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搭桥教学(汇总20篇)
浏览
3938范文
1000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教案
小班的孩子很喜欢参加户外活动,但动作还不协调,很容易摔跤。为了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一节户外活动《好玩的球》。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学习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1.学习拍球,抛接球,滚球,踢静止球等多种球的玩法,发展幼儿的综合运动技能。
2.培养幼儿对玩球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平整宽阔的场地,彩色的`小皮球。
一、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边唱儿歌边活动四肢
春天天气真好, (双手高高举起,左右摇摆。)
花儿都开了, (两手张开放在下巴下,像两片小叶子)
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做弯腰动作)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 (张开双臂学蝴蝶飞。)
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学小白兔跳)
二、导入
1.以儿歌《大皮球》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大皮球
妈妈买个皮球,
上面画个小猴,
我来拍拍皮球,
小猴翻个跟斗。
请每个小朋友自选一个皮球,说说自己的皮球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自己拍一拍皮球。
三、教师示范几种球的玩法,指导幼儿自由玩球。
1.追球
两名幼儿一只球,甲幼儿为滚球人将球滚出,乙幼儿为追球人,当甲幼儿将球滚出后,乙马上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换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滚动。
2.反弹球
两名幼儿一只球,一人将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弹时,对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玩。
3. 滚球过门
两人一球,一幼儿两腿开立做球门,另一幼儿距三米处,对准球门滚出球,进球为胜,交换角色,继续进行。
4.我来拍,你来接
两名幼儿一只球,幼儿甲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当说到“住”时把球抛给幼儿乙,幼儿乙接着球后,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将球再抛给甲。
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皮球,并把自己学习的新玩法表演给爸爸妈妈看,请爸爸妈妈也表演几种新玩法。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赠汪伦教案及反思 赠汪伦教案大班教学反思
《赠汪伦》一课的教学,我力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将自己的情感思维方式,内心体验带入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人生,释放自己的灵性和悟性。
古诗离现在年代久远,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这个特点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在课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又知道汪伦和他是什么关系吗?然后,老师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接着讲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古诗,学生听得兴趣盎然。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成了“先学后讲”。通过自学、交流,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如: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或百范文,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经过自学探究,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力,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主探究—自读感悟—悟情升华。”体现了以理解为基础,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读能力提高的理念。读的训练层次清楚,形式各样,在读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升华体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标。
“疑乃思之源”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便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主体地位悄然增强。由“忽闻”而引发的问题:李白与汪伦感情如此深厚,李白要走了,汪伦为什么没去送行呢?这个高质量的问题如巨石入江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老师的抛砖引玉打破了课堂的沉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才有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妙语连珠。
本节课也有很多遗憾,如:学生感情朗读时,如多给大家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理解会更深刻。另外还应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学生的整体感悟、表达等能力会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把评价的自由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
篇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以读为主,辅以视觉听觉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之美;仿写诗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课文的表现形式,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师生共同搜集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秋虫的叫声等;教师准备可作课文朗读背景的音乐。
1课时。
一、展示秋的色彩,引出秋天的声音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教师出示搜集的各种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秋天的天是湛蓝的,万里无云;秋天的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劲松苍翠,古柏更加郁郁葱葱......
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汇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的宝库。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3、说说课文具体写了几种秋天的声音,还写了什么。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课文第一节,学生朗读,教师播放树叶飘落的声音,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头脑中浮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继续品读课文第2、3小节。
3、全班齐读课文第4、5小节。
4、教师继续播放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秋的声音:雨声、树林里果实掉落得声音、树叶碰撞的声音、小动物在草地上跑动的声音,等等。
同学们,秋天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请你来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怎么写呢?你可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先写声音是谁发出的和怎样发出的,再用拟声词模仿这种声音,最后对这种声音进行想象;除了这种写法,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来写。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5、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四、诵读诗句,表现感受
1、把课文前三个小节中的一个小节换成自己撰写的诗句,然后把自己诗句的韵脚调整一下,句式调整一下,做到与原诗相协调,练习朗读。
2、举行诗歌朗诵会,各小组派代表参加。
五、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创作的诗句,配上插图,制成展品,参加全班的“秋之韵”诗歌展览。
宋老师的这个教案设计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它让学生在对诗句的朗读中感受秋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还让学生在仿写诗句的过程中对诗歌的语言形式又感性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以读为主,辅以视觉和听觉材料的渲染。学生感受秋声,主要是通过朗读诗句的方式获得的。与此同时,它也针对学会僧的年龄特点出示一些表现秋天色彩的图片,播放一些表现秋天声音的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诗句描绘的的秋天的风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结合诗句的特点仿写诗句。学生仿写诗句的难点有二:第一,不知如何下笔,也就是不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主要是思路上的问题;第二,不知怎样才能写成诗,这主要是对诗的句式和声音的要求不解。第一个难题,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句写声音的思路来解决;第二个难题,宋老师通过让学生把自己的诗句放入课文中去观察、分析、调整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扎扎实实的思维方法,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诗歌在句式上和声
篇3: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从而悟出课文寓意。本课的板书将“井”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采用对比的形式,将小鸟和青蛙的观点板书在“井”的相应位置,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寓意:所处的位置不同,认识的事物不同,看问题的态度也会不同。“坐井观天”一词置于井的底层,与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点明了课题,又告知学生青蛙认为天井口大的原因,真是一举两得。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能活动的挂图。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谈话导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三课《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出示生字词卡片:(来和字宝宝打声招呼)指名认读——齐读。
(二)学生齐读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课文,深入了解大意。
让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
三、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出示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结合理解:{渴(口渴,需要水);喝(喝水,要用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
(4)指导分角色朗读。(个别读——领读)
2、学习第二次对话。(出示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它相信小鸟的话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板书:天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板书:天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5)带学生体验:探头窗外,说说你平常看到的天有多大?指引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再请同学们用书本轻轻地卷成纸筒看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6)男女分角色对读。(青蛙:不相信的语气)(小鸟:劝告的语气)
3、学习第三次对话。(出示对话)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自信,愚蠢)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自以为是)
(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善意,真诚)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讲道德)(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5)指名分角色读后评价。
(6)分组再感情朗读。
(7)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看看天,它会发现什么?会说些怎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课堂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小鸟是在天空中飞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确实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天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3、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联系实际举例)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飞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4、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五、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任务)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续编“坐井观天”的故事。
(四)用你手中的画笔把“坐井观天”图下来。
篇4:国培信息技术个人研修总结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法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为幼教事业的发展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在教育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获取信息,再经过思维加工纳入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作为学习者,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用感官受到,有些则需要通过电影、电视、这类媒体,或通过文字、数字这类符号间接的感受到。利用cai软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一系列由精心组合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构成的教学内容组合物,使受教育者同时得到多种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为教师寻找教学用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教师从繁重的、费时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脱出来。教师们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腾出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有机结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共同的探讨、分工合作,最后实现国内教育资源共享,而计算机特有的复制功能,又为国际合作、互通信息提供了可能。
幼儿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现代信息技术尤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美术活动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活动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幼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幼儿从活动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幼儿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年龄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内容和幼儿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每一个活动都有其重点和难点,学习兴趣是幼儿对学习的一种积极地认识倾向,它是幼儿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单维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多维的网状知识结构的特性,适应了幼儿的认知方式,促进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教学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软件在教学中还可以将不易被幼儿理解的难点部分作定格处理、分解演示或反复显示,可以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化深奥为浅显,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使幼儿乐学、爱学、学有成效。美术活动也不例外,如何化解这些重点和难点,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它,这时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幼儿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幼儿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育效果。
篇5: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我叫xxx,现年xx岁,在xxxx任教,xx年来,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
回顾自己教育教学过程,我能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坚定不移地执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学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对同志待之以诚、虚心请教。在劳动纪律方面,做到早去晚归。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既然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百分之百地投入,所以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发愤努力,不甘落后,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每一位学生。
回顾往日的情景,我常常在业余时间撰写语文经验交流论文十多篇。其中在全国写作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省级论文获二等奖多次。另外辅导学生写作获省二等或三等奖多次。
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多次获镇第一名,县前几名。尤其在今年六年级毕业汇考中取得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的取得与自己平时的努力密不可分。在平常的工作中,首先认真学习教材大纲,熟悉大纲要求,学习和引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取他人之长成补己之短。用平常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知识,结合儿童心理规律,进行大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语言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艺术教学,运用形象的比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运用循循善诱的启导,开发学生的潜能,设计新颖别致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中,我常常把教具运用到教学中,并自制教具上百种。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改革开放”,即“六个解放”: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双手、嘴巴和头脑,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做到这些,一本本教材不知陪我度过了多少个休息的日日夜夜,不知多少次看到镜子中试着做出各式各样声情并茂,这些并没有什么,只要能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饥饿的眼睛,一次次地变为欣喜的满足,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教学中,我尝试使用目标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打造高效课堂,总结成败,把它们记录在案,教学时可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在名师的指导下,目前,我用“和谐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把音乐引入课堂,在韵律中,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精神得到振奋,学习主动性得到鼓舞,起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寻找到成功的方法:“辛勤+爱心”。在工作中,我常常把学生装入心中在学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中我是学生的老师;游戏中,我是学生的伙伴;行为活动中,我是学生的表率;生活中,我是学生的慈母。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泼的成长环境。在教育学生时,我把真诚的爱,最严厉的爱,最慈祥的爱适度地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对待开小差的学生略带责问的笑容,使他们心领神会地好好听课;对违犯纪律的学生,给他们一个谅解的眼神,使他们感到内疚,并改正错误。我对学生从不吝啬每一句表扬的话,为的是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受到不同的鼓励。我时常教育学生时,斟酌每一句严辞厉语,为的是不让幼小的心灵烙上伤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我时常用自己富有儿童气息的语言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充分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特别是注重滞后生的转化,是教书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在班上建立了包括学生家庭的情况、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的在内的家庭---学校潜能开发滞后生转化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定的措施,广泛开展:“一助一”、“结对子”带帮活动,形成了教师整体抓,班干部分头抓,家长配合抓的喜人景象,平时工作中对滞后生不歧视、不贬低,通过细微的观察,促使他们进步,表他们补习功课,学习上耐心地指导,遇到困难助一臂之力,结合名人故事激励,定期家访等措施,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净化心灵,又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积极开展“爱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的三心系列活动,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育人因素,课下同学生在宜人的校园中散步、谈心,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畅谈美的生活,追求美的理想。
在这三十多年里,我时时刻刻做到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一次上课前必都先站在教室门口候课;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做事讲文明礼貌,我都躬身先行。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渐把成绩赶上来,并将火热的情感转化为奋力拼搏的动力。
当然,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多少次在事业和家庭这架天平上,我选择了事业;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我服从集体利益。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理出了新思路。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尤其是对智能待开发学生,做到不体罚和不变相体罚,对他们动之以情,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
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年所走的路,我深深体会到: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工作是艰辛的,但我感到培养人的事业是非常伟大而光荣的,我感到生活很充实。今年,我殷切希望被评上淇县劳动模范。
篇6:《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学习生字词,朗读体会课文。
一、谈话导入,启动感情,揭示课题。
1、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师导: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2、导:看着辛勤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为老师载下了一株紫丁香(课件出示一株紫丁香,音乐停)。
3、师随机向学生介绍紫丁香板书:一株紫丁香,并教学生字“株”。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插图,说说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你想为老师做些什么?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2、现在,让我们把这一切都交给这株紫丁香吧!
3、自读课文,图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提出不理解的内容与问题。
4、检查自学情况,指明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轻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是谁种的?种在什么地方,你从哪一节知道的?
2、指导朗读第一节,为什么要踮起脚尖?体会并朗读本节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并全班汇报。
(1)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划一划课文中的句子。
(2)合作填写学具卡片(可口头填写)
我们在小院里载下一株紫丁香,让它绿色的枝叶夜夜好,让它沙沙的声音帮您;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您的;让它的花香飘进您的。
4、师导,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愿望,他们多想把这些愿望说给教师听啊!请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读出感情。
5、汇报朗读,随学生喜好,指导朗读。
第二节:亲切美好
第三节:抓住“疲倦”教学,老师为什么会疲倦?给“疲倦”换词,读出轻柔的语气。
第四节:理解“挂牵”,老师“挂牵”我们什么?谈谈你印象中老师对小朋友们关爱的事,提供句式:当……时,老师……,从而理解“时时”。
第五节:课件或自制幻灯片:夜已深了,星星也困了,老师仍在工作,你们去劝老师,让他早点休息吧!
6、总结:一株紫丁香给老师送去了绿色紫花的美丽,也送去了同学们的尊敬、热爱和关心。
7、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积累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句子、名言或诗句,并指导收集和摘录或做成贺卡。
五、课堂小结
师:课文中的“我们”是我们的榜样,爱师、尊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应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
篇7:语文教研组先进事迹材料
蒋海峰老师是鹤岗市绥滨县第二中学一名优秀的教师,现担任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参加工作20年以来,蒋老师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蒋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参加工作第三年,他就勇挑重担,担任了初三数学教学任务。他注意研究和把握中考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跟传统的数学三轮复习教学法相比较,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中考选拔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中学是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这一方面,蒋海峰老师也一直走在学校前列。蒋老师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逐渐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初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以建构主义的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又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受到市里电化教育专家的一致肯定。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王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周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蒋海峰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大学,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蒋老师多次和王某某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在初中时,蒋老师的语文十分薄弱,也曾经灰心失望。但是经过努力拼搏,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最终考进佳木斯大学继续学习)同时蒋海峰老师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某某最后以骄人的成绩考进了第一学。每每讲到这些事情,蒋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1 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蒋老师力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他十分注意发挥班委和团支部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十分注意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三、争做优秀教师,乐于吃苦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蒋老师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年,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年至今,他连续十七年担任班主任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2006年,蒋海峰老师因为腰部肌肉拉伤,严重化脓,站立行走都十分困难,晚上睡觉只能趴在床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是被他拒绝了。整整一个多月,他每天就靠吃止痛片来镇痛,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讲台,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担任初三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每次的测验卷,蒋海峰老师几乎都能做到当天批改完毕,第二天及时讲评。随着近年来加选历史的同学越来越多,批改完试卷的时间也逐渐由原来的晚上十一点发展到现在的凌晨一两点钟。
蒋海峰老师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也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2007年12月被绥滨县评为优秀教研组组长。
2007年12月
篇8: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这三天,参加了县上的小学教学改革能力大赛,并有幸成了主持人。10月23日一天,听了8节课,有英语三节,数学两节,音乐一节,美术一节,品社一节,可谓是好好当了一回学生,品味到学生的酸甜苦辣,品味到我们教学观念转变的迫在眉睫。
全县8个学校的教学团队参加了本次的活动,从教学设计、说课、课堂教学、评课、反思5个方面进行了团队之间的大比拼。可以说老师们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在团队互助中,在自身努力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把最好的自己表现了出来,其中还不乏优秀者。令人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说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这三个环节,老师们有准备的时间,表现得很不错,这可以让人理解。但是评课和反思环节更为精彩,老师们在团队老师的磋商中,在自身身心的投入中,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写出了自己团队的水平,写出了自己的提高和感受。一项活动,切实开展了,全身心投入了,团队成员的每个人的力量发挥出来了,这个团队就进步了。这不得不让人惊讶于团队的力量。
二、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8个团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教研强势的学校,也有教研薄弱的学校,有县城的学校,也有农村的学校,本来放在一起比赛就是不公平。但是我们的8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都勇敢的站在台上展示了自己。在比赛的过程中,就是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评课有不同意见了,大家争一下,理越辩越明。有不足之处,别人指出来,也都能够虚心接受,大家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学习,所收获的就不只是教学方面的了。
三、评委老师的准确点评和引领。
在活动的最后,安排了评委分学科点评的环节。毕竟我们的评委是每个学校挑选出来的学科带头人,理论水平高,课程理念熟悉,看课看得也比较透彻。既能明确每个精彩环节的设计意图,也能找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了改进的方向。这样就给全体参赛老师起到了指引作用,使原本不明白的问题清楚起来,使原本模糊的意识清晰起来,使刚萌生的进步方向明确起来,给全县各学校的教研指明了方向。
四、教师以生为本的理念亟待落实。
虽然,在教学设计中、在说课中,我们几乎每个团队都喊出了以生为本的口号,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效果很不理想。无论是学情分析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置,我们只是在走形式的说着时髦的话,可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并没有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而有效的学习,老师牵着孩子走的现象还很普遍。真正的换位思考,从备课开始就要转变理念,教案从为老师好教的设计转变为为学生好学的设计,选择每一种方法时,我们要思考怎样的方法孩子喜欢而且又有实效,这样的方法才能为我所用。不管是生本理论也好、杜郎口的学案导学也好、昌乐二中的271课堂也好,他们都是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先学、实践、体验、交流、探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所以生活在那里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课堂是高效的。
五、校本研究亟待加强。
我们的学校如果平时的教研活动能够认真扎实地开展,我们的老师如果平时能够认真上课,我相信教育教学能力是通过常态课来体现的,展示课来强化的,我们参赛的老师绝对不会是今天的这样的随意。有些老师学科用语不够准确,有些老师单词读音不够标准,有些老师的板书不够美观等反映了我们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薄弱。只有老师有示范引领作用,有热情的感召力,有积极进取的动力,才能领着我们的孩子走的更远。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的精河县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密切了,每个学校的领导重视了,每个学科的团队和谐了,我们收获的才是孩子们如花朵般得万紫千红的绽放。
篇9: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万能
《四时田园杂兴》是西师大六语下册第二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熟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把诗意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劳动人民的赞美。
1.了解作者范成大及其《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进一步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诗歌的意境。3.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导学互动
多媒体课件
一提纲导学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
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首诗。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
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因为有了这60首《四时田园杂兴》,石湖的田园风光显得更为诗情画意了,也因为这60首传诵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大家又把范成大叫做——范石湖。
2、出示导纲
了解作者范成大及其《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2展示评价(美读第一首:
在范成大眼中,田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能成为《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角。(出示)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请大家自由读读,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四时中那个季节的风景?(生自由读)
蛱,蛱蝶指的就是蝴蝶。
谁来读读这首诗,把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读好
读出来了吗?(春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的?
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春天田园怎样的画面?(自由读)
从这几句诗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田园风光,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1.梅子金黄杏子肥,
“肥”就是指梅子的个儿很大,是这样的吗?这就是金黄的梅子,肥大的杏子,我看到同学们惊喜的表情,那就请你带着这份惊喜来读读——相信诗人的感受也和我们一样。我们一起读,和诗人分享这份惊喜!
2.麦花雪白菜花稀。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春的气息?麦子开花白白的,菜花稀稀落落的。
果子肥,菜花稀,他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着,你还看到了什么?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就是范成大眼中的家乡,诗人的心是多么悠闲,他淡淡地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用文字描出来。这样的田园风光,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美。(板书:风光美)
谁愿意美美地来读读整首诗让我们一边想像,一边读,把这份美,读出来!(齐读)3质疑解难
三导学归纳
1、学生归纳
课文围绕“学会聆听”、“把聆听的经验教给他人”展开故事内容。
2、教师指导: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
2、编题自练
四时田园杂兴动物蜻蜓
蛱蝶
植物梅子
杏子
麦花
菜花
篇10:初中体育课教学反思日记 初中体育课教学反思简短
我发现,对女生体育教学内容要尽量安排难度适中,运动量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一些器械项目,并且难度不大容易掌握的,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中长跑,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也就是说,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脏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
二、要爱护尊重女生。其实很多初中女生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调试期,体育教师不可一味的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强加给学生,特别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的调试,遵循区别对待原则,让她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动起来。
三、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比如参与学生的练习和活动,自己的“动”是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且对树立形象和威信效果都很好。再如,以点带面,也许不是所有女生赞同你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但可以从那些学习积极优秀分子作为抓手,实行同伴帮助影响,尝试这中方法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要想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就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而调动女生的积极性更为关键,只有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
篇11: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自读导言】
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把小说的学习推进到欣赏评价阶段,这其中蕴涵了有益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训练,相信学生能满怀兴味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解说: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
2、以虚拟的小说空间,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其人生体验。
(解说: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以文观己。
(解说: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
【自读程序】
一、导入
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解说:导语既要涉及文章内容主旨,又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2、再次浏览课文,以小说三要素人物十环境十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
(解说:在两遍略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了解了小说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既回顾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例: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3、如果你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你可能会给它取什么名?你喜欢小说现在的题目《孤独之旅》吗?为什么?
(解说:这两问重在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给予他们自由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体会孤独二字。)
请学生找出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注意体会。
(解说:这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描写进行分析品味的能力。)
4、读小说第二部分,品味杜小康在这场暴风雨中的表现。选出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品评他长大了,坚强了的形象。
(解说:可参见自读参考内容。)
5、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
(解说: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讨论、交流。)
三、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自读点拨】
一、关于题目
让学生自由命名,可以从很多角度人手,如:介绍人物(主人公),概括内容,渲染环境,揭示主题,引起悬念等。只要恰当,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既然有如此多的可能性,而我们的作者却独独选用了孤独之旅,匠心何在?
明确:
1、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孤独之旅,实际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
3、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
二、关于孤独
课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比比皆是。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惟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亲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读思考】
1、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你能体会出其中的用意吗?
明确: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他们一点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
写鸭群也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文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语句,请将它们找出并加以鉴赏。
明确:如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少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出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3、反复朗读并摘抄文中精彩句段,积累语言。
篇12: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本活动的目标是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听一些独特的声音。教具游戏的准备──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若干;舞曲音乐。幼儿活动准备──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1.通过可爱、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会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
首先,通过认识新朋友──漂亮可爱的罐宝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其次,通过操作活动“喂宝宝”尝试自己制作响罐,幼教之友《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这样的设计,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动手机会和表现,在猜想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测、去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最后,在户外活动中,深化主题,愉快的结束活动,使幼儿意犹未尽的渴望再次的活动。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3.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1.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他们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与经验。
这次活动的不足是:师幼互动少了一些,在活动中可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篇1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能力目标”。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篇14:赠汪伦教案及反思 赠汪伦教案大班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古诗教学新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课中交流资料,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搜集资料信息、辨别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导学《赠汪伦》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悟法”,让学生在“初读、细读、熟读”中“理解、感悟、体味”,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赠汪伦》之后,我又大胆超越教材,实施“学一带一”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另一首新诗,大大地增加课堂的容量,拓展学习古诗的视野和空间。这正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教师出示四项课外作业让同学自由选择,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空间。
当然,在尝试的过程中,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差异?如何更好地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困惑,将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断探讨的话题。
篇15: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全套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和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形式)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一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甘地被刺》。p51页
2、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7—60页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请大家找出你最先看到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思考一下,何为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生:各自读出自己手中报纸中的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就是写出新鲜的事;新闻要真实;新闻要吸引人,特别是标题……”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来准确地概括一下: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本质就是真实,我们说新闻新闻,为什么新闻姓“新”而不信“旧”呢,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快是新闻的竞争条件,也是新闻的质量体现,也就是说快速是新闻的生命,那好,根据新闻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板书: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特点:真实(本质)快速(生命)
当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特写等文体;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的是消息这种文体。
好,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新闻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p58页从第二自然段看一直到59页中间那一部分,边读边画重点,2分钟时间,然后我叫同学来回答问题。好,现在开始。
师:提问:新闻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师:完整的消息标题包括什么?
生:引题、正题、副题
师:什么叫做导语?它通常包含什么?
生: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的一句话叫做导语,它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板书: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篇16:学弈教学反思不足 学弈教学反思优缺点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因为同学初学文言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读几句平时积累的选自文言文的警句,说说对每句话的理解,然后与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字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冻远……)。最后老师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遗产,是传承古代文明的媒介……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情境的创设,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所以这节我坚持“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学生学习首先遇到的困难,所以开始老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体会到老师读得速度较慢,停顿较多,然后出示课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该在哪儿停顿,接着学生看看停顿节奏试读,老师在相机点拨指导。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顺利地过了朗读这一关。
初学文言文,给学生们以学习方法的渗透也很重要。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时,我没有采用提问式串讲,而是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当学生交流了对每句话的理解时,老师给与学生肯定的评价。并告诉他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是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先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起来讲讲一讲。我想有了这篇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学下一篇时,学生一定会学得更轻松。
语文课标中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弈》这一课思想内容较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所在学生了解了内容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联系实际谈一谈你有没有故事中人物的经历和体验。同学们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谈,从学习到做事,都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的学是什么效果,三心二意又是什么效果,谈地很到位,这样使文章主题得人升华,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的培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篇17: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万能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如:
“庐”:我游过庐山,认识这个字。
“炉”:火炉,冬天我们家要生火炉。通过和“庐”比较,记住字音、字形及字义。
“吴”:我妈妈姓吴,口天吴。
3、个人情感体验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
“岭”:我喜欢“岭”字,因为山岭是我们的`绿色屏障。
“疑”:我喜欢“疑”字,因为我喜欢质疑,老师经常夸奖我,说我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4、写字指导:
⑴ “我的发现”:
“口”在左边高又小(鸣),“口”在上下小而扁(吴、含)。“山”作偏旁竖折斜(岭),“火”在字左捺变点(炉、烟)。
“含”字上边“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细心分辨清。
⑵示范讲解: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1、创设情境初读:
⑴介绍诗人,激发读大诗人诗作的热情:
李白、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他们俩漫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你们读过他们的诗吗?还想读他们的作品吗?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
⑵欣赏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感悟诗意: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观察本课两幅插图,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李白看了庐山的瀑布,写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绝句》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景色。你们看了插图,读了古诗有什么感受,快说出来给同学听听。如:
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感悟到庐山瀑布的壮观。通过看插图体会到云雾缭绕,瀑布像从天上流下来的一条河。读杜甫的《绝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组成的春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3、合作学习,熟读古诗:
在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自己认为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讨论和交流。小组集体读古诗,为背诵做准备。
4、指名、全班齐读两首古诗。
5、进行朗读、背诵比赛:
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朗读古诗的比赛,评出优胜者,大家议一议,他们为什么获胜。
⑵自荐参加背诵比赛,并评出几名优秀者。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百范文: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课外选一首古诗,自己读读背背。在班里开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外学到的古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在政治上也未能施展抱负。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前人编注的李白诗文集中,以清王琦所注《李太白诗集》较为详备。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前,居住长安近十年,抱负不能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杜甫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反映了各阶级阶层的动态、思想及矛盾,多方面表达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是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古体、格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感深沉。有《杜工部集》。
篇18: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的特点,懂得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的美。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朗读课文、学会用渐渐说一句话。
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吗?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板书: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老师范读课文
想: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的什么?
板书:天树叶菊花果子庄稼
(一)、学习第一节。指名读。
问:这节有几句话?你知道?什么?
(二)学习第二节,指名读
1、问: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你感觉怎样?
2、板书:高蓝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节,各自轻声读
1、的树叶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板书:红黄落
慢慢渐渐各是什么意思?
2、谁会用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
归纳:第一句话得很具体慢慢渐渐
发红变黄秋风一吹,就、、、、、用词到三正确准确、写出树叶的变化。
3、读比喻句:
(1)问:把飘落的叶子在做什么?
(把落叶飘下来的样子比做蝴蝶飞舞)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句子,也就是说把什么比做什么叶做比喻句。
(2)这样写写出了落叶的什么?
(3)落叶这样美我们应该怎样读?
(4)指导读句子老师,指名读
它们/像一中时蝴蝶/在空中/飞舞
(四)、学习第4节,提名读
1、菊花有什么变化?
板书:黄白紫
2、风一吹怎么样?
3、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五)、学习第5节,指名读。
1、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苹果柿子
2、各写了苹果,柿子的什么?(颜色形状)
3、你是从哪些词里看出来的?
4、笑是写人的表情的,作者写苹果笑红了脸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拟
人)
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6、计柿子的句式?
问:这是什么句式?
把什么比做什么?
一个个说明什么?指满是什么意思?
7、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
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
(六)学习第6节,指名读。
1、问: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从什么地方看出庄稼熟了?
板书:稻子玉米豆子金黄
3、理解:一片金黄
过渡:,天高气爽,树顺有红,有黄,菊花五颜六色。果子,庄稼都丰收了,所以说是什么季节,什么画卷,我们一起读第7小节。
(七)齐读第7小节。
1、问:为什么说是丰收的季节?
为什么说是美丽的画卷?
2、指导学生观察插科。
小结:本课以天空,树叶、菊花、水果、庄稼在的特点,描绘出一幅的美景,使我们了解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
(八)、指导朗读全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样子,练习读出自然段停顿。
2
天高蓝
树叶红黄落丰收
菊花黄白紫美丽
果子苹果柿子
庄稼稻子玉米豆子金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苹果()的叶子
()的柿子()的天空
()的画卷()的季节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来了,天那么(),那么()。树上的叶子有的慢慢()了,有的渐渐()了。菊花开了,()的、()的、()的,散发出阵阵(),果园里,()的苹果笑红了脸,()的柿子像()小灯笼挂满枝头,田野里()熟了,()、()、()一片金黄。
2、用渐渐写一句话。
如;小树渐渐长高了。
篇19:两只鸟蛋课文教案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两只鸟蛋在什么地方?它们怎么了?)
直接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认”中的十二个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向别人请教或查书来解决)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重点指导“凉、轻、定”的发音。
.出示“我会读”中的短语让学生认读。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教师检查读书效果,指导学生读正确。
.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喜欢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读完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师分节指导朗读,体会每小节表达的情感。
第一小节:要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感觉读出来,还要把“我”拿着鸟蛋那种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第二小节:要把**的语气读出来(可分角色朗读)。
第三小节:要把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读出来。
.读第四小节时可以质疑。
第四小节中的“仿佛”可换词来理解,“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通过看插图理解“目光、投向”。提问: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读后提问: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篇20: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不灭的灯,指引着我们勇敢地前进。下面,我就这次演讲的机会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心中的那盏灯,它就是——《用心工作,快乐生活》。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及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十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我便有一个执著的信念,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用心工作,快乐生活,尽我所能地把学生培养成人。
在日常教学中,把事情做“易”、做“细”就需要用心。用心做事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譬如,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力图用最短的时间去熟悉学生,牢记学生的名字,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他时刻都在老师的关注之中,老师并没有忽视他的存在,这样就在无形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对学生还要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宽宏大量,公平合理,不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后进生也不用歧视的目光去看待,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我的亲和力,从而喜欢接近我并愿意接受我的教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知道,人生是酸甜苦辣的混合体,人的一生可以没有很高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工作的乐趣,因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快乐,快乐地工作才能更快乐地生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它占据了我们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份工作保持兴趣,那我们就是在浪费生命。它不仅仅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社会理想的途径,是获得快乐的源泉。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这份工作,这样可以使我们活得更充实,更有满足感。比如,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我,工作是烦琐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对此,我不能大发雷霆,更不能逃避,而是脸带微笑,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去跟学生交流沟通,肯定他们做对的地方,而对他们存在的错误给予批评指正。只有这样,犯错的学生才会从心里接受你的教导的。而看到学生的良好转变,做教师的我们也会深感欣慰,从而获得快乐!
用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是我这么多年来所一直坚守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我努力坚持着,经受着生活的考验与挑战,用阳光的心态去享受每一天,享受过程,即使跌倒了,也要怀着坚定的信念站立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