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精品20篇)

作为最美教师,他们需要把学生塑造成为时代新人,这是国家与民族赋予他们的重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十大最美教师人物事迹,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346

范文

100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俩都是一级残疾。丈夫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妻子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在常人眼里,他们并不适合组建家庭。

“当初,我到她家提亲时,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无法生活。”张顺东说,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她,组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结婚后,他们经历了短暂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家里贫穷、住房破旧,感觉“日子过得像爬大山一样难,两人想死的心都曾有过,觉得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国秀常常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亏欠,就是不能给孩子一个拥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双手抱大的,而我家的两个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

家中有小是个宝,儿女是全家人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

不论天阴还是下雨,常常是别人还没有起床,夫妻俩就上山找猪草,下地种庄稼。

“靠养牲口、种庄稼增加收入,是我们靠自己努力能够做到的。”张顺东说,妻子虽然没有双手,但她的脚像手一样灵活、有力,煮饭、喂牲口、针线活等家务,她样样能干;除草、收花生、种红薯等农活,她样样在行。

夫妻同心,黄土也能变成金。面对困难,张顺东总鼓励妻子说:“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过不去。”夫妻俩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5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致敬英雄》

20__年4月2日凌晨,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遇难的30名救火英雄遗体已抵达西昌。四川广播电视台及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深夜有车辆排成长队缓缓前行。一些市民走上街头,泣喊“英雄一路走好”,部分路面摆放了菊花。

从视频中可见,深夜的街头,昏黄的路灯下,市民们正在自发等待送行。当列车缓缓经过,多少感动涌上心头。街头摆放的一朵朵菊花,一声声“英雄一路走好”,道出了现场市民发自内心的感动,更体现出他们对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推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火灾无情人有情,30个救火英雄中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他们看似平凡,但又极其伟大。平凡的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义无反顾献出了宝贵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30名救火英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他们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可能不擅言谈、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但是他们却用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挺身而出的选择,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是最感人的平凡英雄,也是最真实的超级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救火英雄的事迹与近日正在广泛开展的“传承·20__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交相辉映,映照出了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永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是让我们饮水思源、赓续传统;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更重要的是传承英雄精神,争作时代先锋。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30名救火英雄,正是用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的榜样,他们是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最美诠释。泱泱大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种英雄精神融入血脉,不断激发前行力量。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平凡,只要能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新时代成就一番新的英雄事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个清明,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让我们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以英雄精神为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朱彦夫,一位书写人生极限的特残军人,一位深刻改变家乡面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位震撼无数人、感动无数人的退休老人。他的事迹正在全社会广为传颂,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致敬。

时代楷模,标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彦夫身上所展示出来的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朱彦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进事迹不同,但贯彻始终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学习朱彦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精神之“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就要像他那样一心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要像他那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书写精彩人生。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行动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把朱彦夫当成一面查摆问题,寻找差距的“镜子”,以朱彦夫为标尺量一量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为标杆查一查自己的“四风”问题,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记宗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范例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梁益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他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处处为病人省费用,更常为贫困患者捐钱、四处化缘募捐。2014年他的团队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目前已帮助近200名患者!他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梁益建颁奖词: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梁益建事迹介绍:

梁益建,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95 字

+ 加入清单

四月的沂源,桃花正艳。西里镇张家泉村走出的朱彦夫,在20__年的这个春天,成了全国第一个“时代楷模”。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山东省委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朱彦夫的事迹,像春日的花朵一样,开遍神州。

这位81岁的老人,手脚尽失、半身瘫痪。究竟是什么,让他放弃疗养院的优待,回到家乡投身建设?是什么力量让他为群众无私奉献,带领村民奔向致富路?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在退下来后写出呕心沥血之作,警示后人?

纵观朱彦夫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坚定信仰的践行史。

到各地宣讲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最近一段时间,济南军区“沂蒙旅”一营教导员汪祥松的主要任务。朱彦夫当兵时就在一营,汪祥松,可以说是朱彦夫的小战友。他说,虽然每次都在讲一样的故事,但每一次作报告,都能给他以新的启迪。

“朱老14岁参军,16岁入党,历经上百次战斗,经过47次手术才从死神那里挣脱出来。活着已是奇迹,本应在疗养院颐养天年,却不忘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毅然回到家乡自食其力。让人肃然起敬。”汪祥松说,朱彦夫经常念叨,与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奉献一天。“他一辈子的奋斗,为信仰的力量作出了生动诠释。”

如今,在张家泉村,依然能感受到朱彦夫留下的痕迹。他整治的山沟,挖掘的机井,还在继续造福着这里的百姓。而他的故事和精神,更是被几代村民津津乐道。

张家泉村现任村支书刘文和说起朱彦夫,心存敬意。“老支书是个有信仰的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抱怨老天爷对自己眷顾太少,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但是看看老支书,他一辈子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曾鼓舞和教育了几代人,朱彦夫的《极限人生》,同样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和底蕴。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处长宋文军说,朱彦夫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一部书,他所表现出的不屈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更值得深刻领悟。“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看似无形,却是顶天立地。”

“_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时代楷模朱彦夫身上体现的最宝贵品格就是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包心鉴认为,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彦夫四肢残缺但人格健全高大;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为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道路而拖着假肢四处奔走;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用嘴含笔艰难写作,为我们留下催人泪下的作品。

包心鉴说,时代楷模朱彦夫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生动表明,崇高的人生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认真学习朱彦夫,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起人民赋予的责任,应当成为所有共产党人终身的价值追求。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

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可以说是大家的同事、邻居、朋友。他们平平常常、朴素无华,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学习着生活着,默默无闻地坚守着道德标准、涵养着道德情操,以点点滴滴的积累,以持之以恒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汇聚了不寻常的道德力量,铸就了关键时刻的坚强意志。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自己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勿以善小而不为”,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时代楷模的一个鲜明特征。张丽莉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岗位,在车祸瞬间保护自己的学生,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吴斌连续十多年安全行驶一百多万公里,在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创后,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高铁成三次勇闯火海,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示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这一个个壮举背后,是他们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职业精神的坚守。他们崇高的职业操守,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升华了民族的美德,成为激励人们奋发有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创造一流业绩。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发挥好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以发现伟大的眼光和崇尚先进的情怀,挖掘闪光事例、报道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文艺作品、宣讲报告、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时代楷模的高尚情操,让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要坚持知行统一,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广泛搭建平台、丰富渠道载体,把学习时代楷模与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活动结合起来,使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礼敬时代楷模、关爱时代楷模,褒扬良好道德行为、制约不道德现象,推动形成好人好报的良好风气,形成尊重时代楷模、学习时代楷模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文明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温暖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周秀芳人物心得感悟周秀芳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前往山区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也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十岁时,周秀芳因家贫面临辍学,她的老师主动承担了周秀芳的学费。之后,周秀芳半工半读完成了初中学业。初中毕业后,周秀芳参加了工作,凭着勤奋刻苦的劲头,又完成了高中和师范专业的学业。“当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这么喜欢看书,又对孩子有爱心,你以后当老师的话,肯定是一位好老师!”在周秀芳的学习生涯中,几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是她前进的动力和立志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初衷。

20__年,已经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溆浦山区有不少贫困学生,童年时的亲身经历让她做出决定,前往溆浦山区支教并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从周秀芳开始支教到现在,她已经发动爱心人士筹建了22所希望小学,将价值20__多万的物资运往溆浦山区。周秀芳介绍,大部分的捐助,来自她曾经的学生。

“现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师。”周秀芳说:“现在,不少支教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很辛苦。今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吸引更多的专业学生加入到支教队伍中去。”周秀芳还表示,现在的学习教育学的同学们,知识储备与技能更为丰富,能够为需要支教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经的帮扶对象从贵州来到了宁波交流。最让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这三位学生目前都就读于贵州师范学院,将成为教师反哺故乡。

“周老师,如果我们也想为支教事业尽一份力,该怎么做呢?”现场,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问道。周秀芳笑着:“你尽管来找我!”说着便拿出了手机要和场下的同学加微信。

“知足、感恩、乐于奉献,这些品质是支教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支教过程中,有所获益。”分享的最后,周秀芳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人物毛卓云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既然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爱岗敬业在诊所,乐于奉献在社会,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将把此生献祖国。”10月31日下午,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行,同济浙院校长、党委副书记董琦,副校长、党委委员周亚夫,党委副书记林冶出席报告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新民主持报告会,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领导到会指导,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此次学习。

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嘉兴市“十大红船先锋”、嘉兴市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梦”为主题展开演讲。她的情怀之伟大,谈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333万元捐赠款、救治22万多人次,双目失明的她在33年中将爱心与决心发挥到了极致。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的她心有大爱、一心向党、勇于担当,让人们相信心中有光的人,永远拥有光明。全体参会人员仔细聆听了朱丽华同志的先进事迹,都认为伤痕背后振翅飞翔的故事感人至深,经历挫折后迸发出的顽强力量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朱丽华曾经的同事、嘉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主任胡慧娟同志赞美她:“朱丽华同志把关怀当成恩情铭刻于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把自己献给了党的事业。以大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朱丽华资助的学生叶慧敏也来到现场,她说,朱阿姨对她们的爱和关心都是毫无保留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张新民在总结讲话中明示,同济浙院全体教职工把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党支部要开展好“学榜样、找差距、践初心”——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则要对标找准差距不足,着力查摆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守初心、担使命,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争先创优、追梦奔跑;要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不断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纵深推进,为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教师代表上台向报告团成员送上鲜花,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人物”典范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林占熺

颁奖词: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事迹:

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他是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菌草技术发明人。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主要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回到家乡昆山,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所获得的800万元,捐赠给昆山,以此回报家乡,捐资助学。

奋斗一甲子,铸盾60年。浓浓桑梓情,拳拳赤子心。从“逃难小子”到国防专家,再到大学教授,钱七虎是不知疲倦的追梦者,更是照亮前路的启明星,他的学生不仅在课堂内,更在课堂外,更多的人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了解他、读懂他、比照他、跟随他,将其作为人生榜样。面对“国与家、得与失、名与利”等人生课题,每个人都可以从钱七虎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参悟人生出彩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之一:家国情怀的“精神盾牌”。

回顾人生历程,钱七虎总是说,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这是耄耋老人的人生智慧,也是追梦人的“圆梦指南”。国防建设需要盾牌,追梦人生同样如此。追梦路上,风风雨雨是常态,各种扰乱心神、透支力量的诱惑、压力、陷阱无处不在。拿上盾牌,才能迎战风雨;穿上铠甲,方能坚定前行。家国情怀正是这样的盾牌、这样的铠甲,有了这层防护,心胸就开阔、坦然、笃定,就不畏风雨、不屈不挠、砥砺前行。

“核心技术”之二:敬业奉献的“精神原力”。

万事皆有章法,追梦也不例外。岗位有所差别,精神可以“同款”。钱七虎的壮丽人生不仅在于理论功底、专业成就,更在于专业精神、人格魅力,其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质朴诚挚的桑梓之情是人生出彩的“核心技术”,具有永恒价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学习榜样不能叶公好龙。立足岗位,结合实际,充分看齐,及时校准,我们才能取长补短、转益多师,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把“榜样力量”转化为成长力量。

“核心技术”之三:拼搏奋斗的“追梦通道”。

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奋斗可以贯通理想与现实。作为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钱七虎倾心竭力军事防护工程60年,凡是关乎国家大计的防护工程,都能看到钱老奔波的足迹,生动诠释“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道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了实现更高远的目标,我们必须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绷紧奋力之弦,用奋斗的“三棱镜”,折射出梦想的“七彩光”,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苍白的文字记录,更多的是内心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台上每一位感动人物,不管是成绩卓越的爱国英雄,还是努力奋斗的平凡百姓,他们的故事都是一部不平凡的史诗。最让我受感动的是江梦南,一位因婴儿时期生病导致重度听力障碍的失聪女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梦南的父母虽然心里难过,甚至说是绝望,但依然不抛弃不放弃,用双手让小小的梦南抚着喉结一字一字练习发音,从而让她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说话和唇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两人几十年来相濡以沫、身残志坚,为了小康生活而不懈奋斗的故事感染了全国的亿万观众,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点名。在双双重度残疾的现实下,两人不仅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哥嫂留下的两个孤儿,孝老爱亲美德成为每一个家庭的精神标杆。

孝老爱亲 良好家风众口传

“当初,我到她家提亲时,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无法生活。”张顺东说,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她,组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里日子更难了。李国秀用脚抹把泪:有时一分钱都没有,觉得日子太不如人了,别人能收谷子自己不能收,栽秧的时候找不到人帮忙,两个人急得哭,死的心都有啊!两口子哭完,咬咬牙还得干。李国秀常常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亏欠,就是不能给孩子一个拥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双手抱大的,而我家的两个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20__年,女儿张光琼读高三,日子也到了最难的时候。张顺东夫妇想办法,家里多养了十几头猪。地少了地瓜秧等猪食不够,除了自家七八亩地,两口子还租种几亩地。张光琼说,爸妈晚上干完活回来,再烀好第二天的猪食,常常半夜了。此时张顺东脚跟发炎,原本一张创可贴就能护住的伤口,裂开大口子,脚肿得像榔头。有时候走路,脚印都是沾血的;晚上泡脚,又是一盆血水。家人劝张顺东歇歇,他不肯:“脚闲好了,家就闲垮了”。伤情不断恶化,张顺东左脚到了必须截肢的地步。女儿劝他去做手术,张顺东直摇头:“钱花在了医院,你上大学怎么办?”女儿说:“书我不读了,我要出去打工!”张顺东、李国秀又气又爱,一家人哭作一团。这一年,张顺东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他做了左脚截肢手术,根据有关政策,两万多的手术费,自家只出了八百多元。张光琼永远记得:我读大学,是爸爸用脚换来的!抚养孩子虽然艰辛,但好在一双儿女都已成人成才。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已经成婚,在一所小学教书,小儿子在东川也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张顺东夫妇从小就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推卸自己赡养父母的义务,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这对身体残疾的夫妻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经常夸:“老东是个好儿子,国秀更是个好儿媳。”

张顺东哥哥家有两个孩子,前些年张顺东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之前,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曾承诺过,一定会照顾好孩子们。哥嫂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成为了孤儿,由张顺东母亲帮助抚养,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经常给予无微不至地照顾,后来母亲失去劳动力,孩子们虽长大了,但夫妻俩依旧操心着,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他们夫妻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事迹纪实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原《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之女邓小岚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来自河北阜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参加颁奖盛典,现场深情追忆“邓老师”。

颁奖典礼上,以短片形式再现邓小岚在马兰村的支教历程,讲述她用音乐带领山里娃走上世界舞台的感人事迹。合唱团的孩子们看着大屏幕里熟悉的邓老师,眼里闪着泪光,唱出心中的歌。

“这是邓奶奶拉过的琴。”颁奖盛典现场,13岁的席庆茹带来了邓小岚送她的小提琴。她将这把小提琴视作珍宝,每次练完,都会轻轻擦拭,小心翼翼放好。她说,特别想邓老师,每次拉琴或练歌,都觉得邓老师还活着。

1943年,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阜平县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3年,从此与马兰村结下不解之缘。2004年退休后,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为孩子们修建校舍,义务教孩子们学音乐,18年风雨无阻,用歌声改变了马兰,改变了村里孩子们的人生。邓小岚先后培养200多名学生,他们当中许多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学习艺术专业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由邓小岚组建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44个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惊艳全世界。然而,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一个月后,去年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4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杨宁个人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当村官后,杨宁拿着笔记本,走村进户了解情况,并一一记下来。安陲乡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子粗加工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她曾自费前往广东、海南、北海等地考察竹子业。她发现经过初加工后的竹子调给广东、北海老板,可以省去竹子收购差价,从而提高群众卖竹子的收入。2013年1月,在考察中,她与广东、海南、北海老板签订了销售协议,将粗加工的竹子调往广东、海南、北海。由于她的竹子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格,所以群众都愿意将竹子卖给她。

仅此一项,该乡农民年增收十万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倾情关爱贫困女孩和孤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义务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二十多年来她为帮助贫困学生家访行程10万多公里,自己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岗位,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向张桂梅老师看齐,做一个信念坚定的党员教师。张桂梅老师无论处境如何艰难,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和使命,把信仰化作精神支柱,与疾病抗争,坚守三尺讲堂,深深扎根和服务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履行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思想有武装,行动才有方向。我们的人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坚守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定“奋斗的青春最幸福”这一人生信念,在新征程的熔炉中锻造自己,始终明大势,识大局,知大任,时刻校准思想理论的“定盘星”,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就“四个自信”的“压舱石”,争做“两个维护”的捍卫者。

向张桂梅老师看齐,做一个专业过硬的党员教师。张桂梅老师注重学习,业务过硬,评选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获兴滇人才奖。新时代的教育,给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党员教师更应该向张桂梅学习,在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勇向前。这就需要我们领悟“腹有诗书气自华”中所讲,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把专业学精;还要涉猎其他知识,把见识学广;更要学党的理论知识,把信念学坚定。既要锲而不舍,又要孜孜不倦。但这还不够,要做到专业过硬,还要学“天下之治在人才”中所讲,“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不仅要潜下心来学习,还要沉下心来在教学一线历练,在的学习,实践,思悟中去成长,去精通。

向张桂梅老师看齐,做一个师德高尚的党员教师。张桂梅老师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张桂梅老师艰苦朴素,一条洗得褪色的牛仔裤,一件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就是她多年的“行头”,以实际行动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教师的指路明灯。如“国无德不兴”中所讲,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慎微”“慎欲”,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要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始终坚守为人做事的底线,用自己的高尚品格为学生树立榜样。

好的师德师风还必然是“实干”的作风,如“绝知此事要躬行”中所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用实际行动教会孩子“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点滴学习,日积月累,才能牢筑基础,走得更高更远。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张桂梅老师成为我们党员教师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助力我们一路前行。张桂梅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让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了一面“镜子”,激励我们干好教育事业,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事迹简介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680 字

+ 加入清单

钱七虎这个名字,还有他所从事的事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陌生的。直到2018年钱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钱七虎”三个字才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此时的他已默默为国家奉献了60年!

今年7月27日,钱七虎院士被授予八一勋章,再次受到国家与人民的赞扬。八一勋章,对一名军人来说是最大的荣誉。而钱七虎院士做出的贡献,也完全配得上这份荣誉!

之前他的名字一直都是不能往外泄漏的机密,因为他做的工作实在太重要。直到2018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才真正地来到的大众的视野里。今日授勋“八一勋章”,除了国家对钱老所做贡献的再一次肯定,也让钱老的伟大事迹得以更好传播,激励到更多的人。

钱七虎院士是国防工程方面的先驱者。他从事于国防工程父母的工作,解决了许多的难题。如今85岁的钱老在这个行业一呆就是62年,深耕此行业并且甘愿做一个“无名英雄”。国内这个领域的许多地下工程如地铁,海底隧道都是由钱老亲自主持并参与的,为新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和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生于1937年,他自幼便立志报国

1937年是动荡的一年,那年日本侵略者进入我国大肆“烧杀抢掠”,老百姓别无他法只得逃难。钱七虎,便是母亲在逃难途中生下来的。钱七虎是家里面第七个孩子,而家人则希望他“有着老虎一样的胆识”,于是便有了“钱七虎”这个名字。而钱七虎以后还真没辜负家人的期望,成为了一个对整个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虎胆英雄”!

出生于这样一个年代,自然不可能有很安稳的童年。可正因为这样的环境,激励了许多年纪轻轻的孩子,立志长得要为国做贡献,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钱七虎便是其中一个。

“只有国家变得强大,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这句话在钱七虎心中生了根,小时候经历过的任何苦难都会使他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新中国成立5年后,钱七虎正上中学。依靠着国家给出的补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眼看着新中国正在稳步发展,他的报国心愈加强烈了。这时,哈尔滨工程学院正在招生,本来学习就优秀的他依然报考了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学校,在防护工程专业学习。

这个专业在如今的眼光看来不太“体面”,面朝黄土背朝天,并且十分出力。这时的钱七虎一心想学习一些能够报效国家的技能和知识,这点苦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正因为有了这个坚定的选择,钱七虎得以进入到这个行业,才有了日后他在国防工程行业大展拳脚,大放异彩的事情。

在这个学校呆了7年以后,因为成绩太好,并且已经完全掌握了学校里的知识。他被国家当做“可造之材”送去了苏联,继续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第二年周恩来总理去往苏联参加会议,钱七虎有幸见到了他并与他交流。钱七虎一直视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为祖国付出一切。

钱七虎没有空想,他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吸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苏联留学4年,学有所成的钱七虎立马回到中国,在刚刚建成的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任职,他要把自己这么多年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期间,他接到了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参与研究“核爆工程”。

不光要造武器,还要注重防护,钱七虎为我国建起“无比坚固的盾牌”!

新中国成立后,建造武器很重要,当我们手里有“刀”的时候敌人便不敢贸然向前。在军事中空有锐利的武器固然重要,可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护措施。我们不光要有“刀”,还要有能抵挡敌人手中武器的“盾”!

这个“盾”,就是我们的国防工程。钱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结了个婚,便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我们的国防工程研究中去。临走前只留给妻子六个大字“我走了,有任务”。以至于后来和家人分隔16年,他的妻子甚至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我们国家向来崇尚和平,从不主动挑起争端,所以偏防御的政策就意味着我们的国防技术要非常到位。钱七虎这次科研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可以抵御剧烈爆炸的地下洞库门,以保证我们在库里的飞机可以不受干扰正常派出。

做实验就要模拟真实爆炸,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天空一朵又一朵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因为需要及时采集数据,钱七虎穿着防护服就往实现地点冲去。明知有很大的辐射,钱七虎还是这样做了。在他看来每次实验的代价都很高,要准确又及时地采集到每一次的数据。

钱老用那时难度较高的“有限单元法”来计算飞机洞库门,让本次科研又前进了一大步!在经历了两年时间的不断计算与测试,钱七虎带领团队终于建造出可以达到要求,抵抗力非常高的地下洞库门。同时,因为这两年他时常废寝忘食,他的肠胃也出现了问题。

随后的多年时间内,钱七虎依然和团队奋战在现场。哪怕是到了和平时代,钱七虎也没有丝毫松懈,他表示国防工程建造越完善,敌人就越不敢贸然侵犯;哪怕真有那一天,他们也必将付出代价!

默默奉献的一生,他坐镇行业内屡建奇功

时间来到90年代,此时的钱七虎已经55岁,却一直坚守在国防建设的一线。珠海机场的扩建项目是重要任务,可是没有一个团队敢接,难度太大。原来,珠海机场附近就是炮台山,这座炮台山是一座特别大的山,所以爆破失败的几率很大,可任务又必须一次完成。并且炮台山几百米内就有村民居住的村子,既要保证爆破成功又不能波及到村庄,难度可想而知。

此时,钱七虎带领团队接下了任务,经过十多次亲自前往炮台山考察,制定计划,终于在这年的年末,实施了这个“历史最大的爆破”。任务圆满完成,附近的记者都争先报道了这一喜事。

近些年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的成功,也是有钱七虎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是经过他一次次计算成功后,才确立的最终方案;珠港澳大桥全线贯通的背后,也有着钱七虎团队给出的重要建议。

从以前到现在,与民生相关的工程,背后都或多或少有钱七虎做出的贡献。只不过,那时的我们还不认识这位无名英雄。

又大方又抠门的老人

钱七虎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但凡认识他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抠门”!他痛恨浪费食物,每次的饭菜必须吃光;他新衣服很少,大多是缝缝补补能穿则穿;他拿着国家给出的经费却不舍得花,只要有省钱的办法就绝不会多花...

可他又是十分大方的。2018年获救后得到国家奖金和江苏省的奖金共计1600万元!他全数捐出一分不留:其中800万他拿出来成立基金来资助上不起学的贫穷孩子;另外800万他拿出来资助科学研究,资助母校以及为疫情捐款。

这个老人默默无名一辈子,做出无数贡献,到了年老却依然两袖清风,十分淳朴。完全可以依靠奖金过上奢侈生活的他,却对此说“不”。他表示能吃饱穿暖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经很满足,并不追求所谓奢侈豪华的生活。

钱七虎院士默默无闻一辈子,淡泊名利。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伟大一生,请不要吝啬我们的感激与崇敬之情。相信现在的年轻人也会以钱老为榜样,把他这份爱国心与精神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邓小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968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女士于3月22日凌晨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享年78岁。据了解,邓小岚是日前在马兰村接受采访时突然摔倒后入院的。

邓小岚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

“胭脂河水长,从那天上来,要问去何方,宁静的村庄;宁静的村庄,沐浴着阳光,唱起这歌谣,铁贯山笑了。马兰,早安!天空蔚蓝,阳光洒着泉水欢畅。”清冽冽的歌声,从马兰小区的一栋单元楼里飞出,飞过村庄,飞过山河,去向更远的地方。

光阴在四季里流转,歌声在四季里生长。与山涧鸟儿的鸣唱相和,与风中树木的婆娑相汇,天地之间奏响一支瑰丽的交响曲。

她说:“我相信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一生都会自强自信,生活得幸福快乐!”

她还说:“我想让山里的乡亲们知道,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被哺育过的孩子也没有忘了他们。”

如磐的信念、深沉的情感,令她痴痴坚守,执着筑梦。18年来,她手中那支不曾有半点儿想放下的“音乐魔棒”,点化了贫瘠、寂寥的山,冰冻、静默的河,和闭塞、羞怯的山里娃长长的未来。

冬日暖阳下,站在胭脂河畔、铁贯山下,她望向山顶,笑着说:“我们这里的山上每年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花,山杏、山桃、杜鹃,可美啦!你们一定要来!”

她,邓小岚,“马兰后人”,村里老少都亲热称呼的“邓老师”。

寻根

故乡如醉远,天末且栖迟。沥血输邦党,遗风永梦思。悬崖一片土,临水七人碑。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

——《题马兰烈士墓》

1997年夏,邓小岚和妹妹一起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祭奠马兰烈士。

山深路绕,七岔八岔,邓小岚向路边的一名农妇问路。

“这是麻棚村,再往前走就是马兰村了。”农妇指着说。

“认识陈守元吗?”

“认识啊!”

“那是我干爹。”

听闻,那农妇上下打量着邓小岚,突然惊喜地喊道:“你是小岚子吧?”

山高水长,离别51年竟然还有乡亲脱口叫出她的名字,邓小岚愣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一个离“家”的游子,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此创建了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的邓拓,带着同志们在山里一边游击,一边办报。

1943年秋季,日军疯狂“大扫荡”。“在一次反扫荡转移中,为了不拖累部队,母亲丁一岚独自留在一处山洞中,拿着两个手雷防身,饿了吃土地庙里放的供食,渴了喝岩石缝里滴出的泉水。十几天后‘扫荡’结束,母亲在城南庄附近一间荒废的破屋子里生下了我,后又把我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老乡家里。”

往事悠悠,父母在这里战斗和生活的情景,干爹干娘倾尽所有喂养她的艰难时光,都铭刻进邓小岚的心里。“1946年我随父母离开阜平后,干爹还赶着毛驴车,走了两天两夜专门去看我。”

后来,父亲邓拓把与马兰浓浓的鱼水情镌刻进三枚印章,其中一枚“马兰后人”,留给被马兰老乡哺育过的邓小岚。

2003年清明节,退休的邓小岚和当年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再次回到马兰,为葬在胭脂河边的革命烈士扫墓。

那一天,恰逢村里的一群小学生也来扫墓。

“你们会唱歌吗?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吧!”邓小岚问孩子们,孩子们羞怯地躲闪。

“《小燕子》《我爱北京天安门》会不会?国歌呢?”孩子们只是茫然地摇头。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邓小岚,“我本是随口一说,想和孩子们打个招呼,没想到却是这样的场面,顿时心里觉得特别凄凉,说不出的难受。”

“童年怎么能没有歌声?生活里没有歌声,该是多么苍白!”那一夜,尽管山里月光如洗,星空浩远,她却心绪不宁,辗转反侧。

“这是爸爸妈妈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我得做些什么。”回北京后,她做出决定,“我要回到村里,为缺失了歌声的孩子们带去音乐,让他们和音乐成为终身的朋友。”

播种

小杜鹃,小杜鹃,我们请你唱个歌;

快来呀,大家来呀,我们静听你的歌;

咕咕,咕咕,歌声使我们快乐!

——《小杜鹃》

邓小岚说,受父母的影响,她和弟弟妹妹们都热爱音乐。“小时候,妈妈会拿回一些歌片,我就跟着收音机学,也学唱妈妈唱的歌,‘春天里,百花香……’”她一边回忆,一边哼唱了出来。

中学毕业,她考进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并在大学音乐团拉了6年小提琴。

“音乐是最好的朋友,只要你不放弃,她就永远不会离开。”邓小岚说,动荡的年代、在异乡工作的岁月,都是音乐给予她力量,她深深地体悟到:“音乐,可以让粗粝的生活变得温柔静美。”

2004年的春天,藤萝花开的时候,邓小岚拎着行李箱再度回到了马兰村。

走进马兰小学,破旧的教室坐着十五六个孩子,“我来教你们唱歌好不好?”

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位“山外来客”。

“跟我学唱《小杜鹃》吧!”第一次,山村里有了歌声。

之后,邓小岚每次回到马兰村,会先到学校来。不管其他老师在上什么课,都会让出来给她上音乐课。她坚持正规的教学程序,先从五线谱开始教起,对孩子们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的热情和天赋,让邓小岚决定教孩子们学乐器。于是,她自费买、到亲友处“化缘”,手风琴、小提琴、吉他、曼陀铃等各式乐器,如蚂蚁搬家一样被她手提肩背地运到了马兰。

有个调皮的男孩看见这些乐器,第一天说想学吉他,第二天又说要学电子琴,第三天又变了,想改学手风琴。邓小岚抚摸着这个可爱的男孩,告诉他“学什么都要坚持”。

10岁的白梓慧说:“邓老师走时,怕我们忘了学的歌曲,就让我们把小提琴、吉他啊带回家练习。”这个女孩格外珍爱那把小提琴,告诉爸爸妈妈不要动,每次拿放都小心翼翼。

白梓慧的妈妈苏文红是马兰小学的老师,最早和邓小岚认识,她说:“当初寻思着邓老师待不长,没想到一下子坚持了这么久。”

“我不想让她回北京,想让她一直在村子里住着,这样我就能天天跟她学拉小提琴。”白梓慧插话说。

18年里,邓小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到马兰。

从北京到马兰300多公里,她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先坐火车到定州,再倒两班大巴到马兰村,每每日落西山时才能到达。即使现在全程通了高速,也需要多半天的功夫。

“邓老师,一重又一重的山,看不到村庄,您不觉得太遥远吗?有没有想过‘下次不来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问她。

“没有,看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发现真像歌里写的‘山不转啊水在转,水不转啊云在转……’”回答着问话,邓小岚像孩子一样又欢唱起来。

山里的冬天,最难熬。以前住在老乡家,夜晚的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邓小岚怕家里人担心,就常常谎报温度,实在冷得没法儿睡,她就用帽子、围巾把头和脸都箍住。

“您到底图什么?”记者问她。

“他们都听我指挥,我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玩儿!”拿着山里树枝做成的指挥棒,慈祥地看着跟她练歌的孩子,她如孩子王一样“宣示着自己的骄傲”。

常常一个人一出来就一个月,家里人总是很担心,劝她是不是停下来?邓小岚说:“我跑到70岁就回来。”近十年的时光倏忽过去,她“反悔”了,“我手脚挺好,不跑,没意思。还是教孩子们有意思。”“学聪明”的她告诉记者:“现在我不说跑到多大年龄了,跑不动就不跑了。”

就这样,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她不急不躁、不厌不烦地把音乐的种子一粒粒播撒在山石坚硬的太行山。经过时间的“孵化”,音乐在小山村生根发芽:课桌上粉笔画出了五线谱,山脚下、小河旁有了结伴练歌练琴的孩子……

11岁的席庆茹说:“我第一次见邓老师在‘音乐城堡’里。那里很漂亮,有古筝,有电子琴,墙上、楼梯栏杆上都是音符。从那时起,音乐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跟着邓老师学音乐,她教会我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幼师毕业的苏文霞也跟着邓小岚学习钢琴,现在成了邓小岚在村里的助手,帮着照看督促孩子们练歌练琴。7岁的女儿王钰文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演出回来,开心地对她说:“妈妈,我不仅要学小提琴,还要学大提琴、低音提琴。”集训时还哭鼻子的小姑娘仿佛一夜间长大,她用稚嫩的笔迹在纸上写出:“我以后要当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师,像邓老师一样。”

花开

马兰是我家,盛开着马兰花;

大山是我家,我是那山里娃;

马兰花儿多,美丽映在阳光下……

——《我爱马兰》

2006年,6个孩子组成的马兰小乐队成立了。孩子们住在很远的山沟里,但只要邓老师在,他们风雨无阻坚持来演出练习。

黑黑的小手有模有样地弹起吉他,纤细的手臂拉起了手风琴,顽皮的孩子在田野里亮开了嗓,流萤、飞瀑、白云,都听到了孩子们的歌声、琴声和笑声。

2008年10月,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木雕长廊前举办了小型音乐会。当孩子们唱起邓拓作词、邓小岚谱曲的《题马兰烈士墓》时,曾经在马兰战斗过的耄耋老人们老泪纵横。

为了让孩子们看见更大的世界,邓小岚带着马兰村小乐队参加了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和央视的《我要上春晚》节目,还到上海、湖南、浙江电视台录制节目。

马兰的孩子们不仅喜欢弹唱《小放牛》《山楂树》,也喜欢弹唱《欢乐颂》《雪绒花》,更喜欢弹唱把家乡和他们写进去的“马兰村歌”,《美丽的家园》《心愿》《马兰童谣》……在美妙歌词旋律的浸润里,孩子们和邓小岚一起爱着家乡,恋着家乡,憧憬着家乡。

“音乐就像一个大大的灯泡,照进镜子里,又反射出欢乐。”

“音乐像鸽子一样,托起你飞向天空。”

“音乐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变平等了。”

“音乐让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更美丽了。”

“音乐,是可以开智的!”

孩子们说,家长们说,邓小岚说,认识马兰村孩子们的山外人说。

这些年里,马兰小乐队的成员像山上的花儿开了一季又一季,前后有200多人跟着邓小岚练歌练琴,已经有20多个孩子相继走进大学校园,其中3人考取了音乐相关专业,其他的学习经济、电子、会计、园林等。“好几个到大学后都参加了学校里的文艺社团,都是文艺积极分子。”他们唱着歌、弹着琴弦奔向自己的理想,邓小岚很欣慰。

春节是大小孩子们放假的日子,每年一过初六,邓小岚就要回村。新老队员聚在一起,他们击鼓传花,唱歌弹琴。记者采访时,见到了已经考上河北体育学院的梁一,他给小弟弟小妹妹们伴奏,一起复习唱歌。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女儿刘明明评价母亲,“她用音乐给予了孩子们生命中不一样的色彩。”

2022年的春节,革命老区阜平县山欢水笑。44名城南庄的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两度登上冬奥会的舞台,用希腊语两度唱响《奥林匹克颂》,溪谷、山岳、海洋、橄榄枝,孩子们用纯净的眼神、空灵的声音传递友谊与和平,也诉说中国的山乡巨变。

这其中有马兰小乐队的8名孩子。

坐在“鸟巢”看台上的邓小岚,迎接孩子们凯旋的邓小岚,由衷地赞叹:“我们的孩子,从太行深处的山村,走到了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真了不起!”

太行烂漫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清晨的花朵永远的童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

过去的马兰,交通闭塞,人均耕地不到半亩,老百姓看天吃饭,在石头缝里打牙祭。

邓小岚回忆:“路坑坑洼洼,散落在山沟里的人家住着裂缝的黄泥墙房子,看着很心酸。”

2004年驻村后,邓小岚号召弟弟妹妹捐款4万元,先把破旧的4间小学教室翻盖成了7间校舍;在村口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纪念60年前被日寇杀害的19名马兰村乡亲;接着,又协调资源让小学生吃上免费营养午餐;帮助村里修路、改造旱厕……

2012年12月29日,_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马兰的脱贫致富,路在何方?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邓老师可惦记村里了,一直在想办法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村子里的发展,我们要听听邓老师的意见,一起谋划。”

集思广益,马兰村定下了发展的新“基调”——打造出一个红色马兰、音乐马兰、生态马兰。

2013年8月,草木葳蕤,邓小岚发起的“马兰儿童音乐节”在村外的山谷里精彩启幕。

邓小岚带记者看第一届音乐节举办的旧址,回忆起8年前的“盛况”依然激动:“7种颜色制作出一条舞台横幅——‘马兰儿童音乐节’。孩子们和将军后代合唱团、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团体轮番演出,歌声、琴声、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你看,这块平整出来的地方,很适合唱《小放牛》,可以让孩子们从那边牵一头牛走上来,自然的、原生态的,多好玩儿!”邓小岚开心地设想。

在筹备这次演出时,在现场的邓小岚被一辆电动车砸倒,腿骨裂。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遥控指挥舞台的搭建、布置。本来放假的孙女准备来村里小住,可儿子迟迟得不到她的准信儿,儿子要求视频,她谎说电脑坏了。半个月后,70岁的她架着双拐又回到村里,带着孩子们继续排练。

2015年10月,在马兰村学校旁的山坡上,一座三层小楼“拔地而起”。房间里,花草、乐器和五线谱的装饰相映成趣,成为孩子们最爱的乐园。“孩子们喜欢童话小楼,我就给他们建个小城堡。”像宠溺孙儿的老祖母,邓小岚自筹资金、亲自设计。

“我想用音乐铺路,把我们村的旅游做起来,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来到马兰。”邓小岚说。

2021年10月,又一艺术建筑在马兰村外的山谷里“亮相”。这是一座建在胭脂河边的“月亮舞台”。

8年前萌生的“梦想”终于成真。邓小岚站在“月亮舞台”前,向记者描摹着美轮美奂的一幕:“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孩子们在台上唱歌,人们在山坡上、山坡下观看,多美啊!”

“马兰儿童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四届。“今年就能在这里举办音乐节了!”邓小岚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她给“月亮舞台”的设计师刘阳捎话:“我们的‘月亮’要升起来了,让全世界看到它的光芒!”

“理想主义的花,终将会盛开在浪漫主义的土壤里。”

如今的马兰,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山上,核桃、板栗一片又一片;地上,蘑菇大棚一个又一个;村里的男人女人都有了新工作;易地扶贫搬迁,让更多的村民住进了带电梯的新楼房。邓小岚亲历、见证、参与了“家乡”的蝶变。

采访结束时已是深夜,记者请邓小岚唱一首最想唱的歌,她不假思索地唱起了《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甜美的声音,轻柔的旋律,穿过黝黑的山谷飞向星空,飞向黎明,融汇到宏大的时代发展序曲中。

马兰,早安!春天来了,太行烂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事迹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x年。

202x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在列。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一览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山河功业存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

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及颁奖辞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2019年,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

颁奖词】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