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儿园大班科学动物保护色详细教案实用20篇

科学也是一门手脑结合的学科。孩子们做事时也一定要思考。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4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浏览

6814

范文

232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许多新成员,蚂蚁刚出生,蚁后正在照顾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质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590 字

+ 加入清单

关注目标:关注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和咸水,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模块图分析、讨论、实验。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活动一谈话:了解水分布情况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

(二)分组观察地球仪,哪些地方有水。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咸水,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爱护珍惜水资源。

活动二:了解水的作用

哪些地方有水?水有哪些用处?通过快速联想,懂得淡水对人类以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一)快速联想:

1、哪里有水?(河、湖、井)

2、水有哪些用处?(饮用、灌溉、养殖)

(二)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饭、浇花菜)

(三)观看实验录像:

取4盆生长良好的温生草本植物,老师和小朋友分别用咸水、污水、淡水浇灌,然后分别放在阳光下,两天后,可见叶片日渐枯萎,从而使幼儿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淡水。

活动三:能用的水只有这么点儿

分析模块图:

(一)地球上淡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料),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7%是水,并因此被称为“水球”,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3/4存在冰川和极地冰帽中,因此,地球的总水量中只有0、6%是液态淡水,而且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人们需要的淡水就取自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有的区域中地下水的储量丰富,但必须钻透地层或岩石才能取之,难度大、费用高。另外,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淡水的.供应量就更为有限了。

(二)讨论:

1、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怎样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资料:节约用水是解决地球水资源私有制的一个有效措施,每人节约1滴水,就会少耗费许多能源,减少许多污水量。地球上水很多,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却是其中极少一部分,我国水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当少,加上开发治理和污染,水危机迫在眉捷。因此,节约用水就成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的一个必要措施,节约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环境,减轻地球负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吧!

(三)从我做起,节约用水

1、适度拧开水龙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不要让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3、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即冲即用,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要关上水龙头。

4、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5、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6、发现有人浪费水,应及时阻止。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水会流动,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质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意图:在一次语言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老师的挂图上破了一个洞,于是他们对那个不起眼的小洞发生了兴趣:有的认为是撕破的洞,有的觉得这个洞是小虫蛀的,还有的想办法补洞-----孩子们对洞洞的探索由此延伸到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再到生活中的常见的洞洞,可以玩的洞洞玩具,可以吃的洞洞食品一系列话题-----看见孩子们兴趣浓厚,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目的是想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洞洞玩具世界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洞洞的奥秘。

1. 幼儿探索洞洞玩具的玩法,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讲述玩具的玩法。

2. 懂得爱护大家的玩具并遵守游戏规则。

3. 体验协作的快乐以及和同伴竞赛的紧张刺激感受。

1. 事先和幼儿约定洞洞玩具约会日。

2. 幼儿带上自己喜爱的洞洞玩具。

3. 教师自制的洞洞玩具,玩具展示台。

4. 音乐曲>,>。

5. 红色卡纸自制有洞洞的爱心卡.

一. 幼儿分男,女角色佩戴快乐,开心的图标听着欢快的>音乐拍手,踏步有秩序地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课前设置手机铃声):快乐公主,开心王子们,今天,老师接的了洞洞玩具王国的邀请电话,请我们去和洞洞玩具约会,你们高兴吗?让我们到那个神秘的世界去遨游吧!出发喽!

二. 随着洞洞玩具国的飞飞姐姐(教师扮演)一起进入洞洞玩具展示厅,欣赏品种繁多,千奇百怪的洞洞玩具。

三. 飞飞姐姐:开心王子,快乐公主,欢迎你们来到洞洞玩具国。这里的洞洞玩具将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你们会用洞洞玩具国的动作来和新朋友交流吗?来吧!跟着音乐用你们的身体展示你身体的洞洞。这样那些洞洞玩具就会和你们一起狂欢。(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表演身体变化出的各种洞洞形态)

飞飞姐姐:听说你们是最聪明的王子和公主,让我考考你们!

1. 你们吃过哪些有洞洞的食品?

2. 说出五种生活在洞洞里的动物。

3. 见过哪些有洞洞的物品?

4. 什么洞洞是有用的?什么洞洞是不好的?

5. 你喜欢哪些洞洞玩具?

:

1. 这是什么玩具?玩具上哪里有洞?这些洞洞有什么作用?

2. 请大胆的王子,公主上台做小讲解员一边示范玩具的玩法一边说出洞洞玩具的奇妙之处。

1. 提出要求:你们交换玩具时应该说什么?

2. 玩玩具时应该注意哪些事?

3. 归还时应该怎么说?

4. 一起制定规则:友好交换,爱护玩具,礼貌用语。

飞飞姐姐:开心王子,快乐公主,现在洞洞玩具国有一些洞洞玩具在哭泣,它们的心破了一个洞,因为有些孩子把它们损坏了,你们愿意帮忙把它们补好吗?(齐声答:愿意!)

幼儿设计新奇,好玩的洞洞玩具。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洞洞玩具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老师讲故事;

2大胆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3练习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大纸箱一个:上面开一个比较大的口,面对幼儿一面布置成一个小水池;

2卡纸立体动物三个;

3小青蛙、鸭子、乌_饰若干;

4泡沫垫子,在场地上布置一个小水池

活动过程:

1用三只小动物表演游戏给小朋友看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2分别表演三只动物“扑通”跳下水的过程:

提问:

a小青蛙呢?

b谁不见了?小鸭子?

c小乌龟?

3将三只动物重叠拿出纸箱问: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幼儿练习完整句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4老师重复一遍故事,幼儿随老师一起玩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吃点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动物歌》幼儿园教案大班 小动物的歌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1、 学习用接唱和对唱得方式演唱歌曲。

2、 尝试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 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1、音乐会背景图一张。

2、节奏图谱一张,智慧老爷爷图片。

3、各种小动物若干。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出示音乐会图片,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小动物,智慧老人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知道知道这就是小花猫,答案可以是各种动物)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集体一一唱出他们自己想出的答案。(小花猫、小花狗、小松鼠、小公鸡、小花鸭、小胖猪等)。

智慧老人最喜欢听完整、有节奏的话,你们能不能和他的节奏一样,把谜底完整地告诉他呢?(幼儿尝试念),讲得真好,智慧爷爷已经把它记下来了,出示节奏谱,你们能不能有节奏地拍着手来念一遍给智慧老爷爷听呢?师幼合作边拍手边念歌词一遍,熟悉节奏。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个谜语怎么会有那么多谜底呢?别着急,智慧老人他还没讲完呢?后面还有两句呢。例: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 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只要把某种小动物的主要特征讲出来就能猜对)。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真能干,你们都猜对了,智慧爷爷可高兴了,一高兴他就唱起来了,你们听,智慧爷爷是怎么唱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哪儿是唱的?哪儿是念的?(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歌唱猜谜一则。

原来,谜语也可以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老人,好吗?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刚刚智慧老人的谜面都是从小动物的外形上来编的,下面再来猜猜第二个小动物又是谁呢?)。

脑袋圆圆的,耳朵尖尖的,胡子两边翘,喜欢抓老鼠,……..小花猫 (这则除了外形, 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编进喜欢做什么?)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3、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

下面这个小动物又是谁呢?教师用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汪,看家本领大),并完整地歌唱问句部分,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师生完整地唱出答案。(这则除了外形,喜欢看家,还编进了什么?叫声)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4、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

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出答案。

例:老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幼儿: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大白象。

幼儿直接“从锉锉锉”接唱猜谜两次。

1、出示一个小动物,让个别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谜语,其余幼儿一起完整直接接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2、 幼儿独立完成谜语,大家一起猜、接唱。

今天,大家都很能干,不仅猜出来,而且用好听的声音把小动物请出来,让小动物们可以快快乐乐地参加音乐会,他们高兴极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跳个快乐的舞来庆祝一下,你们愿意吗?(愿意)!

(听音乐集体跳套圈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学生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学生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学生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学生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评析:

中班学生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学生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学生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学生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学生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学生自由发言,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学生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学生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学生观察、操作,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学生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天气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并会选择相应的标记。活动准备:

1、教具:红色的圆片片、方片片各5个;红、绿、方、圆标记各一个。

2、小组操作材料:红、绿、方、圆标记和分类盒人手一份。

第一组:红、绿瓶盖各3个(共5份);第二组:红、绿棋子各3个(共5份);第三组:方、圆同色小积木各3个(共5份);第四组:方、圆同色卡片各3个(共5份);第五组:方、圆同色棋子各3个(共5份)。

3、活动场地布置:红色、绿色的方圈、圆圈若干个。

1、集体活动:创设为小猫整理玩具的情景,激发孩子分玩具的兴趣

①请一幼儿将一样的片片放在一起。

②请幼儿选择相应的标记,边送边说:“_标记送给_片片。

2、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猫认真、仔细地分玩具,并做好标记

第一组:分红、绿瓶盖;第二组:分红、绿棋子;第三组:分方、圆同色小积木;第四组:分方、圆同色卡片;第五组:分方、圆同色棋子。

操作要求:①分好玩具再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_标记送给__。”

③玩好一组,可以请老师检查后,整理好学具再到另一组活动。

3、游戏:找圈圈

按标记听琴声滑音迅速站到相应的圈圈里。(巩固分类,提高幼儿排除颜色、形状的干扰,按标记选择相应圈圈的能力。)

4、活动评价:小猫谢谢小朋友帮助他整理玩具,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并邀请大家跳一个庆祝舞。

活动反思:在本次操作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不管按颜色分还是按形状分,平面图形(如花片、卡片)的正确率大大高于立体实物(如棋子、瓶盖等)。

试分析原因:

(1)教师以前在提供材料时,平面材料较多,忽视了生活中可运用的实物。

(2)就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来看,平面思维优于立体思维。

(3)小班幼儿的排异性思维发展水平低,在实物分类时十分容易受颜色、形状的干扰。

改进建议:

(1)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有机地将数学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2)平时经常性地组织孩子多观察、多触摸,比较平面(图片)与立体(实物)的异同点,感受同一标记可选择事物的多样性。

二是本次活动的要求是为实物分类后选择相应的标记,可是大多数的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是先插好标记,然后选实物入。

试分析原因: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按标记分类比为实物分类选标记来得容易。因为按标记分类,标记首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显性的支持材料,而为实物分类选择标记,首先要求幼儿思考这些材料怎么分,按什么分,有一个内部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为分好的材料选择标记时,要求幼儿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较之按标记分类,这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

改进建议:

(1)经常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逆向性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幼儿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2)在设计各种活动时,注重提问的多元性、开发性,以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动物的尾巴幼儿园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图片若干

1、认识动物的尾巴

2、认识动物的尾巴功能与特征。

猴子尾巴长,小猪尾巴卷又短,孔雀尾巴像把扇,白兔尾巴像棉花糖。

1、教师带领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提问:

(1) 谁的尾巴长又长?

(2)谁的尾巴卷又短?

(3)谁的尾巴像把扇?

(4)谁的尾巴像棉花糖?

(5)谁的尾巴毛茸茸?

1、教师事先将动物的图片盖住,只露出局部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1)这是什么动物呢?(让幼儿观察后回答)

(2)你是如何猜出来的?(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再掀开遮住的部分,让幼儿检查猜的是否正确)

2、教师将所有的动物图片剪成四部分(头、身、脚、尾巴)放在一起,随意抽一张,请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其他部分,

将它拼成完整的图。

3、每拼出一只动物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这种动物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用?

例如:

(1)猴子尾巴可以爬树荡秋千

(2)小狗高兴时尾巴会摇一摇

(3)孔雀尾巴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美丽

(4)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4、最后教师说一说动物园常见动物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小学四年级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小学,四年级,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西瓜是平湖的特产,幼儿很熟悉。而活动《数西瓜》主要是引导幼儿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用西瓜贯穿整个活动。

1、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初步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2、激发幼儿参与计算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难点:了解10以内单双数间隔排列的规律。

1-10数字每人一套,西瓜图片(小圆片)若干。

1、小朋友,老师说几句话,说对了,你们就说“对”,说错了,你们告诉我应该怎么说?

2、教师说:“奶奶有一只手”(双)“拿着一个篮子”(对)“上街买了一只鞋子”(双)“又买了一个西瓜”(对)“一个帽子”(对)等。

总结:在生活中凡是两个两个成对出现的东西就叫它双,如一双鞋、一双筷子,一双手,有的东西可以是一个一个成单的,如:一个西瓜、一个篮子,这些东西可以是单个的。

1、幼儿拿出“西瓜”,两个两个配成对,请幼儿讲述摆放的情况(幼儿:我有5个西瓜,有一个没对儿,我有8个西瓜,都配成对了。)教师将幼儿的配对情况按顺序演示出来。

2、总结:“象这样的数2、4、6、8、10表示的东西都是成双成对,这样的数叫双数,1、3、5、7、9叫单数。

1、幼儿把1——10数字按顺序排好。教师指令,幼儿翻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翻出卡片中单数,在翻出卡片中的双数。

3、怎样才能翻得又快又对呢?(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操作的,感知积累1---10中单、双间隔排列规则的经验。)

1、游戏“扮西瓜”。

玩法:教师抽出10以内任意一张数字卡片,如是双数,幼儿用手做小西瓜,如是单数,幼儿用身体做大西瓜。

2、寻找单、双数。

教师:“小朋友找找,你身上或周围的东西,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

大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判断,为下一步作铺垫。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西瓜进行配对,幼儿在操作中,自由探索。教师再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幼儿容易理解单、双数。

通过自己操作,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幼儿的天性是爱玩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在快乐、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373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使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性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害怕,学会保护新长出来的牙齿。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若干幅,牙齿模型一个,牙刷一支,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牙齿。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牙齿及其保护的主题。

谈话:今天老师想让小朋友们来猜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师说谜语幼儿猜。谜语:《牙齿》

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

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漱口》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数牙齿

(1)教师把准备好的小镜子发给幼儿,请幼儿拿着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数一数自己有几颗牙?

(2)观察自己的牙齿,看看有几颗牙齿掉下来?其他的牙齿怎么样?

3、画牙齿。

谈话:小朋友,镜子里的你笑的真灿烂,请把那口洁白的牙齿画下来吧。

(1)幼儿动手绘画,

教师观察指导。

(2)挑选幼儿优秀的作品到讲台前展示。

二、观察牙齿,了解龋齿及其危害。

1、图片展示,引出话题

给幼儿观看一组龋齿严重的形状图。

谈话:“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

2、观察牙齿,找出龋齿。

请幼儿相互观看别人的牙齿或者照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

3、了解龋齿的危害。

先请长龋齿的小朋友谈谈为什么会长龋齿?长了龋齿感受是怎样的?

讨论:龋齿会给我们带来那些危害?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4、龋齿的预防

启发幼儿讨论,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

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这样你就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5.朗读快板诗《预防龋齿》:

牙齿健康人人夸,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

小朋友要记牢,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

牙齿早晚正确刷,饭后漱口要干净;

健康饮食少吃糖;牙齿定期去检查;

只要坚持能做到,牙齿肯定会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三、了解换牙。

1、分别让大家看一看,班上牙齿活动的小朋友,或者是乳牙已经部分脱落长出新牙的小朋友的换牙的情况,让幼儿知道现在正是大家换牙的时候,提出以下问题:

当你发现自己的牙齿活动了怎么办呢?能不能用手去晃他,让它快点掉下来,为什么?

有的小朋友乳牙还没有掉,新牙就长出来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如果是牙齿掉了,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长出新牙,应该怎么办呢?

2、教师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换牙的知识和换牙的卫生。教育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零食,睡前不吃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3、保护牙齿:我们的东西坏了,可以再换一个,可是换过的牙齿坏了,就很痛苦的,因为换过的牙齿要跟我们一辈子,把你们保护牙齿的经验都说出来告诉大家。分组讨论,汇报。

四、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1、学儿歌《刷牙》,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刷牙。教师出示教学图片和牙齿模型,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嚼面来回刷。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刷牙。

《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天天都要把牙刷。

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净,保护牙齿人人夸!

2、小结幼儿刷牙方法,提出每天早晚在家里坚持刷牙的要求。

五、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引导

保护牙齿(学前班)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幼儿园科学教案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2、尝试制作水泥沙,初步了解沙子的功用。

3、喜欢科学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沙子,人手两个杯子、搅拌棒,沙画图片、水泥、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沙、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沙)这是什么?你以前见过吗?请你去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玩一玩这些沙长的什么样?(幼儿操作)

教师通过幼儿的回答小结:沙子是细细的、一粒一粒的,摸在手里软软的……

二、进一步探索沙子的特征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沙子会流的,请你来演示给小朋友看看(一个幼儿操作)教师操作:原来沙子会流动的,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也会想沙子一样流动的?(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我们以前做过糖和盐的小实验,还记得糖和盐放在水里会怎样吗?如果沙子放了水会不会溶解呢?(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三、了解沙子的功用

小朋友,你们知道沙子有什么用吗?(可以玩、画画(出示沙画)

出示水泥沙,这是什么?(幼儿猜测)老师告诉你们这是用沙子做的,请你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沙子是软软的,而这个确实硬硬的。原来软软的沙加了水泥和水,太阳一晒就会变成硬硬的水泥沙,沙子是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猪想要请我们小朋友为他做一间坚硬、牢固的房子,你们想帮他吗?(交代方法、要求)

活动延伸:

你们的水泥沙做好了吗?现在把他放到太阳下晒一晒,就会变的坚硬,可以给小猪造房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园科学教案怎么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教研,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在实验中感知溶解的现象,并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奶粉、国珍、味精、盐、糖、沙子、黄豆、洗衣服、奶糖等。

2.纯净水、勺子,透明容器。

3.每生一个小茶杯。

4.幼儿用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品尝白糖水和淡盐水。

师:为什么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

幼儿:因为糖是甜的,盐是咸的.

师:你们在水里能看到糖或者盐吗?

幼儿:看不到。

师:为什么?(因为化在水里了。)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教师请每组幼儿分别在两个装有水的透明容器里各放一勺盐和一勺糖。

师:糖和盐在哪呢?(在容器底部)

师:为什么没有不见呢?怎么做才会不见呢?

引导幼儿用勺搅动。

教师:有什么发现?(糖和盐不见了)糖和盐到哪里去了?

小结:糖和盐放进水里慢慢地不见了,这是因为它们溶解在水里了。

3.讨论:什么能在水里溶解,什么不能?

师:哪些东西是不能溶解于水的?

师: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东西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能溶解于水的,哪些不能。

幼儿做试验,边记录。

可以溶解的物质,幼儿用水杯尝一尝味道。

教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并随机指导。

4.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实验方法。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活动:认识白豆、眉豆

时间:30Min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识白豆和眉豆的特征。

2.明白白豆和眉豆都是种子,体验自己种豆豆的乐趣,引导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状况。

二、活动准备:

1.白豆、眉豆各四十颗。

2.两袋泥土,塑料小铲子四个。

3.塑料型的牛奶瓶四十个。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1.谈话导入法

师:(手上拿着一只只剩四分之一的洗手液问小朋友),小朋友,请看一看我手上的洗手液。

幼:用了很多了(只剩一些)。

师:洗手液之前是满满的,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剩一点点了,请小朋友告诉我,你们洗手时,用多少洗手液的?

幼1:我剂一点点。

幼2:我一按就按到底的。

幼3:我用一小块。

师:此刻老师告诉小朋友,吸收也不要用太多,太多了反而洗不干净,小朋友剂洗手液时,只要剂一颗白豆大小就行了。

幼:白豆是什么?(白豆有多大啊?)

师:此刻老师给小朋友认识一下白豆,看一看白都有多大,他长得怎样的。

基本部分:(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一个用纸折成的小兜,把一颗白豆和一颗眉豆,放进小兜里,教育幼儿双手放好,不能拿小豆豆)

师:小朋友,你们要照顾好这两颗豆豆,不要把他们弄不见了,等一下会有更好玩的。

师:此刻老师发给小朋友两颗豆豆,请问哪位小朋友明白哪一颗是白豆。(白豆放左边,眉豆放右边)

幼1:(用手拿着一颗豆)这一颗。

幼2:是这一颗。

师:请小朋友用手拿起你左边的那颗豆豆放在左手的手心里,它就是白豆了。你们能说一说他的样貌吗?

幼:圆圆的,白白的,小小的。

师:很好,白豆是圆圆的,他好像一滴水珠一样大小。小朋友们明白白都能够做什么?

幼:煲汤、煲粥、煮菜。

师:小朋友很聪明,其实我们喝的豆浆就是从白豆里榨出来的。

师:此刻我们认识了白豆,明白他长得胖胖的,白白的,能够榨豆浆。你们想想再认识另一颗小豆豆啊?

幼:想。(是不是旁边的那一颗啊?)

师:请小朋友把白豆放进小兜里。

师:小朋友,你们有看到一颗皮肤也是白白的,还有一条弯弯的眉毛的豆豆吗?

幼:看到了。

师:那是白豆的好朋友,他的名字叫眉豆,眉毛的眉。小朋友看一看,白豆和眉豆有什么不同?

幼1:眉豆有一条眉毛。

幼2:眉豆比白豆白。

幼3:眉豆比较长。

师:小朋友很聪明,眉豆和白豆是不同的,眉豆有一条弯弯的眉毛,他的皮肤是牛奶的颜色,身体比较长。

师:小朋友还记得白都能够干什么吗?

幼:煲汤、榨豆浆。

师:那么,你们只都没都能够做什么吗?

幼:煲汤、榨豆浆。

师:小朋友要注意了,眉豆能够用来煮八宝粥,但不能够榨豆浆,他榨豆浆就不好喝了。

幼:我喝八宝粥的时候就见到眉豆了。

四、结束部分:

(牛奶瓶上写着幼儿的学号,老师引导幼儿把白豆和眉豆种在自己的牛奶瓶里)

师:小朋友,白豆和眉豆都能吃,因为她们是种子,如果我们把她们中在泥土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啊

幼:会发芽。

师:对了,此刻是春天,把豆豆种在泥土会发芽,之后会长高,最后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豆豆,我们一齐把它种在牛奶瓶里好吗?

幼:好。

师:小朋友,你们能够把你喜欢的豆豆种在泥土里,也能够两颗豆豆都种在牛奶瓶里,但要注意,你要把白豆、眉豆的标签插上去。

五、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状况,每一天观察一次,并画出豆豆一个星期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园观察教案反思 幼儿园观察教案科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到杭州旅游,带回两把清新古典的扇子,一把是晶莹、透明的蚕丝扇,扇面是画有一幅色彩柔和、典雅的杨贵妃画像;另一幅是古香古色的布折扇,扇面上是一幅生动形象、线条清晰的“清明上河图”。我想:从绘制精美的扇子入手引导小班孩子欣赏民间工艺美术,会有什么效果呢?于是,我就选择午间活动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这两把扇子。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样好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一拿出扇子,孩子们围了过来)

幼:扇子,我们家也有扇子。

师:你们家的扇子和老师的一样吗?

幼:你的扇子比较漂亮。你的扇子是透明的。

师:这把扇子是用蚕吐出的丝做的,所以看起来是透明的。

幼:你的扇子上有一位阿姨。

师:你觉得这位阿姨漂亮,是吗?

幼:是阿姨的裙子很漂亮;红红的裙子很漂亮;灯笼很漂亮;椅子很漂亮;

(这时大家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裙子怎么漂亮?

幼:裙子长长的、长到地上;

师:长长的裙子、柔柔的,风一吹还会飘呀飘,真好看!

师:灯笼怎么漂亮?

幼:灯笼下面有一条一条的线(灯穗);

师:椅子怎么漂亮?

幼:椅子的腿弯弯地翘起来。

师:这张椅子的腿和我们坐的椅子一样吗?(大家都弯下下来看自己的椅子)

幼:不一样;我们的椅子腿是直直的`。

师:哦!这位阿姨家里的东西真漂亮!你们知道这位阿姨是谁吗?她叫杨贵妃,是古时候一位美丽的皇后,是一位大美女。工人叔叔为了让这把扇子更好看就把这幅画印在扇子上。

(这时我再出示另一把扇子,孩子们高兴地叫起来。)

师:这两把扇子一样吗?

幼:一把是圆圆的,另一把能一折一折的;扇子的画不一样;

师:这把叫团扇,这把叫折扇,是用布和竹子做的。这幅画上有什么?

幼:有一座弯弯的桥;有水;有船;有人在舀水;不对,是在抓鱼。

幼:有一头牛,牛拉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接在哪里?)接在车上(牛一拉)车就会走。(可以用车来运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科学教案幼儿园 地球的表面科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837 字

+ 加入清单

笛福和《鲁滨孙飘流记》、雨果和《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音乐家贝多芬。

: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绘画的艺术风格及时代意义。

导入新课:在世界近代历史的三、四百年的时间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促使自然科学取得了空前成就的同时,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同当时东方的灿烂的文化成就交相辉映,成为人类文化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首先展示文学作品简表

提问学生:在上述表格中你读过或了解哪些作品,请学生谈。然后老师对每部作品的时代及内容作简要介绍,重点作品分析两部,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角度和方法。概要如下:

1.17世纪文学:

(1)法国莫里哀,代表作《吝啬鬼》,人物形象:阿尔巴贡。

(2)他以辛辣之笔、巧妙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让人们在笑声中去认识封建贵族的腐朽和教会的虚伪,反映了法国的社会现实。(3)现实意义:国王为加强王权,采取了拉拢资产阶级,打击封建贵族割据势力的策略,从而使法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得到相应的提高,使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2.18世纪文学:

(1)笛福和《鲁宾孙漂流记》:j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笛福真可谓是“大器晚成”,《鲁滨孙飘流记》就是他在59岁时才开始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在1719年发表之后,立即受到英国社会的广泛欢迎,从而成为笛福的代表作,奠定了笛福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k结合时代特点讲清笛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2)简要介绍歌德和《浮士德》和席勒的剧作《阴谋与爱情》。

3.19世纪文学

(1)雨果和《巴黎圣母院》。介绍写作背景;雨果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他极力宣扬和推崇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认为人道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爱情”和“仁慈”可以改变社会,创造世界,同时,雨果在这部作品中尽情地抨击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丑恶。《悲惨世界》,可作为学生课后阅读作品。

(2)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①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②《人间喜剧》的文学地位和社会价值: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现实主义精神不仅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和矛盾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对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剥削本性的揭示,即使当时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的积极作用,它的剥削阶级本性也已经表现得相当充分,这种剥削阶级的本性在巴尔扎克的笔下被展示的淋漓尽致,毫发毕露。③了解几部最出色的小说,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④简单介绍巴尔扎克文学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

(3)简要介绍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4)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诗歌吹响了反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号角。

(5)果戈里和《钦差大臣》。时代背景: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充满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时代,一方面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理论的俄国封建专制在拼命地苟延残喘,一方面基于缓慢但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革命民主主义,使得阴云密布的天空出现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曙光。代表作品:《钦差大臣》,无情地嘲笑了俄国封建官僚社会的丑态的著名讽刺喜剧。

(6)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地位: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战争与和平》的内容:是一部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巨著,描写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泰戈尔和《戈拉》:他是闻名世界的优秀作家和诗人,《戈拉》广泛反映了近代印度的社会生活。

(8)马克吐温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地位: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写了大量作品,以幽默讽刺的笔触,广泛地描写了美国黑暗现实。《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描写“文明”和“礼法”的白人少年哈克和逃亡黑奴吉姆之间的深厚友谊,最后经过激烈斗争,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它是马克·吐温创作高峰的标志。

1.近代绘画:(讲解每个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及特点)

2.近代音乐:请学生列举著名的近代音乐家及代表作品,教师对音乐家的贡献及特点略加说明。

3.近代建筑;(1)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讲明近代宗教建筑的风格和特点。(2)以凡尔赛宫为例讲述文艺复兴后的宫室建筑。(3)以泰姬陵为例讲述东方国家的建筑。

: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课后的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在活动课的时间向全班同学做以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幼儿园观察教案反思 幼儿园观察教案科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1、能通过仔细观察,获取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讲述出来。

2、对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

电脑一台,放大镜、观察记录本、蝌蚪实物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老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又多了谁?(小蝌蚪)

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它长着什么样?

幼儿可能答:小蝌蚪长着一个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一条长长的尾巴。

二、通过观察、记录,认识蝌蚪

1、教师问:你们想不想仔细地看一看小蝌蚪?

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镜,一本记录本,让幼儿先观察小蝌蚪的不同动态,再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

评析: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找出小蝌蚪几种不同的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老师: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谁?

幼儿可能答: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老师追问:你们知道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评析:

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

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青蛙的过程。

老师重点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可能答: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越缩越短,腿越长越长,还有脚趾呢。

四、动手操作,再现奇妙的生长过程

1、集体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长图

评析:通过动作制作再次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印象。

五、延伸活动: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活动中可安排让幼儿续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动物的尾巴幼儿园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一)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提问:

一、听到了谁,问谁借?

二、除了这个还有谁?

三、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上面有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一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一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四)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五)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一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一科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科学教案幼儿园 科学教案大班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早晨的区域活动中,科学角的弹簧引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兴趣,他们一边用力压一边开心地叫起来:“看,弹起来了!”还有孩子把小动物的模型玩具放在弹簧上:“瞧,我们小狗在玩跳高了!”……孩子们已经对弹性有了探索的兴趣,于是就顺水推舟的设计了“弹簧宝宝”的科学活动。

1、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尝试自制纸弹簧和铁丝弹簧,培养幼儿技术素养.动手能力。

1、弹簧、弹簧玩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橡皮球、海绵。

2、旧挂历纸.化妆品小盒子.小宝宝图片.铁丝.圆木筷

1、出示有弹簧与弹簧玩具。

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玩一玩,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动?会伸缩?

3、幼儿探索.发现弹簧宝宝的作用。

1、讨论:这些东西怎么改变的?

2、探索后小结:拉或压弹簧.松紧带会使它们变长变短,压海绵或皮球会使它们变形,不再用力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状。

3、扩展经验: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有弹性?橡皮筋.车轮胎.座垫.沙发.床垫……

4、弹簧宝宝还能做什么?

1、交代制作方法:

方法一:用厚的旧挂历纸剪成宽3cm,长30cm的纸条,将两纸条上下前端交叉相连在一起,把相重叠的两纸条上下交叉反复折叠,使其变成纸制的弹簧,将动物宝宝图片贴在纸弹簧一端,纸弹簧的下端贴在盒子底部,把盒子打开,人头就会跳起来。

方法二:用圆木筷卷铁丝成铁丝弹簧,上面贴上宝宝图片。

2、幼儿相互与弹簧宝宝游戏,进一步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高矮。

2、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3、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入场处悬挂的小铃铛。

2、幼儿准备:画有高矮不同的三棵树的练习纸。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高矮,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活动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比较高矮,初步了解比较高矮是需要参照物的。

活动过程

1、体验高矮。

(1)带幼儿入场。(幼儿依次从入场悬挂的小铃铛下走过)

(2)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走过的时候小铃铛响了,有的人走过的时候小铃铛没有响呢?”

(3)教师总结:小朋友有的高,就碰到了小铃铛。有的矮,就没有碰到小铃铛。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爱?

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两个幼儿站在不同的高度比高矮(再对调位置进行比较)。

引导讨论,两个人比高矮应该怎么比才是正确的?

小结:比高矮的正确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比。

3、初步理解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让幼儿理解比较高矮是需要参照物的。

(2)请三个幼儿排队(从高到矮),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请幼儿为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涂三种不同的颜色。

(4)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立正,比一比,我是高来还是矮。”游戏反复进行2-3次。

要求幼儿每次找的对象不一样,游戏后请幼儿说说比的结果。要求用语言正确表达:“我和__一样高”“我比__高,__比我矮”。

4、延伸活动:

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较。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节科学活动课很有趣,跟我们的生活比较靠近,所以幼儿也很容易理解,这节活动课我比较关注幼儿的操作,所以在设计幼儿操作环节是用了层层递进。如第一组:两两比较,分出高矮。第二组: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体。第三组:按高矮排序。第四组:目测物体高矮。这样操作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层次清晰,由易到难的让幼儿能根据自身情况多层次的选择操作。最后,我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让幼儿理解物体高矮是需要参照物的。

虽然我的设计很好,幼儿也很积极的参与,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应该要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还有在时间把握上我没有调配好,导致最后的找好朋友环节有点匆忙的就结束了,而且场面有点乱,原因是自己在游戏之前并没有给幼儿正确的指令,只是含糊的说了一下,幼儿游戏起来才那么的乱,所以今后我要多加细心,规范语言,给幼儿最明确的指令,让他们明白,也把每一节课都上了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动物的尾巴幼儿园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291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对动物有着自然特殊的感情,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与小动物亲近,喜欢翻阅动物的图书,讲动物的故事,在我们班的饲养角就饲养了许多金鱼、小乌龟。一天有个孩子跑来说:“老师,我发现小乌龟也有尾巴。”好多幼儿马上被他的话吸引争先去看,并展开了讨论:“我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为什么动物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形状也不一样呢?”从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动物尾巴的好奇,于是我及时捕捉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内容将科学、语言、健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体现了新《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通过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激发幼儿更大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多种途径探索并发现动物尾巴的功能。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别之处,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让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及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在交流、分享中,大胆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知识准备:通过校信通这个网络平台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动物图片,同时给幼儿讲讲常见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教具准备:各种动物图片(燕子、牛、鱼、小壁虎)(尺寸16开)、自制磁性黑板背景图(尺寸:与磁性黑板一样大)、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小动物图片(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尺寸5×8厘米)、自制动物尾巴(老虎、兔、马、鼠)(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

一、玩“捉迷藏”猜谜游戏

出示树林、小河背景图,语言创设猜谜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树林中动物们露出来的尾巴,猜出是哪种动物,鼓励幼儿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快来看,这棵大树后面有一条尾巴,这是谁的尾巴呢?

幼:这是小燕子的尾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发现了牛的尾巴,牛的尾巴是细细长长的。

幼:这是鱼的尾巴,因为鱼的尾巴像扇子一样。

幼:这是蛇的尾巴,我看见过蛇的尾巴是细细尖尖的。

幼:这不是蛇的尾巴,蛇没有脚,这个上面露出脚趾来了。

师:这位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不是蛇,它是一只小壁虎,小朋友们在生活当中很少见到它,所以不认识。夏天的时候小壁虎经常出现在墙角里,捉蚊子吃。你们知道树林中的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吗?

幼:我知道,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身上的蚊子和苍蝇的。

幼:鱼的尾巴可以游泳。

……

师: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作用很特别,你们想不想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特别采用幼儿喜爱的“猜谜”游戏来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在观察中、讨论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二、欣赏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2、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都向谁借尾巴了?

幼: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它去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

师: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它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幼:小鱼的尾巴像扇子。

幼:小鱼的尾巴像三角形。

幼:小鱼的尾巴像铲子。

幼:小鱼姐姐说:“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师: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幼:老牛的尾巴像绳子。

幼:老牛的尾巴像棍子。

幼: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牛伯伯说要用尾巴赶苍蝇、蚊子。

师: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它的尾巴可以掌握飞行的方向。

师:不只是小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只要是鸟儿,它们的尾巴在飞行时都可以帮助拐弯儿,高兴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师: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回家后发现了什么?

幼: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出新的尾巴,这种现象叫“再生”,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动物有再生能力,请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课件这一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形象地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欲望。

三、拼图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特征及用途

1、取出动物拼图材料,幼儿分组操作,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将身体和尾巴拼贴在一起,把所拼动物的名字以及尾巴的作用说给周围小朋友听听。

2、请幼儿说出所拼动物的名字,尾巴的形状及用途。

师:你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请你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这是猴子,它的尾巴可以荡秋千、钩树干、爬树。

幼:我拼的是啄木鸟,它的尾巴像椅子,可以坐,还可以帮它飞行。

幼:这是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伞,可以当被子盖在身上,还可以保持平衡。

……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松鼠从高处往下跳,看看有什么感觉?师引导幼儿从椅子上跳下,注意寻找感觉。

幼:我感觉跳下来麻麻的,有点痛。

幼:感觉要跌跟头,站不稳。

师小结:因为我们没有小松鼠的大尾巴,所以从高处跳下来会感到头重脚轻。小动物们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幼儿玩找尾巴拼图游戏,让幼儿能更多地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及用途。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小松鼠跳,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动物尾巴的重要性,用实践得出真知,并对幼儿进行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有机地融合起来。

四、延伸活动:玩揪尾巴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尾巴,进一步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条尾巴,并把自己想象成相应的动物,进行即兴表演。

师:我的尾巴最长,是大老虎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短,是可爱的小兔。(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尖尖的,是老鼠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很大,像伞一样,是松鼠。(配动作表演)

……

2、幼儿玩揪尾巴游戏,培养幼儿的奔跑和躲闪能力。

幼儿将选择的尾巴插在腰间,四处跑,互相揪尾巴,看谁揪的尾巴最多。

本节活动先从教育目标方面来看: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恰当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也在目标中体现。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新《纲要》精神,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活动过程来看,第一环节: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是谁的尾巴、形状等。在这过程中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和看法,给予每个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第二个环节:用课件的形式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生动形象地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使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个环节:操作活动,完成拼图游戏,引导幼儿动手又动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幼儿在用手用脑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认识了更多的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功能。科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紧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拥有科学的素养,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一双敢于尝试的双手,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这些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1.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增强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2.在制作音乐瓶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间交流、分享成功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棒、金属棒、塑料棒、各种瓶子、水、盆。

活动过程: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有许多瓶子让我们拿起瓶子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好吗?放音乐,幼儿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2.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瓶子是什么材料的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看一看你手里拿的瓶子是什么样的啊?(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玻璃杯等)

3.幼儿操作

(1)用不同的工具(木棒、塑料棒、金属棒)分别敲击同一个瓶子,看发出的声音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用相同的工具敲击不同的瓶子(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不同的物体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4.制作好玩的音乐瓶

今天老师要个你们做一个好玩的音乐瓶,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现在请你看仔细。

(1)用相同的瓶子6个,给第一个瓶子装点水。

(2)依次给后面5个瓶中也装上水,每一个要比前面一个瓶子里的水多,用筷子敲击瓶身,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3)与孩子一起调试每个瓶子中的水位,调出16的音阶,画出水位线。

(4)幼儿敲击好玩的音乐瓶,感知其声音高低的变化,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音乐瓶的奥秘。

活动延伸:

1.在音乐角中投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进行演奏,丰富音乐角活动内容。

2.在生活中,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探索,感知体验不同物品碰撞发出声音的不同。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育为切入口,尝试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一直遵循三中原则:一、观察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二、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小环节渗透科学教育。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幼儿操作练习的丰富、开放性的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幼儿身边的小玩具,有积木、饮料瓶盖、硬纸片、雪花片、鸡蛋壳、呼啦圈等等,让幼儿在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交流中,我采用自由交流和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描绘他们亲自经历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但是在交流中,我只是一味的问幼儿你是怎么把它转动起来的,却忽视了该物体转动的有趣现象,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自由操作材料的环节,我说的太多,孩子们玩的时间太短,让他们探索的不够,还有在活动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显得啰嗦。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转动经验拓展不够。

在身体转动的环节,通过小结幼儿操作材料转动的方法,最后介绍呼啦圈,引出了身体的转动,这个环节幼儿能够大胆说出身体的哪些部位能转动,如:眼睛、头、肩、手腕、胯等等,都说的很好,我出示了儿童身体图,在幼儿找到的部位贴上字卡,认识汉字,还准备了轻音乐带着幼儿转动这些部位,我原本以为这是我这个活动的亮点,但在专家评课的时候,却说我的内容太多,可以删掉这一部分,在最后让幼儿观看光碟的环节应该再细一点,引导幼儿多说,并用完整的话表达。课后好好的反思了这次活动,真的是内容有点多,如果我再次开展此活动,身体的转动可以在第二课时开展,活动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