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优秀20篇)

作为最美教师,他们需要把学生塑造成为时代新人,这是国家与民族赋予他们的重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十大最美教师人物事迹,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376

范文

1000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典型事迹简介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家——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家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家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家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家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35岁,湖北武汉顺丰快递员。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颁奖辞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适用话题

平凡,奉献,团结,责任,勇敢,为他人着想

谢军:北斗灿繁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朱彦夫在严寒中拼杀三天三夜,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这位小战士全身多处重伤倒在了血泊里,待增援部队把他送到医院时,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只有截肢可以保命。

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朱彦夫奇迹般醒来了,但却要面对一个陌生而残缺的自己——残腿断臂,没了左眼,成了一个重残军人。他撕心裂肺的叫声传遍了病房。

还不到18岁,却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纵然他有刚强的性格也挡不住眼里的热泪滚滚。他想过自杀,却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消沉了一个星期,朱彦夫终于平静下来,他想到了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决心重振旗鼓活下去,“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朱彦夫这样勉励自己。

1952年,朱彦夫住进了山东省荣军疗养院,享受专人护理,但他内心却不甘于此。虽然断了手脚,朱彦夫作为一名军人的信念并没有断。他深信自己还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但眼下他必须重新开始——学站立、学走路,学会用“手脚”自理生活。

重新学习的过程是艰难苦涩的。朱彦夫用一双断臂夹起勺子,为了把第一口饭送到嘴里,他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练习,不是掉勺子就是打翻碗,曾经简单不过的动作,如今却像一座大山横在他面前,让这个山东汉子憋屈不已。

同样的问题还有站立。他先是让人帮他安上假肢,后来嫌麻烦开始自己装假肢,但当时的假肢一副就重达17斤,凭他残缺的胳膊并不容易完成,每次他都把自己摔得够呛,而每次摔倒,他四肢上刚结痂的创口都会再次磨破出血。

但这是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的军人,他就是想要靠自己站起来,靠自己自理生活,他开始唱军歌给自己“止痛”,不断地摔倒,不断地起来,终于能够自己安上假肢了,再拄上拐杖,他就可以“全副武装”地学走路了,尽管每次要耗费半小时以上才能出门,朱彦夫心里仍十分激动,因为他朝着自己的信念迈进了一大步。

在疗养院的日子里,朱彦夫无时不刻想念着家乡,倔强的性格不允许他一辈子被别人伺候,年幼参军离乡,这个游子渴望着早日康复回家。“虽然成了‘肉轱辘’,可我依然是个战士!不能为国效力了,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朱彦夫说道。

朱彦夫每天犹如踩高跷一样走出病房锻炼,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步履越发稳健,看着周遭惊讶的目光,他坚信自己的终点不在病房,这辈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朱彦夫在日记中写道:“与其腐烂,不如燃烧”。他终于下定决心,在1956年放弃荣军疗养院的特护待遇,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邓小岚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从北京到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的马兰村,自驾车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在十几年前通往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开通的时候,早晨8点从北京出发,一路换乘火车、大巴,抵达马兰村时往往已经傍晚时分了。这条路,77岁的邓小岚已经走了17年。北京来的邓奶奶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孩子们的童年也因为音乐变得绚丽多彩。

邓奶奶对教育的这份热爱、这份坚守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她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她不愧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的榜样。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努力做到: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为学、为人、为师,都要高度集中;平凡、平淡、平常,都要务实创新。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找一个理由为她喝彩,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她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从邓奶奶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她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虚心对待荣誉,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习心得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365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毛警官:我还是喜欢在看守所里那样称呼你为领导或者像暗地里那样喊你老毛.....”

“毛领导,您是个好人,是个好领导......让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尊重您,不感谢您!”

“这里有一位会发光的警官——毛卓云。”

这些话,摘录自宁波市看守所艾滋病监区收押人员写给管教毛卓云的信件,厚厚一打书信里写满了在押人员对毛卓云的感激之情。

一位普通的看守所管教怎么就成了收押人员眼中“会发光的警官”?“老毛”、“毛领导”、“毛校长”,毛卓云的这么多称呼又是如何得来的?这还得从20__年10月说起......

总有人要干的,要干就要把事情干好!

20__年10月,宁波市看守所特别搭建了三间艾滋病监室,开启了艾滋病在押犯的收押工作。

“从来没有收押过艾滋病人,大家都没有经验。”宁波市看守所副所长袁锦到现在还回忆得起12年前,接手这项工作时大家面临的压力,“看管艾滋病在押人员需要准备些什么呢?起码要先挑选一个合适的管教吧!”

“给我六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否则另请高明。”毛卓云第一个跟所领导举手,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主动要求把活交给他。

该不是一时兴起吧,老毛究竟考虑清楚没有?当所有人都在心里暗自替老毛捏把汗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老毛说这话的底气究竟有多足。“没有一个同志像他这样把岗位业务钻研得那么深那么细,自学了心理学,病理学......”宁波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裘敏华知道,老毛已经准备好了。

毛卓云,1981年入伍,1997年从武警宁波支队转业后进入公安系统,20__年调入看守所从事管教工作。同事都爱叫他“老毛”,不光是因为他年纪比其他人大,还因为军人出身的他,身上总带着“老战士”的韧性和坚定。

老毛常说:“作为一名管教,文凭不一定要很高,但要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次老毛的学习热情很高,他先是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又到市疾控中心向专家请教相关常识。把艾滋病在押人员收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全部了解清楚后,老毛第一次打开了艾滋病监室的门。

“当第一次开监室门进去时,心里发憷。”透过厚厚的钢化玻璃防护罩,老毛看到艾滋病在押人员无精打采地坐着,眼里写满对老毛的鄙夷。不管老毛怎么打招呼,里面的人就是一声不吭,监室气氛沉闷而压抑。和其他在押人员相比,艾滋病患者的对抗情绪更重,管教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在押人员的人身攻击,以及护理中面临的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他们用打湿的毛巾甩监室顶上的灯泡,用身体不停撞击防弹钢化玻璃门,我不敢进去,但又不得不去做工作,于是我想到写信,我把信贴在玻璃上让他们自己看,内容很简单,几句话,就是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写给里面的人看。”就这样,老毛开始跟在押人员用书信交流。

“我告诉他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讲,但看守所的纪律规定我也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老毛用心写下一字一句,把嘘寒问暖的话语贴在玻璃上,虔诚地等待着回应。慢慢地,在押艾滋病人开始给老毛“回信”了,一开始只有几个字,后来是几句话,再后来就是一整张纸。直到有人主动跟老毛袒露心事表达愿望,书信的交流才逐渐被对话取代。曾经闹事不服管的在押病患纷纷认准老毛是自己无话不谈的伙伴,曾有人感动地对老毛说:“毛警官,自从我得艾滋病以来,亲朋好友都拿我当瘟神,而你却敢这样和我面对面交谈!”

打破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交流阻碍,这只是老毛接手这项工作的一个开始,看管艾滋病患除了要用真心和耐心,还需要勇气。20__年,暴力袭警的艾滋病患者王某到看守所时,拒不配合民警收押,大吵大闹还不停吞食异物。老毛果断放弃休假,钻进监室里没日没夜陪伴他,真心的交谈使王某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但不久后,王某因得到最终判决情绪再次失控,开始疯狂攻击管教和狱医。老毛二话没说叫同事打开监室大门径自走向近乎癫狂的王某,张开双臂把他紧紧抱住。突如其来的拥抱,让王某顿时愣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老毛用手轻拍他的背,尤如在安抚一个婴儿,王某在老毛的臂膀里哭得像一个孩子......

事后回想起来,老毛坦陈自己真是有些后怕,“要是被他突然咬一口呢?真的是害怕的!”每日与在押的艾滋病患打交道,犹如把自己长期暴露在高危的风险之中,老毛会定期去给自己自费做HIV检测,做完后却常常害怕去领检测结果。“目前为止都没有检出病毒。”检测结果总是令老毛一身轻松,可老毛的家人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最初的两年,看管艾滋病在押人员的事,老毛跟家里人只字未提。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翻看报纸时,一篇关于老毛的专访突然映入眼帘,“新闻里写的毛警官不就是他吗?”妻子这才明白了老毛这两年究竟在做些什么。“我骂他是傻子!”尽管老毛的妻子在宁波望春监狱工作,某种程度上讲她更能理解丈夫作出的抉择,可事情真落到自己家,她还是努力调整了很久的情绪,“我告诉他,两点必须做到,一是回家前要做好清洁工作,二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今,带着一面钢化玻璃墙的艾滋病监室空空如也,老毛把手头接管的在押病患全都移到了普通监室。所里给他配备的防护服,老毛也一次都没穿过,“我如果穿了这身衣服(防护服)跟在押人员沟通我自己都接受不了,我曾经戴过一到两次口罩,也很别扭,无形之中跟他们产生很远的距离,所以我就直接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内心产生距离,他要想跟我交流就不可能了。”老毛喜欢面对面地给在押人员传递艾滋病的最新治疗消息,让他们树立生存的信心。他还爱把自修的法学知识讲解给大家听,让大家了解量刑的依据。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老毛研究出好多套排解压抑情绪的方法,用心教大家合理地释放压力。“毛警官要是哪天晚一点过来,我们都会着急地互相问,‘今天毛领导怎么还不来看我们啊?’”每日两次的谈心机会,成了在押病患们一天中最大的期待。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把他们安安全全地送到监狱,我这颗心就放下来了,担子也卸下来了。尤其是(送监)回来的路上,在车子上还可以打个瞌睡,睡个安稳觉。”看守所里,在押人员来了一波又一波,不管对象怎么变,老毛都在不断重复做着一项工作——谈话教育,矛盾处理,保证安全。

他常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在这十二年里,老毛管教了500多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积攒了5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日记,还总结出了“五心工作法”——近心法(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接近在押人员,走进在押人员的内心)、正心法(用法律、法规,监规、监纪规范在押人员的行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感化在押人员的思想,用管教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净化在押人员的心灵,树立和传播正能量)、劳心法(用锻炼身体的方法让精力旺盛的在押人员释放多余精力,用精神转移的方法让其达到心理平衡)、破心法(寻找如何与在押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宁心法(当你非常愤怒的时候,当你受到他人欺侮的时候,当你看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冷静十秒钟)。

“您的工作法恐怕不止‘五心’吧?”面对宁聚记者的提问,老毛笑了:“那是不止,因人而异的,给每个人做工作都不一样。”老毛的工作日记里有很多用红笔标注的内容,这是他工作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作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有什么新招、奇招、怪招,有多大的发明创新,但一定要有经常总结的习惯。”老毛把对在押人员谈话教育的内容,日常事务的处理,违规、违纪的处罚,以及在押人员的思想变化、教育成果等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经常翻阅对照比较。“有效的方法总结,进一步提高,完善。失败的工作方法,及时剔除,改正。”

他的谈话室门口挂着“毛卓云工作室”的牌匾,办公桌对面的墙上贴着一块KT版,上面印着八个字:“微笑面对 启迪心灵”。这是老毛的设计,为了提醒自己先要启迪自己才能启迪他人。“这间谈话室,我专门是给年龄比较小一点或精神压力比较大一点的人准备的,我需要给他们创造温馨一点的环境,要开导他们的时候,就在这里谈话。”老毛指着办公桌斜对面的两个带着铐扣的谈话凳对宁聚记者说。老毛这间谈话室的凳子是整个看守所里独一无二的,每个凳子上都铺了紫色的毛绒坐垫,坐垫很小,看得出来是依照着凳子的尺寸定制的。这又是老毛的设计,“冬天比较冷,特地配的。”

20__年5月,市看守所前后共收押十几名凉山籍人员,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最高的读到初中二年级,有五名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纯文盲。为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老毛专门购置了纸笔,自制了识字卡片,他把监室变成了教室。开班一段时间后,班里不识字的“付同学”学会了写文章:“毛警官的话犹如清风一样,驱走了我心中的阴霾,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干枯的心田......”于是,老毛又有了一个称呼——“毛校长”。

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人民警察、宁波市监管能手、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毛卓云的荣誉数不胜数。正如宁波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裘敏华评价老毛的:“虽然看起来他是在做平凡的工作,但在我看来,他是平凡中的伟大,平凡工作中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介绍及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具体事迹材料通用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58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终不忘初心、心怀感恩,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感言

不闻军号激越,不见战旗飘扬,眼前耄耋之年的长者埋首青灯黄卷之间,却以穿山入海的雄魄,筑起“地下钢铁长城”,把一生献给了“顶住敌人来犯的风险和压力,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项伟大的事业。

钱七虎,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中,“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钱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甲子的时光,他在中国军事防护战线上绘制了无数工程图,主持攻克了无数军事科技难关,护佑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图”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守护着三个坐标: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军事工程科学家,中国人民的儿子。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国家奖励的奖金还剩下多少,捐给武汉!全部捐给武汉!”新冠疫情暴发后,钱七虎立即向组织提出这样的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那么多医护人员上前线了,前方需要大量医疗设备和药物,需要建设方舱医院。”钱七虎告诉记者,“我是共产党员,我宣过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人去不了前线,我的心要去。”

650万元,第一时间捐赠给了武汉抗疫前线。在钱七虎眼中,他与医护人员是“同行”,努力的目标都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只不过医护人员防御的是病毒,他防御的是来犯之敌。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钱七虎在很多场合说过这句话,他用毕生精力投入国防事业,建立并不断推动我国现代防护工程事业,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他一生坚守保卫国家的梦想,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从哪里来?从国家危难的环境中成长而来。“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家乡江苏昆山陷入战乱。

那一年,母亲在逃难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条小船上,母亲怕我的啼哭引来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泪水。”钱七虎忘不了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时光,“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日本的‘啪啪船’去农村抢军粮。”

“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钱七虎解释道,“因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这是留在童年钱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记。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书记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中国某个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便迅速进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做实验,观察和解决飞机洞库门在核爆冲击下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那时,30多岁的钱七虎受命设计空军飞机洞库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防护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了。飞机飞不出去,怎么展开反击?”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从优化计算精度入手开始攻关,他认为防护工事必须向现代计算理论和计算设备的水平迈进。

那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还没有接触过。钱七虎毫不犹豫,马上学习。历经艰难,他利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计算,解决了控制大型防护门变形计算的设计计算难题。

像这样的技术攻关,钱七虎经历过无数次,他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引领着防护工程事业向前迈进。

从学习到工作,钱七虎热衷于攻坚克难,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哈军工学习的6年里,他没有游览过哈尔滨冰灯、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学习的4年里,他从没有去过需要排长队参观的列宁墓,没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罗斯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钱七虎才去了列宁墓,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为国家科技进步发热发光,是我一生的梦想。”他说,“我是中国的军事工程科学家,我的学习机会是国家给的,我的学习生活是很多中国农民用辛勤劳动供养的。我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

前脚刚获奖,后脚便把奖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捐献给了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个爱心基金设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举不是从2006年开始的。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获奖奖金或者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那个时候,钱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我一贯的行为。”钱七虎说,“平时就捐,捐给国家需要的地方。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还有平时的一些科研项目奖励我都捐出来了。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瑾晖”基金“瑾”和“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要关心更多的人。”母亲质朴的教诲、贫困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举动,成为钱七虎一生的榜样;妻子袁晖始终支持自己捐助、帮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两地的16年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温暖的家庭环境。钱七虎早早做了决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送往更远的地方。

这一生他培养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传身教,把“不怕艰难、不怕挫折、不怕干扰”的人生格言留给了学生。“爱这个国家,就要爱人才;爱人才,就要让他们坚持这样的状态。”学生们眼中,钱七虎就像永动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从不停歇。他把这种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状态,视为最大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钱七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而我们奉行的是积极防御战略,也就是说,不打第一枪。

“那如何确保受到敌人袭击后立即实施‘二次反击’呢?”

钱七虎想,只有铸牢防护工程这面坚固的盾牌,才能确保我国首脑指挥工程和重要战略武器工程的安全。

防护工程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斗争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果然,钱七虎很快迎来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艰难挑战——设计一个能抵御原子弹爆炸威力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

为此,他来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当戈壁深处传来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人们欢呼庆贺时,他穿着防护服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现场。

他发现,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没有被炸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发生了严重变形导致无法开启。

“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必须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那时,有限单元法刚刚兴起,钱七虎决定用这种方法解决飞机洞库门的计算问题,这属于国内首创。

然而,创新往往意味着困难重重。

他们团队从未接触过大型晶体管计算机,辗转多方协调,才能趁别人吃饭睡觉、放假休息的时候“蹭”设备用。好不容易借到设备,可面对“天书”似的上机手册,团队又傻了眼。

钱七虎关起门来啃这本“天书”。两天后,他再次站在团队成员面前,说的第一句话是:“可以上机操作了!”

历时两年多,他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但也接到一份“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医疗诊断书。

那年,他38岁。

此后数十年,钱七虎和团队时刻跟踪着新型进攻武器的发展。只要是敌核武器这个“矛”发展一步,他就琢磨和研究让保卫人民的“盾”如何更坚固一层。

20世纪80年代,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这些新型武器的钻地深度可达数十米,爆破威力巨大,钱七虎提出建设超高抗力深地下防护工程,研发出相应的材料与结构。

“去追赶这些科技差距,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不会畏难吗?”《环球人物》记者问。

钱七虎的回答很干脆:“当时是任务压着你的,没有退缩胆怯的余地,只能坚决完成。这是军队的教育养成的,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说干不了的,给我任务,我就要尽量完成。”

他攻克一个个难关、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金钟罩”。

他说:“越是和平年代,越要重视国防工程建设。与撒手锏武器装备一样,坚不可摧的国防工程、完善发达的防护系统也是我们重要的军事威慑力量,可以给潜在的敌人以警告:一旦发动侵略,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先进事迹材料素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两位八旬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获得800万奖金。

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就是其中之一。

获奖不到一周,钱七虎院士就将800万奖金全部捐赠于家乡的慈善事业。他还说:

“奉献是军人的本职,科技强军是军队科学家的使命。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防护工程领域全体科技人员共同的荣誉。获奖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虽然他已到达退休年龄,但思想没有退休、工作没有退休,将以此次表彰奖励为新的起点,带领年轻人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精神,继续在岗位上砥砺奋斗,为国防和军队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廖俊波,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面对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县,廖俊波不打退堂鼓,不当太平官,把担当放在首位,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奋、实干、严谨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画卷,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20__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__年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日,中宣部追授廖俊波

时代楷模 荣誉称号,廖俊波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廖俊波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座右铭。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生活中,他始终廉洁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风家教,爱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在教学第一线。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楼里,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人物王娅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穿越时间与空间,拷问着每一个曾经或正在生活的人。

王娅,一名普通的退休电力女工,她用自己的人生写就了一份答卷。

既然生,就拥抱世界:她热爱生活,养花、养猫、热爱运动;她热心公益,青海地震、希望工程、南方水灾、汶川地震,她捐款、献血,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向世界传递美好和希望。

既然死,就了无遗憾:罹患胰腺癌的她饱受病痛折磨,她放弃治疗,将自己名下所有存款和唯一一套房产捐赠给助学基金,连自己的遗体也贡献给了医疗事业。

生如夏花,死亦无憾,王娅的人生如此写就。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汪勇

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看到那么多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连睡个安稳觉的地方都没有,汪勇心一横不再回家团聚,新年第一天他连续送了30名医护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司机缺口太大,汪勇就联系上了多家企业,最终让医护人员有了保障。

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颁奖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钱七虎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七虎是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男,1937 年 10 月出生,江苏昆山人。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61年留学前苏联, 1965年获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 1980 年任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1986 年任教授。1983年至1996年担任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技术一级,文职特级,负责防护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点指导工作。党的十二大代表,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军指挥自动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曾担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副主任和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防护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爆破工程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亚太区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东华理工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军委空军、海军、总装二十一基地科技顾问。 1990年2月被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致力于国家安全领域先关科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解决了冲击波作用下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及地质断裂构造对爆炸应力度的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开创了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多次参加军事防护工程的重大科技攻关,解决了孔口防护、地下机库大跨度防护门、帆布工事、土中浅埋结构等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1993年和1997年,其教学成果两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和9本专著。

1990年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作为总参系统的唯一代表被选为全军爱国奉献优秀干部事迹报告团成员。1999 年获四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曾多次主持、参加过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评审、论证和指导工作。参加过中共中央西北局防护工程及山西吉县黄河水下战备公路隧道设计工作。参加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长江、广州市地铁公园前站、青藏高原风火山隧道、大坂山隧道等工程的方案审查及成果鉴定工作。担任过珠海炮台山大爆破工程总指挥。主持过珠海海关地下工程、深圳地铁车站设计、南京玄武湖水下隧道、杭州西湖湖滨水下隧道、上海黄浦江外环线、复兴东路、大连路等越江隧道、青岛-黄岛越海隧道、南京长江越江隧道、武汉长江越江隧道、上海-祟明岛长江越江隧道、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重大工程的评标工作和设计方案审查工作。现担任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地下能源储备工程专家组成员、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武汉及上海沪祟隧道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58岁,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快要退休的年纪。但对于宇航员来说,却是黄金年龄。前不久,神舟12号返回舱顺利落地,指令长聂海胜一出舱,就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国民的簇拥。每一位宇航员的成功都很不易,但聂海胜的成功,却尤其不易。

1964年,在湖北襄阳的一个小村庄,聂海胜出生了,他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他排行老六,是老幺,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很穷困,母亲生下他的时候,乳汁不够,四处向同村的哺乳妇女要乳汁,才把他养大。

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面的负担一下子变得大了起来,父母常常因为几块钱的学费发愁的睡不着,有时候,没有学费,只能交几只兔子上去。在伙食上,家中常吃的只有黑面馍馍和大酱,那种味道,直到现在提起,都让他记忆犹新。

聂海胜从小就成绩很好,后来考上重点高中,又考上空军学院,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8年,国家招收第一批航天员,聂海胜凭借突出的表现被选中,加入了航天大队。

此后,他一直不敢松懈。20__年、20__年、20__年,聂海胜分别入选神舟5号、神舟7号、神舟9号备份宇航员,20__年、20__年、20__年,入选神舟6号、神舟10号和神舟12号正式宇航员。聂海胜成为了第一个从小村庄飞向太空的农民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2月27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一台深情呈现,观众无不被他(她)们的事迹所感动。

在获选的人物中,有一生隐姓埋名,扎根中国大西北沙漠,为国家的“氢弹”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于敏;有退休不在大城市安享晚年的外交官夫妇,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主动到贫困的贵州山区进行支教,一干就是十年,最后病倒在教学岗位上的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卖掉了住房、辞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一心照顾卧床三十年的病父,仁孝行于家的大孝之女朱晓晖;有三十九年如一日,照顾截瘫病人高新海,使他坚强活了下来的陇海大院的街坊邻居群体……他(她)们无论是为国家、为社会、为至亲几十年所做的坚持,所付出的真情、所奉献的大爱、所做出的贡献,无不坚守着、继承着、发展着、彰显着我们中华民族“德仁善孝”的优秀品质,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演绎着人间大爱,人间真情。是优秀品德,感恩之心,使他们做出了感人善举,事迹感动了中国。

羊有跪乳之思,鸟有反哺之意,人有感恩之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感恩父母亲的养育,感恩学校的教育,感恩工作单位的培育,感恩朋友的相助,感恩花草树木的养眼与悦心,感恩日月每天的升落相伴。有了这样的情怀,终身付诸实践,你就会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无怨无悔的人,一个积极快乐的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单位、对家庭勇于担当,积极贡献的人。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感恩是一种力量。只要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拥有了感恩之心,助人之举,我们的社会将变的无限温暖,无限美好!

国人们,加油!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马兰,这个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的小村庄,是邓小岚父亲——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43年,邓小岚出生于此,随后被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在马兰的这段经历和父辈的情结,让邓小岚对马兰眷恋不已。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到马兰为烈士扫墓,遇到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也来扫墓。活动结束后,她想跟孩子们唱支歌。然而,只有一两个孩子能哼唱出国歌,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着羞怯、躲闪。“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想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她决定定期回马兰任教,教孩子们学习音乐。

一开始,不少人认为邓小岚只是象征性来上几次课,但她一坚持就是18年。当时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贯通,阜平县城到马兰的道路经常泥泞不堪,从北京到马兰,邓小岚要辗转走一整天才能到达。每个月少则十天,多则一整月,邓小岚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20余次,18年来回奔波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周。“马兰是我的家乡啊,我做这件事很快乐,我一点不觉得累。”邓小岚说。

她在北京筹集资金,将手风琴、小提琴这些山里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乐器置办回来。有了音乐教室,邓小岚开始教孩子们认识五线谱、学习乐器、唱歌。总是在山里疯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6年,邓小岚带着孩子们成立马兰小乐队。2008年,邓小岚自费带孩子们到北京看天安门。2010年8月,马兰小乐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穿着虎头鞋的44名阜平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

音乐,打开了山里孩子通往未来的一扇门。

邓小岚的到来也让马兰发生了变化。她号召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新校舍。她还自筹资金,为孩子们建造了月亮舞台,让他们有了自己的“音乐城堡”。在马兰生活期间,她发现农村的旱厕不卫生不方便,看到谁家盖房子,她亲自跑去动员盖水冲厕所。遇到村民看病,她帮忙在北京联络医院,有个村民的特效药长期难寻,她无偿为其从北京买药长达9年。“邓老师把所有的牵挂和关爱都留给了马兰,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

3月16日,在北京录制完节目,邓小岚连夜返回马兰。回来之后,她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讨论月亮舞台配套设计、周边绿化和施工进度,思考如何发展红色马兰、生态马兰……

3月19日下午,邓小岚在马兰村做音乐节准备时,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于3月21日晚在北京天坛医院溘然离世,享年79岁。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将对马兰的祝福写在纸上,留在马兰家里的案头:“祝愿勤劳、朴实、热情的马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红旗飘舞,绿水青山,鲜花遍野,歌声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2024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事迹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

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痛失患难与共的战友兄弟,一起出征却没能活着一起回家。大队营区的笑脸墙上,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笑容灿烂。牺牲指战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为有牺牲多壮志,为国捐躯重如山。让我们向这些可爱可敬的扑火勇士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新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朱彦夫:慷慨是英雄

主要事迹: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颁奖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模板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20_年4月27日,他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他坠地受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向他致敬!

张超颁奖词: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张超事迹介绍: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度感动中国经典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3月3日晚,备受瞩目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来自香港无线电视(TVB)的主持人陈贝儿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20__年,陈贝儿凭借豆瓣9.5分的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美。

以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纪录片贵在真实,而真实在于细节的把握与感情的投入。

在《无穷之路》中,每到一个拍摄地,陈贝儿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她天生的亲和力也在节目播出之后饱受全国观众赞誉。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对于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陈贝儿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

20__年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传递正能量给观众。

未来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