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彩20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6496

范文

1000

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1、结合已有阅历,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的熟悉,乐于表达沟通自己的发觉

2、能主动观看比较,了解帽子的不同质地、不同用途,并能依据帽子的不同尝试设计分类标记。

3、萌发关注四周事物的爱好。

实物投影仪、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分类操作作业纸各一个。

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人手一册,分类操作作业纸、铅笔、油画棒、师幼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帽子(绒线帽、草帽、太阳帽、头盔等等)

一、引导幼儿观看展现的帽子,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名称的熟悉。

师提示语:小伴侣有没有发觉,今日活动室里多了些什么东西?

你们熟悉这些帽子吗?谁熟悉的最多?这里有你不熟悉的帽子吗?(一起认认说说)

二、观看感知帽子的不同质地,了解其功用并尝试分类。

1、师:你们喜爱这些帽子吗?那让我们赶快选个自己喜爱的帽子,找个舒适的位子坐下来。

提问:你选的是什么帽子?为什么喜爱它?(自由沟通)

你喜爱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鼓舞幼儿先和好伴侣一起相互比比说说,然后在集风光前讲解并描述)

2、在孩子讲解并描述的基础上,老师基本用孩子的原话进行小结:小伴侣发觉帽子有许多的用处……小伴侣还知道制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样……原来帽子还有这么多的不同,那小伴侣想不想把这些帽子依据他们的不同来分一分呢?

帽子还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分?

组织幼儿相互争论并把自己想法设计相应的标记记录在操作纸上。

3、鼓舞幼儿相互共享自己的想法,讲解并描述自己的记录方法。

三、扩展有关帽子的学问和阅历。

师:小伴侣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不错!那除了这些帽子,你还知道那些帽子呢?(幼儿自由表达)

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图片:你们看,这些是谁?他们戴的是什么帽子?

请小伴侣阅读操作材料相应画面,师幼一起阅读、讲解并描述,进一步拓展孩子对帽子的熟悉。

四、激发思维,启发幼儿制造设计的欲望。

师:我们熟悉了这么多帽子,你最喜爱什么帽子?

那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顶帽子,你想让你的帽子有什么特别功能呢?(鼓舞幼儿自由到动手区去设计、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429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八个字。

2.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初步了解课文寓意。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和对话。

1.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

2.课文朗读和理解寓意结合,课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寓意,感受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2.会写“沿、际、信、抬、蛙、错、答、还”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了解寓意。

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自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进一步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完成的。

2.通过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

3.通过摆一摆、演一演,读一读等适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进而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说一说。(生答)教师相机肯定:学习到的知识就能记住,你们真棒!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坐井观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成语故事,齐读课题。观是看的意思,用你的话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答:坐在井里看天。

设计意图】由已经学过的《识字四》的内容入手,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注意知识间的衔接。读题后,让学生解释课题,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直接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圈出生字,画出生词。标出自然段。

2.课文里有三个认读字,请同学们借助音节自己读读这三个生字。课件出示:带音节的本课生字。

3.去掉音节请学生带读这些生字。

4.开火车读词语。

井沿抬头青蛙弄错回答无边无际

5.再次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情?课文讲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故事。

教师顺势出图:青蛙和小鸟。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有层次地一步步安排学生读字、读词语、读课文,达到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动笔圈画生字和自然段,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学生贴图,帮助小鸟和青蛙找到它们的位置。

出示“井”图,学生贴小鸟和青蛙的位置。

2.理解词语井沿的意思。

师:井沿是哪部分,谁能指给同学们看?师顺势将“井沿”两个字写在井沿上。

师:大家看清楚怎么写这个“沿”字,三点水,注意右边的上半部分是“横折弯”,没有“钩”,不是“几”,下面再一个“口”。

写好后,指生齐读“井沿”一词,然后师拿起生字卡片“沿”字,再齐读。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并随机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目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1、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2、各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过程: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2、自由读文章第3~7自然段,从文章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受和体会。

3、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珍珠鸟》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1、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以自学为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可请求同学帮助。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百范文,把拼音写在书上。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该停顿的地方划上“∕”。读完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读错的再拼拼音记住为止。

2、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不明白的查工具书或上网搜查:

(1)雏儿索性细腻伏案信赖神气十足不由自主

(2)把“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改为陈述句。

4、回答问题: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5、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如人与动物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你以后想怎么做?可搜集信赖和爱鸟护鸟的名言警句。)

6、写生字、生词、重点句子,达到写好、会写:描红一遍;在生字下面写出生词(一类字词);把生词、课后3题生词、重点句子抄写两遍,第一遍看着写,第二遍默写对照。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朗读课文时先体会感情,然后酝酿感情练习朗读。朗读时语气、表情可夸张,为充分表达感情也可加上动作。

8、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预习分工:

1号、2号、3号、4号、5号同学完成1——7项,争取完成第8项。

6号同学完成1——6项,争取完成7、8项。

珍珠鸟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20课珍珠鸟。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后,我们进行展示。

二、小组内交流:

1、1号检查6号: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1号随即纠正补充指导。

2、2号检查5号: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2号随即纠正补充指导。

3、3、4号分工检查: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即纠正补充指导。

4、1号带着大家听写生词、三题上的生词、重点句子,1、6号,3、4号、2、5号互相检查,错的改3遍。

6、3号回答: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7、4号回答: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9、1、2号回答: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10、小组长汇总问题,展示时代表小组提出来。

注意:小组长要组织大家抓紧时间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

三、集体交流:

1、质疑:各小组长在下面提出本组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做好标记。

2、解疑:个人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解疑。

四、分配展示任务:

1组1号展示生字:课前将本课一二类生字和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字板书在黑板指定的位置,展示时自己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然后检查某组6号同学读。最后说明“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2组1号展示对词句的理解:课前将词句的意思板书在黑板指定的位置,展示时自己讲一讲。并随即检查某组5号同学说意思。强调一些词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最后说明“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3组1号展示: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

4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5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6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7组、8组、9组、10组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一人读一段,可以齐读,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选取最精彩的段落读……

11组、12组、13组1号展示: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部编版六年级上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经典诗句,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感受朋友之间的知音情谊。

相关课件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指名读课题,读准“弦”)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师:理解了意思,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由读,把不太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说一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语气词“哉”“兮”。

3.指名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师巡视)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最后一句话,设置悬念

1.师:题目是“伯牙绝弦”,那么,伯牙为什么绝弦呢?(指名回答)

你是从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二)学习前三句话,了解知音

1.师: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知音),我们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子期的确是伯牙的知音呢?(课件出示句子)

句子中“善”字出现了四次,意思一样吗?(指名回答)

2.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吧

师: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长弹琴呢?让我们看看《荀子劝学篇》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理解擅长)

3.师:(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个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此时,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江河?

(指名说,指导朗读)

5.师:真好。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6.句式练习

师:同学们,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子期会怎么赞叹呢,(出示课件)伯牙鼓琴时心里还会想到什么,子期又会怎么赞叹呢?请同学们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好吗。(指名答)

7.师:是的,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一定能准确地知道他的心意,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其实,子期必得的又何止是伯牙的琴声啊,他还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指名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

师: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感受到伯牙怎样的心胸、怎样的志向呢

师:是的,这种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伯牙通过琴声表现了出来,而子期也通过伯牙的琴声感受到了,这才叫—一起读(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也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

8.相传,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更没有人能听懂他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达官贵族们喝得零丁大醉,甚至有的人还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换……”伯牙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啊?(孤独伤心)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知音啊。现在,他遇到了子期,他该多么(指名答:兴奋、幸福、激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幸福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

9.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伯牙,你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出示“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10.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11.(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

四、知音离世,断然绝弦

1.师出示音乐,拓展知识,语言渲染,指导朗读读最后一句话。

2.师: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

3.齐读最后一句话。

4.出示短歌,师配乐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回味绝弦,余音袅袅

1.故事学完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是啊,正是因为知音难觅,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相信,现在你们一定能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篇这个故事了,是吗?(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这篇古文。

2.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搜集一些描写友情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潮教学设计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边读书边想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

步骤:播放潮水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询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那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呢?

形式:歌曲、音频

a.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2)内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画出喜欢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

字词关:

(1)引导思考:多义字:“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自主发言,字典验证。

(2)鼓励发现:易错字音、字形,总结记忆方法。

(3)四字词语: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4)朗读练习:同桌互读,朗读竞赛

内容关:

(1)引导观察: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总结交流:总(天下奇观)——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初步交流: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目的】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兴趣所在。

潮来前

(1)默读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2)发表感受:你觉得平静的江面怎么样?怎么感受到的?

结合图片,理解关键词”横卧”

联系实际,体会“若隐若现”

(3)除了涨潮前的江面,还有什么景象?

潮来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隆隆的响声”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轰隆隆... ...)

(2)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写的?(闷雷滚动)

(3)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么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4)想象: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白线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图片看一看。

(2)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

(3)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4)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齐读)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1)解释:一丈是3.3米,两张多高是多少啊?

(2)类比: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

(3)想象: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4)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分组比赛读,然后齐读。

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对比: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来后

方式:仿照上一环节,小组合作讨论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六七米高了。

对比前后,感受余波

(1)、江面是立刻恢复平静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义。体会形、声之变化)

(2)、潮来后与潮来前的平静一样吗?

(3)、质疑:人群又有什么变化?(缺少)

(4)、想象:这时候观看的人会是什么样?

(1)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雄伟奇特呢?你发现了什么?

(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记者采访,总结抒情: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演练,派代表发言,问:能描述下当时的场景吗?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

(1)、配乐练笔,描绘变化

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段,或书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2)、口语表达,揭示原因

阅读资料袋,(以潮水第一人称)做讲解

(1)识字写字:配图制作成书签,或贴图完成游记表。

(2)口语交际:说说假期游览的风景名胜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特别注意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年级父亲树林和鸟教案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用“舒畅”“快活’造句。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注意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弄懂课文所讲的内容,弄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联系。我以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感受,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形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域学生,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学习课文。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亲。”“茫然”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那我为什么茫然地望着父亲?学生却不大理解。所以在讲解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和“凝神静气”。“我”并没有看见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不少鸟。“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所以茫然地望着父亲。父亲凝神静气地站在树边,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不想惊动鸟,看出父亲对小鸟的喜爱。而在最后“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也由衷的地感到高兴?学生在理解这句时能体会到的只是第一层意思,我心情的沉重是因为小鸟在黎明飞翔时最容易被猎人打中,而对于我又由衷的高兴却无法理解,在讲这部分时,让学生联系前面所提到的父亲一生喜欢小鸟,对小鸟非常了解,而且他不是猎人,是不会去伤

害小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

我抓住文章的父亲又对我说的话进行重点教学,引领孩子们感悟。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课堂效果比较好。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胆想像,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1.但是我在教学生字词时,指导不够到位,一些难写的字学生很难记住,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是低中年级,教学生字,多花点时间,重视多指导学生记字的方法。

2.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发言不大积极。

3.朗读的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认识和展现自己的优点,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提前准备好《毛遂自荐》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毛遂自荐》,仔细听故事,待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呢!

(教师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那我要开始考你们喽!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的是谁?你们知道什么是自荐吗?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自荐就是自我推荐,即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和本领。

2.通过提问引出本次活动

师:一个人如果有本领,别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呢?是一个人待在一边等人来请,还是不怕讥笑,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呢?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试着回答)

教师小结:当一个人有本领而别人不知道的时候,他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就像在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你知道,那就可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也是自我推荐。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本领或优点

(1)教师先以自己为例说说自己的优点,并鼓励幼儿大胆自荐。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或本领,老师也有自己的优点,今天我先来说一说我的优点或本领。我是幼儿园里的一名教师,我不但会教小朋友们新的知识和本领,而且我每天都能够按时起床来幼儿园上班。我的优点是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当有小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地帮助他。瞧!老师是不是很棒啊?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优点呢?你们也来夸夸自己的优点(或自己的本领),来毛遂自荐吧!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先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优点或本领,待会儿请个别小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

(3)在幼儿表述时,对幼儿说出的优点给予回应。如“你会画画呀,真能干”用这些激励的话语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师:原来小朋友们各自身上都有这么多的优点,以前老师都不知道呢!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更加喜欢你们了,你们喜欢自己吗?(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毛遂自荐”,你们开心吗?原来我们都是最棒的!那么,回家后也向爸爸妈妈自我推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一等奖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3438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朗读品味,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和所浸透的情感;遵循课程要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独特感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体会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和高尚人格。鉴于本文时写人的记叙文,但并不明显具备一般叙事文章所具备的“五要素”,也没有一条贯穿事件发展始末的线索,且篇幅较长,因此,我就抓住关键性的词“镭”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长文短教,并聚焦于具体事例来展开教学,并借助具体事例感悟人物形象,体会“科学精神”和“人生意义”。做到深文浅教,短教长效,做到设计简简单单,交流与朗读训练扎扎实实。

1.能抓住关键的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借助具体事例,通过抓重点词句,有层次的读,适当拓展资料、想象说话、小练笔等方法走进居里夫人,感受她坚定执著、献身科学的精神,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初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居里夫人坚定执著、献身科学的精神,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理解课题的内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认识图片上这位美丽的女子吗?她就是玛丽.居里。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

(二)揭示课题

玛丽居里诞辰于1867年,距今已经快一个半世纪了,为什么至今人们还依然铭记着她的美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梁衡的叙述一起走进玛丽居里,一起走进她那跨越百年的美丽。(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课前字词预习情况

第一组:(科学家的名字)伦琴贝克勒尔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

第二组(三个化学名词)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放射性元素镭

引导发现:这两组词之间的关系。

2.过渡:是的,居里夫妇在伦琴和贝克勒尔的基础之上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的一生与“镭”结下了不解之缘。(板书:镭)请大家把课文翻到100页,在文中找出带有“镭”字的句子并划出来标上序号。(学生默读、划找)

3.关注写法,读懂内容

(1)出示9句话:我们看,抓住了“镭”这个关键字,就可以把长文读短。根据这9个句子的顺序,你能发现这篇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写法?(板书:倒叙)那么你能不能再根据这9个句子,提取一些关键的信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小结: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关键的句子,把课文内容说清楚,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4.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第3自然段)哪几句话开始?(出示第3自然段的“为了提炼……的荧光。”)

三、走进居里,感悟科学精神

(一)聚焦实验过程

过渡:我细细地数过这段文字一共有244个字,作者把居里夫人三年又九个月提炼镭的艰辛都浓缩在这244个字中了,请你认真地读这段话,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在旁边适当地做批注。(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教学)

1.预设一:历尽艰辛

句子: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补充资料:当时的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的工业废渣,要把成吨的工业废渣全部提炼完,共需要5600多次。那么也就是说“溶解、沉淀、分析”也得经历5600多次,工作量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所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几多艰辛、几多信念”在其中啊!(板书:历尽艰辛)(指名朗读、齐读)

2.预设二:环境简陋、苦、险

句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1)出示补充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写的《居里夫人传》里的一段话。(出示课外资料)

这是一个没人用的棚屋,屋顶的天空玻璃早已破碎,一下雨就漏。以前医学院把这地方用作解剖室,但是,长久以来,人们觉得这地方就是停放死尸也不合适了。棚屋里没有地板,地面上铺着一层不平整的沥青,家具只有几张破损的厨房桌子,也不知道这里为何会挂着一块黑板,还有一个旧的铸铁火炉,上面的烟筒已经生了锈。

交流读后感受,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破棚子?(指导朗读)

(2)关注“烟熏火燎”:a根据四字偏旁揣摩词意。b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词意。c结合具体语境升华理解。d引读句子,体会居里夫人坚毅的科学精神。

(3)关注““三年又九个月”,在引读中体会玛丽居里一直为自己的信念坚持着,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随机板书:执着追求)

(二)聚焦实验结果

出示句子: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1)“成吨的矿渣,一吨就是1千千克,几个0?(板书:1000000克)从1千千克矿渣中提炼出的是0.1克(板书:0.1克)0.1克有多少?(笔尖大小的镭)1千千克相当于0.1克的多少倍?(1千万倍),要从1千千克工业废渣中提炼0.1克的镭真好比是大海捞针!这里采用的是什么写法?(对比)

(2)串读上面的三句话。

四、体会艰辛,感悟“人生意义”

过渡:当我们所有的人为他们发现镭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时候,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玛丽居里还承受着许许多多的艰辛?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她还面临着怎样的艰辛?请写在练习纸上(学生练笔,注意写字姿势)

为了提炼镭,;

为了提炼镭,;

为了提炼镭,;……

1.学生练笔。

2.反馈后小结: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了提炼镭,她要接受镭辐射的无声的侵蚀;为了提炼镭她要承受丈夫不幸早逝的悲痛;为了提炼镭,她还要承受生活和思想上的双重负担,为了提炼0.1克的镭,她值吗?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资料链接,快速阅读。(出示资料)

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恶性细胞,可以治疗癌症。镭,挽救了无数癌症病人的生命。

把镭和硫化锌荧光粉混合后,可以制成永久性发光材料,涂在钟表和各种仪表上,可让这些物体在暗疮和呵护发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夜光表。

镭可以对金属材料的内部裂缝和缺陷进行无损伤检验,给工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

镭的发现,才有了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秘,才有了原子弹的爆炸,才有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制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

3.看了这段资料,有什么想说的?(随机板书:造福人类巨大贡献)同学们,你们的回答很好地诠释了梁衡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出示句子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a齐读b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出示句子:在玛丽居里的眼里,人生就是()。

小结:我想这不仅仅是玛丽居里对人生的执著追求,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执著追求,在玛丽居里在完成人生意义的同时,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示句子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性”,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自由读读——发现这段话写作上的特点了吗?(排比)这组排比句有几个变成?

(2)学生和老师合作读这句话: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做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3)小结:孩子们,这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极其不朽的功绩,也让我们再次读懂了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崇敬的心情,大声地朗读这段话。

(4)计量单位和科学定律会变吗?被称为“镭”的母亲的玛丽居里将随着计量单位和科学定律代代相传,永远载入人类文化的史册,这就是——齐读课题。

玛丽居里被称作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从她发现镭的那一刻起,她的美名就流传于世,她的这种伟大的成就就是——读课题,这段话与课题遥相呼应,很好地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板书:点题)

同学们,玛丽居里伟大的生命已经与“镭”紧紧联系在一起了,镭,永留人间,造福人类,玛丽居里也将跨越百年,与镭共存!

五、推荐阅读,延续美丽

《居里夫人传》——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她撰写的一本言情并茂的传记,好好品读、掂量这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分量。近期完成这张读书卡。下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王教学设计导入 老王教学设计两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理解主旨句的内涵。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由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言“一个人善恶的有无,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行为的本身”这句话的内涵引入。教师投影:《老王》 杨绛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明确目标:

读懂人物

读懂作者

读出自己

三、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塌败(tā) 取缔(dì) 伛(yǔ) 翳(yì) 骷髅(kū lóu)

绷(bēng) 滞笨(zhì) 愧怍(zuò)

(2)释义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2.读人物

听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请学生自读课文,谈出自己的阅读感知。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归结: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但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旧事期”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季之美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

春天草探头

自打春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孤单的白色变成活跃的绿色,凄冷的寒风变成暖心的春风,到处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小草们一个个探出头来,像是憋了很久,迫不及待地钻出厚厚的泥土,出来透气。稚嫩的草叶上夹杂着春天的味道,很香,像酣醇的美酒,醉人心脾。

夏日泉水凉

夏天的到来,给春天添了浓厚的一笔。田间干活的农民忙得不亦乐乎,树下乘凉的人们说说笑笑,深巷中玩耍的孩童满头大汗,仿佛夏天的烈日并没有弄脏快乐的白云。这时如若再去乡间的温泉里泡上一泡,那该有多么销魂。

秋风刮金叶

秋天这孩子,来也就来了,随她去。可她还偏要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到来。徐徐的秋风为她接风洗尘,金黄色的枫叶为她铺成一块地毯,这地毯比起金丝宝石织的地毯价值可高多了。再走进果园瞧瞧,红的、紫的、青的、黄的……各种颜色的果实都争先恐后地欢迎她的到来。就算主席来了,也不至如此,可见她是有多么受欢迎。不过,农民才是她的忠实粉丝,因为她一来,农民的果实就会成熟,所以一到秋天,农民脸上总会挂着长久的笑容。

冬雪映红梅

冬天不像秋天那样,它总是悄悄地,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到来,给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涂上了安静的白色。请想象一下,到处一片白色,似乎有些显得孤寂。不过,幸好有梅花,给这孤寂的白色增添了几分姿色。古时候,一下雪,诗人纷纷作诗,我记忆中好像有一首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梅花的精神确实可敬可畏,它装点着冬天。

还是那句话,人间万物皆有美。四季之美哪是短短几段文字可以道出,它的美还需要那些仔细的人去发现呢。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师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师,教研,设计,全文共 2668 字

+ 加入清单

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交流叙事性文本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的话题,我是宋庄中心小学的一位扎根乡村教育,喜欢乡村孩子的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一位语文教师。因工作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在村小呆着,所以我一直地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平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极少外出学习,自觉主动地研究教学也是非常盲目和随意的,从没想过会认识这么多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更没想过会加入朱老师骨干教师培育站,有机会发展和成长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所以,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表示感恩,感恩与大家相识,感恩共同的成长。

通过本学期多次与导师、学员的交流与学习,我觉得在你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无知和渺小。所以,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对我是一件令人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今晚,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本学期三月份参加的以“识字写字”为主题的市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所参赛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从接到通知决定上这一课到比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不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觉得非常的仓促,虽然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区领导、专家耐心、细致的指点,但由于个人领悟能力有限,教学过程的很多环节我考虑得不是很周到,加上磨课的次数也有欠缺,对孩子的预设不够充分,导致比赛时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疏忽,留下了遗憾。下面我就在本课备课时的一点思考与大家交流两个小话题。

一、面对一则童话,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什么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文本就是识字写字的载体,所以面对低年级十几篇童话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童话首先是写给儿童看的,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的口吻虚构成的故事。它往往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而又高于儿童思想和认识水平。学生在教师阅读童话后,可以很容易地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非”,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规范,逐步培养起美好纯正的情感。但对于童话故事中的生字和生词的理解和书写上,学生是有困难的,在对童话语言特点的感受上,孩子也是有困难的,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孩子随文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材编写的意图所在。另外,基于《猴子种果树》一课对话多,相似段落多的特点,引导孩子分角色朗读,感知文章大意,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句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有了以上认识,我在本次修改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的每一条内容都更加细化和具体了: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角色语言的不同,并积累重要词句。

2.随文识字,学会独立认字,运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并正确、规范的`书写左窄右宽的汉字“浇”、“施”、“肥”“拔”等。

3.了解童话故事的大意,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目标明确了,教学就有了主心骨,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就变得容易和可具操作了。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是更重要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好,训练重点思考好,我想:这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

二、面对低年级孩子,教学过程应如何开展

在常态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不大考虑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也很少思考文本本身的特点,不是一味地灌输和让孩子死记硬背,就是进行一些完全是理性的和抽象的分析,让那些活生生的文本固化、僵化,而学生因要学新课文激起来的浓厚兴趣,往往会随着老师的一次次“灌输”和一步步“分析”而淡化、消逝。下面我从《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中择选三个小环节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各位学员多批评,多指正。

首先,谈谈导入新课环节

我抓住孩子喜爱小猴子的心理特点和今年是猴年的教学资源,这样设计了导入:

小朋友,今年是猴年,你瞧,它来了。(出示图片),它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种果树

继而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提醒孩子“猴”字是反犬旁, “种”是个多音字,并复习旧知“种子”,最后教师板书并口述“种”书写要点:左右两边都有竖,左短右长才好看。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导入明快,灵动,从孩子喜欢的童话形象入手,以简洁生动的方式,直奔主题,同时也重视体现教师板书示范的作用,提醒孩子“猴”和“种”两个字书写的难点和重点,这样真正把识字写字渗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

其次,说说师生共读环节。

低年级童话题材的文章很多,童话中的角色都是非常可爱的,它们既是作家生活的积累,也是作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并且童话角色往往都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它们的神情、动作、心理及语言都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语言训练材料。

所以,抓住本课中小动物生动的语言对白,组织孩子进行分角色朗读是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根据读书小提示自由,走进朗读课文,走进故事,接着,我便安排了师生分角色朗读的环节:

分自然段,老师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读三个小动物说的话。其他同学有的朗读,有的认真倾听,还有的当小老师,认真倾听,当小老师,适时纠正小朋友读错的音,

这样,师生共同进入角色,进行朗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快乐的读书体验中认识生字,理解新词,以全面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个过程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非常有必要呈现的。

当然,在师生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能脱离形象,平平板板地朗读,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再现形象,而忽略读准字音、读通读好的要求。事实上,只有引导孩子发现,并能突出童话语言中那些传神之笔,让学生细细咀嚼,孩子才能真正进入童话的世界。比如这一课中2、4、6自然段语言叙述相似,3、5、7自然段语言基本一样,对于其中的关键词语也是多次反复出现,朗读时不能随意忽略,要牢牢抓住教材语言,而教师有趣的范读,,无形中创设了情境,让孩子身不由己地进入到童话的世界。

最后,聊聊识字写字教学

大家都知道,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字不离词,字只有在一个词中才具有意义。在识字的同时,只有理解了词义,掌握了词汇,才能识好字,也才能在阅读、写作中加以运用,并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课标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将识字写字渗透到初读课文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之中。一边创设情境,再现童话形象,让孩子对童话形象既看得见,也摸的着,一边把本课带生字的词语,相机出示,如:猴子一想 农谚 喜鹊 喳喳 着急 樱桃好吃树难栽我用出示词语卡片的方式重点指导孩子读准,而对于文中同类的词,我则出示在大屏幕上,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全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设计,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点拨、分析、研讨

单元学习介绍: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1、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2、通过抽象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材和教学,有机渗透“实践第一”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概括小数的意义,认识其计数单位和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与小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请学生测量自己周围的物体,如课桌、黑板、门窗、大幅挂图等的长与宽(或高),整理收集好数据。

一、导入

1、我们数学课本的定价是多少元?(板书:5.10元)小明的身高是1.21米,小兰的体重是38.2千克(板书:1.21米、38.2千克)。你们知道这些都叫什么数吗?我们在哪册课本中学过?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2.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

3.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小数的产生)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着重研究它。

二、新授

1、3分米是怎样写成小数0.3米的呢?同学们请看(出示一把米尺),这把米尺的总长是1米,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把1/10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左边的数位上写什么?(板书:0.1米)

那么,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板书:3/10米、0.3米)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最后让学生把测量实物得到的数据也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归纳小结:把分米数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十分之一或十分之几米的数,可用一位小数来表示。(板书:一位小数)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小格,这1小格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几分之几米?把它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左边写什么?(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启发学生类推:谁能说出3厘米、6厘米各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同时让学生在书上的括号里写出来,并指名一生板演填空)各有几位小数?3和6写在小数点右边的哪位上?(再让学生把测量实物得到的数据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归纳小结:把厘米数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得到的是百分之一或百分之几米的数,有几位小数?(板书:两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多少?(板书:1毫米)(用投影仪显示1厘米中的“毫米”小格)这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怎样写成小数?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指名一生板演填写,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6毫米、13毫米怎样写成分数和小数?小数点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三位上。各表示几个1/1000米呢?

引导小结:把毫米数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得到的是怎样的分数?能写成几位小数呢?(板书:三位小数)

(布置学生将收集到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的数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然后互相检查评改)

4、如果继续分下去,得到1/10000、1/100000……的数。能写成几位小数?你会写吗?试一试,再互相检查。

5、归纳概括。用投影仪显示下列问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这些分数都能直接写成小数,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多少?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它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如:1/10里面有多少个1/100?)与整数的进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像这种分母是10、100、1000……且相邻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的分数,可以怎样依照整数的写法写成小数?

因为整数左边数位上的数是右边相邻数位上的数的10倍,所以小数数位也可以从左到右由高位到低位排列,在整数与小数部分之间用小圆点(小数点)隔开来。

小数的 计数单位有哪些?同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内容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然后回答)

6、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后,完成课本上“做一做”的练习,最后让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测量得到的数据是怎样写成小数的?

三、全课总结、质疑

四、巩固练习

1、口答:在5/10、1/2、1/100、1/15、1/80等数中,哪些分数能直接写成小数?为什么?写成的小数是多少?

2、口答:判断对错,错的要订正。

(1)11/1000写成小数是0.011米。

(2)0.18是18个0.1。

(3)0.33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4)0.57表示百分之五十七。

3、抢答。(看到小数答相等的分数,看到分数答相等的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夏字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魅力,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1、感受文章语言描写的魅力

2、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诵读法、探究法、分组分别讨论法、对比赏析法、

1课时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在他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是温暖的、美丽的、温柔的、可爱的、充满生机的,那么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夏天,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夏》,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板书)

夏梁衡

二、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请喜欢夏季的同学,给大家谈谈自己对夏天的感悟或印象。

给出句式: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的,我们可以。

(三四个同学发言之后,总结在同学们眼里夏天具有怎样的特征。教师继续导入,那么,在作家梁衡先生笔下,他眼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三、朗读课文,思考夏天的特征:

1、根据课件的字词注音,校正刚才朗读中的读音问题。

2、请同学在学案上完成,夏天的特征有些什么。

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色彩是金黄的,是一个蓬蓬勃发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黄金的季节。

总结:这些特征和我们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特征有了明显的区别,我们只注意到夏日的炎热和浓绿,而作者要描写的却是田间地头、劳作者眼中的夏季。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夏天的特征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作者是借助哪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特征的呢?我们分成三个大组,分别朗读文章的第二段到第四段,并和周围的同学研究讨论,每个段落通过写了什么事物表现了夏天的什么特征。

(朗读、讨论、完成学案:我研读了文章第段,这一段通过描写了,表现了夏天的特征)

三个小组的同学发布自己的研讨成果,教师带领大家具体分析。

热烈:草木繁盛、蝉儿长鸣、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

承前启后:收获已有、希望未尽;夏正当春花求实之间

蓬蓬勃勃:棉苗、玉米、高粱、瓜秧农作物迸发的旺盛活力

紧张、急促、繁忙:农民割麦、打麦、追肥、浇水;“五月人倍忙”

课件展示具体的画面

从板书归结出的夏天的特征:

热烈、承前启后、蓬蓬勃发、紧张急促繁忙、色彩金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既有作者对夏天的热爱,更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全部齐读全文最后一段!

五、品读课文,模仿写作。

课文的第二段,作者运用了典型的景物表现了夏季的特征,而且语言描写优美而有诗意,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一起学习“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特征的手法!”

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几种夏天的典型景物、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除了分析法、换字法,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这句话,那我的表达和作者表达比较起来,作者的写法好在哪里,语言为什么比我的优美!

六、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景物描写要表现出景物的特征,语言描写要优美,那么现在请大家试着写一小段练笔,选取一些典型事物描绘出某个季节的一个特征来。(完成学案的最后一个片段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84 字

+ 加入清单

1、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作者的心理历程,明白每一次心理变化的缘由。

2、通过研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独特用词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鉴赏能力。

3、通过对“拔地而起”这一个词语的感悟,使学生初步感受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勇气,体会作者的震惊和钦佩之情。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制作ppt课件

1课时

1、回顾学习过的和花有关的词语。

2、结合“拔地而起”质疑。

1、根据提纲,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在四月来到维也纳,最初看到草地时,感到(),因为();扒开草地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因为();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因为();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因为();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因为()。

2、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提示学生读懂心情变化,理解“拔地而起”。

设计意图

本篇文章有两条很明显的线索:一是作者所描绘的关于花的几个画面,还有一个就是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完成提纲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一提纲的设计清晰地展现了作者情感“一波三折”的变化,很好地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原因即情随花变,同时为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路搭桥,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

1、品味“草下藏花”的画面,感受花儿的力量积蓄之美!

a、一品语言

对比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数不胜数!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范读,引导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b、二品句式

了解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来描写事物的精妙。

c、三品用意

体会草下的小花们在在积蓄力量,等待拔地而起!

2、品味“花的原野”的画面,感受花儿绽放的生命绚丽之美!

①利用课件,引导孩子感受花儿绽放之美丽

②体会花儿绽放之勇气

从“一下子、顿时”感受到变化快,从“改天换地”“整个世界”感受到变化大)

a、回扣引读:

联系“草下无花”画面,引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板书:冷风冷雨)

b、感悟“拔地而起”

出示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感悟“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无不充满了作者对小花的敬佩。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再品“拔地而起”,理解作者用它来形容花的贴切。

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中,“草下藏花”和“草下无花”两个画面是教师的精教点。在这里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引导学生去关注、去联系、去比较,在逐层递进式的感受、体会中,理解作者采用短句式行文的精妙,感受两个画面的联系:厚积——勃发,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提供保证。而对于课文中的“草上无花”及其它段落,老师则是采用上挂下联的教学方式,点到即止。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联系本组课文,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丽。

出示字幕: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的勇气!

在,那是的勇气!

学生动笔写后,交流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本组课文的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前几篇课文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感受,加深对本篇文章中生命的感悟的理解。

出示《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片断,引发阅读期待。

转天醒来时,忽然窗前一束艳丽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设计意图】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本文节选自冯冀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在课的末尾,出示文中的其它片断,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整篇文章的期待,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力求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苏教版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878 字

+ 加入清单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1775 字

+ 加入清单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它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自己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从而也了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本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一些作用。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教学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头饰、一些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特点、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出示壁虎投影片,问:

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物,你看他是谁呀吗?

(随机板书:壁虎)

你能带大家读准这个词吗?

指名读,跟读。

2、你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

(随机板书:尾巴)

3、是呀,这只小壁虎没有了尾巴,他要向别人去借尾巴。

把课题板书完整,学生借助拼音读题。

指名读,齐读。

4、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

(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

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同桌相互交流。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3、全班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学生没说到的生字,教师可以直接提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

4、学习词语: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条蛇、逃走、难过、姐姐、新尾巴

(先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5、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找到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教师随机贴示学生说到的小动物的图片。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的心情怎样?你在什么时候也会这么难过?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壁虎,带着那非常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读要求写的字:

河、借、姐、呢、呀、哪。

2、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你觉得哪几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虫+文=( ) 虫+它=( ) 又+隹=( )

女+且=( ) 亲+斤=( )

2、你还记得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吗?他向哪些小动物去借尾巴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那一段吧!自由读,他借到尾巴了吗?

⑵ 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他?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⑶ 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说的话。指名读,齐读。

⑷ 多有礼貌的小壁虎啊,那为什么小鱼姐姐不把尾巴借给他呢?让学生说说小鱼尾巴的作用。

⑸ 读读小鱼姐姐的话,读出小鱼姐姐的为难心情。

⑹ 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时的对话。同桌自由练习,指名读。

2、自主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⑵ 想一想,老黄牛和小燕子为什么不肯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⑶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 )的尾巴要用来( )。

⑷ 你们想想看,黄牛和燕子的话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⑸ 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试试。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⑴ 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你能根据自己对其他动物尾巴的了解,再编一两个自然段吗?

同桌交流。

⑵ 指名说。

评议。

4、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⑴ 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从哪里来的?

⑵ 小壁虎又得到了一条新尾巴,这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体会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2、指名小组佩戴头饰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集体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回家编一个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及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083 字

+ 加入清单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1—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特色

3、理解有关句子,体会小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里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萨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们置身于其中。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议、说,班级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讲读课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所以我采用了“学——议——练”的教学模式,所谓“学”就是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议”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练”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朗读、动手操纵、多媒体教学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汇报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出示课件介绍威尼斯这座城市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读音,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

2、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美在哪里。

2、全班交流:美在哪里?(城市风光美,小艇美)

3、结合自己的理解,描绘一下威尼斯的风光。

四、学习12自然段,体会小艇之美和重要性

1、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插图,用自己话描述小艇的样子。(生口述)

同学们说的好,描述的很形象,现在请快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指名读,齐读)

与你们描述的描述的相比,作者的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既然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它比作了“新月”“灵蛇”,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你们想学学嘛,那就一起再来读读。

2、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这样设计?(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上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且小艇非常有特点。那你们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那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感受小艇外形之美的句子。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小艇“坐之舒”

1、引导交流:小艇似一轮小小的“新月”,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的河里。坐在小巧玲珑的小艇里舒服吗?从哪里感受到舒服呢?

2、引发交流: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3、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板书)

4指导朗读:谁能带着这种情趣入情入境的读一读。

大家感受到了吗?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情趣,读出这种舒适。

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

坐着这么舒适,充满情趣的小艇,这都离不开谁的功劳?

好,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船夫技术到底怎么高超,谁来找找,对吗?

(生汇、师板书)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高超?(速度快、平稳、操纵自如等)板书)加情境,理解操纵自如。这么高超的技术想学吗?带着这种佩服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么高超的技术想学吗?好,拿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把桌面当作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描述,驾驶小艇。经过这番驾驶,你想对船夫说些什么?

那老师有问,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么好。(留心观察,抓住特点,亲自体验)

学第五、六自然段,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的和谐。

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寻常,下面默读第五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人乘坐小艇做什么事。画表格,生说师填)除了这些人还有谁会?生汇

小结: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小艇,那我们读一读,感受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性。

你们读得挺不错,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师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待会儿交流你看到什么?镜像好吗?(繁忙、热闹、喧闹、充满生机)

白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小艇行驶在水面上,威尼斯的水面是生气盎然、热闹非凡,那晚上小艇是怎样的?小艇让威尼斯的夜怎样,我们一起来先读一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再同学来说一说。

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了情趣,无论是懂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让我们轻读课文,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有那些收获,可以从内容写法上或那些值得我们学习。

1、阅读《威尼斯之夜》结合读了两篇文章的感受,把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你的家人。

2、背诵4—6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小学课文桥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的凶猛,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理解描写老汉的句子,感受老汉的人格魅力。

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学生想象,换位思考,入情入境,体会老汉党员形象和父亲形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些什么样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以桥为题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桥》这篇课文,去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从课文中自己读懂了什么?

二、走进洪水,感受“洪水的可怕”

1、这个故事发生在怎样的一个场景中?让我们一起看看1——2段,在文中找到描写洪水的句子。

2、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面对可怕的洪水,你会怎么做?

4、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子,农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毁了,死亡向人们步步逼近,灾难来临了,人们是怎么做的?

5、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出路,他们找到了吗?如果大家你争我抢的向木桥涌去,会有怎样的结果?

三、细读感受人物形象

1、是啊!灾难来临了,人们极度孔慌,一心想着逃生,唯有一人是例外的,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

2、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读一读。

(1)老汉清瘦的脸上趟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面对老汉恶狠狠的“揪”出来,小伙子是怎样反应的?终于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子了,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老汉如果能喊,他会喊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体会老汉的心里矛盾。)

3、通过交流,说说老汉是个怎么样的人?

四、启发想象,升华情感

1、洪水退了,老汉和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村民们也来祭奠他们的村支书,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老太太会怎么说?

2、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

3、说说现实生活中像老汉一样的人有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