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汇总20篇)

老君山有景室山、华室山、压塌坪等三座山峰组成,古称“伏牛三鼎”、“君山三姊妹”,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园区的核心景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洛阳老君山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浏览

5512

范文

1000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古阳洞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我们将继续参观南面的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这一洞窟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将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法门寺导游词讲解 法门寺导游词8分钟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法门寺地宫无疑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987年4月,20xx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您可以瞻礼佛祖真身舍利,欣赏大唐皇室的奇珍异宝,追寻法门寺千年文化,领略古老文明的风采神韵。

法门寺概况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至宝鸡市90公里。北依歧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地势坦荡,风景秀美,正如古诗所天:“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这里距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发掘的西周王室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仅数公里。另外,周边还有周公庙、五丈原、石鼓山、钓鱼台等诸多人文景观。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3020xx年来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雄伟壮观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就坐落在这块关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上。

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佛典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释迎牟尼佛祖灭度200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笃信佛教,并宣布佛教为国教。他把推行佛教的敕令分别刻在全国许多地区的石头上,希望能代代相传。他的弘法活动是跨国传教弘法。

阿育王开启了佛祖8个舍利塔中的7塔地宫,取出佛祖舍利,在他推行佛教的地区和国家建了84000座佛塔以供奉舍利。据佛经记载,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因此,法门寺最初又称阿育王寺、无忧王寺。

汉魏之际,丝路西去,佛典东来,中外文化交流日见扩展。中华民族在历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实为佛教开始。如梁启超所言:“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周原位居出陇西行之枢纽,东西交通之要冲,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为西北少数民族进人中原的必经之途,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地带。自然成为事实上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之一,佛教文化在这里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吸收,发展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佛指舍利的埋藏创造了条件。法门寺佛指舍利很可能在这时由西域高僧带来造塔供奉于此。

记载,法门寺宝塔建于公元555年以前。北周武帝时期,发生了中国历的第二次灭佛运动,法难波及法门寺。这次灭佛表面看是释、道两教的斗争,而实质上还是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也说明了此时佛教发展太快和寺院经济的异常膨胀,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宋代的法门寺虽不可与唐时的繁盛同日而语,但仍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的宏阔气势。据《扶风县志》记载,宋徽宗曾为法门寺题写了“皇帝佛国”的寺额。

明代时,法门寺己无昔日的繁荣景象。1472年后铸造大钟,“法门晓钟”为扶风八景之一。1569年,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朽崩,1579年,人们动工在原址上重建宝塔。这次重建为当地百姓集资,其间,因为工程浩大,灾荒连年,建塔经费极为短缺。1987年在拆除明代残塔时,曾发现一块明代砖上刻有 “塔上缺米面”的字样,一块刻有 “法门寺修砖塔,头层缺少砖灰,告白十方居士,各舍资财,共成圣事”等。这些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工程的艰难。后来由于官府的支持,建塔工程最终在1620xx年得以圆满结束。

清代时,清政府对法门寺做了适当的保护和维修,但未顾及真身宝塔,对其隐患视而不见。1654年夜半时分,甘肃天水的大地震波及200公里以外的扶风地区,法门寺真身宝塔塔身向西南方倾斜,塔体出现裂缝,西南角塔基下陷1米多深,塔体重心偏离则达2米之多,塔上小佛龛内一些佛像纷纷坠地。这次重创,为宝塔在300余年后轰然崩塌埋了隐患。

1976年四川松潘大地震,余波累及扶风,真身宝塔塔身裂缝进而扩大。1981年8月乃日,明万历年间修造的人棱十八级砖塔在经历了近仰)年的风风雨雨后,因雨水浸渗,塔基下陷而半壁坍塌,剩余一半巍然斜立,一时成为奇观。

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的4枚佛指舍利和20xx余件大唐皇室珍宝。这批国之瑰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这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继半坡、秦兵马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对社会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科技史、美术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世界文化的一件幸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赵州桥导游讲解词 赵州桥的导游词怎么说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杨导游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世界闻名的安济桥,又叫赵州桥。首先,让我给大家来讲讲来历。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看,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下面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旁各有两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里流过,发洪水的时候,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可是一个创举。赵州桥不但很坚固,而且还非常美观。栏板上雕刻了许多图案,看,有两只缠绕着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也有刻着两条飞龙的,它们前爪互相抵着;还有刻着双龙戏珠的。这些图案都像真的一样。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赵州桥的设计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正因为这些劳动人民,赵州桥才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福州三坊七巷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8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我是××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o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阴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常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均降水量1 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三坊七巷”的路,绝对是小路,也许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小,小得只能并排走两顶轿子吧!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就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走向五湖四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们为“三坊七巷”增光,“三坊七巷”也为有他们而骄傲。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俯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伏的万顷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三坊七巷不仅以它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它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林觉民牺牲后,全家为了避祸匿居在光禄坊早题巷一处许家院宅。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将林觉民写给父亲及妻子的遗书塞进门缝,林觉民的妻子一直将这封信珍藏到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与妻书》中也十分细腻地表达了烈士对故里“三坊七巷”的眷恋之情,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看到这,我们怎能不为烈士牺牲前对亲人和美丽家园——“三坊七巷’’深深眷恋之情所震撼呢!谁没有亲人,谁没有自己的家园?可林觉民却英勇奋战,在负伤被捕受审时仍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这就是革命者的博大情怀!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故乡“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眷恋之情,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看到这,我们怎能不为烈士牺牲前对亲人和美丽家园——“三坊七巷”深深眷恋之情所震撼呢!谁没有亲人,谁没有自己的家园?可林觉民却英勇奋战,在负伤被捕受审时仍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这就是革命者的博大情怀!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故乡“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

各位团友,“三坊七巷”的讲解就到这里。我们集合的时间是×时×分,各位朋友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动、照相,我们准时在这里集中上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们,你们好!我是__旅行社的导游小x,我们现在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由我带领大家进入龙门石窟窟内,愉快的龙门石窟一日游开始了!

龙门石窟的发现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复杂。龙门石窟由成千上万个洞窟组成,有潜溪寺,有莲花洞,有药方洞,有古阳洞,还有香山寺、白园、万佛洞,数也数不清。

我们先来看看莲花洞,“莲花洞”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您看,窟顶雕刻着一朵硕大精美的高浮雕莲花,“莲花洞” 这名字就是根据这朵莲花取的。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为:出污泥而不染。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您能看见,左侧弟子的头部没有了,是因为头部早年被盗,现在只能在法国吉美博物馆里见到了。大家看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个个小小的佛像,它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栩栩如生,可以想到,当时的雕刻技艺是多么精湛啊!

看完莲花洞,我们又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代仍有雕刻,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

龙门石窟现在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其整体造型。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我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这些文物。

龙门石窟还有个传说呢。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鱼。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告诉他,如果再听到这种声音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石窟顷刻从山中间裂开,湖水顷出,奔腾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水流之后,龙门石窟就出现了。

游客们,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希望你们玩得开心哟!让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宁夏石空寺石窟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石空寺石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又名大佛寺,位于中宁县西北的石空山南麓,《甘肃新通志稿》载其造于唐代,“寺内造像皆唐制”。西夏、元代重修增制。这里原有上中下三寺,13个洞窟。

现存最大的洞窟是九间没梁寺洞,面宽12.5米,进深7.4米,高约25米。洞窟内竟无一根梁柱,俗称“九间没梁寺”。

宁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小型园林――宁园,于1987年国庆节期间落成。

宁园位于银川市解放东街南侧。从西门进园,便进入盆景区。主要区由“兴庆殿"、“沁茗"阁、碑、廊及水池组成。“兴庆殿"是园中最高大的殿宇。殿内壁画“西夏风云"艺术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西夏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风土人情。“兴庆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汉白玉石雕“哪吒闹海"。“兴庆殿"左侧是卷棚式仿古建筑“沁茗"阁,右侧则是一个四角由重檐亭和一个六角亭连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廊壁刻有毛泽东、董必武及区内外书法家的作品。东区的北面是一组大型假山,有池塘、藤架、花池、供游人活动休息。

近几年,为了发掘被淹埋的文化艺术宝藏,自治区和中宁县人民政府对石空寺石窟进行了清理和修理工作,大部分石窟及寺院已整修和重建。

石空寺始建于何时,尚难明确论断。据明代史料记载,称其为“元故寺"。对于石窟的开凿年代,历来有唐、西夏、元三种传说。今天从窟室的形制和风格看,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石空寺石窟,明清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之一,曾有“石空夜灯"之称。当时有诗赞曰:“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点红?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洛阳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请注意我们将要去龙门石窟,我是导游黄贤,你们可以叫我黄导,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洞窟之一唐代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所以请不要在这里美丽的地方留下垃圾哦!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的,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附近发现是被盗走而未能运走的`留下的。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科。因此,他被称为一座大型时刻艺术博物馆。他与甘肃郭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好了,今天的龙门石窟一日游结束了,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山导游词200字 黄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好,我是导游小魏,今天,我将带大家去游览黄山,去体会体会徐霞客大师笔下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入换乘中心,乘坐大型环保游览车进入黄山,因为黄山海拔在一千八百多米,如果全都走的话会十分累的,所以我们要乘坐环保车,车盘上去至少需要二十分钟,所以大家可以在车上稍微休息一下,保存体力。接下来有一大段陡峭的山路等着大家去挑战了。

好了,现在我们到达环保车的终点,请大家拿好门票与览车票,随我一起向览车进发吧!过了览车,我们大家现正处于好汉坡下,让我们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走完好汉坡吧!记住,不是一口气走完的好汉坡就不算是好汉了哦!

走完好汉坡,就请大家望左边看,那有一块石头,是不是很像大象的鼻子,没错,这就是象鼻石。在象鼻石对面还有一块大石头,在石头下面,有一棵松树,那就是中外闻名的迎客松,迎客松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只见它抬头挺胸,树枝招展,如同一对大手向前平摊,向是在迎接四方来宾。

现在让我们顺着楼梯,向对面出发吧!现在我们正处于黄山三大主峰之一莲花峰脚下,莲花峰海拔有1864.8米,是黄山的最高峰。如果大家想爬峰,就可以顺着这一条山路上去,不过山路很崎岖,大家一定要小心,如果不想爬山的就跟着我走,前面的路比较好走,走幸福大道直达莲花亭了.

过了莲花峰,我们就要去天海了,让我们从百步云梯下去,绕过一个山脚,到达鳌鱼峰脚下,为什么叫鳌鱼峰呢?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吧!大家也可以从“一线天”上去,在登一线天时,请大家别忘了抬头哦!

走过天海,后面还有光明顶需要我们去挑战呢!光明顶海拔在1860米,但是坡不算陡,十分好走。到了光明顶,让我们大家去感受一下别具特色的云海吧!在光明顶上看云海是最佳位置,人站在山顶上,感觉周身是漫无边际的云层,像是淹没于大海之中,当日出和日落之际,在旭日和夕阳的映照下,云雾被染得五彩缤纷你也可以投稿,形成了变化多端的云海。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大家亲身去体验黄山,感受黄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川景点导游词600字 四川景点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10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里,我谨代表成都_旅行社欢迎大家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我们美丽的蓉城。现在站在各位面前的这个帅小伙(美丽大方的姑娘)便是大家今后几天旅程中的导游,那就是我,我姓_大家叫我小_可以了。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姓__傅将会和我一起,谒诚的为大家服务,希望能与大家合作的愉快。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尽可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能回去后认真总结,争取将来做的更好。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几天旅途中能玩的愉快,游的尽兴。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耍得安逸,玩的巴拾。

相信在座的各位中大部份或全部人都是第一次来成都吧,那么你是否对现在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陌生,对即将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充满好奇呢?那么,首先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后几天的行程以及成都市的概况吧(行程略)。记得刚才欢迎大家时我提到一个词——蓉城。为什么我不是欢迎大家来成都,而是说蓉城呢,因为蓉城是成都市的一个别名。那么,这个别名是怎么得来的呢?先不要急,让我们从四川省的概况一步步来了解吧。

四川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居全国第5位。其中耕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居全国第4位。四川不仅是祖国西南的大粮仓,还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四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五大畜牧区之一。农副产品中,蚕茧,柑桔,油菜和中药材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四川人口832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藏、彝、羌、苗、回、壮、白、满、土家、纳西、布依等14个少数民族。

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险要,西边是青藏高原,北边有秦岭和大巴山,南面是云贵高原,惟有长江水将西边的巫山冲开一道缺口。四川由东部的盆地和西面的高原山区组成,成都处于盆地中心,盆地面积约17万平方面军公里,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我国第一级阶梯的组成部份,其最高峰贡嘎山达7556米,是我国第二高峰,世界第八高峰。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日照少。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夏季一般为35度,七八月最高时可达39度。夏季雨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数1000——1400小时,平均每天只有3小时左右。

四川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使之自古便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美誉。

综上所述,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据史书《华阳国志》记载,“天府”一词最早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专门管理国家的珍宝、宝藏,由于天府一词有了上述一层含义,后人便借来比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域。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曾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在这段话中,诸葛亮分析指出,四川虽然地势险要,但盆地内部却全是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好地方,假如刘备能占领此地,便能促成帝业。在这之后,“天府”一词便成了历代文人学者笔下四川盆地的代名词,进而誉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另外四川还被称为“蜀”,关于蜀的来历,史料中记载:蜀就是蚕,因为传说中蜀国最早称王的人叫蚕从,再联系到四川养蚕业发展最早,所以,现在也称四川为“蜀”。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呢?在宋朝时,宋真宗对行政区作调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通的中心。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岷江中游,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辖8区12市县。

至今为止,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成都,已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成都建城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开明王朝,当时的开明氏九世将国都由樊乡(双流)迁到还只是一片荒地的成都,并借用西周建都的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到岐山,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定名为成都。

公元311年,秦国丞相张仪率大军消灭了开明氏的蜀国。秦惠王改蜀国为郡,命张若为蜀郡守,并在此建城.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张若、张仪所筑的秦城,周围十二里,高七丈,城下修有仓库,城墙上筑有哨所、箭楼,城内建有街坊和府衙。秦城分太城和少城两部分,太城在东,少城在西。秦城又有龟城的别称,最早源于扬雄的《蜀本记》,本中记载:“秦相张公子所筑成都,屡有颓坏,有龟行于此,巫师言依龟行迹筑之,而城果就”。然而,宋代时赵汴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张若所筑城墙亦顺江之势,因成都地势偏东北,所以所修建筑都为顺势而建。从今天的成都也可以看出,大部分街道还是偏向东北方的。

[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蜀南竹海导游词 ·九寨沟(五彩池站到长海)导游词 ·海螺沟导游词]

西汉时,成都织绵业相当发达,成为官府税收中的重要来源,为了便于管理,汉王朝特在此设立官员专门管理织绵,所以成都又被称之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蔡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伊河两岸,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距今1500多年。伊河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适合艺术造像,利于保存。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排列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大约参观2小时,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最大的卢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层楼高。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和指甲一样大。一个个佛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有的坐在莲花宝座上,有的面带微笑导游词,有的怒目圆睁导游词、脚踏夜叉。

游客朋友们,我先介绍到这里,大家自由活动,多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老人和小孩,11点30分我们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一阁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look, this is tianyi pavilion. it is famous for its history and we walk in later, we will see the most beautiful and characteristiclandscape. the garden of tianyige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jiangnan entering, you can see rockery, pool, pavilion and other kinds ofbuildings. well, its better to see a hundred than a hundred. now lets go andhave a look at tianyi pavilion. come on, everybody, this way.

here, we came to the east garden. you see, is there a small pool in themiddle? its called "mingchi". is there a big rockery next to it? this bigrockery was built with the rocks by the sea. come, close to the rockery, can yousmell the smell of the sea? in the lake, there are colorful little carpswimming. if you drop fish food, the fish will not swim in the water asgracefully as they did just now, but will rush to grab food. interested touristscan go there to buy some fish food to try, but in order to ensure thecleanliness of the pool water, do not throw other food!

this is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 in tianyi pavilion - tianyi pool. therockery beside the small pool is the famous "nine lions and one elephant". "ninelions and one elephant" is known as the classic of ancient private garden, whichis composed of nine lions and one elepha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s abit like a woman looking at herself in the mirror.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its like an old man herding sheep.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its like a frogin the field and a turtle worshiping buddha.

now is free time, please do not spit, do not litter, do not make at the door an hour later.

goodbye, everyone. welcome to tianyige next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颐和园导游词1000字 颐和园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

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榄上都有五彩的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他像镜子,像碧玉,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游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的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常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请仔细看这座石桥,它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剩下时间大家就细细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福州三坊七巷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我是中旅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陈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三坊七巷”的路,绝对是小路,也许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小,小得只能并排走两顶轿子吧!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就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走向五湖四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们为“三坊七巷”增光,“三坊七巷”也为有他们而骄傲。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府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落的万倾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三坊七巷不仅以她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她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泰山景区导游讲解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你的导游王海鑫,很荣幸能和你一起游览泰山

泰山,五岳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自然景观壮丽。

现在我们来到了泰山的代庙。代庙城墙周长1300米,有八道门。我们继续向上爬。这就是著名的十八盘,也是整个攀登道路中最艰难的一段旅程。十八盘有一千六百多步,远远看去像天门梯。看看古人的古代雕刻,试着爬山,爬绿梯。我们来看看负重100斤的挑山人。泰山雄壮全在十八盘,泰山雄壮全在登高!

然后我们来到南门。我们已经在天堂了。虽然我们没有成仙,但是我们体会到了登泰山,身小天下的感觉。我们从南门向东走,来到天街。天街,天空中的市场,多么有诗意的地方!看,这里有卖珠宝的,也有卖零食的。

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是玉皇顶,在那里你可以观看日出,这也是泰山的一个重要标志。岱山看太阳是游客向往的。

朋友们,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希望你能再来泰山看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刹海导游词讲解 北京景点讲解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6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xx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落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落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现在我们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亲王时修建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

今天,醇亲王府已经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迹的景仰。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20xx年是在什刹海西北隅护国寺街9号度过的,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为人们缅怀大师的观光景地。

这是一座两进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间。现有馆藏文件3万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陈列。

郭沫若纪念馆

千竿胡同往北大约30来米,前海西街18号,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迁居此处,在什刹海西畔这座古朴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个年头。

走进纪念馆,草地上,郭沫若的铜像安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轻放在膝头、目光平静而坦然。驻足绿荫下,闹市里久违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院内最为显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和牡丹,那些曾经与主人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浸润在主人真诚与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两厢已辟为陈列室,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着诗人、学者兼战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厅、办公室、卧室依旧是主人在世时的陈列。暖郎环绕小小的月季园,通向最北面的房间,正中的一间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方。伟人已去,故园依旧。一卷卷书稿,一幅幅书法佳作,保留着他的神韵。

广化寺

衣冠杂沓,车马骈阗的什刹海,历来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皆因梵刹林立,故名什刹海。什刹之一,饱经720xx年沧桑的佛门古刹广化寺,坐落在鼓楼后西侧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东临银锭桥,西傍宋庆龄故居,占地1.38万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分中、东、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严谨,僧房毗连,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内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广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统元年(1909)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鲁迅先生曾在此任职。1920xx年8月对外开放。1982年北京佛教协会成立并将会址设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协会在广化寺西路祖堂内肇建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京音乐”即佛教音乐,并培养后继者。如今,广化寺不仅是信徒们礼佛的地方,佛教音乐、礼佛仪式等也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什刹海民俗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刹品禅宗敬祠忆先贤

汇通祠

汇通祠也就是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西海(积水谭)北沿的汇通河畔。元朝时期,这里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元大都城内、京杭大运河最北码头,漕运船只可直达这里。汇通祠坐朝南,有山门一间,歇山调脊灰筒瓦顶,石券门,棋盘木门两扇,前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后院有二层后罩楼,祠后原有一暗红色的巨石一块,通体花纹如云,叩之如铜。巨石纹路中隐约似有一鸡一狮,人们俗称:“鸡狮石”。

1988年9月27日汇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汇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复修建。内有石狮、石亭、剑碑,假山叠石,错落有致,曲径路道,别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开。一座小岛重现人间,清水绕岛而过,随着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远而灿烂辉煌的历史。

恭王府花园

位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想当年曾是乾隆宠臣和坤的私宅,后由慈禧赐给了恭亲王亦忻并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6万多平方米,府邸、花园两部分,拥有格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势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设计、布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顶,居高临下,更可观全园景观。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丽堂皇、幽深秀丽,已是名扬四海,吸引着远近宾客。

逛胡同,品北京风韵

胡同、四合院是旧北京城的象征。不管你是北京土著还是远方来客,都会被那份浓浓的京韵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发,顺前海北沿过银锭桥登鼓楼。然后再乘车过鸦儿胡同到银锭桥墩,一路上,提笼架鸟的老头儿,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酱面蹲在院门口边吃边聊天的小伙子,这种惬意的生活让人留连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丝套,是指以银锭桥分界的前海北沿、后海前沿、柳荫街与前海西街之内的地区,有18条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着社会奔腾不止的变迁;特色各异的小桥又赋予你诗人般的遐想;古庙旧寺让你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对无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园记录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无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

登城楼,听历史钟声

始建于1272年的北京钟鼓楼,七百余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轴线上。两楼一高一矮、一横一竖相映成趣,飞檐走阁、振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韬伟略。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三代报时的中心,起着所谓“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作用,看到它仿佛听到了那萦绕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钟声,让人震憾!

说什刹海,不能不提德胜门城楼。明、清时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们都要从德胜门出发,由此开赴作战前线,借个“德胜”的口彩。现在,站到德胜门上,展现在眼前的则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科技园区,社会前进的脚步搭上科技的翅膀从此将不可阴遏。从城门望北还可以看到护城洒的垂柳碧波和关厢景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科技园区的相互彰映还真有点不同一般!

泛轻舟,享惬意人生

夜幕降临,什刹海里还有不少游船,点点船火,阵阵琴声。什刹海的摇橹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图”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对面荷花市场码头上船,由头戴斗笠、身着黄色短衣的船夫摇船,船上点起古老的马灯,船头怀抱丝竹乐器的小姐弹拨出轻柔动听的民间乐曲。橹船穿过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观“银锭桥”,游客饮茶小吃,同时观赏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生活景象。最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刹海后海,游人点起蜡烛纸河灯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船尾浮动,忽明忽暗灿烂一片。丝竹声中岸上游人驻足观看,船上游客畅饮尽兴……

美景需有美食相伴,才显得生活惬意。正巧,烤肉季、竹园宾馆、历家菜等名吃,就是在什刹海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颐和园导游词200字 颐和园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在著名的长廊上。绿漆柱子和红漆栏杆一目了然看不到尽头。说实话,这条走廊有700多米长,分为273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的窗台上有五颜六色的画,有人物、花草和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两幅是一样的。

我们下去了,现在在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抬头看看矗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三层楼,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宏伟的宫殿是排云寺。

我们爬过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俯视,怡园的大部分风景就在眼前。郁郁葱葱的树木,黄色和绿色琉璃瓦屋顶和猩红色宫殿墙壁的阴影。就在前方,昆明湖静如镜,碧玉绿。游船和原船缓缓滑过湖面,几乎不留痕迹。向东看,你可以看到几座古塔和城里的白塔。

我们从万寿山下来,都到了昆明湖。你看昆明湖被一条长长的堤岸包围着。堤上有几座风格各异的石桥,两岸种了无数垂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远处看,小岛是绿色的,宫殿的一个角落暴露在树林中。说实话,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数百根石柱,都刻有小狮子。不同姿势的狮子太多了,没有两只是一样的。

颐和园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今天的解释到此为止。我希望下次能成为你的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颐和园导游词200字 颐和园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6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自秦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

下面我就带大家来参观一下秦始皇兵马俑。其实这里就是秦始皇的陵寝。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都是由各种的珠宝构成,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设有百官朝拜的大厅。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

让我们来参观这些兵马俑吧。这里规模宏大,有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这么大。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你们看,将军俑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你们看,这些是武士俑,身高有1.8米,体格健壮,身体匀称,身穿战袍,脚登前端向上翘起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请大家再看这些骑兵俑,下身穿着紧口裤,脚下穿着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执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你们看这些陶马,和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撇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胜似亲人

小雯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天,小雯妈妈对小雯说:“好小孩,妈妈要出差,一个多月后才能回来,你帮妈妈照顾一下隔壁家的凤奶奶。”“知道了,妈妈,你就放心地去吧,有我呢!”小雯懂事地说。小雯的话就象给妈妈吃了一颗定心丸,妈妈放心地走了。

每天放学,小雯顾不上吃一口饭,就直奔凤奶奶家,照顾凤奶奶去了。凤奶奶为什么需要别人的照顾呢?原来,凤奶奶的儿子刚王是个军人,部队的纪律使得他不可能常常回来照顾年迈的母亲,小雯的妈妈是个善良的人,看见凤奶奶一个人怪可怜孤独的,就常常来照顾凤奶奶。小雯来到凤奶奶家,一口一个“奶奶”叫得凤奶奶心里那个了啊,她还勤快地帮凤奶奶洗衣服,做其他的家务活,凤奶奶逢人边说:“小雯这个乖小孩??”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凤奶奶心情好极了,她想自己干点活,于是就拿起一件脏衣服到河边洗。突然,一阵很急的河水冲过来,把凤奶奶的那件衣服卷走了,小雯刚好买菜回来,看见凤奶奶的衣服被冲走了,不顾一切地跳进水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衣服捞了回来,自己的衣服却湿透了。凤奶奶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怜爱地抱着小雯:“小孩,衣服都湿了,快来奶奶家换衣服,吃些点心。”

她们虽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必将一代代地相传。

胜似亲人

有一位小姑娘叫晶莹。她住在苗族的某个村里,她是汉族人,她的脸色红润,好像涂了胭脂似的,头上经常戴着小花。村里大多是苗族人。其中有一位苗族老婆婆,她的儿女都外出工作了,每年都很少能回家。她经常头戴黑色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苗族特有的服装。

年迈的老婆婆,虽然手挺巧,可干起粗活儿来并不方便。于是,晶莹每天放学回来都帮老婆婆干活。

以前,晶莹还小,只能帮老婆婆洗洗碗,擦擦桌。可是现在晶莹长大了,不仅能帮老婆婆洗碗、擦桌子,而且还能帮老婆婆捶背、洗衣、拖地板、煮饭??每天忙到很迟才回家写作业。

今天又是周末,晶莹赶紧写完作业,去帮老婆婆洗衣服。一进屋,她就围上围裙、卷好袖子,开始洗起衣服来。桶里的衣服洗完了,挂在晾衣架上晾。晶莹又帮老婆婆洗被子、床单等。

老婆婆进屋一看,晶莹的手冻得通红。她激动地走过来,右手搂住晶莹的脖子,左手抚摸着她的脸,头贴着晶莹的头小声和蔼地说:“莹莹,你真是个好孩子,你这样照顾我,帮助我,真比我亲儿女还亲,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晶莹小声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后来,全村的人都赞美晶莹有颗高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云南丽江导游词讲解3三分钟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这里的景色迷人,会令你留恋忘返。踏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路过那一家家小小的商店,这些商店虽然没有天河城的壮观华丽,没有时代广场的高大坚固,但是,它们整齐的顺序、独特的瓦楼特征,让它们在古城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古城入口的河水犹如玉带翡翠,似晶似玉,上面一座飞快转动的水车,把这美丽的玉带翡翠一分为三,分为东河、中河与西河。河岸边是一棵棵拂地的柳树。柳树上的枝条密密麻麻,一条一条垂下来,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把长长的头发,在来往游人的头上悠悠飘扬,为大家夫去夏日的炎热,带来了一丝清凉。

每周一次用河水刷洗过的石板街,在阳光下,耀眼生辉,在高原皎洁的月光下,泛出朦朦的白光。每天下午太阳猛烈的时候,古城名地四方街便变得辉煌,路旁绿树成荫,在客栈的楼上往下眺望,四方街闪闪发光的石板街映衬着远处的玉龙雪山,灰灰白白。灰的,在白的照射下格外明显,而白的,蒙蒙胧胧,在眼帘现出一条白龙,跨腾整个丽江,在成城镇镇中蜿蜒盘旋,显得越发白了。

路过这一座座优雅别致的小瓦楼,那些,是古城最有名的客栈。这就是这座古城的特色,这里从没有高贵豪华的五星酒店,只有许多当地的居民修建的朴素的客栈。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客栈,在巷子里、大街上,布满整个古城。林林总总,各有特色,远远望去,黑黑白白真可谓数也数不尽,道也道不完。

这就是所谓的丽江,能比得过五彩瑶池、杭州西湖,就连漓江也比不过的仙境——丽江。这美丽的明珠,把整个云南,不,应该是美丽的祖国,装扮得更加绚丽,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湖北武当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82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车城——十堰!我们这天将要游览的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着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20xx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历代以来,许多着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张三丰把道家的太极阴阳与武功相结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创立武当拳派,一时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20xx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39座桥染,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玉虚宫等。

武当山北通秦岭,南接巴山,号称“八百里武当”。整个武当山包括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九井、九泉、十池、三潭等自然景点,“七十二峰朝至尊”,即七十二峰都朝向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构成武当山独特的奇丽山色。

就在这山色如画之地,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20xx年,派工部侍郎郭率军民三十余万人,大肆营造宫、观,历时十四年之久,最后在绵延几十里的山旁、岩边和天柱峰山顶建造了一座座宫、观、堂共三十余处。其中天柱峰山顶的鎏金铜殿,金光闪烁,耸立在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之上。金殿建于1620xx年,高五点五米,宽五点八米,深四点二米。除殿基是花岗岩铺垫外,其余殿体包括门、窗、瓦、椽、梁、柱等都是铜铸的,殿内供有五尊铜像,最大一尊是真武披发跣足像。

此外,展旗峰下的紫宵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内有玉帝塑像,殿前有座巨型龟碑。石龟高三米,长四米,宽二米,龟背上的石碑六米多高。坐落在悬岩峭壁之上的南岩,其建筑物全嵌在陡峭的绝壁之上。太子坡、老君堂、元和观、朝天宫、磨针井等,都是有名的去处。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那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在进入武当山前,我首先要提醒各位几点: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3.进山朝贡步入

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内含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齐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好了,此刻请大家随我一齐到景区内参观!

太子坡

那里就是我们这天的第一站——太子坡景区。

复真观

那里是复真观,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的。它位于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太子坡上。据说,净乐国太子入山修道之初,曾在此修炼,故而得名。复真观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藏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观中有一栋依岩层叠而建的五层楼阁,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建筑结构独特,建筑技术精湛,虽经历几百年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山间。

磨针景

大家请看前面,那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道院,在院前埋着两根碗口粗的“铁针”乌黑光亮。殿旁有座亭子,亭内又井。这就是“磨针井”了。相传当年太子因修道而不成,心灰意冷,正准备下山,在这井旁就碰到了一位正在磨针的老妇,其后发生的故事就与民间传说中的“铁杵磨成针”同出一辙了。太子因此而深受感悟,回到山上,继续修炼,最终得道成仙。而这位老妇人其实就是紫霄元君的化身。在井旁有铁铸老母磨针像,她手持铁杵,头微侧,笑迎过往游客,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我们办不了的事!

紫霄宫

此刻我们眼前的这座宏伟壮观、绿琉璃瓦的大殿就是紫霄宫了。它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最具古代艺术特色的道教建筑。建于明永乐十一年,距今约620xx年的历史。远远看去,极具皇家道场的气派。

那么为什么叫它紫霄宫呢紫霄的意思是仙气迷蒙的天空。你们瞧(指向正前力·的展旗峰)它背依奔腾欲动的展旗峰;(又转身指向对面),面向拔地而起的照壁峰;(指向左)左有蓬莱第—峰云雾飘渺:(指向右)右有雷神洞,如驱龙耕播种之名象。周围还有三公峰、五老峰、香炉等诸峰,好似玉笋从地上长出。曳紫拖蓝的山峰天然构成—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就坐落在这把交椅的正中。因而紫霄宫是典型的金盆纳财的宝地,它汇聚了天地万物的灵气。所以明永乐皇帝封那里为“紫霄福地”,意指那里是人间的仙境,是道教追求的天人合的理想境地。相信大家来此地一游定会福寿安康,财源广进,而不虚此行。此刻就让我们——同到这座神秘的宫殿里探个究竟。请随我来(带领游客走向紫霄宫大门)。

此刻我们所在的地方便是紫霄宫的入口第一殿“福地殿”,相信大家立刻联想到了“紫霄福地”。没错,这座殿的命名正源于永乐皇的这扇门望去就会发现福地殿、龙虎殿、十方堂和紫霄殿四座殿建在同一条轴线上,:地势逐渐增高,面积逐渐增大。你们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吗以前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低到高代出英豪,由窄到宽富贵如山”,“口对口,心对心,人心齐、泰山移”显然整个宫殿的建筑也是贴合当时皇家宫殿等级森严的建筑模式的。大家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一下。

前面的这座桥,叫它禹迹桥,是指真武大帝以前经过这座桥,得道升天。我们不妨踩着

先神的足迹去拜访威严神武的“龙虎殿”。大家别害怕两座神像虽面目狰狞,呲牙咧嘴,也并非铜墙铁壁,而是泥塑的“纸老虎”,不会吃人的。但也千万轻视它们,大家能够仔细观察一下,他们身穿盔甲,手持戈戟、铁锤,威风凛凛,严守山门的架势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他们两位大将便是我们道教所信奉的东西方神——青龙和白虎。

龟一向以来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大家对龟也都见多不怪了。恐怕御碑亭中的两头巨龟会让你大吃一惊的。请大家随我来。这两座大石龟碑雕,分别建于永乐十一年和十六年,龟高各三米,长四米,宽二米,龟背上树有的六米多高的石碑,总重量达90多吨。巨龟的如此形态也让我们想到《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归途乘巨海龟驰骋于大海上的一幕。大家必须要问“这90石碑是何物呢”“皇帝为何造如此大的石龟来驮石碑呢”请耐心听我道来。相传燕王朱棣最初起兵反朝廷兵败落荒而逃忽遇大江无法前进在前有滚滚怒涛,后有追兵的穷途末路之时,突然有一只大龟浮于江面救了朱棣一命,为了报大龟救命之恩,朱棣允诺登基以后,必须封赏其一官半职。之后朱棣百战百胜,美梦成真自立为永乐皇帝,论功行赏之时却忘了大龟,在官职均已封完的状况卜朱棣便封龟为“驮圣旨”大臣以报其恩。于是,大龟便驮圣旨畅游世界,偶然间到了武当山小憩,却发现那里山川峻秀,鸟语花香,是个好地方,便不愿再四处漂泊而定居于此。永乐皇帝怕它淋着冻着就地建起了“御碑亭”。听完了故事,大家必须猜到了石碑代表什么了吧对,那代表圣旨。

各位游客我们已顺着轴线上的饰栏台阶上到了半腰过一会儿:我们将到“十方堂”,又名“朝拜殿”。站在此刻这个位置我们已隐约可见十方堂后的紫霄大殿了。在紫霄宫的总体设计中我国古代建筑师充分运用了藏与露的手法。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每一个虔诚的朝拜者,紫霄殿在前上方若隐若现,促使他们不断向上攀登。大家可能感到有点累了,我们就在此地休息一会,趁此歇息时间,大家不妨仔细看看神殿四周,上面布满小型壁画,资料全是道经书上的典故与故事,色彩调和,个性鲜明,是一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具有必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

(一段时间后,带领游客来到十方堂院落)

各位游客,我们此刻已来到十力堂院落,大家能够看到此处环境清恬幽雅。左边是修道士办公地方,右边是他们的生活区,正前方三层饰栏崇台捧扩着的就是主殿紫大殿。我先带大家进主殿参观。然后大家自由活动。请大家随我上来(带领游客登上三层崇台)

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概况:此殿进深面阔均为五间,它不仅仅飞金流碧富丽堂皇,而且构思巧妙,深含哲理:中央屋顶藻井饰以浮雕二龙戏珠,左右侧画一太极八卦图,象征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思想,整个大殿由36根杉木巨柱支撑,暗喻36天罡星甘为真武大帝卖命效力一说为真武,也有说为紫元君,学术界至今仍未定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云外清都”,“始判六天”,“协赞中天”三大扁额,是与武当山道教文化紧密联系的。“云外清都”是指仙境居所,它体现了道教的超越思想,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反映,如《诗经、小雅》:“白云行空,舒卷自如,不可情牵,不为物累,如风之起如水之流。”右侧的“始判六天”与左侧的“协赞中天”是指玄天上帝协赞中天界平定了武当山的妖魔,处理中天界的事务。让我们再来看看紫霄殿的建筑特点。说及建筑,我们明白我国的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长短粗细有限,而且易腐蚀,为了弥补此中的不足,紫霄宫多用群体结合式建筑和台基煊染建筑的恢弘之势。紫霄大殿的彩绘,不仅仅使殿宇富丽,而且对木建起着保护作用,配合能工巧匠的精湛雕刻技艺使整个大殿气宇轩昂,富丽堂皇,加之满山的松杉,丛生的花草,掩映着磅礴的大殿,把整个建筑衬托得十分巍峨,恬静

、庄严。大家有注意到吗好,让我们进去瞧瞧吧(带游客进入大殿)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殿内额坊、斗拱、天花上,均绘有彩色图案。殿中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上,也饰有金龙、金凤,至于其陈列也多为艺术珍品。这足以显示出永乐大帝对这座宫殿的重视度,它在当时是多么的显赫与尊贵,是皇权的象征。

紫霄殿后即是父母殿,转过这道石廊,登上那座石台便可到达。大家知不明白这个大殿供奉的是谁的父母吗那父母司不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哟,大家能猜到吗好吧,让我们先去拜访—下,大家定会茅塞顿开。(带领游客进入殿内)

你们瞧,殿内神龛上供奉了很多神像,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不难看出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的便是父母像了,很显然在道教圣地只有真武大帝的父母有如此殊荣。左神龛内供奉是我们熟悉的大慈人悲的观又:音菩萨,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人家必须注意到了,观音与三霄娘娘同堂享受香火。观音是《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是佛教人物。而三霄娘娘却是《封神榜》里的云霄、琼霄、碧,霄,是道教人物。其实,大家不用奇怪,这在道佛两派系里是很普遍的,尤其在武当山,道教与佛教关系十分和谐,虽不是同教派,却早已融合了。

各位嘉宾,听了我的讲解,你是否对紫霄宫有所了解呢身临此处,俯瞰整座紫霄宫,有哪位游客能说出咱们一共参观了多少殿堂是的,我们沿着中轴线上的福地殿、龙虎殿、御碑亭、十方堂、左右配殿、紫霄殿、父母殿而贯穿始终,领略了紫霄宫的全貌。有一副对联,不知大家是否已有耳闻,“为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这是1931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以前在此指挥红军作战,道长徐本善热情给予接待。贺龙元帅为表达谢意,临走时送给紫霄宫的。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红军从东方来,气势磅礴;红军到南面的房县开辟根据地,前途无量。“伟樵”是道长的号,“紫霄”即为紫霄宫的名字。一副对联隐含三层用意,是多么难得的佳作啊!这也足以说明武当山虽为道教圣地,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游完紫霄宫,我们这天上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等大家补充完体力之后,下午我们再一齐参观南岩风景区和登上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去参观金殿。

南岩风景区

武当山有36岩,此刻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20xx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20xx年)扩建。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着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等建筑物。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

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而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能够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为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构成内廊,直通石殿。面阔3间10.03米,进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为着名的龙首石,俗称“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毫无疑问,龙头香自从明朝建立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惨不忍睹。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告诫大家

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必须非要等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是对神的崇敬。所以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能够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南岩宫整体布局是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的杰作。古代画家笔下的“仙山琼阁”、“丹台晓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金殿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最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那里,能够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十分严密,看起来好像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十分严密精确,能够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

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您能够细细的品味那里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我们四点钟的时候再见。

完美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期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窟外门楣为火焰纹,中间刻有一个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奉先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

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储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双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双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谓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及艺术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贤”形象,从另一侧面又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因此,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山东旅游景点导游词 山东景点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4102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