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先进事迹【汇集20篇】

你知道黄文秀先进事迹有哪些吗?黄文秀,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2024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先进事迹,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浏览

9910

范文

1000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5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2166 字

+ 加入清单

27月底,飞行部重庆直属中队组织参加了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先进事迹报告会,中队认真总结领会刘传健机长先进事迹的精神和启示,结合当前飞行部飞行作风整顿研讨活动 “三个论坛”:大中队长谈管理作风、基层书记谈队伍建设、飞行作风大家谈,进行了心得撰写。中队整理筛选一批好的文章供分享交流,从而进一步锤炼飞行作风,夯实安全基础。

20xx年5月14日,3u8633次航班从重庆前往拉萨的途中,突遇前挡风玻璃脱落。在这飞机已经失控的危难之际,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过硬本领和丰富经验,采用全手动操作完成飞机迫降任务,安全着陆于成都双流机场。此次成功迫降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奇迹,我们必须感谢这位飞行英雄刘传健,正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沉着和高度的责任感挽救了机上100多乘客的生命。

我有幸参加了刘传健机长先进事迹报告会,见到了英雄本人,说实话跟照片上区别不大,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英雄的那种激动的感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让世界都感动的英雄事迹,将全机100余人平安送回地面。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所有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军旅生涯塑造坚强意志。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刘传健机长在成为民航飞行员之前曾经是我国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一名教官,他早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成为了一名空军的飞行战士。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常年进行军事化锻炼使得刘传健具有钢铁般的军人气节。而在此次飞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刘传健的军人作风恰恰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当在9000多米高的高空中飞机的挡风玻璃脱落意味着驾驶舱所有人将处于零下40摄氏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人会严重缺氧,正常人不到两分钟就会晕厥甚至休克。而刘传健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圆满完成各项手动的飞行操作,成功迫降安全着陆。可以说军旅生涯让刘传健得到人生最好的洗礼和磨练,坚强的意志让刘传健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此次紧急迫降任务。

勤学苦练做到精益求精。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刘传健机长一直以来坚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不断地改进并提高。他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多次对高空出现紧急故障情况下的操作进行过多次的训练。一次次的特殊训练,让刘传健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坚持学习不断地总结,在工作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据他的妻子讲,他每次飞行结束回到家中,都还要回想下自己在飞行过程中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缺陷。在一次次地飞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他一生对飞行事业情有独钟,因此他离开部队后踏上了民航飞机,成为了一名民航机长。但他仍然不断进取,正是他的勤学苦练掌握了过人的本领,在高空飞行飞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凭着自己的经验,冷静从容应对,成就了此次世界奇迹。

高度负责成就英雄壮举。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成功迫降双流机场之后,刘传健机长并没有闲着,他很快召集了此次航班的机组人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此次会上,他一再感谢机组其他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他也感谢机上的乘客对他的信任。当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他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发生紧急情况时,他感到害怕吗?首先想到什么?平时训练时候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吗?他说,他并没有来得及害怕,仅仅想的是如何手动操作,如何安全降落,保障乘客的安全。平时虽然也进行过类似的训练,但是像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当然自己心里并没有慌乱,而且非常有信心有能力处理好这样的事故。他自己说,这条航线他已经飞了上百次了,对于航线的情况已经了然于胸。这些话看似非常的平凡,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在危难之际能够如此镇静沉着,心里想的是乘客的安危。正是有了这样的机长,正是有这样默默付出的乘务人员,才能让我们的航空飞行安全有保障,让我们的乘客放心乘坐方便快捷的飞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不让人觉得刘传健配得上飞行英雄。

作为航空公司的一员,保障飞行安全是整个民航业一致的追求,我们要向刘机长学习。

一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刘机长视乘客为家人,为了避免乘客和机组成员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在听觉完全失灵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毅力操控飞机,将全机100余人平安送回地面。

二是要学习他刻苦训练、业务精湛的“工匠精神”。刘机长平时严格模拟训练,培养出高超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在千钧一发的死亡线上,凭借娴熟的飞机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飞行经验让飞机紧急备降,成功挽救了全机人员。

三是要学习他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战斗精神”。在极端的条件下,刘机长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处理妥当,与机组人员和地面保障单位密切配合,凭着超人的胆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驾驶飞机成功备降,转危为安。

刘传健是凡人,他只是做了自己作为一名飞行员该做的一切;刘传健是好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危难之际仍然想着飞机上许多乘客的安危;刘传健是英雄,他的冷静沉着、过硬飞行本领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成就了航空飞行的壮举。刘传健的事迹已经过去了,他仍然将继续驾驶着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刘传健”也以自己的豪迈热情投入到航空飞行事业中去,为我国的民航飞行安全保驾护航,成为我们航空出行的安全卫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素材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东京奥运会的一战封神又一次让中国“飞人”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而立之年对于一个短跑运动员来说算得上高龄,在观看过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之后我怀着敬佩的心情去了解了这位传奇的运动员。

苏炳添是男子六十米、一百米短跑亚洲纪录保持者。回望这位中国“飞人”的职业生涯,值得夸赞的不只是他取得无数荣誉,还有他锲而不舍、勇于突破的精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中常常会遭受伤痛的困扰。2010年上半年,苏炳添由于伤病原因基本未参加训练,主要以养伤和力量训练为主。然而在这种自身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他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夺冠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其实力可见一斑。除了超人的实力外,苏炳添的成功离不开他时刻的自我反省和超越,2015年,他将十几年的训练全部推翻,开始改变起跑技术,所幸付出没有白费,他在那一年首次突破“十秒大关”。2019年,因为腰伤苏炳添被迫离开赛场,当所有人认为他会选择退役的时候,他站上了东京奥运会的赛场跑出了9秒83的优异成绩,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老将不老,32封神!更高、更快、更强,苏炳添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诠释奥运精神。

如果雏鹰不离开自幼依赖的巢穴将永远无法翱翔于空中;如果蝴蝶不挣脱温暖安逸的蛹室将永远无法领略鲜花的芬芳;如果种子不冲破肥沃厚实的`泥土将永远无法收获累累硕果。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过去的自我然后寻找新的自我的过程,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正应该学习苏炳添身上这种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在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中勇于尝试、勇于拼搏、敢于跳出舒适圈寻找更优秀、更耀眼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人物简介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然而,浪花翻滚的惊艳里,总是浸透了迎击磨难、战胜挫折的泪腺。

当62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313号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内11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展到467平方米、20个床位。"朱丽华"三个字则已成为嘉兴市盲人推拿界响当当的品牌;

她以爱为源,以心引心,带着残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学着坚强,带着理想,不断强壮自己逆风的力量。她的丽华推拿诊所让100多名残疾人朋友拥有了谋生的技能,不但实现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而且还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队;

她用"行"示范,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她积极的回声。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救死扶伤……她总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凭着一双手的起早贪黑,支撑起480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从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一直到现在,累计捐款333万元。

作为一名追光者,她是无所畏惧的;作为一名造光者,她是积极有为的;作为一名发光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这就是盲人朱丽华的光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日讯据央视新闻消息向阳而生,向善而行。那些人性当中最闪耀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感动中国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郴州女孩江梦南当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获感动殊荣的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三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时间回到29年前,在小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相当于直升机起飞时声响的听力,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

江梦南:一个字,念一万遍我能够学会,父母都已经很开心了。可能有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花、瓜,就要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嘴巴附近感受这些气流。花,有气流,瓜,没有。需要很多遍的反馈,才可以慢慢练成这样一个肌肉记忆。

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读唇语的。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年学前班。

江梦南: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的学前班跟我的小学,他们中间有一段台阶,小学在台阶上面,我的学前班在台阶下面。我站在台阶上,看到其他同龄人都去顺着台阶往上爬去读小学,我自己顺着台阶往下走,我当时在台阶上就哭了。

江梦南:父母安慰我,告诉我,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

于是,在学校里,梦南靠着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口型“听课”,并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级暑假自学了五年级所有的课程。

就这样,好强的梦南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18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为了测试自己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三年前装上了人工耳蜗。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江梦南:冷不丁的哪一天会听到我以前从来没过的声音。我开始听见了鸟叫,听见了青蛙在叫,或者听到了一些很美好的声音。

但是,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为了建立耳蜗里听到的声音跟文字之间的联系,梦南还需要不断持续进行听力训练。而且,清华的学业压力大,每天面临大量专业的讨论,梦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钱七虎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倾心育人,学生眼中“高不可攀”的科学家

“高不可攀”“行胜于言”“科技报国”……这是钱七虎的学生和秘书对他的评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他在学校度过了宝贵的时光,也培养出一大批科研人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陆军工程大学教陈志龙授是钱七虎的博士生,一直跟随他从事防护工程地下空间方面的研究。“没接触老师时,认为老师是遥不可及的。接触后才发现他非常平易近人,即使十分忙碌,他都会抽空向我们解答一切学术上的困惑。”

20多年来,陈志龙一直十分佩服导师的战略眼光。“很早之前,他就提出了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时期,这个判断独到且十分正确,这种战略的前瞻性永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经常开玩笑说,钱院士站在山顶上,我们都在山下望着他。”

2018年年初,周健南开始担任钱七虎的秘书,和钱院士的接触也多了起来。从过去新闻报道里的一个“大人物”到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位长者,他对钱院士有了特殊的感情。“钱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典范,他身上的精神品质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徒孙辈’的学生学习。我们可以去模仿,可以去追随,但很难去超越。”

最开始知道要成为钱七虎院士的学生,陆军工程大学人防工程教研中心(室)副主任、副教授郭东军内心十分忐忑,他深知钱院士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随着和钱院士的接触多了起来,他也转变心态,更看到了钱院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当年,我要基于博士论文出一本《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导论》,我把书稿初稿给钱院士看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他都仔细进行了修改,也用红笔进行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个故事,郭东军给很多人都讲过,钱院士教书育人的方式也为他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从小立大志,长大做大事。”这是钱院士给郭东军女儿写的一句话,无论搬家多少次,这幅字他始终珍藏。他希望女儿能像老一辈的科学家一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实至名归!”“自豪!””得知老师获“八一勋章”提名,郭东军用了两个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想钱院士会怎么处理,心就会自然静下来,问题也总是会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钟南山心得体会 钟南山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在钟爷爷的带领下医护人员攻城拔寨,连续奋战193天,终于取得胜利!钟南山爷爷还被广东省授予的特等功,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还被评为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__年,这个春节,武汉告急,全国警报响起,前线专家因感染新型肺炎而倒下,这位84岁的老人,又一次扛起了历史的重担,肩负起人民赋予他的期望。

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因此网络上流传了一张又一张他因疲惫而在高铁上闭眼休息。

时隔16年,这一次,他义无反顾地再度使出全力与病毒赛跑,18日在武汉奔赴多个医院了解疫情后,19日赶往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会议;只休息4个钟头,便从早上6点钟开始工作……25日再匆匆赶回广州,奔赴一线救治新型肺炎重病患者。

随后,钟南山频繁出现在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大家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他那顽强、坚定的身影是一针抗击疫情强心剂,不断注入到14亿人民的内心,让人们相信疫情的阴霾定会散去。

我看见《人民日报》微博是这样评价的: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所谓医者,妙手仁心。这世上缺回天的妙手,更缺无畏的仁心,钟南山二者兼具,所以举国敬仰。

钟南山爷爷,谢谢您!面对疫情,在职责使命和人身安全中,您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为了大家,您无所顾忌的奔赴一线!不舍昼夜,不顾安危,舍己救人!

钟南山爷爷,请您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相信您!看到您,大家心里特别踏实。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有爱的世界,一切都会好起来!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连日来,“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如今张桂梅老师又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63岁的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她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央宣传部近日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张桂梅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和一个个感人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日,华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张桂梅精神。

“张桂梅同志是我们华坪的骄傲,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丽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张桂梅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在全县引起强烈共鸣,成为推动华坪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今,张桂梅培养的一届届学生不仅遍布全国各地,在华坪县的各行各业,她的许多学生也已成长为骨干。不少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主动扎根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

“读书时,因为家庭困难,张老师经常偷偷塞生活费给我。在我心中,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华坪女高毕业生山启燕说,“现在我已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乡村幼儿教师。我会谨记张老师的谆谆教诲,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在新闻上看到张桂梅那双缠满了止痛胶布的手,云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陈明睿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张老师默默耕耘、坚韧纯粹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陈明睿说,“张老师用自己的坚定信念成就了1800多位山区女孩的未来,而我也会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去帮助我的每一位病人。”

“张桂梅老师用一生坚守了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申宣说,“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不仅要视学生为亲人,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还要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张桂梅精神实际上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也是党性和人性光辉的体现,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说,丽江市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张桂梅精神,以她为榜样,推动丽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一位老英雄刷爆朋友圈,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今年95岁的张富清老人。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战功,退役后他又主动选择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工作,60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在工作岗位上不改军人本色、奉献一生。阅读完他的人生经历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下面我将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我对英雄精神的理解。

一、关键词:平凡

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英雄,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往日的荣耀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张富清选择了平凡。

如果不是去年底参加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张富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多场战役战斗,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连张富清的儿子从未见过父亲的这些军功章。

一张“特等功”报功书,是1948年发出的,也是在这一年,张富清加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中特别提到,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是突击连,“他第一个带头跳下了4米高的城墙”。永丰战役,是为了配合淮海战役,由西北野战军发起,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和两个战友在深夜跳下城墙,与敌人殊死搏斗。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张富清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但突击组的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有回来。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他戴上勋章拍下照片后,将所有勋章封存,也将自己的赫赫战功封存,这一封存就是60多年。60余年,张富清一直过着平凡又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说:“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许多都牺牲了……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呢!”

二、关键词:奉献

转业后的张富清,本打算回陕西老家,但当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穷的贫困山区需要支援建设时,他听从党的号召,带着妻子去了恩施来凤县,从此,他乡变故乡。在来凤县,张富清奔波于最穷的乡镇,在遭遇干旱时,他带领老百姓进山找水;为了给没水没电没路的高洞山区修出一条路,张富清又当了一回突击队员,他带着炸药上了悬崖。4个月后,高洞山区结束了不通路的历史。1985年,张富清从当地建行副行长位置上退休。

三、关键词:原则

读完张富清老英雄的故事后,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他那坚守原则,不改本心的精神。

7年前,老人因病左腿截肢,他忍痛训练,学会了走路。后来,老人眼睛得了白内障,需要手术,他的医疗费可以报销,但当儿子为他选了7000多块钱的人工晶体时,他却自己找医生换成了3000元的。不给国家添麻烦,也不让家人占公家的便宜,张富清不许子女亲属在他工作过的单位上班,甚至不许跟他一样有高血压的家人吃他享受公费医疗的降压药。老人的儿孙中,没人沾过他的光。71年党龄,60多年深藏功名,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淡泊名利的张富清老人,其实很富有。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军功章镌刻着他的荣耀,他的经历很富有;和平时期,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用共产党人的本色赢得群众信赖,他的精神很富有。理想信念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张富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

英雄事迹彪青史,传承尚需后来人,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一定传承好老前辈的优良传统,把历史使命扛在肩头,猛打敢担当,猛冲不畏惧,猛追夺胜利,高标准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进取,奋发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忠芳个人事迹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事情,必须、也只能中国人说了算。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而天底下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平地起高楼。

从地面上天,击中高速运动的飞机,这样的导弹,作用的机理是什么?沈忠芳也不是那么清楚。1970年,36岁的他正式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摆在沈忠芳面前的,除了落后的工业基础,还有很超前的工程设想。

工程的整体方向是什么?不知道;导弹作用的机制是什么?不知道;工程所需的各种资源能不能跟得上,也不知道。沈忠芳和同事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事儿,不但得搞成,还得搞得漂亮。

“越干越热爱,越干越想干。”沈忠芳说。

沈忠芳和同事们在试验场

整个大地都震动了,漫天的火光像烟花一样。正陶醉间,头顶上纷纷掉落的碎片总是能让沈忠芳从深夜里惊醒……

1972年,三年攻关之后,二院进行了FJ型号第一次试飞导弹的试验。由于推力很大,加速度很快,点火后几秒钟,发动机就爆炸了。

沈忠芳带领着团队重新出发,不但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还给导弹穿了一身隔热服,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在大气层飞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61岁,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04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颁奖辞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适用话题

使命担当,创新,民族复兴,时代发展,追梦

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这股力量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看了发布会后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云岭楷模”张桂梅专场发布会反响热烈,很多人泪洒现场。

6月29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天的发布会上,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场讲述了“张校长”“桂梅妈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聆听者,不时让观众动容落泪。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的张桂梅,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所有山里的女孩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 张桂梅老师敬业奉献、无私无我的精神,更是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标杆,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参加了发布会,我再一次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党工委书记胥国华有感而发,他说,“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张桂梅精神是华坪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系统要以发布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着力点,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协调推进教育发展,积极推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张老师所做的事确实很感人,每听一次,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安萍说,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是张老师的一个女学生,在高二的时候,父亲临时突发生病就去世了,在这个时候,本来就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俩,突然父亲离世,这个孩子觉得天都要塌了。当时,张老师跟她说,“孩子,我给你当妈妈,不要怕。” 张桂梅先进事迹感人至深,让人钦佩,使我们经受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妇联将继续宣传好张桂梅老师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让张桂梅精神感动和鼓舞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突击,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当这两个鲜明特征在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身上完美叠加时,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纯粹”。

张富清的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断突击的一生。战争年代,他是一名英勇无畏的突击队员,三场战斗炸掉敌人4个碉堡。当国家需要抽调战斗骨干抗美援朝时,他又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转业安置时,张富清选择了到大山深处的来凤县,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在来凤工作的30年时间里,张富清有20多年在农村度过。有时少则一年,

多则两年,他就要“转移一次阵地”。因为张富清能干,这个村子刚刚搞好, 组织上又把他派到另一个村去攻坚。究竟住过多少村,张富清已经记不清了,

只是记得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最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张富清自豪地说,从入党那一天起,自己时刻按照入党誓言去做,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这话说得多么朴实无华,既形象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突击,也生动地表达了他一生的坚守,更是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国家经济还很困难,几乎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但在小儿子张健全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当时由于生活困难,不少干部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没有认真查看过,“组织给多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他安慰妻子:“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当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他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当遇到招工的好机会,他却打发儿子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他和农民病友一样选择最便宜的方式……

这就是张富清,即使自己经受那么多磨难,依然铁心向党、忠贞不渝,毫无怨言!

张富清的一生,就是这样在突击与坚守中塑造了纯粹与高尚,成为一座令人仰望的人格丰碑,成为一面烛照灵魂的人生镜子,成为一面引领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旗帜。

突击,他始终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当作天大的事,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面对牺牲,他说“为了党和人民,我打仗不怕死,每次攻坚战,都主动申请当突击队员”;面对选择,他说“在部队我打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党叫去哪里就去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面对使命,他说“组织让我来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否则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面对担当,他说“党把我派到这里来,我一定尽到应尽的责任,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给群众搞碗饭吃”;面对困难,他说“党员干部就应该敢啃‘硬骨头’,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

坚守,他坚守的是信仰信念:“在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后,

我便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信念”;他坚守的是初心本色:“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群众的生活搞上去”;他坚持的是党性原则:“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言:“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纪律底线:“党交给的任务从来不拖欠,国家的便宜一分都不占”;他坚守的是人品官德:“如果整天想着自己的事,想着享受,那我这个共产党员就变了,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不管是突击还是坚守,无不折射出张富清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担当的精神。

突击的动力、坚守的定力从哪里来?张富清始终把坚定的信仰信念放在第一位,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牺牲;有了信仰,

他随时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艰苦;有了信仰,他从来不为私心杂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献在他看来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张富清用一生的突击与坚守为我们作出了响亮回答!

张富清几十年深藏功名,用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品格,立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新时代最需要的崇高精神吗?这不就是强国强军征程上最需要的奋斗姿态吗?这不就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家国情怀吗?

我们经常说要接受组织的考验,但有时候仅因为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

就牢骚满腹,甚至撂挑子、耍脾气。与张富清这位老前辈比一比,我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吗?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彭士禄家中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三件宝”:一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首航的纪念磁盘;二是友人赠送的核电站模型;三是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时,炊事员送的“垦荒牛”陶瓷塑像。他的夫人说,她最喜欢第三件,因为“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决定上马秦山一期核电项目。究竟走哪种技术路线?熔盐堆和压水堆两套方案成为争论的焦点。最终,在彭士禄的大力支持下,首台核电机组选择了后者,为以后中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大亚湾核电项目启动时,彭士禄又任总指挥。回首当时的建设经历,彭士禄说自己学到了三点:一是懂得了一些经济,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二是验算了法国核电的主要参数;三是学到了一点管理学,这对今后中国核电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到:“我坚信共产主义必胜无疑,作为共产党员,我将为之奋斗终身!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群体团结,是合力,至关重要,最怕‘窝里斗’,分力抵消,越使劲越糟糕,最后变成负力,悲矣!尽自己的力气去做正功,没有白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素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朱彦夫同志是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1956年,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开拓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20__年3月3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16日第二次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一)自费办起山村图书馆和第一所夜校

1957年,那时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老老少少识字的没几个。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朱彦夫决定在村里建个图书室,但是,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拿出微薄的抚恤金,置办图书,创办图书室。又办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教群众识字。他亲任教员,为了在黑板上写字,他把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写字,弹壳扎进残臂钻心的疼。夜校离家很远,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天天晚上风雨无阻。

他的心血没白费,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学员”。

(二)棚沟造地,向山沟要良田

张家泉村两山夹一河,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要脱贫,先改地。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棚沟造地,用石头把沟棚起来,上面填土,让农田连成片;下边淌水,洪水来了也冲不了地。朱彦夫说:“不干,沟还会一年年荒下去;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讲困难,我这个残废不怕,你们还怕啥?”一番话,说得人人面露愧色。士气鼓起来,发展就有了希望。忙完秋收,张家泉人开进了“赶牛沟”。镢刨锹挖,筐抬车推,一干就是一个冬春。

一个冬春下来,搬了2万多方土石,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荒废了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舍地沟、腊条沟也变成了70多亩良田,直到现在仍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修建大口井,解决山村缺水问题

张家泉是个缺水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别说浇地灌溉,吃水都是难题,为了吃水,村民得跑几里山路。

朱彦夫请来水利专家,翻山越岭,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水源找到后,他天天靠在打井工地,现场指挥。数九寒天,张家泉的打井工程热火朝天。打到10米多,井底开始见了水。朱彦夫放心不下,非要下井看看,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经过一个冬天,一眼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此后的两个冬天,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眼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银发知播”群体事迹与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是借助互联网免费教授知识的老人,一群充满智慧与人生阅历的爷爷奶奶!虽然高龄却玩转网络,将毕生所学授以青年,时光不老他们不老。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把一生都献给了探月工程。如今,虽已银发满生,他依然选择发光散热,迫切地想把一生所学,传递给更多的人。他说——“我年纪大了,但还是能适应一口气讲下来两个半小时,大家听得有意思,我就受到很大的安慰和鼓舞,也就不觉得累了。只有让更多的人,保持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激发科学事业的无限活力。”

三次深潜南海的中科院院士,85岁以后深感“时间不够”的他,决定为年轻人讲点自己热爱的事儿。虽然是院士,但他的科普一点也不“高深莫测”。网友总结他上课的特点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最专业的知识”。举个例子:为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海洋究竟有多大,汪品先特意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地球抹平,成为一个光板球体,海水铺地球上可以铺2600米厚。”

杨维云在当了50年老师后,开始有了最特殊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一共几万人,来自上海、湖南、新疆等地,年龄从学龄前跨到72岁。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秘密”——大多不识字或不会拼音。尤其是对于成年人,不识字带来了非常具体的生活阻碍:无法和他人线上交流,担心独自教不好小孩,打工看不懂老板的文字指令……这些苦闷在杨维云的视频里找到了希望。除了开设学龄前儿童拼音,她还单加了一项:“成年人零基础学拼音识字”

在她的帮助下,有学生在和朋友交流时,能打出少量文字;也有学生做生意能独自给别人开单子了;还有学生能够网上查阅资料,有了自学的基础......这些改变激励着杨维云继续走下去,她把更多的空闲用来备课、直播,住院也背着黑板和粉笔去,只要身体允许,就正常开课。她说——“我浑身充满了劲儿,你都不知道他们学得好我有多开心。”

高龄不是阻碍,初心始终未曾遗忘。有人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这个世界最有热情的人。这份热情来源于我们对知识的探索、对身份的责任、对理想的敬畏,以及想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邓小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1958年,大学毕业的沈忠芳来到了中国航 天科工集团第2研究院,他投身导_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在这里为了深爱国家默默付出,这一待就是60余年!

1934年,沈忠芳在上海出生了。

那时,是动荡的年代,家被炸成了废墟。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知道自己要为祖国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沈忠芳考入了北京航 空学院,选择了飞机设计。

她的梦想是设计飞机,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毕业之后却去研制防空导_弹。

那时我们的飞机,飞行的高度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这时的美国放肆大胆的到我国搜集情报。

我们当然不是好欺负的,以沈忠芳为代表的科技人员,不辞辛苦,没日没夜的研究,终于研发出了红旗地空导_弹。

他们用自己研发出的成果,打掉了美国5架侦察机。

90年代以沈忠芳为总指挥让第三代防空器突破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他们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对于这样的付出他们无怨无悔!

白岩松在采访中问:您都88岁了才解密您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才开始知道习惯吗?

沈忠芳说:习惯,而且应该这样,我们搞的国家的为国防服务的事业要研制先进的武_器系统即使搞成了,也不是个人的事情,是集体的智慧发挥才是大的成功。

英雄总会被铭记,他们被选上了2022年感动_中国人物!向沈老致敬,向默默的在背后无私奉献的人致敬!他们隐秘而伟大!

有人说:我相信现在也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为国家默默地做着伟大的贡献。

有人说:他们隐姓埋名,为国铸剑!是民之英雄!

有人说:沈老好样的,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百姓,有了像你们这样的老一代科学家,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还有人说:大国的崛起,背后隐藏的是,不为人知的英雄,这才是伟大的人。

同为爱国者的你们是不是也为沈老的事迹而感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及颁奖词材料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杨振宁:明月共同途

主要事迹: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颁奖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

朱彦夫在战场上是个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庄严、显赫。

朱彦夫回到山沟里,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得叮当响。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深深感悟到: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一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不断搏战的过程。

朱彦夫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来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他终于成为胜者!他是一个成功者,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

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

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沂蒙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范文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寻觅生命的支点,挖掘幸福的源泉,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夫妻将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再当新标兵,再树新形象。

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的,追逐幸福生活永远在路上。近段时间以来,为帮助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实现在家发展电商产业的心愿,昆明市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其定制了电商创业帮扶培训计划,从资金帮扶、电商培训、电商岗位实习等方面为张顺东一家做电商运营实操培训,再从直播带货等方面教会张顺东一家在电商平台创业。

在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张顺东的儿子张光云开始电商试岗学习。目前,张光云学会了作为淘宝客服与客户简单交流并自主接单发货,同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售后问题。此外,在产品拍摄、视频剪辑方面,张光云通过学习可以自行制作产品主图,张光云说:“我想在学习电商创业相关知识后,带着父母一起开网店、一起直播,同时,帮助村民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宣传推广东川土特产。”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继续帮助他们一家掌握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同时,引导、鼓励、支持更多的残疾人、农村青年等人群通过电商创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颁奖词

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纪实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时代,当然不能简单地用“物欲横流”来形容,但物质与金钱,确实是人们追求的幸福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不能辜负时代,但也不辜负自己,能吃得好点就吃好点,能用得好点就用好点,能玩得开心就玩开心,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滋味和意义。

然而,对14岁就参军的退休军人马旭来说,人生意义早已定格在奉献。

马旭身上穿的旧军装,已浆洗多年而发白,脚上穿15元钱的鞋,用胶水补了多次。就是这样一位连一双鞋都舍不得买的人,攒下千万。

她攒下这笔巨款,不是为了给儿孙留产业,而是全部捐给了自己的家乡木兰县,只为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1千万,放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你是否舍得全部捐出?

对马旭来说,人生不是为了享受,所以衣,蔽体即可;食,果腹即可。

年过八旬还要考研,不是为了名,只是为国防多做贡献;节衣缩食,不是为了利,只是想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心意。

对于马旭来说,我是军人,奉献的时候就该我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