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汇集20篇)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都是在各行各业身处平凡工作岗位,但是却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爱岗敬业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欢迎大家来阅读。

浏览

3422

范文

1000

篇1: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1966年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以他们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后二人因排名先后的问题交恶。1962年因为《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两人正式决裂。杨振宁七岁的儿子杨光诺曾说,“我要一人得诺贝尔奖。”1989年他写给已故中研院长吴大猷的信,向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吴大猷覆信说∶“整件事是一极不幸的事,我想truth是不能永远掩盖著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争,而让truth慢慢的展现出来。”

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1980年杨振宁获得拉姆福德奖(Rumford),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__年10月因病过世。

20__年底至20__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离异)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感动中国人物介绍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介绍】: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钱七虎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家乡江苏昆山陷入战乱。

那一年,母亲在逃难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条小船上,母亲怕我的啼哭引来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泪水。”钱七虎忘不了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时光,“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日本的‘啪啪船’去农村抢军粮。”

“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钱七虎解释道,“因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这是留在童年钱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记。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书记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中国某个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便迅速进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做实验,观察和解决飞机洞库门在核爆冲击下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那时,30多岁的钱七虎受命设计空军飞机洞库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防护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了。飞机飞不出去,怎么展开反击?”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从优化计算精度入手开始攻关,他认为防护工事必须向现代计算理论和计算设备的水平迈进。

那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还没有接触过。钱七虎毫不犹豫,马上学习。历经艰难,他利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计算,解决了控制大型防护门变形计算的设计计算难题。

像这样的技术攻关,钱七虎经历过无数次,他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引领着防护工程事业向前迈进。

从学习到工作,钱七虎热衷于攻坚克难,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哈军工学习的6年里,他没有游览过哈尔滨冰灯、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学习的4年里,他从没有去过需要排长队参观的列宁墓,没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罗斯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钱七虎才去了列宁墓,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为国家科技进步发热发光,是我一生的梦想。”他说,“我是中国的军事工程科学家,我的学习机会是国家给的,我的学习生活是很多中国农民用辛勤劳动供养的。我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

前脚刚获奖,后脚便把奖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捐献给了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个爱心基金设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举不是从2006年开始的。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获奖奖金或者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那个时候,钱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我一贯的行为。”钱七虎说,“平时就捐,捐给国家需要的地方。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还有平时的一些科研项目奖励我都捐出来了。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瑾晖”基金“瑾”和“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要关心更多的人。”母亲质朴的教诲、贫困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举动,成为钱七虎一生的榜样;妻子袁晖始终支持自己捐助、帮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两地的16年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温暖的家庭环境。钱七虎早早做了决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送往更远的地方。

这一生他培养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传身教,把“不怕艰难、不怕挫折、不怕干扰”的人生格言留给了学生。“爱这个国家,就要爱人才;爱人才,就要让他们坚持这样的状态。”学生们眼中,钱七虎就像永动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从不停歇。他把这种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状态,视为最大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10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抱一颗心,不带半根草”是我看完《走近陶行知》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赞扬,其实也是陶行知一生的真实写照。此时此刻,我想到“春天的蚕会织到死,每晚蜡烛会哭泣,灯芯会消失。”

这是老师!他们无私的奉献真的让我感动

陶行知的所作所为令人钦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故事里:陶行知和新安小学的师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放在第二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让孩子学习。尤其是陶行知,越努力越幸福,越努力!我想:如果我看到这里连饭都吃不饱,我早就溜了,去一个能填饱肚子的地方工作了。但是陶行知没有。他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有更令人钦佩的行为!陶行知老母亲去世后,“陶行知毅然将老母亲的500元人寿保险金全部交给王校长,帮助学校以优惠价购买了一台筛选机。”我觉得陶行知真的很棒。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事业。我觉得,现在的老师虽然有事业心,但是能拿出家里的钱来办学的老师可能不多。这就是陶行知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也是教师中的楷模,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高尚的人格影响和激励了无数师生。

看着陶行知感人的故事,我也想起了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虽然没有陶行知伟大,但也有陶行知无私奉献的精神。记得从小到大,父母心里只有学校,只有学生。每天早上,当我醒来时,他们都去工作。每当他们吃晚饭时,他们都不回家。我奶奶负责往返学校的交通,尤其是我父母是班主任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十点回家。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

一天晚上,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三点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后来才知道,我妈寄宿班的一个学生病了。我妈连夜送他去医院,给他挂号,联系他父母。父母来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以前我会怪父母不关心我,有时候会羡慕地说:“你只需要学生。”看了《走进陶行知》,越来越理解他们了。这是教师的天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陶行知不愧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抱一颗心,不带半根草”,不仅适用于教育,也适用于生活。无论做什么,无论与人相处,只要付出真心,不求回报,人生就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素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朱丽华,女,生于1957年10月,1994年10月入党。现任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_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嘉兴丽华推拿诊所所长。

四十多年前,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并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20__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了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人物”榜样事迹介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_,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人物故事】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中国2024年度十大人物人物评选毛卓云先进事迹观后有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叶连平老人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自办留守儿童之家,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朴实而又豪迈悲壮的话语,令人动容,更让人敬佩。

90岁高龄的叶连平老人,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在每天1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渴了,抿嘴唇忍住。累了,扶桌角坚持。从不中途间断休息,这节“课”整整上了30年。

每次站在三尺讲台上,都会精神矍铄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英语课。由于听力下降接近失聪,他只有戴着助听器上课,竭尽全力大声讲课,生怕有学生听不到或听不清楚而跟不上进度,也尽量听清孩子们的每一句话。长期以往用坏了好几个助听器,而把助听器声音设置到最大带来震耳欲聋、身心疲惫的痛苦没人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恰好在这一年,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成为香港第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

作为一名归国华侨,他的求学、研学和治学之路,一直与祖国割舍不开。

陈清泉:我在第三代华侨家庭成长的,因为我在印尼的时候,华侨得不到保障。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可以站起来。

幼年经历的动荡时局,让陈清泉深刻体会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个体命运的重要。

1953年,年仅16岁的陈清泉回到了祖国怀抱,他考入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陈清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的工业化进步贡献力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陈清泉仅凭简单的资料,设计研发了低频发电机,为中国煤炭工业的自动化做了最初的尝试。此后,他又用6年时间,研制了中国早期的直线电机。

那时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陈清泉决定前往香港。

1982年,陈清泉博士毕业,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教书。陈清泉通过大量学习研究,预判出电动汽车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希望能够帮助祖国抓住这次发展机遇。为此,他决定将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清泉设计了电动汽车HKU2001,它承载了跨越时代的科技理念,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陈清泉:那个时候应该是最典型的、最先进的。

陈清泉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他撰写的专业著作,成为高等院校的经典教材,为现代电动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陈清泉多次荣获国际性科技成就奖,而在他的内心当中,却更看重祖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为此他建言献策,助力国家战略,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清泉:20年前我当工程院院士的时候,我就说了这句话,中国要成为电动车王国,现在已经实现了。

2017年6月,由陈清泉牵头,与香港其他23位院士一起,给_______写了一封信,表达了香港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巨大热情,同时也期待国家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影响科研发展的问题。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答复,信中提到的问题迅速解决,这让香港科技工作者振奋不已。

陈清泉:____批示很具体,他那个信是一个强心剂,我一直在脑子里深深记住,所以我要记住____的嘱托。香港一定要跟深圳和内地珠联璧合,融入国家的大建设。

近年来,国家支持香港科研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2018至2021年共有17个由香港高校牵头申报或承担的项目课题获批立项,项目资助经费达1.38亿元。这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给了陈清泉莫大的信心。

心怀祖国,放眼世界,陈清泉仍然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走过86年的人生历程,他仍然初心不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2024年十大人物邓小岚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2021年夏天,时值酷暑。年近八旬的邓小岚在铁贯山脚,弯腰铲出一级级台阶,一锹一镐,规划出一条供人登山的通道。铁贯山旁,正是在绿水青山间建起的“月亮舞台”。“月亮舞台只能建在马兰。干净、纯粹,符合邓老师和马兰孩子的气质。”2021年10月,全国最美的月亮舞台竣工,北京设计师刘阳感慨道。彼时,邓小岚站在舞台中央,笑得像个孩子,“太漂亮了!举办音乐节有了高端的舞台,村民们平时也可以来表演。美丽的月亮舞台、高高的铁贯山和谐统一,能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村民增收。”马兰的山山水水在她眼里都是宝贵的。多年前,有人要在铁贯山开矿,她极力阻止,并带头修路、种树、整治排水沟,鼓励乡亲们依靠胭脂河和铁贯山发展生态旅游。为搞好旅游,邓小岚从细处着眼,专门设计明白纸,呼吁村民改变卫生习惯——建水冲厕所。她先在校舍里做了样板:屋外是太阳能热水器,屋内有水冲厕所,干净卫生。村民们渐渐效仿。为带动增收,她下力气修起民宿,让村庄能接待住宿,留住旅客游人。乡亲去北京看病,她帮着联系医院,甚至亲自陪伴。有一家生活特别困难,所需药品也只北京才有,邓小岚就每次从北京捎到马兰,不要一分钱。“苦不苦?累不累?”很多人问她。“我觉得很幸福!马兰村是我的家,待得久了,对马兰的山水更加依恋。”她深爱着这片土地,把跌倒摔伤的事向家人隐瞒,把糖尿病治疗药常年带在身旁,把退休金都奉献给了马兰,花钱花到乡亲们心疼……得益于邓小岚18年奔忙,社会各界对马兰村高度关注,在保定市委、市政府和阜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伴随着一桩桩惠农扶贫政策落实,马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而今,月亮舞台配套正进一步完善,音乐城堡的绿化将更具特色,更具知名度的音乐节也在抓紧筹备……邓老师,您可知道,您在马兰种下的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在生根发芽。3月22日,女儿刘明明以母亲的口吻回复全社会的关爱:“亲人们,朋友们,一直以来关心着我和马兰的人们,看到马兰的孩子们都在美好的音乐中长大了,乡亲们的生活也好起来了,亲人们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的心愿都已经实现了,我也要去和我的爸爸妈妈团聚了。在这里向大家道一声再见,愿我给你们留下的都是快乐美好的记忆。祝福马兰,祝福大家,祝福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邓小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168 字

+ 加入清单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少儿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质朴而优美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飘向世界、打动人心……

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村落,到北京冬奥舞台聚光灯下,44名孩子梦想绽放的高光时刻向全世界传递的是:在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迈进小康新时代,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孩子出生于什么家庭,都有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中国少年迎来了追梦圆梦的难得人生际遇。革命先辈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就是孩子们的“筑梦人”之一。

邓小岚生前应邀接受了《中华魂》杂志、《中华魂》网的采访。她退休后18年倾尽生命传承红色基因、培塑红色少年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所有人。令人心痛和万分遗憾的是,就在接受采访后的第11天凌晨,邓小岚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她支教的太行山崎岖小路上,采访时她动情演唱的《马兰花开》竟成了她的“生命绝唱”!

清明时节,邓小岚的骨灰被安葬在她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区马兰村,与79年前曾经与她生死相遇的7名革命先烈再次相聚、直至永远……

革命先辈的夙愿就是当代人的初心

马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山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马兰、坡山、上庄等22个自然村组成。这里群山环抱,山路崎岖,风景优美,曾是《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社长邓拓带领报社同志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是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大区党报。

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邓小岚一出生就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3年。“这里不仅是我出生的地方,更是父辈战斗过的地方,父亲曾在《燕山夜话》专栏署名‘马南邨’发表文章,谐音‘马兰村’,以表达自己对马兰村战斗生活的怀念。”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随后遭到日军的疯狂反扑。侵华日军华北司令官多次率数万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梳篦扫荡”“对角清剿”“马蹄式堡垒战”“鱼鳞式包围阵”等战术,对晋察冀边区展开“覆灭战”。

《晋察冀日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引起了日军的密切关注与仇视,报社和社长邓拓成为日军每次扫荡的首要目标之一。当时报社驻在平山滚龙沟,本可以及早转移出包围圈,考虑到要及时把党的声音传到各地群众中,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报社决定把转移时间推后10天。连续出了10期报纸后,原计划撤退路线被敌人截断,只能临时转移到位于山顶一个叫铧子尖的村子隐蔽下来。虽然离敌人只有5里地,但是在当地乡亲们的掩护下,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报社又冒险连续出版23期铅印报,边区军民抗日士气一天比一天高涨。

“这可把敌人气坏了,天天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出报纸,就是找不着。乡亲们就是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敌人搜山,还没到山下,他们就推倒‘消息树’,我们就迅速将设备坚壁好,报社人员藏起来或转移出沟。等敌人一走,我们又把设备挖出来,继续出报。”“‘七进七出铧子尖’成为传奇,乡亲们和报社同志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邓拓向邓小岚讲起这段惊心动魄的办报经历时,眼里每每噙满对老区人民感恩的泪花。

1943年11月,日军冲进马兰村,举着刺刀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设备下落。但乡亲们宁死不屈,没有一个人泄密。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挥动着刺刀,一连残忍地杀害了19位乡亲,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兰惨案”。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报社先后牺牲了7位战友,都安葬在马兰村。邓拓曾作《题马兰烈士墓》诗,镌刻在墓碑上,颂扬烈士业绩,寄托对战友的哀思。

1943年12月24日,邓拓的妻子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邓小岚。当地乡亲用四根木棍扎了个大担架,将虚弱的母女送到报社所在地。因为战争环境,丁一岚不能自己带孩子,只能把邓小岚寄养在老乡家。干爹干娘的悉心照顾,使战火中出生的邓小岚得到保护、健康成长。

1946年,抗战胜利后,邓小岚离开马兰村回到父母身边,但马兰村一直是她全家魂牵梦绕的地方。邓小岚一生珍藏着两枚印章:一枚是父亲的“马南邨人”,一枚是父母送给她的“马兰后人”。

1997年,邓小岚回到马兰村,找寻父母战斗的足迹。50多年过去了,乡亲们一见面就喊出了她的乳名,邓小岚顿时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当时,马兰村还未脱贫,房屋破旧、道路狭窄,学校还是危房。看到乡亲们生活这么困难,孩子们上学条件这么差,心中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让老百姓知道,从这里走过的部队没有忘了他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夙愿和追求;从这里出生的孩子也不会忘了他们,实现前辈夙愿就是革命后代的初心和使命。一定要为乡亲们做点事!”邓小岚心中立下誓言。

喝胭脂河水长大的马兰好后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成为邓小岚牵挂马兰村的生动写照。

“捐钱捐物,自己的力量非常有限;招商引资、办实业,并非所长。”她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迈出第一步,办好第一件事。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带领马兰村小学2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为烈士扫墓活动。活动结束后,邓小岚想领着孩子们唱几首红色歌曲,可孩子们几乎都不会唱。“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空落落的。”“没有音乐的童年是苍白的,马兰村怎么能没有歌声呢!我想让他们的童年变成彩色的!”

邓小岚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高中时,师从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的老师学拉小提琴。她深知音乐的力量,决定通过音乐,在孩子们心田种下梦想的种子、植入红色的基因。

2004年退休后,在邓小岚的带动下,家里兄弟姐妹捐款4万多元,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校舍。她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募集一批乐器,自己当起了村里第一个全能的音乐老师,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

从此,潺潺的胭脂河边不仅有追逐嬉闹,还有了悦耳的琴声;高高的铁贯山上,不仅有调皮玩耍,还有了动听的歌声。孩子们也变得自信多了。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着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藏着抗敌的英雄,这里的人们和你们一样坚强善良……”每逢清明和重大节日,邓小岚就组织孩子们到烈士墓前演唱经典歌曲。

在教孩子们唱歌的同时,邓小岚还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抗战英雄故事。当年《晋察冀日报》报道的《神枪手李殿冰》《“爆炸英雄”李勇在反“扫荡”里》《狼牙山五壮士》《回民英雄马本斋》《爆炸大王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英雄王二小》《雁翎队》等,以及各地群众开展“地雷战”“麻雀战”“飞行射击”等抗日事迹,通过她充满深情的讲述,浸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我长大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孩子们有了英雄情结,心中就有了向上的力量。音乐基础较差,就苦练,一段歌谱几十次奏,一首歌曲上百次唱,一个弹奏动作成千次练。在邓小岚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从不识谱子的“大白嗓”到挑战外文歌曲,从独唱到合唱,从小提琴独奏到多种乐器合奏。

2006年,邓小岚从亲戚朋友那里筹措到了各种乐器,组建了只有6个孩子的马兰小乐队,不仅能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等红色歌曲,也能演奏出《欢乐颂》《雪绒花》等世界名曲。2008年国庆节,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乐队小型音乐会”,为《晋察冀日报》社的老报人们演出。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的表演,听到一首首经典歌曲,这些革命前辈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孩子们的手感叹:“好样的,不愧是喝胭脂河水长大的马兰好后代!”

2011年6月,孩子们登上了《红歌嘹亮唱响中国》演唱会大舞台,与著名主持人、歌唱家同台献唱,共庆建党90周年。在2012年北京卫视春节联欢会上,他们与将军后代合唱团合演的节目《我们的田野》受到广泛好评。他们还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欢乐英雄》等节目的大舞台,为全国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2013年8月,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成为全国同类音乐节开创者之一。马兰小乐队同将军后代合唱团、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演出团体同台演出。孩子们空灵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演出视频被各大网站转载,收获无数点赞。“城里孩子有迪士尼乐园,有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2015年,在学校旁的山坡上,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座三层音乐城堡,孩子们在浪漫的城堡里,享受美妙的音乐,希冀灿烂的未来。

随着马兰小乐队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刷屏的“网红”。邓小岚心系马兰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他们决定让乐队的孩子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奥林匹克颂》是一首演唱难度极高的歌曲,从接受任务到开幕式举行只有短短的3个月时间,邓小岚与孩子们一起学声部、学希腊语,每天进行5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合唱训练,春节都没有休息一天,最终孩子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在北京冬奥会上,用纯真、质朴的歌声完美地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孩子们从太行深处的山村,走上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真了不起!”邓小岚就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筑梦人!

“孩子们的演唱很纯粹、很干净,带着泥土的芬芳。我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它真的是传递了我们今天新时代的新面貌——中国人民下一代的精神风采!”总导演张艺谋动情地说。

用生命筑造“山里娃”奔向未来的舞台

“马兰歌声越飘越远、越唱越响,但当时马兰村还很落后,老百姓生活还很困难,怎么样让乡亲们生活得越来越好?”邓小岚又有了新的目标,这也是她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生前的牵挂。

马兰村乡亲视邓小岚为亲人,其中也饱含着他们对邓拓当年在马兰村期间鱼水情深的情感寄托。

抗战期间,邓拓带领报社人员在马兰村曾度过五六个春秋。他们“一手握笔、一手拿枪”,为了实现每日出报,创造了“八头骡子办报”“三千字内著文”的佳话,书写了在战火中出版铅印日报的传奇。在驻地乡亲们的掩护下,《晋察冀日报》共出版2800多期,成为射向敌人的“炮弹”。反扫荡中,他们与乡亲们并肩战斗、生死相依,在战火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大洋马迎亲”的故事至今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

“大洋马”是八路军在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那场战斗中的战利品。这是一匹又肥又壮的石青色大洋马,聂荣臻将它分配给了邓拓。有了它,邓拓不仅大大提高了外出开会、办事的效率,还经常借给老百姓婚嫁迎亲用。遇到陌生人,大洋马“横眉冷对”,又咬又踢,邓拓就亲自在前头牵马迎亲。每次看到小伙子骑着高大威猛的“大洋马”接回新娘的自豪劲,邓拓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还即兴作诗《咏黑骜》,表彰心爱的坐骑。在一次日军扫荡中,报社3位同志壮烈牺牲,“大洋马”也不幸中弹而亡……

一个个抗战故事鼓舞人心,一段段军民之情催人泪下,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打造红色文化,筑造‘月亮舞台’,让一代代马兰少年在红色沃土中立志筑基、健康成长,在‘月亮舞台’上展现才华、奔向未来。”邓小岚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赓续红色传承,邓小岚不遗余力。为了收集、挖掘红色资源,2004年6月,她带头与原《晋察冀日报》的老同志共同集资数万元,代表《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为“马兰惨案”牺牲的19位乡亲修了一座纪念碑。她是清华大学工科出身,从设计到丈量,从选料到下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还带动家人筹资20余万元修建《晋察冀日报》展览室和游览广场。协调有关方面将马兰村列为河北省晋察冀精神研讨会现场观摩点,修缮红色记忆点位,丰富“红色马兰”内涵;树立指示标识,方便参观缅怀。2020年,全国疫情形势严峻,邓小岚坚持留在马兰村,与妹妹一起谋划“寻路”系列活动,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老区交通、卫生环境较差,邓小岚几乎动员身边所有资源,从“厕所革命”入手,带动村民改变卫生习惯。帮扶马兰村修路、种树、整治排水沟,发展养殖和民宿等乡村产业。交通、住宿、卫生条件的改善,为马兰村开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建设一个让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音乐舞台,是邓小岚多年的梦想。

2021年盛夏,年近八旬的邓小岚在铁贯山脚,亲自抡镐挥锹,与乡亲们一起劈开了登山通道。经过前后8年的“愚公移山”,邓小岚精心设计、筹资建设的“月亮舞台”,于2021年10月展现在绿水青山之间。北京设计师刘阳感慨道:“‘月亮舞台’只能建在马兰。干净、纯粹,符合小岚老师和马兰孩子的气质。”

“梦想”成真,邓小岚站在舞台中央,笑得像个孩子。“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孩子们在台上唱歌,人们在山坡上、山坡下观看,多美啊!”从此,马兰村举办音乐节有了高端的舞台,村民们平时也可以来表演节目。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邓小岚的助力下,通过红色旅游和音乐节的带动,村民收入越来越高。2019年,马兰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今天的马兰村有了三张响亮的名片——红色马兰、音乐马兰、生态马兰。

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乡亲和孩子们无比悲痛的是,2022年3月19日下午,连续多日奔波筹办马兰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脑血栓,倒在了通向“月亮舞台”的崎岖山路上。在当地紧急治疗后她被连夜送往北京,两天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79岁。

噩耗传来,马兰乡亲们悲痛万分。阜平县领导和马兰村民立即赶到北京向她做最后的告别,悲痛表示“邓老师把所有牵挂和关爱留给了马兰村,她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希望把邓小岚骨灰安葬在马兰村”。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心中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情深的花朵,永远的童年……”太行山深处,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流着泪唱起了《马兰花开》,用歌声为至亲至爱的邓老师送别。

“邓老师变成了天上闪亮的那颗星,她会一直看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照亮着未来人生之路。我们想对邓老师说,您教的歌我们会一直唱下去。您植入我们心中的梦想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结果!”孩子们仰望星空表达着心愿,泪花晶莹,目光明亮。

邓小岚走了。她若天上有知,应无遗憾。如今的马兰,红旗飘扬,绿水青山,鲜花遍野、歌声飞扬。一代代“山里娃”正通过“月亮舞台”实现人生梦想,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她18年的坚守,成就了一批一批山里娃的梦想,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其中很多人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或在大学里学习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她18年的坚守,日复一日耕耘灌溉,使得这些孩子们像马兰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了奥林匹克的舞台上;

她18年的坚守,感动了无数的人,一个山村也因红色沃土滋养而走向振兴。

在18年的坚守中,邓小岚付出了全部心血。从北京到马兰来回奔波合计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因患糖尿病需把药常年带在身上,自己打针、用药;古稀之年,腿脚不便,山道崎岖,一次次跌倒摔伤都自己扛,从不让家人和乡亲们担心;退休金全部奉献给了马兰村,花钱花到乡亲们心疼;协调捐赠近500件乐器,数千册图书……

为什么马兰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在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打下了红色底色,留下未竟心愿。如何让新时代的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就有英雄梦、中国梦,这是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邓小岚一片丹心传薪火、倾尽生命育后人,交出最优秀答卷——少年红,中国则代代红!少年强,中国则代代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人物”典范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林占熺

颁奖词: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事迹:

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他是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菌草技术发明人。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新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的内心非常感动,多次流下了泪水。让我最感动的是胡佩兰医生,她的医德和敬业精神让每个人都敬佩,她说过:药物以有效为准,只要药效好,什么便宜开什么药,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他还说过:但医生不能想发财,想发财当不了好医生。

我敬爱的叔叔也是一个医生,外科医生。从叔叔身上,我也看到了胡佩兰医生的影子,叔叔经常为了给病人动手术,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忍着饥饿。下了手术台后腰酸腿痛,只要一有病人,他还是很认真的看病,为了照顾病人,经常一整夜没合眼。我有一次到医院看叔叔,发现他坐在科室的椅子上睡着了!看他这么累,我都不忍心叫他.

胡医生和我叔叔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要热爱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尽最大能力帮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范例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他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他坠地受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向他致敬!

张超颁奖词: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张超事迹介绍: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个人事迹精选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在荆棘丛生的山野上有一种最美丽的花朵,那是孩子的笑脸,在浩渺无垠的天际当中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那是孩子的眼眸。有这样一位老人用她的余热为所有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是写给邓小岚老人的颁奖词。

在前些日子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曾带着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44个孩子组成“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岚的父亲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辗转于阜平县马兰村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1943年,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时,19名乡亲为掩护《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和印刷机而惨遭杀害。母亲丁一岚在突围后生下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直到1946年,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

邓小岚热爱着马兰村这片土地,视她为“第二故乡”。退休前的邓小岚发现,马兰村的孩子们很少体会过音乐的乐趣。于是,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她要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改变命运这件事一做就是18年。

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给孩子们建一个“音乐教室”,她不仅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还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捐钱。她亲自设计,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后来邓小岚又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了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等乐器。但那时的村里哪儿有人会这些乐器呢?邓小岚下了决心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她坚持每个月来两次马兰村,风雨无阻,寒暑假更加频繁。

18年来,邓小岚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一年年过去了,渐渐地,沉睡的小山村飘来了优美的音符。小学校旁边的荒土坡变成一座“音乐城堡”。不少孩子们有了一技之长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浪漫。属于他们的未来渐渐清晰,美好。这些年的变化邓小岚很满意。她说,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了。

邓小岚老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呈现出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极具历史传承感。在中国,有无数像邓小岚老师一样的“蜡烛”甘愿放弃平稳的生活,将自己献给大山里面的教育事业。她们值得被学习、被赞扬。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走进乡村,乡村教育制度也会得到完善,乡村里的孩子能得到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和知识,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了《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节目介绍了十大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其中最使我感动的有两位人物。

第一位让我感动万分的是已年过九旬的胡佩兰奶奶。她是一位妇科保健医生,今年已经98岁高龄,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身上常年绑着钢板。即使是这种身体状况,她还是坚持每天上班,并亲自为病人做检查。当她的学生说:“您休息一会吧,让我来。”胡佩兰奶奶却毅然拒绝了,因为她的心里始终牵挂着病人呢!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她为病人开的药很少超过一百元。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感动中国栏目这样评价她,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1月22日凌晨5时30分,为病人操劳了一辈子的胡佩兰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兰奶奶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感慨万分,刘盛兰爷爷的故事却让我感到一个普通人的力量。他是一位普通村民,73岁的时候,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自己的助学行动,这是老人的初衷,但最终的捐助规模远远超出了他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感动中国栏目这样评价他:烛残年风,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他用自己的大爱给世人讲述着崇仁厚德!

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我,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睛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两人几十年来相濡以沫、身残志坚,为了小康生活而不懈奋斗的故事感染了全国的亿万观众,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点名。在双双重度残疾的现实下,两人不仅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哥嫂留下的两个孤儿,孝老爱亲美德成为每一个家庭的精神标杆。

孝老爱亲 良好家风众口传

“当初,我到她家提亲时,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无法生活。”张顺东说,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她,组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里日子更难了。李国秀用脚抹把泪:有时一分钱都没有,觉得日子太不如人了,别人能收谷子自己不能收,栽秧的时候找不到人帮忙,两个人急得哭,死的心都有啊!两口子哭完,咬咬牙还得干。李国秀常常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亏欠,就是不能给孩子一个拥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双手抱大的,而我家的两个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20__年,女儿张光琼读高三,日子也到了最难的时候。张顺东夫妇想办法,家里多养了十几头猪。地少了地瓜秧等猪食不够,除了自家七八亩地,两口子还租种几亩地。张光琼说,爸妈晚上干完活回来,再烀好第二天的猪食,常常半夜了。此时张顺东脚跟发炎,原本一张创可贴就能护住的伤口,裂开大口子,脚肿得像榔头。有时候走路,脚印都是沾血的;晚上泡脚,又是一盆血水。家人劝张顺东歇歇,他不肯:“脚闲好了,家就闲垮了”。伤情不断恶化,张顺东左脚到了必须截肢的地步。女儿劝他去做手术,张顺东直摇头:“钱花在了医院,你上大学怎么办?”女儿说:“书我不读了,我要出去打工!”张顺东、李国秀又气又爱,一家人哭作一团。这一年,张顺东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他做了左脚截肢手术,根据有关政策,两万多的手术费,自家只出了八百多元。张光琼永远记得:我读大学,是爸爸用脚换来的!抚养孩子虽然艰辛,但好在一双儿女都已成人成才。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已经成婚,在一所小学教书,小儿子在东川也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张顺东夫妇从小就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推卸自己赡养父母的义务,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这对身体残疾的夫妻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经常夸:“老东是个好儿子,国秀更是个好儿媳。”

张顺东哥哥家有两个孩子,前些年张顺东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之前,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曾承诺过,一定会照顾好孩子们。哥嫂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成为了孤儿,由张顺东母亲帮助抚养,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经常给予无微不至地照顾,后来母亲失去劳动力,孩子们虽长大了,但夫妻俩依旧操心着,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他们夫妻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素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731 字

+ 加入清单

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20__年10月16日上映以来,排片率最高时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数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日均观看这部电影的总人数仅千余人。截至11月6日,累计票房突破600万,比起同期热映首两日票房就破亿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这样的票房成绩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一部极其小众的纪录电影而言,这又无疑是一个值得瞩目的可喜成绩。根据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掬》片以9.4的评分始终占据评分榜的前列,也正由于这样的口碑,《掬》片有了尽可能多的排片周期。

这是作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的导演陈传兴,在继执导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后,“诗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电影记叙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灵建树。电影从筹备、拍摄到上映历时三年有余,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海内外十余座城市。比起漫长的摄制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终呈现又极其节制和简朴,多处选择了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不得不说这是电影向诗的一次回归和靠拢,也是没有矫揉造作的一次纪录。尽管有很多评论声音将焦点聚集在片中叶先生所阐述的“弱德之美”上,赋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从更宽广的视境中去忖度电影本身,对观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纯——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为“弱者”的人类,需要承受、坚持、完成自我的过程,但又不止于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壮阔,于苦难中成就生命的光辉;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将身外事“轻而化之”,守护心灯。叶先生的做到,在于她把生命的外延衔接到不朽的古诗词上,所以在片尾,我们看到八十余岁回到原乡寻找叶赫水的叶先生竟然并无耄耋老态,只有一个普通寻根人对飘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栖息地的深情寄望。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寻不到族群的踪迹。叶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诵起《诗经·王风》篇中的“彼黍离离”,最痛是那一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对生命的追问,也是从诗意到现实人生的比兴。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所谓难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电影诗”的风格,对观影者的文学积淀有很高的门槛要求。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碎事,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对文中所引有通晓了解,看一遍很难完全明了。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这是叶先生记忆中幼时住过的家园——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构成,她的自叙就是从记忆中的房门所打开的。而这也一一对应了她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那个“梦中常忆,青盖亭亭”的精神家园早已不复,留在身后的是一世磊落功与名。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这位华发学者,而是当年那个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无尽遐想和揣摩。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家园沦陷、饿殍遍野,18岁痛失爱母,无爱的婚姻,苛重的家养,无依的海外飘零,中年丧女之殇……除去满腹才学和瞩目成就,这些大概构成了叶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证明“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不是妄言。但如果只是惊呼叶先生面对诸种遭遇的刚健不息,恐怕又有些余味不足。

在云淡风轻回望坎坷身世的叶先生身上,最可贵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学时的恩师顾随先生所书就的那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它有如雪莱在《西风颂》中掷地有声的宣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笑对不可控、不可逆悲剧时共有的人文精神。

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和无数的璀璨诗篇一样,它永远无法一时间尽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炼。这也是一位中国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事迹有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__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__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她永远的离开了她的家人;离开了她血脉相连的家乡;也离开了这条她抛洒热血的信仰之路。她倒了,却有千千万万个黄文秀站起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却有着同一个信仰,走向了同一条路。总书记曾在全国同胞面前庄严宣告“20__全面脱贫没有退路”。这是一场硬仗,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黄文秀等优秀扶贫干部的事迹起到了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对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来说,有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可以避免走入盲人摸象闭门造车的误区,通过对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的学习,从而转换理念、拓宽思路、打开工作局面。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而形成脱贫攻坚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黄文秀精神是一种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迫切需要且极为珍贵的精神――为祖国事业献身的精神!她们用坚定的信仰和永恒的初心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重新定义! 作为共产党员的新生力量,青年共产党员就是要保持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之火,将这热血洒向祖国最需要的土地;就是要心无旁骛的干工作,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青年共产党员的决心继续践行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中国感动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的爱,有很多种,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长辈对晚辈的爱,还有亲人的爱,朋友的爱。说起爱,人人都知道,但我就觉得,世界上有一种爱甚至比父母的爱还要无私,还要伟大,那就是对陌生人的爱。

就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由于我想买一款电脑游戏光盘,所以我们就去电脑城。到了那儿,东西可多了!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在一家柜台前,我眼睛一扫,很快就看到了我想要的那张光盘,我拿起来问售货员:“多少钱?”售货员说:“二十五元。”我有些舍不得,因为这钱是我从爸爸妈妈平时给我的零花钱中一块钱一块钱地节省下来的。可是我又实在太喜欢这款游戏了,就在我准备付钱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马路上又是敲锣又是打鼓,“好像挺热闹的!”我说,“走!去看看!”我急忙跑出去一看,呀!一个铺着红布的台上放着一个箱子,上面写着:“献爱心,支援地震灾区人民!”现场,人头攒动,“我捐10元!”“我捐7元!”“我捐30元!”大家热情高涨。“哦!是为灾区捐款,我在学校已经捐过了!”我说。可我仍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没有离开。

“这没什么可捡的,快走吧!”忽然听见一个人说。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脸上爬满皱纹,衣服破旧不堪,浑身脏兮兮的老太婆,背着一个装满废纸壳的编织袋,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阿婆,你来干什么?”主持人问她。“我来……”只见她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布包,双手捧着,送到台上。她把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十张一角,二角的,还有几张一块两块的,“我捐钱,共十五块。”说完,她把钱塞进捐款箱里,转身就走了。人们惊呆了,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子,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这时,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大家纷纷捐钱捐物,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为素不相识的灾区人民献出一片爱心。我也很激动,在妈妈赞许的目光中毫不犹豫地把准备买游戏盘的那二十五元钱塞进了捐款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