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教育》观后感【最新20篇】
世上道路千千万,交通安全千万可得放心上,每年交通事故的数量是触目惊心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道路交通规则,爱惜生命。今天小编整理了《开学交通安全教育第一课》2024专题节目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浏览
2517范文
1000篇1: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字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了一位银行家安迪,因谋杀罪,锒铛入狱,被送往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该片经过剥削人生自由和高度体制化的特殊背景,来展示“时间流逝,环境改造”带来的恐惧和无奈,来传递主题——“期望”。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安迪身上传递的无处不在的期望和正能量。安迪被“三姐妹”欺负、殴打,他一言不发。因为他明白进入肖申克,便与外面的世界永久地隔绝了,你不明白在这会发生什么,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死亡。很显然,他选择了前者。无论是被“三姐妹”欺辱、殴打,还是他人恶语相向,亦或是关监禁,他都一言不发,毫不在乎,眼里期望的光芒从未消散。
在监狱枯燥乏味的日子里,他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态度。他亲手打造了整个英格兰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在这样充满体制化,日日如一、年年如一的地方,他却依然心怀期望。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期望是永久不会消散的,它一向在我们心底,是别人抹灭不了,拿也拿不走的;期望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事物!
是啊,期望是最完美的事物啊!期望谁也无法抹灭,除了你自己。要么选择心怀期望,要么自甘堕落!因为心怀期望,所以才使安迪有了越狱的胆量;正因为心怀期望,所以安迪才有了拯救生活的念头。因为心怀期望便可让自己所向披靡!所以,经过20年的坚持不懈,在一个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悄无声息的从那个瑞德曾夸下海口说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隧道逃离出去了,他得到了救赎!因为心怀期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因为心怀期望,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
影片中有一句对白发人深省,让人感同身受。“肖申克没有一个人有罪”,这句话微乎其微,却极富讽刺。无一人有罪,监狱里的犯人竟无一人有罪,多么讽刺啊,可笑至极!明明无罪,却要入狱;明明无罪,却要替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背负一辈子的骂名;明明无罪,却要将牢底坐穿。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只能将生死存亡寄托在一个人的只言片语中,又或者一张冰冷的审批书上。法律没有公平可言,看似有罪的犯人实则无罪,而那些看似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君子”的躯壳内里却是一颗血腥、丑恶、贪婪的黑心!
影片留给我太多的感悟和感叹,我们要怎样应对这纷繁复杂的人世?我想:这个世界不必须完美无缺,不必须事事公平公正,但只要你我都能循着心生活,都能心怀期望,好好生活。正所谓“强者救赎自己,圣人普渡他人”,心怀期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心怀期望,就是对心灵最终的救赎!
篇2:北京冬奥会宣讲观后感 北京冬奥会观赛
翠螺山远远望去,像一只巨大的螺蛳卧在江边。满山的青松翠竹,像在螺壳上披了一件翡翠的衣裳。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太阳公公伸着懒腰,也在慢慢往山顶上爬。登山的古栈道上也来了很多锻炼的人。我说:“大家可真早啊!”“是啊是啊,我们也赶快热热身,上山吧,我都等不及要从山顶看看长江了!”冰墩墩说。
刚爬到半山腰,我们就看见了一位老爷爷,它扶着一棵路旁的大树,好像有点不舒服。冰墩墩赶忙冲上去,对老爷爷说:“爷爷,您是不是累了,要不先歇会吧!来来,您可以坐下来,靠在我的身上。我身体软软的,可舒服呢!”我也一起过来,扶着老爷爷坐下,给老爷爷喝了点水,老爷爷靠在冰墩墩身上,笑着说:“嘿嘿,靠在你身上,真的好温暖,好舒服啊!”休息了一会,老爷爷精神似乎好多了,他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的帮助,山上风景很美,你们一定要爬到山顶啊!”才向我们道谢,老爷爷就又继续往山下去了。
我们三个一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一边继续往山顶上爬。可能是平常锻炼太少了,我累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看到冰墩墩比我个头小,还比我更有精神,我在心里也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加强锻炼,可不能输给他了。快到山顶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哭声,我们寻着声音找,原来是个小朋友因为顽皮和妈妈走散了,还把腿给摔破了,正哇哇大哭呢!我赶忙过去,轻轻抱住他,帮他擦干眼泪,说:“别害怕,有我们在,我们会陪着你找到妈妈的。”我从背包里拿出创口贴,给小朋友贴上。冰墩墩也连忙挤过来说:“别哭啦,你看你看,我像不像一个大大的冰糖葫芦呀!”“不像,一点也不像,你就是个大熊猫!”小朋友含着眼泪,噘着嘴说。“不信你舔舔我的圆脑袋,看看是不是甜的!”,冰墩墩低下头,把脑袋伸到他的嘴边。小男孩半信半疑,还是没忍住,伸舌头舔了一下,“哇,真的是甜的,和糖葫芦一样呢!”就这样,小家伙终于笑了。我在路上找了一位阿姨帮忙,给小朋友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很快他的妈妈就赶过来了。
太阳公公爬上山顶的时候,我们也终于到达了山顶的三台阁,我和冰墩墩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爬山的辛苦全都忘记啦,吹着江边的风,看着脚下的滚滚长江,远处长江大桥上的车辆来来往往,我无比自豪地介绍说:“你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江边诗城。”
下山之后,我和冰墩墩道别,他就要启程去下一站了,我们相约2022年在张家口赛区见,到那时,他也要带我去爬爬崇礼的翠云山。
在这一天的登山旅途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欣赏到了风光,更重要的是帮助了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真是幸福而温暖的一天。
篇3:全民目击观后感简短
我总感觉国产电影没有美剧有现实感和紧凑感,好长时间没有主动看过国产电影和电视剧,总觉得假、空、呆——演员演得太过造作、内容空洞无悬念、镜头缓慢呆滞。
因为是孙红雷演的,感觉应该属于演技派电影,就下载《全民目击》至手机了。但下载了一个多月,每次总是让美产电影抢了时间,直到前两天晚上觉难睡,才把它看完。
情节真心不错,演员真心会演,特别是那个演女儿的,我上网查了下叫邓家佳,那眼泪真的是说下就下,非实力派演技难有。但我觉得电影的主题才是电影最大的收获,因为它不会因为电影的结束,中止娱乐了很快被人淡忘,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产生共鸣和沉思。
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做牢,制造假证据替女儿顶罪,即使丢命也不让女儿在牢狱中白白耗费青春年华。本来他造假证应该受到谴责的,但他得到的却是人们的同情、理解,甚至是帮助,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很自然,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父母是孩子的盾。
当我为那位父亲流泪时,并非我的泪点低,而是心灵的共振。只要为孩子好,我们真的会为孩子做任何事。
我有一个差不多一样年龄的女儿,推心置腹说,我愿意做一切对她有意义的事。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怀疑过份的保护会不会让她学坏,就象林萌萌因为过份养尊处优而冲昏头脑。但即便我的头脑里有这种担心,当她犯错的时候也依然狠不下来苛求于她。有时候,也会气得失去理智,骂上一两句恶毒的语言,但是很快怒火就会被那与生俱来的母爱取代,心疼地向她嘘寒问暖,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愧疚地责备自己伤人的话语,马上来个180度转折,把原本准备刺向她的矛刺向自己,突然变成了保护她的盾。
有人说,父母上辈子都是欠了孩子的,这辈子是要还孩子债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都心甘情愿做孩子的“奴隶”: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冲锋陷阵,在她有所需求的时候总是雪中送碳,当她委曲受伤的时候总是恨不得替她疼痛……所以,也就有了那位父亲的做法,当孩子需要救赎的时候,他以身轼法,以命换刑。
篇4:观看了长津湖的观后感 消防大队组织观看长津湖
今晚,我们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的较量,迫使美军撤离,而水门桥就是美军撤离的必经之路,志愿军为了阻断通行,在物资短缺装备告急的情况下,与美军周旋,“三炸三修”的故事。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连长伍千里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不停地在我的耳畔回响,脑海里也不断地浮现着一个个英雄的壮举。
当看到平河被坦克拖拽、碾压下,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侧脸看向连长,告诉他“开枪”,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当看到余从戎全身被火燃烧着,却依然选择狂奔引走敌机,直到整个身子化成灰烬才终止,我的内心无比地震撼;连长伍千里只身落入敌群,面对几百个手握机枪的敌人,他没有跪地求饶,而是从容地笑着,准备完成任务,不幸的是炮弹没有爆炸却被敌人接连击中数枪,在即将坠落桥下时,他用手里的机枪燃爆了炸弹……
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看到了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同暴风雪斗,同坦克斗,同燃烧弹斗,同装备最好的人数比我们多好多倍的美军斗……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胆怯,而是忘我地无条件地完成任务!
坐在暖室里,外面也是正下着雪,让我情不自禁地把七连战士作战的场面和自己比。比环境,我们不用到寸步难行的暴风雪中工作学习,然而吹着暖风的我们却难有他们那钢铁般坚定的意志;比面对困难的勇气,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任务的决心和行动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而我们身体健康无碍,却有很多理由将当前事搁置或拖延下去;比牺牲精神,梅生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炸桥,他们修一次我们炸一次,哪怕只有一个人要完成任务。”从当兵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生命交给了国家和人民。而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我们,有时候为了个人利益却很难取舍……七连战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他们的英雄壮举,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榜样和力量!
水门桥之战,给每一位观众上了一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观影现场,不断传来发自内心的惊叹声、惋惜声和阵阵的啜泣声,从这些声音里我听出了他们和我一样地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有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篇5:阿甘正传观后感200字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理解,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奇迹。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你都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这其实是影片在暗示: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实。幼年的阿甘腿有残疾,阿甘的母亲不得不为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子,以辅助行走。放学后,同伴们在路上讥笑他,玩弄他,追赶着扔石头。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不在束缚着他,他奔跑如飞。同伴们追不上他,眼睁睁的束手无策。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也为以后的其他奇迹揭开了序幕。
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本以为他的人生走到这里已经是很完美了,没想到他的人生的精彩片段才刚刚结束。很不久,他参加了越战。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顺利地跑出森林,到达安全的地方,但是他又想到了自己的战友,他又重返战场,把自己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地背了回来。他的动作充满了滑稽。但是场下的观众是无声的寂静,每个人都在为他默默祈祷。或许会有人说阿甘傻,不应该冒着生命危险去就那些平日里带他不好的人。但是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阿甘后来在军营了学会了打乒乓球,他的技术令人不可思议,我猜想其中一定是有秘诀的,那就是教他打球的那个老兵讲的一句话:始终盯着那个球。知道这个秘诀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人打得出那么漂亮的球,那就是因为没有人盯球盯得像阿甘那么专心。
回国后,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们却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可笑。但是更多的给我们的感觉是,阿甘真的很实在,像中国的“傻根”。
阿甘后来成为某个乒乓球拍的代言人,并获取了一部分钱,他买了只捕虾船,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开始毕竟是艰难的,但是长生天总是喜欢偏爱执着的人,送来一场风暴,损坏了其他捕虾的船只,这样他的捕虾生活就蒸蒸日上了,赚取了一笔钱,让自己战友的妈妈不再为别人煮虾,反而过上了富人
篇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受400字
——题记
这一段足以称之为座右铭的文字正是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呢?上面这段文字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而作者与他笔下的人物也用他的行动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历经病痛的折磨,却丝毫不放弃,仍旧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难怪这本书被评价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也是人生的教科书啊!
文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工人子弟。他的一生即为坎坷。在残废后,却毫不灰心,依旧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随着病情的逐步加深,连他原本明净的双眸都失明黯淡了下去,可他却依旧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从不后退。他在狂风暴雨的建设工地上,面对难以忍受的饥寒交迫,他支撑着自己病弱的身体,没有倒下,顽强地如松一般立在了那里;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状况日益渐衰的无情打击,他不仅没有屈服,而且在这些事情的磨练下,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而这本书之所以是一部著作,他的关键的成功点就是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因此,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多么令人惊叹,他当过童工,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着折磨和侮辱,他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与贫穷,于是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后来他遇到了朱赫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他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人生上的挑战,但他没有一次有过丝毫的犹豫或者是退缩。可以说,在他的身上,有一种那个时代所凝聚的最为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于是,对于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的问题,小说中的保尔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现在我们写文章,只要一写人物,就会将这个人物无限地美化,似乎没有一点瑕疵这才叫作好文章,殊不知,这样的任务却失去了血肉。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缺点的人也不是有血有肉的。而这篇小说,不仅写出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也写出了主人公在某些方面不大好的想法,使得小说更为生动,有血有肉。
因此,我们在叙事时,可以学习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等,而我们的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但切记不能够好词好句堆积一起或是无病呻吟。
我们阅读这篇著作,不仅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且可以借鉴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真是极好的!
篇7: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我还不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但转念一想:以前,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撒热血,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不惜牺牲自己。不就是民族精神么?
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帮助贫苦穷困的人民;身残却意不残的张海迪;为了祖国的荣誉在幕后艰苦练习的奥运健儿。这不是民族精神么?
再想想最近那场“非典”,不正是中国人民团结统一,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才能克服的么?这难道不也是民族精神的表现么?
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人民最基本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中华人民才有衣食住行等行为习惯。人民的思想最容易体现出民族精神,做中国人都要有优良的品质,一切要达到更好,最好。就这样,民族精神吸附在你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上。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中国的名誉,千万不要做出让中国丢脸的事。
“民族精神”这个词语,他包含了许许多多深刻的意义,它体现 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的憧憬和理想。它象征着中国卓越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追求,这作为动力推动着中华人民把民族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因为这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的强大支柱
篇8:家庭教育促进法观后感100字
首先,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谁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根据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家长需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教育看来是学校的责任,是老师的的责任。但身处教育一线,我切实体会到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
其次,家庭教育法明确,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改变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要求的目的,意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同时,该法律还对加强监督管理“双减”政策实施方面作出了规定。此法律旨在将孩子从课后课外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带离。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身为党的孩子。崇高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未成年人健康的身心也是家庭教育法的根本。
最后,畅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教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从而打破“5+2=0”的尴尬场面,减少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不理解与不认同。在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上,法律明确规定其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坚持对学生实施长期的,有效的五项管理政策,教会学生如何让整合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此基础之上,家长还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学生,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学业负担和成长发展问题。眼光需要更长远一些,而不是只盯着学生短期的成绩和效果。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开端,家庭的教育观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很深的影响了学生以后将要受何等的教育,怎样受教育。同时,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希望与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直接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总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
篇9: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200字
王老师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有着为教育奉献一切的执着;她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决心;她有着一心只为孩子的忘我精神,她用自己最真挚、最炙热的爱温暖着孩子的心灵,也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王双铃老师接到一个班,这并不是一个优秀之班。但她没有推辞、怨言,而是默默地用她那炙热的爱温暖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她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那位经常上学迟到而沉默无言的女学生,在她的热情关怀、帮助下,终于振作起来了,使她有了进步,重新有了欢乐。
那位在父母赌博的影响之下,走上邪路的孩子,在这位不辞辛劳的园丁帮助、启示下重新成长起来。
也许你会说这多么平凡,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极大的鼓励,弥足的珍贵。这是这些孩子人生的起航点。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后一代的健康成长,王老师却把自己置之度外。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为了事业,为了孩子们,终于过度劳累及病魔的无情,让她倒下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默默的、默默的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与学生们。
在一片摇曳的烛光里,映出了老师的笑脸、学生的泪眼,这片烛光给人们的感觉温暖而痛楚。她用心地改变了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着在天使的翅膀下的那种温馨,带着他们走上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路,她是一个称职的灵魂工程师,她用她的心她的身,她的血肉都融入了这个她喜爱的工作中去了,而她的孩子们,一直都深爱着这个“妈妈”。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老师的伟大,被深深的感动。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她,做到了。同样身为人师,我将顺着这条轨迹继续前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篇10:狮子王观后感100字 狮子王观后感400字
暑假,妈妈和我一起观看了一部叫《狮子王》的电影。按照惯例,每看完一部迪士尼电影,妈妈就会给我购买迪士尼官方绘本,这次也不例外。一拿到绘本《狮子王》,我就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在书中寻找不一样的感动!
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有一个动物王国,国王木法沙和皇后生了一只小狮子,取名为“辛巴”。但自从小狮子出生后,国王的兄弟“刀疤”非常嫉妒,担心他威胁自己继承王位,于是就和其它一些背叛了国王的动物设计陷害辛巴。后来,国王为了救“辛巴”而献出了生命,辛巴也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刀疤”继承了王位。过了许多年,“辛巴”长大了,它知道了“刀疤”怎么当上国王的事,在伙伴们的帮助下,辛巴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新回到了家乡,铲除了他的叔叔和他的邪恶势力,让动物们重新过上了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狮子王。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候,读到的是满满的感动!当木法沙为救儿子辛巴摔死时,我想到我也有一个爱我的爸爸。记得暑假中的一天,爸爸带我去体育馆水上乐园玩水,高高大大的充气滑滑梯是我的最爱,从上往下冲下来真是刺激。可是刚玩一会,天突然黑下来了,乌云密布,雷声轰隆,狂风席卷着细沙漫天而来,我没有尽兴不肯离去,爸爸担心地大喊:“豆豆,快下来,起大风了很危险!”我赶紧来到爸爸身边,爸爸连忙脱下衣服让我穿上,把我揽在怀里,关切问:“冷不冷?”我摇摇头,心里很感动,小小的我体会到伟大的父爱!
再读这本书时,读到的是勇敢!“辛巴”虽然比“刀疤”弱小,但“辛巴”还是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辛巴”勇于面对这件事,它不怕困难,不懈努力,最终才取得成功。不像我们,什么事情都要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做作业都要爸妈帮忙,陪在身边。我真敬佩小狮子这种精神,以后,我也要独立做事不依靠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多帮帮爸妈做点家务。我相信,靠我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的!
第三次读的时候,我读到的是快乐!当辛巴和遇到的两个好朋友幸福快乐的生活在热带雨林,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也为他感到高兴!可是妈妈问我,为什么辛巴不干脆留在这里继续生活呢?对呀,为什么呢?我答不上来。“责任!”妈妈严肃地说,“辛巴肩负着保护家园的责任!”“作为一名小班长,你有责任吗?有什么样的责任呢?”我自问。在班级带好头,做学习的好榜样,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就是我的责任吧!开学后,我一定要肩负责任,做一个勤奋、认真、负责的好班长!
感动、勇敢、快乐、责任,就是我从《狮子王》里学到的!小狮子,我应该好好谢谢你,是你,让我懂得了很多。
难忘小狮子,难忘《狮子王》!
篇11:全民目击观后感简短
林萌萌喝多了,一时气愤开车撞了与其他男人传绯闻的父亲女友,明星林丹,没想到林丹头撞到一根铁钉导致其死亡。到这里剧情很正常。
接着剧情反转,林丹对其司机多有侮辱性言词,林泰即林萌萌的父亲长期与司机妻子有染,所以司机为了报复林泰杀了其女友林丹,他把林丹的头撞向铁钉,还顺便顺了一块300万的手表。奇怪的是有一个证据是一张写了司机杀人愿望的纸,一般人会把想杀了谁写在纸上?还有推动剧情的居然是女律师的诱导性提问,大部分提问都是:你……(做了什么),是不是?你……(恨谁),是不是?等司机承认了再拿出证据证明司机说了真话。我理解的流程是先拿出证据,证明司机有谋杀动机,司机不承认,把更有力的证据摆出来让司机承认谋杀事实,最后犯人陈述谋杀过程。
接下来剧情反转成是林泰不满戴绿帽杀了林丹,推动剧情的又是律师的诱导性提问,控方律师问林泰对林丹是不是巴拉巴拉,林泰怎么想的都是通过律师的嘴说出来的,逻辑呢?把主观臆测说出来然后承认了就变成事实了?林泰大喊:“我把她撞成肉泥,懂吗,不是用钉子扎死她”。尸检证明林丹是因铁钉而死,这是在承认犯罪事实?作案手法都错了。
两场证人变真凶的审问,律师和证人的情绪都很激动,这样的证词可信度会不会打折扣?还有,犯人不需要陈述谋杀过程的吗?什么时间,在哪里,我策划与受害者见面并按计划用某种方法杀害了她,或者临时起意如何碰面内心有什么变化具体怎么做杀害了她。如果口供没有遗漏,与证据没有矛盾,罪名成立。这是我理解的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
后来女律师发现证据有问题,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犯罪现场,是林泰雇人造的,并找2个背影像林丹和林萌萌的演员演了一出戏拍了视频作为证据。这个地方后来林丹的辩护律师也找到了,立刻打电话申请重审,电影在这个电话后结束了。没有介绍司机做伪证受到什么处罚,基本电影的最后半小时都在煽情了。
里面有个情节,林萌萌的老师说我不相信她会做这样的事,她的父亲说我相信不是她做的,她的同学也认为她是无罪的,在法院门口摆横幅。用直觉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是所有法律工作者及参与舆论的民众的大忌,会严重影响人对事实真相的判断。主观臆测不能证明一个人无罪,只有客观证据才能证明。有时候我觉得靠煽情来引导舆论挺可怕的,因为人的情感是先于理性的,真相就看不见了。
在知道真相就是林萌萌过失杀人之后,我觉得认识她的人对她的偏袒简直就是讽刺。而她父亲对她的包庇把罪名从过失杀人变成了故意杀人,如果再审,是不是还要重新证明这是一个过失杀人案?
我以为我看的是一个悬疑剧,没想到是一个亲情伦理剧。电影里说,这是一个关于父爱和救赎的故事。父爱?救赎?
我以为公平在法律中是最重要的,换个角度想:比如我杀了人,但是我没有一个这样爱我又有钱的爹,所以我要被判刑;比如我被杀了,因为凶手有一个这样爱她又有钱的爹,所以可以免刑;比如我的孩子杀了人,但是因为我很穷没有能力顶罪,所以只能让我的孩子去坐牢。当我认为法律没有偏见的时候,我才会信任判决的结果,才能感觉到法律带给我安全感。
父爱不应该是以“养不教,父之过”为名来顶罪,父母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犯了错误、受到处罚、真心悔过,这是成长中的一道坎,在孩子越过这道坎时父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并在惩罚结束后依然接纳孩子,才是救赎。我理解的救赎有几种:我伤害了别人,别人原谅了我;我伤害了别人,通过某种方式做出了补偿;我被人冤枉了,后来洗刷了冤屈。
我对这部电影,理解不了。
篇12:怦然心动观后感100字
又看了一遍老电影《怦然心动》,想聊聊配角罗斯基先生,小主角布莱斯的爸爸。
———“梦想和现实间的距离总有一个人要承受”
罗斯基先生显然是这部戏的可憎角色,从第一幕开始,他就限制布莱斯的想法,把他自己对贝克一家的看法潜移默化的装进布莱斯的脑子:那是差劲的一家,他们放任自己的草坪乱七八糟,他们给整个社区丢脸,和他们当邻居真不光彩。
他管教子女呆板苛刻,用自己的喜好限制他们的爱好和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影片后半段罗斯基太太请贝克一家来家里吃晚饭(虽然罗斯基先生很不情愿)。他问贝克家的两兄弟高中毕业的打算,兄弟俩说终于从高中毕业想从事音乐,并且在车库里已经开始开始录制音乐小样。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考不上大学才做此打算,而当他知道兄弟俩收到了好几所大学的录取后隐隐很吃惊(罗斯基先生的刻板印象发挥作用的结果)。
罗斯基太太说先生年轻是个出的萨克斯风手呢(第一次暴露过去的线索),罗斯基先生很尴尬。而后,布莱斯发现话题越是接近音乐,他爸爸就越沉默,他伪装出一副笑脸,其实心里很难过。
餐后整理厨房时,罗斯基先生不屑的说:那兄弟俩根本买不起录音设备,何况他们知道录一支小样要多少钱?(很明显他知道)那么多钱这兄弟俩只能靠偷盗来凑!(也许年轻时候的他就是动过这个主意的)然后爆发了父女之间的严重冲突。
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勾勒出罗斯基先生的人生轨迹:年轻时充满梦想的投身音乐事业,无情的遭受到现实的打击。可能是他的爸爸,像今天他打他的女儿一样,扇了他一记耳光,咣当一声,永远关闭了他的梦想之门。若干年之后,他变成了社会中规中矩的中产阶级,他结婚生子,他苛刻的管理他的家人。猜想其中就包括那个充满梦想的他自己吧。
罗斯基先生嘲讽贝克兄弟还可以看到嫉妒,他嫉妒如果贝克兄弟走得起这条路成功了,他将无法面对被自己关押了半辈子的另一个充满梦想的自己。
在罗斯基先生身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看到那个为了养家糊口而放弃了梦想的自己。所以看到别人无知无畏的坚持,我们冷嘲热讽;而当他们成功的撑到温饱,甚至撑到能立足社会名利双收时,我们承认自己既不坚韧也不优秀日复一日的为着别人加给我们的价值观,“泯然众人矣”。
篇13:电影观后感100字 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战火中的孩子,是我们的同龄人,然而,却有着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让我们走进他们,为他们深深期盼——愿他们,有一张平稳的课桌,有一间洁白的教室,有一所安全的学校,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王二小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他在放牛的时候碰到了迷失方向的敌人,他们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把他们带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四周“砰砰啪啪”响起了枪炮声,敌人才知道受了骗,为了报复,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狠狠地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王二小为了祖国,献出了年仅13岁的生命。
我们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了。但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一些损害班级荣誉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个同学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本来粉红色的墙壁,现在变得像涂鸦板一样,为了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更为了能得到流动红旗,我们几个中队干部自发拿出橡皮来,想把墙壁擦干净。那位同学看到我们的行动,自己也感到了羞愧,主动加入了我们,还在我们道歉。
我们做的这些小事和王二小的英雄事迹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都有一颗热爱集体荣誉的心。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如果看到有人破坏国家的安定团结,应该勇敢站出来制止他。我们要向王二小学习,学习他的吃苦耐劳,学习他遇到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更应该学习他在紧要关头把国家和集体放在第一位。
王二小只是这些战火中的一个孩子,还有“小萝卜头”、“小兵张嘎”、“潘冬子”……这些和我们同龄的小英雄们,为了我们今天没有战火燃烧的童年献出了年幼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说到红色电影,你们肯定就知道是革命电影了吧!但出乎我的预料这部红色电影放的不是战士打倒日本红军的,却是更我一样大的孩子,他叫雨来,雨来一开始十分调皮,经常逃课去水中捉鱼。他的水性特别好,一个猛子能扎到很远的地方,不把头游出水面,也不被日本人发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雨来会潜游!雨来虽然原来十分调皮,但是日本人来了,雨来还是挺身而出,来保家卫国,十分勇敢!还是一个孩子的雨来,他可以以国家全体,所有人民来做中心点,与鬼子们用头脑作战,这一点十分像小兵张嘎!他也十分聪明机智,用竹竿做的迷宫,就能把鬼子们转的头昏眼花,眼冒金星!
雨来难得的一次出错,就能把日本鬼子们给吓坏了,他虽然不会拿枪打日本鬼子,但他凭着自己的胆量和智慧打败了这些邪恶德日泵家的鬼子们!
最后的大结局,日本人要杀了老师,没有恐慌,只有胆量的小雨来,用木头做了一个鳄鱼,日本太君还真没有用,就连这木头都没有看出来,也没分辨出来,真是太荒唐了!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终于知道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朋友,同学与同学之间是朋友,老师与同学之间是朋友,是那么的协和!国家有难时应该不惧害怕,勇敢的往前冲,去打败坏蛋!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每当这动人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我就会想起一位中华少年儿童。他手里永远握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他的精神让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潘冬子。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他一心想参加红军,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他妈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一次敌人大扫荡时,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爸爸因部队转移,要离开家乡,临走时交给潘冬子一颗红星。这颗红星就像冬子心中的明灯,被他一直珍藏,时刻激励着他。终于,冬子带着它参加了红军。
潘冬子机智、勇敢、坚强。母亲的牺牲并没有让他消沉,为了给母亲报仇,他巧妙地改了一个字,使胡汉三损失上万斤大米。胡汉三封山时,他帮红军战士送粮食,送信。严寒的冬天,为了骗过敌人,他把盐融化进水里,倒在自己身穿的棉袄上,成功的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如此聪明的小英雄怎不令人敬佩呢?
潘冬子生活在那样艰苦的革命年代,却有远大的志向,为国,为民,努力向上。经历了重重考验,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想想现在的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却不懂得珍惜。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生活中更是自私自利。潘冬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身上的缺点。我应该学习潘冬子,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潘冬子——我心中的红星,你将永远指引我向前进!
篇14:月与安生观后感启发
看了根据安妮宝贝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可见导演曾国祥很是用心,把人物刻画得非常有张力,个性鲜明、突出,故事情节大胆,富有新意。
起初,故事中的七月(马思纯扮演)本是个安静、内敛的大家闺秀,安生(周冬雨扮演)则是一个活泼开朗,放荡不羁的小野丫头儿。但是剧情却把她俩安排在了一起,她们13岁相识,相知,而后又相杀。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人家明(李成彬扮演),后来,她们之间又发生了一些摩擦和误会。到最后,剧情反转,七月与安生的性格互换,七月开始了像之前安生一样四处漂泊不安定的生活,安生开始过着像以前七月的生活,渐渐地心开始踏实、沉淀下来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七月在一次生孩子中,术后大出血而死,安生悲痛万分的同时,担负起了抚养七月女儿的重担。某天,安生意外遇见家明,家明说出了他离开七月的真相。后来,安生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带着七月的女儿,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
小说写得很精彩,导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时,进行一些改编、润色,使故事更曲折,更富有戏剧性,让观众看后为之落泪,发人深思。
故事的结尾我觉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安生在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七月与安生》,这样的收尾太含蓄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导演的惊鸿一瞥,点睛之笔。
香港年青导演曾国祥第一部作品就能拍成这样子,实属不易,拍摄手法相当老道,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叙事的层次感也不瘟不火,游刃有余,是个当导演的好苗子。
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的好作品,不仅有文艺小清新影片的内涵,又有商业大片那种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好期待呀。
篇15: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30字
如果说遇见是生命中最奇妙的缘分,那么陪伴就是生命中最温情的挚爱。
如约而至,我又走进了今晚的《朗读者》,倾听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拥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读者》的主题是陪伴,看完了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陪伴,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很多类。今晚的陪伴,丰富、饱满、深情、纯粹、温馨,每一段都闪闪发光打动人心。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求学十六年,蒋雯丽作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铭五年时间独自陪伴受伤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共抗恶魔。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陪伴,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而我想说的是这位母亲的陪伴。
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是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母亲陶艳波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绝孩子上聋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着小凳子成为儿子的同桌,陪着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练,终于让儿子成为有用人才,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细腻、深沉、无私、坚韧。
这一段陪伴,看得我无法抑制地泪流不止,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表。杨乃斌的朗读《不为什么》诠释了母亲十六年陪读的唯一理由,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了,无声的世界里他该是多么的寂寞。可是,这个孩子又是幸运的,他有那么一位伟大坚强智慧的妈妈,作为他的耳朵让他听到了声音,让他学会了正常的表达,过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成长,充满了坎坎坷坷艰辛磨难;成长,又有多少惊喜和欣慰。十六年来的种种滋味,也只有这对母子心里知道。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是同时拥有了菩萨心肠金刚之身,陶艳波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让多少人肃然起敬惭愧不已呢?
当妈妈的要不断学习,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反思,陪着孩子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智慧和修养。我想,今后的我还得提高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总想当妈不容易,但要努力当好。现在,我认识到了,仅仅是尽我所能还不够,而是要竭尽全力。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欲阳光风雨。如果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不要着急,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朗读者》这档节目真的很值得看,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也是《朗读者》最有大的魅力。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但愿我们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成长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让我为女儿写下这段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温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纯粹的关爱。
陪着你,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妈妈愿意陪着你,陪着你。
篇16: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350字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00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一支正义之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唱着正义歌曲,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征程,御外来强敌,扬家国威名,打响了一场抵抗霸权欺凌、捍卫民族尊严的正义之战。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风雨70载,弹指一挥间;追忆70载,多少艰辛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望正义,无问西东。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不惧狂风暴雨,不畏山高路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让“正义之道”薪火相传。
勇斗争,扬正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义旗,奋起抗争,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要挟威胁。“人间正道是沧桑”。广大年轻干部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涵养敢于斗争的政治本色,锤炼敢于斗争的铮铮风骨,切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敢担当,讲正义。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破坏人类和平的嚣张气焰,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拼来了山河无恙,换来了家国安宁。革命战争年代需要担当,新时代更需要担当。在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正义力量,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勤学习,树正义。《荀子·儒效》倡导“不学问,无正义”。正义感正是来自源源不断的学习,来自革故鼎新的认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立足于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正义之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重公道,有正义。“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美帝国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恃强凌弱、侵略扩张,把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必然不得人心,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人间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年轻干部一定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正气之源、处世之要,把公道放在心里,把正派作为标杆,在工作中不掺杂个人好恶,不夹带私人感情,对任何事情都出于公心,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真正以公心换公信、以公道促公正。
多奉献,守正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民族正义、为了世界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生命,筑就了精神丰碑。正义的事业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无数革命先辈正是源于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感、对事业的执着,默默地发挥着光和热,付出着心血和汗水。对事业不求回报的挚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党员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广大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自觉地把无私奉献作为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坚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以建功必定有我的志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伟大而正义的事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篇17:冰雪奇缘观后感30字 冰雪奇缘观后感300字
一样东西,一百个不同的人看到,可能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结果。在迪尼斯动画片《冰雪奇缘》中,有的人可能看到了爱情,有的人可能看到了亲情,有的人可能看到了别的。对我来说,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艾萨对于自由的理解过程。可能跟自己现实中也有很大的相像之处吧。影片中讲的死艾萨被发现有魔法后,就放纵自己,追求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创造自己的冰雪世界,不再想被世俗所束缚。
很好,这样,追求自由会让人更自信,更美丽,更快乐。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真的是对的么。当艾萨发现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到自己的国家(都是冰雪)之后,其实内心已经发现真正的自由不是这样的,放纵不是自由,即使有时候你自己认为你没有影响了别人,而别人却真真实实的被你所影响着,比如,父母,朋友,爱人……
我们还年轻,往往喜欢口中经常说:我要追求自由,我不想被束缚。有时候想想,你想要的真的是真正的自由吗?还是,只是为了逃避一些约束或者束缚呢?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更不是逃避。而是冷静地去解决一些问题,从中去权衡自己的自由。
我还记得,我总是很自以为是地追求自己所认为的自由,特立独行,工作不顺心就裸辞,想要个单反就去买,虽然也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对父母的告诫从不放心上,总是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啊,我既然做决定了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们瞎操什么心啊。我又没花你们的钱。觉得自己老高尚了。
后来渐渐发现,我忽略了些东西,我一直认为我花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不会影响别人啥,但是事实上我影响了,我让父母为我前途担心,让他们面对亲友询问不知如何开口,而我自己只是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不闻不问,自己听不到就觉得万事大吉。突然某一天,我发现这不是自由,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然那只是片刻的欢愉,之后还是慢慢在孤独中消亡。
我想,如果艾萨一直在冰宫呆着,会很快乐吗?我不觉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纵然会有一时的快乐,但是人终究是群体动物,不可能真的独自生活,所以,生活中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权衡这个东西,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尽可能多的理解和快乐。
篇18:观《忠犬八公》有感800字 《忠犬八公》观后感600字
生活呢?就是要给自己一个空间,追随记忆到处走走,适时的找回一些曾遗失的幸福,带着憧憬游曳于花花绿绿的尘世里。抑或是,神采飞扬地畅游在极有优势的网络中,通过影视学堂而去了解,走进影视,真正的感受一些不能亲身经历的过程。
影片娓娓而演的是一个平凡而再平凡不过的人与狗的故事,完全没有任何以往电影中所需要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中最最习以为常的温情片段。但看下去你又会发现,这样一部有关人与狗的电影故事,看似是用了一种极为平淡的方式在叙述,沉吟片刻,却有一股更发人省思的震撼力。
时间如水,世事无常,是不容违背的天意与规律,亦如影片中的年月处理一般,匆匆而逝,不尽相同!
十年,或长或短?而对于狗来讲,十年,亦是一生!
十年后,在教授的妻子抱着八公说:“老伙计,你还在等他吗?
你真太好了。
谢谢。
我能和你一起等车吗?”
电影中,这样的片段,令人潸然泪下。这样的画面,令人的感触很深!
八公,用了十年,抑或是一生的时间。用尽了生命,在等待,等待着!是为忠诚,抑或是忠心?诚与心,区别何在?
狗亦有情,何况人也?
“你想等他吗?
祝你长寿!”
这样由衷的祝愿出自教授最好的朋友口中,亦是他已懂得,亦是更了解,任何的语言与形式,已改变不了八公的八风吹不动的等待。
等待,永远像从寂寞中寻爱一样的奢侈;等待,就是孤单已久的漫长岁月;等待,将是耗尽生命仍要记住的甜蜜固执。
听,那一声声叹息自远处传来,声声柔,句句理。睁开醉意朦胧的双眼,轻轻端起眼前的红酒,闻了闻酒的醇香,喝与不喝的.踌躇中,不禁感叹:十年一等,梦亦永恒!
花开花落,物转星移。一切的一切,难道说,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假如,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忠诚。有一日,能将八公换成了人。那么,是否能有肯定的答案来解说;这是愚蠢,还是可笑?
就这样,感受到八公的心,因忠诚,而等待。在那一句:不要忘记你所爱的人后影片结束了。而留下的,却不只是泪流满面的感动,还有就是要学会珍惜
篇19:《冬奥来了》个人观后感500字
2022年冬天我们在中国北京将迎来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我非常高兴,到时候奥运会上的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会来到我们身边,听它们的名字是不是就很可爱。“冰墩墩”和“雪容融”它们是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宝宝。
冰墩墩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冰”也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冰墩墩的设计现代时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多彩的风格。
雪容融形象来源于灯笼。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冰墩墩和雪容融两个小朋友还没有长大,还需要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它们两个也不在一所学校。冰墩墩每天早上早早的穿衣起床、吃早饭准备上学,在学校是一个三好学生。学校每天都有晚自习,晚自习下课后都很晚了,冰墩墩怕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都忐忑不安、战战兢兢的回家。
雪容融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转到了和冰墩墩同一所学校,两个人还成为了同班同学,很快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建立了纯洁的友谊。它们都彼此的很信任对方,从不欺骗对方,一旦对方有需要帮助的都会全力以赴,就像夏洛和威波尔一样。雪容融知道冰墩墩怕黑,就每天下晚自习后陪伴它一起回家,把冰墩墩送回家后,自己才返回另一个方向的家中。冰墩墩在雪容融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耐其烦的反复为它讲解问题。两个好朋友就是这么互助互爱,快乐成长着。
纯洁的友谊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困难,成长进步。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友谊,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朋友,我们像冰墩墩和雪容融一样互助互爱,大家一起战胜困难,一起成长进步。
篇20:《别惹蚂蚁》观后感300字 看《别惹蚂蚁》的感受
当看完《别惹蚂蚁》这部电影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经常用水射蚂蚁窝的小男孩被蚂蚁中的魔法师变小以后,与蚂蚁们一起训练、抗敌、游戏,特别是最后主人公与蚂蚁们坐着蚊子一起战斗时,那场面太激动人心了。
然后片中的两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一句是”我比你大,你必须听我的。“
”你比我大,我一定要听你的吗?“我以前也遇见了这样的事。那时候,我上六年级,一次,我给老师送本子,一个初中的大哥哥在走廊里追赶,一下子把我撞到地下了,本子撒了一地。可大哥哥非但没说对不起,反到骂我:”没长眼睛啊?“骂完,还让我说对不起。当时我心里啥滋味都有,但我不屈服,用洪亮的声音说:”是你撞我的,应该是你说对不起!“大哥哥见我反驳起来,便丢下一句”小屁孩,不跟你计较!“就跑走了。所以,你比我大,我不一定要听你的!
另一句”虽然我们比你小,但是我们合起来就比你大!“这句话说的是多么有道理。
一只蚂蚁没有人大,十只蚂蚁也没有人大,但一百只、一千只、一万只、一亿只,甚至更多只,不会比人大吗?
以前,就是因为有少数中国人当起了卖国贼,使中国的多少烈士牺牲,使多少人妻离子散。
同学们,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没什么用,但所有学生的力量在一起就可以作出惊天大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尽心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