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汇集20篇)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6248

范文

1000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对煎饼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择优求简的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

能在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煎3张饼的最优方案,经历运用运筹数学方法思考的过程。

理解煎3张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的方案,探究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方案。

一、呈现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吃过煎饼吗?你知道煎饼是怎么煎的吗?

引导学生用手掌的正反面演示

2、呈现部分主题图: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关煎饼的信息?

强调:煎两张饼要用多长时间?

师:同时煎两张饼比一张一张地煎要节省时间(板书:节省时间)

3、引导并揭示课题:

看来煎饼时也是有学问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煎饼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初步探究

1、呈现完整主题图

(1)引导:你认为煎三张饼可以怎么煎?

引导生说想法并尝试用手掌演示

(2)自己的手掌不够,促使产生合作需要:师生合作或同桌合作

(3)合作探究: 3张饼可以怎样煎?

2、合作演示,比较想法:

(1)学生演示说明想法,注意全体学生倾听

(2)引导讨论比较:怎样安排更节省时间?时间省在哪里?

(3)初步认知: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板书)

三、深化探究,形成认知

1、引导:你认为煎几张饼时也要像这样只安排?

(1)猜测

(2)选单数与双数各一个进行研究

引导:前面可以先怎样煎?剩下几个饼时再用煎三个饼的方法呢?

(3)学生以煎饼张数尝试边动作演示边叙述:教师板书呈现

注意:点出关键并质疑:煎单数、双数张饼的煎法。

(4)以同桌为单位任选一个数字再验证,后汇报

2、师生一起完成10以内的情况分析并板书

引导:观察这些情况,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3、观察结果,明确规律:

4、再次强调:合理安排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拓展与应用

1、挑战:如果全班每人吃一张饼,那怎样安排?要多少时间?

2、安排炒菜问题:

先让学生观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再考虑怎样安排可以让每位顾客都能最快吃到菜?

3、出示教学楼图,让学生安排怎样让二到五楼的学生班级做操后都能尽快回到教室(两个楼梯口)?

4、课外延伸: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对运筹的推广

五、结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学会了在解决问题时怎样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的数学方法,如果在生活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我们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把知识应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能帮助别人更好地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XX年学年度上学期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行将结束,在此,就本学期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 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

四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计23人,男生13人,女生10人。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比较扎实,但个别同学存在学习态度及方法问题,有待指导与提高。另外,需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 测试情况

总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六 教学反思

一 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二 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三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四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五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六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⒈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⒉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75页起跑线图。

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问二:半径为3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由学生讨论解决问一、问二。

(点评:问一旨在引起学生时跑道的形状和跑道的长短认真观察和比较。问二旨在回顾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问一、问二既引入新课,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 (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 (米)。

解:⑴圆的周长C=2πγ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π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π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π

=31.7π+1.2π—31.7π

=1.2π

≈3.770米

(点评: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上册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学生学习形式的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在摆、观察、 讨论、计算 、猜测的过程中去理解如何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体现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课标解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要求如下: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理的过程。同时强调要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鉴于此,本课时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情境,让学生直观体会一图四式的意义,在操作中理解计算方法,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2、内容分析

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分两次活动进行教学。首先 让学生观察例5的直观图和具体操作,利用数的组成,得出10加几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并从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会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让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

3、知识衔接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打基础。

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具有用学具操作摆图说算式的能力。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4、基础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5、能力目标:在一图四式和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经历“摆小棒、写算式、算得数”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规律。

6、情感目标:通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同时,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地计算出结果。教学关键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动起来,师生在算法、算理上注重交流,尊重学生的选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学生学习准备:每人20根小棒 一根皮筋

2、教师教学准备:计数器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2、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二)小结揭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师边说边板书),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三)指导探索

1、摆小棒 列算式 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但不作指导)

(2)集体交流: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案和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中“一级”的活动和内容目标要求,将编制的队形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扔、滚、滚、节奏活动和简单舞蹈统一归类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生活中需要的一些最简单的基本身体活动和实践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小学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对基本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方法知之甚少。所以基础体育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巧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简单的动作教学复杂化,不应将竞技体育的训练手段应用到基础活动的教学中。

1、了解体育课和运动的好处,知道一些简单的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2.学习一些基本的活动、游戏、节奏活动和舞蹈方法,培养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备课,以学生实践为主,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身体。

2.多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基本能力。

3.及时评价,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桃子

1和7 2和6 3和5 4和4

同样多一样多

把每一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数学 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小学一年级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476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同学,各位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和你们坐在一起交流。上周六夜晚,你们班团支书李俊杰跟我说,你们班准备举办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想邀请我做嘉宾。我说,我可能讲不好。他说,就让我在宣传中心开例会的时候那样,随便说点。我问了一下你们经验交流会的时间,与我自己的事情没有冲突,我便答应了下来。答应了,就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与责任就重了。经验之类的,说的好了,说不定对你们有所帮助,能让你们在一些方面少经历些挫折,少遇到些障碍;但是倘若说的不好,误导了你们,那真是罪过了。

说实话,我不太会说话,也害怕自己说不好。前几周,咱们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也举办了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他们部长想让我同学帮忙找几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作经验交流会的嘉宾。同学找到我,我没有答应。自己不太会说话,说不好话,怕误导了你们,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我本身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经验。我本身比你们大不了几岁,只不过是比你们多吃了那么几碗饭,多经历了那么点儿事情,人生阅历什么的也不一定比你们丰富,所以也不一定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所谈到的一些,或许对你们有用,也许可能真的会误导你们,所以请你们用批判的眼光来听我“传经布道”。最好是左耳朵听,然后右耳朵出。可能会有同学嘲笑我说,那既然这样,还请我来瞎浪费时间干什么。我想,只要我的话能在你们的脑海里留下丁点儿浅浅的烙印,我觉得我就对得起自己了。我提倡大家独立,从群体中独立,不人云亦云,也不随波逐流,做出真正的、与众不同的自我。不过有一点,我先说下,我讲的一些所谓的经验,有一些是我自身的体会;有一些是我觉得应该这样做,而且按照这样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的,但我自己并没有躬身实践。无论怎样,都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下面就开始进入正题吧。看了你们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策划,像是一个期中总结,但更像一个具有引航作用的、很有意义的主题班会。那我就从你们的期中考试谈起吧。你们考了高数和外语两科,普遍反应外语比高数难,对吧?这也算是实情。高数涉及到的无外乎是你们学过的前两章,算是比较简单的章节;而外语,有35%的听力,而这听力还有一个特点:试卷上没有题目,每道题基本上都只是读一遍,这一点是最难为大家的吧?这是大学外语考试的特点,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都是这样的。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大家最主要的是练好自己的听力。至于怎样练习听力,这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就是要坚持。还有就是,利用好课堂上、学校里或者是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声明一下,这是我思考的经验,没实践过。课堂上我不多说,学校里有两个途径,一是视听说、二是外教口语课。外教口语课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申请参加。至于网络,功能很强大,大家可以随便搜索。对于期中考试,只是检测前段时间学习好坏的一个手段,对期末成绩影响不大,主要是要提醒大家要好好总结、认真反思、查漏补缺,以后多花费点时间在自己的学习上。

在这里,我不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科来讲学习方法。大学里,有太多的课程需要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就结合我这两年多的大学学习经历,半系统地给大家讲一下我自身的一些学习心得吧。

首先说的是学习的心态问题。

这里我们先来说说平时每一科学习的问题。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学习。一般而言,这里应该有三种心态。一种是真正的想学到知识,一种是为了考试,再有就是无所谓。我们不纠缠“无所谓”的这种少数人的心态,其原因我们也不必去探究,但我们也不能说这种心态就不对,这应当因人因事而定。前两种无疑是大多数人的心态。这两种心态所导致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持有第一种心态的人对待学习是主动的,学习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是轻松快乐的。抱有第二种心态的人对待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有时会略显枯燥。但至少他们不会完全放弃,为了考试他们也能被迫学到一些东西。这里我提倡大家持第一种心态,至少心里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

至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好好听讲这些最基本的好的学习方法我就不强调了。大学的课程多,大家如果精力和时间都充沛的话可以继续沿用。至少,课堂上的五十分钟大家要好好利用。其实,如果好好听课,五十分钟是很快就会过去的。倘若觉得无聊,就好好听课吧,不失为一种打发时间的有效的途径。

但是,无论持有什么样的学习心态,最后都要经历考试这样一个所谓的检测所学知识的过程。这里,就说一下考试心态和考试复习技巧的问题。

大家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经历了很多场考试,考试前的心态自然会对考试的成绩有影响。大学里,虽然也有很多考试,但是大家完全可以放宽心。只要是你不想挂科,是没人会让你挂科的。但前提是,你得付出一定的劳动。课堂上有效利用,复习的时候好好复习,考试就不成问题。大学里的考试,考的都是所学的最基础的一些知识。不会说老师故意出难题来难为学生。一个班的挂科率过高的话,老师的面子也挂不住。所以,对待考试,首先不要担心考试。要有绝对的自信,对自己有信心,对老师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会挂科,相信老师不会让你挂科。以最好的心态,最好的状态去考试,结果往往会令人不可思议。当然,我指的结果,是好的结果。

至于考试复习技巧,我的建议有两点,一是要有坚韧的意志,二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就是说,自己要有能力约束自己坐下来好好复习。考试之前,是学生学习最用功的时候,也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时候。但是,这里有一个复习效率的问题。发现很多同学,也包括之前的我自己,上自习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自习室里坐下后,先拿出自己的手机看看有没有消息,然后上会儿网,看看好友动态,看看新闻,然后再拿出书去看。过了会儿,看累了,又把手机拿出来,看看新闻,看看状态。或者刚坐下,就有人打电话,接个电话半小时,或者接个电话就出去了,然后一直没回来。我觉得这是很浪费时间的,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持续不间断的攻坚战,才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要真的想好好复习的话,就要做好上自习,能上好自习的准备,别让太多的杂事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和思路。

至于复习,就是从最基础的做起。课本,是根源,也是复习的主要参考资料。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把书打开,从第一页开始,慢慢的看。第一遍可以稍微快速地浏览,留下大致的印象,知道这本书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讲了些什么。对一些想不懂的问题,找老师或同学解决掉,或者做个标记,当自己把知识融会贯通之后,自己解决。然后可以看第二遍。这一遍要细看,尽量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要求掌握的都掌握住,把该记住的都记住。然后,可以去做相关的题。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去查书或请教别人。对一些没有记牢的知识点,要再进一步加强记忆。最后如果还有时间的话,要再拿起课本翻翻看看。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要把时间安排好,得让自己有时间去执行这几个步骤。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应付考试的话,就可以自信地只拿一支笔就去参加考试了。

这里说的考试复习方法,应该能适合大学里的很多考试,无论那门课学过多少。但想要考出好的成绩,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的。毕竟,收获是与付出成正比的。我的复习方法,就是这样的,至少我觉得还不错。在大二上学期,我们有一门课,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能是由于我对老师有偏见吧,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很厚的一本书,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在图书馆里坐了三天,把那本书看了一遍,算是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然后就按照前面说的方法,一步步走下去,最后考了九十二分吧。今年九月份,考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的时候,由于暑假期间基本没复习,开学后学院、社团里的事情又比较多,复习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就是把书看了两遍之后,把题做了做,了解了题型及考试重点之后,又回过头对照着历年真题把书看了两遍,然后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参加了考试,最后竟然也勉勉强强过去了。只能说我比较幸运。

英语四六级考试,我不想说太多。大家大部分都是在一本招生的优秀学生,英语对你们来说应当都属于小儿科。不过,有两点要提醒大家。一是,不要荒废了英语;二是,要把复习四六级的功夫下在平时。四六级对练听力和做题速度要求较高,大家平时要在这两方面做好准备。

关于考试,就谈这么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谈一谈对时间的利用问题。

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属于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多了。时间一多,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利用,因此也就产生了诸如迷茫、空虚之类的问题。我在大一的时候也经历过迷茫,也有过空虚,现在来看,只要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安排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些感觉便都不会出现。把一定的时间用来学习,把一定的时间用来与人沟通、交流,把一定的时间用来锻炼身体、放松自己,把一定的时间用来参加活动、培养能力,四年下来就会收获不少。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平衡各个相冲突的部分。比如说,参加社团工作与自己的学习这样一对矛盾,大家就要找到平衡点。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除非价有所值。在宣传中心里,我一直跟他们强调的就是要好好学习。虽然我也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但我不鼓励他们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来做宣传中心的事。在宣传中心09级这一届中,有90%的同学都拿到了奖学金。他们把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他们个个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也没落下。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大家应该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想要在四年大学里收获些什么。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会做出恰当的取舍,才会没有遗憾地度过大学时光。

最后,我想跟你们谈一点有关能力的问题。

很多时候,大家都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能力。那什么是能力呢?我觉得,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能说明你有能力。诚然,一个人为人处事,需要方方面面的能力,也都渴望能拥有方方面面的能力。在所有的能力里面,我最欣赏一种能力,那就是学习的能力。要勇于、要善于向向一切事物学习。尊重比自己优秀的人,欣赏同自己一样能力的人,虚心对待不如自己的人。每个人都会有发光点,都有自己可学习的地方。只要有学习的能力,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地看懂、学会。

回到学习中,大家最主要的也是要练就学习的能力。这就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这学期学微机原理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我们现在学的那些微处理器和芯片,基本上都被时代所淘汰了。有同学问老师,以后会不会用到这些知识,老师很肯定地告诉我们,肯定用不到。但是既然是过时的、以后再也用不到的知识,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课程的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这些知识虽然用不到,但学这些知识所用的方法、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到。以后遇到类似的微处理器及芯片,就可以按照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样就容易多了。这里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担心学过一门课之后什么都没学到,潜移默化里,那些课程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有所影响。但是也不要就抱着来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的心态来学习,因为我们也说不准,哪一门课程会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遇到。能掌握的一些知识,还是要尽量掌握的。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要学的也有很多,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做事、学礼仪。趁着年轻,时间充裕,就好好地享受大学时光,度过一过精彩的、硕果累累的大学生活吧。

希望大家,也包括我,在大学四年里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借用屈原的一句古话与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天我就和大家谈到这里。还是那句话,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我说的这些,如果对你们有用,我很高兴;如果觉得是废话,完全可以左耳进右耳出,权当给你们洗了洗耳朵,不过同样希望你们能形成自己的经验,不虚度美好的大学四年。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小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重点:理解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通过表情、声调和动作等表达情绪,传递有时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我们体验着自己的情绪,也经常观察他人的情绪表现。对于情绪,我们是那么熟悉,但有时又迷惑不解。

(展示多媒体)请运用你的经验,谈谈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

教师总结:高兴,伤心,生气,愤怒,恐惧,害怕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我们的情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情绪面面观

活动一:马上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多媒体展示不同情形)

从图上学生的表现我们是否能总结出人们常见的情绪有哪些?

教师总结: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活动二:词语接龙(多媒体展示)

如:惊喜、喜忧参半、哭笑不得、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害羞、厌恶、焦虑、内疚等。

教师强调: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总结:情绪的种类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等。

活动三:演一演

(多媒体展示内容)

问: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提示:突出不同的情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即可。

教师总结:情绪的影响因素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活动四:观看视频材料:踢猫效应

你有何感受?

提示:突出情绪不同,结果不同即可。

教师讲述:情绪的作用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它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以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目标导学二:情绪的青春色调

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加快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变现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多媒体展示)略

探究与分享---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上述情境分别体现了青春期的哪些情绪特点?

活动五:辩一辩

(展示多媒体)

教师总结:情绪具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该尽量利用情绪的积极一面,克服情绪的消极一面,让情绪为我们服务。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如宁静、愉快等,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人若长期处于抑郁、紧张、焦急等情形之中,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而且也要学习积极面对消极情绪,这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三、教师寄语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3教学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2623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浅谈几点。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铺垫。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悯农教学设计一年级 悯农教学设计幼儿园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一年级,幼儿园,全文共 1899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总结学法延伸课外,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读诗学法——激趣用法,扩展读诗”的四步过程,教给学生“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古诗阅读法。

情感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

课件(李绅的悯农诗,杨万里的悯农诗,朗诵古诗的背景音乐。)

(出示古代农民劳作的情景图)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首诗。(学生汇报)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想到了我国唐代诗人李绅的诗歌《悯农》。屏幕出示《悯农》教师找同学读古诗,教授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四声读法。

再出示一首古诗《伤农》,指导学生读古诗。要读出韵律和节奏。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首古诗杨万里的〈悯农〉。

教师板书:悯农

提起诗人杨万里,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陆游,范成大,尤袤“被称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的作品语言浅近,平白朴实。

1释诗题:“悯”是这课的生字,大家读准了,指导读字。同学们借助书中的注释,(学古诗一定要看注释,这是学古诗的好方法。)想想题目是什么意思?(找生汇报)

作者为什么要同情,怜悯农民呢,请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中,去感悟一个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吧。

2解诗意:(1)请同学们自己的读一读这首诗,注意里面的生字要读准。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但一定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两遍到三遍。

(2)找生汇报。(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

(3)诗人看到了什么引发了他的怜悯之情呢?(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水稻……不多黄

荞麦……早着霜

(4)关于水稻和荞麦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没加工前的水稻的种子,荞麦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这两种重要的粮食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听着同学们的理解,老师感到这句话啊,能用一组关联词来连接,大家想想是哪个关联词?“因为……所以……”

稻子是最重要的粮食,成熟的很少,意味着什么?(学生汇报)所以说这是农民遭遇的第一层“苦”板书:苦

稻子不能离开水,可是不需要多少水的荞麦又遇到什么情况了呢?学生汇报

理解“空花”,是不结果的花,就像咱们都知道有黄瓜的谎花一样,是不结果的。

师:听着同学们的叙述,你想想这句能用一个什么关联词把诗句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准确呢?(不但……而且……)同学们从这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这就是农民的第二层“苦”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大家回过头来看前两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谁能用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同学们看看,这两句是写景还是叙事?从这两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杨万里的诗风,平白朴实,步步递近,层层渲染。

(5)大家读读后两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要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也可以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板书:忍饥……度残岁

“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是不堪的意思)

板书:更堪……闰添长

“闰年”大家理解吗?(可以用的方法或者看注释来理解。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连起来说说这两句写了什么事?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农民的第三层“苦”。

前两句是写景,这两句是写事。诗人的这种写法叫做写景叙事相结合。

(6)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你站在田边,你看到了………听到了……你感受到了………。诗歌处处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悯”,所以诗歌题为“悯农”。

就让我们带着对农民的同情,一起读读这首《悯农》吧!

(7)学习要学会记住,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知识,要记的,现在谁能把学到的这首诗背诵给大家。

刚刚,我们随着杨万里看到了灾害深重的农村,听到了农人的一声声悲痛的叹息,深切的感受到诗人对农人的无限爱心,短短的28个字,把一个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同学们回忆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首先是释诗题,然后是解诗意,最后是悟诗境。(课件展示学法)

现在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首诗,出示古诗《悯农,二》找生来读一读,然后说: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自学。自学后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看注释或者和同桌商量一下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这节课啊,我们沿着历史的隧道来到了1000多年前的南宋农村,体会到了农人灾年愁苦的生活,倾听了他们叫天天不灵,唤地地不灵的愁苦哀叹,探索了古诗学习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会学习感到高兴,衷心的祝愿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金钥匙,开启辉煌的古诗宝藏,发现诗的特点,进入诗的王国。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多黄

荞麦……早着霜

忍讥……度残岁

更堪……闰添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情况分析

羊口镇卧铺小学一年级总计144人,学生因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我换牙了——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小学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小学,全文共 290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20xx年秋季学期的调研考试,三年级有幸被抽到。现在我就东风小学三年级所取得的成绩和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带给大家启迪。

我们今天的成绩是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取得的,因为有他们正确引领,我们在教学中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准确,不做无用功。因为有学校搭建的形式各样的交流合作平台,我们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教育教学质量才上了一个台阶。例如:平时每周四下午5时到6时为我们学校各科各年级教研活动时间,学校领导亲临各组参加教研活动。每一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几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供各科教师交流学习。尤其是在得知调研我们三年级时学校领导们特意到办公室和我们一起分析学情、商订复习的计划和复习重点。

在本次调研考试中,我们三年级能有所收获决不是一个偶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就是平时就要舍得下功夫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期末的复习只是对本期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不能到期末才来突击。下面就我们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给大家汇报一下。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还在开学前十天,我们就分工分章节备完全册教材教学内容,备课前各自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尤其是深刻领会你所备章节的课标精神精髓,再钻研教材,把握住重难点制订教学措施,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学了就各自的备课内容,教学关键、教法选用以及教学设计理念等和大家交流讨论,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修改增删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也就是我们东风小学的集体备课。通过对备课和现行调研考试的试卷分析,我们有一个深深的感触就是光书本上那点最基础的知识是满足不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的。这就需要给多数学生适当增加学习内容,但怎样增加才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呢?经过反复的磋商我们决定给学生进行视野拓展训练,训练的内容定为:书上思考题的变式练习和简单的奥数思维训练等。每两次一个内容或类型,第一次重点是学习理解,第二次是巩固练习。

2、用心教育,巧于教学。课堂是教学的阵地,把好上课的关,就把住了教学质量。我们的原则是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握好上课前20分钟,即免去不必要的复习,开门见山地进行新课教学。课堂教学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否则,老师讲得再好,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的练习,那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对此我们深有体会,原来课堂上我们老师讲得很详细,大部分学生反映说这样上课比较适合他们,他们在课堂上听得很明白。课后作业却有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做。我们三个数学老师一起认真反思原因何在?最后症结归于课堂上训练的时间不够多,学生当时听懂了,过后就忘了。于是各班改变课堂风格只讲重点难点内容,加快上课节奏,每节课都保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放手让学生多讨论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总结、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包办、不帮忙。让学生去体验独立解决完问题后获得的成功感与自豪感。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变,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另一个方面平时我们无论是谁先教学某个内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总是还在下一个班的课还没有开始时,就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成功的继续沿用,不足的或失败的地方大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课堂低效、负效现象的发生。

3、练习设计。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各班依据学生实情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练习题要有深度,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课堂作业大家都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无论质量如何,他们都会努力完成,但家庭作业却不能随人所愿,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会有偷懒不做的时候,即是勉强完成了,质量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这样做的,及时批阅家庭作业,如果有错,就将错题改在课堂本上,如果没有做家庭作业,第二天要抽时间补。

4、适当拓宽学生视野的安排。因为适当加餐没有那么多的教学时间,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怎么办呢?我们就利用早上早读中间的十五分钟给学生拓展视野。这个训练的原则是保障学习速度中等以上的同学掌握,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仅作了解。通过上学期的实践以及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证明了我们这样做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5、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训练。计算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技能,为了促进学生的计算技能形成,和降低计算的错误率,每周每个班利用两节课的下课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口算训练,具体操作是教师念题,学生听题写算式并计算,训练完后请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及时对答案同桌互批,全对的得星星,连续得5颗星星兑换成一个月亮,五个月亮兑换一个太阳,只要有三个太阳,教师就打电话给家长对这个孩子进行适当奖励。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我们也是参照这种做法来激励孩子的。这样的激励机制孩子改变了学生应付练习的态度。正确率得到了提高。训练的内容通常是2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表内乘除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训练。就算在这次考试中我校没能及格的同学,除了两个脑瘫的,计算是过了关的。

6、向复习要成果。本次期末复习我们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分工合作,首先进行了概念部分、计算部分、应用部分的专项复习,然后把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整合成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应用、分数的初步认识、周长的计算、时间的计算,解决问题、数学广角的专题训练和书上典型题目的强化练习,使复习的质量得到了大副提升,复习的效果明显。

7、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我们的做法是对于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的学生,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 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课堂上老师密切注意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多给后进生发言板演的机会,一旦他们有一丁点儿进步就及时表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对于学习习惯差,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对学习无所谓的孩子,我们总是一个年级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一起来分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代替老师、家长学的,是为自己学的。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常常是这个老师教的方法他听不懂,我们又换一个老师给他讲,也就是在我们的眼中,差生不是哪一个班的或是哪个老师的,而是大家共同的差生,是我们三年级的差生。学生可以分班上课,但后进生的辅导是不分班级的,谁有时间谁就辅导。还有一些是一直以来作业写的非常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于是我们经常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

以上是我们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教学中一些粗浅的体会,谈不上经验,仅与大家共勉。只要我们做到平时用心的教,学生扎实的学,一切皆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

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

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3、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三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2508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8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 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计算除法;感受除法计算的过程;会进行几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w.xk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X Kb 1.C om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表示。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和“有趣的推理”3个实践活动。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w W w . x K b 1.c o M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

(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新 课 标第 一 网

五、教学进度安排

2.26—3.2 分桃子 分橘子 4课时

3.5—3.9 商是几位数 猴子的烦恼 节约 5课时

3.12—3.16 试一试 练习一 集邮 5课时

3.19—3.23 买新书 讲故事 练习二 5课时

3.26—3.30 轴对称(一) 轴对称(二) 平移旋转 5课时 6

4.2—4.6 找规律 5课时

4.9—4.13 队列表演(一)队列表演(二) 5课时

4.16—4.20 电影院 练习三 5课时

4.23—4.27 整理与复习 有多重 2.课时

4.30—4.5.4 1吨有多重 五一放假

5.7—5.11 期中复习期中质量检测

5.14—5.18 什么是面积 面积单位 长方形的面积 4课时

5.21—5.25 试一试 面积单位换算 5课时

5.28—5.26.1 练习四 数学好玩 我们一起去游乐园 5课时

6.4—6.8 有趣的推理 分一分(一) 试一试 5课时

6.11—6.15 分一分(二) 试一试 比大小 5课时

6.18—6.22 吃西瓜 练习五 5课时

6.25—6.29 小小鞋店 快乐成长 5课时

7.2—7.6 复习考试放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音乐,教研,设计,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学科(一3和一4)教学工作,为了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工作的:

一 、首先从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做起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上课时我尤其重视他们上课听讲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写字姿势,并且在课上及时提醒,或是我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这样做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除此以外,我运用恰当的赞语、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理使用教材,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 年级学生刚到一所新的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们往往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习惯学校纪律的约束,再加上他们调皮好动的特点,往往会违反一些纪律,做错一些事情。我在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如教学统计时,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如调查班里同学喜欢吃的水果,男女同学的人数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调查的方法,并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4、开展竞赛、游戏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引进竞赛、游戏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寓教于乐。

5、尤其对那些后进生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加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下和课下耐心辅导下,一3班的__,__。一4班的裴浩翰和王耀聪同学在平时测试和期中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且我在课程改革论文评比中荣获大兴区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 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年龄小,上课时个别学生有时不注意听讲,学习习惯不太好,因此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四 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让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以上是我在这学期的点滴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们乐学爱学数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余老师原先的引入是从一则广告开始的,香飘飘奶茶一年所卖出的杯子有3亿多,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看广告、说周长、找关系、再化繁为简,这样引入有三个好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到广告进入课堂,很新鲜;二是从地球赤道整个巨大的圆回到纸上的小圆,要研究大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先从小圆开始研究,这就是华罗庚所说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三是生活中的一般实例都是先测量出周长再求直径,比如,测量一棵树的直径,就是先量出它的周长等,这个广告也是先有周长,我们再来探究赤道直径是多少。

有三个这么明显的优点,为什么会弃而不用呢?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0分钟,才进入新课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一个缺点把所有的优点都掩盖了,所以,余老师改成下面的引入。先出示一个普通三角形,问它的周长在哪里,要测量什么,怎么计算?再出示一个正方形,也是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再追问:为什么只要测量一次,正方形的周长时边长的几倍?最后在出示圆。这种引入的优点是什么呢?一是从平面图形的周长引入,和前面所学的连成一条线,形成知识系统;二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在线索是探寻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正方形正好具备了相似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时变长的4倍,也是一个固定的数;三是时间,前后不到3分钟!因为课的导入追求迅速、高效,所以余老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导入。

关于课堂当中的操作,大多数是教师的指令行为,老师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根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这么做!在本节课中,余老师通过巧妙地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探究,"这两个圆,哪个圆的周长比较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怎么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每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逐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操作的目的。在操作时提出了各种操作要求,小组合作分工,务求科学严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是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是学生忘记了知识之后所留下的最宝贵的智慧!

在本节课中,余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多种数学方法,比如在测量圆周长的时候是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在汇报操作结果的时候,渗透了"变"与"不变"辩证思想,这也是理解圆是一个固定的数的重要过程,在介绍刘徽割圆术的时候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等等。在介绍圆周率的历史的时候,提到了我国研究圆周率的主要人物,以及和西方的比较,渗透了思想感情教育。这些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都是我们在课堂中需要挖掘和渗透的,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思考:圆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条规律的出现时机,余老师是放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介绍圆周率的历史之前。我的想法是,学生的操作结果无法得出这是圆周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所以,我想,是不是放在接受前人的探究历史之后再将这条规律补充完整是不是好一些,这样,学生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一个固定的数,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小学,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同学2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年级小同学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同学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同学,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 、 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

2 、下雨了 —— 学看钟表。

3、丰收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

4 、牧童 —— 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 —— 趣味拼摆

5 、绿色行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6、小小存钱罐 —— 人民币的认识。

7 、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 —— 智慧广场

8 、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9 、我换牙了 —— 统计

10 、儿童乐园 —— 总复习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 、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

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米的认识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同学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同学能力,努力激发同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同学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使同学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同学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同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同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图形、挂图、小棒、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