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榜样心得体会(精彩20篇)
通过对《榜样4》的观看,榜样里的先进事迹感人、激励人、鼓舞人,看得见摸得着,可学可用,给自己深深的上了一堂教育课。小编整理了cctv1榜样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2628范文
654观看《榜样》5心得体会
【战“疫”下的英雄“画像”】
观看了《榜样5》,我们都对“英雄”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何谓“英雄”?何为“英雄”?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把他们称作民族的脊梁,而我们通常把他们称作为“英雄”。在举国抗疫过程中就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他们的身上蕴含的民族大义、为民情怀和不平凡的人生路,镌刻出一幅幅生动的英雄“画像”。
英雄的身后是民族大义。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市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纵观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举国之力第一时间支援、国内外华人踊跃捐款,超市有序排队购物,腾出酒店宾馆,建立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10天完成,中国速度让世人为之关注和感叹,西方主持人曾在电视节目中说到:“没有别的国家能与之匹敌。”他们凝结了爱国的集体,满腔热血诠释了“英雄”的意义,先国家、先大家的背后正是民族的大义。
英雄的心中是为民情怀。钟南山84岁高龄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他的背影和短短的几句话,湿润了双眼,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骑自行车“95后”女孩,用手机导航和一辆自行车,骑行四天三夜,辗转300多公里,为的是能尽早赶回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武汉抗疫前线连续奋战、一月之间就白了头的邱海波说,越是艰险越向前,重症病人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英雄是为了节省一件防护服,夜晚和衣蜷缩在地板上的医务工作者;是各个路口中无论风雨,24小时值守的志愿者;是一声令下,全国“一动不动,钟南山让动才动”的全国人民……英雄是你、是我、是他,他们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滋养了初心、诠释了担当。
英雄的脚下是不平凡的人生路。在突入其来的疫情之下,一个个闪光的平凡人汇聚成战“疫”的洪流,传递着温情、感动、希望、力量。“我不伟大,也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处理,再苦再累都不怕”“疫情紧迫,我没时间想自己”……这是许多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他们有医生、护士、后勤、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他们戴着口罩,我们看不见他们的面孔,也记不起他们的样子,他们也许就是曾经在人群中与你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但我们知道他们平凡的人生里,有过不平凡的奉献,面对疫情,他们虽生而平凡,但无畏前行,彰显了英雄精神,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我们相信,在我们党的坚强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所有抗疫英雄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医生党员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先进典型、营造团结鼓励、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10月27日下午1时,次丘镇计生办、次丘卫生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门诊楼三楼020智慧医疗办公室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榜样》,让大家见识到党员应有的样子,不忘初心,凝聚前行正能量。
该节目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题,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线,邀请了有着传奇入党经历的人民医学家吴孟超;大山深处执教36年的人民教师支月英;普通的电焊工李万君;引领村民致富的老支书罗官章等11名优秀共产党员为代表,讲述了他们那平凡而震撼人心的故事,书写着信念、奉献、坚守、责任、担当、作为和创新。党员们边收看边笔记,感慨万千。
不忘初心,重在实干。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李贝、王恩东、琼沙3号轮党支部……,他们这些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时代先锋,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基层检察长,传递榜样的力量,就是要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真干事,干成事。一是树立政治大局观,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的政策和法治权威,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努力担当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责任。二是树立公正司法观,聚焦司法办案主业,坚持运用法治方式,强化法律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树立从严治检观,按照对政法队伍“五个过硬”的要求,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挺纪于前,廉洁自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学榜样,树标杆,立品为先。观看央视“榜样”专题节目,令人深为感佩的是,在人品党性修养上,秦华礼、罗官章、吴孟超、支月英、王恩东等为典型代表的众多优秀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树起了标杆。我们应当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坚持立品为先做人做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要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补足精神之钙、铸就忠诚之魂,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锤炼为民担当的精神品质。始终牢记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想民忧、思民策,解民难、谋民利,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三要铸造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坚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先争优,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为共筑中国梦添砖加瓦、建功立业。
爱岗敬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党员。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榜样》,深深的被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了,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坚守着,就如优秀乡村女教师支月英所言,“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他们以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发扬新时代奉献、作为、担当、创新、热爱的敬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踏着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进。看完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岗位。无论是退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的罗官章,还是大国工匠李万君,或者是人民警察李贝,他们这些普通岗位上的先进,给予我们的就是一份爱岗敬业的感动。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忠诚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如果没有一颗敬业的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会敷衍了事,漠不关心,得过且过。长此以往,我们的思想就很难融入工作,我们的行为就很难与工作协调一致,更谈不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了。敬业就是有责任心。责任就是不仅要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有责任感,而且要敢于承担工作中因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要有担当。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敬业,责任心的延伸。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正如王恩东院士所言,“国之所需即是我们心之所向。”,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这些榜样们不善于也不需要编制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他们在普通岗位上传承者先辈榜样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期普通党员的我们,要向先辈先进们学习的是他们为了理想信念,坚守岗位,爱岗敬业的精神,传承是不灭的信念。
恪守初心,坚守使命。前人的榜样,正是我们前行的力量。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李贝、王恩东、琼沙3号轮党支部……,时代涌现的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儿女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名医务工作者,努力学习榜样,就是要恪守初心、坚守使命,真干事,不怕事,干实事。一是从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不断强化,坚决维护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在卫生事业建设中勇挑担子。二是进一步强化务实精神,增强工作实效,爱院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事务中做好医院工作。三是强化廉洁勤政思想,带好队伍,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行业风范,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2:党员关于观看榜样4专题节目心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10月21日晚,收看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榜样4》,认真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
《榜样4》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先进代表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李萌、隋耀达和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刘适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现场访谈、分享入党初心等形式,着力讲好新时代新故事,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模范事迹诠释崇高理想,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学习榜样精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当好榜样、作好表率,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篇3:学榜样心得体会500字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节目收看工作的通知》,该节目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艰苦卓绝的战疫大考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昭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十四亿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继续开拓进取。
吹响保家卫国“先锋哨”,“逆流而上”彰显爱国情怀。印刻在鲜红手印里的请战决心,书写在入党申请里的灼灼初心,响动在质朴话语里的家国情怀,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长篇大论的慷慨陈词,爱国誓言在心房,人民英雄用战天斗地的无畏勇气书写了撼天动地的不朽史诗。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逆行青年尚显稚嫩的“热肩膀”,解放军人能扛千钧的“铁肩膀”,白衣天使勇担使命的“宽肩膀”,更有众多无名英雄献出的臂膀之力——为医护人员送去盒饭的“雨衣妹妹”,为女医护人员发放必备用品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小至个人,大至组织,在非常之时挺身而出,用不同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坚守着“召必回,战必胜”的共同信念,诠释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些硬实有力的肩膀担负起了中华民族的关键命运,铸造了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钢盔铁甲,爱国情怀成为举国上下最澎湃炙热的情感,爱国力量成为抗疫战场上最“硬核”的决战力量。
航驶攻坚克难“战斗艇”,“殊死较量”彰显斗争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是中华民族的斗争意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中华民族斗争豪情,奋斗的芽苗在风雨的浸润中更加茁壮,精神的沃土在执着的坚守中愈加厚实。这是一场与前所未有之病毒殊死较量的战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伟大事业的制胜法宝,照见的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的是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踏平坎坷”的大道之行,“威武不能屈”的钢铁意志,中华儿女身披战袍、剑指疫情、直破楼兰,中国心不屈不折,中国志不垮不灭,汇聚成冲破阴霾云翳的希望曙光,每一个斗志激昂的热血时刻都成为彪炳青史的烫金印记。斗争者是真英雄,84岁高龄赶赴武汉的国士钟南山,夜以继日攻关科研的陈薇,胆囊摘除手术后第三天就投身工作的张伯礼,还有一批批逆行上战场的医护工作者,迎战于疫情最前沿,挺立于“火力”最猛烈的关口,他们不辞辛劳、全力以赴,他们战衣虽薄、斗志却盛,他们鼻梁留痕、汗湿脊背,夜以继日地对战疫情、救治病患,成为“抗疫方阵”排头兵,势将抗疫斗争进行到底。
立起万众一心“撑杆跳”,“生命至上”彰显人性光辉。纵冰霜千里,温暖终将来临;纵寒风刺骨,春光更加明媚。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及时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从抗击疫情的前沿战场到全国各地每座城市,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全民理念,一切都为挽救生命让路,一切都为捍卫生命努力。防控卡点的日夜蹲守、村头村尾的病毒消杀、力援武汉的捐款捐物,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都是当之无愧的真心英雄,为生命“站岗”,在奋力鏖战中刻印了人性光辉之伟大。在惊心动魄的抗疫战场上,无论是“雪中生火”的肝胆相照,还是“雪中送炭”的温暖照拂,都是涌动在中华大地上的洋溢暖流,都是汇成大海的涓滴细流,凝结着汗水、心血与力量,书写着寓于平凡的伟大,绽放着刺破苦寒的芳华。“生命至上”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词汇符号,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同胞之谊和手足之情,无论是“八方支援、共克时艰”,还是“团结协作、命运与共”,都在为生命“摆渡”,都在为抗击疫情擂动战鼓,“不惜一切代价”是跨越艰难险阻的“撑杆跳”,彰显了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
同心同德同向前,甘苦共济闯难关,十四亿中华儿女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让抗疫精神凝聚伟大奋斗力量,翻山越岭、跋涉长路,奋楫于辽阔无垠的海疆,共筹大业、再斗狂澜,继承与发扬“抗疫精神”传家宝,凝聚翻越山峰沟坎的民族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前行。
篇4:通过观看榜样4的心得体会范文
2019年10月21日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4》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一场视听盛宴喂足了精神、煮沸了情感。新时代为榜样注入了新的,让榜样闪耀出新的光芒,党员干部如何为“榜样新曲”填上好词,如何学好榜样、用好榜样、当好榜样?须以“打破砂锅”式的“问学悟用”多力齐发,实现自身进步成长的最大“乘数效应”。
党员干部学榜样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探问初心以求当好表率的最大“乘数效应”。初心是什么?是老党员张富清“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入党初衷和英雄本色;是“吃亏”书记李连成“群众拥护啥,咱就去干啥”的以民为本和发展心愿;是“扶贫之花”黄文秀的乡土情结和赤子之心;是“大湖鸿雁”唐真亚“当老师能传递知识,邮递员也能传递信息和知识”的青春梦想和干事热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初心不言,却如爬山虎生长、攀援、葱郁,蜿蜒至心,构筑出信念的心墙。党员干部要把初心问到底,以初心之问形成榜样之力,以初心之问推动为民之行,以初心之源头活水推动党员干部当好“模范生”,以求当好表率的最大“乘数效应”。
党员干部学榜样要“打破砂锅学到底”,领跑梦想以求精神力量的最大“乘数效应”。一面榜样?一个榜样?我思索了很久却找不到准确的量词来形容榜样,榜样的精神之浩瀚让我找不到合适的量词,榜样精神力量之强大需要我们不竭追索。“环卫天使”李萌,“术业有专攻”的钻研精神让她成长为了岗位能手,“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让她充满了梦想的劲儿。李萌的精神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不但让她证明了自己的选择,领跑了自己的梦想,还感动了辖区的群众们。从敢于造梦到勇于追梦到用心圆梦,从被误解到被认可到被敬佩,她做着最不起眼却最不可或缺的工作,她经历了质疑、轻视、不解和谩骂,但她云淡风轻、充满底气地说:“现在大家都谈梦想,我觉得,不起眼的工作也离不开梦想。”梦想照亮了她前进的路,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她的重要支撑。党员干部在前行的漫漫长路中,也要领跑梦想,用强大的精神力量照亮梦想,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党员干部学榜样要“打破砂锅悟到底”,找出差距以求个人成长的最大“乘数效应”。榜样是我们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学榜样的过程中,要对标榜样、勤学悟透,找出存在差距。“冲在前”和“不能走”,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是情怀和勇气、态度和坚守,隋耀达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他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不怕苦不喊累不放弃。揆诸现实,有些党员干部一下村就喊累,一忙碌就说苦,怨天尤人、贪图享受,又何以能在大风大浪面前成为“中流砥柱”?我们学习榜样,要悟出与榜样间的差距,不断增长本领才干,不断增长充沛饱满的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从而实现个人成长的“乘数效应”。
党员干部学榜样要“打破砂锅用到底”,履行使命以求人民幸福的最大“乘数效应”。用是学好榜样的关键一招,问初心、学精神、悟差距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张富清的冲锋陷阵履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李连成的吃亏是福装满了他对乡土对群众的承载;唐真亚的传信送件饱含着他对职业对群众的热忱…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以“问道”,他们把困难的事情认真做以“求道”,加以创新的想法、时间的历练、一腔的热血而“得道”,他们始终把为民奉献的初心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当中。党员干部应当在学榜样中,强化使命担当,奋发作为、为民奉献,下大工夫和大气力,实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乘数效应”。
篇5:观看榜样的心得体会200字
3月22日晚上,《榜样5》在cctv1黄金时间播放,这已经是第5期榜样节目了,这一期专题节目讲述了白衣战士、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故事,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涌现了无数榜样的力量,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奇迹。
张西京,是一名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带领团队在武汉连续奋战84天,救助患者341名。
张宏是一名护士,她,“一走来,就是一道阳光,一缕清风”,温暖了病人,让他们重拾希望。
杜云,芳草社区的“战疫全能书记”,那段时间,她不惧危险多次寻求物资,为5000多人服务,使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说“医院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早一分钟收治患者”。4万多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不惧寒冷,不惧危险,他们用大爱温暖了整个中国,共同演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也共同建设了这个令世人震惊的奇迹。
达娃仓决是西藏那曲的一名普通人民警察,工作中她总是冲在前面,每天从早上九点半工作到凌晨4、5点,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她听力丧失。
汪勇,一名普通的顺丰快递员,在疫情危难之际,他义务为金银潭医院提供出行服务。牵头组织志愿者为医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他是医护人员心中万能的勇哥。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小太阳队“创造了春天,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战下,终于冬去春来,胜利的曙光渐行渐亮。榜样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谢谢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你们为抗疫做出的点点滴滴让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向所有的榜样们致敬!
篇6:教师看完榜样4的心得体会范文
何为奋斗?奋斗就是当更多的人选择用金钱来标榜自己的时候,他却选择俯下身子燃烧自己来温暖养育他的那片土地。毛主席曾经说过,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但真正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人却是少数。有人说他是疯子,因为他是村里的“摩托侠”,为最快速度赶到急诊病人身边,骑上摩托的他就是个拼命三郎;有人说他是傻子,因为行医18年,他从未收过一分钱出诊费,身为医生的他只能靠种地来维持生计;有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凭一己之力,守护起黄河岸边28个村的百姓。贺星龙,一位健康路上的奋斗者。有人对他选择回到贫穷落后的地方当一名村医的行为感到不解,他说,是乡亲们凑钱让我学医,是贫瘠土地上的乡亲们让我实现了梦想;有人劝他出去外面赚大钱,他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吗,他说,赚到很多乡亲的健康就是值。救死扶伤兑诺言,驰骋山间馈真情,不是所有人都敢像贺星龙一样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体面的工作和挣大钱的机会,他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奋斗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乡亲们不再受疾病的困扰,就是为了守护好这一方百姓的健康。身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应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稳得住根基。我们身在哪儿不重要,我们从事怎样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关系,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奋斗的意义就在哪里。
何为奋斗,奋斗就是当全世界都抛弃了你,我却依然和你站在一起。面对邪气敢拍桌子,面对歪风敢翻脸皮,面对“烫手山芋”敢挑担子——这是敢担当;别人能负的责任,我能负,别人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这是能担当;大问题坚持原则,小问题不拘一格——这是善担当;有矛盾,心态平,干事情,有热情——这是乐担当。李元敏,这位富裕路上的奋斗者用实际行动将“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乐担当”诠释得淋漓尽致。临危受命,勇敢接棒,她用整顿领导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级催化剂搅动了倒数第一的“土窝子”空壳村。一条条村道记录下她奔波的足迹;办公室时过七年却崭新依旧的办公桌椅见证了她奋斗的艰辛;村民满怀热情地对“杰米拉”的声声呼唤传递着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她用这份担当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富裕路上,带领村民重燃希望,朝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迈进。
我们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斗是我们在党旗下庄严的承诺和刻入骨髓的誓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也必须传承和发扬奋斗精神,保持心存匠心的坚守、敢于担当的勇毅和无谓牺牲的忠诚,奏响新时代奋斗的主旋律,在追求幸福事业的路上高歌远行。
篇7:榜样七观后感心得
《榜样7》中,张玉滚、王传喜、路生梅等榜样人物选择到饥寒贫困中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诠释何谓中国共产党员。
看了他们的故事,我感动之余倍受鼓舞,愈发理解了“前赴后继”这个词,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刚毅坚卓、勇于斗争、无私奉献,才有我党百年恰似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榜样人物为我注入了精神之源,我将以他们为标杆,维护党的绝对权威,坚决听从党的指挥,牢记初心使命,把群众放在心上,让民生落在实处,用严谨务实、踏实肯干的作风,为经济发展注活力,为社会稳定强保障。
篇8:学习新时代铁路榜样心得体会范文600字
20__年的春节跟往年有点不太一样,因为来了一个坏家伙——新型冠状病毒,它打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让在医院工作的妈妈天天加班,春节也不能休息,我很讨厌这个坏家伙。
正月初三的中午,我和爸爸正在家里玩飞行棋,医院加班的妈妈突然打来了电话,和爸爸聊了一会之后,就把电话挂掉了,我好奇地问:“爸爸,怎么了?”爸爸说:“妈妈主动申请到检验一线去和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去了。”
“啊,不会吧,那个病毒不是很危险么,为什么妈妈要去?”我不解地问。
“你的妈妈很勇敢呀,妈妈还说下班后会给你个大惊喜呢,为了减少接触病毒的风险,妈妈把自己的长发剪掉了。”
我一脸不开心地说:“我不喜欢短发的妈妈。”
晚上,妈妈下班回来,果然早上的一头长发没有了,我生气地说:“你这样一点也不好看了,我不想再理你了。”
这时,妈妈抱着我说:“头发剪了很快又可以长出来,但是接触到病毒麻烦就大了,妈妈是共产党员,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的,要是大家都害怕,谁都不去一线,怎么打败这个病毒呀,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好像明白点东西了。
后来,爸爸因为公司的事情,紧急回了印度,妈妈就很担心我自己在家没人照顾,面对焦急的妈妈,我说:“妈妈,你去打病毒吧,我一个人在家也会照顾好自己的,保证按时写作业、下棋、弹吉他,还会浇花、喂鱼、蒸米饭,但是我最担心的是你不会被传染吧?”妈妈笑着说:“这个病毒是可以治愈的,万一妈妈被传染了,妈妈会及时带你一起去医院治疗。”一听到能和妈妈在一起 ,我就感到不害怕了。
妈妈上班每天要穿防护服在实验室里面检测六七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也不能带手机,我也不能给她打电话,完全“失联”了,我让妈妈给我拍一张她穿防护服的照片,我觉得照片中的妈妈最漂亮。
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即使下班回来还要查看资料,但我知道全国像妈妈这样全心全力对抗疫情的叔叔阿姨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为早日战胜疫情努力奋战着。
此时此刻,我想说:妈妈加油!祖国加油!你瞧,冬天过后,春天就要来了!我借给你的妈妈,我盼着早点回家!
篇9:学习榜样4心得体会
10月21日晚上,反映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4》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吉安公路分局通过集中观看和个人在家观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专题片。
使命引领担当,榜样传承精神。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影片既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专题片放映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共产党员刘刚说:“在平凡而伟大的榜样背后,我看到的是党员的无私、人性的光辉、奉献的力量。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无不鞭策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奋发向上,为实现自身理想价值而不懈努力,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努力奋斗。
篇10:榜样5心得体会大学生 榜样5教育心得体会
【我身边的抗疫榜样】
观看《榜样5》,我懂得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身边也有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榜样”值得我们去看齐和学习。
2020年的春节,有一群不速之客入侵了我们的生活,让整座城市笼罩在了阴云之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从它出现到现在,全国已经有八万多人被感染,有三千多人因此而死亡了。为了能让这次疫情得到控制,白衣天使们不分日夜地救治病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我爸爸也是一位医生,他也默默地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我爸爸是脑外科医生,因为脑部疾病都是很紧急的,所以他天天在上班。大年初四那天半夜十二点左右,他接诊了一个病人,病人是嘉兴王江泾洪北村抗疫一线的村干部,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脑出血。他是新冠病毒高风险人员,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爸爸没有带助手,一个人为他手术。爸爸穿了防护服和两层手术衣,戴了护目镜和两层手套,在手术室给他动手术,经过半夜的抢救,这位村干部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爸爸的手术衣已经湿透,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滚落下来,因为爸爸抢救他而被要求隔离了,所以,他还没换下手术衣,就跟妈妈通视频,看着满脸汗水的爸爸,我有点想落泪,爸爸太辛苦了,同时我也为他自豪,他是治病救人的白衣战士,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家,我们全家都很担心他,我更是希望爸爸能每天回来检查我的作业,陪我打乒乓,每次跟爸爸视频,爸爸总是安慰我们他很好,让我们放心。幸运的是,这位村干部并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的爸爸也安全了,他又开始上班了。
医护人员是守护我们生命的天使,面对可怕的病毒他们勇敢地面对,战斗在疫情的前线,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爸爸虽然不是战斗在一线的抗疫英雄,但是面对危险,他没有退缩,成功地挽救了英雄的生命,他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要向爸爸那样的医护人员学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做缩头乌龟,要勇于面对。只有勇于面对,才能获得胜利。
篇11:关于观看榜样6的心得体会
这两天,我观看了《榜样6》节目,节目重点宣传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选”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我的心灵。典型事迹的再现,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当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
通过观看了《榜样6》,让我感受到了思想的.升华,并且对党的精神和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明白到我们当前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时间,特别作为青年的我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真心实意为班级体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同学。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一个坚定之心,更好的学习向上,为未来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身成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的生动诠释。让爱党,爱国永久传承,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发出灿烂的光芒。
篇12:幼儿园教师观看榜样观后感幼儿教师观看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营造团结鼓劲、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
10月27日下午,陈古镇组织全体镇干部在党委会议室观看学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
专题节目《榜样》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题,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务实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该节目用故事讲道理,把党的崇高理想和先进典型模范事迹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既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又紧贴时代要求,彰显当代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昂扬风貌,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观看节目后,全体镇干部一致表示将向身边的榜样看齐,争做合格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做好基层工作,服务于群众。
党委书记胡光文强调,要把组织学习专题节目《榜样》作为全镇18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采取集中观看、座谈交流、撰写观后感和学习体会等形式,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13:2024央视榜样6事迹心得张桂梅
_岁的张桂梅穿黑布衣,胸前戴着一枚红色的党徽,守在学校门口、食堂、宿舍。她用小喇叭催促学生:“姑娘们,快一点,跑快点……”
时间退回24年前,年轻的张桂梅穿紫色的皮鞋、蓝色的裤子、火红的上衣,经常进舞厅跳舞。这种生活在丈夫过世后“戛然而止”。1996年,张桂梅39岁,历经丧偶之痛的她,独自一人从云南大理喜洲到金沙江畔的丽江华坪县工作。
在这里,她深刻体会到贫困与落后:山里的女孩,前一天还在读书,后一天就嫁人了;有的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要女儿;有父母让女儿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她希望办一所女子高中,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播。
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华坪女高)建立,张桂梅任校长,它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当年秋天,尘土飞杨的校园迎来了第一届学生,95个大山女孩噼里啪啦地跑了进来。
一晃12年过去了,华坪女高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2020年,159名学生参加高考,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本科上线率达94.3%。至此,这所学校把近1800名大山女孩送进了大学校园。
从喜洲到华坪县
1957年6月,张桂梅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边出生,她的母亲那时48岁了。
张桂梅印象中,母亲是小脚,常年瘫痪在床,一脸的麻子,只看得清两只眼睛。父亲脾气暴躁,是村里的主事,谁家有事都找他,但后来他不愿意干了。
张桂梅那时还未到学龄,听见父亲说,“不干了,怎么样都不干了”。她突然插了一句嘴:“你不干算了,长大了我干。”满屋子人笑歪了,说要等着她长大。
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很惧怕父母。张桂梅记得,有一次,她顶了一句嘴,一个晚上没敢回家。那时候,哥哥是哈尔滨跑莫斯科的列车员,经常戴大高帽,穿大皮鞋,但做错了事,照样跪在父母面前认错。
上小学后,每到清明节前夕,张桂梅约上小伙伴到山上采花,编织成花环。第二天,她们穿上白衣白鞋,系上红领巾,到八女投江的地方献花环。那个火热的年代,张桂梅在宣传队里主演江姐,喜欢唱《红梅赞》、《东方红》等。
1975年,张桂梅18岁,跟着姐姐南下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彼时,母亲已经过世。她到大理喜洲后,很长时间不适应,直到认识了后来的丈夫。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丈夫在学校当老师,她在另一家单位上班。张桂梅记得结婚当天,她在学校跟两个小姑娘玩,结果,迎亲的队伍落下了她。他们再次来接她时,张桂梅生气了,让他们直接把新郎送回来。那天,他们有五对新人集体结婚,张桂梅去得最晚。她们都穿着平常的衣服、裤子,工会买了一些喜糖,领导说了一番祝福语,新人代表发了言。她如今回想起来,这种有时代烙印的婚礼非常有意思。
不久,丈夫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考上研究生。张桂梅也不甘落后,考入丽江师范学院。毕业后,两人进入同一所学校教书。
张桂梅说,丈夫是校长,每月工资六七百块,偶尔还会去外面上课,一节课30块钱。她那时花钱大手大脚,每天下馆子吃饭,喜欢去繁华的三月街玩,也经常进舞厅跳舞。有一次,她请假去成都玩,一个人把一家部队招待所包了下来。
潇洒快乐的日子在丈夫生病过世后戛然而止。因为结婚晚,加上两人忙于学习、工作,婚后一直没有要孩子。丈夫离世,她深感孤独,每天浑浑噩噩,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
1996年,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来到了华坪县。一开始,她在华坪中心学校任教,很快又调入华坪民族中学(简称华坪民中)。她去家访,发现很多家庭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孩的教育问题。
第二年春天,张桂梅带着四个毕业班,同时查出了患子宫肌瘤。很快,县里知道了她的情况,为她发起了捐款,教育局用唯一一台车送她去医院。张桂梅的记忆里,学生摘了野核桃送给她,说吃了对身体好;有人走几个小时路,为了把省下来的路费钱捐给她;有人把本来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给她;还有的借钱捐给她……
自此之后,张桂梅对华坪县的情感便生下了根。
“我有一个梦想”
2001年,张桂梅在华坪民中任教,兼任县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院长。福利院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2岁,最大的12岁。张桂梅成为了他们的“妈妈”,为保证他们的吃穿行住,四处奔波。
她利用寒暑假到处筹集资金,有人可怜她,给她一点钱。很多人认为她是骗子,驱赶她,甚至放狗咬她,撕破了她的裤腿。她也不泄气,累了就在路边歇会儿,渴了就讨一口水喝。但几年下来,她只筹到一两万块钱。
那几年,张桂梅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与此同时,她慢慢发现,福利院孤儿们的不幸大多与母亲遭受的苦难有关——有杀死家暴丈夫而获刑的母亲;有因为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
她产生了办免费女高的想法。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文华记得,2004年9月,他陪同张桂梅去北京录制央视教育频道的节目。在路上,张桂梅跟他提起想办免费女子高中,杨文华当场提出了反对,“什么年代了,你还建女高?”
杨文华劝张桂梅,建女子高中需要不少资金投入,比如至少需要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实验室。
张桂梅当时心里盘算:两万建一个实验室,五六十万建一所免费高中。
“她太天真了,五六十万建一个实验室都不够。”杨文华说。即便如此,他们从北京回来后,华坪县政府还是对此组织了讨论,但无人支持张桂梅。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去北京前夕,华坪县委见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给了她几千块钱,让她去买一套新衣服。张桂梅舍不得花钱买衣服,她把这笔钱攒下来,打算用在孩子身上。
她上北京时就穿着平常的衣服,有记者把她叫到一边,让她摸一摸自己的裤子,她才发现,裤子上破了两个洞。那一夜,记者跟她聊到深夜,谈论她关于创办免费女高的梦想。
第二年初,张桂梅到北京录制节目,碰巧在哈尔滨的哥哥生病了,打电话来说想见她。张桂梅想着,等录制完节目再回去看哥哥。却没想到,哥哥很快过世,她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不久,张桂梅的访谈报道《我有一个梦想》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那时候,华坪县有两所高中,一所公办高中,一所民办高中。2008年4月,华坪第三所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简称华坪女高)正式建校,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政府先后投入了近6000万元。
这年,杨文华任华坪县教育局局长,他记得女高建设初期遇到各种问题,张桂梅很操心。教室开裂了,学校的维修等,她都第一时间赶到。
华坪电视台记者王秀丽说,有一天,张桂梅突然打电话给她,一边哭一边问:“你在哪里?我都要死了,你还不来看我?”她立即从镇上赶去福利院,张桂梅哭了一个下午,她陪着哭了一个下午。
后来,杨文华告诉张桂梅:“你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其他的我们去管。”
当年秋天,95个女孩报名华坪女高,除个别上了高中分数线外,其他都在分数线以下,她们全部来自大山。
2008年9月1日,华坪女高正式开学了。周云丽是首批入学的学生,在她印象中,开学那天下着小雨,教室楼外一片凌乱,学校还在紧张建设中。张桂梅守在门口,看着女学生们三五成群,拖拖拉拉地走动,生气地说:“你们做事情太慢,高中不是这样读的。”
投奔女校的人
周云丽1岁时,母亲就过世了,她和姐姐周云翠由父亲拉扯大。
父亲有残疾,经常早出晚归,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他种西瓜、芒果,养猪,以及帮别人除草。一家人生活拮据,在居住的那间土木结构的老屋子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彩电。
大约七八岁起,姐妹俩开始做家务,后来又帮忙干农活,去集镇上卖菜。
因为家里没有儿子,又是单亲家庭,他们家在村里没少受人欺负。父亲希望她们能走出大山,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2007年,姐妹俩同时初中毕业。家里没有钱,父亲到处筹钱,很是忧愁。周云丽眼见父亲站在猪圈门口、院坝边上、关毛驴的地方,一根烟接着一根抽,一语不发。
中考前夕,周云丽听初中班主任说,隔壁在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由华坪民中的一位教师过去管理。那里不用交学费,只要花一些生活费,那时候,一般高中每学期一千多元学费,另外还有学杂、住宿费等。周云丽听后兴奋地跑去看,一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后来,姐妹俩都报了华坪女高。
那一年,张桂梅到云南师范大学做宣讲,提出阻断女子世代贫困的办学理念,吸引了当年的毕业生张红琼。出生于农村的她,家里有七姐妹,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她对此深有感触。
张红琼毕业后,跟着张桂梅来到华坪县,成为华坪女高的一名数学老师。
她记得,2007年8月8日,他们几个教师去学校,地上全是水泥,教室里落满灰尘,乱糟糟一片。张桂梅带着他们搞卫生,打扫教室,把“儿童之家”的床扛过来,之后安装、铺床铺,并把学生的名字贴好,干了整整十天。
事实上,刚开学时,华坪女高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厕所、食堂,围墙。杨文华回忆,当时那里很糟糕,根本不像一所学校,男老师住在楼梯间,女学生坐在教室角落。
很快,张桂梅发现,招来的学生底子差,每次考试县里排名,华坪女高总是垫底。她很着急,去外地学习教学方法,试图让学生自主讨论,但结果更糟糕。“有的学生,老师跟她讲了八遍,她还是不会做,坐在那里哭。”
张桂梅压力非常大,她去丽江市找领导,说她们的学生不排名次,市里的领导也同意了。但她转念一想,学生成绩上不去,来学校白吃白喝三年,又有什么意义?
没过多久,当时学校的17位教师走了9个。
张桂梅没有办法,到教育局找杨文华。杨文华安慰她说,如果实在干不下去了,就把学生并到华坪一中。事实上,早在华坪女高创办以前,他就曾建议在华坪一中办一个“桂梅班”,但张桂梅没同意。
她不愿意放弃,相信老师苦教,学生苦学,总会改变这种现状。别人早上六点起床,她们五点多起床;别人晚上十点睡觉,她们有学生十二点还在走廊看书。高中三年,她们每个暑寒假都补课,最多放半个月的假。农村的孩子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慢慢的,学生成绩出现好转。
延续到现在,华坪女高的学生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一直要到晚上12点20,她们才熄灯睡觉。
7月13日中午,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端坐在食堂的凳子上,手机里放起了红色歌曲。很快,一群女学生冲了进来,她们“噼里啪啦”吃完饭,又跑回了教室。几百个学生在10分钟内像一阵风,来了又走。
婉拒捐款
学生的成绩没有起色,教师张红琼也曾动摇过。有一天晚上,她准备向张桂梅辞职。走到门口,她把头贴在墙上往里面一看:张桂梅正在吃药,桌上摆满了药瓶子。吃完药,她又往身上、脖子上贴药膏。看到这一幕,张红琼很受触动,决定安心留下来教书。
黄付燕是2008届学生,她记得,张桂梅身体不好,经常跑医院,但每天都回学校,用小喇叭叫她们起床、吃饭、睡觉。那时候的学生,敏感、内向,害怕跟人交流,但她们懂得感恩,想上大学,不怕吃苦。
2011年夏天,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4.26%。这个成绩超出了预期。
周云丽姐妹,一个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一个考入德宏师范学院。那年夏天,得知女儿们都考上大学后,辛苦了半辈子的父亲终于眉头舒展开了,高高兴兴地背着鸡、鸭,蔬菜去感谢张桂梅。
2015年秋天,黄付燕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进了杭州一家公司。第一个月,她领到了3500块钱工资。她很高兴,回家给父母买了些衣服,又捐了1500块钱给华坪女高。
黄付燕记得,张桂梅很高兴地接受了捐款,还给她开了一张收据。那张收据她一直保留着。
第二年,黄付燕带着男友回母校,准备了2000块钱捐给女高。张桂梅得知她在上海没有正式工作,婉拒了她的捐款。2018年,黄付燕第三次回华坪女高,她那时没有上班,带着丈夫,手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小孩,准备了3000块钱捐给女高。张桂梅老师再一次拒绝了她的捐款。
黄付燕很难受,觉得愧对学校和张老师,走出校门后,她哭了。
之后,张桂梅拒绝毕业生回校看她,甚至经常谎称自己不在学校。她不希望学生背负回报学校的压力,“她们从大山走出来不容易”。
2019年5月,黄付燕考上了贵州的特岗教师,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黄付燕说,不像其他学校的学生,所有东西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华坪女高的学生,吃穿住学都是社会上捐赠的,更多是政府捐赠的。”
十万里家访路
周云丽曾差点被张桂梅打。
一个周末,她跟同学相约一起外出,张桂梅不让她出去。那时候,张桂梅刚去了她家走访,见到了她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张桂梅觉得,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不该随便跟着去玩。
周云丽坚持要出去,张桂梅气坏了,拿起老人机砸过去,没有砸中。她又想要摔凳子,被两名班主任拉住了。张桂梅记得,周云翠当时也跑了进来,一副要保护妹妹的架势。
张桂梅觉得,家访能了解一个孩子,激发她们的学习动力。12年来,她去过每一个学生家里,走了十几万公里的崎岖小路。看着她们的家庭情况,张桂梅经常恨铁不成钢,骂她们,甚至用书本摔她们。
一开始,姑娘们很害怕,觉得她凶,后来也知道是为了她们好,慢慢心存感激。
王秀丽曾多次陪同张桂梅去家访。一开始,她不理解,觉得开一次家长会就可以了,为啥一定要跑老远去家访。她去了后才发现,很多家长不会讲普通话,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有一次,他们去一傈僳族学生家家访。山路不好走,王秀丽一路走一路抱怨,张桂梅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们到学生家时,天都快要黑了。张桂梅坐在屋子里,跟父母聊了一会儿,很快又往回走。走了一段路,王秀丽发现她的外套不见了。她问“张老师,你衣服哪儿去了?”张桂梅淡淡地说,“给孩子妈妈了。”
张桂梅说,第一届学生家长看到老师去家访,都感激流涕。但也有几个例外。有一次,一个学生读着读着,突然回老家不来了。张桂梅跑去学生家一看,弟弟在那里做作业,姐姐在那里干农活。妈妈不停地说,女儿不该去上学,应该去外面打工。
张桂梅问:“都不收学费了,为什么不让她上学?”妈妈说:“考上大学也供不起,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姑娘这么小,可以去干嘛?”对方回复她说:“她可以去餐馆帮人洗碗啊。”
一些这种家庭的孩子,最终被她带回了学校,但也有个别最后辍学了。
华坪女高免学杂费、住宿费,校服费等,个别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还可以申请生活补助。7月16日,高一的李嘉明申请生活补助,班主任将此事告诉了张桂梅。
几年前,李嘉明的父母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常年酗酒,少有清醒的时候。初二的一个夜晚,父亲喝醉了,骂她是害人精,害得他家破人亡,还半夜把她赶出了家门。
此后,李嘉明便很少回家。母亲帮她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每个月给她生活费,偶尔也去学校、出租屋看她。但时间一久,继父又对此有意见。
张桂梅知道后很生气,但更多的是无奈。她决定去李嘉明父亲家里看看。他们家在荣将镇宏地村,离县城约30公里,开车一个多小时。山脚下的一间土木屋,门没有锁,屋子里空空荡荡,人也联系不上,张桂梅白跑了一趟。
回到学校,张桂梅让李嘉明把租的房子退了,放假就住到“儿童之家”,生活费由华坪女高出。
忙着忙着就老了
华坪女高位于县城东侧的狮子山脚下,这里曾是华坪民中的厕所,每到盛夏,金黄色的芒果挂满枝头。2015年,它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76亩,有校舍6栋,累计投资9千多万元。
张桂梅节省到吝啬的地步,为学校师生以及教育系统的人所周知。她常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十几年吃素,甚至生病了也不愿意去医院。但她把自己多年的奖金,社会对她个人的捐赠等100多万元,全部投入了华坪女高。
据华坪县宣传部给的资料显示:华坪女高为贫困学生减免住宿费、学杂费等,累计1335.06万元。
这些钱,全部是学校募捐而来,有各级政府给的办公经费,企事业单位给的捐赠,还有个人给的捐款。即便如此,华坪女高的支出依旧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张桂梅担心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华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胥国华此前曾负责华坪女高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说,华坪女高最初按18个教学班,900人的办学规模设计。后来因为学校的资金有限,每年只招收100到160人,最多的时候,学校一共五六百学生。
因为免学杂费和高升学率,自第一届学生高中毕业后,报名华坪女高的学生越来越多。张桂梅说,她招女学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看是不是农村户口,一个是看她的中考成绩。
自今年媒体报道后,张桂梅成了网红,华坪女高也跟着上了热搜。这段时间,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晓峰每天接到几百个电话,有想来华坪女高读书的,想免费为张桂梅看病的,想捐赠给华坪女高的。张桂梅很高兴,同时她又很担心今年报名人数猛增,但学校招录人数有限。
她有时也不去想这些,觉得到时总有办法解决。一个人安静下来时,张桂梅会觉得孤独,想起黑龙江的姐姐、侄子,但他们都不能理解她,“觉得我眼里只有这些孩子”。她心情不好时甚至不知道打电话给谁,她说,忙着忙着,就把自己给忙老了。
这两年,张桂梅身体越来越差,疾病缠身——高血压、支气管炎、骨瘤……体重从一百三十多斤掉到了九十多斤,她甚至站不起来,干瘪的四肢在衣服里面晃。
“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张惠华记得,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他匆匆跑进医院,看到张桂梅吸着氧,眼睛闭着,处于半昏迷状态。张惠华吓坏了,大叫“妈妈,妈妈……”张桂梅醒过来,一脸疲倦,但她说自己没事。
那一次,华坪县县长来看望她,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惠华希望她保重身体,多休息,但张桂梅不听,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她一溜烟又跑去了学校。
张桂梅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目前,她最大的梦想是,女高有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2020年,华坪女高有159名女孩参加高考,在张桂梅眼里,这是建校以来学生基础最好的一届。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学生没有手机,一些家里没有信号。令人欣慰的是,2020届华坪女高的一本上线率达44%。
张桂梅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63岁的她步履蹒跚,面如蜡色。7月13日,有人想跟她合张影,她说,“美颜一下,我有点丑。”
篇14:学习身边的榜样心得
在看这个颁奖仪式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清瘦、带着氧气罩的老人,他当时正在指导其他人员在电脑前工作,老伴让他休息,他说要坐着休息,因为他“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所以今年5月,在得知自己身患胆管癌,来日无多之后,这位科学家拒绝了可能导致他再也无法坐到办公桌前的延长生命的手术方案,以顽强的意志,奏出了一曲令人震撼的生命绝唱。
在生命的最后3天,他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交待自己手中事关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即使在无意识昏迷中,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文件……把生命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一位军人,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赤诚的奉献。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病躯?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位75岁的老人在辞别人世前仍如此步履匆忙?只因为职责所在。
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但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向林俊德院士那样干一行,爱一行,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力求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要想做到这些,敬业是最基本的条件,不敬业又如何谈得上去做呢?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举止稳重等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
再想林院士,他用什么样的沤心沥血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该怎样表达他的敬业呢?记得在评价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敬方能自尊,敬业方能有成。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向林院士学习,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职责的精神。
篇15:学榜样心得体会20字
《榜样4》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张富清、李连成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专题节目通过先进代表访谈、典型事迹再现,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相信榜样的力量一定会激励和鼓舞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奋勇争先。这些榜样在生活中看似普通,却始终保持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用鲜活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着坚定信仰、担当作为精神。
感动于初心,理解了使命。无论是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还是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在抗洪中牺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都让人肃然起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无愧初心,不辱使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大爱赞歌。
敬佩于坚守,弄懂了执着。20年携带邮件划出20万公里“水上邮路”的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邮递员唐真亚,“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十所粪便清运工、“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敬业乐群、忠于职守,何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付诸于行动,见识了担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管是“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硬汉”隋耀达,还是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都以严谨务实、实干苦干的精神挑起了大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在这个时代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大声喝彩。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见贤思齐,传承榜样精神,凝聚榜样力量,对照榜样找差距、定目标,脚踏实地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愿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够始终坚守着入党初心,坚守着工作岗位,坚守着最初梦想,未来可期!
篇16:观看《榜样》专题节目心得体会
初心台上悟初心,誓词声中有使命。榜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既平凡普通,又活得有血有肉,既能丈量脚下之路,也能指引心之所向。在《榜样4》中,这些正能量满满的故事捕捉住了这一帧帧“舍得”亦“值得”的感动瞬间。
舍得“牺牲”值得“平凡”
张富清老人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大大小小的军功章成为了他深藏功与名的“铁证”。对于我们而言,他是带着丰功伟绩、赫赫战功的真英雄、老战士。但对于他而言,却是带着“愧疚”和“遗憾”生活的平凡人。作为“敢死队”一员的突击战士,枪林弹雨都不怕,更何惧生死,怕的是身边出生入死的战友倒在了沙场,而自己却要带着那份孤独和思念继续下去。正因如此,在转业时,他选择了不给党和人民“提要求”,自觉主动来到偏远县城,沉默的他没有怨言。军人的使命感告诉他,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他。对于张富清而言,“牺牲”很舍得,“平凡”很值得。
舍得“付出”值得“吃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连成就成为了西辛庄“首富”。那时没有人会把这个“首富”与“吃亏”联系起来。对于他而言,个人富不是真的福,大家富才是真的福。“当干部就应该吃亏”成为了他的座右铭,然承诺虽轻巧,践诺却不易,这条致富之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自己添钱让地搞产业,引进企业谋发展,倡导文明兴民生。大事小事他都参与,难事苦事他都敢啃。心里装着党,记挂着人民,吃点苦、吃点亏都不是事儿,发展才是让人“上瘾”的事。对于李连成而言,付出很“舍得”,“吃亏”很值得。
舍得“回来”值得“奉献”
百色的天是晴朗的天,百色的花是艳丽的花。对青春最好的诠释莫过于奋斗在最需要拼搏的战场上。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奋战在一线的黄文秀却无惧困苦、逆流而上。一个贫困地区想要留住人才很难,要忍受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匮乏,还有长期“付出与得到不相匹配”的现实。明知而之,知难而进。建设家乡,贡献力量,这是黄文秀的宣言,她走得出去,就一定能够回来。把扶贫之路看作长征路,自己就是秉承红军意志的开路先锋。被称为“民情地图”的她,与老百姓的感情也与日俱增。是故赤子之心才会化作鲜艳的扶贫之花,鼓励着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们要立起担当、砥砺奋进。对于黄文秀而言,“回来”很舍得,“奉献”很值得。
舍得“坚持”值得“坚守”
世界是流变的,要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守一个平凡岗位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名投递员,唐真亚可谓是“平凡至极”。但作为“大湖鸿雁”,他却是实至名归。一个人,一艘船,40多里的邮路,报刊、信件百万份,服务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一连串经由时间刻度保存下的数字诞生了这样一个投递差错率为零的记录。他说,及时准确投递是职责所在,他说,帮助他人是满满幸福。真实质朴的他把岗位职责看得比命还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行动去落实。这条路上,他看到过很多故事,也见识了很多天气,他是个普通业务员,更是一名高尚的共产党员。从讲桌到“水上邮路”,他把传递知识变成了传递感情。对于唐真亚而言,“坚持”很舍得,“坚守”很值得。
舍得“用心”值得“干好”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真诚的人会充分发挥其本性,这份善性能笃定自我、浸染他人。一个20岁的姑娘,未来理应有无限可能。但她却选择了“万万没想到”的粪便清运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不少人闻所未闻,即使听闻后也可能敬而远之,甚至还有人会白眼相看、嗤之以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李萌将军人天性展现得简单且极致,一不怕苦累,二不怕脏乱。她也遇到过许多不理解,甚至是阻挠和谩骂,但总是选择任劳任怨,耐住性子埋头苦干,用真情实意感化他人。她认为,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遂用一份价值认定加一份用心实干诠释了何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对于李萌而言,“用心”很舍得,“干好”很值得。
舍得“出力”值得“留下”
既谓之为“硬汉”,则少不了冲锋在前的觉悟和流血流汗的担当。20多万的“第一书记”冲锋在火线战场,隋耀达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个典型。同样是一名军人,他骨子里不习惯安于享乐,血液里流淌着战斗因子。身患大病却仍要冲锋陷阵,他认为这是责任、是必须;难寻致富之路却仍要申请留下,他认为这是义务、是应该。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他最诚挚的愿望,为党分忧、为民尽忠是他矢志不移的理想追求。扶贫路上有这样的铁血硬汉,又何惧大业难成。当群众的贴心人,做致富的领头人,对于隋耀达而言,“出力”很舍得,“留下”很值得。
舍得“追光”值得“逐梦”
一个民族的复兴少不了锐意进取,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推动。中华民族是敢于追梦、勇于奋斗的民族,而揽月“天团”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则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代言者。自20__年立项以来,嫦娥四号任务就面临着重重挑战,但团队在关键时刻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贡献才智,既要承受“危楼高百尺”的巨大考验,又要完成“手可摘星辰”的壮志之举。随处可见的忙碌身影,伤病不下火线的理想觉悟,让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精致。凝聚人心,精诚团结,要“低头”做,才能“抬头”看。凭借扎实的理论水平,精湛的实战技艺,自强不息的揽月誓言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履行。对于嫦娥四号“天团”而言,“追光”很舍得,“逐梦”很值得。
名言讲:“每一种选择都是另一种放弃”。同样,一种舍得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值得。在榜样身上,这份选择就是党和人民,这种舍得寓于小我,也成就了大我,在看似普通平凡的日子中激扬出了一段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值得”佳话。
篇17:党支部干部再次观看榜样4心得体会
榜样的力量是有形的正能量,榜样的精神是鲜活的价值观。随着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央视的播出,带给人们的是满满的感动与灵魂的洗礼。一个个榜样如一盏盏明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榜样的同时要对标榜样、看齐榜样、效仿榜样,真正把自己塑造成榜样的“样子”。
涵养“浓郁淳厚”的家国情怀,当好“追梦人”。“无言英雄”张富清几十年深藏“功与名”,不忘初心立足平凡岗位,始终如一认真对待工作,始终如一真情为国奉献。“揽月天团”参研参试群体分别代表着国家老中青三代航天人,胸怀“航天强国”梦想不畏艰难,勇于创新,造就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无论是“无言英雄”张富清,还是“揽月天团”集体,他们身上彰显着浓郁淳厚的家国情怀,饱含着对“家国”的深深挚爱。唯以信仰至上,方可初心不改、胸怀家国天下。我们学习榜样,就要涵养“浓郁淳厚”的家国情怀,坚持把党和国家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永恒不改的初心和使命,用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当好新时代的“追梦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在民族复兴路上勇往超前,努力为党分忧和为国建功。
厚植“担当作为”的人民情怀,当好“奋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响应党的号召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担当作为,投入真情,奉献自我,让自己美丽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山路上。“扶贫老兵”隋耀达为了带领乡亲们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常年带病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主动担当用自己的工资担保为贫困户贷款,甚至把家人接到了村里和他一起养羊。“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两位榜样的担当作为凝结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为了人民利益甘愿奋斗是他们的坚定信念。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厚植“担当作为”的人民情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多想群众疾苦,多谋民生之利,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热火朝天的干劲,拿出实际行动、干出实在业绩,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树牢“沾水带泥”的基层情怀,当好“实干家”。“大湖鸿雁”唐真亚20余年风雨无阻,水陆兼顾,每天靠划船投递湖区邮件,水陆行程近30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00多万份,服务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开辟了为民服务的水上邮路。“巾帼传祥”李萌在从部队复员安置工作毅然选择到环卫系统,而且放下女性的羞涩坚持到抽粪班,八年如一日践行“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榜样的坚守凭的是对基层的那份挚爱,靠的是在基层的真情实干。我们学习榜样,就要树牢“沾水带泥”的基层情怀,踏着泥土当好“实干家”,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基层,迎风前行,多沾山间雨露,多沾泥土芬芳,多品汗流浃背,真正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撸起袖子和群众一起干,有苦想榜样,有累思奉献,真正用“沾水带泥”的形象沉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情感。
强化“勇于吃亏”的公仆情怀,当好“勤务员”。“吃亏书记”李连成二十八年不计个人得失,常年奔波在乡村田间地头、沟沟坎坎和院院落落,团结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受到群众称赞,其“吃亏精神”声名远播。著名诗人臧克家有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党和人民的事业犹如如广袤的田地,需要无数的党员干部常年累月的耕耘和坚守。古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现有“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的李连成。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强化“勇于吃亏”的公仆情怀,坚持以“黄牛耕耘”的状态,脚踏实地耕好党和人民的“田地”,用披星戴月、默默无闻的精神书写“俯首为牛”和“俯身为民”形象,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中保持“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精神当好人民“勤务员”,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怀当好人民公仆。
榜样就是旗帜,榜样就是方向,学习榜样就要成为“榜样”。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榜样中要坚持以榜样为镜,以榜样为尺,学习榜样身上蕴含的“气质”的“品格”,“学思悟”结合,“知信行”统一,永远保持崭新状态、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奋力书写加灿烂绚丽的人生答卷,让自己成为榜样的“样子”。
篇18:央视榜样6学习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12月8日晚上8点,浦北县第六中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特别节目《榜样6》。
节目宣传了“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员干部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在全社会全党营造了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观看结束后,党支部副书记要求党员们撰写观后感,把观看学习专题节目与学习贯彻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体党员要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扎实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篇19:看榜样6心得体会
“赤诚无我、胸怀家国。敢为人先、勇于突破。”这是您为国家航天、国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奉献一生的光辉写照。薪火路上,启蒙有人。您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奉献身心定国安邦,以求国家日富月昌。
您胸怀家国、甘为人梯。
您生于卢沟桥事变之年,忘不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深知“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下定了“一定要投身国防事业,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的决心。两年留苏预备部,六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您在知识的海洋里锻炼和发展,在学习日益深入的过程中,您认识到,只有发展新技术才能实现“科技兴国”,于是您在毕业后毅然决然投身国家航天、国防事业,将自己渊博的学识、敏锐的判断、精准的记忆奉献给了国家航天、国防科学发展,为国家日益富强奉献了重要的力量。
您战略前瞻、敢为人先。
您在搞大总体工作后,时常提出有远见的观点,不断得到行业的认可,“创新性和前瞻性思想”便成了您的标签。您首开先河签订的研制合同推动了科技进步、培养了科技队伍,您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础型”思想一直沿用至今,您提出的地空导弹主战型发展规划的设想是您富有先见之明的最好证明。您说过,“有人说我思维超前,其实不是什么思维的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正是您的顶层策划,推动着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
您求真务实、勇于突破。
您的一生先后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精确制导毫米波、红外、反辐射、激光半主动制导等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您说过,“科学就是要创新,要勇于突破、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您不仅为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还为国家培养了23名国家重点型号总师、副总师,一大批技术骨干,是国家的功臣、人民的骄傲。您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创新的一生,您的科学创新精神在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续写了一代航天人的荣光。
“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您用五十八年艰苦卓著的航天事业奋斗历程,为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作了诠释和传承,吾辈青年当责任在肩,继往开来,不负国家期待,不负时代召唤。
篇20:榜样7心得体会300字
我的榜样不多,只有一个,我的妈妈。如果一定要在这个世界上找一个人作为我的榜样的话,那一定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她不仅成为了我的榜样,也成为了身边许多人的榜样。她美丽大方,这还不是成为许多人的榜样的绝对理由,她的勤劳,才是她成为许多人的榜样的绝对理由。的确,我的妈妈是相信“天道酬勤”的,这也是她从小影响我的关键。如果说我的爸爸是全世界最懒的人类的话,那我的妈妈就是全世界最勤快的仙女,下到凡间来拯救我爸爸的生活。
我的榜样——妈妈,她在我的生活中似乎是一个超人的存在。仙女是妈妈温柔的模样,然而还有的时刻,妈妈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存在在我的生活里。照顾我饮食起居的是我的妈妈,辅导我学习读书的是我的妈妈,带我出去玩儿的是我的妈妈,甚至于接送我上下学的还是我的妈妈。因为妈妈的存在,我知道了“爱”这个字如何写,也因为妈妈的存在,我有了行动的指南。
我相信我只要按照妈妈的行为来要求自己的话,我一定能够成为像妈妈一样勤劳的人,我肯定也可以像我的榜样——妈妈一样受到众人的喜爱,成为众人的榜样。我的妈妈,我的榜样,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点没有公布出来,但这些优点不需要一一向人剖析,她也能成为我们的榜样,因为她的勤劳注定了她无私奉献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终会让我们这边她身边的人,将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来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
我的榜样不多,只有一个,我的妈妈。她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想要作为榜样的人,亦是我将其当成榜样便可以活成一个出色人的榜样!
一生总会遇见非常多优秀的人,也会给自己设定许许多多的榜样。在各个方面总有那么几个榜样会指导你前进。无论学习上的榜样还是道德上的榜样,我们都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而我的一个榜样只是一个以收破烂谋生的老人。
有一次,我和妈妈开着车外出。远处烟雾朦胧,近处几滴雨水在车窗上跳起了舞。我们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下,路上的行人们打着五颜六色的伞,有的人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我也情不自禁地把吃完东西的塑料袋扔出窗外。
有一位老人,骑着一俩破旧的单车缓缓地开了过来。他有着满头白雪似的头发,脸上也满是皱纹。一双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让人看上十分健康,十分精神。他身着一件满是补丁的大衣,裤子上也有许多的洞。
他缓缓地停在了垃圾桶的旁边。他躬下腰伸出手在垃圾桶里翻了翻。他把垃圾桶里的瓶子放进了他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然后他又蹲下身子去,身出自己骨瘦如柴的手捡起周围的垃圾,一同抓起我刚刚丢的塑料袋扔进垃圾桶里。我顿时感觉十分的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的羞愧。
当红绿灯的绿灯亮了,我们缓缓地开车走了,我一直注视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视野内。
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榜样,我道德上的榜样,我道德上的榜样。他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