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班数学认识颜色公开课教案设计意图(实用20篇)

你知道小班数学认识颜色公开课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吗?看看吧。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认识颜色公开课教案设计意图,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8114

范文

1000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1628 字

+ 加入清单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反馈: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板书,让学生读一读。

谈话:刚才我们算的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如果张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

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5+45×5和(32+45)×5。

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引导:看表情,相信大家一定或多或少地发现了等式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中写有算式的纸条,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哪些不能?

分组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最后两组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起来?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分别是多少?有办法使他们变得相等吗?

要求:你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先试一试,再算一算你写出的等式两边是不是相等。

学生举例并组织交流。

3、揭示规律。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小结:a加b的和乘c,与a乘c的积加b乘c的积的和是相等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a+b)×c=a×c+b×c]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下面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反馈。

2、“想想做做”第2题。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回答第2小题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题。(略)

四、梳理知识,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想对大家说?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4、5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学中,先组织学生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两个等式,并比较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之后,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符合乘法分配律和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五组算式,引导学生在小组辨析与争论中,进一步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既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随后的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赵州桥教学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读词语。

2、回顾主要内容,说说你心目中的赵州桥

1、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学生找这一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为什么说它雄伟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非常雄伟"的

4、学生汇报交流: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

5、引导学生体会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

6、播放"赵州桥"图象资料,感受它设计上的巧妙,理解"创举"。

7、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吗

8、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9、再读第2自然段,

1、学生轮读课文第3自然段,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赵州桥到底怎样美观呢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4、齐读,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1、齐读最后一段。

谈谈学习感受。

小练笔:

下课了,操场上真是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4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题)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3.通过主题图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乘法口诀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电脑课件、口算卡片.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教师出示乘法口算卡片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口算卡片,男生读题,女生说得数,再女生读题,男生说得数,轮流交换.

2.有15块点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点心?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电脑课件显示教材第48页主题图“欢乐节日”.

同学们,你们看,“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有序地准备着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呢!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问题,寻找信息数据.

你们收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从图上看,他们有三个小组,做彩旗的小组说:我们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每行挂几面彩旗”?做五角星的小组说:我们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每个小组分几颗”?做彩球的小组说;我们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可以摆几行”?]

(3)小组汇报,相互交流.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像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除法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教学例1.

(1)电脑课件显示例1的画面,引出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

(2)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会吗?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我是这样想的:要把56面小旗挂成8行,求平均每行几面,就用56÷8,56÷8我用8的乘法口诀可以求出商.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面)]

(4)小组汇报,相互交流,教师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设计,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认识8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2106 字

+ 加入清单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他们认识数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的,数字8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孩子把数字8的形状和已有的一些物体联系起来,让孩子能具体形象地认识记忆数字8,如何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幼儿去感知8的数量,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了游戏操作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儿仍有着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数教育活动中,比较适宜采用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反复操作,从而建构数概念。

为此我设计了游戏情景“送水果”,让幼儿带着要求去找到相应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数物品中不知不觉地感受8的数量,这遵循了“教育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原则。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也是本次活动的显性的知识性目标。)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同时也是隐性的情感目标。)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这是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也是活动的实际意义所在,它让本次活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更顺利地实现活动过程,根据幼儿爱玩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7以内的数熟悉7以内的数量。(前期的经验准备是教师设计活动的基础,幼儿如果没有这一经验,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数量8的感知。)

物质准备:

①1——8数字卡片,水果图片若干幅,歌曲磁带,ppt。

②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③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了把枯燥的数学和活动紧密相连,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page_break] 1.观察操作法

观察就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操作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等动作带动大脑感知抽象的概念。这是我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采用的方法,为的是让孩子通过看一看数字8、找一找和数字8外形相像的物品,从而使他们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数字8。

2.按数取物法

给予一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随着幼儿数能力的.增强,对幼儿只说出数,没有范例。按数取物的条件是抽象的,没有直观依据。要求幼儿对数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务,解决抽象数学问题。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特点,我将学习过程分为四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数字“8”

(二)动手数物,感受8的含义

(三)情境操作,运用8的数量

(四)集体游戏,体验数学乐趣

1.游戏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师: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师: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2.操作课件,让孩子初步感知8以内的数量。

花园里,飞来了7只蜜蜂,后又飞来了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师: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像什么?

师:8能表示8只蜜蜂,8朵花,8还能表示8辆汽车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3.游戏: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水果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的水果宝宝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水果,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4.巩固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师: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小鱼,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小鱼又对又多。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先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考虑到学生对蓉湖大桥、易初爱莲、红绿灯十字路口等地方比较熟悉,所以我向学生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有一个小朋友说:“易初爱莲差不多吧。”我及时引导:“从学校到易初爱莲大约是700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红绿灯十字路口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因为课前布置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课堂上请几位同学说说家在哪里,再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还是少或差不多,再进一步猜出大约是多少米。再请已经测量好的这位小朋友当小老师进行评判,比一比谁猜得最准。小朋友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全班同学一起猜,被请到的同学人数有限,学生的参与面不够,无法满足大家,所以我再让小朋友分小小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机会。通过猜一猜、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再出示三个实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约是1千米?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200米)几圈才是1千米?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这三个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简单化聚,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最后是课堂小结。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教学反思《《认识千米》教学反思》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班寻找春天教案反思 小班寻找春天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1.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感知幼儿园春天的自然美景。

2.在看看、讲讲、听听、唱唱中,激发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春天的图片、歌曲

一、去户外感受春天

1.带领幼儿去草地上玩,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小草。

(1)用小手摸摸小草,有什么感觉?

(2)光着小脚丫在小草绿绿的头发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

2.幼儿分散、自由地寻找其他春天的景色。

(1)讨论: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

(2)教师用歌曲《春天》的歌词进行小结。

二、欣赏歌曲《春天》,试着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1.师:今天我带来一首春天的歌曲,唱的歌词就是你们刚才找到的春天的景色,想听吗?

2.欣赏歌曲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3.(出示春天的图片)再次欣赏歌曲,并学唱。

4.幼儿和教师一起用歌声、动作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最先告诉我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着新生命的季节。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从而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春天是小动物们开始新生命,汲取养分的季节,既萌发了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又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办法,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其中的短小有趣的诗歌。文章形象生动,使深奥的科学道理以形象的方式出现,深得孩子的喜欢。另外,由于诗文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教学的教材。因此,我在设计时也有意识地注重朗读的训练。

关于植物的知识,孩子们知道的并不多,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建议学生看一些介绍植物的书籍,搜集有关植物的知识。

借助电脑、音乐、板画事物展示及教师生动有感染力的描绘性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摸一摸,吹一吹,听一听,在体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体验中有感情朗读,在感受中学会表达。

1、重点:

⑴ 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猜猜猜:

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铺设感情基调

1、自读思考:

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答:我读的是,我好像看到了;闻到了;听到了;摸到了。

三、总体感知,讲读第一小节

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一定要离开妈妈?你从诗中哪一个字明白这个道理的?

1、教学多音字得。

(出示三个句子。)谁能为句中的三个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2、孩子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四海为家?

3、指导朗读:

(读出疑问的语气。)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

四、细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优美语言

1、情境导入:

你想知道植物旅行的方法吗?想去田野里看一看吗?闭上眼睛,跟我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动情地朗诵二至四小节。

2、带着对录像片的回味,自读二至四小节:

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讲解这些内容,不必按顺序。)

3、设置情景,欣赏蒲公英:

⑴ 设境赏景,体会词义:

将从田野中采来的蒲公英呈现,观察它的形态;然后让学生试着吹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的种子是怎样飞出去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你能用什么词来代替纷纷?

⑵ 缘语生像,模仿练习: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纷纷呢?

播放录像片断1:

下课了,孩子们伴着欢快的音乐纷纷从教室里涌出来,度过愉快的课间十分钟。

根据录像补充句子:下课铃响了。

播放录像片断2:

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燕子纷纷飞向南方。

根据录像,说一句或几句话。

⑶ 学以致用,实践创作。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纷纷说一句或几句话吗?

4、体会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⑴ 苍耳:

谁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出示苍耳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

⑵ 豌豆:

你为什么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朗读: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读出豌豆宝宝离开时的快乐、可爱。)

5、启发思考,训练发散思维;创作实践,学习体会诗的语言:

⑴ 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种子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靠风来传播

⑵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诗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6、课堂小结,激发想象,进行言语交际训练:

这首诗学完了,看着课题,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向同学或家长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7、结语:

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8、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植物的知识,在课外和大家交流。

整个教案的设计,就我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钟情于课文的朗读,因此,似乎反而对课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表现得理解并不是特别透彻,这一点看来还应在其他课文的教学时引起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梨子小提琴教案大班 梨子小提琴教案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1、感受故事中温馨、祥和的氛围和美好意境。

2、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3、尝试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仿编句型“xx也来听,x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1、实物:梨子

2、故事课件、音乐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

(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2、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二次讲述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4)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教师小结: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

4、鼓励幼儿尝试仿编故事的部分情节,并复述故事。

(1)听到小松鼠拉小提琴,除了狐狸、小鸡、狮子、兔子,森林里还有谁会跑来听?

(2)鼓励幼儿用“xx也听,x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的句型仿编故事中的句子。

5、活动延伸: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秋天的颜色教案小班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那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有人说秋天是红色的;有人说秋天是的;有人说秋天是白色的……

让我们去寻找一下秋天的颜色吧!

秋姑娘像个有魔法的小精灵,转眼间把翠绿的麦苗变成了一片片金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的都抬不起头,而这些换来的是农民伯伯脸上丰收的喜悦。一阵微风吹过,麦浪犹如一首乐谱,唱着秋的曲。我明白了,秋天是金的。

远看那山上怎么像着了火似的?原来是枫叶。满山遍野的枫叶把山染成了一座火红色的山。近看,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从树上飘落下来,送来了秋的信件。我明白了,秋天是红色的。

公园里许多姹紫嫣红的花朵在争奇斗艳,那一簇簇菊花白的像雪,红的像霞,绿的像翡翠……一朵朵美丽极了,在微风中频频点头。我明白了,秋天是彩色的。

我找到了秋天的颜色,它是五彩斑斓的,犹如夏日的彩虹一样,美丽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案幼儿园中班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物体位置的确定以及路线图的描述和绘制。(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9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偏南等方向的含义,熟练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熟练掌握简单路线图的绘制和描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重难点:熟练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绘制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

基础练习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吗?用方向可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案和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6、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8、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9、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1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公开课认识小麦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图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6、教师小结。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认识时钟》大班教案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大班教案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各种钟若干 有趣的钟表 ppt 水彩笔若干支

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认识整点时钟,在故事的情节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1、听,什么声音?(钟表声)(出示钟宝宝)

2、钟上有些什么?钟上有哪些数字?数字式怎样排列的?

总结:从12-1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如果倒过来这个叫逆时针。

3、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教师拨针6:00)现在几点了?

总结:时针走一格,长针就走一圈,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代表6点整。

4.、训练幼儿拨整点:7:00、9:00、11:00 、3:00 、4:00 ,我们来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一样呢?寻找上面的整点,并把钟宝宝一一对应的挂在绳子上

总结:我们认识了这些时间,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钟宝宝走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吧!

1、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钟宝宝呢?(幼儿讨论)

2、进钟表店,分别认识:挂钟,台钟、落地钟、并欣赏手表、卡通钟。

总结:其实啊,人们给钟起名字很方便,挂在墙上的就叫挂钟,放在桌上的叫台钟,放在地上的叫落地钟,但有的时候人们觉得还不方便就会把钟变成小小的表挂在手上就叫做手表(出示:手表)

叔叔们真聪明,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钟,为了吸引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会看时间,人们还设计了很多的卡通钟(出示:各种各样的卡通钟)

1、老师给你们介绍了这么多不一样的钟,你们喜欢吗?你们喜欢钟表,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钟表,看,就是他(出示国王)

2、这就是滴答滴答国的国王,这个国王啊有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钟表,所以人们叫他《喜欢钟表的国王》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教师利用ppt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国王把钟表全拿走了,人们没有了钟表,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2)这个国家的国王一到中午12点就到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欢迎他?

(3)最后国王决定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总结:如果我们没有钟表,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学,吃饭,你觉得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

1、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吗?是长还是短?

2、如果我给你一分钟,让你做一件事,你可以做什么事?(幼儿说)

3、体验一分钟长: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我们利用一分钟来做个游戏"憋气"谁来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体验一分钟短:你觉得一分钟很长对吧,那我们再来试试,米老鼠想请我们给它设计一些漂亮的卡通钟,送去它的钟表店,我们还是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设计一个漂亮的卡通钟。现在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有的时候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觉得很短,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时间就分配的不一样。

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能够爱上钟表,学会看时间,珍惜每一分。设计各种各样的卡通钟(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办法,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情景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再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情景,并利用这些情景解决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

查看本课更多资料

课前发动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认识8的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74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鸟来到我们教室做客啦!想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看着这些可爱的鸟儿,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的名字呀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8》的第一部分,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6页。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这6个词,然后把生字圈下来。

二、读读词串,认识鸟的名字

1、小朋友们,这里的鸟儿可想和你们做朋友了,让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读读这6 个词,并提醒读好“鹃、雕、雁”等字音)

2、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能准确地把它们的名字叫出来了,它们可高兴,所以呀,它们要和你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板书:鸦 鸥 鹃),你们看,在这三个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鸦”、“鸥”、“鹃”这三个字都有“鸟字旁”(板书: “鸟”) 小朋友们,古时候的人可聪明啦,在还没有汉字的时候,他们就会照着事物的样子画下来。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鸟”字是怎样演变来的?(课件展示“鸟”字的演变过程)说说这幅图和鸟字有哪些相似之处?(教师补充说明带有“鸟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鸟有关。有些也和禽类有关)现在我们要学习一个生字——鸦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提示“鸦”:形声字,从牙鸟声。形旁表意,声旁表声)最后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把这个“鸦”字描红一遍。

3、结合板书小结:鸦 鸥 鹃都是带有鸟字旁的字,像这样带有鸟旁的字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字?

4、过渡: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这三种鸟的名字,那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吗?(课件展示乌鸦、海鸥和杜鹃这三种鸟的样子)你能向大家介绍这些的鸟儿吗?

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鸟儿,老师适当给以补充。

⑴乌鸦:

是一种全身羽毛乌黑,叫声“呀呀”的鸟,因为乌鸦叫声粗哑,穿着一身黑衣服,让人感觉很不吉利?其实乌鸦不仅吃好多的害虫,还爱吃腐肉及一些废弃物,人们送给它一个美称,叫做“清道夫”。它属于一种益鸟。

⑵海鸥

你在哪见过海鸥?海鸥的外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指名说)正因为海鸥有这对长长的、强有力的翅膀,它们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由地飞翔。

⑶杜鹃

有一个和杜鹃有关的传说想听吗?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名叫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杜鹃也是一种花的名字(出示杜鹃花的图片)所以杜字是木字旁(提示“杜”:形声字,从木,从土。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小朋友们记住了“杜”,那就把它写一遍吧!(学生描红)

四、看图学“隹字旁”,并学习相关词语

1、过渡:小朋友们,麻雀、老雕和大雁感受到你们对乌鸦、海鸥、杜鹃这么热情,看到你们成了朋友,它们可羡慕啦!他们也想你们做朋友,欢迎吗?

2、(出示图片+词语:麻雀、老雕、大雁)瞧,它们来啦!让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来欢迎它们吧!

3、学习“隹字旁”

①小朋友们,在这三种鸟的名字中,有一个共同的部分,你们能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来吗?(这三个字共同的部分是“隹”。)

②师领读“隹zhuī”,这个“隹”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偏旁,那它跟什么有关,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老师用课件展示隹字的演变过程,(然后补充说明:“隹”也表示一种鸟,它是指一种短尾巴的鸟。所以带有“隹”字旁的字大多数和鸟有关),说说你认识的还有哪些带有隹字旁的字。(也有一些带有“隹”字旁的字不是和鸟有关,它只是作为一种部件。“隹”字既可以作为形旁,也可以作为声旁)

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雕、雁”这两个生字:

学习“雕”并提示:形声字,从隹周声,本义指一种猛禽,嘴呈勾状,视力很强,能看到很远的东西。让我们用一句儿歌来记——周围都知道,这隹是大鸟,嘴尖爪子利,兔子难脱逃。

学习“雁”并提示:形声字,从隹从人,厂(yán)声。大雁是一种候鸟,形状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秋天的时候它们都成群地飞到南方去过冬,它们飞过高高的山崖所以有“厂”(与山崖有关——用简笔画画出山崖的形状帮助学生记忆),而且它们飞行时像人排队一样非常整齐,所以有个单人旁。

④小朋友们,我们学会了“雕”和“雁”这两个生字,那它们在田字格中该怎样书写呢,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来写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再在书上描红)。

4、刚才我们对老雕和大雁有了一些了解,那你们对麻雀了解吗,跟老师说说吧!(学生介绍,老师适当补充)。

麻雀:喜欢群居生活,清晨总是结群外出觅食,喜欢在树上或电线杆上停歇,叫声清脆响亮。

5、结合板书小结: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认识了与鸟有关的两个偏旁——“鸟字旁”和“隹字旁”,哎,老师有疑问啦,为什么都是鸟,鸟名字中却要用不同的偏旁呢?(教师补充说明:我们知道带有“鸟字旁”的字一般和鸟有关,带有“隹字旁”的字是指短尾巴的鸟。所以它们的名字用不同的偏旁表示)。

(五)诵读韵文,拓展延伸

1、过渡:大自然中有这么多的鸟,它们不仅可爱,而且把它们的名字连起来读一读还更好听呢!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①师范读 ②自由读 ③指名读 ④齐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小鸟们要回家了,你们能把它们安全地送回家吗?(出示挂图,请几名学生上台把鸟的名字贴在相对应的鸟图中,其他学生在自己的书本插图中写上鸟名)

3、“我会说”: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鸟朋友,你能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吗?

①出示填空: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 )、( )、( )……我最喜欢( ),因为( )。

②同桌互说,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鸟类王国里还有许多鸟,今天我们认识的鸟朋友只是带有“鸟字旁”和“隹字旁”这两个家族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收集资料,多百范文,看谁能认识更多带有这两个偏旁的生字,真正成为鸟朋友喜欢的好学的好朋友!因为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它们帮助我们吃很多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鸟类,不要伤害它们哦!

教材解析:

本课是特殊偏旁的认识与识字。教材中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用一组图表表示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来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是用另外一组图表示月亮、肉都可以用“月”这一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然后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12个词语来加以印证。在本次备课中,我只对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即学习“鸟、隹”两个偏旁和带有这些偏旁的6个词)进行教学设计。在这六个词中,有三个字是“鸟”旁,有三个字是“隹”旁,但都是表示鸟。课文中还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词语所指的事物提供了具体的形象。两组词语连起来是一篇适宜朗读的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本次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识字写字,认识“鸟、隹”两个偏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烟花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美术,设计,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1. 感受烟花的形态。

2. 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点

3.感知油画颜料和水粉颜料不相溶所带来的特殊绘画效果,对油水分离画感兴趣。

:烟花课件,油画棒。

1. 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观看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一般会在什么时候放烟花呢?(过年、结婚、过生日、搬新家等)

总之,我们放烟花都是为了庆祝一些喜庆、高兴的事。

2.再次观看烟花课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美丽的烟花。

师:这些好看的烟花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观看课件)看,这朵烟花像什么?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这朵烟花从中间向四周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花,真漂亮!)(这个烟花从地面向上喷出了一个银色的喷泉,真特别!)(这个烟花从中间向两边开出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真神奇!)孩子们,除了这些烟花,你还看过哪些不同的烟花呢?

3. 画烟花。ci)向幼儿介绍排水画《彩色的烟花》,了解排水画的步骤。教师用油画棒先在纸上示范画出放射状的烟花,再用毛笔蘸黑色水粉颜料,在有烟花的纸上一笔一笔从左向右涂上底色,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油水分离画的效果。(2)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①可选择多种颜色的油画棒画四散的烟花,知道用一支笔取一支,用完的笔放回原处。②用底纹笔涂色时,提醒幼儿要注意画面和自己衣服的整洁。②及时表扬安静作画的幼儿,并提醒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4. 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将幼儿的画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卧薪尝胆简单叙述 卧薪尝胆教案设计及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2082 字

+ 加入清单

卧薪尝胆》这一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由此我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难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勾践的“屈辱”,感悟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带给了颇多思考,下面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我通过春秋列国图,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征服”的内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过渡到课题的板书,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初读,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教学字音时针对学生读错的“夫差”“奴仆”及时带领学生读准,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的基础上分男女生读,进一步巩固字音。整体感知时本想自己精心设计出示的词语顺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应该会说。可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词语总想把它说具体,反而成了简单复述了。换一个方式——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灭掉吴国”效果应该会好些。

我出示的是书上的插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的情景,在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时,学生只画了“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描写“卧薪”的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后来我想这里是我的问题不够明确,我直接让学生划出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就行了。因为插图的上勾践主要的姿势是在饭前。句子画好后,我采用了提问式导语:“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努力做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处理时我先让学生带着“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读2、3小节,划出相关的词句。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为的是更精彩的交流。

1、合理补白:理解“万般无奈”时,教师语言描述勾践带着五千残兵败将被吴王团团包围的,要逃是逃不掉了.他曾想带着士兵和吴王决一死战,也曾想到了自杀,宁死不屈啊,可是他为什么不这样做?那么要保全性命,唯一的选择是抛下高贵的帝王身份,跪下来求吴王绕他一命,此外别无选择.这就叫万般无奈。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情吗?要么灭国,要么求和,勾践向吴王求和可不容易,因为勾践是夫差的杀父仇人,为了谢吴王心头之恨,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甘愿和夫人一起去给吴王当奴仆,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思吗?

2、挖掘文字:板书“奴仆”的象形字,通过对这两个字进行字理分析,让学生理解奴仆就是古代有罪之人,没有自由供人使唤的下等人,从而为后面学生体会越王在吴国所受的侮辱做好铺垫。

3、渗透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如学习“建议”口头造句是重点,考虑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说话情景——扮演大臣和吴王,用“在朝庭上,谋臣纷纷建议( )”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骄傲地说:“( )”。这里的说话造句是建立在对越王与吴王认识的基础上的——吴王的骄傲和越王的求和这一人文的价值取向上的,是建立在对“建议”肯定的基础上的,是比较适合学生合理想象与“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不仅学会用“建议”造句,而且对吴王的骄傲与越王的求和作深层次的猜测与预见。当然“建议”可以做名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旨在学生的感悟。又如比较句子:“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自己的国家。”关键字“才”的位置不一样意思表达完全改变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很深。

4、适度拓展:学生在感悟勾践夫妇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后,为进一步感悟“受尽了屈辱”,设计了延伸“问疾尝粪”的典故。学生对勾践夫妇遭受的屈辱感悟更深刻。

5、创设情境:一个堂堂的国君穿“粗布衣”,住“石头房”而且还要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国王的尊贵身份荡然无存,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对人格的侮辱啊!男生读——;这是饱含血泪的日子,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女生读——;这是更是忍辱负重、度日如年的三年,全班齐读——旨在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再次回到描写卧薪尝胆的第四自然段,引发思考——勾践回国后的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使原来那么弱小的国家变得如此强大最终灭掉吴国呢?因为课堂把握节奏不当,这个环节效果不是很理想。

纵观今天的这节课,我深深感到语文课还是要简简单单地教语文,不要让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正如郑板桥所说“冗繁削尽留清瘦”,这样的课才会扎实生动,朴实精巧。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一次比赛能带来诸多的思考才是最珍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认识8的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本课9 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学会9 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养成教育训练点:

乐于倾听、仔细观察、认真写好铅笔字。

教学具准备:

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插图;音乐。

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用书、备课手册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1、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 》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 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 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新课。

2、导入。

复习了《识字4 》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 》同类的形声字。” (板书课题:识字8 )

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饰。在“ 青” 字和“ 三点水、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 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1、教师扶,教学“ 清” 字。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 青” 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 青” 。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 三点水” ,小“ 青” 说:“ 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 三点水” 说:“ 好呀。” 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 清” , (师板书:清) “ 清” 说:“ 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 三点水’ 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板书:清洁) 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

2、教师放,学生学习“ 晴、睛、请、情、蜻” 。

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 清” 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 清” 的方法自编“ 青” 和“ 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 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 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 等词和“ 事、洁、眼、蜓” 这4 个字,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巩固所学的字词。

通过转盘讲故事识字、识词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8 》的新字、新词,这是,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字词。如读法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打乱顺序读…… 还可加入一些小游戏,如:考考你、摘苹果、贴书皮等。

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1、描红、临写生字词。

2、认读生字词。

故事延续,学习儿歌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小朋友对创设的故事情境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儿歌时,可先把故事延续下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小“ 青“ 交上好朋友” 清、晴、睛、请、情、蜻“ 后,可高兴了。有一天,天气很好,他约了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看,郊外的风景多好呀,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课文的插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充分的练习说话的时间, 并对说得好的小朋友予以肯定,哪怕是一个优美的词、一句优美的话都可以。待学生练习说话以后,教师可继续延续故事: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7 个好朋友忍不住唱了起来。(出示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

诵读儿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重点词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生共同加以评价。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样, 在评价过程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保护益虫的思想,让学生读出事物的特点,读出儿童的情趣来。 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音乐加以背诵,还可以让小朋友边背诵边自由地加上动作。

学重点指导“ 坐、事“ 的字形和书写规则,然后进行描红、仿影与临写。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形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设计如下练习。

第1 题:找朋友(连线)

qing qing qing qing jing

晴 情 清 请 蜻 睛

第2 题:按课文填空:

天气_____________ ,池水_____________ 。

小蜻蜓,大_____________ 。

飞来飞去____________ 蚊虫。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设计小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1、正确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