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百里黄河风情线导游词五分钟【通用20篇】

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的坑洼塘淀,曾有过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下面是二秘网带来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导游词五分钟,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6345

范文

35

篇1:黄河源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园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星宿海,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整个黄河源头地区,实际上可以说是黄河出山东行后第一个加油站。

这个“海”是一个盆形湿地,东西长约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说是“海”并非到处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对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拥有众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满天星斗来比拟也不显得过分。灌木有的长到一米高,鱼类繁多,水鸟成群,湖边的草滩上还有黄羊、野驴不时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黄河风情线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惟有兰州得天独厚,黄河穿城而过,而黄河百里风情线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的名片和窗口。今天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便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 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便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横跨黄河,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

2010年6月,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想知道黄河铁桥的来历?听我慢慢道来。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可被黄河险阻给害惨了,他曾打算请外商帮忙修造一座跨河铁桥无奈洋人索价过高,就没能实现。到了公元1907年,兰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铁桥的建议,这次清政府批准了。于是乎一项由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满宝本负责施工,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天津人刘永起负责工地操作的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三年四个月以后,也就是1910年6月终于竣工了。您猜花了多少钱?30万6891两8钱9分4毫,精确吧。别说钢材水泥了,连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从美国或是德国进口的。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桥”了。1954年,兰州市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现在的中山桥既坚固耐用又气势雄伟,现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其次,便要提到水车博览园了,今天的兰州水车博览园,承载了古代金城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古老水车的风采。

兰州水车,最早出现在明朝,相传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到了云南做官,他游遍了南方,见到了木制的灌溉汲水工具龙骨筒车,便暗暗把构造记在心中,后来退休回家便巧思构造,终于仿制成功。兰州的干旱大家说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续创制的水车可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音。人们纷纷仿制,在20世纪中期,兰州的水车有252轮,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期的8倍多。称得上一座“水车之都”了。后来随着电力灌溉的普及,水车一个个被拆除了,兰州也失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兰州水车得以重建,再现水车雄姿。走进水车园,一定要静静的聆听一下,来自水车那个遥远的国度的呼唤。

风情线上的第三站,便是大家所听闻的黄河母亲,黄河母亲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质地为花岗岩,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余吨,是我们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黄河母亲还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

黄河雕塑运用了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说到这里请大家猜一下,那个婴儿是男是女呢?听出当初构思的时候何鄂女士就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灵机一动,就塑造了一个匍匐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让人无法分辨是男是女。不过一般都认为是男孩。黄河母亲,母亲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婴儿天真烂漫,顽皮可爱。整个雕塑和谐流畅,还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自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那么下一处美景又是什么呢?对了,就是白塔山。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在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介绍完上面的这些美景,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了,这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石林峡导游词 黄河大峡谷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红石峡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浏览胜地,是塞上明珠。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亲眼目睹了红石峡的人文奇观。此时你对红石峡更加了解了吧。欢迎再次游赏,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湘西民族风情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27 字

+ 加入清单

Xiangxi tujia miao contains the rich folk culture and folk art, tujia waving dance, autumn festival, the diaojiao building, sealand karp, merchant lusheng, MuGuWu is famous for. Tujia embroidery, merchant batiks is dramatic. Tujia miao song of the sea. Everyone's anthem, nowhere not song, song sea of folk songs, overflow the stronghold. Have a song, songs, folk songs, Ru grass such as gongs and drums, vivid image, phonological harmony, QingZhenYiZhi, graceful melodious. Smell of such as dry syrup, such as the spring breeze. Look at tujia and miao unique diaojiao building, diaojiao building belongs to the wood structure, has a unique design of the corner hanging around, brush tung oil, province work, beautiful and easy, xiangxi a spectacle.

Miao costumes, colorful, full of rich people put characteristics. In ancient times, men and women are "color striped cloth", on wearing a blouse and a pleated skirt, hair, BaoHe headscarf, wear boat double nose embroidered shoes, wearing a silver. In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gai-tu-gui-liu policy" man gradually substitute pants skirt, trousers short, wide, wearing her fruit plaid double-breasted garment. The elderly in black cloth head scarf, leggings, waistband. Women's clothing, chest and sleeves and hems, piping embroidery, too large and long waist, large and short sleeve, all are full jin, no collar. Clothes are pipa breasted, sets of garment, the four dig cloud, four fork. But there are also two arms are white coat and short jacket, is not the dress green red and white, since the written. Also have embroidered flowers, coat under the skirt to the layer number of the bulls.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ujia men and women scarves all year round, the man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green, blue, white, or stripes, two or three meters long, going round wrapped around the head, pack adult word way; Women are mostly QingSiPa or white printing head scarf, silk handkerchief as thin as cicada, up to seven or eight meters, is a lifelong companion, women will to palmer wrapped head buried after his death. Clothing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green, blue, white, calico, men's wear the bra, double row seven to eleven clasp, commonly known as the centipede clasp, cuffs, neckline and trousers add lace end; Women are right cardigan, large and short sleeve, lace, on silver copper accessories, commonly known as "full jin", has a heritage of qing dynasty; Spinster girl with a blouse, pay attention to gaudy; Children like bodhisattva cap, shoes; Men's shoes is the blue cloth more, women wear embroidering shoe; Girls get married will wear "dew", on the bright colourful lace embroidery clothing, under the eight of the skirt of thin silk, with soil and old eight skirt of thin silk painting has the same effect.

The diaojiao building as the xiangxi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a kind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form, also called "son house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The diaojiao building as the wild type floor balcony, single eaves cantilever, roofing anti become warped, "cornices, ventilation xiangyang, dry and fresh. With amidst a glyph, also has 90 ℃ rectangular shape. Diaojiao building peripherals corridor, two side called "turrets", three sides according to "cook's floor". Baluster more beautiful case, county column called "potyvirus" 'or for six ling, octagon, or carved into a spherical, gourd shape. Column, has carved with dragons, magpie, wind, flowers, etc. Much on folk the diaojiao building as the boudoir, bedroom or brocade, take place, the underlying for barns, wood room, also have the bottom near streams, springs ding-dong, interest. Shanzhai diaojiao building in the green trees and bamboo, framed by a rich nature scenery is beautiful. Suggestions for part of the town a canal houses also have built the diaojiao building, such as jishou yao river street, phoenix tuojiang river coast border town, wang village, town, tea hole and longshan washing river, great interest has always caused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s.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山西黄河大禹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望岳亭位于沉沙池东南方,为仿古建筑,六角玲珑,拱式在花板上龙凤相戏,举目西眺,华乐在望,故取名“望岳亭”。

风动亭仿伞状,全部采用10毫米厚的铁板制作,中心采用轴承技术,遇风转动,这时与其它亭子完全不同的奇思巧构。

在这里的山谷摩崖上刻有“舟于此,出水得”六个大字。由于船只往来于黄河两岸,使大禹渡更富诗情画意。??

大禹渡还建有动物园、神泉水、待济亭、迎曦亭、三晋第一狮等旅游景观,足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此外,还可以登船游弋,参加“黄河风情游”。这里的客船,在黄河航行3个多小时,可达三门峡会星渡,沿途,可领略到黄河粗犷、雄伟的奇丽风光,两岸高山密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气象万千;观赏沿途的名胜古迹,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再品尝一下黄河鲤鱼的美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靖黄河三峡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永靖黄河三峡,因永靖境内黄河之上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主道上,大自然奇迹般地造化出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无比秀丽的山山水水,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坝在黄河上巍然而起,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三大人工湖泊浩荡高峡之间,更勾勒出风情万千的绚丽画卷。这就是著名的黄河三峡省级风景名胜区。

黄河从积石峡奔涌而出,便进入炳灵峡。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炳灵寺石窟分上寺和下寺。下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距今有 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216座,佛像815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炳灵上寺距下寺2.5公里,始建于隋代,唐朝以来,代有修建。这里群峰耸立,林木葱茏,是游人探幽揽胜的绝佳之处。

炳灵寺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石林。千峰林立,万笏朝天,山山写意,峰峰象形。炳灵寺石窟被人们比作艺术雕塑馆,炳灵石林则是一座天然雕塑馆。黄河三峡被列入甘肃王牌风景名胜点,炳灵风光无疑是王冠上的璨灿明珠。

黄河三峡,不但有无限的风光,而且文化遗存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三峡深厚宏博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黄河两岸。境内汉唐古城,名载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靖黄河三峡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三峡位于甘肃省永靖县中部,东经102度58分-103度23分,北纬35度47分-36度07分,面积195平方公里。本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在1563-2300米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态环境。区内黄河段自西南向北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沿河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均建有电站,形成3个高原人造平湖,水域面积达153平方公里。本区野生动物较为丰富,有兽类10种,鸟类50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有林麝、羊城羊、猞猁及黑颈鹤、大天鹅、苍鹰、鸢、猫头鹰、红腹锦鸡等。

因永靖境内黄河之上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黄河二峡”。

黄河从积石峡奔涌而出,进入炳灵峡。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石林,如同一座天然雕塑馆。

走出炳灵峡,就会看到炳灵湖。炳灵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兼有江南的秀丽和高原的雄浑之感,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皮划艇队和甘肃省体工二大队的水上训练基地。

湖区北岸的白塔寺,是久负盛名的佛门圣地。具浓郁藏文化神韵的白塔,耸立在碧水蓝天的环抱中,风姿绰约,引人注日。沿洮河而上约5公里处的吧咪山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这里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吧咪山金花仙姑神庙和有关金花姑娘的美丽传说。相邻的松树岘上,傲然矗立着金花姑娘“烧火棍”化成的百尺青松,与曲径通幽、楼阁林立的抱龙山构成了又一处步移景换的旅游胜地。

过了洮河口.雄伟壮观的刘家峡大坝使出现在眼前。它由于有着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傲人身份,大河高坝、高峡平湖的独特工业景观,以及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而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1995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龙汇山无疑是黄河二峡风景区的又一亮点。四周群山相携,黄河洮水交汇,水电站大坝相依,炳灵湖碧波连天。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待登上耸立于山峰之上的“黄河楼”,县城、刘家峡尽收眼底。

黄河三峡,不但有无限的风光,而且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三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于黄河两岸;境内的汉唐古城名载史册;长城、烽火台、古渡口仍辉映着黄河浪涛。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舞,在西部高原独树一帜的民歌“花儿”,以及盛行的秧歌曲、贤孝等民间曲艺艺术,更是绽放在这片土地的·朵朵艺术奇葩,2004年3月,这里被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在巾原农业文化、高原牧业文化,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F,这里出现了多彩的文化形态,以及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景区,导游,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我是导游,非常高兴为各位导游讲解。中华考试网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仍以炎黄子孙自称,以炎黄子孙为荣。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她位于郑州西北20公里处,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在这里,可以欣赏黄河的“悬、险、浊、荡、阔”等特征景区以中原第一岭——邙山为依托,北靠莽莽黄河,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楚汉争霸古战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炎黄二帝等六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浮天阁、极目阁等景点。这里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景区的第一景观——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巨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为根基,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在我们身后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今天大家看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在1987年经海内外各界人士倡议和反复论证下修建的,从1987年倡议至开工建设,历经20xx年。对方案的设计五易其稿,先后召开了11次论证会,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

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巨塑内部为双子座楼东侧10层,西侧11层,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并肩矗立的二帝像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 山体右下方是范曾教授为炎黄二帝塑像亲笔手书长达485字的长33米,宽3.3米《炎黄赋》碑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新疆民俗风情,那就得先来介绍一下与穿着有关的民俗风情,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新疆当地所住的民族有好几个,一般最多的就是维吾尔族还有哈萨克族人,这些民族的服装颜色都很艳丽,可谓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当地人大多都会戴头巾,头巾的颜色也很鲜艳,不过也有白色的头巾。当地人平常还会喜欢戴各种首饰,比如说耳坠还有项链以及手镯等,都是一些民族饰品,所以当地人的穿着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味道。

下面来跟大家说一下新疆饮食方面的民俗风情,当地的饮食特点充满了很浓烈的西域香味,各种美食味道都很特殊,尤其是当地的烤羊肉串,更是新疆的一大特色。此外,新疆还有类似于手抓饭、油塔子这样的美食,当地的美食跟咱们这里的吃饭也不一样,比如说手抓饭就是用手抓着吃的,所以说新疆的饮食民俗也很有特色。

最后跟大家总结一下新疆比较有特点的民俗风情,例如当地人吃食物的时候,是非常的讲究的,他们不会随便拨弄盘子里的美食,而且不让客人随便揭自己家里的锅盆,吃东西一般也不会剩,很是节俭。因为当地人认为如果践踏粮食的话,会得到报应,要么会变成穷酸的乞丐,要么就会失明。此外,当地人也不会朝着火吐吐沫,或者咸盐都是不可以吐吐沫的。当地人的生活一直很讲究,因为她们信教,所以对一些东西都非常的讲究,对任何的美食都不会浪费,因此当地人的民俗风情比起汉族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而且细节性的东西很多,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好了,以上就是新疆民俗风情介绍的所有内容了。大家在看了小编的介绍以后,对于新疆的各种民俗风情,应该已经很了解了。新疆毕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所以说他们的民俗风情是比较有特色的,而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民俗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行大峡谷导游词讲解 黄河大峡谷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38 字

+ 加入清单

太行峡谷位于林滤山中,说起来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xx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林滤山,主体就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整个山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l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山水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太极冰山,还有红旗渠的第二母亲--太行平湖、亚洲最好的国际滑翔基地等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冲上这最后的陡坡大家看我们的左手窗外红旗渠已经今在眼前。

现穿过牌坊我们将要穿行在六公里的山路请各位朋友座稳扶好。呵呵窗外公路两旁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这条公路被称为森林浴廊。林木覆盖率达到80%。而且植物种类上千种,其中350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难得的回归大自然的最好去处。

整个风景区有天然森林40万亩,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森林浴场。我们脚下走的这条林石公路,就像一个婉蜒的长廊。因此,如果您来林滤山旅游,您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舒畅。

眼前这条公路隧道,就叫"太行隧道"。它全长l000米,高6米,宽7米,于1974年凿通。

太行隧道.

山后的石板岩乡千百年来,一直靠鲁班壑进出,路途遥远艰险,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这里的人民群众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于1969年11月,组织380人的凿洞专业队,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战顽石,斗塌方,坚持苦干5年,终于在1974年5月在海拔700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这么一个较大的公路隧道。从此,高山峻岭再也不是"关塞极天唯鸟道",而成为"万古天险变通途",为山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个大型隧道也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曲凯歌。

出了隧道就进到了太行大峡谷

出遂道口

整个峡谷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属于林州市石板岩乡。

这里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大家看到四周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峰、峦、台、壁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号称“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峡、涧、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竖向的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竖向空间系列,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

我们景区内现在开放的有王相岩、桃花谷、太行平湖、太极冰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天津意式风情街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来的异乡游客。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0年,坐东朝西,是天津市区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宫,从东到西,由戏楼、幡杆、山门、楼牌、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幡杆,在天后宫门前。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

山门是砖木混合结构组成。门额是用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这个山门是清朝乾隆年间增建的'。

进得山门,迎面是木结构的两柱——楼式牌楼。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护国庇民"意思是"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楼两侧的,北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过牌楼,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供奉护法神王灵官和人称"四大金刚"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

越过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龛,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

穿正殿,即为藏经阁。藏经阁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在藏经阁的后面,过甬路,为启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宫供奉主神,当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天后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药天师、白老太太、龙王、药王诸神。

现在的天后宫内两侧厢房陈列有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综观天后宫的建筑,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阶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永靖黄河三峡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三峡永靖境内黄河之上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主道上,大自然奇迹般地造化出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无比秀丽的山山水水,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坝在黄河上巍然而起,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三大人工湖泊浩荡高峡之间,更勾勒出风情万千的绚丽画卷。这就是著名的黄河三峡省级风景名胜区。

黄河三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的永靖县,距省会兰州市只有1小时车程,距青海西宁2.5小时车程、宁夏银川7小时车程,兰州中川机场1小时车程,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游丝路必游黄河三峡。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片土地上呈独特的“S”形穿流而过,流经县域107公里,构画出集山水形胜、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太极山川。大禹治水,积石导河,造就了神奇的黄河三峡――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

黄河三峡,不但有无限的风光,而且文化遗存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三 峡深厚宏博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黄河两岸。境内汉唐古城,名载史册。长城、烽火台、古渡口仍辉映着黄河浪涛。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舞,在西部高原独树一帜的民歌“花儿”,以及盛行的秧歌曲、贤孝等民间曲艺艺术,是绽放的一朵朵艺术奇葩。2004年3月,这里被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又由于中原农业文化、高原牧业文化,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这里的文化姿态更加多彩,从而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美丽的黄河三峡因其特有的风情神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既无愧为甘肃的王牌旅游景点,也无疑将成为中外旅游者心中的圣地。

猜你感兴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景区,导游,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她处于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核心部位,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景区,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十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区之一,每年接待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话不多说,现在就跟着一起走进黄河风景名胜区吧!

(报国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报国亭。报国亭由六柱撑起,上覆灰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亭子主体为红色,加上周围密布的柏树,尽显庄重肃穆。您看,这“报国亭”匾额下是一副楹联,上面写道“铁骑摧强敌碧血愿浇华夏土,丹心报祖国豪情当化大河涛”,读起来简直是浩气顿生啊有没有?您知道吗,黄河南岸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四十年代,著名的38路军新编35师,曾在此和侵华日军殊死鏖战,直至决战胜利。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1990年10月在小顶山东南隅建起了"报国亭",这里即是纪念抗战人士的地方,也是对后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极好教材,在这里,您不妨放慢脚步,感受下这报国亭所要传递的精神!

(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地)

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地!在1952年10月3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黄河,信步登上小顶山,坐在土坎上凝神良久,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现在,在毛主席登山途经的一所农家小院,还建起了"光荣洞",小顶山上,也建起了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大型纪念铜像供人们观瞻缅怀,您请自由参观。

(浮天阁)

浮天阁欢迎游客朋友您的到来。这里位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三层塔式建筑,告诉您哦,站在浮天阁的顶端,俯视黄河,一览无余的壮丽将尽收眼底,您可以感受一下哦。

阁内壁雕彩绘,阁顶还系一古钟,据说,这厚重沉稳的古钟始铸于明代,象征着国泰民安,原悬置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历史上的“三官庙”中,1958年运于黄河大堤武陟县的詹店段上,用于筑堤防汛鸣警,之后失落在黄河南岸,现就悬挂在这“浮天阁”顶。古钟上面的铸字清晰地记载着为铸钟筹划资金的各村人名,钟上方铸有“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八字,钟中央铸有“大明国河南怀庆府武陟东三十五里乔家庙大钟”等字样。好啦,关于浮天阁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我们下个景点再见!

(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现为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了解到,中国黄河第一座铁路大桥兴建于1920xx年9月,1920xx年4月通车,工程造价库平银265万两。桥长3015米,102孔,其中26孔位于北端,24孔位于南端,中间浅滩部分有跨长21.5米的上承钢板梁52孔。桥梁基础用内径30厘米、外径35厘米、下端带有直径120厘米螺旋翼的铸钢管桩,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最长的桥。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大桥,1958年新建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为防止老桥阻水,以利防洪,1987年7月拆除桥上部钢梁,保存南端5孔160米。好啦,关于铁路桥遗址就讲到这啦,请前往下一个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太行大峡谷导游词讲解 黄河大峡谷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这种典型的地形地貌珍贵且不可再生,其典型性、珍惜性和不可替代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这里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曾在此留下足迹。商代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王相岩居住与生活;东汉末年名士夏馥因“党锢之祸”削发为僧隐居王相岩;明代河北肥乡神道赵得秀在王相岩修身养性,居山不舍;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在王相岩修筑别墅,安度晚年;三国曹丕曾在蚁尖山屯兵立寨,谋划大业;北齐神武帝高欢、明代名将左良玉在桃花洞统帅兵将,南征北战,打天下。建大业。

这里的人民,从殷商起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雄壮的太行山孕育的炎黄子孙,特别淳朴厚道,真诚善良。民宅建筑,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古色古香令人寻味。

境内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有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门,华夏—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刘秀湖)八大景观. 此外还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鲁班村南教场。

旧志曰:“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阳春,风和日丽,万木争荣,鸟语花香;盛夏,青山绿水,林树青葱,叶茂荫深;金秋,红叶似火,菽谷飘香,山果累累,惹人陶醉;隆冬,群山披素,白雪皑皑,垂冰百丈.可谓“步随景移,百里画廊,人间仙境”。

中国林州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既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也是旅游观光、休闲养生、避暑度假、寻古探幽、绘画写生和户外运动的好地方。

世人形容太行大峡谷“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景区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神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黄河源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源头之一卡日曲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另一个源头是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这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旅游者在这里根本无法想像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

星宿海,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整个黄河源头地区,实际上可以说是黄河出山东行后第一个加油站。这个“海”是一个盆形湿地,东西长约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说是“海”并非到处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对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拥有众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满天星斗来比拟也不显得过分。另外,扎陵湖和东边与它相距不远的鄂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两个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大道风情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大道”地区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游览“五大道”,看看天津的“小洋楼”,实际上是漫步在建筑艺术长廊上的一次趣味旅行。这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因小洋楼多、保存完整、建筑风格多样以及体现出的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而著名,总建筑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哈哈。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具有天津小洋楼代名词的五大道。说起小洋楼,在上海、青岛、厦门、武汉都有很多。但比起来,天津的小洋楼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好、而且是最为集中的。1860年—1903年,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自此,天津被九国列强分割,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立租界,而小洋楼最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莫过于英租界的五大道。据统计,这一地区的名人旧居和风貌建筑有300余处,与其他地区相比,无论从地域面积、文物的数量、近代名人遗迹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五大道是指座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城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地段,共有22条道路,总长17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

到了,这里好好玩呀!有马车,有四人脚踏车······我们骑着脚踏车,转完了整个五大道,这里很干净,很安静,是一个城市里的花园,这里很有回忆感,想想以前,这里的外国人,他们的生活,哈哈,一定好好玩呢,我们转了一天,好满足哦。我也知道了:天津之大,无奇不有,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14 字

+ 加入清单

民族荟萃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

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即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了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以外,同时还享有10项自治权利:(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2)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地情况的,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有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权;(3)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权;(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5)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规划,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主权;(6)对本地方资源的依法保护和合理优先开发利用权;(7)经国家批准后开展外贸、边境贸易的自主权;(8)管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9)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自主权;(1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等。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新疆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

从1982年开始,新疆连续几次开展大规模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在新疆大地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从1983年起,新疆连续22年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年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广泛地宣传教育各族干部群众。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掌握,“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然成风,全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民族语言文字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自治地区,世界六大语系中有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自治区政府为了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新疆普通中小学采用维、汉、哈、柯、蒙、锡、俄7种语言进行教学,大中专院校采用汉、维、哈、蒙4种语言授课。自治区召开人代会、政协全委会时,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文字。自治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新疆日报》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6种文字的图书和教材。少数民族文字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2000年建立了“新疆语言文字网”,在网上介绍我区语言文字的历史与现状,报道新疆语言文字工作各方面的最新动态。

民族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两大传统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节日期间,民族群众要穿上盛装,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人家要宰羊,民族之间互相登门拜访,表示庆贺。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斋,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之后,才能吃喝。10月1日为开斋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具体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公历日期每年不固定。

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四一八节)、塔吉克族的“巴罗提节”(灯节)和“播种节”、俄罗斯族的“帕斯喀节”和满族的“颁金节”等等。

民族风俗

在饮食方面,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凡是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居住的地方和单位,都专门设置了供他们进餐的清真餐厅,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汉族餐厅的炊具、餐具严格分开;供清真餐厅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运输和买卖;清真餐厅的管理人员和炊事人员一般也由少数民族职工担任。

在待人接物方面,少数民族很重礼节。亲友见面,一般都要握手问候。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群众在遇到长辈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30°,并连声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为‘祝您平安’)!”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别人家里或者在进餐时,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之后也做“都瓦”。

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等民族,一般年轻人都称呼老年人“大大”(大爷)、“阿娜”(大娘),称呼比自己稍长的人为“阿卡”(阿哥)、“阿恰”(姐姐);称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为“吾康”(弟弟)和“森额尔”(妹妹);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朋友);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同志);对小孩、少年人多称“巴郎”。但对青年人则不宜随便叫他们“巴郎”,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在丧葬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民族服饰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褶,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围裙。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对襟“袷袢”(长袍),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尤其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别,其中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民族歌舞

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世代流传。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负盛名,传统的音乐有木卡姆、库夏克、埃提西希、卖达等。其中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由大乃格曼、达斯但、麦西来甫等三大部分组成,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习俗为一体,包括互不相同的36个曲调,要连续24小时方可演奏完毕。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都他尔、弹拨尔、扬琴、热瓦甫、唢呐、笛子、手鼓、萨巴依、纳合拉、艾杰克、卡龙、萨他尔、达甫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

文体娱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摔跤”;有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喜爱的“叼羊”和“赛马”;有维吾尔族民间体育运动“达瓦孜——高空走绳”;有哈萨克族青年喜爱的“姑娘追”;有锡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群众善长的“射箭”,有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等。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由歌舞、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胜名。

阿肯弹唱是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阿肯是既能弹唱,又能即兴作诗的民间歌手和诗人,阿肯除平日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弹唱外,还常常参加草原上举行的阿肯弹唱会。

赶巴扎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在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经济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成为繁荣城乡市场、展示当地民族风俗和特产风味的重要场所。来新疆的中外游客也多喜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宗教信仰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现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新疆充分尊重和保护各种宗教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目前,在全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

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9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0万人。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疆共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县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

坚持把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把爱国宗教人士作为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工作上支持他们,团结和依靠爱国宗教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支持爱国宗教人士依法开展工作;坚持生活上照顾他们,在自治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对爱国宗教人士给予生活补贴。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补助的有5761人,年均补助2074万多元。建立了自治区、地、县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区现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2001年开始,由自治区负责对全区重点清真寺的8000余名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训了7000多人;其余2.1万名宗教人士,由地县两级负责培训,目前已培训了2.16万人次。这是建国以来我区对宗教人士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我先把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从七十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工作,景区初具规模。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

黄河,我们现代人亲切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的这座中型提灌站看出,黄河两岸的人民至今仍在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我们来看这尊 “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汉白玉做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发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以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此。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正是一些与黄河风光匹配的建筑物,若登临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华夏摇篮”的意境。

接下来从这里向西,可以乘坐黄河索道至另一景点大禹山,大家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亲曾因治水失败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千百年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带斗笠,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里洪水。他发明着疏水导流的科学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神的黄河文化,再这里突出的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泥研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时刻艺术宝库,目前以刻碑1500多快。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国际书法馆和美术馆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当代中国书法巨擘毛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名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深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钟鼓九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 “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邓小平、陈云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怀念与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是我国第一艘用于旅游的气垫船。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顾名思义,它是由船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巨大的气垫,把船身向上抬高20~50公分。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浆产生的推动力,使船向前行进。

一望无际的黄河滩地坎坷不平,汽车在这里无法行驶,一般船只在这里搁浅,唯有气垫船畅通无阴,运行自如。

黄河的一大特征是险情丛生。在黄河平静的河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浅滩、暗滩,宽阔的河面无船出现,正是“黄河自古难行舟”的写照。但郑州号气垫船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河面上乘风破浪,自由飞翔。

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的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 203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舱拍照留念。

走吧,让我们一起去乘座气垫船和黄河亲密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新渤海风情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黑龙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许多中外游客。以下是读文网小编为你介绍的黑龙江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

渤海风情园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镜泊湖东北20公里,牡丹江市西南86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境内,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接壤,是渤海国遗址、镜泊湖和火山口森林着一旅游金三角地带的咽喉入口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依托光辉灿烂的渤海时期文化,奇异独特的少数民俗风情,古朴迷人的乡间田园风光和名扬中外的响水大米等名优特产,在大学专家、教授的把关下,渤海风情园被规划建设成为一处以古渤海文化为纹脉,以水车、小桥、草木屋为建筑风格,以浓郁的北方民族民俗风情为特色,以参与性强的游乐性项目为主体,以工薪阶层为客源市场,集旅游、度假、娱乐功能的休闲度假旅游区。日接待游客能力3000人次以上。

渤海风情园所在地为唐代渤海国都城故址,它以古渤海文化为底蕴,以民族民俗风情为特色,以填补周边旅游区空白的参与性游乐项目为主体,兴建了这座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成为镜泊湖配套主体工程之一。主体景区为玄武湖,因位于宫城北端,按照古代“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布局而得名。玄武湖水域面积80公顷,水面上龙舟竞赛,竹排戏水,游船漂弋;泡泽、岛屿交相辉映,岛山相依,充满诗情画意。水边风格独异的木屋、草屋、竹屋与湖水掩映生辉;周边造形隽美、旋转不停的大小水车星罗棋布,湖滨水畔处处都点缀着构思精巧的亭台楼榭,倘佯其间,使人们在短短的时空内领略漫长的历史变迁,给游人提供了一处充分领略北国水乡风情的绝佳去处。

度假区内的渤海古寨和上京古城奠定了渤海风情园以参与性和游乐性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基调,古寨中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靺鞨民居造型和和布局奇特,古城内渤海民俗尽现其中,石板烤肉、胡服骑射、双马抬轿、踏水舞等民俗项目令游人一日越千年。此外,度假区内还建有系统体现朝鲜族民族风情的朝鲜族风情园、集中体现渤海时期打渔人家风情的上官渔家、美不胜收的水帘洞奇观、惊险刺激的激流探险、新奇独异的水上世界和闻名中外的响水大米品尝观光等引人入胜的景点和项目,令游人留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百里黄河风景线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9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

欢迎来到祖冲之的故乡、山水休闲的胜地、美丽而热情的野三坡。非常荣幸能为各位朋友服务,在这里我代表野三坡风景区的所有工作人员祝大家(领导们)旅程舒心愉快,希望在野三坡的短暂逗留能给您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谢谢!

百里峡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景观最为奇特的嶂谷地貌景区,也是野三坡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首。百里峡景区由三条迂回曲折的嶂谷组成,分别是:蝎子沟(25华里)、海棠峪(35华里)、十悬峡(45华里)三条峡谷总长105华里,“百里峡”由此得名。景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海棠峪和十悬峡这两条峡谷现在的游览路程为16.3华里,面积6平方公里,游览时间需3个小时左右,是百里峡景区最具代表性和游览的最佳组合线路。(游览示意图)

在开始我们愉快的旅途前,请允许我提几个小小的注意事项:首先是景区内地势险峻,请按照指定的路线游览,不要离队,不要攀岩登山,注意安全,如果有朋友(领导)想体验刺激,野三坡其他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休闲项目请您参与。另外为了让美丽的景区世代相传,请朋友们(领导们)爱护环境,最后景区内严禁吸烟,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就请朋友们(领导们)和我一起去感受一下神奇而美丽的百里峡吧!

大家眼前的这座雄伟壮观仿古建筑,是一座仿汉建筑,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建筑风格,是92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外景拍摄基地,在这部戏中诸葛亮就是在这里摇扇抚琴,吓退了司马懿的数万雄兵。

进入百里峡景区,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在两个山脊之间有一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石人好像在指引方向。传说它是天宫的值班巡视,到了这里却被百里峡的美景所吸引,忘记要返回天宫复旨,结果被玉皇大帝处罚在这里指引方向,故称“仙官指路”,也是在提示大家请跟紧导游,别由于美景的吸引而走失。这样就变成石头人了。仙官手指的方向恰恰就是百里峡最美的地方。当然了,大家知道,传说都是美丽的,所以也不会和我辩论真假。

在我们右方有一条沟谷伸向远处,这就是百里峡景区的第一条峡谷——蝎子沟。

这条沟里遍布着一种草本植物,形状好像刚刚长出的桑叶,有蜇毛,叶边有锯齿,假如我们的肌肤碰到了它,会感到被蝎子蛰了一样疼痛,但十来分钟后就会自动痊愈,所以老乡们把他叫做“蝎子草”。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最具特色的海棠峪和十悬峡两条峡谷。

大家看,这里地势险峻,环境幽静,峡谷两壁近于直立,如斧劈刀削,地质学上称这种峡谷为“嶂谷“,嶂谷地貌在我们今天的地球上是很罕见的一种景观,尤其像百里峡这样保存完好且规模宏大的嶂谷,这也是我们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如此宏大的嶂谷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是十二亿年前形成的白云岩,学名很复杂,叫做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然后受地球板块的挤压,发育十分宏大的节理,最后在240万年——1万年前的这段时间受到寒冻风化、坍塌、洪水冲蚀,使节理缝隙越来越宽,最终形成了总方向近南北的“之”型弯曲曲折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就是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大自然的杰作。

那什么是节理呢?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通常,受风化作用后易于识别,在石灰岩地区,节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按成因节理可分为:①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如沉积岩中因缩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岩冷却收缩而成的柱状节理;②构造节理,由构造变形而成;③非构造节理,由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如风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节理,常局限于地表浅处。

下面我从地质学的角度给各位介绍一下百里峡的特点:一、百里峡属于典型的嶂谷地貌发育模式,所谓障谷就是指谷壁直起直落,上下等宽的幽深大峡谷。而在百里峡内有70%以上的峡段都属于这种形式:岭与谷相对高差可达200--300米左右,幽深的障谷被地表水切割的如此之深,表明百里峡可能经历了十分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且一直处于上升运动之中,由于缺少间歇上升,地表水又主要以向下切蚀力呈主要形式,这是障谷形成的主要原因。障谷形成以后,谷壁还没有被峡道两侧的水流切割成斜坡或缓坡,这证明了百里峡内的障谷还处于雏形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也可能发育为宽谷或“v”字形的谷底模式。二、百里峡是由于岩溶、水动力和重力的崩塌作用所形成的,这在百里峡内留下的微观遗迹中可以得到充分的科学依据。三、百里峡从宏观上反映了北方岩溶发育的四级地貌面的特点:第一级地貌面主要以顶部为古岩溶的丘陵起伏准平原为准,这在百里峡内可以望京坨为代表;第二级地貌面以宽谷为准,在百里峡内可以天桥上端的宽谷为代表;第三级地貌面以峡谷为准,在百里峡内可以三条典型的幽峡为代表;第四级地貌面以常年流水的现代河床为准,这在百里峡内可以拒马河谷为代表。所以,从以上的三个特点可以挖掘出百里峡的科学含金量,它可做为研究嶂谷地貌的天然实验室。

野三坡景区从1984年开发,20xx年成立野三坡景区管委会,全权管理野三坡的各项旅游事务。同年百里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xx年7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列为生态示范区、20xx年一月被国土资源部审核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列为世界森林公园,20xx年十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经过不断的景区建设,景区于20xx年12月被评定为5a级旅游区。

现在我们走过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华容道外景拍摄基地,当时周瑜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关公捉放曹,留下了一段佳话。

走到这里,请大家顺我的手指看,山顶上站立着的像什么?一只“雄鸡”,今天我们来的时间早了一点,如果是太阳初生时,阳光照在上边,犹如一只金鸡屹立在山顶上闪闪发光,好像在鸣叫出生初生的太阳,起名“金鸡报晓”,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岩层中由于产生了多组裂隙,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此景。

不知不觉中,1300米的路程已走完。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百里峡的腹地了。

这块石头上的题字是1994年5月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游览完百里峡后的题词,可能大家都有疑惑,凭什么敢称天下第一峡,我相信大家游览完百里峡后就会有自己的答案。

再往前行,右侧半山腰上有一个平台,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落凤坡”一场戏的拍摄外景,凤雏庞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传奇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进入峡谷以后,你是不是觉得好像变了一个季节呢?百里峡由于峡谷幽深,日照时间短,所以在外面高达40摄氏度的高温下,山谷内依旧保持着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绝对是天然的而且是功率最大的自然空调,是您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崩塌堆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石头受重力作用从山顶上掉落下来堆在这里,之所以要和大家介绍,是因为他们很恰巧的形成了一个景观——蛙蟹斗智。我们仔细看一下面前的石头,左侧的小石头像一只浮出水面的小青蛙,在看一下面前的石头像两只乌龟互相驮着,右边横在路中央的石头,取横行将军之意——螃蟹。

大家留意一下可以看到岩壁上一簇簇的黄白色沉积物,形如莲花,这是近代裂隙水,沿着岩石的缝隙进行溶蚀,使岩石中的碳酸钙溶离出来,当水中碳酸钙饱和时,就产生沉淀,形成钙华,天长日久,还可形成钟乳石,我们大家可能去过好多的溶洞,那些景观就是这样形成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山表,而溶洞是在山腹,野三坡也有一个以岩溶为特色的景区,就是我们的鱼谷洞景区。

现在请留意脚下,我们前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去路,我们走近一点可以发现,这块巨石上面有许多波状花纹,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是在12亿年前由海浪作用冲击未固结的沉积物,并在松软的沉积物表面留下波状起伏的痕迹,这也告诉我们12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世界,我们现在也相当于在海底漫游,只不过做了一个时空漂移。

在这儿我们可以停一下,请抬头向上看,这个山峰像不像一只牛角?这个山头也就叫做牛角峰。山峰右边有一条小路,好像可以钻进去似的,其实有一句俗话叫做“牛角尖钻不得”,所以这是一条貌似有其实无的路,大家千万不能走。

走过牛角蜂,我们眼前出现了进入峡谷的第一个瀑布——赏心瀑,它位于海棠峪和十悬峡相连之地,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现在我们从右侧的海棠峪进入,沿谷游览,欣赏完沿途美丽的风景,感受完自然造化的神奇,我们还会回到这个位置,这也应了“殊途同归”的箴言。

这里有一方形的巨石,酷似和尚诵经时敲打的木鱼,故称“木鱼石”。当地百姓经常到这里敲石许愿,据说是相当灵验的。不信的话,您可以试试,但大家一定要记住,心诚则灵!

大家往前走,这条峡谷为百里峡的精华所在——海棠峪。海棠峪全长35华里,因为峡谷中开满了野生海棠而得名,每年7、8月间,海棠盛开,整条峡谷缤纷多彩,一直是我们野三坡的独特魅力。如果您喜欢,尽可以在花前树下留影,但千万记住: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呦,因为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千万要珍惜。

我们进入幽深的嶂谷中,大家会看到路边的小溪时隐时现,潺潺水声悦耳动听,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前面出现了一道非常小的瀑布,虽然小但却非常的清宁,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清心瀑。您在这儿可以完全的放松一下,在流水的音乐里忘掉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烦恼。我们向左看,大家能不能看到一尊石佛?(停顿)心中有佛,处处成佛,这也是佛法的精髓。再看水里,这是亚冷水鱼——金鳟鱼。佛与鱼相伴,正是佛法写照。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崖壁上的这种植物了没有,叫做独根草,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生长在沟谷路边,林木丛中,悬崖峭壁上,独

茎、独叶、独根,先开花后长叶,像一把绿色的小伞非常给力的延伸出来。另外,在峡谷内还生长着一种植物叫做耳羽岩蕨,当地百姓叫它“蜈蚣草”或“羊齿兰“。他不但可以消毒杀菌,还可以释放大量负氧离子,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所以说,进一次百里峡,您相当于洗了一次肺,今天的旅程结束后,我们当中的很多朋友就会有一个意外的健康收获。

走到这里我们看到一位美丽姑娘的雕像,这就是海棠姑娘。关于她在野三坡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父女俩人,父亲叫马三河,女儿叫马海棠,有一天,父女二人上山打柴的时候遇到了老虎,海棠为了救父亲与猛虎搏斗,等乡亲们赶来打跑猛虎时发现海棠姑娘已经伤重身亡了。抬她下山时,沿路撒满了海棠的滴滴鲜血......第二年的仲夏时节,洒过鲜血的地方长满了粉红色的小花,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海棠花。这是一个凄美的传说,但是从传说里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就是勇敢和孝义。

站在这里向上看,这个山洞像不像一只老虎张着大嘴?这就是海棠峪的第一大绝景——老虎嘴。大家往前看,进入老虎嘴有两条路,左边是一条台阶路,共有83阶,再穿过一条30多米的山洞,就能到达老虎嘴里边。右边这条路相对而言比较惊险刺激,需要攀岩而上,两条路殊途同归,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但建议我们老年或年龄小的朋友还是选择左边以保证安全,假如您想体验,还请身边的朋友伸出您热情的手互相保护,谢谢!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老虎嘴里了,这里是百里峡最凉快的一处,最高气温只有17摄氏度,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老虎嘴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里由于7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多次抬升以及间歇性的洪水涡流多次测向侵蚀形成的。当嶂谷抬升较快时,流水沿构造裂隙迅速下切,形成悬壁陡坎,当嶂谷相对稳定时,流水向测向侵蚀,尤其是涡流淘蚀作用使岩壁上陶蚀形成测向凹坑,当嶂谷上升时,流水下切和稳定期流水测向侵蚀交错进行,就会在岩壁两侧留下犬牙交错的侧坑,以上情况说明,新构造运动阶段,抬升速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地貌形态。

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因为这里湿度很大,地面光滑,请朋友们注意安全。

从老虎嘴上来,继续前行,峡谷幽深曲折,变化多端,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这幽深的嶂谷中,您可以聆听清脆的鸟鸣,淙淙的水声,峰回路转,如入仙境。

前面是海棠峪最大的一处瀑布,站在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使人心旷神怡,所以得名“爽心瀑”。大家在这里稍作停留,喜欢拍照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留下您的飒爽英姿呦!

现在我们来到了百里峡最窄的地方——一线天。悬崖峭壁,雄险惊心,窄涧幽谷,天光一线,真有“双崖依天立,万仞从地劈”的意境。一线天最窄处只有0.83米,这么狭窄的嶂谷是怎样形成的呢?由于岩层发育了宏大的垂直的构造裂隙,经物理风化作用,岩层沿节理垮塌,间歇性洪水冲刷谷底及侵蚀两壁,使垂直地面的裂隙不断扩张,形成十分狭窄的嶂谷,故称“一线天”。

登上一线天的几级台阶,往右侧看,您看到了什么?对,一条蟒蛇的头,组成蟒蛇的岩石是燧石,它的硬度是7级,相当于石英的硬度,就是因为它的桀骜不驯,与其他岩石不合群,再加上风化作用,才有了这样一个巧夺天工的造形。

再往前行,我们有没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啊?我们可以看到嶂谷的曲折、延伸方向以及两壁呈锯齿状形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由于岩层中发育了十分宏大的“x”形两组节理,经后期物理风化,沿节理剥落,再经水流冲蚀,沿x 形节理缝不断扩大,就形成两壁锯齿状嶂谷。站在这里向前望去,有一深而窄的垂直于地面的大裂隙,这又是一大奇观——金线悬针。

为什么称为“金线悬针”呢?这是因为当太阳光在适当位置透过这道山缝时,就呈现出耀眼的一线亮光,如“从天而降的金针”,同时裂隙上还有一小洞,为“针眼”,故称金线悬针。它是由于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来沿着嶂谷延伸的,当嶂谷突然转弯时,原有的张节理在岩壁中继续延伸,因此在岩壁上留下一条巨型裂隙。

从这里望后面的山,好像一块“厚板”,称它为“板状山”,板状山的两侧是两条又深又直又窄的裂缝,它的延长方向也是南北向的,这样的地理构造其实就是百里峡的原型,多年以后,如果遇到合适的地质运动和水流、风化作用,这里就是一条新的嶂谷。

现在请大家到平台上,——好,现在集合,请集体转身向我们来时的后方行注目礼。——不知大家有何发现?

我们可以见崖壁侧面有一尊观音石雕,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这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是岩层中发育了多组垂直宏大的裂隙,先形成岩柱,又经长期风化作用才形成的。为什么称它为“回首观音”呢?因为我们走在山谷间,不知它的存在,到最佳位置,向来时峡谷上方暮然回首,即见一尊观音打坐,故称“回首观音”。

好,现在大家已经和观世音菩萨合影明志了,请朋友们随我来,崖壁旁边还有两眼泉水,这两眼泉水被当地百姓称为虎泉。虎泉名字的由来很简单,过去这里猛虎出没,百姓很难饮用此泉,起这个名字也是老乡们为了警告路人泉水虽甜,猛虎难敌,当然也是我们野三坡人仁心宅厚的一种体现。但是好多人会奇怪这里为什么会有泉水呢?它的形成是由于岩层中有许多裂隙,裂隙水向下汇集,遇到下面的不透水层阻挡,裂隙水不会再渗透下去,就汇集形成了这里的虎泉。在虎泉的崖壁,大家仔细观看,许多“壁画”,呈波状的藻叠层石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是由深色纹层和浅色纹层相互重叠出现形成的。暗色纹层是由最原始的、低等单细胞藻类组成,富含有机质,浅色纹层是由藻类分泌的粘液,粘结了灰泥质沉积物,明暗相间纹层反复重叠出现,又经过压实、固结形成了藻叠层石。它不完全是生物化石,而是一种“生物沉积构造”。这里的藻叠层石是距今12亿年前形成的,也证明12亿年前这里曾是大海环境。

走在前面的小路上,感觉凉风习习,因为这里的路全部处在树荫的笼罩下,现在我们两边的植物叫青檀,木质比较坚硬,树干可以做拐杖、擀面杖,树根可以做根雕,它的茎皮纤维是制造宣纸的重要材料,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十八般武艺里有棍,这个棍就是用青檀制作的,因为它不但有韧性、弹性,还有坚硬如铁的刚性,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大家行进的过程中,可以留心观看一下两壁的岩石有没有变化?现在这里的岩石性质改变了。这里的岩石不再具有燧石条带,它就是“闪长玢岩”是岩浆岩的一种。它的形成是距今6500万年之前,地壳深部灼热熔融的岩浆向上运动。在距离地表较浅的地方冷却凝固以后就形成了“闪长玢(bin)岩”,它的成分主要是斜长石和角闪石.其中一些矿物明显粗大,称为斑晶.斑晶也为斜长石和角闪石.这里的闪长玢岩是顺着12亿年前形成的燧石条带白云岩裂隙流出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侵入接触关系。

不知不觉来到了天生桥,这是鬼斧神工的又一佳作。大家可能觉得这座桥有点小,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大自然的天生杰作。桥墩是由6500万年前生成的岩浆岩筑成,桥梁是12亿年前生成的沉积岩构成,桥宽2米,长10米,厚1.5米,桥孔高7米。

天生桥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燧石条带白云岩中产生多组方向裂隙.大约距今70万年左右,地壳抬升,经物理风化,沿节理面岩石层层剥落,又经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了天生桥.

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着一个习俗,青年男女在订婚之前一定要到这里登天桥。男女双方在桥的两侧同时向着桥的中间走,如果步数相同,在中间碰在一起,说明有缘分,那么就会皆大欢喜,如果碰不到一起,说明没有缘分,这个婚事就算告吹了。需要和大家说的是,因为安全考虑,大家就不要在这里验证自己的缘分了,如果喜欢我们这个美丽的习俗,就请在此握一下心爱人的手,幸福就会到永远。

走过天生桥,我们看到的是五座山峰。大小不同,高低各异,就像从大到小的五个兄弟一样,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五子登科”。这里也是百里峡嶂谷里面唯一一处比较宽阔的地段。它们的形成,由于距今12亿年前形成的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发育了两组垂直的宏大的 “x”型节理,受到季节温差变化,热胀冷缩,冰冻裂解,雨水溶蚀等风化作用,顺节理裂隙不断剥落,形成了石柱等“似峰丛”地貌。大家还可看到脚下踏着的是一块“黄土地”,这里比“嶂谷”形成稍早的风成坡积黄土堆积物,是70万年前形成的。

走过“五子登科”跨过石桥,面前岩壁上出现盘回曲折的复杂的“揉皱”。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揉皱”呢?地质学上称这种岩层中出现的花纹为“旋卷层理”。它是由于在滨海潮汐环境中,岩层还没有完全固结时,受到风浪作用,使纹层扭曲形成美丽图案。

现在我们来到环保栈道,这条栈道连接着我们刚刚走过的海棠峪和我们即将游览的另一条峡谷——十悬峡。栈道全长1200米,上下台阶2800阶,高270米。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20xx年,野三坡管委会成立伊始,我们所有职工和施工工人24小时不间断的奋战,仅仅用了3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栈道的建设,当时被整个河北称为“野三坡”速度。现在我们在栈道上记载了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至20xx年2842年的历史事件,攀登栈道,不仅健身,锻炼意志,又增长知识。另外,大家也可以选择做观光缆车到达山顶。(说明注意事项)

刚才上栈道时,有朋友问我旁边这种有一种特殊味道的植物是什么,这种植物叫接骨木,当地人叫它“康伯伯”,故名思意,大家就知道它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医效,它属于忍冬科,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各地。它有个特性,就是只生于向阳山坡。

现在,请朋友们继续努力,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现在是考验我们耐力和意志的时候了,坚持就是胜利。

朋友,站在这里您又一次战胜了自我。虽然在这儿还不能一览太行的雄峻,但是也可以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您可以在这里拍照也可以到上面凉亭休息。

现在大家如果休息完毕,那就顺着十悬峡的栈道往下走,台阶陡峭,要注意安全。刚才我们上山时,看到茂盛的植被为我们搭建了一条绿色走廊。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有92科395种。其中不乏一些中药,如紫胡、沙参、丹参、黄芩、玉竹、穿山龙、益母草、白芷等。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请大家一定要保持体力,另外也请朋友们留意身边的人,千万记得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您友谊的双手互相帮助,

谢谢。

翻过2800级天梯栈道,我们来到十悬峡,它也是一条构造——冲蚀嶂谷,悬崖峭壁、险峻壮观。谷中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它是三条嶂谷中最长的一条,共45华里,由于峡谷中有十几处造型各异的悬崖得名的,马上我们要走过的大概有3华里。

来到了十悬峡我们首先看到的动物是猴子,猴属灵长类动物,生活在我们这里的是广西猕猴,它们以水果树叶为食,一般都是群居,而且要有自己的猴王和王后,领地观念很强,所以经常会为了争夺权力或是争风吃醋打架,也算是比较现代的猴子。正因如此,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和人类接近,但是报复心很强,请大家千万注意不要得罪他们,以防意外。

请抬头看,这里有一个高高耸立的石柱,险峻、壮观、因有高耸入云之感,故称”擎天柱“。它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在12亿年前开始,因为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周围的岩块跨落,只留下这块高高的石柱在此独立支撑这片天空。

现在我们抬头仰望这座山峰,从不同方向看会看到不同的造型,一会儿像朝天吼叫的恶狼,一会儿又像一员大将屹立于峡谷当中,又像一个母亲抱一个小孩,真是千奇百怪,变化多端。追其原因是山体岩层中发育多组裂隙,受后期“差异风化”作用影响,而造成不同的形态这也可以让我们想到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怪峰的旁边,有一条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瀑布点缀在悬崖上。它犹如仙女的裙摆,让人心境清凉。在这儿您想到的是哪首诗句呢?哈哈,看来大家都是饱学之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对这道瀑布的最佳写照,而这里也是十悬峡的灵气所在——怡心瀑。

走到这里看一下脚下,在岩层表面可以看到有规则的格子,很像一个棋盘,称为“棋盘状构造”,它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岩层中产生共轭节理(x节理),它们反映在岩层表面上为“格子状”。一般情况下“x”型节理锐角等分线的方向,与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如果用地学原理和术语,可能我们大家只会觉得我像是在念一首超现代的朦胧诗,所以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请您回家后上网搜索一下地质学中的棋盘构造,肯定会学到不少的地理学知识。

祖国山川美景数不胜数,自然山景中随处可见一线天,但却罕有像百里峡这样规模、这种气势的不见天。大家站在高台处向前仰望,会看到两边的突出崖壁,参差不齐,交错其中,行至谷底,当想看天空时,却只见光线灰暗、突出崖壁,不见其天,称之为不见天。大自然是如何造就如此奇特的景点呢?原来是由于岩层中有两组近垂直的x型裂隙,沟谷沿x型裂隙裂开,又经风化作用崩塌,水流冲蚀,节理缝不断扩大形成嶂谷。不见天是嶂谷形成的初期,十分狭窄,两壁尚保持锯齿状原始状态,为达到完全直立的地步。整个百里峡都是从这种状态发展而来。

峡谷中的景色不仅会在头顶的崖壁上出现,在大家行走的路边上也有,就如大家现在脚旁的这个地方。除了有一池清水外,在这一山体露头处可以看见画家齐白石的得意之作“墨竹”镶嵌在上面。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12亿年前,这里是滨海潮汐地带,刚生成的白云岩,还没有完全固结,就受到由于地壳动力引起的海啸,致使白云岩被海啸击碎又磨蚀,然后又被海水中的白云质沉积物胶结起来,形成了类似竹叶状的砾岩片片,呈不定向排列,地质学上称“竹叶状白云岩”。它的存在,也向大家证明了这个地方在12亿年前的海底也并不是很清静的。

(远远地就听到水声)这水声是哪来的呢?大家继续听着水声前进,水是从那个半山腰的洞口流出来的,形成一道水帘,所以称为“水帘洞”。但这里并不叫花果山,而是叫灵芝山,这里的山中有种动物叫寒号鸟,它所产下的粪便是一味中药名字叫五灵脂,这种鸟以山上的草药为食,体内有很高的热量,故有去风湿除病痛的药性,此山就取其谐音叫灵芝山。水帘洞长132米,穿过后可到达百里峡的侧门,那里有索道和空中滑索通往山下的公路。

经过“水帘洞”,顺鹅卵石甬路向下行,穿过一个小洞,出现了两个陡坎,并有水流经过形成阶梯状的小瀑布。瀑布柔美轻盈,如月笼轻纱,又像洁白无瑕的垂帘,落下的地方为一清潭,水花飞溅,水声潺潺。这是一幅十分优美的画面,有人在画中游之感,这就是叠瀑洞天。哪位能工巧匠造就了此景呢?原来是岩层近水平状,发育了垂直裂隙,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岩性的差异,沿节理与层面剥落,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阶梯陡坎,出现“跌岩为瀑,流连为潭”景观。

峰回路转,转眼到了——抻牛湖。这是一个直径30米,深20米的水潭,形如巨翁,一股清泉从断崖上直泻而下,形成落差15米的瀑布,谷底有一潭清水,关于抻牛湖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年天降大旱,河水断流,只有此处有水,山上的百姓就从这里挑水,但一头野牛精霸占了这个地方,百姓们怨声载道,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派一条长须鲶鱼偷偷的潜入水底,等野牛精低头饮水时,伸出两根胡须缠住牛角,把它抻进湖里淹死了。传说毕竟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过去的山里人靠山泉解渴,以甜粮果腹,其实比我们现在可要绿色环保多了。抻牛湖由于水流长期冲刷侵蚀、以及涡流的掏蚀作用,使这里形成了弧形的崖壁和冲蚀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