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一语文第八课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课件(优秀20篇)

《口技》这篇文章出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创作于清朝初年。文章叙写的是“口技”这种技艺的表演过程,是作者观看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后,对艺人表演以及观众表现进行的实录。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第八课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课件,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238

范文

38

篇1: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1731 字

+ 加入清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师材料:《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教师活动一: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一: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一: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二: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二: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三: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三: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五: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四: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六: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32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留给我们丰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他的家乡江苏吴江在他曾二十六次考察访问的江村设立了费孝通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围绕“差序格局”“志在富民”“文化自觉”三个主题词布展,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观性和教育性,但这种展出方式较难激起参观者对其相关作品的阅读欲望。学者陆也夫曾说过,“研讨一个学者的著作是对他的最高礼节”。

而《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在馆中只有一本书陈列。我们可否尝试为纪念馆策划一次《乡土中国》特展,设计几块展板,把这部作品介绍给大众,让观众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费老的作品,实现对他的真正纪念。

1、阅读与鉴赏。

通读《乡土中国》14章,通过对各章内容的概括和概念提炼,把握整本书的理论架构;重点研读部分章节,理解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通过阅读序言、后记等相关的背景材料,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

2、表达与交流。

能够运用简洁语言概括作品内容和本书的学术影响;能够运用简明而富于个性化的方式呈现所负责的展板内容;在策展讨论过程中,能够把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案清晰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倾听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撰写解说词,并能流畅地进行口头表达。

3、实践活动。

在展览主题的确定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形式梳理各章节内容和核心概念;在展览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表现研读内容的内在逻辑;在展板图文设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个性化的展板设计;在相互评价中,学习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本活动围绕“为《乡土中国》策展”,设计了拟定主题、编制大纲、图文展示三个任务,分别对应通读、重点研读和迁移拓展三个学习层次。通过任务式学习,探索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学术类著作的经验。

具体包括“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图文展示,交流评估”三组学习活动。在通读基础上理解书中关键概念,把握全书逻辑思路,理解全书围绕“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从“乡土”上看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探寻民族的基因,看清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明了民族运行的内脉,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在策展的过程中,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作家的智慧、情怀。学会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综合运用概括、比较、分析、评价等方式,培养阅读学术著作的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于一体。

一、通读了解,拟定展览主题

1、梳理作品内容。

在通读整部作品的基础上,将作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提炼出每章的核心概念。

2、了解作家及作品地位。

通过阅读本书序言、后记,以及书籍查阅和网络搜索,了解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乡土中国》这部作品在其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形成300字左右的概述。

3、选择章节,拟定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述两项研究成果,从而确定展板的主题和涉及的内容。可聚焦某一章节,也可综合几个章节,并解释主题拟定的依据和理由。

设计说明:

这组活动意在通读《乡土中国》。该书围绕“乡土中国”提炼出了很多概念,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明晰这些概念,是读通这本书的关键。活动1旨在对全书14个章节的内容逐一梳理,通过梳理概括,明确各章的核心概念,从而对本书有一个整体把握。

由于是在已有的费孝通纪念馆中布展,在有限的空间内,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展示,还需了解作家成就和作品地位,而且学术著作的阅读也需要了解其学术价值,在了解其背景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内涵,活动2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之所以要形成文字,就是希望培养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活动1和活动2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3则要求在前两项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最终的`布展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

此活动旨在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研究的成果,充分表达,共同探讨,从而选择一致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表格中要求填写“依据和理由”是为了不让此讨论流于空泛,且养成有理有据的表达习惯。至此,完成了第一大项任务即“拟定展览主题”。在此过程中,通读了作品,并梳理了作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明确了这部作品的学术价值。

二、深入研读,编制展览大纲

1、研读相关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结合拟定的主题,围绕选定的内容,重点研读,将相关内容的梳理提炼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思维导图的制作要考虑布展的需要。

2、讨论展板内容,确定展览板块。

小组成员在组内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以及对展板的内容、数量和布局的考虑,经讨论最终形成本组布展方案,并确定人员分工。

设计说明:

第二大项任务是借助展览大纲的编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在第一环节通读的基础上要读懂书中的内容,并触类旁通。

活动1,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针对选定的主题,梳理相关章节的内在逻辑,如概念与概念间的差异,概念与材料间的关联,材料的调查与选择,以及作者的论述思路等。思维导图是为布展的任务做准备的,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直观呈现研读的成果。

活动2,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在阐述交流中将对作品的研读推向深入,同时对布展方案也更了然于胸。

展板的数量、内容,展板内和展板间的布局,需要在各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每个人都对布展方案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分工,这样每个人的制作既有全局意识,又不至于任务太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培养。

三、图文展示,交流评估

1、制作与修改。

组员分别制作所负责的展板,以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每块展板需配以说明性文字,如版面解说、设计意图等。组内交流各自的完成情况,集体讨论,修改定稿。

2、展示与交流。

在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之前,组内撰写解说词,阐述小组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体会和布展的意图。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借鉴,听取他人意见。

3、发布与评价。

在同学和教师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后发布在班级群,各组要设计出评价表,对其他组的设计逐一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

设计说明:

这项任务是在通读与读懂基础上的迁移运用,在图文展示中体现对作品的认知,是整个活动的成果展示环节。

活动1,学生在独立制作展板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负责的部分有更精致准确的呈现,甚至有个性化的表达,这个表达就是对作品的提炼和诠释,所选择或设计的图文要体现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组内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深入的研读过程。

活动2,设计了撰写解说词的任务,除了向全班展示的需要外,也是对作品阅读和布展意图的再梳理,对布展的解说也是对阅读的汇报,读、写、说、听在这个环节中都得到了体现。活动3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以开放式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激励和反思。

把评价表的制定交给学生,一方面,使他们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更有发言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评价维度和权重的设置上,也更能体现他们对作品和布展的认知程度。各组在相互评价中,既能思考吸取他人长处,也能获得更客观的自我认知。

《乡土中国》中那些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概念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是否还适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读懂此部学术著作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请围绕你们小组的展板主题,设计一个辩论赛的辩题,并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一辩陈词,时间2分钟,各400字左右。

设计说明:

此测评是前面活动的延续,引导学生将作家笔下的传统社会特征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这也是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自觉会产生的思维联系,在批判性的思考中提升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该测评分两个部分:

一是辩题的拟定,考查的是对之前所研究主题的辩证思考和语言表达的精准。

二是辩词的撰写,考查的是阅读、整合、思辨和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时,需综合考虑这两个部分的完成情况。前者占20%,可根据是否符合主题、是否有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语言表达是否精准等评定;后者占80%,可根据概念理解的准确性、阐述的逻辑性、佐证材料的适切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度等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最新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57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权,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 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763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一)勾连现实,激趣导入

1.看图感受:

①中国人见缝插针地种菜。

②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家谱。——比对欧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和称呼。

2.联系生活:结合你的生活和体验,还有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中国的春运,中国大妈爱跳广场舞;中国人喜欢托熟人找关系;“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

3.深入思考:为什么?

关键词:农耕社会的传统、乡土情结、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了解作者,走进《乡土中国》

1.了解作者: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1947年,他出版了关于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写于70多年前。我们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这本书的成书,拉近与这本书的距离。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乡土中国》共___篇论文,是从_________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____问题,专从_________本身来发挥,来追究________的特点。它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_____,尝试回答“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

【参考】《乡土中国》共14篇论文,是从“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3.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乡土中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熟悉的“农村”“乡村”?

师引导:比较综合。①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后记》第一段“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所以“农村”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②我们常说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乡村”主要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③“乡土情结”是我们语境中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乡土”则具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因此,以“乡土”命名更符合本书的传统文化意蕴。

【补充】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一九三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师从吴文藻、史禄国等社会学名师;一九三八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曾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并且,从《乡土中国》一书中,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文献熟习非常。从实践背景来看,除其本人生于斯土长于斯地外,在本书成书前,他在广西、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田地调查工作,对中国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体会。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他敢于另起炉灶、新开中国乡村社会学的基础。

4.小结:

所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进而形成系列文章,汇编成《乡土中国》,成为一本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体系的社会学著作。

(三)初识概念,了解学术著作

1.看书本的目录:

学习任务三:

小组合作研究:

①阅读本书目录,了解基本概念。

②比对右边的目录,说说不同。——来自《魔戒》第一部《魔戒现身》

③结合《重刊序言》和《后记》,归纳《乡土中国》中概念的来源(或研究方法)。

2.齐读《重刊序言》中的三句话:

①“我是一面探索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②“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③“它并不是虚构,也不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

3.小结:

幻想小说的虚构性;概念①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会学”的讲课内容,是边探索边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②根本来源是通过认识形成的概念。——学术研究或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四)反思现代,体悟学术经典

1.学习任务四:

思考表达:

有人曾提出疑问:《乡土中国》的出版时间是1947年,中国社会大部分已经从“乡土”走向“现代”,学习《乡土中国》会不会过时了呢?把你的理由写成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2.要点引导:乡土的中国乡土中的国中国的乡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飞奔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可能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的河流。只有现在的民族是最薄的民族、是最没有希望的民族,因为你没有办法找到过去,你也没有办法从中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梁鸿)

3.阅读提升:

梁鸿《中国在梁庄》(前言)

它(乡村)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介绍方法,学会学术阅读

1.2019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本高一必修教材(上册)中p80-p81,有以下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

①要有阅读的“预期”。是为了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为了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求答案

②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③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④关注作者的研究思路。

⑤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2.批注法介绍:以《红楼梦》脂砚斋本为例。

(六)课堂总结

费孝通: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传统,必须要有一个全盘清理。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生活方式中所养成的观念加以说明。有了这笔清清楚楚的账才能使我们走下一步时不致再像目前这样的艰难而浪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认真真研读这本《乡土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727 字

+ 加入清单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收集有关“差序格局”的俗语名言.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

(1)学生填写的“阅读记录表”部分内容差异较大;

(2)学生对下定义的方法不明了,本书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异很大,需要正确引导.

1.修订完成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2》.

一、导入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正如庞朴所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乡土中国》第四、五篇论述了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种文化传统——差序格局.

二、深挖文本

先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再深入探讨文本内容。

1.现象观察。

(1)文中列举了哪些生活现象来解说“差序格局”?

[明确]①苏州河道肮脏不堪;

②公共走廊和院子灰尘堆积

③亲戚关系一表三千里;

④街坊多少具有很大伸缩性。

(2)你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差序格局”现象吗?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差序格局”,小区里的事、亲戚间的事、学校发生的事都可列举。

2.深挖原因

(1)综合第四、第五篇的论述,分点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家庭”“社区”“国家”等基本概念伸缩性过强,导致个人与集体的界限模糊;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差等,也会对社会结构带来影响。

(2)联系前三篇的论述,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①与游牧业、渔业、商业文明相比,农业劳作基本不需要分工合作,没有分工合作,当然容易形成由我作主、以我为中心的“私德”;

②黏于乡土的产业类型决定了村落聚居的社区结构,而这一社区结构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依亲疏远近交往的原则,由此形成“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3)根据你对历史现实的了解,补充陈述“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

[明确]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此亦有内在联系。

3.利弊探讨。

(1)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为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带来了哪些益处?

[明确]“差序格局”有助于稳定人伦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社会结构、政治局面的稳定不变,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与此不无关系。

(2)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又存在哪些负面影响?

[明确]受“差序格局”的影响,平等观念很难得到推行,而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会有民主法制社会的建成,腐败现象的屡见不鲜、依法治国的举步维艰都“差序格局”的流弊密切相关。

[教师补充]费孝通先生在书里没有着力批判差序格局的弊端,并非刻意含蓄,这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价值中立”有关,韦伯主张,学者在选择课题时可以有价值关联,而一旦开始论述,则要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只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

4.概念阐释

“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中重要概念,请你对此概念下一个定义。

提示:(1)不能用原文的比喻代替概念阐释,如“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2)注意引导学生界定概念的外延——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

明确: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5.写法分析

作者怎样使“差序格局”这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明确: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对它进行譬喻,借用相对概念进行比较。

文章在阐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时,既有比喻论证,也有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产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捆柴”与“波纹”的对比形象鲜明地阐明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

6.梳理总结

(1)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以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群、己和人、己之间的界限可伸可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则是自我主义。

(2)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特点,仍然以西洋社会为对照,指出差序格局下,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从亲属角度考虑的“孝悌”和从朋友角度考虑的“忠信”,并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不同程度上的伸缩,与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想比,个人之间,没有人人平等的兼爱精神;个人与团体之间,往往先私后公。

(3)第五章谈道德是第四章社会结构的衍生,道德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

三、延伸思索

1.比较以下两组人物,说说他们间的差异,第一组人物为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和阿q(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第二组人物为富兰克林(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和科比(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明确]主要借这几个大家熟悉的人物让同学弄清“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内涵差异。

2.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论述是不是否定了古往今来圣贤们的高尚道德?

[明确]费孝通并没有否定圣贤们个体道德的高尚,他认为“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那些人道德高尚只是个人严格要求的偶然现象,并非制度和集体约束普遍结果。

3.墨家的“兼爱”思想可能是中国古代较接近“团体格局”的道德观念,你能说说墨家思想为何后来很难流传开来吗?

[明确]墨家的主要成员为下层工匠,工匠在完成一项大型工程任务时分工合作远多于农民,这样的出身让他们在思想观念和组织结构上更接近“团体格局”,但当高层的统治者和底层民众都以秩序稳定为最大企求时,它们的思想无法被普遍采纳。

四、学以致用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你该如何在自己的公司内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请以此为主题发表两分钟的即席演讲。

五、作业

预习第6、7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229 字

+ 加入清单

1,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中国社会“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了解批判性阅读的大体进程,运用批判性阅读方法来检验《无为而治》一篇的论证分析。

1,全班分为八个小组,1—5组每组六人,第六、七组每组五人,分析阅读以个体精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

2,学生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析阅读”的基本原则和运用方法,让学生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评判文中的观点和论证。

1,修订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

2,根据阅读记录表及提问质量评选小组阅读之星。

一、导入

1,教师朗读叶至善先生回忆父亲的文章片断: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叶至善《几件小事——忆父亲叶圣陶》)

2,费孝通先生用了哪个概念来概括这类现象?

明确:教化权力。

3,你们小时候也遭遇过这样的教化权力吗?

二、概念理解

1,讨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表述。

明确:

(1)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支配、压迫性权力。

(2)同意权力是为了保证分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于社会契约的相互同意相互监督的权力。

(3)教化权力是在社会继替的过程(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长辈为文化传承而强制教导晚辈的一种权力。

2,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这三个概念与涂尔干提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契约团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补充资料]机械团结是指基于社会集体意识、运用压制性法律加以制裁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机团结则指因社会分工合作、主要运用恢复性制成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契约团结基于自由交换、以缔结私人契约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费孝通的三个概念与涂尔干的概念一样,都借对现象的概括来标明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但涂尔干的观察基本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费孝通则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老师引出涂尔干的概念是想让大家知道,读学术著作不仅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与材料,还要适当了解他的学术渊源。正如章学诚先生所说:“学者不可无宗主,但必不可有门户”。

三、精读分析

1,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介绍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今天我们来尝试用其中“分析阅读”的方法精读《长老统治》这一篇。

2,教师展示“分析阅读”的十二条准则:

(1)区分书的类型

(2)简要概括书的内容

(3)编列结构纲要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5)诠释关键词,达成共识

(6)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梳理论述架构

(8)分辨书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9)了解智慧礼节的内涵

(10)除非你能诠释该书,否则不轻易批评

(11)弄清真正知识与个人观点的差异

(12)证明作者的知识或论证差错

明确:着重研读第四、第六、第十二条,引导学生对学术类文本阅读有理性认识。

2,讨论费孝通先生《长老统治》一篇想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作者希望通过比较弄清楚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与原始社会及西洋社会有怎样的差别,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描述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特点。

3,通过讨论明确《长老统治》一文的主旨所在。

明确:维持乡土社会的主要权力结构教化权力,它不仅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

4,通过结构分析来分析《长老统治》是不是好的论证。

(1)结构分析

(首段)比较中提出观点:乡土社会是教化性的权力。

(2—4段)教化是人适应社会规律的必要过程。

(5—6段)孩童所遭遇的教化权力。

(7—11段)成人世界里的教化权力。

(12段)用教化权力(长老统治)来指称乡土社会最为恰切。

(2)论证分析

运用四问法检验论证分析的优劣:

①这个论证的前提可靠吗?

②这个论证的推理严密吗?

③这个论证的材料正确吗?

④这个论证的结论可信吗?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爷爷奶奶经常叮嘱自己的话语,说说这些叮嘱对自己为人处事所带来的影响。

2,观看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反思教化权力在当代教育中的利弊。

五、家训家规综合性学习实践

家庭是乡土社会的基础,它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生产单位,而且是乡土社会文明传承的细胞。家训家规是一个家族中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晚辈的训示或者规约,包含丰富的道德文化,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德行和智慧。如果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家训家规可以说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衍生到今天,家训家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家训家规综合性学习实践要求同学们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1)收集口头的家训家规:每位同学至少记录三条父母经常叮嘱自己而又蕴含着为人处世道理的话语。由团支书将本班的家训家规加以整理分类,归纳出家长对于孩子道德期许的主要内容。

(2)摘录墙上的家训家规:参观保存年代较为久远的家族祠堂或新式的文化礼堂,摘录墙上悬挂的家训家规,比较古今家训家规的传承与演变。

(3)研究书里的家训家规:阅读《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家训家书类著作,摘录富有启迪意义的警句,研究这些家训家规对于家族兴盛所起到的精神激励作用。

(4)举行“我们将来该如何做家长”的演讲比赛,要求同学将自己对家训家规意义与作用的理解融入演讲稿中,表达自己对于教化权力以及代际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见解。

六、作业

完成第七课时“学习任务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最新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4947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劝学》教案 高一语文劝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高一,全文共 2819 字

+ 加入清单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用多媒体)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一语文《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2680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

1、了解作者及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2、文体知识

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士等。

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惆怅(chóu chàng)

(三)合作探究

1、听范读,学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诗歌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营造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迷离、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2)《雨巷》中主要写了哪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意象?

明确: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

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2、文本分析

(1)《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总之,“飘”字生动地描述出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

(2)《雨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听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

(四)疑点探究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姑娘”当然有其象征意义。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有时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来讲,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五)拓展延伸

选择意象一定要做到“象与情合”,试多举几例加以分析?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最新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404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语文是什么?

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

很多人都对语文存在这样的误解:学语文应该是学校的事;只有在语文课上才是学语文,只有打开语文书才是学语文。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其没有理解语文最本质的东西:语文与生活紧紧相连,是生活给予了语文生命。我们从呱呱而哭,到牙牙学语,到能够说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成熟话语。其实,当我们悉心倾听一个人的幽幽诉说时,当我们沉醉于慷慨激昂的演讲时,当我们倾听自己心灵的回音时,当我们复述一个幽默的故事时,当我们聚在一起阐述一个观点时,当我们消除了误会相视一笑时,我们就是在学语文吗?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时时是生活。在生活中,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和生活并存。语文的点点滴滴都是生活,哪怕是一个字的书写,一句话的诵读,一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意思的表达,一种语气的运用,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只依靠语文书,更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汲取。因此我才说,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

语文是文化,更是生活,它存在于时时处处,与我们的苦乐悲欢息息相关。因此,学习语文是享受快乐的过程,是享受创造的过程,更是享受生活的过程。

一、语文的魅力

(1)投影: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从各个方面举例来说明语文的魅力。

举例1:

汉字有很多意义联想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趣,也便于记忆,安,屋顶之下,一个“女”。表现女性柔弱,不宜在外,“宜室宜家”,才是安全的。

家,屋顶之下,豕表示猪,代表牲畜,说明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家畜。女和母在古代的甲骨文中这两个字基本形状是一样的:

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点。表示乳房,象征着同是女性,不同在于生养和哺育孩子。愁字表示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秋天里人们为过冬而发愁。

举例3: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互为戏谑。有关他们的趣闻还真不少呢。有一天,两个人共同乘船欣赏江上晚景,苏东坡抬头一看,忽见岸上有两条狗正在争抢一根骨头,触景生情,便对佛印说:“我说个对子给你对一下,好不好?”佛印说:“好啊!”苏东坡便吟哦道:“狗啃河上骨。”佛印一听,便知晓东坡在作对暗骂自己。正动脑筋准备回敬一下,一不小心,手中持着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掉到江水中,佛印灵机一动,对东坡说道:“水漂东坡诗。”东坡一下子显得分外尴尬。

还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东坡吃草”。这一次东坡又未能占到便宜,羞愧万分。

举例4: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屡战屡败,消极之至,多次打仗,从无胜利。屡败屡战,积极之至,多次打仗,虽无胜利,继续战斗。勇气可嘉,惨烈之至,惊天动地。

(2)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投影: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一股清幽的书香扑鼻而来,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那是一种品位的提升。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从以下五个方面谈如何学好语文。

1、兴趣,兴趣是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

2、习惯,习惯是恒久的保证。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多看一些书,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书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3、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识要点,明确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相应的对策,平时注意积累,做个学习的有心人。

高考语文把语文的能力要求划分为五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析。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语文知识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3)文言文阅读(4)现代文阅读(5)写作。每项知识的具体内容要求更应认真了解。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在练习中就可了解,不必太费心思。了解了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标和航线,就不愁到达不了目的地了。

4、书写

书写的要求是规范和工整。举例向学生说明书写对语文成绩的影响。

5、使用工具书。

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百范文,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

语文是论语说文的孔子;是逍遥云游的庄周;是投江求索的屈子啊;是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她还是编织梦幻的安徒生!

语文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语文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是用自己美丽、丰韵、娇媚换取人生体验的玛蒂尔德。

语文是眩目的先秦散文、诸子百家;是皎皎的汉宫秋月、赋体先贤;是小桥流水人家里的杂剧;是谁解其中味里的红楼一梦;是一千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唤;是远离鸡虫得失和无谓争斗的规劝;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是愉悦、轻逸、趣味、莞尔??

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是大厦,文明而庄严;有着一条条迷人的雨线,每一根线条都洋溢着生命的真谛。语文是鲜花,悦目而幽香;是你的后花园,丰润而妩媚;有着一串串诗意的忧伤、温暖、清凉。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在现代,成了每个人生活中必须有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语文并不只是一本书,也不只是一段话,而是生活。每天人们的口语交流,报纸上的各类信息,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还仅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的语文。语文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的记录者,语文是生活的真实缩影。

有人说,语文是快乐的,这里有活生生的人,有曲折的故事,有诙谐的语言-------有人说,语文是美丽的,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如“春天”,有美丽的父爱如“背影”,有美丽的书法如“兰亭”--------有人说,语文是人生,一篇真情的文章,一席精彩的话语,一腔圆润的朗诵,一手美妙的字迹------都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有人说,语文是饱含生命的,它让我们感到生命脉搏的跳动。总之,语文是如此之精彩。

语文无处不在,我们总能不自觉时接触语文。看到繁花满地,就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到骄阳如火,蝉声鸣叫时,就会想起“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当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无边,会想起:“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朋友相聚,又要告别,心中便于工作会念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语文,真是太精彩了!

语文陪伴着代代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脚印。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创作的热情才会激昂。语文在生活中,不断地让我们体验,给我们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一语文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家长,教师,全文共 516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这是进入高中以来我们举行的第一次家长会。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是高一十班的班主任同时也是语文老师。我代表高一十班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家长把这样一群懂事的孩子送到了高一十班,感谢你们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看出你们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认识并且交流一下我们这一班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以后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使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以实现家长、孩子、学校三方共同的心愿。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我想正是这个原因,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相信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作为班级的语文老师,我先来汇报一下班级的语文科学习情况: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不太重视是一个通病。针对理科生不爱表达不会表达的情况,我要求学生们每天进行课前演讲,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且每天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警句,全班同学抄记积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弱的特点,我在讲习题的时候,要求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提出来,哪怕再简单的字也不怕,我也会把它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们记录积累。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9月月考语文平均分名列理科普班的第一名,期中考试的语文平均分名列理科普班第二名的较好成绩。

下面让我来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班级的整体情况:班级由51位同学组成,其中有35位男同学,16位女同学。统招生29位,择校生22位。从一开学,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达成共识,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经过我们高一十班全体师生近三个月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在常规与学习两方面可以说都基本走上了正轨。

为了带好这个班,从一开学我就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开学伊始我便不断的告诉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谁能越快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谁就能在高中学习刚刚开始的时候,比别人先走一步。但同时又应该知道,无论成绩多好的学生都会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所以我们不管谁遇到问题都别退缩,而是应该有一个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这个时候如果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助的话,我相信,我们的同学或是老师,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在一开始接触这批学生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嘴懒和手懒,也就是说,如果有不太懂的地方,不愿意积极的发问,而且,上课只出耳朵听,并没有记笔记的好习惯。这种问题可以说在普通班当中是普遍存在的。而我除了教咱们班语文之外,还另外教一个文科优班和理科优班,通过对比我发现,这两个优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都会大胆发问,及时解决。所以我就不断以这两个优班为榜样鼓励我们班的同学,有问题就要积极解决,能提出问题说明学进去了,而我们同学也会在解决这一道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越来越好!抓住一切时机不断鼓励我们的学生,适时地指导他们适合高中的学习方法,我们班在期中考试中的整体成绩比九月月考有了明显提高!

班级中的一些同学也在为班级学风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我们班的刘孟宇同学,入学成绩是班级第九名,但第一次考试中他出人意料的考出了全班第一名,学年第52名的好成绩。要知道高一学年有三个理科优班共90名学生,是入学成绩排在前九十名的学生,作为普通班的学生,能将几十名优班学生甩在后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要说出乎意料呢,是因为刘孟宇同学平时没有什么太引人注意的地方,看上去就是一个朴实的男孩。第一次考试之后,我就开始留意观察他了,我发现,他上课非常认真,自习课的时候也在认真的学习,很少浪费时间,我向其他老师了解,也都表示他学习态度很明确,认真跟随老师思路。期中考试中他又是全班第一名,而这一次,在学年排到了第35名,跻身学年前50名的行列。

期中考试中比第一次月考成绩有显著提高的同学有张新军同学、杨丹妮同学、李昀真同学、王成宇同学,他们都分别前进了五至十一名不等。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前列,学习也非常认真,比如李志鹏,李显南,欧佳琦,窦强,宋平,何珊珊等同学。

一个班级没有严明的纪律是不可能有好的成绩的。为此,我重点强化了集体观念,纪律观念,时间观念。从军训一开始,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们,这个班是我们大家,只有我们大家好了,我们的班级才能好!所以请注意你自己的言行,因为走出班级,你的一举一动就代表了高一十班的整体素质。并且从升旗,间操,眼操等具体的集体活动中不断督促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同时我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班级的卫生要靠全体同学集体维护而不仅仅是老师和值日生的事,特别指出不允许带瓜子等细小果皮的食物,因为瓜子皮等食物的果皮会给值日生的扫除工作带来麻烦,而且吃瓜子是一件挺浪费时间的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同学愿意在自习课吃,边吃边做题,也会影响学习的思路。令我欣喜的是,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在以上方面都能比较严格的要求自己。

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就是严禁学生带手机,mp3、mp4等通讯工具或娱乐用品。这不仅是我们班级的要求,也是学校的要求。我想我能理解各位家长给学生买这些科技用品的心思。尤其是住宿生的家长,自己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离家在外过集体生活,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天不见也想得慌,担心孩子吃得怎么样啊,天冷了有没有添衣服,可千万别冻着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不知道在坐的各位给孩子买手机、mp3、mp4的家长们你们可曾想过没有,您买给孩子的手机,究竟有多少电话是打给你们的呢?您又怎么知道,在给你们打完电话之后,您孩子的手机是处于关机的状态,而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的呢?事实上,手机除了给家里打电话之外还有很多用处,给同学发发短信,打打电话,还可能成为表达爱意的工具,甚至还可能成为考场上作弊的工具!而且,每个月的电话费无论对学生还是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而且不必要的开支。mp3、mp4可能是您作为孩子考上高中的奖励买给孩子的,但是这些东西,都可能成为他们自习课,甚至是课堂上的娱乐活动,而侵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即使是边听音乐边做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我非常强烈地呼吁在座的各位家长,请收回孩子们手中的手机,mp3,mp4等通讯、娱乐工具,让孩子们有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

往届的许多事实证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班风好的班级,在最后的高考中,往往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没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所以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督促!

虽然我担任三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工作,但作为班主任,对我自己的班级,我还是尽我所能地多花一些心思,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如果发现就会及时沟通,及时引导。两次考试结束后,我先后找了一些成绩比较不错的学生,鼓励他们要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也没有忘记成绩考在后面的学生,告诉他们一时的挫折不算什么,只要自己想学习,就算基础不是很好,也要积极的跟着老师,学一点会一点,学一点得一点;对于成绩处于班级中游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找出自己薄弱环节,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一点点的将弱科变强科,将强科变得更强,争取跻身班级前列。

除了学习上的思想波动外,我们的学生现在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起初中来似乎会更重一些。这一时期的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对于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不一定理解得很深刻,会认为比较啰唆,都是些说得轻松的大道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各位家长负责好学校和家庭的两方面,在学校我们及时劝导,在家庭你们及时沟通。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比较生气或是急躁,这个时候一定要平静下来,好好的平等的和学生沟通交流,交流之前可以整理一下思路,相同意思的话尽量不要重复,简洁些。把意思表达清楚了,相信孩子们是能理解。

另外,这一时期,一些学生可能对异性会产生好感,一旦您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发生,首先不要恐慌,严厉制止,打骂学生,因为逆反心理会让这两个孩子走得更近;其次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正确引导。要让学生们知道青年时期的感情,是纯洁而且美好的,但如果沉溺在其中,而耽误了学习的大好时光,那么美好的感情也会蒙上阴影,留下缺憾。而且不应在校园或是班级内做出出格的举动,影响校风班风。

现在我也真诚的向在座的每一位家长提出一些希望:

1、希望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2、希望家长们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告诉学生,未来的路要靠自己来走,家长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帮你铺就一条顺畅的人生大道,即使我们家长有这种能力,我也希望你们先不要告诉学生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怎样的后路。因为人一旦有了退路就很难全力以赴向前冲,而且我相信,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为自己赢得一份光明的未来,而一旦学生们知道自己不用太努力就可以有别的出路,谁还愿意刻苦学习呢。

3、家长要培养学生的处理能力,要让学生能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住宿生同学,该带的东西一律由学生自己带齐,开学后不要总让学生回家,而且回家不应以耽误课程为代价。有一件事(运动会)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4、我知道现在每个家庭都不容易,作为父亲母亲可能都在外面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但是我希望,只少有一位家长,是可以留在孩子身边的,因为对于每个家长来说,孩子就是你们全部,有什么比他们人生这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还重要的呢。如果您只寄希望于老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恐怕要和你预期的情况有些落差。因为教育的成功是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希望为了您自己的孩子,留给他们一些你们宝贵的时间。

5、我想对那些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太好,成绩不够理想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辅导学生的家长们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即使不能从学习上辅导孩子,也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关注一下学生坐在写字台前都在干什么,是真的认真学习呢,还是只摆出个样子。你们可以试一试这样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你在旁边读书或是看报,营造出一个读书学习的气氛。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但是希望你们坚持试一试,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你们就可以不用天天陪着了。

7、对于地理历史政治三门学科,虽然不是高考科目,但却是会考科目,如果不能通过会考考试,同样得不到毕业证,所以希望家长能督促学生重视起来,主要是充分听好每一节课,到会考复习的时候学生们也会轻松许多。

6、让我们一起学会欣赏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对自己有了信心,学生们会越学越有劲。

7、希望家长能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互相沟通学生在家及在校情况。

最后我想说: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坚信:在我们学校、你们家长、学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下,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谨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满美!万事如意!谢谢!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今天与会的几位老师,这位是汤老师,汤老师是我校化学科的高级教师,汤老师的课上得好是学校公认的,汤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相信在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化学成绩会越来越好的!

这位是刘老师,教我们班生物。刘老师课讲得非常好,经验也很丰富,她的责任心值得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学习,不仅仅是大型考试,就是每次测验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刘老师都会及时的讲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且刘老师还经常鼓励学生说对于生物学科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练习巩固,基础打得牢固,就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我们班的生物成绩也在稳步提高。

一位就是任我们班的英语课的王老师。王老师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八级,这在我们学校也是屈指可数的,她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责任感,自习课的时候经常积极主动的来班级答疑。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上课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成绩也比上次有了较大的提高。

另一位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王老师虽然是位比较年轻的教师,但是责任感也是非常强的,她刚刚生完小孩,每天都要抽时间回家去喂奶,她结婚的时候房子是在涤沦买的,但是为了方便上课,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她在学校附近的二中家属楼里租了一间房子,而且还找自习课的时候,义务给学生讲课。

这位是我们班的物理老师肖老师,虽然肖老师是一位代课老师,但由于她的教学方法得当,亲和力强,所以深爱学生们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一语文《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2679 字

+ 加入清单

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一首象征派朦脓诗的经典之作,特将它列为精讲课文。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从课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深化,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本诗教学以“丁香姑娘”为线索,从导入→走近雨巷,整体感知(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小组探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的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完成前置性作业,包括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再进行自主质疑。

导入: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中国现代诗歌《雨巷》这几天广州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诗意、美感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

《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导入,用天气导入,回顾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雨”,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气氛,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把握诗歌孤独而惆怅的感情基调。首先咱们一起将诗歌朗诵一遍,注意尽量做到舒缓、富有情感。

诗歌一共七个小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咱们齐读,从第二节到第六节,女生男生间隔读。读的同时思考:雨巷里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人在雨巷里,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但是很快这个姑娘又走了。

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依据是什么?

有个同学问我,老师,到底这个戴望舒有没有遇到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啊?我读了半天,我也不知道结果。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今天咱们先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委派发言人,说出你们小组的观点。

观点一:有。描述得非常真实,具体可感。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的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或许曾经有,曾经作者在雨巷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姑娘,现在作者在雨巷中期待着再次与她重逢。

观点二:没有。诗人只是希望遇到,在脑海中想象着这个姑娘,并没与真正遇到。第一节、最后一节,希望,仅仅只是希望。

2、小组研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而不说成兰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像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浣溪沙》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代赠》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凄婉、容易消失离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了她那楚楚动人的忧郁。中国诗歌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意象来传情达意,历代诗人在意象的使用过程中使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意识,培养这种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诗歌阅读鉴赏中有据可依,有法可用。)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

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油纸伞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悠长、寂寥。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我: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姑娘: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怅、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我:冷漠、凄清、惆怅。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共同点: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这就是本诗的第二美——意境的朦胧美。

3、小组展示:诗人遇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姑娘?请加以描述。

4、朗读展示:再读诗歌,在把握诗歌意境美的基础上领略诗歌的音乐美,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生读—————师读——————齐读

能力拓展:请以《雨巷》的抒情方式为例,选取合适的“意象”,创作一首小诗。如白云、海洋、小鸟、各类花草,各位物品……

课后作业:请大家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如竹、松、荷、月、流水,乌鸦、寒蝉、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藤野先生笔记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全文共 1857 字

+ 加入清单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2. 根据选文,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去仙台学医。(2分)

13. 文中对藤野先生衣着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德和性格?(2分)

14. “我”看到藤野先生为“我”添改的讲义后,感到“吃惊”“不安”“感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与“我”关于解剖学的三次谈话的内容。(3分)

答案:

四、记叙文阅读(共10分)

12. 因为东京的环境不能满足鲁迅先生渴望学到本领来报效祖国的愿望,东京不学无术、浑浑噩噩的清朝留学生也让他厌恶之极。(2分)

13. 生活简朴,不拘小节。(2分)

14. “吃惊”是因为藤野先生极其认真、仔细地为“我”这个中国学生订正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心费力;“感激”是因为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严格要求。(3分)

15. 第一次谈话,纠正“我”解剖图中的错误;第二次谈话,对“我”肯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第三次谈话,询问“我”中国女人缠足的情况。(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659 字

+ 加入清单

1、提炼前三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与关键概念,梳理三篇文章间的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2、阅读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和郑也夫《评与费孝通》节选部分,简要评述三人相互对立的观点。(参见《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1》)

3、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学情:

(1)学生对什么是概念不清楚,会误解成一句话;

(2)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差异巨大,主要把握学生分歧的原因;

(3)学生阅读课外文章,思路可能完全被作者牵着走不能分辨是非。

1、修订完成的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2、完成《助考?论述类文本阅读1》。

一、导语

《乡土中国》里凝结着学术救国的热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处于深重危机中,当时的爱国人士提出过各种救国方略,有说实业救国的,有说教育兴邦的,有说文化兴国的。费孝通等人却认为学术也能救国。

在《乡土重建》一书中,费孝通饱含深情地说过这样一番话:“我只能说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我也相信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在乡村里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的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乡土重建》118页)

二、联系背景,宏观把握

但是当时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特点的认识并不统一。

1929—1937年,因我们实际钻到乡间,钻到农民的生活里去研究,从研究实验中,我们体验出来,发现中国人民的四大问题——愚、穷、弱、私与改造方式的四大教育(艺术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晏阳初《由识字教育到乡村建设》)

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结构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或说是文化失调,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而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其所为组织构造者,形著于外而成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讨论与交流1:

读了前三篇,你认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对中国基层社会的认识与哪位前辈(晏阳初、梁漱溟)的理论更相契合?

明确:费孝通先生曾经跟随梁漱溟到山东参与乡村建设,思想上受其影响较深;而对于晏阳初的观点,费孝通并不赞同,《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对此多有批驳。

三、梳理文本,理解主旨

1、师生答问,梳理前三篇的核心观点与关键概念。

(教师可从三位同学不同的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2、展示“学习任务单”示例。

阅读《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章,完成下面两张表格。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乡土社会为何人人熟悉?是因为全村聚村而居;为何聚村而居?是因为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为何不流动?是因为乡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直接取资与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这是承上。“熟悉”,也是启下。从空间角度讲,人们天天见面,是“面对面的社群”,表情、动作、声音等沟通语言比文字传情达意更完全,因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时间角度讲,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变,甚至历经几代,生活方式也不变,“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个人没有“今昔之隔”,社会没有“世代之隔”,因而乡土社会也不需要文字来记载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明确:第一章是二三两章的基石,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二三两章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

4、小结。

关注重要概念,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主旨,貌似基础,实则重要,梳理能力是学术类阅读的基本功。同学们之前阅读的多数为文学作品,重视文学性鉴赏,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阶段,应当多接触学术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掌握学术类文本阅读方法。

四、精读语段,品味语言

讨论与交流2:

郑也夫教授说过:“费(孝通)的文字的特长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真佛只说家常话。”请精读以下两个文段,体悟《乡土中国》一书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1)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①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②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③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明确这两段文字几乎没有让人生畏的学术概念术语,也没有欧化的长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人读明白,费孝通也正因为语言通俗晓畅而成为民国后期著名的专栏作家。但因为学术根基深厚,这两段文字的论证又是非常严密的,可谓要言不烦,滴水不漏。

五、兼听则明,合理决断

1、对于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篇中的论断,有不少同学提出质疑。老师也找出了两段质疑文字,让同学们对比着阅读,再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一语文《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4804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一)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1.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

2.通过细节进一步体验感知

(一)读课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二)听录音,再谈谈你的感觉。

(三)放背景音乐,共同朗读体会。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三)由意象体验意境

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 (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由这些意象,结合本诗说一段话)

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形象构成了一种特殊关系。 在这朦胧的意象中,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有人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有人说,这诗如中国的水墨写意,只尽情地渲染情感,发散着自己忧愁与迷惘,“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我铭骨你遗憾时的忧伤”。

1.对意境的解析,自己体会本文的意境

2.象征的有关知识、

(一)读课文

(二)意象的解析

1.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对江南雨巷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2.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这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雨,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氛围

3.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象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 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三)写作背景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有句俗语叫“文如其人”。作者戴望舒是怎样一个人呢?了解了诗人,能更好地理解诗作。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 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四)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symbolism)是十九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艺术思潮。它的产生是对印象派艺术和写实主义所标榜的原则的反动,企图用视觉形象表达神秘和隐蔽的感觉。象征主义思潮创造了新的语言,开辟了表现的新途径。这种象征语言可称为「情绪的象征」,即通过细致复杂的一剎那感觉,来探测心灵深处最隐蔽的内容。在象征主义艺术家看来,可视的世界和不可视的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无限世界和有限世界,是彼此相互呼应和沟通的。因此,这类象征不论用抽象的或具象的语言,都是非常蒙脓和难以捉摸的,具有神秘的倾向。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有人说;本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运用象征手法,使诗的意境深邃、丰富,并具有含蓄美。那么的象征他的象征意义会有哪些呢?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它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归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五)艺术特色

1.《雨巷》的音节特色(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戴望舒的《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后背诵篇章。这首写于1927年表面上言情,写思慕追求一位有着丁香般美丽的姑娘而不可得,实则是象征在生活的重压下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的诗歌,是一幅写意画,是诗人意识流动中的一个境界。内容完整和明朗,形式不刻意雕琢。意境朦胧,耐人寻味。

在讲《雨巷》时,我搜集了戴望舒以及江南雨巷的有关资料,特意选用了撑着油纸伞,身着紫色旗袍的女郎走在弯弯曲曲的江南小巷作为背景,并配之以《神秘园》的音乐烘托气氛。

果然如我所料,学生虽还未读《雨巷》,就已经被朦胧、宁静、凄美的情境所感染,神情严肃而感伤。

此时,我话锋一转,对学生说,让我们走进《雨巷》,去探究诗人戴望舒的真实心灵。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师生双向合作的精神,努力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机制。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师生互动是借助特定的课堂情境实现的,具有临时的生成性特点,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可是我的这节课并没有达到我预想中的这种效果。

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目的是先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可能是粗糙的、不完整的,但它所唤起的最初的审美体验却是真实的、重要的。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展示课件,画面集中了江南各种形式不同的小巷,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描述心中的“雨巷”。

罗生布拉特曾说:“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的效果就好。”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的积极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无内化可言,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意。使此时较为成熟的感受与自己原初的感受构成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紧接着共同探究三个问题:“《雨巷》象征了什么?”“为什么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断篱残墙被迷茫的凄风苦雨笼罩着。从这雨巷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氛,"风雨如磐"的社会面影。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写照。他们带着心灵上的创痛在思索着,追求着。而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清丽不俗的丁香姑娘,不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不可能得到的希望的象征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1、了解主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及关键因素,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对《乡土中国》展开主题阅读,形成独到思考。

2、了解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及注意要点,将自己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写成读书报告。

3、借主题阅读及读书报告的写作深化对《乡土中国》一书的宏观理解及局部解读。

1、同学搜罗书中出现的概念术语,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2、教师从宏观角度梳理《乡土中国》的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

1、能在小组内阐发《乡土中国》全书的主旨及大致内容,

2、能在小组内交流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与体会。

一、导语

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

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我们在座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赶上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一上高中就遇到了那本‘自己的’的书——《乡土中国》,如果有同学觉得《乡土中国》还算不上‘自己的’的书,那我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找到它。

二、概念穷搜罗,术语不艰涩

1、摘引原文,理解《乡土中国》一书在概念术语运用方面的良苦用心。

明确:①费孝通先生做学问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尽量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讲清大家想不明白的道理。

②“我知道这些生疏的名词会引起读者的麻烦,但是为了要表明一些在已有社会学词汇里没有确当名词来指称的概念,我不能不写下这些新的标记。”

③为了读者能接受的方便,作者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概念的准确内涵,而是用比喻的手法和比较的方式描述这些概念。

2、请列出《乡土中国》里你认为重要的十个概念术语,并对这些概念术语加以分类。

明确:(1)学生对概念的重要程度理解可能会有差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但大体而言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书里最重要的概念;

(2)对概念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标准,可以从概念所揭示的内容,也可以从概念本身的词语结构,还可以从概念的原创程度。示例:

第一类是作者原创的概念,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治格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第二类是作者从其他学术著作中沿用的概述,如乡土社会、感情定向、阿波罗式、浮士德式、空间阻隔、时间阻隔、社会冲突、社会合作;第三类是作者将普通词汇临时借用为社会学术语,如欲望、需求、功能、注释、仪式。第三类概念术语被很多小组忽视。

3、分条梳理《乡土中国》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并谈谈该如何将从书里学到的经验移植到其他学术书籍中去。

[明确](1)图表比较法;

(2)概念定义法;

(3)比喻类比法;

(4)举例阐释法。

三、亮思维导图,说结构模式

ppt展示8张各个小组制作的《乡土中国》思维导图,抽选三个小组派代表带着思维导图上台,为大家讲解《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模式。

教师在评点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纠正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偏见,思维导图之优劣不在于绘图的色彩与线条,而在于能否清晰准确地呈现全书各篇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总结收获

请三个小组推选本组笔记、学习任务单做得最认真的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选定议题,开展主题阅读

1、主题阅读大致有如下六个基本环节:概括主题罗列相关书目;在不同的书里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找到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厘清要研讨的问题;分析讨论相关议题;围绕主题撰写读书报告。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乡土中国》一书的主题阅读侧重第二、第五、第六环节。

2、教师将自己梳理的《乡土中国》相关议题或研读方向发送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另外确定主题阅读的议题。

3、《乡土中国》主题阅读的三大板块、八大议题:

第一板块——理解“乡土”:

(1)人与自然;

(2)人与族群;

(3)人与礼法。

第二板块——评判“乡土”:

(1)“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现象必须扬弃?

(2)“乡土中国”里的哪些精神至今保留?

(3)“乡土中国”里的哪些成分需要找回?

第三板块——升华“乡土”:

(1)姓氏与宗族观念该如何在城乡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

(2)“家国一体”的观念能为现代化强国建议提供哪些助益?

1、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

明确:撰写读书报告是一个学习、消化、升华、运用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主题阅读学到的知识,并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研究能力。撰写读书报告有助于我们沉淀读书成果,也有助于我们提升阅读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要点。

明确:(1)主题要集中明确;

(2)观点要富有启发;

(3)论证要有理有据;

(4)语言要平实准确;

(5)议题要有实践意义。

3、提供范例,让学生对读书报告的结构与写法有更切实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高一必修乡土中国答案 乡土中国教案第四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

1、导入新课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3、作者介绍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4、层次结构

第二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辩护。

第四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第五篇: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成规。

第九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说明血缘事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会变迁快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慢的情况下,长老权力继续发生作用。

第十四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求,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5、全文分析

这本书是费孝通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写作特点

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乡土中国》虽然只有七万多字,并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气魄与见识。

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文章虽然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其中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离不开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间对中国乡土社会所做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题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政治等角度展开,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劝学》教案 高一语文劝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高一,全文共 688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中 学习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心(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论 学习的作用:弥补自 登高博见

点 己不足(反复设喻)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也

学 要积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可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骐骥 驽马

以 (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已 要专一 蚓——用心一 (积的保证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劝学》原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三、补充注释

[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 “已”,废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

[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一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家长,教师,全文共 282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家长同志:

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我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叫张琦。

首先,我代表高一 •(7)班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转达学校领导对你们的深深地谢意,感谢你们为孩子选择了在孙疃中学就读,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不辞劳苦地赶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是出自各位一片殷切的爱子之情、爱女之情,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孩子来说只要自己的家长愿意来参加会议,对他们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同时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本打算把我们班的任课教师都介绍给各位家长但由于有的老师同时教几个班,所以不能一一列席,望各位家长见谅。

今天的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请孙疃中学教导处赵主任就高一年级整体情况向大家作汇报。二是有我就这一阶段班级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并针对班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近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谈谈家庭教育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希望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三是请各位家长与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交流。

一、 班级基本情况与班级管理:

我们班共有82名同学,其中男同学有55人,女同学有27人;住宿生一共 人,其中男同学有 人住宿,女同学有 人住宿。

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和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四个多月的时光,四个多月来,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心中都留着深深的印象:你们的孩子在孙疃中学生活学习的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我们孙疃中学的光荣,更是你们家长的骄傲。学生在四个多月的学习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众所周知,本学年是高中学习生活的奠基年。高考升学又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基于这一点,从一开学,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参与商讨中达成共识,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顺利的考入理想的大学。经过这四个多月的努力,我们高一•(7)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良好的纪律的保证下我们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应该说,我们班的老师工作严谨,作风正派,态度认真,他们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次作业,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期中考试的成绩、多次比赛获得的荣誉、每次学校检查之后的评价都是最好的证明。在一种关爱、宽容的环境中,在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里,老师的悉心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使我们班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班集体。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班、喜欢自己的老师。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在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中,

我们班的总评分一直位居年级第一名。学生在成绩进步的同时,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增强。但两次考试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二是不把学习当回事,马马虎虎;三是有一部分同学成绩下滑的比较快;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偏科严重,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希望家长给予积极的配合。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进取心,大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学得很轻松,成绩也就不是很拔尖。不过有一点我深信,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深厚的潜力,入学以来 等同学的大幅度进步就是证明。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班主任,我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不求一时一刻的荣誉,不求华而不实的虚名,只求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能有一点一滴的提高。在学习方面,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努力程度。每次考试前后,我都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因为我知道: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有个性、有主见。他们接受教育不是被动的,而是有选择的。因此,在班级管中我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我常想,没有制度谈不上管理,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应该看到,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作用。根据这个思想,我班的各项制度都是经班委会讨论,全体同学表决才能通过,这就消解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班教育管理的实效。另外,我根据自己和班级学生特点,在处理一些违纪现象时,我一般采取较温和的态度。为了更好的和学生交流,我打算今后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小结本。记录自己的好的表现,不好的方面,如何改进,和老师要说的话,等等,学生们有心理话可以和老师交流。有的话和父母不愿说的,都写在本里和我倾诉。另外。他们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比老师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相信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我们的班级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首先是一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个别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差了一点,在校的表现如:早读到班级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思路不能跟着老师走,发言不够积极,听讲效率不高,课后作业没有真正弄明白,甚至于有抄袭作业的现象。自习又不能科学高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加之自学意识不强,只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无事可干,。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但我认为,这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问题。在小学是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进入中学以后,学习难度加大了,作业量增多了,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也宽裕了,但学习方法还改变不了。在中学,学生应该有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所以求知欲强的同学,成绩会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懒惰、怕吃苦的同学,想把成绩搞好就难了。我总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让同学们配合老师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思考问题,不要完全依靠老师,特别是成绩崭时落后的同学这点尤为重要。靠教师补,想有出色表现,难!因为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消化、领悟,最后达到触类旁通。所以我提倡同学们勤思、勤问 。当然,学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波折,作为学校,作为班主任,作为课任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尽管现在还存着这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中《劝学》教案 高一语文劝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高一,全文共 1667 字

+ 加入清单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 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 (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 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木直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1.背诵全文。

2.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