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最新范文大全汇总五篇 心得体会大全【推荐20篇】

放学后,我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新时代好少年》视频短片,里面讲了很多优秀的少先队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0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最新范文大全汇总五篇 心得体会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7515

范文

833

篇1: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7日,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复旦大学。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情讲述了黄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迹,真实再现了黄大年同志崇高的精神品格。黄大年同志报国的决心、科研的激情、育人的热情,感染并激励着现场每一个人。

报告会在复旦大学设主会场,在同济大学设视频分会场。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安排了网络直播。沪上高校师生代表10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5位报告团成员接连上台演讲,复旦大学光华楼报告厅内,鸦雀无声。面对一幅幅黄大年同志生产科研、生活照片,听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不少人泪流不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说:“知识分子应从黄大年的事迹中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知识分子的生命用什么来衡量?”在他看来,黄大年同志58岁的一生写就了一个知识分子最精彩的华章。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我们要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同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做‘四有’好老师;要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紧盯学术前沿,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助力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学习黄文秀事迹,我们从黄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把初心使命变成自觉行动,永远保持奋斗姿态,勇挑最重的担子,甘于奉献,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黄文秀的扶贫心得体会中她这样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我们需要的是黄文秀精神激励广大在扶贫路上战士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用黄文秀的精神,鼓舞自己,黄文秀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标准和榜样。当代青年工作者要有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的理想,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思想和抱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一名党员的担当。

我们要时刻想着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基层服务。黄文秀精神深刻指引和鼓舞着广大青年。黄文秀从贫苦人民中来,到贫苦人民中去,因为亲身体会过艰辛和苦楚,才更加感同身受,当前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应该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将责任和使命时时处处挂在心头,就一定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华坪女高的一天,从清晨的喇叭声开始。

女高就建在半山腰上,天还没亮,五点多响起的高亢喇叭声,是来催促起床的,女孩们揉着眼睛往外走,一个女人的声音穿透过喇叭:"傻丫头,快点!"到了教学楼,喇叭声也不间断:"时间快到了,迟到了的扫球场去!"

课间操的音乐响起,喇叭声继续从人群中穿过:"脚抬高点呗!"到了吃饭时间,喇叭里传出的是震耳欲聋的红歌,吃完饭的女孩们赶紧往外跑。到了深夜,喇叭声喊着女孩们的名字,让她们赶紧上床睡觉。拿着喇叭的女人就站在楼下盯着,按照规定,宿舍的门不能关,谁要是玩手机或者聊天,她马上能听到。

这个木兰王牌的小喇叭始终握在女高校长张桂梅的手里,在它之前,她已经用坏了十几个一模一样的。喇叭的主人强硬,脾气挺大,不好对付,掌控着关于女高的一切。

在这所寄宿制学校,性别特质是要被抹平的,女孩们必须剪齐耳短发,短发洗起来节约时间,也节约水,吃饭时间被压缩到10分钟,每周放假只有3小时。开学时要抄党章,看革命战争片,周六有一堂思政课,张桂梅会拿着喇叭在台上讲,作为一个女性,一定要坚强,要独立,要读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有高三的学生,把书码得高高的,在那儿低头打瞌睡、照镜子,张桂梅发现了,一股脑儿把桌上的书扫到地上,把镜子直接砸烂。还有学生11点多下了晚课,被张桂梅揪出来说藏零食的事。按照规定,私藏零食是要退学的。女孩倔着不认错,张桂梅就要求老师和她一起盯着,有时候僵持到凌晨一两点,6点多上课,老师快坚持不住了,还是得陪着张桂梅"演戏",分饰黑白两角,一定要让女孩认错。

女高的毕业生陈法羽回忆说,上学时看到张桂梅站在那儿,她和同学们都不敢往那边走,干脆绕点远路。女高的学生几乎不敢抬头和她对视,上课没注意听讲要被骂,成绩下降了要被骂,负责打扫的区域有灰也要被骂……

在女高当过三年志愿者的殷鉴告诉《人物》,自己能待这么久,是个意外,跟张桂梅在一块,必须处处自觉。他看着之前许多去女高支教的志愿者,有人想指导张桂梅搞素质教育,还有人夜里贴黑不溜秋的面膜,让女孩们看见,也模仿着买三块钱的面膜,把脸弄过敏了。这些志愿者,基本都被张桂梅轰走了。

女高老师的情况也是如此。2008年,张红琼读大四,在云南师范大学见到了张桂梅,她和同学们被张桂梅的讲演感染,找到了张桂梅住的旅馆,说想来女高当老师。张桂梅强调,要能吃苦。她想,自己后来被选上,可能也是因为看着强壮。

来华坪面试那天,张红琼看到,校址上只有一片草地和一个厕所。5个月后的9月1日,凭着一栋4层楼,女高开学了。在两个大教室各放几张床,男老师住一间,女老师住另一间,学生们住在二楼,宿舍也是教室改造的。晚上学生上厕所,就由一名女老师和一名男老师陪同,到旁边的民族中学去上。

刚办学的时候,张桂梅要求老师们五点钟起床,分成四个小组打扫整栋教学楼,到七点钟,还要打扫干净院子。张红琼说,他们一点也不情愿,觉得她太压榨了,违反了《劳动法》,十几个老师还写好了联名信,签了名,要抗议张桂梅的行为。一年之后,17个老师走了9个。

卫生交由学生打扫后,张红琼是学校团委书记,负责每天站院子里看着学生打扫卫生。有一次,她没看学生扫地,出门吃饭了。吃着饭,接到张桂梅的电话,她赶紧坐个摩的回学校,但还是晚了,张桂梅在院子里劈头盖脸批评了她一顿:你现在回来干什么……张红琼一边哭,一边走回去继续看学生打扫卫生。

早上要跟卫生,中午要跟,晚上还要跟,后来张红琼怀孕了,她想,以后孩子出来我怎么办啊。一天早上,她决定"软抵抗",就在宿舍睡着不出来了,想以此退出这个工作。张桂梅找到她,她说,卫生不想管了,我要更多去关注一下孩子。张桂梅同意了。但之后两年,她明显感觉到和张桂梅的关系疏远了,"为了家庭疏于工作的这种人,张老师就不怎么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汤加努库阿洛法港

位于大洋洲的汤加虽属热带雨林气候,8月旱季,海风轻拂,椰林婆娑,阳光格外艳丽。

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来到汤加。汤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和平方舟渐渐驶近码头时,汤加代理首相塞密西·西卡、中国驻汤加大使王保东,当地民众、华人华侨和中方机构代表已在码头迎接。

和平方舟再次造访的消息不胫而走。旅居汤加的澳大利亚籍老人彼得·哈特左眼长出翼状胬肉,已遮盖瞳孔,急需手术。当地医生告诉他,中国医院船就要来啦,“中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这位68岁的老先生对中国医院船充满期待。4年前,当和平方舟首次抵达汤加时,这里的民众对远道而来的“大白船”还有点将信将疑。孙涛院长说,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访某港,有个规律:头两天前来求诊的民众往往不多,也就上百人,但越是往后民众来得越多,因为口口相传,最后两天甚至会有上千人挤爆码头。

中国医生的医术和服务已获汤加民众交口赞誉,“中国医生23分钟取出4年前的子弹”,更是传为美谈。那是一位名叫大卫·玛卡的27岁汤加小伙子,20__年在美国旧金山遭遇枪击,当时身中2弹,腹部的子弹已被医生取出,但位于左胸深层的子弹因定位困难、手术风险高,仍留在体内。

和平方舟上的外科医生张剑获悉后,手拿着金属标志物引导x光片操作技师拍片,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从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后6次拍片,才初步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大致所在。3名b超技师又联合为病人做了超声波扫描,最终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位置。

孙涛说,虽然子弹定位了,但病人体重达135公斤,全身麻醉的风险很大,于是决定实施局麻。他带领船上的10名专家会诊,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下午4点,医护人员将病人送进手术室;一会儿,主刀医生张剑出现在玛卡夫人面前:“这就是从您丈夫体内取出的9毫米子弹头。”

和平方舟抵达努库阿洛法港的次日,彼得·哈特就登船就诊,并于当晚成功接受了手术。

在即将告别汤加前举行的甲板招待会上,中方军乐队演奏起了汤加名曲《鸟的天堂》。坐在前排的汤加王国皇室公主皮洛莱乌·图伊塔感到十分意外,然后激动地鼓起掌来。她说,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曲调非常美丽,但演奏的难度也很大,没想到中国海军演奏得这么流畅,“可见你们对汤加皇室和汤加文化非常尊重”。

在汤加的短短8天时间里,和平方舟共完成诊疗5532人次,各类辅助检查2598人次,手术34例。这在汤加10.8万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不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伊始,庚子鼠年如约到来。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现,这注定是中国人最黯淡的一个春节,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新年又成为了一个最充满热血与斗志的历史时刻,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

全国各个地区、单位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响应,人们在各交通口拉起警戒线,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庄设置了疫情检查站,关闭娱乐休闲场所,禁止大量人员聚集,延长春节假期,延迟开学。每天,互联网上总能看到许许多多为防控病毒传播作出奉献的人们: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出阵疫情最前线;白衣天使和警察在路口检测来往行人的体温;社区和乡村干部入户开展宣传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许多明星和企业家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河南的“毒舌”村支书,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撤档免费呈现给群众的导演,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悉数捐给医院的民工……我们坐在电脑前或电视机前,看到这些数不胜数令人感动的举动,总会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因为我们知道: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奋战!这本该人人欢喜、庆祝春节的日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成了激励一线人员的祝福;檐下蜡烛整夜明,成了百姓为战斗者们所做祈祷;家家张贴的倒“福”,成了渴望中国人民早日渡劫的愿望。这个春节,我们不外出、不访亲!但距离如何隔得断亲情?这个春节,遥遥的思念与祝愿,令年味儿浓得特别!

但病毒势头凶猛,屋外的路看起来格外冷清,疫情消息不断刷新,人们坐立不安,心急如焚。患难见真情,一时间还真是涌现出万千爱国英雄。英雄们放弃安逸的假日与过节的欢愉,拭去眼角的不舍和恐惧,无论是平日里喜欢笑的姑娘、八十高龄儿孙满堂的老人,还是辛苦一年身心俱疲的工人,在这一刻,都变身战士。穿上护士服,拾起毕生所学,戴上手套和安全帽,无论医院、研究所、生产防毒口罩的工厂车间,还是茫茫无边的城镇与乡村,都已然成为无硝烟的战场。这场战斗必定是不凡的、伟大而动人心弦的!

钟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刀光剑影率领科研团队抗击非典病毒,此时,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耋耄之年仍扛起宝剑,犹如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无数人民;各地医生齐心,翩翩白衣却背负起请战书上一枚枚血红的、触目惊心的指印,从此放下自己的生命安全,全副武装,奔赴一线抗疫;风华正茂、年轻活泼的姑娘脱下漂亮新衣,为工作方便毅然决然剪去自己美丽的长发,但即便穿戴好战斗铠甲后的她们只能被看到一双疲倦却坚定的眼,仍让人毫无阻碍的看到她们那世间最美的脸庞与善良的黑夜里为他人发光照明的灵魂。前线医护人员本该是最熟悉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的,但一颗赤子之心早已经忽略了所有来自亲朋劝告自己不要冒险的声音,只感应的到呻吟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他们出发、前行、奋不顾身地作战,防护服勒得脸上都有了血印。这样生动又年轻的、鲜活的生命,这样的爱国者们,值得所有人致敬。

和平年代,再次听到祖国母亲的呻吟和呼唤,令人不免心如刀绞。这样特殊、情急的时刻,更能让人在细微处体会到人性的平凡、伟大。春节前后的这几天里,你知道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吗?口罩生产车间放了假又被召回的工人们上下忙活,在机器声中憧憬着劫难渡过后陪伴儿女家人的时光;庞大的建筑力量被集结,工人们在本该欢天喜地过年的日子里背井离乡,不分昼夜地施工,只为与病毒抢时间,一周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旨在创造更多床位、更多病人被及时救治的机会,你听听!这样充满气势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在向病魔宣告着驱逐令;除夕夜晚,一群群医护人员,告别牵挂、深爱自己的家人,坐在医院苍白的桌前,为避免打扰病人,不再欢声笑语,静悄悄地和同事们共享外卖构成的“年夜饭”……

经过专家、医护人员的研究,作为高中生,作为公民,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应当尽量待在家中,若要出行,做好防护戴上口罩;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不乱吃东西,坚决不吃野味;这既是科学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力量,心往一块儿聚,力往一块儿使,拯救民族危难,就不再那么困难。

作为一名高中生,也作为一名爱国者,看着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坏消息,只愿疫情柳暗花明,愿此刻仍在一线奋战的英雄们健康平安。愿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一切都成为一场考验、见证、激励,让未来的我们反省不足、长足经验、更加强大。愿这一遭劫难,再无重演;愿祖国从此,再度昂扬,生生不息。

我也在此真心祝福祖国母亲,沉痛缅怀因此劫难而逝去的同胞们。

像网上许多网友所说,愿我们平安,明年春天,再赴江城武汉,赏十里樱花。愿诸君安康,愿每个人都是爱国者。病毒击不垮任何一个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观后感

年少之时,人人都是时间的富翁,畅快淋漓的挥洒大把大把的时间,自由自在的在时间的海洋里畅游,但很多人只会在大海快要干枯时才去试图抓住如水的年华,结果,手里有的只是干枯的白发和黄昏的眼泪。所以,青春真是奋斗时,你不去奋斗,你要它干嘛?“青春是萤火绚丽的流动银河,灿烂却也极致短暂”,虽其短暂,但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青春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你有充足的时间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你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青春正是朝气蓬勃之时,你有充足的精力去应对各种成功路上不同的阻碍。年少是有为时,莫等白发空悲切!

“题诗寄汝非吾意,莫负青春取自残。”在该奋斗的年龄你选择了快活,但别人不仅在该奋斗的年龄奋斗,而且知道老,也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就是一般人与成功人士的区别。“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现在我们正掌握着自己的青葱年华,趁时光不注意,加把劲向自己的理想奔跑吧!

青春的力量是无可压抑的,即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青春是有无限弹性的,你越将它狠狠的压缩,它便会以更加蹈厉奋发的弹跳来报答你。但青春有极力离去,因此,让我们在青春中奋斗吧!有青春不奋斗,你要它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在海外的18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

通过细读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深。对照榜样,感觉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差距挺大,缺少的精神食粮实在是太多。

体会一:在党的事业上要有一番作为,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把立志做大事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__素质。只要是对工作有益、对经济社会进步有益的事情,就是大事。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完成每一项任务,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争取每天都能有新的进步。

体会二:我们对待工作要重实干,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我们的岗位决定了我们对待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重视细节,这也是一种本领和才能的体现。现在的青年人精力充沛,富有闯劲,想闯一番事业,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具备踏实肯吃苦的精神。于细微处见真章,切忌好高骛远、浮躁虚夸、纸上谈兵,要坚持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从打好一个电话、算好一个数据,起草好一个文件做起。

体会三:我们要懂得团结,善于协作,把单位当做自己的家来营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可见整体力量的伟大。我们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的,单位的气氛好,每个人都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做事,工作效率就会好,单位气氛差,谁的心里都不会痛快,自然也就干不好工作了。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同事,对待工作,经得起表扬,受得起挫折,做到人和、事和、心和,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团队目标、个人发展与工作需要以及他人发展协调地统一起来,才能干好每一项工作。

我们要学习榜样“黄大年”,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的高尚情怀,学会用榜样的力量驱赶自我内心的慵懒,学会用榜样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时代楷模抗疫英雄的观后感悟

范文类型:观后感,心得体会,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山,一泓泉,一棵树。山承载着树,泉呵护着树,树站在山的背上吮着泉的爱,山慷慨,泉无私,树何时能为山添绿,给泉遮阳?

不知何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山,中国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中国公开,透明将疫情发布与世界各国分享,并多次召开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了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的坚持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打赢这场战役。你听,远方正传出中国必胜的决心……

泉,医生

那些在一线奋斗的“逆行者”们,你们是父母、是儿女、是妻子……可当你们穿上白衣战袍,那就是“天使”。你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奔向一线。这意味着被隔离,意味着洒汗水、抛热血,意味着牺牲。你们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用毫无感情的电话去聆听家人的声音。在这场战斗中,你们含着泪却用笑去安慰家人,你们履行着救死扶伤和为人民服务的双重天职。厚厚的口罩遮住了你们的面容,只留下眼睛。透过心灵的窗口,你们向患者传递了你们的真诚、责任、信念和鼓励。正如泉的无私……

树,人民

即使我们做不了一线的“逆行者”,但我们可以做宅在家的“顺行者”。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少出门。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我们的民族,也为了我们自己。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敌人”还没有打败之前,而我们自己就乱了套。希望患者能在医生的呵护下,早日康复。待春暖花开,满树绿荫。你们也能“重生”。

坚持下去,这场战役就要胜利,树就会为山添绿,晨雾将散。让我们为那些因为我们健康快乐而微笑的白衣天使祈祷吧!加油!

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张桂梅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3557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老师因其关于全职太太的有关评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本来可以是一个具体讨论的问题,然而一些评论者撇开乡村教育这个具体背景的抽象批评,实际上偏离了真实的语境和问题,带偏了节奏和方向。我们有必要在这个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站在大山深处来想一想,张老师这番话背后的故事。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口号,它无比正确,更无比政治正确。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实际上直到今天,教育与贫穷之间仍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路径”,这不是一句空话。

按照截至2020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就达到了脱贫的门槛。如果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坚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还能更进一步去读一个高中或中职,甚至再读大学或高职,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某个技术工种,考上公务员,当上教师,还可能自主创业、经营小买卖,他们的月收入会轻松超过4000元。而他们只需要每年拿出一点来接济自己的父母,就能够让整个家庭脱贫。

高中教育,是目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容易被忽视的盲区。我们看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比东部发达地区慢一个节拍。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全国的目标是“促两基”,也就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本世纪初到十八大这十年左右时间,是“促均衡”的阶段,也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叫做实现“基本均衡”的阶段,这个基本均衡,就是贫困县脱贫摘帽必须的一个前提条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有多项量化指标)。十九大之后,又提出了“优质均衡”的目标。实际上,贫困地区比全国的节奏总是要慢五到十年左右。

上面这四个阶段的所有这些目标,都是指向义务教育的。但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在于,如果义务教育水涨船高之后,高中教育的源头活水是丝毫不必发愁的。

贫困县的高中最发愁的是两件事:留不住好老师,招不来好学生。为什么非要强调好,因为高中教育本身并不是法定义务,理论上,高中有权力“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我指的是偏好更好的生源。哪怕现实中的义务教育也在挑拣“学生”,但政策导向和道义上是不被支持的,因为它违背了义务教育要求适龄儿童少年普遍接受教育这种有教无类的基本定位。

按照贝克尔的理论,一对贫困的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到了高中教育这个阶段,就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他可能面临因教返贫的境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费用固然能够减免,高中阶段对于贫困县的贫困生也有一些特殊政策,但毕竟还是会产生额外的不少开销。所以一些贫困地区的父母倾向于不支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继续读书。

笔者前不久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一个研讨会现场,听到来自教育部门的一组数据,实际上贫困地区辍学的四个主要原因就包括:因学习困难而辍学、因外出打工而辍学、因早婚早育而辍学、因信教而辍学。早婚早育辍学而造就的“全职太太”,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城市小布尔乔亚意义上的“全职太太”,恐怕是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天壤之别吧?

张桂梅们做的是一件逆水行舟的难事。难处之一,是她要办一所不收费的普惠型高中;难处之二,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完全是来者不拒、“敞开收购”,高中入学分数线之低、学生生源质量之参差不齐可想而知;难处之三,是她把生源完全锁定为女生,矢志办一所女高。迎三难而直上,真真好大的口气!

我在没看张老师的视频之前,也先入为主地在心中提了一个视频中同样的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还要办纯而又纯的女高,是否有些不切实际、追求女权主义的极端实现?

但张老师的回答很实在,只用了一个例子,就让我信服。她讲到去看一个高三的女生,因为家中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宁肯给小学、初中的弟弟们补习,甚至任由他们给姐姐备考添乱,也不愿给高三的女儿投入一点点关爱。张老师爆了一句粗:“我说你脑子有病吧?”

妥了,要的就是这句话,争的就是这口气,就是要办一所女子高中!

结果是,第一届的毕业生90%上了大学,一本上线率到了40%。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起来觉得没什么,但就我短短一年挂职扶贫期间对县域高中教育的了解,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早几十年,包括我们读书的九十年代,每个县的高中都有足够的各自为战的勇气、底气和绝活儿。时过境迁,今天不同了。今天的县高中,特别是贫困县的县高中,面临着自下而上的优质生源匮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层面对于县域教育的挤压和虹吸。

教育是费钱的。要办好教育,砸钱是必要条件。地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又因为行政层级的有利条件而具有碾压县域的政策势差,因此近年来经常出现这样一类现象:往往是州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兴办一所新的高中,再在中招录取批次上给予这所高中以更大的优先顺序,在资金、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层引进人才等方面给以支持,假以时日,三年之后,一个新的教育高峰就能拔地而起。一所州市重点高中崛起的背后,往往是无数具有悠久传统的老牌县重点中学的每况愈下。

由此再反观张老师2008年办的这所女高,能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连续至今保持这样高水平的培养绩效,实在是创造了奇迹。

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值得宣传呢?甚至与今天官方一再倡导的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导向都是相悖的。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第一,用张老师自己在视频采访中的无奈回答,就是:“我们只能这么做,否则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考不上浙大、厦大、武大。”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经历过这种高考,也知道刷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心智的摧残,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在指挥棒规则和基本生态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奢谈素质教育都未免是“装外宾”。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贫困县挂职的一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素质教育真的十分有必要,因为整个城市的各个层级的招录环节乃至入学后的很多场合,都十分注重一些综合素质、口头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我几乎每次到一个山上的小学,都看到他们九点多开始上课,十一点多就下课吃午饭了,然后午休到两点钟继续上课,五点出头又下课了。你们掰着指头算算,仅从学习时间来说,他们的负担重吗?还要减负?至少应该先拉平到和城市里的孩子同样的学习时长吧!

第二,我想起去年学校主题教育期间,邀请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来学校作辅导报告时,他讲的一个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实际上,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成长,这种成长不是揠苗助长,而是一种自我激励式的自生长。今年长得比去年高,明年长得比今年高,就是一种成长,就是一种通过好好学习而获得的天天向上。必须看到每一个学生相对于自身的进步。张老师的第一届学生,相对于他们进入高中时的成绩而言,他们的高考成绩,当然是一种飞跃。

阴差阳错地,今年的七月又成了高考的日子。高考结束后,张桂梅老师成为新闻的热点,其实这些年来她早就因为这些近乎完人的无私奉献而名声在外。

人的选择是受到很多历史际遇的偶然性影响的。如果当初她的丈夫没有身患绝症而离世,她也许不会离开大理这个伤心地而到丽江。如果她没有在丽江那所县城的高中身患重病,如果她的同事和全县的老百姓没有热心地为她捐款治病,也许她骨子里的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激情也不会被激发;如果她没有走进大山亲眼目睹那么多辍学女孩,也许她也不会燃起为大山里的姑娘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张老师是一步一步活成今天在世人眼中近乎完人的样子。完人,意味着无我,意味着执着,也意味着孤冷。实际上,她把数百万的各类奖金全部捐资助学而没有留给亲人一分一毫,她没有子女而又在福利院收养了不少儿女,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如果你仔细看采访视频,会发现2000年刚到丽江不久的张桂梅,肤色是鲜亮的,丽江的山水是养人的。然而今天的张桂梅,非但浑身伤病,眼角皱纹也十分明显。那皱纹,是教育扶贫的艰辛道路上,这头“老黄牛”负重前行十二年留下的“车辙”。那皱纹,也是为青青幼草遮风避雨十二载的“好大一棵树”,逐渐老去而留下的“年轮”。

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是一头扎进大山数十年的张桂梅毕生的使命和期望;而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不必再回母校、不必感恩母校和老师,则是她“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情怀。

中国是一个腹地纵深的大国,南北、东西,存在发展的梯度、迭代的层次,不同地区面临的发展态势和人们的观念意识都存在差异。当沿海发达地区特大城市里的父母们疲于奔命地希望学校教育能更多加压的时候,贫困山区学校里的教师们还在为如何劝返辍学儿童、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而绞尽脑汁;而当后者刚刚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进而实现脱贫(这是脱贫的先决条件之一)的时候,前者已向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更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发许久了。

要实现各地同此凉热,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艰巨的工作要做,但目前这还不是同一个时空,所以我们最好也不要以同一把标尺来苛责他人、误伤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新时代育新人观后感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观后感,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新人,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春风迎面而来,新时代青年勇立时代浪潮中,乘着新时代春风,以青年担当,勇破浪远航。

时代浪潮席卷而来,吾辈等难以独善其身,只能被裹挟、被抛弃,但个人的价值可以融合于新时代中找到个人与国家的交叉点,方能成就人生。庚子鼠年,如约而至,荆楚大地却添几分寒意,而医者如跳动的火苗,以千灯共燃曜南北,医者之光,照耀于吾心间。医者,吾心之所向。

行医者,是沉着,是立于当潮。春潮涌动东风劲,扬鞭奋蹄正当时。大学之门正向我缓缓而开,熠熠之光透过缝隙照耀其身。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诚哉斯言,当前之重应须“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

行医者,是不惧,是偏向虎山行的逆行。疫情当前,是怯?是退?都不是;于青年而言,更不是。苏轼曾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诚哉斯言,若没有人愿意去做那道划破黑暗的灯光,黎明就永远不会到来,世间就永不会有曙光。正因为如此,虽千人仍携坚韧之志往矣,印下红章,许下峥峥誓言。于我成其医者,亦是一盏灯光,照耀前行之路。

行医者,是担当,是助力国家远航的风帆。吾生于斯,长于斯,君不见钟南山院士虽耄耋之年,仍临危受命。危难时刻,白衣载眼,以医者之心铸就祖国大温暖者不止钟南山院士一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国安心才安”的精神如熊熊烈火,驱逐抱恙之人内心的恐惧。他们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久旱的土地带来希望的甘霖。吾辈何其有幸有着铮铮铁骨和悬壶济世的仁术仁心的激励,何其有幸,作为新时代青年,可献与亿兆生灵。

苏格拉底有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于其身也,勇立时代潮头的青年,携医之心,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于“乱云飞渡中仍从容”。面对波谲云诡的形势,应立其身,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应不俱,勇于偏向虎山逆行;应勇担,助力国家远航。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吾愿携医之心,以青年担当,勇破浪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时代好少年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

志存高远,勤学上进的好学生

从小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学习上,他勤学好问、乐学多思,对学习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各科作业一丝不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活中,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在主持、演讲、二胡、表演等众多爱好中,他尤其酷爱阅读,图书馆、广场上、林荫道边,时常能见到他专注读书,流连忘返的身影,是班级里有名的“百科全书”。他轻松驾驭着各门功课,成绩出类拔萃,得到各科老师的青睐和好评,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获得“经典诵读优秀个人”“读书之星”“成绩优异学生”等荣誉称号。

文明礼貌,播撒美德的好少年

他讲文明,有礼貌,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团结同学,是一名播撒美德的好少年。无论在那里,见到老师他都会礼貌真诚地问声好。见到长辈,他总是热情地打个招呼。每到周末他都会去奶奶家,帮奶奶干重体力活,陪奶奶聊天解闷,给奶奶讲笑话。作为班长,他热情周到、乐于助人、顾全大局。一方面,他以身作则,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能够团结带领同学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他能够积极协助和配合班主任完成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为班主任减轻负担。每当有同学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他总是会耐心地讲解,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和学习的技巧,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共同进步。

独立自律,坚韧刻苦的好榜样

小小年纪的他,不仅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帮助父母买菜做饭、收拾家务。步入初中,面对胖子体育差的现实,他暗暗下定决心,开始勤练苦训,每天坚持千米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跳绳等体育锻练,从不用父母操心。寒来暑往,无论刮风下雨,民勤清晨的大街上,总有一个奔跑的少年挥洒着汗水。

心存家国,热心公益的小公民

他喜欢浏览新闻,关心国家和身边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爱国主义系列征文和演讲比赛中,他是积极的响应者和热情的参与者。他还热心公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多次用小视频、小音频、小作文为祖国加油,给患者鼓励;父母经常参与公益活动,长期资助两名孤儿,并捐资修路,耳濡目染下,他也时常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和父母一起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节假日,他会抽出时间走进乡村、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用“红领巾”的情怀,展示了一个茁壮成长的小公民的神采。他的抗疫作文《__》被《__》杂志刊载;在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__”中获一等奖;在武威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青少年朗诵大赛中获三等奖;在民勤县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未来,他将会不懈努力,带着骄傲和梦想,继续前行,努力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内蒙古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观后感,心得体会,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周五,天气十分闷热,妈妈加班不能来接我,我只好自己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人很多,每个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我只好坐在最后一排的空座位上。

在我的前面,坐着一位青年,他衣着整肃、温文尔雅,正在低头看一本书。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带着一个包,正在睡觉。

不一会儿车到站了,一位青年走了上来,他衣冠不整,头发染成了黄色,脚上鞋子的鞋带都未系好,大摇大摆地走上车。他东瞅瞅西看看,发现没有位置便站到了那位老奶奶的座位旁边。

他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随着车厢左摇右摆,一副很随意的样子。忽然,他眉头紧锁眼睛瞪着那位衣着整肃的青年,脸上露出气愤的表情。我从两个椅子之间的空隙往前看,只见我前面那个青年的眼睛盯着书,他的手却悄悄伸向旁边老奶奶的包。

啊,这不是盗窃吗!我本想提醒一下老奶奶,但那个衣冠不整的小伙却更快地做出了行动。他不轻不重地踩了老奶奶一脚,一下惊醒了她。老奶奶看到旁边站着一个小混混似的青年,便大声指责他:“你踩到我的脚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位“小混混”的身上。

然而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狠狠瞪了那个小偷一眼,然后给老奶奶鞠了一躬,然后便下车了。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鸟欢快地歌唱起来,在我耳中,这却是对戴有色眼镜看人的人们最大声的嘲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那时候,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肖文儒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同地区上千个煤矿,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当时老队员常说,什么叫救护队?就是‘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和锯,井下着了火,只有打密闭’,这四句话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和处置能力。”

戴上呼吸器,就要与外界隔绝,耳朵里全是自己呼气和吸气的声音。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到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火区打密闭,忍受常人难忍的高温与高湿的“折磨”。肖文儒说,这让他感到,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说:“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也就是坚定了我‘择一事、终一生’的决心。”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因为只有下井掌握第一手资料,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救援过程中,在打通从地面至被困人员的钻孔后,被困人员从600多米深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2张纸条,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当这两张纸条从井下传递上来时,肖文儒在为幸存矿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从业以来从未有过的责任与压力。肖文儒说:“这两张纸条,就说明人还活着。那已经是发生事故的七天七夜了,这些活着的人必须要救出来,感觉责任更加重大。钻孔只是维持着他们生命,但是还要有个逃生通道,也就是救援通道,我们就主要围绕着清理井筒。当时井筒也塌落堵塞得很严重,说实话压力也很大,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把握住这个怎么做都不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吃住在一线,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次救援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所以这是非常光荣的职业。”

肖文儒曾说,“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20__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__年吉林通化八宝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__年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20__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参加工作38年,肖文儒参与、指挥和指导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年均出差100余天,最多的时候一年200多天。肖文儒说,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尽一个应急人的天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就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我从事了30多年的应急救援,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事故现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有每当我们付出艰辛,最后把被困人员成功救出之后那种幸福和喜悦,所以这个工作让我觉得值!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守夜人’就是我们要站好岗、值好班,守护百姓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500字 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吴蓉瑾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我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坚决顶上去。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接受隔离治疗。可是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却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张定宇从接到市卫健委的电话后,脚不着地忙碌起来,先后接待了4支医疗队500多名医护人员。安顿完已是凌晨。大年初一早,张定宇就开始为进驻医疗队调整空间布局。他坚定地说:“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

我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只能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无药可治。说起自己的病情,张定宇微笑着说:“这个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楼梯的时候,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从来不说,是因为不想影响同事。可是回忆与病毒争分夺秒的29天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眼前这位硬汉,忽然湿了眼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我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在灾情关头,张定宇总是冲锋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抢救伤员;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医院接生……这样一位施恩于人的白衣卫士,却总把“感恩”二字挂在嘴边,“我非常感激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护理队伍、我们的医生队伍、我们的检验队伍、我们的后勤队伍,我非常感激他们。”他认为,自己仅仅是带领指挥大家,在给大家提供一些服务而已。虽然他说自己没有他们做的更多。眼下,他还在生命极限状态下,与白衣卫士们一起,继续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张定宇就是中国的脊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定宇致敬,向张定宇学习。大疫当前,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张定宇那样,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打赢战“疫”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张定宇,人民的好院长,武汉人民感谢你,党和祖国感谢你。祝愿你健康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观后感心得

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又一个问题一直在脑海盘旋,那就是我们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这也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学习、领悟、践行。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我们作为教师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胜法宝,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这更是我们实现我们在校目标的制胜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第一,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纵观历史,教育界耳熟能详的前辈,如蔡元培,叶嘉莹,潘鼎坤,章竹君等。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教诲自己的学生,他们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楷模。我常想,也许我一辈子也不能取得像他们那样辉煌的成绩,但我可以像他们一样,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不断前行!

第二,传播科学知识。只有在知识上,思想上有了开放进取的态度,才能不被愚昧的、落后的思想所局限。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社会也不断在进步,所以我们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理念,向社会传播科学,传播正能量,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使命。我们要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扶去那社会的糟粕,还学生一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三,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爱之核心。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尊重学生感情,但请老师们切记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原则性。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说的,明白学生做的。教师对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的扶持,学生就会向我们期待的方向成长。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敢于托付。在对待学生,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亲其师,信其道,然后进行引导,要让学生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更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主动担当,牢记使命。

常怀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爱的过程,教师有爱,学生才有爱。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才是有爱的教师;拼搏进取、积极奋进的学生才是有爱的学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生命,育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成为最棒的。教育是有力量的,只有给孩子们更多更好的知识,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教师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个体的命运,也会影响我们国家民族复兴。

教育有了新的使命,教师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云队课观后感及心得

范文类型:观后感,心得体会,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0日下午,我校七年级少先队建队仪式在校体育馆举行。

学校领导、中队辅导员、以及全体七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此次以“星星火炬,伴我成长”为主题的仪式。我也积极的投入到了这个活动中,在仪式初朗诵了诗歌。

我们穿着干净精神的校服,端坐在体育馆里,一张张稚嫩的面容都显得格外兴奋,因为,这是属于我们少先队的仪式。我站在台上,心里波动起伏,这不仅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更表达了我对少先队,对祖国的敬意与爱意,带着我们少先队队员的认真与执着,我朗诵完了诗歌,台下响起的掌声让我松了一口气,我想,我是成功的。

仪式正式开始,我们首先聆听了一位少先队员从小学走来的艰辛历程,从年少懵懂到略懂人生,一路风雨,一路坎坷,我们情不自禁的为她而喝彩,为她而鼓掌。

其次,校长宣布了优秀少先队员与辅导员的名单,并亲自颁发奖状,我看见了他们脸上羞涩的喜悦,你们是好样的!校长主任的精彩发言,更是使我们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最后,全体同学起立,在老师的带领下宣誓: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我们右手握拳,庄严郑重的喊出了口号,响彻体育馆内。

仪式圆满结束,我们走出体育馆,肃敛的情绪还没有离去,天空蓝的透彻,干净,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伴随着微风轻轻起伏。这是红旗的一角;这是我们少先队的象征。

这次的仪式,让我明确了我的目标,我们是少先队员,我们是祖国的一份子,我们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我们将要肩负祖国的未来,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无论何时,请记住,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时代好少年2024观后感心得

范文类型:观后感,心得体会,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1月22日,文明旅游志愿者——津城少年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来到“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参观了“执鉴之道,御今之有、”“思以正节,教以养廉”、“君子如玉,温润而泽”、“承古启今,廉润初心”四个主题展厅。

通过运用声光电以及180度弧幕电影、3D全息技术、AR视觉增强、移动客户端导览等新科技手段,设置多项互动单元,使参观者可看、可听、可体验,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在历史长河中廉吏们如何廉政言行,本心如玉,始终如一。

新奇的展示方式,精彩的讲解,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参观者的特点,由古至今循序渐进,廉洁主题贯穿始终,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在活动过程中,将志愿者们分成六个小组,在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活动之后,志愿服务队举行了总结大会,志愿者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了自己的参观体验收获以及对廉洁的深刻认知。参观后,志愿者们表示收获颇丰,了解了蕴含在中国历史传统、党的优秀传统中的文化与精神精髓,并将大力宣传推广,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尚廉,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时代楷模发布厅人物朱有勇先进事迹观看心得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朱有勇院士的事迹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和他脚踏实地的干事创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基础信息工作学院的马月炎决心学习朱院士认真、诚恳、心系农民和永远心怀感恩之心的品质,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做一个勤奋敬业的有用之才。

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舒萍说,从朱院士身上我看到了谦和、务实和敢于创新,今后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我都会向他学习敢想、敢做、敢于创新的品质和执着坚守的毅力,国家、社会、人民需要这样的人,人生在世就应该创造自己的价值,我一定要加油努力。

“朱院士的无私奉献、对农民的爱深深打动了我,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坚持造福了万千老百姓,值得我们每一位农大学子学习,并以此为标杆努力拼搏,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动科院唐正这样说。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生缑敏琪一进校就听说农大有著名的两“zhu”——朱有勇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通过四年的学习,缑敏琪更加佩服这位“农民教授”,他在事业上取得骄人成绩,仍怀揣感恩之心扎根田间地头带领老百姓致富。他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向标,指引我们农大学子植根沃土,书写人生新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全体指战员顽强拼搏、竭诚奉献的精神,激发指战员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近日,双鸭山支队广泛组织收看江西九江支队先进事迹报道和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并组织全市指战员学习抗洪烈士陈陆同志的英雄事迹,掀起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

今年7月以来,赣东北地区暴雨倾盆,长江水位持续超警戒,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17个县市全面受灾、全面告急,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冲锋一线,充分发挥不怕疲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参与抗洪抢险330多起,出动指战员6000余人次,消防车900辆次,冲锋舟、橡皮艇1400艘次,营救疏散转运被困群众1。3万余人,涌现出了“劈波斩浪”向卫强、“拼命三郎”袁展满、“赴汤蹈火”张志以及最美抗洪夫妻档邓雨欣和陈以尚等模范人物,九江支队被中宣部授予江西九江支队“时代楷模”称号,真正做到“保千里堤坝安然,守一方百姓平安”。

2020年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该县消防救援大队原政治教导员陈陆同志带领大队指战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个小时,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7月22日8时30分许,该县石大圩区突发漫堤溃口,导致4个行政村、5。8平方公里面积被淹,6500余人被洪水围困。危急关头,陈陆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快速反应,连续作战,多次乘坐橡皮艇搜救被困群众,12时58分许,橡皮艇突遇激流卷入旋涡侧翻,陈陆同志不幸落水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

支队指导政工干部积极教育引导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英雄、楷模事迹,忠诚践行训词精神,迅速掀起向九江支队学习、向陈陆同志学习热潮。通过支队统一组织和安排,各单位通过观看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原文学习陈陆同志的先进事迹,并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学习讨论会等形式,结合英雄、楷模事迹的先进事迹和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讲认识。指战员们表示要在深入学习抗洪烈士陈陆同志的英雄事迹和九江支队英勇精神,以英雄、楷模为榜样,把对崇敬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舍生忘死、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投身消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此次学习,全体指战员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和洗礼,对“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认识,激发了学习先进的巨大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将履行使命、忠于职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不断开创消防救援工作新局面,绝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20__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__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__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