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爱读书朗诵视频一等奖(经典20篇)

七一建党节就要来临了,如何借助朗诵的方式来歌颂祖国,歌颂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爱读书朗诵视频一等奖,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1212

范文

1000

篇1:朗诵比赛领导讲话稿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比赛,领导,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又一次聚集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最近几天又要有几次训练。我们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是对我们前期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这说明我们在全市40多所学校中脱颖而出了。现在增城市教育局要在三所学校中选出两所学校,代表增城市参加广州的决赛。只要我们在两个对手中pk掉一个就可以参加决赛了。下周一教育局的专家要来我校现场观摩验和指导。因此,这一周,我们需要练两次。如果成功晋级,大家下一次就在广州电视台演播大厅表演,全市直播了。

今天,我看到大家前期录制的视频,大家的表现非常好!很有水平!但并不是尽善尽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雕琢和打磨。诵读表演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不能满足。

这个世界上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弄出来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都是强调要下苦功夫,要千锤百练,要精雕细琢,才能超群脱俗,出类拔萃!

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个过程或许有苦躁,但这个过程也是修练我们内心的过程,它祛除掉我们身上的浮躁,使我们更有耐性,做事更认真,更踏实,因此,我们是在排练一个诵读表演的节目,我们更是在塑造自己的心灵。我希望这几天的练习大家都能积极,认真,为了冲出增城,走向广州而努力!

我提几点要求:

1、排练时及时到位,不拖拉迟到,不要让大家等你,这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2、每一遍都要用心,按老师的指导去认真练,争取一遍比一遍有提高!别练来练去没有效果。

3、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上台一定要从容不迫,自然大方,信心十足。大家想想那些歌星,整天在台上表演,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从容。你怕什么,你就做什么,直到习惯成自然,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使大家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4、要拿出“精气神”,要精满气足神旺。往那里一站就很精神,就有一种气质和风采,要投入情感,把诗词的神韵表现出来。

5、熟能生巧,巧可生精。背得越熟朗诵的越有底气,越有情感,越有味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因此把稿子背熟非常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读书协会活动策划书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的:

为本协会扩与充人力资源,招贤纳新,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希望与更多有相同志向的同学走在一起,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充实校园生活。

二、活动背景:

学校迎来了又一批大一新生,面对协会人力资源不足,又本着服务同学为宗旨。为此,本协会在社联统一领导下于9月16日至18日为学子搭建这一招新平台。

三、活动流程:

1:召开全体骨干大会,分配招新任务和注意事项;2:宣传部(黄平平·邓小慰)负责招新海报和宣传;3:组织部(叶文哲·肖刚钱·王宅群)负责现场的布置和桌椅等后勤工作;

4:策划部(郭德生·李富兴·殷步开)负责现场的秩序和人员的调配工作;

5:财务部(孙刚·李春福)负责几张·核算账目工作;6:外联部和宣传部(李冬冬·赖敏翀·黄平平·邓小慰)负责外部接待和花篮横幅事务;

7:秘书处(张辰·李玮·吴碧君)负责招新发票的签发和资料的填写工作;

8:(王芬·吴瑞琼·宁瑶)负责现场宣传单的发放工作;

9:会长(何凯·张亚涵·王子竞)负责现场人员的咨询和统筹规划工作1:毛笔墨水5元 2:宣传红纸10张*五角每张=5元 3:横幅购买45元 4:复印传单500份合计50元 5:工作笔三支5元 6:水源的配送10元每天合计30元

总计壹佰肆拾伍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朗诵读书主题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全文共 21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各学校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六)各学校要定期更换篇目,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等。

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等篇章。

四、活动安排

(一)编写校本教材。学校要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鼓励教师本着“扬弃”的原则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诵读教材。

(二)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课的时间和晨读进行诵读、赏析、评点。

(三)教学师资。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和校本课时引导学生诵读;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指导等。

(四)诵读方式。学校除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外,还通过晨读、课间操、活动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学习沙龙、专题经典讲座、评比诵读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

五、组织开展全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羊头镇中小学校教师和中小学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进行。各学校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确定决赛参加对象(见各校师生名额分配表),并于11月30日前把决赛报名表上交到中心学校办公室黎立林处。

2.决赛

决赛由羊头镇中心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教师组12月16日;学生组12月17日,决赛地点:羊头镇中学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六、奖项设置

比赛奖项设置分教师组和学生组。

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学生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1.参赛教师和学生奖:①荣誉证书;②奖品。

2.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七、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育干部、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真抓实干,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羊头镇中心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卢恒山

副组长:黎立林、徐春丽

组员:马启胜、黄家繁、潘有胜、黄少铭、马启色、黄俊、黄瑞贤、梁荣福

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要严格初赛选拔,不得随意指定参赛人选;要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书的名人名言短句

范文类型:语录,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3、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4、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5、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7、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清)彭瑞淑

8、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9、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普希金

12、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3、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名人名言)

14、言善未必心善,心善未必言善。

15、出家未必是修行,修行未必要出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孤独之旅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1、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握课文梗概;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第1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词汇,感知课文内容。

第2课时:朗读品味精要文段,欣赏作品,质疑探究,合作释疑,拓展延伸。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师小结:(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速读之后列出情节提纲;(2)合作交流、修改提纲,教师巡视指导;(3)筛选较为成功的提纲在全班交流,将选出的提纲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摹、评价、修改;(4)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教师小结: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进行指导性总结。

强调: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学生思考: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

的语句,探讨:

①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赏景物描写旬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教师总结:(1)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1.教师提示:文章的写作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学生:

(l)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个方面,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要点,引导学生群体评价研讨。

(2)老师补充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品味欣赏。

3.教师小结:不同的同学,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欣赏角度不同,导致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共同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

四、归纳全文,质疑问难,切磋砥砺

1.温故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切磋释疑。

2.研讨课首提示和课后问题。

3.教师概括总结。

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在班上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国论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810 字

+ 加入清单

课的价值是在过程中实现的,而这个过程要靠“对话”来实现。本节课以课堂探究性文本研习为主要策略,以“美丽”为线索设计教学环节,围绕几个主问题力图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实现多重有效地对话,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和拓展外延,既要“走进去”,又要“跳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生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

一、导入课文,点明美丽。

1.导语:作为女性,能有一副艳丽的外表总是让人羡慕的,我国古代就曾用“沉鱼落雁”“闭花羞月”来形容让人惊羡的“美丽”,但是就像花会凋谢一样,再“美丽”人也有“人老珠黄”之时,怎样才能达到“跨越百年的美丽”呢?

2.根据课题设疑: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怎样理解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旨在通过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对文本的研习上)

强调:

(1)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人们很自然地怀念她,赞美她。

(2)“百年”可以理解为“永远”“永恒”,她对社会的贡献是永恒的;她的超凡脱俗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永存的。

科学是美丽的,人是美丽的,追求美丽科学的美丽人生和丰富的精神是永恒的因而能跨越百年。(旨在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走进文本,寻找美丽

1、读全文,讨论居里夫人的“美丽”。试用下面句式表述:“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此横线上最好填一个四字短语),_______。(此处横线上结合文章语句作阐述)”

(通过这一活动,旨在指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要注意读悟结合,切忌空谈;教师适时点拨、提升和概括。)

师可提供范例: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漂亮庄重,当她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走上演讲台的时候,全场为之震惊,从此她的美丽庄重的形象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预设学生可寻找的角度有:巨大贡献,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淡泊名利等。如:

(1)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巨大贡献,这些使得“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2)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巨大贡献,“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两次诺贝尔奖。”就是她一生最好的说明。

(3)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勇于探索,“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居里夫人用了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4)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忘我献身,她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5)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淡泊名利,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就是爱因斯坦对她的最客观的评价。

2、结合文本讨论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美丽”的?

强调:“上帝给她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她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1)不为美貌所累。

从世俗的观念考虑:“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就不必再追求了。”莫泊桑在《项链》里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2)不为美誉所累。

从社会环境考虑: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3.总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她内在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三、分析技法,塑造美丽。

1、本文既然重点在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上,为什么又用大量笔墨描写她的外表美?

强调:这是作者匠心独居之处。

①为后面她投身于科学事业,没有被自己的美丽所干扰埋下伏笔,更突出她的内在美。

②用外表美衬托内在美,使居里夫人的外表美和内在美相得益彰。

2、作者运用哪些技巧来塑造居里夫人的“美丽”?

强调:

(1)正面描写见其貌。描写居里夫人的出场只写了她的裙子、脸庞和眼睛,把一个坚毅睿智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

(2)侧面烘托凸其神。“男学生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铠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都是从侧面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和心志坚定的特点。

(3)穿插引用颂其德。用宋玉、范仲淹、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等故事做类比,塑造了居里夫人的执著;穿插了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解放黑奴革命的事例,与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作类比,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用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的追求虚荣,反衬了居里不为容貌所累;引用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这些引用对刻画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拓展文本,探究美丽。

1.本文题目能否改为“居里夫人的美丽”或“美丽的居里夫人”?为什么?

强调:本文借居里夫人的“美丽”意在探讨女性人生价值——女性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的东西,人格之美,精神之美。题目还蕴涵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美丽怎样才能永恒?只有由形式之美攀升到人格之美,精神之美,才能听任历史风雨如何洗涤都不减损其美丽,达到哲学高度。

2.请举出还有哪些女性的“美丽”是永恒的?请围绕“心目中的美丽女性”写一段话。

参考示例:

“美丽”,许多伟大的女性可以作证:居里夫人是美丽的,虽然她衣着简朴;海伦·凯勒是美丽的,虽然她双目失明;张海迪是美丽的,她在轮椅上绽放出成功的光彩;侯晶晶、桑兰、邰丽、撒切尔夫人……是的,她们也许没有t型台上袅袅婷婷的迈步,没有镁光灯下楚楚动人的身材,但是知识和学识使她们站得更高,美德使她们显得更美。这些美丽没有装扮,这种美丽贵在心灵,就像一坛深埋地窖的女儿红,愈久弥香,震撼着每一颗爱美的心。

五、小结全文,升华美丽。

视角不同,美丽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女性:对于婴儿来说,坦胸露乳的妈妈是一种美丽;对于子女来说,母亲迟暮之年时头发花白是一种美丽;对于丈夫来说,相濡以沫的妻子是一种美丽;对于老人来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互搀扶的老伴更是一种永恒的美丽;对于学生来说,辛勤耕耘教坛的女教师是一种美丽;对于老师来说,让青春之花在拼搏中绽放的同学是最美丽的。这些美丽都剥开了虚荣的外衣,赋予了它真实的、永恒的内容。打造美丽就是让美丽永恒。我们不能留住时光让自己永远年轻,却可以拥有一颗美丽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励志读书的名言警句短句

范文类型:语录,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1、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4、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5、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8、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9、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10、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11、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12、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13、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14、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1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生读书朗诵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学生,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

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

学校方面:

(1)4月初,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

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每班的诵读板块;学校开设校园经典诗文小广播;开辟“古诗角”、“经典壁”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利用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

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

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4)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5)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班级方面:

(1)在经典诵读课上做诵读指导,可举办诵读擂台赛,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展示或交流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搜集、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2)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广泛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班级每月要评出“诵读大王”、“小诗仙”等。

(4)开设“诗文”园地。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

四、诵读内容: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

五、具体活动安排:

四月份:

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各班针对本班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全校拉开诵读活动序幕。

2、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诗文。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

3、各班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学古诗文的园地,营造诵读氛围。

五月份:

1、班级开展“我会背”汇报活动,人人参加。

2、学校检查班级诵读情况。

3、观摩一节古诗诵读指导课。

六月份:

1、各班进行古诗文的收集和整理,制成“古诗文汇编集”。

2、班级评选诵读“小明星”。

3、学校召开师生同台表演的“诵诗会”。

七月份:

学校举办“古诗文汇编集”展览。

八月份:

1、9月12日——9月19日学校诵读展演初赛。分学生组、教师组。

2、9月25日——9月26日参加区级展演比赛。分学生组、教师组。

九月份:

总结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思路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1.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句。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本文的写景文字,赏析语言特色。

理解文中的难词、句,掌握写景文字内容。

1.对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语言特色。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录音机、投影仪

一、 导入新课:

祖国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黄金周时,若想乘船赏山水之景,你准备去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还有一个好去处,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仪,投影出:

这个去处就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现在让我们随着吴均到那里去游览一番。

(板书作者,课题)

二、 释题:

学生解释:“与……书”是什么意思?

教师补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体的原因。(语言要简洁)

三、 检查预习效果:

(重点查文言字词、句等内容的理解)

学生之间互动:

1. 预习时,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字句,由其它同学解决)

2. 一个同学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指名让另一个同学来回答,看是否能难住对方。

教师小结。

四、 初步感知课文:

1. 放录音,先欣赏课文。

(学生闭目聆听,初步感知、体会课文的优美写景)

2. 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个字呢?

(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明确,且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教师进一步提问:文中写水,体现了水什么特点?

(学生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清澈、急猛)

联系——四人一组讨论后回答:(1)《小石潭记》是如何写水清的?

(2)《三峡》是如何写水急的?

(每组可以写在题板上,看哪一组写的准确又快)

4. 再分组讨论(仍四人一组):文中又是如何写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或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让一组中的一个代表来回答。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

树——竞上、争、直指

泉水:

鸟:

猿:

5.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明确后,教师板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然后要求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进一步感知课文:

1.(品味语言)

教师提问:你认为作者什么地方写得最好?简要说明你自己的理由。

(给学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过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台阶》教案生字 《台阶》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2109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缺乏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⑵ 掌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和意蕴。

2、能力目标:

⑴ 掌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敬重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⑵ 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⑶ 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资料,布置详略的写法。

3、德育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守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掌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资料的详略布置。

1、复述法:

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其意蕴。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掌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讲义资料、投影仪

1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亲形象,领悟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愚公移山》)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实际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掌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

尴尬(gān gà)硌(gè)烦躁(zào)

2、释义: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

微缺乏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所。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⑶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身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繁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⑴ 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⑵ 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布置资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⑶ 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⑷ 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⑸ 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⑴ 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⑵ “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⑶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⑷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他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示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⑸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⑹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⑺ 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⑴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身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⑵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⑶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标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⑷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他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⑸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石潭记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解说:第1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这是根据这篇游记写景状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

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永州八记》的八处名胜是:西山、钴潭、钴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竭、西渠、西涧、小石城山。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通读课文。

①初读: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②范读: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参差(cēn cī) 寂寥(liáo)

摇缀(zhuì) 隶(lì)

③熟读:学生参考注释,诵读课文,疏通句子,把握文章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钱塘湖春行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1、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2、插页补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禽鸣”(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孟郊的《春雨后》);“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杜甫《丽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的《天净沙春》)以上几首诗中,哪些地方与《钱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进行比较阅读?

3、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评读,品评意趣。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

(1)夜行山中忽逢阵雨, 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3)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2、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现的景有哪些?给读者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

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2、阅读比较:元代词曲作家白朴的两首《天净沙》小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春》)在情绪上与《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3、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

4、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 “飞白”, 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为谁工作的读后感 我为谁工作读书分享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我也曾有“打工挣钱”的想法,毕竟人首先得生存。生活在当今社会,尤其生活在我们这个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真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打工挣钱,无可厚非。但挣钱和幸福能画等号吗?显然不能。幸福,不仅在于用钱换取生活所需的快感,同样也在于挣钱的过程。我每天是早出晚归到学校上班,但同时,我也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而工作。这么想,也更能化解工作单调、重复的疲劳感,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每天都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十分感激有机会使得我进入学校工作,而这种感激之情,又化为行动上的动力,让我努力想使自己做得更好!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作着,快乐着,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身边的人,这是工作的一种效应。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也有危机感,担心自己被淘汰,因此我还问自己:我还想干什么?进入学校这个环境之后,我便不想离开,希望能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能把自己懂得的一些知识道理讲给更多的孩子听;希望把自己懂得的一些教育经验分享给为孩子苦恼的家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利用机会与孩子及其他们的家长交流接触,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达到一种“和谐”。

因此我一直认为工作态度就是竞争力,这也是《你在为谁工作》强调的重点。在单位里,一个人能否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众人,更需要他的态度比别人更积极。不能说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工作态度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因为我们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激情。但不管怎样,如果希望获得成功事业,成就美好人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人是要知道感恩的,要知恩,无论你身处哪个工作环境,是学校给了我们工作的空间,最好的报答是什么呢,是敬业的态度,是对自己边工作边成长的过程负责的态度。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你在为自己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钱塘湖春行教案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1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2 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

1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 对古诗词知识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3 背诵诗歌

1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 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还停留在小学要求背诵的阶段,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3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

2、体会意境

1、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2、体会诗歌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课文

苏轼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美丽的神韵,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吧!(多媒体出示西湖照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

a: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读音、节奏、停顿等

2、自学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学生通过朗读、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下列各题)

3、背诵诗歌,教师抽查

4、了解并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询资料等方式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一定了解)

5、给下列加横线的注音

啄春泥( ) 没马蹄( ) 白沙堤 ( )

6、文学常识填空

《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 ),字(),晚年又叫( ),( )代著名诗人,著有《 》。

7、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b:细读诗歌,品味鉴赏

8、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是西湖早春景象?

9、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 )到( )最后到( ) ,对沿途的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了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 )、(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两句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总结《钱塘湖春行》的中心思想

对这首诗歌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华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背诵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生读书朗诵活动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的号召,提高全社会的学习力,激励群众的读书热情,培养读者的人文精神,提升全民的思想境界,经领导同意,组织开展了以“倡导全民阅读·构建文明县”为主题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世界读书日”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县文体广新局对本次“世界读书日”活动高度重视,县图书馆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全面安排、认真落实,制定了《县图书馆关于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统一部署,准备充分

县图书馆将本次“世界读书日”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各图书阅览室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按照活动安排统一部署、相互协作、积极实施。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世界读书日”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了充分准备,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准备,此次活动受到了实际效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县图书馆围绕“倡导全民阅读·构建文明县”的主题,举办了新书、好书推荐活动,吸引读者前来借阅;县图书馆安排了30余名工作人员分别在县岳秀文化广场和牡丹景区举办了“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据统计,在本次活动中共悬挂宣传标语、宣传条幅、宣传画5副,制作了图书推荐版面4块,接待咨询、服务群众1000余人,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读书倡议书200字 读书倡议书500字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人类灵魂的钥匙,开启了智慧之门;书是湛蓝的天空,让孩子们乘着梦想的翅膀自由翱翔;书是神秘的太空,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书是快乐的源泉,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满足。

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亲子阅读更是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加强家庭之间亲子阅读分享,营造温馨的亲子共读氛围的绝佳途径。4月2日竖际儿童图书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郑州经开区格林阳光幼儿园“书香为伴,快乐成长”的主题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携手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明媚的春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带领孩子徜徉书海。

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师幼阅读

各班老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共享美好的阅读时光:

大班老师每天利用孩子的餐后时光与孩子一起讲述故事、阅读绘本,大班幼儿人人会讲一个小故事。

中班老师每天利用孩子的餐前时光带领孩子阅读绘本、聆听故事、诵读古诗。

小班老师每天中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让他们在优美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

二、亲子共读

请家长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绘本故事30分钟,并在微信朋友圈阅读打卡,累计21天。

三、教师阅读

园内教师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上传自己阅读照片,并配文(感受、经典语句)100字左右。累计21天。

倡议人: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金钱的魔力教材分析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文章主要采用前后资料比较的方法,透过描述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本文是本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承前和小结。教学本文前,先组织学生交流:透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自己结识了哪些人物,作家的哪些描述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的基础上顺势转入阅读本文。

体会作家描述人物的方法,同样还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教学时要注意语言、动作的描述在前面的课文已经深刻体会,而本文最突出的是托德见到大钱后的神态,是本文也是本组课文的传神之处。

1.自主识记4个生字。透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通融、蹩脚、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妙不可言”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资料,透过对描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体悟作者抓住人物神态描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迁移运用。

3.感受马克吐温用夸张的手法,辛辣的笔调凸显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并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体会作者对托德神态描述的传神之处,并迁移运用。

体会作者描述人物神态的方法。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一.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天我们来学习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揭题:《金钱的魔力

二.初读检查,整体感受形象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愿意理解老师检查吗?

1.词语闯关读准下列词语,并能理解部分词语(哪些词语你已经理解?):

通融、刻薄、蹩脚、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妙不可言

2.说说金钱在这个故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开始“我”受到了托德的冷落、怠慢,当“我”显示了大钱后,受到了老板的百般优待)

3.那故事中的托德和老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并构成板书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势力、傲慢无礼……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三.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体悟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托德,作者采用哪些描述来刻画托德这个“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形象的?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

交流汇报:

(一)凸现托德的性格特点

1.语言: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十分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你能够读出托德的这种语气吗?

(2)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你从这儿又有什么体会?(抓住“仍旧”“摆着架子”体会“善变”。)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2.神态描述(重点)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从这发现了什么?(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

▲文中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的样貌。

这与丢了一颗石子所漾起的波纹一样吗?此时他的内心会怎样想?你觉得他当时是一种怎样样的笑?如何才能读好它?

▲当他瞟到大钱时,那刚才的满脸笑容去哪儿了?此时他的内心会怎样想?你能否想象一下他当时的面部表情?这时的笑是一种怎样样的笑?

(理解“波状的、蛆虫、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像一片一片熔岩,你想象一下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了会是什么样?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此时他的笑是僵硬的笑、尴尬的笑、难堪的笑。)

▲体会马克吐温描述神态的传神之处。

说说马克吐温为何能够有这样的描述?这样的描述有什么好处?

小结:马克吐温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抓住了托德神态,用夸张的手法,辛辣的笔调,简单几笔,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二)凸现老板的性格特点

1.自己读读有关描述老板的语断,课文又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预设:(1)动作描述:

(2)生动传神的语言描述:(课文12~18自然段。)

2.同桌之间读读老板的语言,发现老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预设:老板的语言反反复复,啰啰唆唆,他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等。

3.如果把老板的语言压缩,就是——(衣服很合身,买去吧!)

4.这么简单的意思,马克吐温为什么用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来描述?

凸现老板在百万富翁面前,不惜一切手段献媚讨好,甚至能够降低自己的人格。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阿谀奉承的奴才相。

四.总结全文,点明题意

同学们,读了全文,你觉得作者用“金钱的魔力”是否恰当?

这就是“百万英镑”的魔力,金钱在当时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两个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五.模仿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神态和语言,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板书:金钱的魔力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势力、傲慢无礼……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寒假读书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1328 字

+ 加入清单

您好。

寒假即将来临,首先预祝你们的孩子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假期。

寒假开始,意味着一段自由支配时间的即将开始。在快乐玩耍的同时,一定有很多孩子会选择在阅读中度过。

旅游是一种阅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放松心情,感受美好,享受亲情,这是一种全身心融入大地的阅读。走亲访友是一种阅读。过年了,拜年的过程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的亲戚、朋友。和他们聊聊一年的酸甜苦辣,聆听他们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见闻,这也是一种阅读。因为,每个人,就是一本书!当然,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没有负担地进入可以让自己沉醉的书的世界。这,更是一种美好的阅读。

正如校讯通第九届“书香班级”活动中所说的那样——世界写在书中,每本书里都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只要打开一本书,再打开一本书,并养成了习惯,生活就改变了,世界也变了。

一、提高对读书的深刻认识。

学生对书籍思考得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兴趣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之后再去阅读的学生,就不会有学业上的落后。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只有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二、激发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孩子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家长与孩子要共读,并与孩子交流心得体会,要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三、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在茶余饭后全家人一起读书、品书,一起讨论交流读书心得。每天坚持看书一个小时以上,做到“四少一多”:少打一场麻将,少看一会电视,少逛一次街,少拉一次家常,多看一会书。

四、在读书中让孩子学做人。

读书,可以让孩子们从中去感受尊重、友爱、善良、坚强等这些人性的美好,它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通过读书,孩子才能不断地完善人格,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格,让孩子在书香中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与大师对话,在书海中获取自我超越的能力。

五、和孩子共同创作读书成果。

本学期寒假学校推荐的书目是:

三年级:

《笨狼的故事》汤素兰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德)茵可夫著,陈俊译21世纪出版社

四年级:

《夏洛的网》(美)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亲爱的汉修先生》(美)克莱瑞著,柯倩华译新蕾出版社

五年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海伦·凯勒著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六年级:

《草房子》曹文轩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王子》(法)圣埃克絮佩里著,谭旭东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请您为孩子购买以上书籍,每天至少读书1个小时,填好阅读卡。写读后感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电子稿保存,也可以制作相关手抄报,到校进行读书成果展评。

六、读书成果展示。

开学后学校举行优秀“读书成果”展评、“读书能手”,“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对您和孩子读书的成果进行公布、展评,促进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将设置“优秀学生”、“优秀家长”及“书香家庭”等奖项,在家长会上予以表彰。

学习融入生活内,素质成于习惯中。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但愿我们的孩子多读书,会读书,爱读书!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心!

孟州市育新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蜜蜂教学设计一等奖 蜜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498 字

+ 加入清单

课文记叙了“我”参观“养蜂大厦”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借赞美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精神,歌颂了劳动人民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读写“百花盛开、春色遍野”等词语,理解“酿造、渺小”等词语的意思,区别“走近”与“走进”的不同。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精神的可贵,学习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1、运用读书记号法预习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蜜蜂的劳动特点,体会蜜蜂精神的可贵。

一、导入、揭题:

1、观看图片,说说图上的动物是什么。

2、说说对蜜蜂的了解。

3、填空:()小蜜蜂。

4、揭题:

本文作者选择“可爱的小蜜蜂”(板书“可爱的”)作为题目,为什么说小蜜蜂是可爱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要求: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并请做到:

(1)努力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2)运用读书记号给课文作上批注。

(3)找出最能表现蜜蜂可爱的句子。

2、检查:

(1)词语:百花盛开春色遍野酿造渺小成群结队沸沸扬扬

(2)分段读课文。

(3)出示最能表现蜜蜂可爱的句子: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三、围绕出示的中心句,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为什么说“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请大家仔细地读课文,把具体表现这句话的语句划出来。

(1)随机划出词句: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给他们留下一点点,够他们吃的就行了。他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2)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蜜蜂的劳动情况(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来飞去沸沸扬扬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老梁对蜜蜂的评价及蜜蜂付出的劳动和生命。

(3)想想老梁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介绍蜜蜂的?齐读老梁的话。

3、小结:看到蜜蜂不辞辛苦的劳动,听到老梁对蜜蜂的介绍,作者的心不禁一颤。(出示第三自然段并配乐读)

(1)同学们,“不禁一颤”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作者的心为什么会颤动?

(2)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了解蜜蜂的精神是: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3)师:生命如此短暂,可蜜蜂依然这样繁忙而又快乐地劳作着,这样的蜜蜂,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呢?我们该如何来读好这一自然段呢?自由读,指名试读。

请同学们怀着对蜜蜂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伴着音乐,升华感情)。

四、作者由小蜜蜂联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 可爱的小蜜蜂

对人 付出 给人

无所求 劳动好 东西

生命

渺小 高尚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继续学习做读书记号。

2、理解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和难句。

3、感悟小蜜蜂的辛勤与无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益虫的情感,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朗读感悟;理解、品悟重点句。

学习流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小蜜蜂)小蜜蜂,同学们见过吧?了解小蜜蜂吗?了解它的什么?(请学生谈谈,并可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2、同学们都挺了不起,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的积累,懂得的还真不少。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小蜜蜂的感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可相机板书:勤劳或辛勤,无私等) shuo

告诉你们,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杨朔(板书:杨朔)对小蜜蜂有着独特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他的文章——(补充板书:可爱的)齐读课题(能否读得再可爱一点?)

二、充分地读

1、初读:(1)自己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可让学生多层面说,最后教师概括:写蜜蜂,又由蜜蜂联想到人。

(3)你能按这两块内容把课文分成两段吗?

2、美读:作家笔下的小蜜蜂到底是怎样的可爱呢?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写蜜蜂的这三个自然段,把你感触较深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以读促悟,感受蜜蜂的高尚(辛勤与无私)

1、谁能来把你划的语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2、预设一:重点感悟“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你读懂了什么?

(1)“对人无所求”,从哪些语句看出?(同学们可以在文中划一划)

“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不多)”;“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活到限数,就悄悄地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谈谈感受,朗读句子;

师可激情:蜜蜂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人类无私地奉献 板书:无私奉献

(2)“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到底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呢?

(拓展思维,引发个性化阅读:蜂蜜可以消炎止痛,可以美容,可以做药,如在小孩的药中一般都加有蜂蜜,可以治便秘或拉肚子,可以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疼,可以强身健体;养蜂人收获蜂蜜,带来财富;蜜蜂采了花粉,让花儿开得更美丽;蜜蜂采蜜,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大地增添生趣;蜜蜂那么勤劳,用自己一生的劳动为人类酿蜜,带给人类那么多的好处。它也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不能懒惰,要用勤劳和智慧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蜜蜂的勤劳、辛勤,课文中有没有谈到?

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来飞去”、“沸沸扬扬”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怎么朗读出这种热闹、紧张?

提供信息:你们知道吗?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只蜜蜂要酿1千克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那如果花丛到蜜蜂的距离平均为1公里半,那么蜜蜂采1千克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这等于绕地球11圈呢!

朗读老梁说的话:“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整日整月不辞劳苦……”

(4)师小结:是啊,蜜蜂给我们人类的不仅是香甜的蜂蜜,更是它那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高贵的品格 。难怪作者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让我们怀着一种感动、一种敬意来朗读第三自然段吧。

(5)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可引导学生理解“渺小”与“高尚”)

3、预设二“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理解“渺小”(形体小、生命短暂、不起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