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蒙山导游词(汇总11篇)
沂蒙山区地跨山东临沂、淄博、潍坊等地,主要区域位于临沂地区。沂河原名“沂水”,为山东省境内发源的第一大河,也是县内过境最大河流。蒙山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古称东蒙、东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1999年中科院在临沂蒙山监测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万个,居全国第一,被誉为超洁净地区。蒙山松木栈道、蒙山寿星、蒙山索桥等设施创下数项世界之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蒙阴蒙山导游词,欢迎借鉴。
浏览
5522范文
11篇1:太原蒙山大佛导游词范文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始凿于北齐高洋帝天保二年(551),距今已有1400多年,其开凿时间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可谓历史久远;蒙山大佛凿刻时,“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费时25载,佛像高63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可谓规模宏伟,堪称天下第一佛。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开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时期,净土宗始祖昙鸾、高僧慧瓒、以及净土宗开宗三祖师之一的道绰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在那很长一段时期,晋阳地区高僧云集,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名 “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经过五个皇帝,历时25年终于凿成。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传说,隋末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化佛满空,毫光数丈”,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李渊当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及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官长“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用了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特制袈裟两件,派专使驰快马飞送并州,给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天下。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知远留守晋阳,再次重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灵异!
中国蒙山大佛自问世以来,倍受皇家关宠,僧众喜爱,为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终于在元朝之末阁倾像塌,大佛的头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崩落。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从此埋没六百余年。史籍中曾记载蒙山大佛便已 “荡然无存”。
上世纪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馆工作的王剑霓参加地名普查时刻意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王剑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战时期山西佛教会会长,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王剑霓从小就从祖父那里听过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为寻找蒙山大佛,王剑霓踏遍了整个晋源的西山地区,甚至差点失足掉落悬崖,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而他最终认定当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剑霓在《地名知识》杂志上发表文章《“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轰动。
自从1980年蒙山大佛被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对大佛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湮没在尘土中的大佛端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残破的半截佛身仍然传达着令人震撼的庄严使命。
篇2: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
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篇3: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篇4:太原蒙山大佛游记 蒙山导游词概况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开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时期,净土宗始祖昙鸾、高僧慧瓒、以及净土宗开宗三祖师之一的道绰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在那很长一段时期,晋阳地区高僧云集,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名 “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经过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终于凿成。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传说,隋末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化佛满空,毫光数丈”,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李渊当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及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官长“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用了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特制袈裟两件,派专使驰快马飞送并州,给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天下。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知远留守晋阳,再次重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灵异!
中国蒙山大佛自问世以来,倍受皇家关宠,僧众喜爱,为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终于在元朝之末阁倾像塌,大佛的头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崩落。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从此埋没六百余年。史籍中曾记载蒙山大佛便已 “荡然无存”。
上世纪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馆工作的王剑霓参加地名普查时刻意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王剑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战时期山西佛教会会长,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王剑霓从小就从祖父那里听过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为寻找蒙山大佛,王剑霓踏遍了整个晋源的西山地区,甚至差点失足掉落悬崖,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而他最终认定当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剑霓在《地名知识》杂志上发表文章《“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轰动。
自从1980年蒙山大佛被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对大佛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湮没在尘土中的大佛端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残破的半截佛身仍然传达着令人震撼的庄严使命。
篇5:云蒙山游记导游词
暑假期间,爸爸妈妈带着我跟着旅游团去北京怀柔县云蒙山游玩。经过4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游玩的地方——云蒙山。听导游介绍云蒙山风景优美景色壮丽,更引起我对云蒙山的好奇心,真想早点看到它的真面目。
我们来到山脚下,仰望被云雾环绕的山峰,让人感到神秘莫测,犹如人间仙境。我们顺着人们走过的山路来认识云蒙山。山路两旁长着低矮的灌木,时时抽打着我的手臂,我小心地把它们拨开。山路很平缓,很容易爬上去。站在石阶上稍加休息,放眼观望周围的景色,山上的树木有的粗壮、有的纤细、有的高耸、有的低矮,高低错落,郁郁葱葱,多得不可计数。在陡峭的石壁上长着一堆野山菇,这使我喜出望外,灰白色的蘑菇大小不一很可爱。我想:“这些野山菇有毒吗?算了,还是不要打扰他们啦。”
我们继续往上爬,来到了半山腰,发现了一潭清澈的泉水,泉水清得能看见潭底的块块石头和枯烂的树叶。我把手放到水里感到泉水不光清澈也很凉爽。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环顾四周青青的山,清凉的潭水、千姿百态的石头、哗哗流动的泉水,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撩起泉水一颗颗“珍珠”和我的笑声一起飞扬。
我们继续往上爬,要找到神秘的云雾。山路越来越不好走了,我们手脚并用,终于爬上了山顶,刚从山脚下看到的云雾在哪里呢? 周围只有潮湿的空气,没有什么云雾。
我带着疑问下了山,云蒙山还被笼罩在云雾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爸爸给我解答了这个问题。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过“云蒙山导游词”
篇6:平邑蒙山导游词范文
平邑蒙山风景区位于蒙山之阳,境内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有"岱宗之亚"的美称。蒙山,古称"东蒙"、"东山"。绵亘75公里,面积1125平方公里。素有:"岱宗之亚","九州巨镇"之誉。
蒙山景点众多:利用整个山体雕刻而成的寿星巨雕,总高度218米,宽198米,是乐山大佛的3倍,作为世界现有的最大山体雕刻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0%,据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山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220万个/立方米,是北京生态中心的176倍,是大气平均值的4400倍,为全国之最,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因空气质量好,生存环境优越,周边长寿老人众多,又被誉为"东方养生长寿胜地";此外,鹰窝峰奇观、伟人峰、江北第一竹园、九龙潭飞瀑、白云岩道院、东蒙古道等景点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天宇自然博物馆,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矿物晶体、动物化石、动植物标本为一体的自然博物馆,藏品达39万余件……
平邑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景点众多。现有平邑蒙山风景旅游区5A级旅游风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九间棚旅游区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归来庄金矿地质公园两处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2007年4月,平邑县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并成功晋级二十强;平邑蒙山风景旅游区同时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归来庄金矿地质公园、九间棚旅游区均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二百强景区"。
蒙山属东南亚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美。龟蒙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5%,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于98年 3月份,对龟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和氧气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为蒙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220万个/cm3,是有明显生物效应浓度(>10万个/cm3)的20倍,是北京生态中心的176倍,氧气含量最高为20.98%,比北京生态对比中心高0.55%。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10万个/cm3,可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增强食欲,提高免疫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富氧资源,对龟蒙景区开发森林旅游、度假疗养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看了平邑蒙山导游词
篇7:云蒙山导游词
云蒙山位于洛南县城北15千米处的麻坪镇境内,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峰峦高耸入云,雾山横绕,萦回不绝如缕,故称“云蒙山”,又称“书堂山”。
传说山上有二洞,一猎人追鹿至洞口,闻有琅琅书声,又见另一洞口桃花似锦,烂漫异常,猎人奇之,乃以刀刻桃花为记,次日寻其处,满山树木均有字痕,而读书之洞已无从寻觅,于是又称“书堂山”。蜿蜒曲折的小道攀山而上,但见一路藤树丛生,荆棘处处,山花杂草相间,绿肥红瘦,美不胜收。山峦之上遍布参天巨松,松针翠密,遮天蔽日。步人林间,地上松叶厚积,松软如棉。四周阴湿寂静,幽宁怡人。至南岩,有水帘洞,悬崖奇险。登主峰,北望秦岭,群山连绵;南眺山脚下洛河,如银带曲折东去,于阵阵松涛呼啸声中将眼前美景尽收。山上建有庙宇,有祖师殿、圣母宫、玉帝殿、三清殿、关岳祠。殿依山建,院随殿设,古庙掩映松柏之中,浑然一体,若天设地造,古朴、幽静、典雅。每当天气晴朗,旭日初升之时,站于山头,纵目观望,可见华山奇峰林立,是为“云蒙观华”胜景;初晴时节,山上大雾弥漫,峰峦苍松,银装素裹,而山下却是桃花绽放,春光无限,是为“书堂雪花”胜景。
古庙山门外镌刻着“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门犹观雪中花”的对联,正是对这两大胜景的概括。云蒙山还有着奇异的历史传说,相传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游于此;汉张良兴汉灭秦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成思退,隐居于此;明真人孙碧玉曾结庐于此山,等等。云蒙胜景及悠久的历史,曾吸引历代之骚客徜徉于此,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清代张琛有诗云:“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但觉书声度,更无人亦行。苔眼白鹿伏,雪映绎桃生。寻人碧云路,不知秦晋名。”
篇8:蒙山大佛导游词范文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座落于蒙山北峰,远观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史书记载高200尺(唐尺,约合今63米),比西方认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却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处的开化寺,历来是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从北齐到元,历代统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齐历时24年建成,《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官内”。《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以唐国公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室毫光数丈”。《法苑珠林》载,显庆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大敕珍宝财物,由内宫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时,佛教高僧即现在日本最为兴盛的佛教净土宗师昙鸾,曾在开化寺(时称并州大岩寺)钻研佛法,继昙鸾大师后弘扬净土业的道绰禅师,最初也在此处精研经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溪水潺潺、鸟鸣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风貌,受到海内外宗教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
篇9:云蒙山游记导游词
今天是五•一节,微风轻拂,阳光明媚。我和爸爸高高兴兴地去云蒙山游玩。
云蒙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境内,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植被丰富,清泉长流,是有名的“天然氧吧”。这可真是一个旅游胜地,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山脚下搭起了高高的戏台,台下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彩旗飘飘。八点刚过,泰安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急匆匆地走上戏台,庄严宣布:“中国第三届云蒙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台下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山东梆子剧团粉墨登场,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东北二人转,东北大秧歌、赵本山和宋丹丹合说的相声、小品……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就连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也不停地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说:“OK!”
隆重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们踏上了登山的旅程。穿过一座青石雕刻的云蒙山巨大牌坊,我们开始爬山。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有头发花白、谈笑风生的爷爷、奶奶,也有身强体壮、欢歌笑语的叔叔、阿姨,还有躺在光滑的石凳上游戏玩耍、天真可爱的娃娃们,真是一幅美妙无比的春景游乐图。越望上走,山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我们的额头上也挂满了亮晶晶的汗珠。忽然,爸爸指着山路左边大石上镌刻的“风月无边”告诉我:“人生如登山,只有肯登攀,无限风光才能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赞许地点点头,和爸爸继续向上爬。
伴随着枝头鸟儿的欢唱,耳听着山涧泉水的叮咚,我们来到了古寨门。站在古老的城门楼上,任凉风习习吹过面颊,听松涛阵阵撞击耳鼓,优美风光一览无余,真惬意啊!经过短暂的停留,我们进入了一大片茂密的丛林,披荆斩棘,继续前进。猛然间,我的眼前一亮,原来前面光光的大石梁上铭刻着中国知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北方植物王国”六个红色大字,每个字足有一米多高,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在光石梁的前面矗立着一个高高的大土堆,上面竖起一块古老的青石碑。碑的正面刻着“齐军师孙膑之墓”,背面的小字记载着这位军事家的赫赫战绩。凝望着碑上班驳淋漓、残缺不全的字迹,脑海里浮现出这位“武圣”的悲壮经历,凭吊齐长城、古兵营的历史遗迹,在场的人无不怆然泪下。
“看,那是什么?”有人惊奇地喊道。循声望去,左前方的石崖上刻着“血箭崖”三个大字。在崖顶上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株像人大腿一样粗的万年紫藤,盛开着紫红色的花,特别鲜艳。崖下的导游兴致勃勃地介绍:“这片悬崖顶上生长的紫藤,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秋天,这儿的紫藤树叶全都变成血红色,把整个山崖都染红了,当地的人们都叫它“血箭崖”。我为紫藤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穿过密密的丛林,我们来到了青檀沟。站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青檀树下,让春风轻吻我的脸颊,一路的烦躁和疲倦一扫而光。有一棵千年青檀非常惹人喜爱,上面系满了人们祈福的红丝带,在微风中轻轻飞舞。我伸出双臂想和这棵千年青檀来个热烈的拥抱,结果怎么也搂不过来。我遗憾地向它挥挥手,艰难地向山顶攀登。
又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我忍不住振臂高呼,声音在崇山峻岭间回荡。极目远眺,群山连绵,江山如画。那漫山遍野都是绿啊,绿得逼你的眼,绿得让你感觉到生命的鲜活、春意的生机盎然。我完全陶醉在这如画的风景中了。我爱美丽的云蒙山,更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篇10:平邑蒙山导游词范文
平邑蒙山位于沂蒙山区,属于临沂市,海拔1100米,图为龟蒙顶,谢谢大家支持,
蒙山是我国4A级风景区,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天然氧吧,九龙潭,等著名景点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其中平邑龟蒙景区为6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因其状如神龟伏卧云端而得名,为山东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围绕主峰60%的山峰均在平邑龟蒙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东方养生长寿圣地、山东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十佳山岳旅游区和十佳自驾车旅游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即指平邑龟蒙景区。
巍巍蒙山,气势磅礴,风光秀丽,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大景观著称。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来蒙山,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盛夏之时,云蒸霞蔚,瀑流悬空;金秋时节,红叶如醉,硕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1998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蒙山平邑龟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上/立方米,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为休闲、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平邑县委、县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格局开发,多元化投入,全方位促销,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累计投入2.2亿元,用于完善蒙山景区水、电、路等服务配套设施和景点建设,建成了高218米、宽198米的标志性景点----蒙山寿星,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蒙山旅游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11: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