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教案【优秀20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思政课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教案,欢迎阅读。
浏览
2408范文
1000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1、认识课文中的8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讲完,出示菜园图片)
(出示荒坡图片,揭示荒坡种菜需要土壤和肥料,很艰难)
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的菜园》,快速阅读,说出对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或者疑惑问题:
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利,边读边想。
2、教师板书学生问题和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感想和问题:
看来同学们对父亲很敬佩。下面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阅读要求:
推敲重点语句和词语,语速匀畅,语调抑扬。边读边打记号和写注释。
(解决开荒的原因,菜园对父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开垦菜园?
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
(解决开荒的过程和艰辛)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
勤劳、自信、坚韧、热爱。
(系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亲的形象)
出示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图片:
这是被破坏的土地,这是父亲的菜园。
对破坏土地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父亲和他们比起来你有新感受?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美术教案小学
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师准备用各种材料编织的动物成品、
学生准备:吸管、包装绳、废旧挂历纸(裁成条状)、塑料袋、棕叶等废旧材料
1.利用cai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
根据课件的播放的视频分别展示已经制作好的鱼和蝴蝶,与学生共舞互动模仿动作!
2.揭题
你们瞧鱼儿刚才和我们游玩、蝴蝶同我们一起飞舞,有趣吗?你们看的出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是用塑料袋、挂历纸……(略)
: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即课件揭题:巧编妙织)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你们今天是不是也想来学着编织一个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你们瞧!(逐一展示)我要将这些编织好的小动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动手拆一拆看看是怎样编织的,最后向我汇报,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快、最仔细!
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1.利用cai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教师讲解。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品,例如毛衣装饰我们的生活;竹片编织的篮子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节日里的气球编织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等等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编织物吗?
2.教学升华,学科整合
我想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大家有心,废旧的材料在我们手上也能变成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大家共同环保,变废为宝!
篇2: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语文
一、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二、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提高表达能力。
一、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的描绘,所以,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
三、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能力上的训练。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明确体裁、教学目标复习、思考、圈画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课文层次结构等)阅读、交流、思考
3创设问题: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朗读、个别发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各表现哪些方面朗读、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组织质疑: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能否换位置来介绍?质疑、思考、发言
3学习评价: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个或者哪些方面?并请说明理由畅所欲言
4思维拓展:放准备好的一小节松鼠的影片,提出问题“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的特点外,你还认为它具有哪些特点?”欣赏、思考、自由发言
5组织讨论: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体会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个别发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供其他一些小动物图片,让学生介绍他们印象最深的方面讨论、发言
1.把刚才语文活动的发言整理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2.课后收集有关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报。
篇3: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学设计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的蓝图,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的推进电子备课,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根据教科室工作计划,决定举行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20xx年5月29至6月1日
本次教学设计评比采用非现场形式,每备课组或个人送交一篇教学设计参加评比。教学内容自定,电子稿送交邮箱。
本次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若干名,学校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全体一线教师
1.各参赛教学设计,要以学校提供的教学设计模板为蓝图,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校实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案。
3.参赛教学设计主题明确、材料详实、系统多元、跟进提升。
篇4:文言文片段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设计
1、抓住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师:刚才xx同学根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课文非常完整地复述了一遍。(教师指着板书说。)
细心的同学们肯定会发现,整篇文章围绕着(生略)。对!围绕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展开的。
那么,这位我们全家人盼望、等待已久的叔叔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略)
师:哦,有的同学说他是个正直的人,好心的人;可也有的同学说他是坏蛋、流氓、无赖,有什么依据么?xx你说。
(生:略)
师:好,你真会发现。因为叔叔决定还钱,买别墅给我们,还要和我们过好日子,所以他是个正直的、好心的、有良心的、有办法的人。总而言之,他是我们家的(生略)嗯,救星和希望(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那为什么还说他是流氓、坏蛋、无赖呢?xx你说。
(生略)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于勒叔叔是流氓、坏蛋、无赖是因为他年轻时好吃懒做、挥霍财产,最关键的是他——?
(生略)
师:哦,你反应真快!是他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这致使我们家陷入了困境,这才是关键!所以他简直是我们家的恐怖(教师边说边板书)。
后来呢?我们在船上相遇后,情形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叔叔在父母口中又成了怎样的人了?
(生略)
师:这个好心人一下子又成了“这个小子”、“那个家伙”、“那个讨饭的”、“贼”,当希望破灭时这个“救星”又成了“恐怖”、“灾星”。(板书)
(二)追究根源
师: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略)
师:因为叔叔的贫穷和富有!(教师边说边板书)。你说得真好,老师想奖励你,那就请你上来把这两个字写出来吧!
师:好,大家看黑板。(教师边画边说)当叔叔贫穷时,他是我们家的恐怖,父亲甚至把他打发到美洲去;而当他发财了,他又成了我们的希望;最后当我们发现叔叔是*卖牡蛎为生的穷光蛋时,我们离开了他。
同学们,这条曲线除了表示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还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生略)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它还告诉我们于勒叔叔坎坷曲折的一生,其实这就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
师:于勒叔叔的种种遭遇,菲利普夫妇的不同态度,其幕后肯定有一样东西操纵着,那是什么呢?我先不说,大家一看就明白。(教师板画)哦,有的同学猜到了,是——金钱!大家说对吗?
看到这东西时,你们想说什么呢?
(a生略)
师:好,请坐。是金钱使菲利普夫妇像变色龙一样地变化着他们的态度……xx你说。
(b生略)
师:哦,他说是金钱使其乐融融的手足情深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很好,请坐!中国也有这么一句俗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教师边说边写)
那么有钱不好么?xx你说。
(c生略)
师:嗯,确实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很实用,还可带动经济发展。真有经济学家的头脑!xx,你还有什么想法?
(d生略)
师:可算一语道破天机!钱很可爱,但我们不能成为钱的奴隶!
像菲利普夫妇这种崇拜金钱、金钱至上的思想就叫“拜金主义”。文中的“拜金主义者”还有谁?(生略)
师:小职员,你怎么看出来?
(生略)
师:你真细心!小职员和二姐结婚也是因为这个东西!(教师指着板书说)
是啊,连世间最圣洁的爱情也沾染上铜臭味儿,你们说这个社会不可悲吗?
我的叔叔于勒
躲
盼遇富赞
穷
恐怖希望恐怖
篇5: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语文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四则运算----------------------8课时
位置与方向--------------------6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4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
三角形------------------------8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统计--------------------------4课时
数学广角----------------------4课时
总复习------------------------4课
篇6:劳动教育教学设计一等奖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二年级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品、名人故事、诗歌朗诵、拼字游戏、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呢?
(三)小品表演。
1.请杨黎明、王紫薇、葛梦倩、刘文博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王兰兰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高腊玲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逸凡、吴思怡、豆军、计豪、甘蜜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老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篇7: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美丽的动物乐园,长颈鹿正在跟小动物们开会。
长颈鹿说:春天到了,大地开始复苏,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猴子说:我们也参加盖房子的劳动。长颈鹿伯伯,飞回来多少只小鸟?几只小鸟住一间房呀?
二、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尝试)
观察画面上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三、体验乘、除法的关系
1、动物乐园飞来了一些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有7间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式计算?用哪句乘法口诀?
篇8: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1)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和欣赏大山图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用美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技能目标:
a、唱准歌曲中的(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得山谷叮咚叫)
b、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的是体验、模仿、合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我将具体的在教学过程中做详细的讲解。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思想
1、歌曲中泉水声的力度记号
2、节奏: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的山谷叮咚叫
本课以音乐学科新课程标准为基石,以唱歌为主线,于体验、感受、演唱为一体的歌曲教学课。课中通过生动的视觉感官(情景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在丰富的想象、感悟中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演唱中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0×0×-”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绘了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兔”动感不断增强。在四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寂静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变化),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丰富的想象。
学生在演唱欢快的歌曲时,在节奏上一般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对于一些歌曲中音符时值较长的情况,学生容易唱不够时值。在歌曲中,出现了好几处时值较长的音符,这应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情景法2、实践法3、合作法4、听唱法
教具:钢琴课件沙锤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山谷美景
师:欢迎进入音乐世界,来到奇妙的山谷。(看课件,欣赏山谷美景)请仔细看,认真听。(加山谷静悄悄伴奏)
2、谈话
问:你看到了什么?
3、山谷里的回声
师:在这美丽的山谷里,老师都忍不住想对山谷喊一声:喂,山谷你好吗?(手势)
师:这时,你还会听到什么?
生:回声。
师:你觉得回声有什么规律?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射回来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的力度变化)
4、回声的规律引出f、p、mp以及pp的强弱记号
师:那你觉得回声有什么规律呢?
(师用不同的力度记号分别来表示回声不同时段的声音强弱)
(1)f、p:
师:在音乐课上,我们对于给强弱专门一个音乐记号,那就是f和p,(幻灯片出示)
(2)mp、pp:
师:那么在弱这个力度上又有不同的变化(师模仿不同弱度的回声),我们又把他们分别叫做mp和pp
(3)渐强和渐弱:
师:可是我在说话的时候这个力度是从头到尾都不变的吗?还是由什么到什么有变化的?(听师范唱,引出渐强和渐弱符号)
师: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也是有这些力度变化的?
火车路过的的情景,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同时做发声练习
5、再次用不同力度模仿回声
三、歌曲教学:
1导入:山谷里的回声如此有趣,山歌里的歌声更是美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山谷静悄悄》你听。
2、初听录音范唱。
问: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歌曲:
静悄悄的山谷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同时还在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歌声里寻找答案
幻灯片出示: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崇山峻岭中,淡淡的烟,薄薄的雾,紫杜鹃和红梅花,飞奔而下的溪流,活蹦乱跳的小野兔。
(2)师用歌声再次提问,生回答
(3)师生用歌声来问答
你能用歌声来回答我的问题吗?师生互换
4、请同学们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44页,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第一段师带领,二、三段让学生试着自己读)
5、学习第一部分:
(1)师:第一段请同学们轻声跟老师一起来唱(双簧游戏)
(2)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的真默契!那第二段老师想让同学们接唱老师的歌声,准备好喽!看谁的歌声又准又好听?
(3)师:第一、二段同学们和老师配合表演的很成功,老师想听听你们自己单独来演唱第三段,同学们准备好哦!(及时纠错)
5、学习第二部分:
师:山谷里的景色真实美不胜收,你们听那“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
老师范唱第四段
(小铁锤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
6、难点乐句教学
听难点乐句
(1)你能模仿一下敲打的声音吗?
(2)学唱
师:要学会这个“叮咚”声可不简单呢,请你找找这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3)跟师找休止符特点,学唱
(4)用踏步、拍手解决休止符
(5)p、pp、渐弱记号的演唱
仔细的听最后一句,力度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轻)
地质队叔叔来了后“叮咚”声响起,变的热闹,走了之后,山谷又恢复了静悄悄(越走越远的感觉)
7、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师:大家学的这么认真,那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感受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吧!
8、生有感情的演唱整曲:
师:前面我们感受过了山谷里的美妙景色,也体会了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现在让我们用轻柔、优美的声音完整来演唱这首歌曲,
四、歌曲拓展:
(1)我们用美妙的歌声演唱歌曲,让原本安静美丽的山谷又热闹起来,静悄悄的山谷又产生了什么现象?(回声)
你能模仿一下吗
(2)分小组来模仿回声,最后一句让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另一组在空拍时加入回声。
(3)师:大家做得真棒!现在请你把这些回声运用到歌曲中,加上我们刚才的空拍练习。
(四)小结
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听音乐出教室
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山谷里学会并演唱动听的歌曲,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保护爱心才会更加的美丽,让我们在大家动听的歌声里结束这节课。
篇9: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退位减》上完以后,通过几位老师的点评,我也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正: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对问题的回答,我明显感觉到孩子语言不够精炼,表达意思不完整。通常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对于第一个孩子的回答,老师要给与正确的导向,尤其注意完整地叙述,这样可以让后来回答的孩子有个明确的方向。
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本次课上孩子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导向。还有,自己出现的教学遗漏没有选择好恰当的时间补充。
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应注意灵活运用评价。我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充分把攀英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平时每次上课都会发现例题教学花费太多时间,造成时间安排不均衡。
一节课上完,发现自己的板书乱七八糟,平时也没有注意板书设计,写字得也很随意,自己真的需要注意了。
自己虽然是一名初职教师,在教学能力各方面也尤显年轻,但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决不能给自己找借口。我一定要清楚地找到自己的不足,相信每一次改正一小点,最终会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部改正。使自己的课堂变成真正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篇10: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坐井观天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会认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ppt课件,朗读录音,插图。
一课时
一、争论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争论:天有多大?
2、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有人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你信不?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听读课文,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交待听课文的要求。
2、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课文,提出读课文的要求。
2、找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3、ppt展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4、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三、再读课文,把握技巧
1、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
2、再次播放录音,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体会读课文的技巧。
四、三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快速朗读课文,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2、讨论交流,说说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做好情感的铺垫。
3、个别谈话,听听学生的朗读和读后的感受。
4、指导书写生字“沿、信、际”,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突出自读自悟,将读书和识字写字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识字的重点,体现以学定教,以及朗读与识字结合思想。
五、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倾听学生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自信、傲慢和诚恳、劝告”两种不同的语气。
3、师生合作,评价读书效果。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的情感所表达的语气。
六、续编故事,拓展提高
1、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对话: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
2、指导学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体会“坐井观天”的意思。
3、小结: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设计意图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从寓言故事中受到某些启发。
七、作业布置
1、每一个生字写5遍。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坐井观天
从哪来,天有多大
小鸟,天上,无边无际
青蛙,井底,井口那么大
篇11: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24-25页红点内容 信息窗2 第1课时
1.通过有步骤的观察、猜测、比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其数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课件,卡片(课前发给学生)
自主预习
1. 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24页情境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认真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教师把这两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研究一辆大巴车和一辆中巴车在济青高速上相遇的问题继续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
2.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
(1)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通过自主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会用自己的话表述,会用字母表示。
(2)乐于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困惑、体会与大家分享,乐于与同学合作。
教师引导:有信心达到这两个目标吗?(有!)
老师的指导会对你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请看自学指导:
3.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4页到25页第二个红点前的内容,重点看图上同学的对话。思考:
(1)如何求济青公路的全长,有几种解法,如何列式计算。
(2)比较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猜想?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5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看谁能独立用多种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能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4. 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二、汇报交流 评价质疑
调查学情: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放下。
1.小组交流:
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困惑和体会,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班内汇报:
师指小组选代表按顺序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余同学随机质疑、补充。
课堂生成预设:
(1)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教师追问: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种算法呢?
预设一: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预设二:先算大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中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2)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篇12: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图片。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第一张图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观察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
3、评价。
一、复习导入:
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
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指导写变、条。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
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
迎鲤鱼图追乌龟图
篇13:小学二年级拟人句子 小学二年级拟人句教案
三年级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他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2、他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的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的奔跑。
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5、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6、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展开了笑脸;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7、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8、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9、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10、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11、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12、细雨如丝,一颗颗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里的甘露。
13、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4、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何处了。
15、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四年级
1、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4、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6、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7、要不它就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
8、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9、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
10、牛群吃草是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11、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五年级
1、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柳树那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3、当水鸟站在它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4、村庄惊醒了。
5、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六年级
1、 地球是无私的,他慷慨地向人流提供矿产资源。
2、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3、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
4、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5、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6、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7、我悠悠忽忽的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8、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篇14: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是由五则谚语组成。它的教学目标是在识字和写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收集谚语的兴趣。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学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仍然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入“谚语王国”,先去认识我们的老朋友,再学习新谚语朋友。识字中,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一同去游览“谚语王国”。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谚语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快乐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蚂蚁运食忙”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整个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1.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2.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利用图标“我能读准。”“我能读流利。”“我能读好。”来推进教学。
3.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4.读书形式多样。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
这节课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这次比赛,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生命,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篇15: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500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处市中心边缘的普通学校,学校是首批小班教学的实验校,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好,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大专院校教师的子女,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广。
〖课堂实录片断〗
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看数学书上的图)你喜欢这些图案吗为什么喜欢
生1:这些图案颜色特别鲜艳,我喜欢它。
生2:这些图案有立体感,我喜欢它。
生3:这些图案看着特别美,我喜欢它。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幅图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第一幅图里有我们学过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彩色笔勾出图形的轮廓。)
师:第二幅图里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说。)
师:哪组同学来汇报。(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彩色笔勾出图形的轮廓。)
生1:第二幅图里有三角形和正方形。
生2:第二幅图里有长方形和梯形。
生3:第二幅图里如果加一条线还有平行四边形。
师:请你来加上它。(学生到前面来画,并指出平行四边形。)
师:要是你画这些图形,你会怎么画
生1:我先画左面大长方形这一部分,然后向右对着一个一个画。
生2:我先画上面的大长方形,然后向下对着画。
生3:我先画左上部分的正方形,然后向右对着画,再向下对着画。
师:咱们一起看看。(教师用电脑演示。)
〖编者点评〗
欣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学生不仅仅将发现图案中所包含的熟悉图形,还将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图案的组成。本案例及上面一个案例在此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上面的案例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中所蕴含的规律;本案例是让学生充分讨论要是你画这些图形,你会怎么画,这些对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特征也大有好处。
篇16: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新颖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3.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大自然的语言》和《走进大自然》,通过朗读了解大自然的八种语言。
4、能通过朗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中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那你们有没有听过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呢?请闭上眼睛听这场雷雨。(播放课件)
2.师:听到这场雷雨,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3.过渡:同学们,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一阵雷雨,送来清凉,声声蝉鸣,阵阵蛙叫,一群孩子,尽情玩耍!雷雨给夏天带来了无限乐趣!想不想到雨中走一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点出课题)
4.板书课题。
二、学习字词
昨天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1、字词检查(课件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表演读“乱摆 压下来 垂下来“
4、指导写“垂“字
三、复习课文内容
1、还记得这三幅画面吗?(课件出示三幅图)
2、谁来说一说这三幅图展现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三幅画面展现的就是雷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师板书:雨前 雨中 雨后)
4师:还记得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前,哪几个自然段写雨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后吗?
5读课文:师:我们再读一读这不同的场面,初步感受一下雷雨的变化过程。
四、学习雨前段落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雷雨前的情境。
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铅笔把词语画出来。
1、第一自然段
(1)乌云是怎样的? 从满天能够看出云怎么样? 你又能从黑沉沉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压下来是怎样的感觉?
(2)谁能读出压下来的感觉!(练习读)
(3)引读:天真闷啊!难怪树上的叶子——蝉——
(4)师:这就是蝉,(出图)它还有个名字叫什么?(知了!)
从一动不动你能感受到什么?从一声也不叫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5)练习读句子
2、第二自然段
过渡:雷雨来临之前,天暗了下来,空气是那样的闷热潮湿,一丝风也没有,连爱唱歌的蝉都闭紧了嘴巴,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大雨的来临。可这沉闷的气氛转眼间就发生了变化。
(1)引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谁打破了雨前的沉闷。哪个词语说明风来的快? 风大到什么程度了? 还有什么可以说明风大,看后面的句子想一想。
(3)蜘蛛怎样逃的,在文中找一个词语。蜘蛛为什么不从树上爬下来呀?
(4)这么大的风后面会是多大的雨呀?赶紧跑吧!练习读句子。
3、第三自然段
(1)大风之后,(课件点击)生读句子 。
(2)练习朗读。
五、学习雨中段落:
师:在大家的呼唤声中,雷雨终于来了!
看——(课件欣赏)
1、自己读一读,把雨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读出来。
2、雨真大啊!落在我们的头上,肩膀上,身上什么感觉?这是夏天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坐在屋内向外往去,又是什么感觉?看不清什么了?这样的景象用一个词来形容?
4、整个世界都穿上了雨做的外衣,大家一起来读雨中的段落,让我们再次感受雷雨的神奇!
六、学习雨后段落。
过渡:雨停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最后一段。
1、看到彩虹,又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说词语)(彩虹)都有什么颜色?一人说一个!
2、赤橙黄绿——怎么能不美呢?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你们的笑容呢?就带着这样的表情齐读最后一段!
3、(点击课件)听!蝉叫了!它在用声音表达心中的喜悦!(点击课件)蜘蛛好不容易又回来了,坐在网上,此时此刻它又会是什么心情呢?(点击课件)连小青蛙也想和你们一起大声赞叹!请同学们带着动作再一次有感情读最后一段。
七、练习
1、排序:课文读懂了,你能把这几个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2、练习二:
(1)太阳和彩虹,我想把彩虹先挂在天空,后写太阳,行不行?
(2)树上有蝉又有蜘蛛,那它两个可以颠倒顺序吗?
(3)作者在观察雨后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点击课件)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的。
八、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了解到雷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它的特点,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一片观察日记,我们来把它改成日记的格式。
师板书:观察日记
1、日记格式是有要求的,第一行要些什么呢?
2、要写好观察日记要注意什么呢?这个小儿歌能给你帮上忙。
——生读儿歌
九、拓展
1、老师请你们观看几幅雨后的图片,你们可要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
2、同学们想一想,雨后还有哪些美景呢?
3、作业:观察日记 雨停了……
把刚才观察到的雨后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篇17: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篇18:小学美术《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及反思
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的能力。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学生作品(一组以橙色为主要颜色,一幅以蓝色为主要颜色)
2、提出问题:这样的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分别有冷、暖的感受。
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画艳丽的大公鸡。
三、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利用色环,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2、欣赏书中作品。提出问题:
作品中哪些颜色用得有规律?
哪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哪些颜色用得最精彩?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提出质疑: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此解决构图、动态、色彩搭配,冷、暖色衔接等问题。)
四、作业要求
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五、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七、课后拓展:
欣赏大师之作(如塞尚的静物画、凡高的《向日葵》等)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篇19:浅议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双牌县五里牌镇中心小学 魏解云
【摘 要】音乐欣赏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低,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动起来、玩起来、想起来,在欣赏过程中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坚定不移地爱上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活动 策略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现在的音乐欣赏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欣赏只不过是放放磁带、听听歌而已,大部分教师把“音乐欣赏”上成了“听音乐”,教学方法陈腐,模式单调,导致多数学生反映音乐欣赏课“没兴趣”、“没意思”、“听不懂”,课堂效率低。如何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走出低谷,永葆青春活力?本文就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作了以下几点阐述:
一、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感受音乐
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利用人的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有律动,均有节奏。”
二、全员参与情景表演,表现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集体参与,全员表演。
三、结合教学内容画一画,展现音乐
音乐和美术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能从音乐作品中听出“弦外之音”,从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而且可能产生跨门类的跳跃联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鉴于此,把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的形象,对调动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都是非常有效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让学生动起来、想起来,能说则说,能舞则舞……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张扬学生个性,在欣赏过程中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这样,枯燥的课堂一定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学生也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爱上音乐欣赏课。
篇20: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
《表情歌》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复习歌曲《包子、剪子、锤》
四、学唱《表情歌》
1、导入:请同学分别表演快乐、生气、着急、高兴四种表情。
2、听录音范唱,听出哪里会有小间奏。
3、听录音范唱,根据歌曲的提示进行表演。
4、轻声哼唱歌词(注意最后一句六度音程的跳进,把音唱准,不喊叫)。
5、齐唱并试着背唱(小间奏里的四拍节奏要稳些,不要偏快)。
6、边唱边表演动作。
五、音乐游戏:丢手绢。
1、听音乐,并唱会。
2、游戏规则:全体同学围成圆圈蹲下,面朝圆心。请一个同学拿好手绢在圈外跑,其余学生听音乐按节拍拍手。圈外的同学在歌曲结束之前要偷偷把手绢扔在一个蹲着的同学的背后,在被他发现并绕圈逐捉到之前占据他的位置则为赢,反之为输,输的人表演节目。
3、题目内容:听辨声音;唱歌;节奏模仿;自由表演。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