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设计意图(最新20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设计意图,供大家阅读。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浏览

5924

范文

1000

小学二年级主题班会活动内容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班会,设计,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主题:金_谊,快乐集体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和学习氛围。

2.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发现并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信任别人,学会团结同学,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活动准备:

1.了解和熟悉学生情况,如学生活跃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活动,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准备工作。

2.编排活动,如话剧(情景剧)的角色挑选和彩排。

3.准备道具

4.提前公布活动主题,安排学生出一期关于友谊、集体的墙报,营造氛围。

5.根据活动,提前分组,让不熟悉的同学走到一起。

四、活动过程:

part1情景剧——将心比心,换位得友谊

情景一:一个同学雨天打着伞走路,不小心滑倒,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那位同学很生气,两个人将要吵起来了……

情景二:一个组长发书,把一本破书发给同学,这个同学不肯要……

情景三:一个同学在考试前发现忘了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他,使得这个同学可能不能参加考试……

(教师引导大家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后的情景:

情景一:道歉与谅解

情景二:无私和理解

情景三:主动与感激

part2从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

由于班会之前作了分组,大家经过几天的认识,发现相互的优点并写在卡纸上,相互介绍,与全班的同学分享。就像某某同学要赞美某同学,他该说:某同学,我要赞美你,我很佩服你的……被赞美的同学接受:谢谢你的赞美。

part3信任+团结=力量

全班分四组,过三关,由各组的同学安排参赛的策略,互相分工一起合作,完成比赛。比赛流程如下:

第一关:人生的导航灯——友谊

每两人为一组合,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另一个做导航指导其前进,走过障碍,走一个来回,另一组接力……两个来回后,另外的四个同学接力。

第二关:齐心合力赛过诸葛亮

这四个同学用四根绳运送一个乒乓球,要求是绳子不可以打结,要求他们想办法,把球运到对面。

第三关:团结就是胜利

四个同学,每人派一张宽两厘米的纸条,组员一起想办法,四张纸不能同时接在一起,也不能四张同时碰到一起,把乒乓球运会起点位置,游戏结束,最快的一组为胜利。

part4合唱《爱,因为在心中》结束班会课,班主任总结活动。

后续:同学写心得,体会,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设计小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1、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学具、主题图等。

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0页例3:

1:每2个一份,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分时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圈里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在平均分时,分别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方式来解决。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这道题目的题意。把课本上的空白处填充完整。

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也可用小棒、圆片摆一摆,还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检测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每4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连一连、圈一圈

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说说分的结果。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也是平均分。(板书课题)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切忌教师接过来又详细讲解一遍)

2、如学生未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平均分时,给定的每份数能改变吗?怎样能很快的求出结果(用乘法口诀得出)

四、教师讲评 明确知识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

1、8个果冻,每2个一份,实际上是从8里连续减去2,直到分完(没有剩余,0为止。)

2、在平均分时,你怎样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

3、在平均分时,明确每一题的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不变,每份数越多,分的份数越少。

4:第10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平均分我们学习了两种类型,课下要好好总结。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第12页第5——9题.

2、把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保护牙齿》健康教案设计 《保护牙齿》健康教案活动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最爱吃糖和甜食,没能养成坚持早晚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不良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熟悉的故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1、知道怎样保护牙齿,培养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和习惯。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3、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1、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图片

2、龋齿形成挂图

3、牙齿模型一套(好牙、坏牙),牙刷4、正确刷牙步骤的挂图

1、教师:"听说鳄鱼生病了要去看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出示《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图片,讲故事。

3、教师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鳄鱼、牙医)

(2)他们发生了什么事?(鳄鱼去看医生)

(3)鳄鱼为什么要去看医生?(它的牙齿生病了)

(4)鳄鱼的牙齿为什么会生病?(它不刷牙、喜欢吃糖。)

4、教师出示龋齿形成挂图,请幼儿观察,教师讲解龋齿形成原因及危害。

5、教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保护牙齿?(早晚刷牙、少吃糖、少吃甜食、餐后漱口。)

6、教师总结、补充幼儿答案:我们应该少吃甜食,吃完东西记得漱口,把留在口腔、牙齿里面的脏东西吐出来,还要记得早晚刷牙,保护牙齿,这样我们的牙齿就能健健康康的成才,我们也能开开心心的生活。

7、教师:你们都说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那你们会刷牙吗?(会)

8、请幼儿示范自己平时是怎么刷牙的,其他幼儿思考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9、教师对示范的幼儿做出评价,并出示牙齿模型,讲解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10、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1、出示正确刷牙步骤的挂图,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练习刷牙。

附:

《我会刷牙》 (儿歌)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面牙齿往下刷,下面牙齿往上刷,左刷刷、右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刷。

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

刷完牙齿笑哈哈,露出牙齿白花花。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三种符号。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三种符号。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幼儿小班游戏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游戏活动方案简单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游戏,设计,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能在比较活动中用语言表述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3、喜欢参加比较活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在比较活动中用语言表述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不受不同水果外形特征的干扰,听从单一指令完成比较活动。

活动准备:

篮子、苹果、梨子、桔子、香蕉、樱桃、草莓等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来了一些水果娃娃和我们做朋友,看看它们是谁?(认知各种水果,说说名称、形状、颜色,像什么)

二、比较任意两种水果

1、教师手拿一个桔子:谁来找一个比它小的水果和它做朋友?(个别幼儿上前自选一个水果,和教师手中的桔子比较,并说一说哪个水果大,哪个水果小。)——此环节要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

2、介绍比较游戏玩法:听指挥比较两种水果的颜色、大小、形状。

3、各小组桌子中间摆放篮子,中间装有不同外形特征的水果图片,提示幼儿听指令拿水果图片。

(1)找两个颜色一样的水果互相做朋友。幼儿找到后教师提问:你找的是什么?(幼儿互相说说。个别到前台展示。)教师小结:这两个水果比较的是颜色;还有哪些水果颜色是一样的?

(2)找两个圆圆的水果做朋友。幼儿找到后教师提问:你找到的是什么?(幼儿相互说说。个别幼儿到前台展示。)教师小结:这两个水果比较的是形状;还有哪些水果的形状是一样的?

(3)找两个不一样的水果做朋友。幼儿找到后教师提问:你手中的两个水果朋友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

(4)篮子里还有谁没有找到朋友?它是谁?是什么样子的?你想让它和谁做朋友?为什么?(小朋友和组内的同伴说一说,教师小组询问、倾听)

延伸活动:

1、今天的水果颜色、形状、大小不一样,味道是不是也不一样呢?我们品尝一些。(香蕉、苹果、桔子)

2、大区域活动:给不同的水果涂色。

活动反思:

部分幼儿能较快的根据指令拿取水果进行比较,但是语言表述能力较弱,大多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拼凑出完整的话。部分幼儿活动较被动,不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少数幼儿积极。通过互动和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能找到颜色一样的水果、形状一样的水果、大小不一样的水果。幼儿对吃水果感兴趣;大多能完成涂色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⒈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练习题卡。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⒈6除以3等于2。(复习除法的读法)

⒉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复习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⒊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⒋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复习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崧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148 字

+ 加入清单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材料收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如:

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师生共议,全班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

2、抓住“众星拱月”形象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3、老师范读,学生充分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4、根据想像动手画一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5、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6、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圆明园梦幻般的美。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园林中的瑰宝和精华,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具体并表达出来。

3、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4、感情朗读课文,语气从容、自然,语气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引读、品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结合本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采用换词法、删词法,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3、学生看录像。

4、看完录像后,组织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5、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中体现痛惜、仇恨之情,突出“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

1、组织讨论: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谈感想,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1、总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突出。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者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比如:“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武装头脑,采用灵活多变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具体的数学问题。

3、经历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体验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

4、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但是,这个内容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特别是中下的学生。因此,在这基础之上,要让学生借助围棋盘,动手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来一起探讨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总结规律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每小组一副围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教师投影出示教材第120页例3情境图。

教师:图上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下围棋)

你对围棋有哪些了解?

师:在这小小的围棋盘下可有不少数学问题呢!

板书课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投影出示围棋盘。

师:在围棋盘上一个点可以放一个子。

(2)出示例3。

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个棋子?

师:同学们算得都正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围棋盘最外层摆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动手在围棋盘上摆一摆,数一数,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汇报。

通过动手摆,认真的观察判断,分析比较,从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

三、反馈应用

(1)教材第121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投影出示情境画面,出示第1题。

(2)教材第121页“做一做”第2题。

①讨论:可以怎么摆放?

②最少需要多少盆花?

(3)教材第121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汇报。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然后教师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桥》教学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88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大家一直叫这麻桥为“皮巧根桥”。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泽征尔的判断》,下面请同学做导学案上的温故互查。

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们见过什么桥?(生答:见过木制的小桥、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立交桥……)

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板书课题)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

二、阅读感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解决导学案上设问导读。

三、自学检测(解决导学案“自学检测”)

四、合作交流

细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解决课件“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读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交流解决,深刻地感悟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看课件)(1)皮巧根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2)是怎样架桥的?(3)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2.学生交流。(围绕“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五、展示点拨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生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要跳过急水河还有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在河上架桥会很方便。) ①指名读一读课文第1至第8自然段。 ②读了这些自然段的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课文中写第一个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个孩子想做打鱼英雄,第三个孩子想第一个飞到月球上去,他们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实际。)

(2)皮巧根是怎么做的?你画了些什么句子。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教师课件出示: a、他让爷爷帮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 b、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 c、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 d、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 ②教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概括板书:磨斧子——砍柳树——树架在河岸上——砍树枝——加栏杆。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寻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①学生读14—15自然段 ②指名汇报(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生答: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他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他学习。)

七、巩固练习(做导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八、拓展延伸,鼓励练笔 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以“爱心”为题,通过一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做导学案上拓展延伸)

《皮巧根桥》导学案

宋会阁

协助编写 许全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学习过程:

温故互查:

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指挥家 ( )的乐队 ( )的地方

( )的判断 ( )的水平 ( )的掌声

二、填空。

1.日本的___________是______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2.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突然听到_____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_____。

3.只有小泽征尔_____________,相信自己,_____________地做出了_____________的判断,因而获得了这次大赛的_____________。

设问导读

齐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自学检测

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pí qiǎo gēn dǒu cǎi tuān

( ) ( )峭 ( )着 水流( )急

mó fǔ lán xiù

( )快 ( )头 ( )杆 ( )烂

巩固练习

一、我能说出像“不声不响”这样结构的词语,如:不慌不忙

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

二、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许可( ) 乐意( )

三、思考皮巧根架桥的经过,排序。

①砍树 ②磨斧 ③砍光柳枝 ④把大树架在河上 ⑤加上

正确排序应该是:

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一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办法,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096 字

+ 加入清单

1、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课件、苍耳实物、植物图片。

2、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

一、激情引趣,巧认词语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植物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这些植物朋友给大家出了一些难题,说是要大家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才肯出来和我们见面,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难题吗?(激将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示课后词语。)

⑴ 指名认读。(学生想读哪一个词就读哪一个。)

⑵ 初步了解词义:玩“猜谜语”游戏,教师说词义,学生根据词义猜词语。

(猜对后,点击课件奖励五角星。)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过渡:

大家可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么多五角星,这下植物朋友们一定会出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去迎接他们吧!

播放课件录相: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植物动态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

看后,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描述)

2、教师揭题:

画面里都是了不起的植物妈妈,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前启发: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呢?

(学生自己设定初读要求和目标。)

2、自由读全文,思考: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可适当在文中划记。

(学生自读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生1:我知道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

(师贴三种植物的图片。)

生2:我知道这些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很有办法。

教师引导理解“旅行”、“四海为家”。

生3:我知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4:我知道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及时给予肯定、指导。)

四、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

(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

(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

(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⑴ 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

⑵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⑶ 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⑷ 指名读喜欢的句子,谈读法──学生点评──再指名读句子──再点评。

(指导感悟要点:“轻轻”、“纷纷出发”。)

指名读全节──互评──齐读──师评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⑴ 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

(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

⑵ 直观感知:

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看看,老师送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这就是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的铠甲。想一想,苍耳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

(学生摸、想、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⑶ 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⑴ 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

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

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⑵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

(播放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⑶ 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

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

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 学生自读。

⑵ 讨论回答。

(方法很多,需要仔细观察。)

五、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你课前的了解,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什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

(指名说,教师也作相应的补充介绍。)

2、这些植物妈妈的办法可真多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名自由说)

六、练习背诵、自编儿歌

1、指名背诵,会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可编加动作。

2、自编儿歌:

模仿背诵的那一节课文,把你知道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编成儿歌。

(示课件:儿歌编写提示。)

七、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2、作业:

⑴ 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记录下来。

⑵ 练习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认识时钟》大班教案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大班教案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并自主操作拨出相应的时间

教具:大时钟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闹钟

1、(教师出示时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手表、闹钟、挂钟、电子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时钟,它们能告诉人们时间,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时钟。

1、(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小朋友再仔细看,钟面上的三根针一样长吗?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数字从1开始按从小到大、顺时针的方向排列。

这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短的那根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那根是秒针。小朋友可以看到秒针是一直都在走,因为一秒钟就是很短的时间。有些时钟上不一定会显示秒针。我们只要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知道时间。

一)认识整点

1、(教师将两指针都拨打12上)小朋友看,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这就表示12点。

2、提问:谁会拨1点钟呢?(请几个幼儿拨时间,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时针和分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路,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整时,时针就指向几,分针都指向12.

二)认识半点

1、(教师把指针拨打12:30的位置。)现在请你们再仔细观察钟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指向数字12,就是12点钟,时针指向12和1的中间,分针指向6表示12点钟的一半,所以现在就是12:30.

2、谁愿意来拨动指针,拨出1:30钟呢。(请一位幼儿上来拨,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不管是整点还是半点,时针和分针始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半时,时针指向两个数的中间,分针指向6。

1、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小闹钟,现在就要请你们听老师说时间,然后你们来拨出相应的时间,看谁拨得又快又对。

2、组织幼儿活动。

3、评价幼儿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群力兆麟小学春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报名单,这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7人),这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8人),快来算一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人重复报名)

3、教师追问:重复是什么意思?哪几人重复了?到底有几人参加比赛(12人)

4、过渡:刚才我们在观察报名单,研究参加比赛总人数时,有同学说15人,有同学说14人,还有同学说12人,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让我们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哪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哪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哪些是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出现具体要求)

二、自主探索,对比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第一组:标注记号法

第二组:分类记录

第三组: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4、对比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1)出示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简便。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3)过渡:看来,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利用这样一幅图表示报名情况,不仅简便,而且还能从中获取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将方法重新呈现在黑板上。

三、了解韦恩图的各部分意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2、思考汇报:

3、进一步巩固理解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课件分别出示)

4、教师讲解韦恩图的来历。

四、多种方法列式解决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韦恩图,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指几名同学将方法写在黑板上。

3、学生汇报各种思路方法。

(1)“4+3+5”教师评价:把不重复的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

(2)“7-3+8”

(3)“8-3+7”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7+8-3”: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减3?请结合图示说明。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就这么一个问题,借助直观图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弄明白了每一种方法的意思,看到你们收获的一个个学习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我们今天解决的这类有重复的问题在数学被称为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

五、拓展应用

1、出示三年一班报名情况(跑步5人,跳绳7人)

2、提问:参加这两项比赛可能有几人?

3、请学生利用点子图分别演示几种情况。

4、猜一猜:最多几人?最少几人?

5、课件出示集合图的几种不同情况。

6、想一想:如何在含有交集的集合图上表示三年一班的全体同学?

7、想一想:三年一班没参加比赛的同学在图中哪一部分表示?

六、总结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班手工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1、尝试通过八等分和六等分的办法将一次性纸杯剪成八边形和六边形,制作出纸杯花。

2、在剪剪、画画、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已听过故事《三只蝴蝶》、初步会使用剪刀、制作纸杯花的录像、画有三只蝴蝶故事的背景图。

一、欣赏与讨论。

师(出示背景图图片):你们看谁来了,故事中的三只蝴蝶碰到了什么困难?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呢?

二、欣赏观察纸杯花如何二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八等分的,了解制作纸杯花的方法。

1、出示纸杯花范例。

师:“看看,老师是怎么帮助它们的?这些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主要找出每个花瓣一样大的秘密)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师:一次性纸杯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的花呢?(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从录像里找一找纸杯花的秘密。(播放录像,边看边讲解)

师:纸杯花的秘密你们找到了吗?(幼儿讲述)

请幼儿每人从椅子底下拿起一个纸杯,让幼儿尝试等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先想好自己要做的花几等分,然后杯口按老师要求一个一个剪(如八片花瓣的纸杯花要先二等分,然后四等分再八等分,六片花瓣的纸杯花就先二等分,然后在每一片上面进行三等分,最后变成六等分),然后再沿直线剪出花瓣,不能剪断,剪好一大一小两个后,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涂色装饰,把纸杯花打扮的漂漂亮亮。

四、作品展示。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做的花贴到背景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班手工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 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 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1、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创造魅力;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师: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

(2) 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 揭示课题: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3、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师:(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敏才智,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这些废旧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精致的娃娃。不过,动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1、友情提示

(1)先设计后制作;

(2)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的手真灵巧,都已经做好了。

1、组织学生评价

师:接下来,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设计上,制作上等。

相机鼓励:不错!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你们合作得很好!相信下一次你们会有更好的作品。你们的作品真精致啊!你说得多好呀!今后继续努力!

2、整理课桌,回收废品

出示眉开眼笑的大纸杯:你们看,这个纸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能被再次利用)

3、组织学生评估

师:(过渡)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下面请你们完成评估表。

4、拓展延伸

1、做好后,这些娃娃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2、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出示废品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交流信息、引入课题——表达设想、自主设计——讨论制作、合作加工——反思评价、延伸拓展”等教学环节,并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2、充分利用交流评议,实现互动学习,促进技术思维。

具体包括:

(1) 设计图的交流评议

(2) 作品的交流评议

(3)问题和体会、发现的交流评议

3、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 通过课前调查、作品展示拓展学生思路

(4) 设计过程中鼓励创新

(5) 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绍

(4)课尾的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比较高矮教案小班 小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本班学生年龄都在四岁左右,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我采用贴绒教具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1、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2、学习区分高矮并说出比较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1、贴绒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长颈鹿、狗、小鸭一只;高矮不同的房子

2、操作教具: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塑料瓶子、杯子等等。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学习区分高矮。

1、出示两棵高矮不同的树,引导幼儿观察。看看这两棵树哪棵高哪棵矮?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座房子,引导幼儿比较。

3、比较动物的高矮。教师出示高矮高矮不同的3只动物:长颈鹿、狗、小鸭,请幼儿找出最高的动物和最矮的动物。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较高矮,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中等个字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帮动物找家。让幼儿根据动物的高矮帮动物找家:高的动物进高的房子,矮的动物进矮的房子。

三、操作和练习

1、比较瓶子的高矮。让幼儿把3个塑料瓶子放在桌面上比较,指出最高和最矮的瓶子。

2、寻找高矮。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高矮不同的物体,并让幼儿说出寻找的结果,如“老师高,小朋友矮,”“桌子高,椅子矮,”“柜子高,桌子矮,”“小朋友高,布娃娃矮。”

四、实践操作――按高矮排序

1、每个小朋友使用以下几类操作材料进行高矮排序:

(1)按瓶子高矮排序;(2)按积木从低到高叠楼梯;

(3)按杯子高矮排序;(4)按小棒高矮排序。

2、讨论:请个别幼儿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讲台来,这是什么玩具?数数有几个?教师指其中一个问,说说比这个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玩具有哪些?

五、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比高矮,现在我们从矮到高排着队,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可以比高矮。”

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

一是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二是学习区分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说出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是: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是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我以观察贴绒教具,目测比较高矮引入新课,导出课题。第二环节我设计了让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使幼儿用眼睛去发现比较高矮。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练习使幼儿对高矮的学习进行巩固,并让幼儿说出寻找的结果。第四部分我设计了实践操作――按高矮排序,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高矮的不同。第五部分我设计了让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这节课教学中我能按备课的设想去讲授完成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认识到几点不足:

在幼儿动手操作比物体高矮时,过于牵制幼儿引着幼儿说出比较结果(此块设计时怕幼儿出现随意表达影响教学效果,这一课下来我有这样的感受,幼儿天真的话语才是幼儿的天性,不应该怕幼儿说错,说错时可以及时给予纠正。在练习说高矮时有的幼儿还出现了怯场不敢表达,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的加强幼儿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幼儿说完整话。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是:不论是活动设计上,还是活动准备上,一定要进行反复推敲,怎样的设计,怎样的准备才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有利于幼儿的发散思维,才有助于活动的成功;我们都应仔细地研究,只要我们认真地备课,那么每次活动也就都有希望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班语言我的幸运一天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我的幸运一天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992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师生共读故事,了解书的内容。

2、通过读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图文对照的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

2、小猪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谁愿意说一说小猪又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3、小猪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

二、共读故事猜一猜

1、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2、理解“幸运”的意思。

读一读

师生共看故事,读故事。读中交流、思索。

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

兔子?狐狸想,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哎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地把他拖了进来。“这真是我的幸运的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看到这里,你觉得是谁幸运的一天?小猪被狐狸吃了吗?

(自由发言)

那究竟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是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

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捡树枝,他生火,他拎水。

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

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小猪想出了好办法,可洗干净后,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呢?还是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我们继续往下看。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

“可是什么?”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摘西红柿,他做通心粉,他烤小甜饼。然后,他给小猪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吧!”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嗯,”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他把小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力气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办法?(说一说)这些办法的效果会怎么样呢?

我们再往下看故事。

“狐狸先生,你在哪儿?”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狐狸为什么会晕过去?说明小猪怎么样?

“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故事结束了,你觉得最后是谁幸运的一天?

为什么狐狸幸运的一天会变成小猪幸运的一天?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样来救自己?(思考后发言)

2、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你们将会怎么做?

这节活动整个流程结束时间有点超时,课后我觉得导入部分要改动,导入应该简单明朗,直接点题,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汉字的能力,可让孩子读题《我的幸运一天》,就题目幸运提问:什么是幸运,你有过幸运吗?看故事的封面,谁幸运?谁又不幸运?幼儿大胆想象、推测,这样就不显得复杂,而且也节约了时间。

讲到小猪误闯进狐狸家时,狐狸说:这是我的幸运的一天。我让个别幼儿表演幸运时你会怎样?让大家都来表演,孩子们有用语言,有用肢体,让静的语言课变得活了起来。还有个地方我觉得可尝试,狐狸给小猪按摩,让幼儿来扮演角色,感受按摩师的劳累,被按摩着的舒适、快活但真正上这节课时,我担心孩子会兴奋,控制不好没敢做。最后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这点很好,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害怕、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赵州桥教学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1、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一段的阅读方法,说说这一段的段落意思,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句。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闻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设计,是个创举。第2段就写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5句话)

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⑶、找找这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

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所以课文第1-3句具体介绍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第4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解释:横跨:因为发大水时,河水不但可以从大桥洞流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所以说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⑵、这段话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句?(出示这句话)

3、小结第二段。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填好后读一读,集体订正。

谁能说说这一段话主要讲了赵州桥什么?(坚固)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2自然段从它的设计上的创举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而这一段则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3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

⑵、说一说这一段的重点词句是什么?(精美的图案)

2、回答问题。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请大家读读第3小节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但坚固总结第2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是指这段课文介绍的重点。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⑵、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⑶、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③、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请一学生读。

这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所以这一句话是把前面列举的三种图案作了概括。这里用先列举后概括的方法把图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4、小结这段话的第一句,总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通过三种图案分述它的美观,最后,又总结了所有的龙像活的一样这种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桥的美观。

(四)、小结。

第二、三自然段课文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起来。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读、引背第3段。

板书:

赵州桥 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小班蒙氏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参加“找圆形”活动,能从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中找出具有圆形的面,并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圆形。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圆形实物若干,ppt。

2、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时钟等。

——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或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示范画圆,幼儿打开操作材料,跟画圆。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

——咦,这些车子能骑、能开吗?为什么呀?

——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

——老师示范在一辆车子上画,另外的请幼儿自己找、自己画。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幼儿园《过生日》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教案《过生日》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1 教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双,个,块,顶,件,本,副等。

2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之间要互相关心。

布置一个百货自选商场,商场里摆有衬衫,裤子,裙子,鞋子,帽子,苹果,饼干,糖,图书,花伞,玩具,铃鼓,红花等图片若干,布娃娃一个,蛋糕一个,一些“钱”等。

1 出示娃娃,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昨天,是**小朋友的生日。今天,娃娃也要过生日,我们到百货自选商场买一件礼物送给娃娃,好吗?

2 让幼儿带着“钱”自由地走进百货自选商场,要求幼儿观察商场里有些什么东西。

3 老师逐一拿起图片,让幼儿逐一讲出其名称,并要求用量词说一句短句。如图片“帽子‘,要求幼和回答:”一顶帽子“。

4 让幼儿在百货自选商场自选一件礼物,要求幼儿说出”阿姨,请给我一双鞋子’等等。教师坐在商场门口扮收款员, 要求幼儿购物后要用礼貌用语,如“谢谢阿姨!”“再见”!

5 幼儿选好礼物后离开商场回到坐位。然后分别提问幼儿:“你买了什么礼物送给娃娃?”要求幼儿根据自已购物的物品用量词说一句短期句。如:“ 我买了一件衬衫送给娃娃”或“我买了一双鞋子送经娃娃”等。

6 教师:“小朋友都有送礼物给娃娃,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蛋糕)

7 给蛋糕插上蜡烛,点燃蜡烛后,全班幼儿围着娃娃唱《生日歌》。然后“一,二,三”吹灭蜡烛。

8 小朋友和娃娃分享蛋糕。

小朋友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桥》教学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引出课题:家乡的桥

1、配乐自由读全文。

2、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2、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感受中华书法艺术品的美妙,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理解、积累“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4、指导朗读,抒发阅读感受。

5、欣赏家乡小桥的造型,借助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介绍介绍。

6、欣赏作者儿时在桥边玩耍的情景描写,指导朗读,体会惬意与难忘。

1、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的人》教学设计及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中部分含义深刻的字词。

2、了解本文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由谈谈对这两种不同的含义的理解。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自由朗读。

3、我们齐读这首诗。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讨论、合作、交流。

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伯父帮助车夫时“半跪”一词以及谈碰壁一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加以理解鲁迅的为人。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小黑板补充鲁迅的“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补充理解: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3)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四、有感情背诵

五、拓展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教学反思: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同时采用对比手法理解两种不同人物的做法与后果,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了鲁迅为人。不足之处在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对比手法仿写生活中对待某一事件有不同看法的人,也许这样更能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