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反思 教案及评价(20篇)

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反思 教案及评价,望大家喜欢。

浏览

2174

范文

1000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是小语第十一册“体育”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与体育有关,虽然题材风格不同,但是都充分展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颂扬了体育精神的伟大。

本篇课文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记叙了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在训练、比赛中的几件事,塑造了一个鲜活感人的女排队长形象,再现了她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到团结奋斗的体育精神。

我所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发生距离现在有20几年了,学生对那段中国排球的历史,对人物所具备的体育精神,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尤其,这是一篇以体育为题材的典型人物报告文学作品,对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还不十分明确。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创意表达”的学习过程,感悟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文章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感悟鲜活的女排队长的形象,理解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体会文章多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质疑研读法”,借助动态画面的“直观感受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质疑------------解疑------------拓展

(问题意识) (合作意识) (运用意识)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导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近在咫尺,我们已经听到了她那款款而来的脚步声了。我们即将看到在赛场上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听到那雄壮悦耳的国歌声,我就会感到热血沸腾,油然而生的是民族自豪感。这也许就是体育的魅力吧。赛场上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会引发观众队伍热烈,真诚的掌声,那掌声里有赞扬,有钦佩,更有感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体育有关的文章,《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二、质疑课题,发现问题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问题:1、她是谁?

2、为什么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为什么设计这个质疑的环节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前,我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想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成为思维的起点,激发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读书和补充资料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前我和同学们共同查找中国女排的有关资料,了解中国女排的辉煌历史,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而我专门收集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队力挽狂澜打败美国队获得冠军的精彩录像。

我想利用比文字更形象,更直接,更具冲击力动态的画面,缩短学生认知水平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比赛中的一个场面。看后,请同学们谈感受。

看这个动态录像的目的是:虽然只是比赛的一个片断,虽然被历史的岁月侵蚀得有些模糊,但我希望同学们通过动态画面,能感受到中国女排夺冠的艰辛,能体会到在赛场上体现的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为深入研读文本作铺垫。

为什么要我和同学们一起查找资料呢?

因为新课标中提到,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的对话过程,要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是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是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这样,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教师也才能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我设计在第三个环节中解决第二个问题。。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中强调,的主体问题

三、围绕主线,研读解疑

这是全课的重中之重,我所采用的

学法指导:一条主线:围绕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我把它预设为全文的主体问题。以一问抵多问,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读文,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两个层次:自由读书,圈点、勾画、批注

小组讨论,沟通、交流、启发

目的在于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机会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个步骤:突出主线,明确事件-

抓住事例,理解人物-

个性选读,体会写法

以此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突出主线,明确事件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围绕孙晋芳写了几件生活中的小事?

使学生明确在写作中,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更为真实;

2、抓住事例,理解人物

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结合语句谈一谈你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孙晋芳一半?

预设汇报:朝夕苦练-----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由误会郎平到冰释前嫌-----率直诚恳,胸怀宽广

了解队友----聪慧过人、球艺高超

使学生明确,典型事件可以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个性选读,体会写法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一说为什么?

在畅所欲言中,使学生明确人物个性化语言的描写,外貌,心里的细节描写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最能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

此时,在读思,读议,读写的三结合中,既感悟鲜活的女排队长的形象,又体会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预设难点。

在同学个性品读之后,我顺学而导,进入下一个环节。

四、拓展练笔,个性表达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文章的结尾的一段话为读写结合点:

如果把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比为一颗颗璀糜的珍珠,那么,孙晋芳就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钱,把颗颗珍珠串连在一起,中国女排才成为闪耀着奇光异彩的战斗集体。

1、如果把女排比作一部精彩的戏,那么孙晋芳

如果把女排比作一曲优美的乐章,那么孙晋芳

如果把女排比作 ,那么孙晋芳

如果把比作 ,那么孙晋芳

这样有梯度的练习,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差异性,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完成。在互相启发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语感。

2、孙晋芳市场上的灵魂,她收到这一半的掌声当之无愧。可是,孙晋芳在刻苦训练的时候,想到掌声了吗?在团结拼搏的时候想到掌声了吗?

孙晋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不是为了

而是为了 ,为了 ,为了

3、利用课后丁丁的视角,展开第三次练笔。

中国女排的辉煌成就也是全体队员拼搏的结果,课文说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孙晋芳合适吗?如果同学们感到困惑,我准备了一个短篇,请同学们观看。

欢呼声和掌声还应分给谁一半呢?请同学们把自己此时的感受写在我的视角中。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为什么突出强调读写结合呢?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在钻研教材时还尽可能的挖掘教材,设计练笔的机会。通过以上的环节,我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个性表达,这样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内涵,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统一的特点得以彰显。

顽强拼搏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团结协作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学生的情感,让整堂课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小学语文《冬冬读课文》教案及反思 冬冬读课文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冬冬前面的“紧张”和后来的“鼓起勇气”。

2.随文识字识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写字“课、文、请”,保证学生每节课都有动笔的时间。

4.通过正确评价丁丁的行为,让学生意识到朋友的帮助很重要,真正的朋友是给予帮助的人。

1.随文识字,并不断渗透方法。

2.能够从冬冬的变化中感受到朋友的帮助的重要作用。

3.写字教学。

一、歌曲导入,从单元主题“朋友”引发思考。

1.听歌《找朋友》。

师:你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生答。

师:对了,《找朋友》,今天呀,杨老师也是来找朋友的。

引读单元主题“朋友”。

2师:今天,我们的老朋友(出示图片,学生说“冬冬”)要来为大家讲一个关于真正的“朋友”的故事。

师板书“冬冬”,学生读词语。

师:这个故事是关于读课文的事。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词语。一起写:课文。再读课题。

1.听磁带的范读课文,要求:特别注意听,你圈起来的生字和不会认的字,是怎么读的?

师要强调:鼓起勇气鼓起掌来

2.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老师读得大声点,同学们用说悄悄话的声音跟着老师读,读不好的孩子还可以再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要强调:教室鼓掌老师这一回(翘舌音)

3、自己练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师:读完后,数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师出示课文,学生检查自己的段落是否标正确。

4.男女生分段读。

1.出示一二自然段,师:刚才读了课文,你知道冬冬一开始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吗?

生:胆子很小的女孩子。

师板书,生齐读。(词语:胆小,短语:胆小的冬冬)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1-2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冬冬胆子很小?用横线勾出来。

学生交流:从“害怕读错”“冬冬脸红了”……感受到冬冬胆子小。

相机抽生读词语,“越”“脸红”“害怕”。

练习朗读,感受“害怕”、“胆子小”、“紧张”。

齐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冬冬最初的害怕。

出示第四自然段。“冬冬又……”

请个生读句子。相机练习读词语:鼓起勇气鼓起掌来又好听又响亮

师:这还是那个胆子很小的冬冬吗?

生:不是。

师:现在的冬冬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说,师板书:()的冬冬(勇敢、有勇气)

师:让我们一起为冬冬的勇敢而高兴,大家都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是谁让冬冬由一个胆子很小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孩子呢?

生:丁丁。

师出示丁丁的图片,大家叫丁丁的名字。

师:丁丁是怎么帮助他的朋友冬冬的呢?

生:丁丁表扬了冬冬,还让冬冬再读一遍。

出示三四自然段。

师:原来丁丁是用他的话帮助冬冬的,瞧,丁丁的话都被放在引号里。

师引读丁丁的话。

师:朋友的帮助是改变冬冬的力量,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思考。

四、复习生词生字,书写生字

1.词卡,复习生字。

2.游戏,找朋友,巩固识字。

3.写字。

(1)出示生字“课”,这是什么结构的字?偏旁是?

(2)师: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注意写字的姿势,看着“课”,生描帖,师“一笔”,生“点”,师说:“二笔”生说“横着提”……自己再描一次,然后在拼音本上写一个“课”。

(3)组词。

(4)其它字都如上教写。

(5)最后有时间就展示学生写的生字,评一评。

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了老朋友冬冬的变化,从胆小到勇敢,这都是因为有朋友的帮助。我们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宝宝,还学会了三个生字,收获真大!

板书设计

冬冬读课文

朋友

(胆子小的)冬冬——→(鼓起勇气)的冬冬

帮助

1.巩固生词。

2.回顾:在冬冬遇到困难时,朋友丁丁是如何帮助她的?练习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1、 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1课时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习王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

2、生字卡片;

程序 教与学 意图

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课题:11画杨桃 再现课文情景为领悟道理奠定基础。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会认6个生字;

⑵ 会读课文;

⑶ 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⑴ 谁读得最棒?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⑴ 是否划出重点词句?

⑵ 是否会提问?

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

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 要在提问方面大做文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读第一段,讨论:

⑴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培养眼力。)

⑵ 练习朗读。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

2、读第二段,讨论:默读,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画出重点句。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画画一丝不苟。

3、学习下一段过渡:同学们认为我画得怎样呢?面对我的画是什么态度?画出重点词句:哈哈大笑 是这个样子吗?是五角星吧!不改变愿意。把反问句在成陈述句。概括态度──嘲笑。

用嘲笑的态度读一读同学们的话。为什么嘲笑──不像杨桃。

后来同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后来的话,说一说同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好意思,知道错了。

4、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老师的动作、语言读一读。说说体会:老师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又让学生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老师的态度在审视之后神情变得严肃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为什么?因为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师后来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那里了。所以神情变得和颜悦色。

5、想一想老师的动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读一读老师的话。想一想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说。

意思:

⑴ 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扬子也不同;

⑵ 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⑶ 应该实事求是。

想法: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

板书: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知道父亲这样做的道理。

让学生知道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画画、画准确的习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体会老师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对老师讲的话要认真读认真想,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升华认识。

1、分小组练习朗读,讨论表演的动作和语言、神情。鼓励同学们创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表演更好)

2、学生表演:

讨论: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样处理。 巩固已经明白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

对话:我们应当学习作者那些写法?

1、运用呼应的手法:

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2、反复描写笑。而最后一个不要忙着发笑耐人寻味。

3、准确运用标点:

破折号一处;六处用了问号;四处用了感叹号;三处用了省略号;形象的描摹了同学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幼稚可笑的表现;知错不好意思的样子。 引导学生把读与写自觉联系起来。从读中悟写作方法。

1、鼓励学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资料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型玻璃》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1.朗读课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对高科技产生兴趣。

2.展开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并把它介绍给大家。

3.以推销产品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能通过想象设计新型玻璃,从而对高科技产生兴趣。

掌握推销产品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作为华能科技公司业务部的经理将以《新型玻璃》一课对大家进行培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小小推销员,大家有信心吗?

(二)培训阶段:

1.我们公司新开发了好几种新型玻璃,大家想了解吗?快点打开书,谁来读读第一段?其他人想想这是什么玻璃?它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板书:名称特点和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

2.我们公司有一位推销员在推销这种玻璃时,遭到了客户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看投影。

幻灯:推销实录

[客户背景]

一位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想要为修建中的一所医院购买病房需要的玻璃。

[推销过程]

推销员:嘿!我是华能科技公司推销部的业务员,我公司新开发了一种产品,名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客户:(表情)不满意地皱起眉头。

推销员:这种玻璃的特点是可以自动报警,用到医院里简直太合适不过了。这种玻璃非常便宜,100元一平米,如果你们需要,可以找我。

客户:(不耐烦地)太贵了!我们这里根本不需要这样的玻璃,请你快离开这里吧!

3.应该怎样做呢?谁来读一读“推销方法启示”?其他人想这四条中哪一条最重要呢?

幻灯:推销方法启示

(1)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诚恳。

(2)了解客户的需求,说清楚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

(3)根据客户的心理,实施相应的价格优惠。

(4)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4.谁愿意按照这四条方法来试一试?其他同学都来当评委。

(三)实践阶段

1.刚才,我和这位同学的合作十分成功,你们都很想试试吗?

看课文的第2—5自然段,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幻灯: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玻璃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2)四人小组交流并填表。

2.汇报自学成果。

有没有不同意见?

3.今天,有几个需求单位听说我们正在进行新型玻璃的推销培训,特意赶来了。你们看,他们都是哪些单位呢?

贴到黑板上:高层建筑承建单位

普通居民住宅开发公司

闹市区的医院

4.你喜欢哪一种新型玻璃呢?你喜欢的新型玻璃又适合哪一个呢?自己先来想一想。现在,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每位同学都要各当一次推销员和客户。

5.请你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推销产品的?各位评委要认真听,仔细评。

(四)扩展阶段

1.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推销技巧,我们班同学课下还搜集了一些资料,谁为大家介绍一下?

2.你还想发明什么新型玻璃?

(五)总结阶段

同学们,今天的推销培训就先到这里,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要加强训练,我相信,等到培训班结束那一天,同学们都会成功的!

板书:

30新型玻璃

名称特点和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植物的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

范文类型:办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王国十分有意思,《植物妈妈办法》是一首读起来充满文字情趣的儿歌。儿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内容层层递进的文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小朋友对于这样的阅读材料喜闻乐见。从这一课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从题目到内容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思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家?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在加工与再创造。通过多种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语言思维,丰富想象力。

另外,这节课,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课后还布置学生去调查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毕竟是一种实践过程,难免出现偏差和不妥之处一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学生进行新知识汇报时,我没能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不够注重细节,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导性。当学生缺乏朗读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示范或者请“小指导员”进行引导,以及学生不敢对某一知识进行提问和展示时,教师可以自行指定等。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但表扬面要更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见运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要自我发觉和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丽的蝴蝶教案反思 美丽的蝴蝶教案美术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美术,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这套徒手操主要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将大小肌肉群的运动融入其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在这套操中,渗入了手腕,手指以及脚腕的运动,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锻炼的目的。

预备姿势:身体站直,双手叉腰。

1. 1*2 :屈右腿向左顶胯两次,同时向左点头两次;

3*4 :动作同1*2,方向相反;

5*8 :动作同1*4;

2. 1*8 :动作同1.1*8。

1. 1*2:双腿屈伸一次同时双臂下垂于身体前测,双手张握手一次;

3*4:双腿屈伸一次同时双臂上举于头两侧,双手张握一次;

5 :屈右腿向左顶胯,同时右臂屈肘于头左侧,左臂伸直;

6 :动作同5,方向相反;

7*8:动作同5;

2. 1*8:动作同1.1*8,方向相反

3. 4. :重复1. 2. 动作。

1. 1*2:屈右腿向左顶胯两次同时左臂上举握拳;

3*4:动作同1*2,方向相反;

5*6:屈右腿向左顶胯两次同时左手放于右肩;

7*8:动作同5*6,方向相反;

2. 1*2:屈右腿向左顶胯两次同时左手在体侧握拳;

3*4:动作同1*2,方向相反;

5*6:屈右腿向左顶胯两次同时左手放于右胯;

7*8:动作同5*6,方向相反;

3. 4. :重复1. 2. 动作。

1. 1*4:屈右腿向左顶胯四次同时双手五指张开在左侧上下搓动;

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

2. 1*8:重复1. 1*8动作。

1. 1 :屈右腿向左顶胯一次,同时双手胸前交叉随身体左摆;

2 :动作同1,方向相反;

3*4:动作同1,保持不动;

5 :左腿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箭步,同时双臂侧平举打开,双手握拳;

6 :双臂收回至前平举,拍手一次;

7 :双臂侧平举打开,双手握拳;

8 :动作还原成1.1的姿势;

2. 1*8:动作同1.1*8 ,方向相反;

3. 4. :重复1. 2. 。

1. 1 :左腿向左侧迈出下左旁腰,同时左臂向下右臂向上伸出,双手尽量张开;

2 :还原站直,双臂屈肘于头两侧,双手握拳;

3 :收左脚双腿并齐,双臂侧平举,五指张开;

4 :双臂屈肘于头两侧,双手握拳;

5*8:动作同1*4;

2. 1*8:动作同1. 1*8,方向相反;

3. 4. :重复1. 2. 动作。

1. 1*2:左腿向左侧迈出,双臂前平举,双手体前交叉,手心向外;

3*4:身体向左侧转一次,还原;

5*6:动作动3*4;

7*8:收左脚还原;

2. 1*2:双臂前平举,屈膝压手腕一次;

3*4:动作同1*2;

5*6:动作同1*2;

7*8:还原站直;

3. 4. :动作同1. 2. ,方向相反。

1. 1*4:左手张开经头上方向下画半圆;

5*8:向左侧转身90度,右手叉腰,左手扶头;

2. 1*2:右脚脚尖点地;

3*4:压脚腕;

5*6:踢右腿,脚尖蹦直;

7*8:收腿转身还原;

3. 4. :动作同1. 2. ,方向相反。

1. 1*2:左手侧平举,右手胸前屈肘,双手抓握一次,屈膝蹲一次;

3*4:动作同1*2,方向相反;

5*6:双臂侧平举,下蹲,双手抓握一次;

7*8:还原起立;

2. 3. 4. :重复1. 动作。

1. 1*2:出左腿,脚跟点地,双手交叉,手心向下,下侧腰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启示,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505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联系实际,受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4、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运用细节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从而受到“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受到启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重点,教学中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立足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再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的平凡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切忌“标签式”的空洞说教。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3、回忆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吗?(学生交流)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条名言——(多媒体显现)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自由读、齐读这段话)。

3、读了这段话,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学生质疑。)

4、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课题——13、钓鱼的启示(板书),(学生齐读课题)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课文哪个自然段直接点出了这个词?(第11段)投影出示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齐读该段。师问: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再次引导学生质疑,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期待)

5、小结,导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是啊,三十四年前的那次钓鱼与以往有何不同?为什么会给作者以终生的启示?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34年前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吧,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一下: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即指导点拨,对于难读的句子,老师可范读,指名读,让学生读通、读对。

(2)投影出示:(检查学生的认读、书写及词义的理解情况)

鱼饵涟漪(读时理解)挣扎操纵小心翼翼

鱼鳃翕动(文中理解)皎洁鲈鱼筋疲力尽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我”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导学生简要概括)

(2)在概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先写“我”钓到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特别惊喜;接着写父亲态度坚决地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依依不舍甚至有些沮丧;最后写这件事让“我”得到了终身受益的启示。

三、深入文本,品析词句。

(学习钓鱼部分)

1、请同学们先用心默读1——3段,看你能否读出这次钓鱼与以往有何不同?三十四年过去了,哪些情景一直令作者难以忘怀?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总结这次钓鱼与以往的不同:钓到了以前从没见到过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这真是出乎作者意料之外的惊喜。再以“哪些情景令作者终生难忘”这一问题引出重点段第3段的学习。)(投影出示第3段)

(1)、指名读、自由读。“这是一条怎样诱惑人的鱼?”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描述。

(2)此时作者和父亲的心情怎样?(惊喜、得意、兴奋)

(3)这种惊喜、得意的心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词句体会写法)

a、直接表达内心活动,如:“啊,好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的`欣赏着……”

b、用月夜的描写衬托高兴的心情,如;“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c、“我”钓鱼的动作及鱼儿挣扎的情景刻画极为细腻,如:“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迅速拉上岸、得意地欣赏”;“鱼儿不停地甩动鱼尾并跳跃着,在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出不少水花……”进一步体现了作者此时惊喜的心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假如你就是作者,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此时兴奋的心情呢?(先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可自己边品味边读,可同桌互相读,可小组成员齐读;再指名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或范读、领读。最后齐读。)

3、教师小结

在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喜出望外地钓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当时那一美好的情景,令作者回味无穷。

接下来又发生了与以往钓鱼怎样不同的事情呢?请课下仔细品读第二部分——放鱼。

四、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摘抄1——3段中优美句子,并尝试背诵积累。

3、进一步熟悉课前收集的有关鲈鱼生活习性的资料和有关诚信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检查反馈。

1、听写部分词语:捕捞鱼饵小心翼翼操纵鱼钩溅起鱼鳃

2、教师根据听写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3、引导学生运用听写的部分词语,概括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继续研读,深化感悟。

(一)(学习放鱼部分)

1、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跟父亲一起钓鱼,作者钓到一条出乎意料的大鲈鱼,心里特别惊喜。那一美好的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可是,面对这条诱人的鲈鱼,他和父亲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呢?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9段,交流“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3、面临着“是留?是放?”这样一道人生难题,我和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再深入地读4——9自然段课文,看看当时哪些情景一直清晰地留在作者的脑海中。

4、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心理及情感)

父亲: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猜,父亲此时在想什么?

(2)“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从哪个字中你体会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和不容争辩?

“我”: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我”的不理解)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的委屈、不舍得)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此时,“我”没有再争辩什么,可从“乞求的目光”你想像一下作者想对父亲表达什么?

(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我”的依依不舍、鱼游走时的沮丧)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

6、展开辩论,深化理解。

这条鱼的确太诱人了,到底是放是留呢?文中的“我”和父亲都没有讲出其中的理由。假如你是作者,你会以什么理由来劝父亲把这条鱼留下?假如你是父亲,你又会以怎样的理由劝孩子把鱼放回湖里?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以及课外的相关资料,找出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辩论过程,教师要做好方向导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环境、生态需要、做人诚信的故事等进行)

7、教师小结。

(1)小结:尽管只有两个小时就到鲈鱼捕捞开放时间,尽管除了他们父子二人不会再有他人知道这件事,尽管詹姆斯是那样的不舍得放掉那条少见的鲈鱼。但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还是把鱼放掉了,遵守了钓鱼的规则。

(2)过渡:虽然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的严格要求,但34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所以,作者说——父亲当年的劝诫给了“我“终生受益的启示。下面咱们跟随作者一起再次品味父亲的教诲。

(二) (学习启示部分)投影出示第10段

1、同学们,把鱼放回湖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作者却经历了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它往往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需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这么难以抉择的事情,我还是做到了。这得感谢谁?

(2)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引导体会)

a、这诱人的“鱼”还是海里的鱼吗?(对自己有利却违背道德的事物)

b、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理解透彻。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

c、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在次读父亲劝诫自己的话)

d、“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的建筑设计师了。”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放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e、“我”当年放弃了那条大鲈鱼,却在人生路中收获了更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2、老师小结。

作者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钓鱼,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才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引读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三、联系实际,理解升华。

1、同学们,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你也很可能遇到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选择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是否也像作者一样乐于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向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五、课后练习解答

1、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我”从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放回去也许再也钓不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鱼了。而且当时出了“我”和父亲,没有别人会知道这件事。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不理解)——(委屈、难过)——(依依不舍、沮丧)

3、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1)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的建筑设计师了。

重点理解: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他从小受到了把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在面临到的抉择时,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他后来成为设计师的重要原因,也是对父亲严格教育的回报。”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的理解需联系实际。诱惑人的“鱼”即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考试时遇到难题,不经意间看到同桌的答案,是作弊还是放弃?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是冲过去还是灯……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

(3)到的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就是正确,应该;“非”就是不对,不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句话,既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抉择就这么简单,可坐着放鱼回湖的沮丧心情可以看出实践道德是很难的,因为实践道德往往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就会产生抵制诱惑的力量。当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产生明辨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战胜自我,战胜诱惑。

4、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尤启示?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和生活、社会实际,畅谈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钓到鱼时:惊喜异常

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人生旅途:终生受益

严格教育

钓鱼的启示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动手做一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1.会认16个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1、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感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试读。

2.学习小组组长检查成员认字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情况和识字方法

小组汇报为主,全班补充评价

4. 开火车读生字。

5.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词语(齐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等)

(二)检查课文

1.课件或录音机范读。

2.自由模仿读课文

3.组内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4.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男女生赛读。

(三)游戏,巩固字形

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的苹果,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你们想和苹果交朋友吗?想和苹果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苹果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

三、教学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四、指导自学

1、学生自学课文,围绕“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标、画、记

2、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课文朗读

二、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1.快速读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抓住“哄骗”等引发争辩)

2.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

教师相机出示:哄骗 要动手做做

3.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补充拓展训练

1、科学家的话,我们尽量去试一试。

2、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科学家的话。

3、当自己怀疑时,一定动手试一试。

4、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态度和思维

四、推荐阅读

读《小马过河》,说说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198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

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

“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

“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出示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____,我还能做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被____;如____,被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

(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

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色鹿教案反思 九色鹿教学反思简短幼儿园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幼儿园,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调达,落水人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这一课我在教学中突出强调了三点,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课堂的互动,三是教师的点拨。我认为,这三点应该是本节课的核心或精髓。

有效的自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前提,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质疑、交流、展示、探究的前提,没有有效的自学,就不可能有理想的质疑、交流、展示和探究。所以我先问学生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你讨厌故事中的谁?为什么?板书在黑板上,确立这堂课的主线。然后提出的质疑:课文是如何描述九色鹿美丽、善良、见义勇为?又是如何描写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学学习。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要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的优质高效,没有学生的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就没有课堂的思想碰撞,没有思想的课堂绝对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这堂课因时间问题只汇报到九色鹿的特点,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为什么找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发现,我不停地追问,同学之间也可以追问,让学生不停的动脑筋思考。

教师精讲点拨,这就要求教师精讲必须讲到点上,点拨要点到位.从故事教学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为此,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情节之后,我确定了这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即研究两个主人公的品质特点,这样让他们学有目标,学有方向。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从“立即”一词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时不假思索,行动快速而果断,而且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这就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接着,再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从不求回报以及让落水的调达快回家的语言当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的一面。

但在课堂上,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我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到位,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同时我还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美术找朋友教案 小班美术新年贺卡教案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美术,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1、利用点连接成线,组成想象的图形,感受线条的千变万化。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3、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每位幼儿几支粗细不同黑色水笔,四张绘画纸、线描画范例图若干。

(一)点点星球

教师:“点点星球上住着好多长得一模一样的点点们。”(教师随意在纸上点出小点)

(线是由许多小点构成的,为了让幼儿理解这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本环节。以点点星球这一直观、易懂,而又充满神秘的物体来吸引幼儿,加深他们对点概念的理解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点点找朋友

教师:“点点们找朋友可有趣了,还来不及来到朋友身边就急忙将手伸出去。找到朋友的点点都高兴地手拉手(将点互相连接,交叉形成图案),变成了神奇的图,是什么呀?”(幼儿自由想象)

让幼儿自由点画并连接,随意选取几幅幼儿作品由大家想象。

(两点间可以连接成无数条不同形状的线——这也是一个抽象而又深奥的数学概念。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不同造型的线,体验线条的奇妙世界。)

(三)点点溜冰

教师:“点点找到朋友可高兴了,就跑到了溜冰场高兴地玩起来。它们溜呀溜呀(在空白纸上随意落笔画出曲线、折线及各种图形),也变成了一幅神奇的图,是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

让幼儿自由涂画,随意选取几幅幼儿作品由大家想象。

(线是无限延长的,线也可以变化出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图形。这一环节让孩子自由游弋于线的神奇天地间,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安塞腰鼓的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物换星移,迎来了本学期的教学研讨课。刚好讲到第三单元,觉得《轮椅上的霍金》不错,思想性强,内容也精彩,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奥妙无穷的宇宙和神秘莫测的黑洞。

决定了课题,还没开始着手收集资料,一个早读却改变了我的初衷。那天早读,孩子们一直读到了第14课《安塞腰鼓》,没有谁的指导,可他们却读得有模有样,虽然说不上气势磅礴,却让我眼前一亮。

我有点动摇了,便在班级内公开征求意见,孩子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说:“选《安塞腰鼓》吧。”

那么就选这篇吧,作为老师,应该培养他们的这份自主与自信。

《安塞腰鼓》是陕西作家刘成章先生的抒情散文名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思想内涵丰厚。作者以饱含激情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她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火烈的舞姿、隆隆的声响、茂腾腾的后生,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放、热烈以及蓬勃的生命力。文章既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每一次诵读文本,每一次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每一次阅读相关的资料,我都被安塞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搏击的生存状态深深折服。这些文字打动了我,这些人们的生存状态打动了我。我想,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对黄土高原、安塞腰鼓存在认知距离,若是能够给予足够的朗读指导及感情渲染上的铺垫,调动他们的认知情绪,那课堂上品味文字一定会更细致,更到位。

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目标,即:1、了解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环境及背景,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通过朗读,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3、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掌握散文阅读赏析的基本方法。围绕这些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实践:

一、情境创设,走近腰鼓

在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理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奔放、动感的画面渲染烘托出激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黄土高原人民生命的激越有力,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个性。在这样的情感渲染下,最后再以“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主旨句的回旋反复来升华主题,赞美黄土文化,赞美黄土高原人民与恶劣环境的搏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快乐的小公鸡》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快乐的小公鸡》是小学语文第二册(北师大版)第十六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根据教材及其学生年龄特点,我在教学本课时,做了如下设想:

把选择性学习引入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人,教师应承认个性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并能充分利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选择性学习恰恰可以体现这一点。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速度等,把学习变成是自觉主动的行为。选择性学习为不同学习水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大胆进行尝试,把选择性学习带入低年级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选择能力。

在开始,我想应该先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小,肯定在选择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根据本课特点,我想让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上进行选择。如:在导入新课后,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读正确。可以自己读,不认识的字,自己通过读拼音解决;可以和同桌一起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请老师来帮忙。

再如:《快乐的小公鸡》这篇课文,围绕小公鸡整天无所事事,心里很苦恼,他想怎样才能快乐呢?于是他向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询问,这样课文中段式基本相同,重复句式较多,我就请同学们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给大家表演。

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1、认识13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书写8个生字。

2、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快乐的小公鸡》,使学生懂得学会为别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认识13个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贴小公鸡图)

2、看老师在小公鸡前写了两个字(板书:快乐),请大家谈一谈自己对快乐的体验。(也就是说一说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老师把快乐写在小公鸡前,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快乐的小公鸡》。(板书:“的”)

4、齐读课题。

5、我们打开课文,一起感受一下小公鸡的快乐。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读课文

1、请你用自己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1)、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

(2)、找伙伴读,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不认识的字还可以请教老师。

2、愿意听老师读读课文吗?刚才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有读不准或有问题的地方,一会儿留心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再一次自由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想想你最喜欢哪段,就重点读哪一段?

(二)、认识生字

1、谁愿意把你自己喜欢的那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读到哪段,遇到生字进行认读)

2、刚才在学习中发现有几个字有一些问题,出示生字。

3、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请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5、游戏:照镜子

(三)、指导书写

1、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老师帮助?

观察这些字的占格位置。

2、独立书写生字。

三、课文延伸

开始小公鸡没有事情做,心里很苦恼,后来它是怎样变成一只快乐的小公鸡呢?

老牛它们是怎么帮助别人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幼儿美术找朋友教案 小班美术新年贺卡教案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美术,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红、黄、蓝三色。

2、在游戏的情境中辨别颜色,连接线。

3、感受不同的色彩,喜欢颜色,以及培养幼儿绘画习惯。

水粉颜料;白色卡纸;调色盘;毛笔;红、黄、蓝三色油画棒;红、黄、蓝即时贴;《找朋友》音乐;“跳舞音乐”。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出课题。 []

1、上课之前,在幼儿的衣服上贴好一种颜色的即时贴(即时贴的形状可随意)。

2、师:小朋友的衣服上都贴有漂亮的颜色,现在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找一找和你颜色相同的宝宝做游戏吧。(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导入主题。

(二)点画过程。

1、师:刚才我们听着音乐都找到了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在纸上和颜色宝宝做游戏吧。

2、教师出示白色卡纸、毛笔和红黄蓝颜料,并一一介绍材料的用途,以及讲清楚拿毛笔的正确姿势。

3、 教师示范,手里拿着一支毛笔,任选一种颜色,听着音乐,用毛笔与颜料一起“跳舞”(沾颜料),当音乐停的时候,毛笔要到事前准备的白色卡纸上”休息”(落笔),音乐再次响起,继续和颜色宝宝跳舞,一次循环。 []

4、幼儿操作。师:我们听着音乐拿起毛笔和颜色宝宝一起游戏吧。

5、教师提醒幼儿,从那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培养幼儿绘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用“匆匆”说一句话

2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

二、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

四、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旁写上一两句话。)

五、交流

六、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三节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

3让学生仿写

4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

二、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

三、激发兴趣,为问配画

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2放录象

3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4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5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交流惜时的句子

五、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星星》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情感:学习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1、师生共同查阅、收集天文知识、图片。

2、学生观察星空,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小朋友很会读课文,确实张衡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天文学家,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2、齐读第6自然段:

长大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小时候的他又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数星星孩子》。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第1句,体会夜空的美丽:(10分)

(课件出示星空图):请小朋友看,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说。

⑴ 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⑵ 请一生反馈,(课件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真巧,我也划了这一句。

⑶ 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⑷ 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样;我听出来了,你的星星真多;你的星星很美;你的星星最亮了。)小朋友个个是朗读高手,真棒!

读读这两句,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① (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② (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③ (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⑸ 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

⑹ 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课件出示:星星撒满夜空)。

⑺ 全班齐读这句话。

2、张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会怎么样呢?(5分)他是怎样的呢?

⑴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二、三两句。

⑵ 他又是怎么去数星星的?边读边把他数星星的动词圈出来,(板书:坐、靠、仰、指、数),读一读,做一做。

⑶ 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⑷ 你们数了多少颗?觉得怎么样啊?小张衡呢?这“一直”是什么意思?(板书;一直)你们数了几十颗就觉得眼花缭乱,手酸了,脖子酸了,头也仰疼了,可小张衡却连续数了几百颗,他会更加怎样? (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说明张衡数星星是多么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认真)谁来学学张衡的耐心和认真,来读读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塞腰鼓的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因此,《安塞腰鼓》呈现出这样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言:“五情发而为辞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是“为情而造文”的标本。《安塞腰鼓》通篇贯注一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直抒胸臆。第二,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文心雕龙·情采》中又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为了确保情感的畅通无阻,刘成章《安塞腰鼓》通篇用诗的方式加以强化。第三,想像奇伟,意境雄浑。“安塞腰鼓”这个特定的意象,在刘成章的脑际孕育、旋转,仿佛地底突腾运行的火山岩浆,最后有最彻底、最尽兴的喷发,灿烂的意象在瞬息之间纷翻飞舞。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个人对新课标的理解为指导思想。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对话性。围绕这一属性,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五个注重,即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氛围;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基础;注重内外勾连,为对话丰富内涵;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这是对话能否有效高质的重要条件;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是对话活动的重要目的。为了能很好地体现对话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由“课文解析型”模式向“活动建构型”模式转变,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由“问题式”(设计琐碎问题若干,组织逐个击破,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知道答案)向“话题式”(提炼少量话题,组织讨论交流,目的是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建构生成)转变。

这节课,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设定话题。师生围绕一个“好”字,生发出三个子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好鼓”,侧重于对安塞腰鼓艺术形象的感知;“好文”,侧重于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好创意”,侧重于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话交流的目的在于达成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当然,由于我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课堂上也出现了教者目标预期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师生之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交流落实得不够理想。如果时间允许,我将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从课文中读到的体验,这最能检验课堂对话的效果。二是在学生作品评点这个环节上还能做得更好:教师的评点由于是即兴的,不见得准确、全面、到位;也应适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生间互评;点评结束后,应对学生创意情况作一小结,从总体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这节课还有其他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启示我:

(1)学生的原有知识、情感体验是其构建、探究、生成新知的基础。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课堂教学实践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平时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多投身教学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多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活动组织策略,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主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成功,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植物的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

范文类型:办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外拓展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课前的准备性学习和课后的延伸性学习,这是个大语文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比如《植物妈妈办法》一课的准备性学习,我除了让学生完成预习课文等常规性任务外还让学生围绕“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一主题搜集资料,要求为搜集的文字资料画上简单的图片,或为图片写上简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并为学习课文奠定了知识基础、经验背景。课后延伸性学习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接着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植物妈妈悄悄跟我说,很希望咱们班的小作家用课文中的方法夸一夸她们。

此时,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根据自己所获得的资料特点在内化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在小组内交流,在无拘无束中相互表达、评价、取长补短。我这时成了倾听者、指导者,从学生一张张激动的小脸上,我看到了创造的乐趣,体会到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是遥不可及。我欣喜地发现个学生们写的小儿歌富有趣味性、教育性、知识性,而且运用了许多课文中的词语。

如:椰子妈妈真有办法,她给孩子穿上救生衣,只要随着海水漂流,就能到天涯海角。又如:樱桃妈妈更有办法,她给孩子穿上鲜红的外套,只要被鸟儿吞下,就能到处安家。

由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后的延伸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实践操作完成。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巩固了知识,生成了智慧。长此以往,这种实践的量的积累会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虾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形式多样的读中感受小虾的有趣和可爱,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读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写法,以片段的形式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小动物。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虾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读写结合,以片段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朗读课文,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投影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题目叫《小虾》(板书课题)。通过学习,你都明白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汇报,抓有趣、可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虾,看看小虾到底有趣在哪里?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认真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出了小虾的有趣?把有关的语句勾划出来,并认真地体会体会。

2、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1)你从哪儿读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呢?说一说,再指导读。

(2)抓“非常小心”和“轻轻碰一下、迅速后退、再碰一下、又后退、捧着”体会小虾的反复试探,机敏和警觉;

(3) 抓“总是”体会小虾一贯的警觉和非常小心;

3、小虾吃东西是有这么多动作,小作者又是怎样按照顺序写出来的呢?

读读课文,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谁愿意再来读读?

如果把这些词语去掉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通过读来体会一下。(出示句子对比读)

生谈对比读的感受。

小结:是啊,用了这些词语,作者对小虾吃东西的描写就更有顺序,更清楚了。板书:表达有序更清楚。

4、那吃饱了的小虾,他们又在干什么?(指名读)

它们可真自在,有的(生接),有的(生接),有的(生接),还有的(生想想接……)

小结:小虾你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心翼翼,吃饱后又这样悠闲自得,真有趣啊!

5、这段都是围绕哪句话在写呢?这个句子叫做(中心句)。你看,作者围绕这句话,从小虾吃食小心、吃完后自在两个方面突出了小虾的有趣,这样写叫:板书:围绕中心写具体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段围绕哪句话在写呢?生气的小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汇报。出示句子:“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全班齐读。通过读,你仿佛看到了小虾是什么样子的呢?

(2)抓“蹦”。置换对比读,(游、走、跳)体会小虾生气时的可爱;

(3)抓“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让学生带着表情读,体会小虾生气时的栩栩如生的神态。并有感情地朗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小虾生气时吹胡子瞪眼的可爱模样!

(4)平时老师生气时,你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喜欢)

那为什么小虾生气时你却觉得有趣?(生谈理由)

(5)你看,在作者的笔下,小虾仿佛活灵活现地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因为作者不仅观察细致,而且用词恰当,所以让我们感觉小虾生气时也有趣、可爱。板书:用词准确更形象

三、拓展练笔:

1、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小虾,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了,这是因为作者喜爱小虾,和小虾成了好朋友,对它们进行过认真细致的观察,还因为作者运用了一些写的方法(齐读板书)。

2、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少可爱的小动物,你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像作者一样把它们写出来好吗?用“ 真 ”开头写一个片段,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

3、交流展示(根据时间进行修改)。

4、小结,点题,下课。(围绕单元主题“可爱的小生灵”展开。)

同学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走进了妙趣横生的小虾世界;通过小朋友们的笔,我们对更多的小生灵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生灵:不管是天上飞翔的小鸟,还是花间嬉戏的蜂蝶,还有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儿,“万类霜天竞自由”,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都是(齐读:可爱的小生灵。)

下课!

非常小心 表达有序写清楚

小虾 真有趣 十分自在 围绕中心写具体

脾气不好 用词准确写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画鸡蛋》教学反思与评价 画鸡蛋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面对学生上了一堂课,希望达到的目标并不大,只求能从容站在讲台上完成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我觉得我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尤其是比较好地克制了紧张的情绪。

一节课四十分钟我没有上满,这是我漏掉了一些环节和进行的速度过快所致,重难点分析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设计到实际教学,都在担心评价问题的处理,结果在评价机制上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本堂课我一开始就设立加星大组竞赛,由于怕自己紧张忘记加星还特意告诉学生可以提醒我,这也造成了我后来由于加星问题被学生牵着走的局面,尤其是我还不懂得引入减星的技巧。最后仓促结束课堂竟也忘了一开始设立的初衷,没有给“星星”的评比画上一个句号。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也很不到位,评价时应该先说其优点再告知不足之处。

教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下子就跑了出来,达·芬奇的简介内容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这时候就不适合让学生自己来读,我请了班上优秀的学生也还是读得不流畅。分段朗读课文时我设计学生读完一段就进行评价和字音纠正,其实打断了其连贯性。因为是选读课文,所以并没有设计字词教学部分,但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字词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重点教学设计一开始就不突出,对于达·芬奇他老师说的话应该再深入讲解,四句话可请四个学生读再分别分析,并可进行句式训练,其中“角度”一词的理解可以形象化。分角色朗读达·芬奇与其老师的对话时,学生在读第二遍有没有跟上来的情况,这是我疏忽了叙述者讲的话的原因,设计时其实只要加上一句就可解决——“我读叙述者的话??”。课堂的延伸本来是一个不错的设计,但是效果却没有出来,延伸应该做出来才会有深度,当然这跟个人经验不足与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有关。最后的推荐部分由于设计不到位没有突显出其意义所在,感觉与课文脱节,应该从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才对。

说到随机应变的能力,我一直是个比较迟钝的人所以这节课也不意外地没有处理好一些突发情况。出示达·芬奇画像时学生会注意画像是素描的问题,都喊着说那是素描的,我却不知如何应对选择直接忽视,事实是我完成可以从容地告诉学生那就是一幅素描像而且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学生读简介有读错的音“复兴”的“兴”,这个字出现多次我都没有纠正而是待其读完才指出,这时其他学生对这个字已经有了印象再纠正其实已经晚了,在以后的时间里可能就会下意识地读错。请学生回答达·芬奇画鸡蛋的句子有哪些,有学生说到老师的话去了,我同样直接忽视之,下一个学生又回答,我则告诉她这是我们待会要讲的问题,其实我下一秒就要说这个部分了。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体,教师有时就应该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教学,何况这样并没有打乱我的教学设计。进行到学生想对达·芬奇或是自己说些什么的部分时,有的学生回答得很精彩有深度可是由于不在我的设计之列我却忽视了对其进一步的延伸,这就导致了我的课堂延伸总体没有深度的后果。从达·芬奇学画鸡蛋应该上升到我们学习、做人的层面上来。

课后有学生对我说他一直举手我也没有叫他回答问题,这是我紧张变得茫然的缘故,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另有学生由于我写字不规范说我的字有待加强,如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书写规范是必要的,一笔一画都应该写清楚写工整。

有听课的同学评价我的教态不错像个老师样儿,我看不到自己的表现觉得遗憾为此还是怀疑自己。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站起来”,不只是姿态的站立也要精神的站立,我想我两方面都没有做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会多加努力提升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