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沁园春雪的教案设计经典20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我们通常会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以下是小编准备的沁园春雪的教案设计,欢迎借鉴。

浏览

2616

范文

1000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两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百范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望洞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风清月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简介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百范文、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万能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法

1.揭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古诗宝库中,尤以唐代的古诗最著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唐诗。

2.回顾。过去,大家都学了不少古诗了,怎样来读古诗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可以根据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请教等)

开课伊始,通过“怎样来读古诗”一问,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明确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顺学而导。

二、合作学习,弄清诗意

1.自由阅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别抽读,齐读。(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

3.自学古诗。(用小结的方法弄清诗句的意思,先个人自学,再小组内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学生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

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说说题目的意思,哪个字是“到、去”的意思。②说说整首诗的意思。③齐读。

⑵《送元二使安西》。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②齐读。

这个教学环节围绕一个“读”字进行:一是读准,二是读通,三是读懂。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了让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注意了以下三点:第一,先自学再合作,使合作学习的根基牢固;第二,合作学习有任务,有分工;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有检测,这样的学习能落到实处。

三、想象画面,深入玩味

1.创设情境。伴随着古典乐曲,教师描述每一首诗的具体背景,声情并茂地范读这两首古诗。让学生闭目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送”,因为“送”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写“送别”,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指导学生抓住诗篇中的关键字词去品味。

不同点:送别的地点不同;送别时天气、情景不同;送别时心情不同……

相同点:同是写送朋友;同是写朋友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结合学生体会,启发、指导学生对比着入情入境地朗读,在理解中反复咏叹这两首诗)

乐曲声由开始第一首时的明快、激越,转为第二首时的舒缓、低沉和悲凉,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这样便可很快让学生入情入境。与此同时,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朗读,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形成了一种阅读磁场,有利于学生去品味、去研读。虽然两首诗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但友情是相同的。让学生在不同中求相同,启发学生比较、研讨,在比较中发表真切感悟,反复咀嚼,品尝诗“味”,并通过学生的想象、朗读以及对字词的品味,来丰富学生内心的诗意世界,层层深入,读出情味!

四、切己体察,余音绕梁

1.背诵。播放古典乐曲,学生自由背诵。

2.写话。李白和王维的这两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浓浓的友情。联系个人经历,说说自己对友情的感触,或亲身经历的难忘友情,再写下来。

3.引入。这两首古诗仅仅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两粒很小很小的“沙子”,在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情真意切的古诗名句,请看: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请大家课外去找找,去读读,再背一背。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读文本,而是读自己。因此,读书要切己体察,让学生联系个人经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课文结束前,补充课外资源,让学生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热情,可谓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写少年杜小康成长经历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心理和生活。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树立他们占用困难和克服挫折的信念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学习本文,分析人物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少年的视角解决,不要过分有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过程,让学生仔细体会。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杜小康的成长历程及故事情节

了解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感到过孤独吗?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你的孤独与杜小康相比怎样呢?

二、朗读课文

注意生字词。

三、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看看在杜小康的成长过程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指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开端:因家庭变故而失学,跟父亲去放鸭子。

发展:离开油麻地,来一栖身之地。

高潮:孤独遇暴雨,经受考验。

结局:杜小康和鸭子共同成长。

四、谈谈学习此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谈感受,谈启示及收获,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重点〗

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按每分钟500字的速度朗读课文(7分钟)

看看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阅读重点内容,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感受,启示及收获,你在生活中过类似的事情吗

三、分组合作交流

四、习作练习

选一题即可。

五、从杜小良的成长历程中,你想到了什么

六、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七、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本节课进行了复核训练,改变人称叙述训练,结合我所处的环境,以及我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复述故事情节,加进去我的心理活动,效果较好。

练习没有完成,在日记中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幼儿园安全教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教育主题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学校,班会,教研,设计,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小卫士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动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体验与伴侣结伴表演的欢乐;

能创编跳动、连贯的动作关心理解和表现歌词的内容;

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阅历;

cd音乐《郊游》。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小红花》。

指导语:(老师弹凑歌曲前凑)这是什么歌曲?在最终一句我们应怎么唱?(前面跳动,后面连贯)

用跳动、连贯的声音唱《小红花》。

2.老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时的美妙前景。

提问: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老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小伴侣郊游时欢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观察了什么?

4.幼儿学唱歌曲

二、老师再次范唱歌曲,启发幼儿发觉aba的结构

提问:你们发觉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老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进一步理解熟识歌词。

提问: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完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四、老师引导幼儿争论

发觉并运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问:你们发觉中间部分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们唱什么歌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两种方式?

五、老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到“地方郊游“,带领幼儿完整学唱1~2一遍。

六、鼓舞幼儿听音乐结伴边表演边唱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白船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832 字

+ 加入清单

1.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品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声母朋友,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带上他们的韵母宝宝,我们一起来乘坐火箭,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发射。(ppt示,开火车读)

如果把这些音节拼成词语,你还会读吗?(指名3人)

过渡:你们真棒!小天使姐姐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会不会被她难倒呢?听老师读谜题(ppt出示)你们知道谜底吗?(西瓜)谁能把“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评价:你太聪明了,老师还没教,你都会拼了。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guā怎么拼。上节课我们学过g加ā拼成了gā,这是两拼音节,那你知道我们今天学得guā是音节吗?(真棒!)它跟我们之前学得两拼音节相比多了一个介母,你知道三拼音节是如何构成的吗?(声母加介母加韵母)天使姐姐要提醒小朋友了,要想读好三拼音节啊,有个小秘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跟老师一起读。我们一起再来拼一拼guā。你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了。(ppt出示:你会拼读吗?指名2生【评价:你读得真不错,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你们能认识几幅,我们来开列小火车。(ppt出示,指名学生直接说图内容)

师:把图去掉,你能用咱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拼读下面的音节吗?(ppt示,指名)

师:小朋友,学会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读下面的句子吗?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后面。(ppt示,师生合作)

过渡:孩子们真厉害,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一起去郊游,好不好?(好)但是呀,我们可别顾着自己玩儿哦,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吧。走,我们先去小熊猫家看看。

师:去别人家做客,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敲门、问好)谁来试着跟小熊猫问问好?(指名2人)

走进熊猫家,你们看,他在干嘛呢?(画画)

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和它一起学画画?(有)

先来看看他画得是什么?(出示图,指生说)

【评价: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1)认“画”的音

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拼一拼这个“画”?(ppt/板书出示画的三拼音节h-u-à→huà,指名3人拼读,全班齐读)连起来读呢?(出示画画带拼音)

(2)认“画”的形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喜欢画些什么?(指名3人)

【评价:看来以后我们班可能会有很多小画家呢!】

你们看,也有些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喜欢画画。(出示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的图片带文字)这两幅图都可以用一个带有“画”的四字词语形容。哪个小朋友知道第一幅图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你们看,图上的两个人在干嘛呢?画得是什么?又给蛇添上了脚,这就叫“画蛇添足”)我们一起读一读。

那看第二图,有小朋友知道吗?(方法同上)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画画去拼音)我们来开列小火车吧。一起再来读一读。

过渡:我们画好画了,一起带着小熊猫去小老虎家吧,你们看,小老虎在干嘛呢?(ppt出示“打鼓”带拼音)

(1)认“打”的音

“打”这个字是击打的意思,谁能来拼一拼?(d-ǎ→dǎ g-ǔ→gǔ 打鼓打鼓)

(2)认“打”的形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打”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记笔顺)

小老虎用什么打鼓?(手)所以打这个字,左边就是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丁,合起来就是“打”。用我们学过的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你会了吗?

你能帮打找找它的词朋友吗?(指名组词)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它的一些词朋友。(ppt出示打球qiú、打伞sǎn等图片)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ppt)老师还为这两个词朋友编了首小诗,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站起来动一动,边做动作边读。(ppt)【课间活动】

过渡:玩得开心吗?带着两个小伙伴,我们一起去小溪边玩耍吧,好不好?(出示小溪)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ppt)

(漂亮、美丽、水清)

风一吹,小溪流会怎样?发出了什么声音?(哗哗、哗哗)(课件出示第一句)谁能用刚才的方法拼读哗?

小溪流见到小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谁能读出它的开心?(指名2人)

评价语:你还不够开心/你读得不错,有点开心了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小溪流里可能有什么小动物在玩耍?(小鸭子)

小鸭子可能会在里面干嘛呀?(捉鱼、玩游戏等)它们捉到鱼了吗?捉到鱼的小鸭子会怎么叫?(嘎嘎、嘎嘎 开心愉快)那没捉到鱼的小鸭子呢?(伤心难过)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你可以当捉到鱼的小鸭子,读出你的开心来,也可以当没捉到鱼的小鸭子,非常难过。谁愿意试一试?(ppt出示: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师:夏天到了,小溪里面可能会长着哪些植物呢?小朋友知道吗?

(预设:荷花、荷叶 黑板贴画 )

师:荷叶上谁来了?(小青蛙贴图/动画)小青蛙可能在干嘛呢?(捉虫)你来夸夸这只勤劳的小青蛙。

(预设:小青蛙,你真勤劳!/小青蛙,你真棒!等)

师:小青蛙被我们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害羞地直叫——“呱呱,呱呱”(课件出示)(ppt)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做一做勤劳的小青蛙?(指名1男1女)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把刚才学过的三句话一起读一读,读出不同的感情来。自己先在下面试试,等会儿我们来比比谁读得更好。(男女生赛读)

师:小鸭子、小青蛙在小溪流里开心地玩耍着,还不时发出响声,它们其实是在和小朋友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说话呢。(ppt出示“说话”)

师:夏天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它们玩得正高兴呢,天上突然下起了雨,小雨点也闻声赶来了。小雨点又是怎么说话的呢?(沙沙,沙沙 ppt出示句子,指生读)

你怎么知道小雨点这样说话?

(预设:平常听过/通过拼音认识这两个字/跟爸爸妈妈学得)

【师评价:看来啊,拼音的作用真是大呢,能帮我们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字,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它了,对吗?/跟长辈学习也能获得知识呢】

师:正在送信的小鸽子看到它的好朋友们在小溪流里玩得那么高兴,飞来跟它们打招呼,它是怎么说得?你能不能来学一学?(咕咕,咕咕)

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试试。(指名)

师:几个小动物想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又请来了它们的好伙伴小花猫一起,小花猫受到邀请可开心了,不停地叫着?(喵喵,喵喵 ppt出示)连起来读(出示句子)三四两组齐读句。

师:一句句的大家会读,把这几句变成一首儿歌,你还会读吗?(ppt出示:说话)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老师来做这条小溪流,戴头饰指名5人合作读。

小朋友们都想读,那我们一起来读读,不过老师加大难度了,ppt出示抠词读句。

师:小朋友,你猜猜,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它们又会怎么说话呢?(ppt)

小朋友们读得都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了小曲,你们听。(听音频:说话)

我们也来学着唱一唱吧。(掌声给自己)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老师想把掌声送给大家。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课件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意图:

玩具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这节活动课就是通过让学生在玩小汽车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颜色的兴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对颜色感兴趣。

2.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教学准备:为每个宝宝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

2.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

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

教师把汽车车轮蘸上颜色在白纸上开过,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真有趣。”

2.引导学生观察小汽车滚出来的画,师:厉害吧,老师的小汽车还会画画呢,看,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在学生回答像什么时,教师要给与肯定。)

3.师:同学们,你们的小汽车能画画,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拉力)

三、活动结束

1、每人一个方向盘,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开小汽车的游戏。

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人美版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以舞蹈为题材得艺术品,使学生了解舞蹈有着悠久得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得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而欣赏艺术作品中舞蹈人物造型特征,学习从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发现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法。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弈》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精妙。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

2.(出示媒体文言文《掩耳盗铃》)读读这段话,想想这段文字与我们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小结:这样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方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有所区别,有些字的读音和意思跟现代的不同,而且语言简略,意思深刻,多读文言文,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

(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一段文言文,并以猜谜的形式引导思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的韵味,一下子就集中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文言文准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解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弈”是什么意思?“学弈”什么意思?

2.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小结学生的问题,归纳板书:谁跟谁学下棋?怎样学的?结果如何?

三、看图了解故事梗概。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媒体出示文中插图)

2.学生自己练说图上内容。

3.指名交流画面内容。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理解很困难。为了降低难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生动形象的画面。)

四、读准、读通课文。

1.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同时,学习古文的难点,也在于会读。下面,老师先读给大家听一听。(播放音乐)

(伴随着一段优雅的古典音乐,教师抑扬顿挫地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味。)

2.学生交流:读文言文要注意些什么?

3.小结:读文言文停顿多,但停顿要“音似断非断,声断气不断”。

4.学生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画出停顿的地方。(媒体出示画好停顿的课文)供学生参考。

5.按照停顿,自由练读,然后在小组里读。

6.(出示加着重号的句子)指导读通几个长句子。

“惟弈秋之为听;”/“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

五、理解课文内容。

读通了课文,是否能读懂呢?文后提供了许多的注释,大家可以把这些注释放到文中试着理解。

1.结合注释,自学课文。

2.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情况,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3.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三个问题:

(1)谁和谁学下棋?弈秋是个怎样的人?

(2)两个小孩分别是怎样学弈的?

(3)结果怎样?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会有不同结果?能用一些成语来说说两个人学习的情况吗?(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4)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朗读、背诵课文。

1.朗读课文。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可以手舞足蹈地读,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里相互读。

(3)出示重点句、难句,指导有感情地读。

(4)女生齐读,男生齐读。(可配上表情动作读)

(5)(播放音乐)配乐齐读。

2.配乐背诵。

(媒体出示重难点句,师进一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得到提高。配乐齐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保持了高涨的学习激情,使朗读到达了最佳水平。)

七、学用文言。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我国古代文言文的韵味,它是那样凝练,读来意味无穷。其实,我们平时在说话或写作文时偶尔用上些文言,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哪些文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083 字

+ 加入清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资料。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述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文字以及学习推荐。

分步揭题

同学们,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相机板书:我的伯父)

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紧扣课题,质疑问难

出示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

(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梳理问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己能解决;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这与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关系,有必须难度,需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课件出示学习推荐:

(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

群众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谈《水浒传》”。

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这件事,能够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帮忙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

2、交流“碰壁”。

引导学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重点句。这个句子比较难懂,先让学生明白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墙壁碰扁;然后,教师讲解社会背景,启发学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交流“救助车夫”。

引导学生抓住“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可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体会。

当谈到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时,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从中体会他的爱憎分明。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渲染当时的氛围,帮忙体会感情:北风怒号,天色阴暗,车夫在痛苦地呻吟,为生计而苦苦挣扎;伯父救助车夫,态度是那么亲切。救助后,伯父态度严肃,内心激愤。让学生透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

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透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透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透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够读全文,也能够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赏析)

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会加小标题

为体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课件出示各部分资料;指名读)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全班交流,理解问题(理清课文安排的五个材料及其关系,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为总分的关系)。

2、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师:根据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就是小标题,有时也能够从每段摘出最能表达主要资料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中的几个材料,能不能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试试看。

3、学生练习写小标题。群众交流。

4、教师小结。(投影出示优秀小标题: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师生评价。

积累运用

1、抄写课文中描述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

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取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蜀道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518 字

+ 加入清单

蜀道难》乐府古题,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1、 听录音 2、请学生注音

3、学生齐读《蜀道难》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文章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

3.赏析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第一层: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几句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其中有高山阻隔,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写法; “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两句叙述蜀道来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典故。

问: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第二层: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曲折盘旋,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在山上摸到星辰。

4、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湍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人们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5、学习第三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6、小结: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用意不一样:

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7.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创新p29)(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小结: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作者表面写蜀道之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6.艺术特色:

(1)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

(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

(3)反复咏叹,一唱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园《过新年》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中班的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运用时,总是词不达意,特别是量词的运用。因此,针对我班幼儿对量词的学习需求,结合新年的到来,我设计了这节《过新年》的语言活动。将量词渗透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量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运用量词,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了他们语言的迁移能力。

1:学习量词:双、条、顶、挂、……

2:学习正确运用量词,培养语言迁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及扩散思维。

图片(一幅由六张小图组成的大图)、礼物若干。

一、学习量词:

1:分组看六幅小图:幼儿自由探索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

2:请幼儿代表讲述看到什么及多少。

图一:一辆雪橇车、一个篮子、一个苹果、一个梨子、一挂香蕉、一把伞、一顶帽子、一辆小汽车、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3:引导探索:说每个东西有多少时,数字后面有一个词,如:一辆小汽车的“辆”、一双手套的“双”、…… (这些词就是量词)。

每个物体不同,它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一把伞就不能说成一棵伞、一顶伞,说它们的时候要将量词分清楚。

4:师生一起运用量词讲述其它小图内容。

1:运用量词讲述六张小图拼成的大图。重点理解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

2:根据大图的情节,转移到送礼物的活动。(圣诞老人拉着雪橇车,给小朋友们送礼物)

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量词的运用。如:我准备了一双手套。

3:游戏:《换礼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儿园里真热闹,你做伞,我做帽,互换礼物哈哈笑!

要求幼儿儿歌念完后,和好朋友换礼物时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给你一双手套。

找量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迁移能力。

启发幼儿观察和回忆周围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能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1、能区分物品颜色、花纹的相同与不同,并能将用品一双、一对的配对摆放。

2、能理解活动规则,并有趣地参与活动。

相应教具、学具。

一、做“实物配对”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准备了很多穿戴的物品,可手套、袜子、鞋子还没有整理,都混在了一起。”

2、教师从当中拿出一只手套:“小朋友,谁能帮忙找一找,宝宝的另一只手套在哪里了?”

3、教师:“你是怎么看出这只手套和它是一样的呢?”

4、引导幼儿继续找,引导幼儿辨认相同和不同。

二、介绍卡片配对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活动规则。

1、教师出示几套杂乱摆放的卡片:“这里还有许多要整理的卡片,谁能把里面一样的两张卡片都找出来,然后两两并排放在一起?”

2、引导幼儿进行卡片配对的游戏。

三、完成《幼儿画册》相关内容。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王教学设计导入 老王教学设计两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436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与技能:体会描写的作用,感受语言风格

2、情感与价值: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方法与评价: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全面把握课文,感受语言特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2课时

发散思维课(第一节)

学生通过预习,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个班)

发言人次:13人

发言得分:50分。其中流畅、变通(包括评价、提问)40分,独创(质疑)10分

一、新课导入

以“画太阳”的故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发散思维课,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二、学生发言预测

(一)局部理解预测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3、“胡同口蹬三轮车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与“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中两处“老实”含义的疑问与评论。

4、“老王给我们楼下人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其中“前任”一词在表达上有何好处?

5、“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先生看病不要钱。’”这句话表现了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6、为什么后来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7、“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取缔了。”这句中的“取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被取缔?

8、“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这句中的“幸亏”一词有什么作用?“降格”是什么意思?“货”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9、“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镶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10、“他面如土灰,两只眼睛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表现了什么?

1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这句中的“强笑”表现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

12、老王为什么要送香油和鸡蛋给“我”?

13、怎样理解“我害怕的糊涂了”

14、怎样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二)、整体理解预测

1、文章写了老王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评价或提问)

2、章记叙了作者与老王交往中的那些事情(评价或提问)

3、从文章所记叙的老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评价或提问)

4、从作者与老王交往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评价或提问)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评价或提问)

以上问题的设计,估计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

三、语文科代表记录总结发言人次及得分情况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对整节课学生的发言情况给予肯定

2、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重点问题或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布置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为辐合思维课做准备。

1、明确本文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理解感悟。重点分析评价本文在记叙时的语言风格,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在此基础上,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独创性思维能力的启发引导。对文章遣词造句提出三处质疑,对文章内容提出两处质疑。

一、作者写作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1、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整理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杨绛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

2、教师做适当补充

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二、作者对老王的刻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能力)

1、由学生勾画出课文中对老王生活的刻画的语句,上黑板板书。再由教师对所找出的语句做总结归纳(投影展示板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谋生手段“旧时代”期间载客的三轮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苦

居住条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

生理缺陷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2、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老王与作者的交往的片段,教师做适当引导,学生能通过引导自己总结出老王的性格特征(投影展示板书):

①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体现心地善良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交往片段 老王性格纯朴仁义

③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知恩必报

蛋,表示感谢。

三、质疑(可针对发散思维课中,学生所提出重点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进行分析讨论)

1、为什么“连登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荒唐。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取缔了”为什么会被“取缔”

分析:结合作者所写的改装后的平板三轮车怎样送客,可以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恶痛绝,同时也可了解老王“苦”的社会根源。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作者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但是当时作者一家同样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为什么她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

分析: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等等,从这些来看,作者显然是比老王要幸运的。

四、作者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和提取信息能力)

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并做出总结,再由教师作适当补充:

作者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付给老王应得的报酬;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的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不让老王白送香油和鸡蛋。这些事情中也反映出作者是个善良的人。但即使如此,作者仍感到愧怍,表现了作者“人人平等”的观念,人无论境遇好坏,都应该尊重他人,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五、作业布置

完成每课三件事:抄写生字词及难写易忘字词

抄评优美精彩段落

写“一课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1、现在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往往会使人诗性大发,此时此刻,你最想为大家朗诵哪首诗词?

请生朗诵……

2、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这么多优美的诗词,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夏日绝句》,是同学们在练习二中接触的一首诗歌。多媒体出示:《夏日绝句》

请生读诗歌,说说作者是谁?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生回答……

师介绍:这首诗歌是李清照40多岁时写的,那时兵荒马乱,国破家亡,她和丈夫在逃亡途中经过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句。生齐读诗歌。

今天我们要一同学习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词。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李清照和词的相关知识。多媒体出示:李清照和词的相关介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多媒体出示《如梦令

1、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双斜线给词分分节奏。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

2.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请生齐读这首词。

1、其实一首词也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自由读词,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师相机板书:沉醉、误入、惊起

a、“沉醉”仅仅是因为喝醉酒了吗?还被这无限的夕阳美景给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谁在喝酒?生自由回答……请生读第一句话。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请生读出浓浓的醉意。请生也来醉一次,读第一句话。

b、喝呀喝,聊呀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李清照也该回家了,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兴尽”是什么意思?尽美酒、尽美景,也可以说是尽兴……请生也来尽兴一次,请生读第二句话。

过渡: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酒喝的大醉,还因为天色在逐渐变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865 字

+ 加入清单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1.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2.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一、激活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1.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像一位魔术师,把一篇篇课文变幻成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给学生听;他似一阵春风,轻轻柔柔的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在学生的眼里他的口才、文笔都很好。

孩子们,当老师说到这儿的时候,你想起来他是谁了吗?对,他就是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介绍给我们的田老师。

2,田老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呢?

3.交流

预设1:把干枯的文字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田老师教了作者四年时间,一定还有许多的事情,但是作者却选择了这件事情来写,这就是抓住典型事例来写的。(板书:抓典型)

预设2:老师讲课娓娓动听。(这就是注重了细节描写)(板书:重细节)

同学们,田老师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田老师的时候抓住了最能体现田老师教学有方这一特点的事例,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事例。在描写的过程中注重了细节的描写,让人物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落下了根。

过渡: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老师像田老师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一写我们身边老师。(指板书)

二、学习例文,感悟“细腻”的情感,明确写法

1.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小作者的习作片段。

2.出示《我的班主任》片段。

3.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个片段。

4.从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班主任?

5.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老师帮助“我”纠正写字姿势这件事。)

小结写法1:虽然这是学习中很平常的一件小事,但是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写人物时,你选择的事例不一定非要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是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但一定要能反映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品质,这就是要抓住典型事例来写。(板书:(以小见大)

出示句子,组织交流:

△“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温暖”“慢慢地”可以看出冯老师动作是那样轻柔,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这句话借“我”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态,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亲切、和蔼。)

△“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轻轻”一词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小结写法2:要把人物“写得细腻”,必须抓住他在某件事情中的突出表现,特别是要把语言、动作、神态等这些细节写具体,就像例文中虽然只是写了冯老师的两个动作,一个眼神,仅仅片言只语就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看到了一位亲切、和蔼、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让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6.请同学们关注一下最后一段话,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句子“从此,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它时时提醒我:写字,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表明老师的教育使“我”一直难以忘怀,抒发自己的情感)

小结写法3:我们在写主要人物的同时,还要适当穿插写一写相关人物的所做、所想,这既能衬托主要人物,也能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习作中心更突出。(板书:表情感(所做、所想)

三、引导回顾,捕捉“细腻”的感受。

1.现在,谁愿意把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介绍给大家。你只需要选择一个典型的事例来介绍就行。(指名说)(课件)

2.这几个同学刚才说的非常的好,是啊,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来请同学打开练习本,打开记忆的闸门,用你的笔来描述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一会和大家来分享!

3.学生练写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写吧,就只写你选取的那件事,写清楚、具体。

4.交流自己的幸福体验。

(1)谁愿意将他写的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2)谁来简单点评一下他的习作,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较好,哪些还需要修改,给他提提建议。

(3)请其他同学交流所写的事例。

(4)拓展学生思路:出示例文后出示温馨提示

(5)同学们,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必须精心修改,下去后继续修改习作,加上精彩的开头和和结尾,再给你的习作取一个响亮吸引人的题目,

板书设计:抓典型(以小见大)

重细节(语言、动作、神态)

表情感(所做、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爱看书,语感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语言文字把握准确。因此,平时阅读教学中,我常常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习内容,并延伸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另一视角上形成自己的新认识,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昨天,临时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大师·丰子恺》记录片。今天教学《手指》,课后反思:增添“观看记录片”的教学内容,使阅读教学显得更为丰富和深刻了吗?

教学中,我觉得文中所写五根手指的特点,五根手指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容易把握;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是在文末直接表达,以直接表白的形式,道出给人的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无华丽的辞藻,无晦涩用词,用笔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至此,显然没有激发本班学生的更大的阅读兴趣,还没有拓展学生独立阅读的思维空间,留下思想,提升素养。所以紧接着,我抛出如下问题:

1. 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 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刚才还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马上转化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闹场面,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食指,因为食指“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就象丰子恺的生活遭遇……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大拇指,因为大拇指“身体矮胖、最肯吃苦,讨好生活的事情轮不上他”,丰子恺是一个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的人;丰子恺做任何事也一丝不苟……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无名指和小指,因为无名指和小指“体态可爱,但能力薄弱”,就像《护生画集》中的小动物,需要疼爱;丰子恺的画中,不仅对人,就连对小猫小鸟,柳枝梅花都充满了温柔;丰子恺非常疼爱他的孩子,是他作画的最初的动机;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同情穷苦人民……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无名指和小指,因为无名指和小指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伴随丰子恺一生的三样东西中就有音乐……

有的学生说作者喜欢中指,中指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丰子恺一生都是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学生中有的愿意做中指,有的愿意做大拇指,有的愿意做无名指和小指,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作者的精神和人格浸润。

教学《手指》,我重视“作者”这个教育因素的挖掘,组织学生观看《大师·丰子恺》记录片,了解丰子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即重视“知人论世”。这样教学,学生另有所得,深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人美版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观察研究中发现,启蒙绘本阅读对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想通过著名的绘本教学试验,探究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鼓励智障儿童爱上绘本,从而爱上阅读,为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做应有的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

一、 小律动热身活动引入主题

播放小律动《我爱蹦蹦跳》,师生一起跟着做。

低段智力障碍儿童喜欢小律动视频,一放这个视频,学生们就能安静下来。

师:同学们,请听:

2.听声音:beng!

师:是什么?是东西乒乒乓乓跌落的声音?

噢,原来是小青蛙“蹦”到了我们班的大屏幕上!这就是今天解老师要给你们讲的故事《蹦!》

通过听“beng!”的声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二、观察封面、渗透方法

1.给学生呈现绘本封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封面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

生:青蛙

师:对,有青蛙。

师:青蛙最喜欢什么运动啊?

生:跳(蹦)

师小结,青蛙最喜欢的运动就是蹦!

观察力是绘本阅读的重要能力,培养智障儿童对绘本画面的观察习惯非常的重要。通过观察、猜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示范指读文字

“蹦!”松冈达英文/图,蒲蒲兰译,21世纪出版社。

3.板书课题:蹦!

三、初读绘本、感知绘本内容

逐页出示绘本正文内容,师生共读绘本:

1:翻开封面是扉页

师:看看扉页上有什么?

生:青蛙

师:对,青蛙

师出示青蛙图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青蛙

师领生读词语:青蛙

那,青蛙准备干什么呢?

生:蹦!(跳)

2.翻页出示青蛙蹦的画面

师:蹦!瞧!青蛙蹦得真高呀!

3.翻页出示猫咪画面

师:画面上有什么

生:猫咪(有同学说咪)

师出示三张动物图片,请生找出猫咪的图片后,贴在黑板上,然后师在图片下面板书:猫咪

师领生读词语:猫咪

猫咪准备干什么呢?

4.翻页出示猫咪蹦的画面

猫咪……蹦!

哇,好像听到了喵喵喵的叫声呢!

5.翻页出示小狗的画面

师:画面上有什么?

生:小狗

师出示三张动物图片,请生找出小狗的图片后,请生贴在黑板上,然后师在图片下板书:小狗……

6.翻页出示小狗蹦的画面

小狗……蹦!

哇!同学们看见什么了?

小狗把“蹦”字都踢得乱七八糟了呢!

7.翻页出示小兔子的画面

师:画面上有什么

生:小兔子

师出示二到三张动物图片,请生找出小兔子的图片,请生贴在黑板上,然后师在图片下面板书:

小兔子……

8.翻页出示小兔子蹦的画面

小兔子……蹦!

哇!同学们看见什么了?

小兔子……蹦!多么可爱的小兔子!

同学们看!小动物们蹦的样子多么的可爱啊!

巧妙的运用课件上下翻页,仿佛打开一张张活 动的图片,一页是动物,翻过去就是这个动物“蹦”的画面。伴随着青蛙、猫咪、小狗、小兔子的陆续登场,一静一动的结 构不断重复,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a, b、c三类学生分层次要求,分层次指导,使每位智障儿童在其能力基础上都有所收获。a类学生要求能跟着老师指读绘本,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b类学生要求能认识小动物,模仿说“蹦!”c类学生要求能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一静一动的画面中,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四、细读故事高潮,师生共玩蹦

1.翻页出示:我也……的画面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蹦一下呀?

师板书:我也……

师示范画面小朋友的姿势后,引导学生做模范画面小朋友的姿势做好。

师:好,我也……蹦!

2.师蹦字音发出的同时翻页到小朋友蹦高的画面。

3.重复播放“我也……蹦!”一静一动的画面,学生分组练习蹦。

通过不断的翻页,各种各样的动物跳起来,激发智障儿童跟着故事的发展参与其中,边读边跟着蹦起来。 让智障儿童在欢快中不知不觉成为故事的主角,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

五、回顾故事情节、师生分角色共读共玩“蹦”

1.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分角色带领学生共读共玩“蹦”

2.快下课时,出示青蛙的一步一步蹦远的画面。

引导学生蹦到自己的座位上,和青蛙说“青蛙,再见!”

3.生说完再见后,出示封底:青蛙的背影

青蛙……

猫咪……

小狗…… 蹦

小兔子……

我也 ……

板书设计

小狗……

小兔子……

我也……【设计意图】:板书的意义是为了提供视觉提示,帮助学生回忆故事,感知整体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708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文是一篇儿童诗,它也具有儿童诗特有的艺术特点。浓郁的儿童情趣,鲜明的形象性,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

课题秋天具有象征色彩——丰收、喜庆、舒适、愉快。诗的第一部分中“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为这种色彩定下了基调。

诗人在第二部分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秋天田野中的丰收与美景图。作者选取的是秋天田野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象,如向日葵、苹果、葡萄、玉米、高梁。文字叙述,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把秋天的物象拟人化了。学生读起来充满童真、童趣,充满无尽的遐想。由于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喜庆、舒适,体验到秋天田野的丰收、美好,所以在诗的最后一部分(又回到整体),诗人发出感慨要享受秋天明丽的阳光,珍藏秋天,秋天的笑容、秋的喜庆,会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里,伴随孩子走过一生。

整首诗叙述自然,由走在秋天起兴,再写秋天田野的丰收、美好进行储兴,最后到享受秋天,对秋天喜爱意犹未尽。本诗层次清晰、节奏明快,寓简单的文字于丰富可感的画面中。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简要概括诗歌《秋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按“引秋——读秋——品秋——诵秋”进行教学。其中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放在“品秋”环节;在“诵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歌题材,品读相关语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法: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读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视频、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学法: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要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完后,请谈谈你的感受?”(播放秋天的视频)(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美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来直观的感受秋天,进而喜欢秋天,热爱秋天,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两遍课题后自主质疑。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写到了哪些景物?)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顺学而导,解疑与感悟相结合,展开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自不待言。】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学生带着要求读文(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读生字词,齐读。

一类字:

guìpíng páo jiǔ shū

桂子苹果紫袍美酒梳子

fán nǎo cháng róu

烦恼羊肠小路柔韧

二类字:

suìchán biāo ǎo pútáo yīng rèn

稻穗儿蝉肥膘红袄葡萄红缨柔韧

②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3、请同学们带着“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三个问题再去朗读诗歌,边读边勾画出满意的答案,比一比谁的收货多?

【设计意图:根据大刚的教学要求,让中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加快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懂课文是最为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考察古今中外,这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自探成果

(1)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2)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3)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的乐趣。】

2、师:作者写到的这些景物,老师也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上,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秋天的景物图片,配乐《秋日私语》)

【设计意图: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秋天实物的画面,配乐《秋日私语》,让学生用视觉与听觉同时感受回忆秋天,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直观,贴近课堂。】

3、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②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找到段落中的关键词,体会好词在文章中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我们下节课上交流。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交流评价。

2、熟读诗歌。

3、写出几个描写秋天的成语。

【板书设计】

田野里玉米稻穗……

4、秋天小路旁野菊花……

果园里苹果葡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