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8933

范文

1000

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以上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于是发动百万大军南下,意图一统华夏。大军随后水路并进,直逼江南。当时的刘备和孙权力量都很弱小,双方加在一起的军队都不超过十万,单方面就更难抗衡曹操了。只有联合起来,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的一拼。

于是,在诸葛亮和周瑜、鲁肃的推动下,孙刘结成联盟,并且把赤壁定为决战之地。接下来,孙刘和曹操双方斗智斗勇,好戏连连,草船借箭、连环船、借东风、离间计、苦肉计纷纷上演,大战一触即发,孙刘联盟用火计攻入曹军营寨,曹军大败,曹操也在部属的护卫下狼狈撤退。

在败退途中,也有故事。曹操冲过吴国大将吕蒙和凌统的拦截后,到达一个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之地时,他见火光渐远,心神稍定。突然仰面大笑,并且说他不笑别人,单笑诸葛亮和周瑜不会用兵。如果是他的话,定要在此处设一伏兵。结果,话没说完,赵云就杀了出来,使曹操减了不少人马。

曹操继续逃跑,途中选了一个地方准备生火做饭。这时,曹操又仰天大笑,笑诸葛亮和周瑜无才。结果,张飞飞马冲出,使曹军损兵折将。

曹操只得再次跑路。但曹操并没有吸取教训,逃到华容道时,又嘲笑诸葛亮和周瑜,结果笑声引出了关羽。这时曹操笑不出来了,关羽的武力他是最清楚的,吕布挂了之后,关羽就是武圣了!于是,曹操打起来感情牌(曹操之前有恩于关羽,赤兔马就是曹操送的),好在关羽是义重如山之人,放过了曹操。

曹操作为三国时间的枭雄,在军事、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建树,但却因为自大,导致了赤壁之败,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曹操本人余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反省下我自己,也存在自大的情况。比如上次数学考试,我觉得有道题很简单,就没有认真审题,结果却被扣分了。还有7月份的演讲比赛,爸妈都让我多练习,但我认为自己没问题,当初海选时,凭借演讲视频就通关了,决赛肯定不在话下。结果是,决赛现场高手如林,我止步于决赛。

看了曹操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还是要谦虚一点,做人不能太自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2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 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

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一个人几十年来做着一样的事情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奢求没有私欲,那种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计也只能有这样无私的心灵心无旁骛才能接近这样的理想~!我不说他很伟大,因为他只是追随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苦行僧一样内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别无他物。

有一种幸福的境界叫做单纯。

这种幸福看似平凡却又难以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楼梦》读书笔记100字 红楼梦读书笔记8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题记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不过,会有人看懂,只不过,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子,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的历程读后感5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幸读到这本书,并得以在炎炎夏日静下心来,以美之名游走在历史的罅隙间,流连忘返。

我从书中有了中式美学的初印象:拙而朴,简而精,韧且润。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铜礼器,发挥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展现最原始朴素的信仰。诗三百是简单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图景与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却展示出流畅的线条,塑造出慈悲温润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时代,回望过去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终于觉得自己隐隐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脉络与底蕴。

美是她本身,也是观察一个时代整体气象的窗口。

美承担了一个时期的认知程度。狰狞的青铜饕餮及"巫师"的存在,恰恰是认知水平较低的先民对自然的想象,并与治理群落相衔接的产物,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则把关注的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伦中,并生发出以此为中心的礼乐制度,乐曲歌舞便有了端庄的"礼"的姿态。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百态。魏晋时期政治环境的混乱却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缚,人们开始了迷茫的发问,不问那由虚无想象构成的神明,而是问自然宇宙,问自己的内心,终于出现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心绪,流出一丝空灵之美,也成就了"顾日影而弹琴"的嵇中散,与友人在摇乱竹影中高唱"世故纷纭,弃之八戎",那狂狷不羁的名士们终于因其绝美的风骨,在我眼前越来越立体……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肥美之态的盛行也有了缘由。宋时南迁完成,朝堂重文轻武,理学兴盛,美也愈发婉约含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叹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时空的多种因素下孕育出来,又在这些因素之上给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无疆界的,我也窥得了她跋山涉水而来的历程。时间坐标来说,李泽厚老师展现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浓重,多野蛮血腥,教人逆来顺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现实,而随着李唐盛世的到来,观念的开放生活的安稳,佛像故事趋于"极乐",也就更为本土化了,宋后佛像线条更为柔和,较唐时清瘦,融入了宋的气质。地理坐标来看,较远的克孜尔石窟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伴着驼铃声声进入敦煌、云冈,佛像就亲切许多,更亚洲的五官,斑斓的色调让人移不开眼睛,进入伊洛之畔,龙门佛龛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为本土所用了……遍历了这段时空,才能品到美的动态演变,和而不同。

当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让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中国山水画就带有中式牧歌的美感,从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义性的风神之美,再到精致明确的细节感,静中有动,巍巍高山似有晴岚流动翻涌,鸟兽被定格在画上,却好似下一秒就会发出婉转莺啼,或者扑出画面……我国文字自带了音韵美,《诗经》中赋比兴,诗律词格,明清小说更是朗朗上口,带有坊间的市井气息……

以美的名义,我感受到了美学的发展逻辑,她有继承,又拥有时代的烙印,才成为"变异而多彩的巨川",她拥有相通的人性奥秘,为后人长久欣赏,"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由此看来,美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钥匙。

感谢这趟简约的巡礼,让我对美的过往产生哲思,又对美的未来充满期待,更学会以美之名,品味万物,在感性与理性中达到平衡,寻找真与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庆致家长的一封信留言 国庆致家长的一封信读后感

范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适用行业岗位:家长,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学生家长

20xx年国庆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学生过一个文明健康、安宁祥和的国庆假期,学校希望全体家长密切配合,担负起假期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教育子女做到下几点:

1、教育孩子注意交通、用电、用水、用火等安全;提高安全防范、自救自护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2、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外出活动须经家长允许,家长对子女要做到每天知其去向。

3、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不横穿马路,不骑自行车,更不允许飞车或骑车带人,不乘坐违章车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教育孩子不要边走路边看书或追逐打闹。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要走人行横道并服从交警和信号灯的指挥,不得闯红灯。

4、提倡文明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加强秋季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止中毒事故发生。假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口拥挤或危险的地方地方。尽量不去吃肯德基、麦当劳等。

5、教育孩子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远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禁止学生参与赌博及封建迷信活动,提倡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

6、教育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指导孩子在假日中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强健体魄,远离疾病;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早晚温差大,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温馨提示:

1.十一放假安排如下:(9月30日)中午,学生返校时间为10月7日下午五点半前,望家长们提前做好接送孩子的准备。

2、10月8日初中部将进行第一次月考,主要考中考五科。所以假期间希望家长为孩子合理安排,劳逸结合。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做好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3、天气渐渐变冷,返校时请嘱咐孩子带来秋季校服。十一后上课时间为9天,时间较长,请您给孩子多带些钱。

4.假期要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返校时请带好跳绳。为体育中考做准备。

5、远离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希望各位家长严格监管孩子的手机问题,不能让他们怀有任何侥幸心理。如果确因离家较远,为了回家时方便联系家长需带手机的,必须交给班主任管理。否则只要携带使用手机即属违纪,将给与严重违纪处分,并停课回家反省。希望您在十一学生返校时检查一下孩子的书包中的物品,问一下孩子的手机放在何处,您把手机锁在家中。

6.希望您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读一下我们的班级博客及家长学习材料,同时希望您给我们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祝您及家人国庆假期愉快!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初三年级组

20xx年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字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4346 字

+ 加入清单

尼各马伦理学》(以下简称《尼》)堪称西方第一部拥有完备体系的伦理学著作,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想多梳理一些问题,但是我对西方伦理学史还很陌生,无法将每一个问题放到它们的发展脉络里去考察。于是只好草草地做一些漫谈。

亚里士多德(以下简称亚)的伦理学构建于其人性论之上。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我们世界里的所有生命物,构成一个系列。在这个系列里,植物是最低层次,高于植物的是动物,最高的层次是人。有一种东西贯穿于这个生命物系列之中,它就是灵魂。植物的灵魂主要功能是营养和生长;动物的灵魂除了包括植物灵魂的营养和生长功能外,其独特功能是感觉和欲望;而人的灵魂在包含前面两种灵魂的功能之外,其独特功能是逻各斯(以下一般地用理性来代替逻各斯)。实际上,在这个生命物系列之上,还有一种存在,即神。人的灵魂中最高的一个部分——努斯——是神的灵魂的全部。神超越于植物、动物和人之上,存在于一个努斯流行的世界。

根据这种混合的人性,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划分为有理性的和无理性的两部分。其中有理性部分又包含了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可以分为三个种类的理性。有理性部分包含的两个部分为科学的、理论的部分和推理的部分。理论部分的对象为不变的、必然的事物,这一部分的理性为理论理性;推理部分的对象是可变的事物,这一部分的理性分为将可变材料变成产品的创制理性和处理生活与交往事务的实践理性。这些部分的出色的实现活动被称赞为德性,所以有理性部分的德性称为理智德性。

灵魂的无理性部分也包含两个部分,即分属植物和动物灵魂的营养和欲望两部分。营养的部分无可观之处,亚里士多德考察的是欲望部分。欲望这个部分较为奇特,它处于一种或上或下、可上可下的状态。它经常反抗理性,总是与理性背道而驰。不过,我们能够在自制者或拥有其他道德品质的人身上,发现欲望并非在与理性作对,而是听从理性的支配而行动。这就是说,欲望这个部分在不服从理性控制的时候,与理性毫无关系;但在听从理性指引(就像听从父亲或朋友的劝诫)时,它就分有了理性。所以,欲望部分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归于理性,又可以归于无理性。这一部分的德性,称为道德德性。在书中我们将看到,亚里士多德在多数时候是将欲望作为无理性来考察的,但即便如此,它也并非与理性毫无关系。

在苏格拉底那里,善这个概念就被用来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和它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到亚里士多德,善成为了一事物的质料之外的形式,即是指使这一事物成为这一事物的“什么”,同时也包含了这个事物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所以《尼》开篇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在这里,善被作为事物所追求的目的。每种事物都以善为目的,因而目的会有很多种,根据“无穷倒退不可能”原则,存在一个最高目的,这个最高目的不再以更高的目的作为它追求的目标。这个最高目的,就是最高善。

最高善是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高善应该是人的灵魂所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即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人灵魂的最好状态是什么?根据前文的划分,灵魂的最高部分是理性,理性的最高部分又是努斯,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善应该是努斯的活动。努斯的活动被称为沉思,它已经是半人半神的存在状态,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达到,这是第一好的。在这最高善中,除了第一好的状态,还有第二好的状态。第二好完全属于人,它是人理性中的实践理性和无理性(或听从理性意义上的理性)中的习惯结合,进行出色的实现活动,并配以足够的外在善,从而获得的善。最高善被称为幸福,因此,幸福就包括第一好的沉思的幸福和第二好的德性的幸福。

伦理学的核心是德性,从上文可知德性分为两种,一为理智德性,二为道德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德性可以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需要通过习惯养成。相比之下,道德德性成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体。德性(本段中仅指道德德性)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采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给德性下了一个定义。在种上,德性既不是灵魂状态中的感情,也不是能力,因而只能是品质,即以某种方式对待感情而形成的倾向;在属差上,德性是两种恶即过与不及的中间适度状态。因此,德性即灵魂的在两种恶即过与不及中间取得适度状态的品质。当然,这种适度由理性——准确地说是实践理性即明智——规定。那么,如何成为有德性的人?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德性的实践性,认为进行合德性的活动就成为有德行的人。更进一步落实到人身上,就是怎样行为的问题。我们出于意愿,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选择从而做出的行为,构成德性或恶。如果我们意愿并选择高尚的行为,我们就拥有德性;如果我们意愿并选择卑劣的行为,我们就染上恶。所以,我们能够并且必须为自己的德性或恶负责。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尼》讨论了勇敢、公正、自制、友爱等具体德性,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伦理学体系。

《尼》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知识和德性的关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实践作为德性的充分条件的作用,但他并未否定知识,只是在谈实践的时候没有提及知识而已。第二卷第一章里说,即便从类技艺的角度上看德性,德性也与技艺一样,是需要他人教授的。他人教授,就涉及怎样是好怎样是坏的问题,这里虽然侧重于“怎样”去“做”,但似乎也避不开关于什么“是好”的前提。否则,人似乎就是盲目地做事情,而不知事情的价值。在这一章里亚还举了城邦立法的例子,认为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如何塑造习惯?倘若不是利用权力强制公民遵从法律规定的条文,那么就只能利用法律指出什么是善,引导公民遵守,从而塑造出习惯。如果法律的内容在于指出什么是善,那么这里就有关于善的认识前提。再往前一步,立法者也就需要具备关于什么是善的知识。这就连接到了后面第六卷所讲的明智。明智虽然是属于理智德性的,但它区别于理智德性中的沉思理智(对不变事物的知识),而是实践理智。实践理智是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明智作为理智知识,是关于善恶的知识,它所追求的是“真的善”,或者说理性意义上的善。总体看来,似乎是作为善的知识的明智和作为以善为的目的德性一起,造就了有德性的人。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德性与逻各斯(此处指明智)一起发挥作用。显然,离开了明智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离开了道德德性也不可能有明智。”

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导向是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命题的否定。亚里士多德认为,苏的“德性即知识”命题“在把德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转引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也可以说,人性中除了理性之外,还有欲望,而苏的“德性即知识”论预设了人性之中只有理性,取消了欲望的存在。这也即是“知”在形成德性上的局限。至于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进行合德性的活动是形成德性的充分条件,“德性与逻各斯一起发挥作用”,那么,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大概便真的能够成为形成德性的充分条件。正如《尼》书中明确指出的,研究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了解德性,而是为了使自己有德性。至于单独意义上的“行”,容易被理解为规训之后的机械行为,即便符合德性的要求,这样的人是否就有德性了,似乎值得怀疑。仅就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看,确实很好;但若就动机来看,则没有意义。若就尼采所提出的“细节”来看,则似乎缺少判断的具体依据。

而《尼》这本伦理学著作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显然是思辨的。只不过亚里士多德声明“我们现在的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不是思辨的,而是有一种实践的目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了解德性,而是为使自己有德性,否则这种研究就毫无用处),我们就必须研究实践的性质,研究我们应当怎样实践。”他所说“不是思辨的”并不是指研究本身远离思辨,而是要强调“为使自己有德性”这一实践目的的存在,以此区别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概念论”和“理念论”的仅仅强调抽象概念或理念的做法。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的,所以思辨不是目的,而是作为应当如何去实践的手段存在。因此,似乎也并不意味着德性不适合用思辨的方式进行研究,而是说对德性不能止于思辨,进行实践才是目的和价值所在。

《尼》书中,德性与幸福关系的问题,大致是这样的:德性的幸福本身只是第二好的,而这种幸福的获得不仅需要德性,还需要足够的外在善作为条件,所以德性在这里似乎只是德性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或者主要条件,却并不构成充分条件,因为外在善即便重要性低于德性,但毕竟还是一个必要条件。沉思的幸福则更与德性没有关系,因为前者是灵魂最高部分的生活,而德性是低于这一部分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与获得沉思的幸福没有关系。

如果离开亚的这种灵魂最高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划分,来到一般意义上的德性与幸福关系的问题上,那么需要问的可能应该是:什么是最高尚的生活,什么又是最完满的生活?这两者有所不同。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撇开沉思的幸福不考虑,他盛赞有德性的人,但他似乎很担忧有德性的人遭遇某种外在的不幸。因而,他所认为的幸福不但需要高尚的德性,还一定要过上完满的好生活。这种完满的幸福是值得敬重的。德性只是作为获得幸福的条件而值得称赞,幸福却因为本身的完善而受到崇敬,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幸福不但比德性完满,而且比德性更高。

关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康德有不同的观点。康德的伦理学中有两种善,一种是来自纯粹实践理性的形式的善,即德行;一种是来自经验世界的实质的善,即幸福。《实践理性批判》中说,德行是至上的善,不过至上的善还不是理性所欲求的全部而完满的善,完满的善还需要有幸福。德行加幸福,便成为至善。康德的伦理学以形式的道德律令为核心,他强调人应该按照道德律的命令行动,至于经验世界的幸福,仅仅是德行配得的结果,亦即说幸福并不高于德行。在对德行的态度上,康德举例说,当我看到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便他地位低下,我的身份让我不能向他鞠躬,但我的精神向他鞠躬致敬。康德对德行保持的态度,是敬重,恰恰与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态度相似。而对经验世界里的幸福,一贯轻视主观经验的康德恐怕无从对之产生敬重。由此可见,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的价值高于幸福。

如果把这个问题推到现实人生当中,我想可能是:坚守道德因而过着在我们看来痛苦生活的人,是否一定不幸福?苏格拉底坚持自己的行为原则,不做智者不收取听讲费用,过着摩顶放踵的生活,但在我们看来痛苦的苏格拉底其实是快乐的,他的自我感受也一定是幸福的。即便失去一切外在的幸福条件,一个道德的人依旧可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如果幸福完全是个人的感受,那么他仍然是幸福的。即便他不幸福,这样的生活也可以是值得欲求的,因为幸福未必是最高价值。那么,将这个问题推到极致,我想应该是:什么是人生活的终极价值或目标?伟大的人格还是美满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秘密花园读后感20字 秘密花园读后感4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我平日不爱阅读,也许是巧合吧,在书店里堆积如山的书籍中,我翻到了这本书,当下便被《秘密花园》深深地吸引,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因为那个温暖的故事令我陶醉。

我手捧着书,在温暖窄小的房间里,静静的读啊读,时间似乎静止了,心也静了。那一幕幕情节令我无法自拔。我最喜欢《秘密花园》里的,不是一串串曲折而奇妙的故事,伙伴之间的友谊,而是那个花园。它可能是普通的,但对于每个去过那里的人来说,又有着不凡的意义,在大自然的牵引下,玛丽从一个自私的小女孩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孩子,并和农家小子迪克恩一起,帮助庄园里病弱孤僻的科林少爷找回了健康与自信,还有来自父亲的爱。在童话的最后,一切都获得了新生。这一切,是因为玛丽的到来,她带给了庄园新的生机,而根本上,却是因为那个秘密花园,它被尘封在时间里,有无数的秘密藏在那里,而这个秘密花园,也成了他们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成了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向往。当每个人心中的乌云的驱散时,秘密花园也就没什么秘密了,它成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当我们在为命运的不公而哭泣时,就应该明白,没有人的生活一帆风顺,眼泪解决不了一切,勇敢的面对,乐观的面对,才会看见更远处的精彩,所谓拨开乌云见彩虹,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古今中外,多少黯然的生命因为艰苦奋斗而精彩,因为抱着乐观而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命运。

书中的一句话:“大自然与美好的心灵,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不曾丢弃的珍重。”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的内心都是善良的,这更是我最坚信的一点,哪怕再无恶不赦的.人,在他们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秘密花园,宁静,而又美好。我相信,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时,最想告诉我们的:精彩的人生,取决于心灵的坚强与美丽。

我很庆幸,我遇见了这本书,读过这本书。在窄小的温暖房间里,静静的品读,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对于我来说,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它让我爱上了阅读。渐渐的,读的书多了,也知道腹有书香气自华了,便更为当初买下它的决定而庆幸。

真的,很幸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读后感好心眼巨人5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过许多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 罗尔德·达尔 ”这位世界闻名的小说家创作的 《好心眼巨人》 ,在 罗尔德·达尔

的笔下栩栩如生。

《好心眼儿巨人》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比别的巨人小、弱,但智慧过人、心底善良的巨人,他的名字叫 好心眼儿巨人

,讲述了他和小女孩索菲之间发生的故事:好心眼儿巨人在夜晚巫师出没的时刻,用长号把好梦带给孩子们,这一幕让索菲看见了,好心眼儿巨人怕索菲说出他的身份,被人类猎杀,于是他把索菲抓进了山洞里。在山洞里,索菲见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如:大鼻子瓜、下汽可乐等。

好心眼儿巨人 告诉索菲,这里是巨人岛,除了他还有九个巨人,如:吃人肉快巨人、喝血巨人 ……这九个巨人很坏,以吃人为生。索菲知道凭她和 好心眼儿巨人

的力量根本打败不了九个巨人,于是,她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让 好心眼儿巨人

配制出一个关于九个巨人的噩梦,让英国女皇吸入,再想办法让女皇相信这事是真的,借用英国女皇的力量打败九个巨人。首先,趁他们睡觉的时候,把他们捆起来;然后,再用直升机把他们活埋了;最后,

好心眼儿巨人 和索菲靠他们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九个巨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总是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我们要学习好心眼儿巨人和索菲那样多动脑筋,用勇敢和智慧战胜困难和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贾平凹《丑石》读后感8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它,我感到了那块丑陋石头的伟大。他被世人误解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仍然站在那里,杂草和青苔在他周围生长。它被世人误解,因为它不能建山墙,不能做成磨。世人认为有用的就是好的,却不理解不知道无用也有好处。

社区前面有一棵大树,枝叶太高又太少,人们在树下并不觉得凉爽。它的根太大了,把路面都凸了起来,人们都漠然地看着它。直到有人承认它是一棵有价值的树,人们才对它表示尊敬。

那棵大树难道不是丑陋石头的翻版吗?正因为它们的无能,他们才免于砍伐和建造山墙的痛苦。

丑石,这种不显眼的石头,曾经是天空的石头,它曾经构成过天空,发过自己的光和热,我们的祖先曾经仰望过它,它给人光明和向往,当它落在地上的时候,世人却不知道它。它一直在等待有人去发现它,去发现它的价值。

我认为最丑的就是最美的。因为它不是普通的石头,自然不能做墙或台阶,不能去雕塑。它不是为这样的事情而存在的,所以经常被嘲笑。

我感到了那块丑石伟大:它默默地忍受了这么多年,屈服于误解,孤独地生存于世。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内心的美,那才是真正的美。有些学生成绩不好,我们不应该说他不好,也许他只是在考试中犯了一个错误。当他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他就像丑石一样,默默地忍受着一切,这孤独的生存体现了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英雄雨来读书笔记优秀文章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看了《小英雄雨来》的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名叫雨来的小男孩和他的小伙伴们机智、巧妙地救出老师,消灭日本鬼子的故事。

电影中的雨来,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小男孩,经常在上课时间偷偷溜出去玩,游泳、捉鱼。这是一个多么快乐的童年啊!可是,童年也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于是,雨来的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许多道理,雨来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雨来下定决心认真学习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却被日本鬼子抓了起来,同学们都牢牢记住了老师被抓前说的话:“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看到这里,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在那个被侵略者屈辱的年代,我们的同胞依然英勇无畏,热爱祖国,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聪明的雨来,想出了各种办法,深入虎穴,把日本鬼子捉弄得团团转。看到鬼子滑稽可笑的样子,我觉得真是大快人心啊!最后,雨来和他的小伙伴们想出了假扮鳄鱼的妙计,不但救出了老师,还消灭了鬼子。

这真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初,性本善,总记得小时候被父母要求捧着一本彩版的三字经听父母讲如何做人,如何孝顺,如何敬人做事。

读到二十四孝图,不禁有感而发,虽已不是封建旧时,儿童也会被父母或尊长要求学一些孝道,百年之前,和鲁迅先生一起读阅做工粗糙的二十四孝图,满心欢喜的求知心被湮灭了,

想那时只有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至打手心,和现在相比,我们除了课本还有许多课外读物,想那时鲁迅先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灭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可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了今日,又会有怎样的感叹,或许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在那时,封建的孝道虽然不可取,但却让人学会了尊老爱幼,也许有些礼节过于繁索,有些做法过于愚昧,也存在着虚伪和残酷,但和现在有些人来说,已经善良了许多。

人之初,性本善,同为中国一民,虽不同时期,在屡被批判的封建孝道中也有感人的孝子,在与旧时期改头换面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不如古时的残酷。

走在街上,桥洞中,可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儿童,老人,记忆中最深的是那位整天坐在桥头的老奶奶,冬去春来,送夏迎秋,季节变换,而她的衣衫不变,温度变化,而她的亲人的冷淡不变,她头发花白,凌乱地披着,那不知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也补了好几个洞,她坐在桥头,不知在看什么,不敢去想象,只怕自已也会平添忧愁,脚边的铁盆,雪白的直刺人的眼,一枚两枚的硬币是她一天少得可怜的生活费……

如果,我想是如果鲁迅先生看到这一幕,还会认为封建孝道只会害人吗?这里没有孝,没有亲情,没有善良,只有路人投去可怜的目光,这里没有尊重,没有幸福,只有被湮灭了善良的高等动物投去的一声清脆,一枚硬币打着转打在盆中,也一定像钉子一样打在老人心上……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这种善能继续,那么二十四孝图也不会显得那样虚伪,那么鲁迅先生也不会大喊中国的劣根性了。

人这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耳边又响起了这流传千年的精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哈姆雷特读后感500字 哈姆雷特读后感10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父爱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的前程,又如一座灯塔给迷途的船儿指引航向。父子情如太阳与植物,太阳用自我的光辉给植物送去能量,父亲用父爱的阳光哺育孩子的成长。《哈姆雷特》给了我这样的思想感染。

前几天,我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杯具之一《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是法国的著名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奥赛罗》、《李尔王》。在着部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很感动人的故事:王子哈姆雷特突然接到了母亲的一封书信。信中写道他的父亲已经去世,让他回国来奔丧。哈姆雷特回到本国后,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最终发现是叔叔害死了自我的父王。然后,他谋杀了他的叔叔,并且自我也被杀害了。

经过这篇小说,看出了父亲与儿子感情有多深,这真是令人佩服。而此刻社会中的一些人,父亲与儿子的感情就如一盆清水,淡淡的,几乎一点浓烈的.色彩都没有。

父子情深。此刻的孩子与父亲不是争吵就是打闹,当孩子的何曾想过父亲生你养你,领着你走上人生之路,陪着你走过风风雨雨,其中有多少为你付出的酸甜苦辣。应当说,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感情是深深的,太值得我们此刻的孩子想一想了(当然,为父报仇也不能杀人啊,并且把自我的生命也搭了进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德之邦。但社会上,“父子之交淡如水”也不是没有。一个民族的优秀美德和素质,更多地体此刻家庭中,就好像哈姆雷特和他的父亲一样,为了对父亲的深深感情,不惜自我的一切。

想到这儿我不禁要哭了,细心地打开这本书,在扉页上写上五个字:父亲,我爱你!我的心里霎时溢满了欢乐。

抬起头,望向明亮的窗外,太阳的光线那么温暖,鸟儿在蓝天的怀抱里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秋节致家长的一封信读后感 中秋节致家长的一封信三年级

范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适用行业岗位:家长,三年级,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爸爸:

长这么大,不善于言谈的我从来没有和您说过心里话,今天,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机会,向您表达我长久以来埋在心底的对您深深的感激之情。

爸爸,感谢您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利,是您那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爱包容了我的一切优点和缺点。感谢您让我的童年有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让我的成长之路不会孤单。

阳光灿烂的日子,您送给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风吹雨打的时节,您又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雨伞。父爱无言,您的背影是我永生的眷恋,您的坚强指引我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

记忆中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我生病了,身体不停地抖动,还发着高烧,您回到家里看见脸色苍白的我,立刻把我背起,匆匆的跑向医院。途中,雨滴敲打地面的声音哗哗作响,一不小心,您划了一跤,我心疼的叫您放下我,您却艰难的站起来说:“傻孩子,你正在发高烧,怎么能自己走呢?”那句话,就像在冰冷的寒夜点燃了一支火把——好暖好暖。过了许久,我们到了医院,您满脸都是水,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您把我安放好,就跑上跑下的为我找医生、量体温、喂我吃药……那时,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爸爸,您是平凡的,为了生活在外面奔波,却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您是沉默的,不善言谈,心里却时刻记挂着妈妈、弟弟还有我。爸爸,您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我可以停泊的港湾,是我可以依靠的山梁。岁月的白发虽然已经爬上了您的两鬓,在我看来您却永远年轻。或许,我曾经那般任性;或许,在你们的眼里,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在这里女儿想说的是:女儿知道您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我,惦念着我,请相信女儿,您付出的辛劳不会白费,终有一天,我会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爸爸,女儿在远方思念着您,牵挂着您,愿您平安、健康!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

20xx年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35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了当前我大白了做人不单要英勇,还要有聪慧,对伴侣要以诚相待,在伴侣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协助他们!

我觉得我和他们差不多,我见到可怜的乞丐,不是躲避而是关怀,见到可怜的动物,我不克不及不给它食物。

最让我敬佩的是彼得潘和温迪的友情,他们能够为了相互牺牲,在海盗船上,彼得潘不顾一切地想要救出温迪,这不足以证明他们之间深深地友情吗?

我最喜欢的是此中一个故事,温迪的弟弟麦克他们被胡克抓进了暗中城堡里,温迪和小飞侠去暗中城堡,他们为了引开胡克的留意力,出奇制胜。温迪在阳台上故意让胡克发觉,小飞侠乘隙进入了暗中城堡,救了麦克他们,最初小飞侠还踢了胡克一脚,好让温迪快逃走。

有一次,彼得潘闯进了温迪家,谁知本人的影子被保姆狗娜娜叼了去。在一天晚上,彼得潘偷偷地拿回了本人的影子,并结识了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教会了他们飞,把他们带到了梦幻岛,温迪充任了一群小孩子的妈妈。有一次,温迪想回家了,除了彼得潘,其他小孩子都情愿和温迪一起回家,他们出了地下之家,可是海盗霍克就在上面,把他们一扫而光。彼得潘晓得后,冲向船上,用机智打败了霍克。可是温迪还是要回去的,她承诺彼得潘,春季大打扫还会回来。温迪长大了,她的孩子接替她的位置,就这样一代代的传下去。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彼得潘和温迪,彼得潘虽然骄傲自卑,但是他长短常爱惜友情的人,不会轻易的忘记伴侣;温迪善良,对无家可归的生物有可怜之心,情愿领养小狼崽,不会撒手不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憩园》读后感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我暂居的地方叫杏林,有两个公园——日东公园和杏东公园。杏东公园,我一次也没进去过。日东公园偶尔会去走走。

日东公园座落于杏西路与日新路交汇处,占地甚广,其中有块水域,是废弃的污水处理池。公园的中心也有一个人工湖。公园四面围墙,是那种很高的围墙,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一切,只有大门、后门可以出入。进公园不花钱,公园里许多游乐设施要花钱才能玩。

去年中秋前夜,超级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在农历八月十四早上风就开始刮着,天上的云一片片地飞过,越积越多,仿佛就压在头顶。树在摇,街边的广告牌“啪啪”的响。近黄昏,下起了雨。入夜,风如魔鬼般地嗷叫着,雨一阵紧过一阵。时近午夜,雨倾盆而下,风拚尽全力,试图摧毁这个世界。天亮,满街的积水,满街的倒伏的树木,日东公园也在这次台风中被破坏,几乎所有的树木被折断,围墙被推倒。在灾后重建中,日东公园闭园谢客,建起了围栏。

日东公园是杏林最受欢迎的公园,节假日游园的人可谓人山人海,曾经有几个大型游乐设施,不过都是公园出租场地,由游乐设备的老板收费经营的。有段时间,公园里还开起了酒吧!

公园关闭很长时间了,许多人都很怀念这座公园,许多人都打听公园什么时间开放。终于在四月底,有人传说“劳动节”会重新开园。很快,“五一”来临,日东公园大门依然紧闭。五月十三日,星期六,我从公园门口经过,发现大门许多人进出,围栏也在拆除。围栏拆完,一个全新的公园出现在世人面前:保留公园大门,把四周的围墙全部拆掉,改为三十公分高的围栅,顺着公园新修了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整个公园显得很亲民,以前拒人千里的感觉没有了。公园里增加了篮球场,还有羽毛球场地。值得一提的是,增加了许多儿童益智娱乐设施,占了公园的十分一的陆地面积,这一块儿童乐园,一到周末,儿童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座公园。每天夜里,这里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挨着儿童乐园的一处旋转木马,还是外租的,仍要收费!

日东公园的重建非常成功,推倒了围墙,使得四处是大门,拉近了人心的距离。把商业拒于门外,还给市民一座美丽的公园——日东公园,有空,您也来坐坐,坐在草地上,湖中莲花朵朵开,岸边垂柳拂清波,多么美好!您也可以极目远眺,置身于大自然中,心情飞扬,没有一丝阻栏!

一个旧世界倒掉,一个新世界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秋节致家长的一封信读后感 中秋节致家长的一封信三年级

范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适用行业岗位:家长,三年级,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老爸:

您好!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我的生命之舟已载着我走过十六个年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困难坎坷常伴我左右,但是在我的身后有一位伟大的“水手”,我生命需要他来掌舵,如果没有他我这只无名小舟也不会找到航标。

老爸,因为有您,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因为有您,我坦然地面对生活。

您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从来都不会多说话。您没有那些甜言蜜语,有的只是默默奉献;您没有那些虚荣浮躁,有的却是一份踏实肯干。您有一句口头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啊,你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的人。您总是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人们必须变得现实些,你们这些孩子呀,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总是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里。而我也总是因为这个现实的你而对您有偏见。为了“上层建筑”,你毅然决定丢下我们外出打工。

我十一岁时,您就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对于一个十来岁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啊!每当看到别的孩子的爸爸牵着他们在公园里遛弯时,我是多么的羡慕啊!当我看到别的孩子的爸爸把他们扛在肩头时,我心里总是酸溜溜的。

电话里,面对您的问候,我哭了。句句叮嘱,我哭了;声声祝福,我又哭了。我多想告诉您我不想做留守儿童。我想拥有父爱,我想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为什么我心里满满的思念得不到一丝回报?为什么我头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头衔——留守儿童?我不想别人用特殊眼光待我。妈妈告诉我一切因为我,您想让我有个好的物质基础,不比别人差。其实您一直在遥远的地方想念着我,并努力地营造着这美好的一切。老爸,我真的理解您了!

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和妈妈提前祝福您节日快乐!就此止笔。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

20xx年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与地坛读后感3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天色灰蒙蒙的一丝活气也没有,我有气无力的倒在沙发上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变得沉静了,仿佛把心交给了史铁生,与他一起在那个不热闹的地坛旁边一待就是十五个春夏秋冬。自己仿佛看穿了什么,渐渐的身子正了,人却变得既恍惚不定又庆幸着什么。他的故事占满我的脑子是不是的就会浮现出儿子与母亲的情感纠纷,我有些乱了,就靠在沙发上小寐。

我渐渐地被大脑支配仿佛自己就是史铁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那个废弃的古园,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一次次的和死神对话,站在那棵大树下,望到了母亲找我脸上露出的焦急神色。我还是打败了自己的心想通了拒绝了死亡要好好活,对得起母亲。是她用爱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而后,一对老夫妇,一位唱歌的青年,一名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女孩和她的哥哥。无数次给我鼓励,给我生命的海洋,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坚强得走过来。

梦醒了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像莫泊桑那样割喉自尽,没有像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妻子一起结束生命,这些死是对自己对生命的轻视与不负责任,对父母的不孝。留下的只有可怜罢了!

我想只对人来说,人生仅此一次,我们难道要随意的去玩弄么?还是要好好把握。人生难免多坎坷,但这不能顺理成章认为是逃避的理由,人生何来风平浪静?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磨练,学会心疼自己。尊重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最基本感谢父母的方式。

哪个母亲愿意看到一个年轻额生命渐渐消失?但是她不敢,害怕,担心伤害孩子的心。史铁生是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慈母为了不让他难过,就连平时说话也很讲究,那些“跑”呀“跳”呀一类的字眼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是一种怎样无私的母爱呀?我深深感动着,也许做母亲的能深感到这点的伟大吧!

史铁生没有放弃生命而是在文坛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都功于上天和他的母亲吧,如果上天不给他有异常人的一生他会写出这么有感情的文章么,如果他没有这么一位好母亲叫他反省叫他感动,那他有如何获得重生。当他第一篇文章发表时,想要同母亲分享快乐,可是母亲太累了早早的被召了回去,老天弄人,但是在一次次打击中史铁生承受住了继承了母亲坚忍不拔如菊花般沉稳灿烂的爱。遗憾他的母亲不能和他把酒言欢了,只能静静的再天的尽头默默祝福他。

阳光下母亲与我们共享温暖,风雨中母亲为我们遮挡庇护,史铁生告诉我人生短暂,珍惜每一份温情和呵护,珍惜现在的生活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子》读后感2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2603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第一次知道老子这个人还是从初中历史课上知道的,当时只知道他是个道士,或者认为他是个得到神仙,后来我才知道自己误解了,我开始从多种情况下去了解他。以前我们学习从不教老子,只是背了一些他的名句,对他的著作还是知之甚少,现在有好几门课老师都经常讲到老子,并强调它的博大精深,我越发有了兴趣而且我也发现了它的思想太有道理了。于是我特地去了趟书店买了一本老子,带着注释我努力地看完了,觉得老子太牛了,老子真是一本充满人生哲理的著作,有点相遇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稍微写下自己对老子中的一些道理的感悟。

老子认为刻意做一件事情,往往会陷入其中,纠缠细节长时间没有进步,而且欲望越强可能越是事倍功半;相反高手往往无为而无不为,一切皆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到来。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要求我们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同时有些事要亲身去做而不只是说教。“善上若水”是老子非常经典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人,品行应该像水一样谦卑。换句话说,水往低处流,滋养万物而从不与人争高下;对于我们人而言,就是说我们应该像水一样谦卑不争。善上若水其实是一种做人的道理,过去实用今天依然很重要,水是纯洁的,我们的心应该像水一样明镜。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广阔的胸怀:“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谦虚对一个人的确很重要,一个扩大的胸怀更能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现在人们很是缺乏诚信,是谁的原因呢?是我们自己。老子说的好:“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我对你不诚信,你会对我诚信吗?当然不会,诚信是双方的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原因也在于商鞅的诚信获得了百姓的赞同。此外老子还说:“善人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也是讲为人处事的,还是强调人应该诚信,不管别人怎么待你,你都要善待他,别人就会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样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老子三十三章里的名句,这句话我小时候就知道了,然而却理解甚少,并且我发现自己不仅了解不了别人,反而越来越了解不了自己,当然可能由于生活得茫然让人被外界诱惑迷失了自己,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感觉,想去弄明白自己却冷静不下来。这句话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经常自省,战胜自我才能成为强者。老子的话很是值得我深省。

我们常常会抱怨这抱怨那,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坏脾气,说白了我们还是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老子就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告诉我们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高兴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失意痛苦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抱怨命运不公。生活就是喜忧参半,才那般丰富多彩,有成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高骛远是对我们大学生的形容,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那些小事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不然,不做小事怎么能做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是我还是发现大家都不喜欢做小事,比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口污秽……,而且我自己也是这样,是我不想做嘛,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麻木了,无所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我们应该回归到老子,静下来听听老子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外,不仅要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一步一步的,还要:“慎始慎中,则无败事。”

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克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四种坏毛病,成就再大也要淡定低调。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踮起脚无法久站,迈开大步想走得快的人难以远行;好出风头的人名声不大,自以为是的人声誉不高;自我炫耀的人难有成效,自我膨胀的人不能长久。王羲之的三个儿子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就说一天王羲之带着三个儿子徽之,操之,献之一起去拜访谢安。席间,徽之,操之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地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而献之只是寒暄几句,就静静地倾听父兄和谢安的谈话。四人走后,有人问谢安:“王羲之的三位公子谁更优秀?”谢安说:“最小的献之最好。”客人问:“为什么?”谢安说:“易经里说‘善良的人话少,浮躁的人话多。’由这两句话就可以推知。”后来,王献之果然在兄弟中出类拔萃,成为大书法家,与父亲羲之并称“二王”。这也验证了老子的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很多梦想,并为之奋斗着,有时是为了自己,有时是为了别人。然而社会确实很是复杂,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美好,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色彩伤害,被各种各样的虚假诱惑,而有时我们有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物欲所支配,失去自己本来的面目。但是我们依旧可能纸醉金迷,依旧违背意愿,违背自然规律,让自己活得很累,虽然有的时候是迫不得已。在老子思想中,他宣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希望人类坚守自然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这一点对于我们俗尘中人可能很难做到,欲望是个魔鬼,只有我们看破世界也许才能遏止。他还说:“知常容,蓉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其实就是宣扬一种包容一切公正无私,合于自然合于道的思想。换句话讲就是:“一个人如果心中只有自己一定会被生活所累,被名利所累;反之,若能顺应自然,包容一切,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还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要求人消除各种杂念,用空明澄净的心灵去感受自然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条最明显的是认为人应当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不能纵情于声色,被物欲所支配,失去作为人的真正意义。

以上我通过老子的思想对做人的谦卑,诚信,自我了解,心态和做事的态度,注意的毛病以及生活态度上做了简单的阐述,总体上让我感觉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老子的思想真是太精辟了。

关于老子的思想真是太多了,涉及各个方面,读第一遍可能还会有很多疑惑,甚至是费解,但仔细阅读并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他的话句句经典句句有理,而且拿他的思想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对应一下,确实是有莫大帮助,看了也是受益匪浅。然而老子对我确实有些难度,可能是我入世不深,故了解的层次很浅,所以只能略述感受,不能尽言,实在有些遗憾,寄下次再读时会有更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大学读后感5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大学,在我高考之前我并不知道它的存在,我就是属于那种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的人。选择了湖大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喜欢它,只是因为选择它可以使我的高考分数得到充分的利用。

来到湖大的我是迷茫的,没有目标的,如从高考这个巨大魔圈里跳出来的幸存者。可是当我来到了湖大并对它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选择了它我不后悔。在《我的大学我的家》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湖南大学那独特的魅力。厚重的历史文化,浓浓的书香气息,没有一处不吸引着我,它就像是一位穿了诱人旗袍的充满了古典风韵的美女。我已被它深深地折服,我坚定地相信,在这里我会收获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想到我们伟大毛主席曾在这片土地有过理想,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顿时,我希望我的梦想在这里发芽。

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绝对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地处儒道佛争相进驻的岳麓大地的岳麓书院最能撼动我的心灵。它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它也不愧为天下四大书院之首,它绝对衬得上这个名号。我曾和同学一起去感受它的古典美,不得不说真的很美,美到我忘了去看每一个景点的名字。那时我在想原来在我们的家门口还有这样一个让人为之沉醉的地方。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动听的校歌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它凝聚了中西方文化的两种迷人魅力,将湖南大学独特风韵展现的分外迷人。我不得不为之驻足,为之定神,我的校园之歌,我的家园之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的清风峡中,它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都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扬名天下。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是革命活动的圣地,这里有过伟大毛主席革命的足迹,顿起敬意。而我第一次走入其中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爱晚二字让我想起了我那似乎有些许悲凉的过去。爱晚,我相信在这片土地属于我的那份爱不会晚。可能我的想法有一些幼稚,但我现在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自卑亭,我不知为何它有这样一个名字。但似乎它有一种发人深思的魅力,顿时我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自卑亭不自卑。

在湖大我真的有一种家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种种迷人的风景,更多的是因为这里有那么多的可爱的家人,真挚的脸庞,温暖的笑容,有种不容忽视的温馨。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我想幼稚地说一句我很开心,我很幸福。

昔日楚材之盛,今之楚材更当奋起。楚材之盛让我感到在这里读书是一种压力,更增万分动力。我的大学就是家,一个温暖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整本《亲爱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己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平庸”?“平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平庸吗?答案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围城的读后感50字 围城的读后感400字

范文类型:读后感,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围城》讲述的是主人公方鸿渐从生活安逸的海外留学生活到归国在上海点金银行谋事、与苏文纨和唐晓芙发生情感纠葛后再赶赴内地三闾大学当副教授,然后与孙柔嘉结婚、辗转到上海,最后又离开去了重庆的故事。

有人说,《围城》写的就是婚姻似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也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在我看来,里面的围城不止一个,婚姻生活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围城套小围城,小围城里再套围城,人生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围城组成。

譬如方鸿渐的大家庭里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封建迂腐的繁文缛节,正是方鸿渐一直想要逃出来的一个围城;再譬如方鸿渐在三闾大学教书期间所看见教授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更是一座布满机关的围城,幸而最后方鸿渐冲了出来。但是,突破围城的同时,他又步入了另一个围城——与孙柔嘉结婚。他就这样无休止地入城、出城,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法得到解脱。

《围城》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人都遇到过许多围城并深陷其中,想要逃脱,却误打误撞地进了另一个围城,既不甘于困在围城之中,又找不到出去的路,便只能郁郁寡欢,哀叹人生,悔恨当初。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许多琐碎的事,而这些却常常弄得人焦头烂额。可这就是生活。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现实却是,诗和远方只是理想化生活里的,大多数人的生活里更多的都是眼前的苟且罢了。

无论生活有多糟糕,无论命运待我们多不公平,我们都应好好过日子,才不枉此生。曾经看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的一生就这么长,总不能因为怕会死,就不活了吧。”同样的,人的一生就这一次,总不能因为过得不好就不过了吧?所以,在我看来,与其在其中煎熬,还不如静静地享受生活。

既然生活的本身便是一道围城,那我们就知足长乐,好好珍惜眼前的东西,不要再为所错过和失去的东西而懊悔,而应努力做到在往后的日子中把握住自己想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