

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危险品泄漏的危害性,划定危险区域,采取处置危险品泄漏的紧急措施。

监视余震危险,视情况发出警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发现余震征兆,立即向震损建筑物中的救援人员发出撤离警告。

监视救援现场及相邻区域的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的威胁,及时向救援现场的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监视救援现场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威胁,及时向救援现场的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九)群众的安全防护

灾区村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行动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会同区民政局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十)次生灾害防御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处置地震次生灾害事故,要配合区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局、生态移民局对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十一)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办事处内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后,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各个小组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多方面人员开展救助;办事处协调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并视情况开展为灾区人民的捐助活动。

(十二)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地震灾害发生以后要配合区地震办对地震烈度进行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非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并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十三)信息发布

地震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地震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办事处党政办会同区委宣传部开展,区地震应急部门办负责提供地震预报和震情灾情信息。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散发新闻通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新闻网站或政府的网站发布信息。

(十四)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达到上述条件,由办事处应急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有关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震区所在社区负责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当伤亡人员较多时,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协助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在地震应急过程中依法启用或征用的安置场所、应急物资,应给予适当补偿;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地震应急结束后,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要尽快进行地震造成的污染物收集和现场清理工作,防止发生二次污染。有关社区要及时制定震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并迅即开展恢复重建建工作。

(二)社会救助

办事处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救助制度,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救助,逐步加大社会救助的比重。根据地震灾害影响程度,组织本辖区内救灾捐助活动,必要时,积极争取办事处外的救灾捐赠。

(三)保险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灾害发生后要积极协调配合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进行给付的各项活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做好灾区保险工作的监管。

(四)调查和总结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区地震应急部门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并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上报区应急局。

根据应急职责,组织实施地震应急的小组和有关单位,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的12天内,办事处提交地震应急处置情况的书面总结汇报。报告内容包括:地震事件基本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善后处置情况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办事处将情况汇总后,向区地震办提出书面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要保持密切联系,通讯保障组要对办事处内的通讯设施做好维护,灾难发生时要及时抢修并做好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办事处交通运输组协调公路、运输部门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储存工程抢险必备装备。应急救援队名单及装备的性能、数量和存放位置等数据每年新一次,更新数据报区地震应急部门。

2.应急队伍保障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由民兵应急分队,各行业紧急救援队伍,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

工程抢险队伍:民兵应急分队、危险化学品救援、辐射防护等行业特种救援队伍,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病队伍,办事处医院及各社区卫生医疗队伍;

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地震应急部门、住建部门的建筑物安全鉴定专业队伍。

3.交通运输保障

办事处协调配合区公路、运输部门制定交通应急预案,形成快速、顺畅、相互协调支持的应急运输系统。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可能遭受地震破坏的运输工程设施进行除险加固;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开辟便捷应急通道,按照要求优先运送应急人员、伤员、物资和装备。

4.电力保障

办事处配合协调电力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证受灾时的电力供应。

5.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小组组织人员对被破化的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排险,尽快恢复基础设施的功能。

6.医疗卫生保障

办事处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力量对伤员进行及时抢救,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做好灾区的饮水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工作。配合区市场监督局对灾区食品、药品安全进行监督,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其他部门应当配合卫健局,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群众提供精神、心理卫生的帮助。

7.治安保障

派出所,社区民兵应急分队要加强对政府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等重要目标的警戒;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8.物资保障

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配合区应急局开展应急物资能力资源状况调查,协调包括医药、油料、钢材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分配。负责配合区民政局做好物资准备和接受的国际社会、国内非灾地区提供的救援物资的调配、使用。配合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做好灾民方便食品、纯净水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和调运。配合物资装备部门做好灾民救济粮食的储备和调配。

9.经费保障

办事处协调配合区财政局对救灾应急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调配,并保证救济款的发放。

(三)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社区要利用多种形式,以“积极、谨慎、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村民的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知识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知识,提高居民的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各驻办事处单位、商户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四)监督检查

由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会同区地震应急部门及有关部门,对本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及时组织总结地震应急实践经验与教训。

七、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们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重伤和死亡以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当办事处内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收集震情与社情,密震情发展上报区应急局和地震应急部门。办事处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二)应对办事处外强震波及

邻乡(办事处)发生地震造成我办事处境内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及时了解震情动态并向区指挥部报告。办事处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维护社会安定;同时做好地震应急援救队伍和物资的准备,根据区指挥部指令随时支援灾区。当预测余震可能扩大时,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进入应急准备。

八、附则

(一)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将此预案报区政府办和区地震应急部门备案

为了使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不断完善,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会同区政府有关部门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本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承担。

(二)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办事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经办事处批准后下发实施。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20__年10月18日起开始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社区防雷暴雨天气应急预案模板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洪安全的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情况概述

学校交通虽然便捷,但存在着汛期安全隐患。学生所在地大都来自于_、_、_等等,分散居住在山坡、壕沟、低洼地和池塘边,来往学校的路途情况也同样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当我省处于暴雨洪水的高发期时,易发生水灾,危及学生生命安全,随着汛期的`到来,汛期安全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人民部门和沂南县教体局做好学校防汛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地做好当前学校防汛安全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汛期学校安全工作,指导学校防汛工作,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各部门的行政人员和各班班主任组成。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

联络组:

成员:

四、应急措施

1、突出重点,加强防范。

(1)学校组织人员立即对学校校舍进行一次清沟排淤、维修加固、全面检查。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校舍。特别要注意检查学校内围墙、挡土墙、厕所、宿舍等建筑物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危房和受雨水侵蚀新产生危房中的危险隐患。(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检查)

(2)凡是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上报,坚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上课。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除险维修加固。

(3)建立预警系统,落实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要严密监测并及时预报,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人。

(4)学生上学、放学的主要道路存在安全隐患的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5)暴风雨前后,楼顶要做好防雷安全准备。

(6)每天中午、晚上放学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7)各班要在学校领导组统一领导下加强警戒,做好在危险地段护送学生工作。

(8)当连下大暴雨,学校应采取果断措施,先决定撤出教室,停止上课待汇报后再定。

2、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1)各班采用多种途径向学生进行汛期安全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防灾意识、责任意识、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学生不能到江河塘湖、水库边、低洼地带等可能发生山洪及地质灾害地区游玩。

(2)在汛期,严禁学生下水游泳、玩耍;严禁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确需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校外集体活动的,要报告县教育局批准,并严格按照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进行)。

(3)加强家校联系,汛期如遇暴雨、洪水猛涨等紧急情况,各班要以确保师生安全第一为原则,必要时采取调整上课时间或停课等紧急措施,果断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加强家校联系,落实护送人员,确保学生返校、返家安全。

(4)绝不允许学校组织考生搭乘无牌、无证、无照或超载车船参加考试。

3、强化责任,严明纪律。

(1)汛期间,学校设立汛期安全信息员,及时汇报学校防汛安全工作开展情况,随时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态。必须成立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安全救援小分队,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防汛工作务必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根据汛情的变化,有序组织好师生和学校财产的安全转移,人员转移、物资的搬迁。必须以“师生安全第一”为原则,做到“先人后物”。且一般由地势低的地方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有隐患地带向安全地带转移,坚决杜绝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3)在预警期内,严明纪律,认真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密切关注汛期学校及周边的安全动态。如遇突发事故,务必以“师生安全第一”为原则,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师生安全,并及时报县教育局,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对于忽视预防,疏于管理、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将依规、依法从严处理。

五、联系方式(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为做好我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设备,及时通报灾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委会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避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乡辖区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四、应急机构及职责

抗洪抢险、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乡上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和7个组,指挥部机构设置及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工作职责:指挥、组织全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职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组织日夜值班,随时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联络、协调、监督、检查各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上级三防部门上报险情、灾情。

(二)各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重点地段防御洪灾、地质灾害组

组长:

成员:

2、地质灾害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填写工作责任书和到户避险明白卡,发至各重点户,对辖区内的危房、傍山建房、易受浸房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群众撤离。

3、抗洪抢险组

组长:副组长:司程健徐进军

成员:

工作职责:发现险情时,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快速将险情通知群众,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受灾群众及物资,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4、救灾安置组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住、疫情控制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5、治安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的畅通无阻。

6、卫生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在全乡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医疗救护点,加强前方医疗救护与后方医院急救中心的联系,供应所需医疗药物器械,确保灾民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水源水质的检验和饮用水消毒,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7、电力抢修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保障辖区内防灾、抗洪、救灾的`用电以及乡指挥部办公室用电,对易发生触电伤及人员地区及时停电,灾后保障恢复供电。

五、防洪、防地质灾害实施方案

(一)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1、汛期(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畅通。

2、指挥部成员及各组应按分工职责,密切注意和主动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做好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当预计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情况下,全体人员进入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紧急状态,指挥部及各组按责职分工,组织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工作要服从救灾抢险。

(1)以救灾抢险为中心,全民动员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2)派出所、乡公路所等部门立即行动,做好抗洪抢险、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到达。

(3)指挥部办公室要准备车辆,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维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救灾安置组必须遵循“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