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精彩20篇)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6573

范文

994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500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做角、尝试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多媒体出示熟悉的校园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判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成功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尝试探究自己画角,教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认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伸,改变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比的教案青岛版的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2425 字

+ 加入清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同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改错题,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3、第三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图书连连串信息,变出加减法多道计算题,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集体批改,便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4、第四个练习我设计了两道聪明题,第一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引导学生计算时,发现规律,寻找捷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解题规律用不等于零的字母表示为①a1+b1=aba+b,a、b为互质数;②a1-b1=abb-a,a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这次五一长假,陈老师到舟山的普陀山游览了趟。一上码头,我在路标上看到了这样一组信息。

2、出示信息。(幻灯)

码头→前寺 前寺→ 佛顶山步行要 21 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乘汽车要 41小时 坐缆车要31小时3、师: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到达佛顶山,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你所需要的时间。

(板书得出): 21+ 41 21+31 41+ 41 41 +31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5)那另外3组的分数又叫什么呢?(异分母分数)揭示课题

师:xx说的不错,这类题目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相加减的方法。

(二)、尝试研究

师: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忙?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学生操作、交流、反馈(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1.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鼓励学生把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拼和成各种图形,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教师揭示以上这些工作实际上是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回顾以上过程 思考:整式的加减运算要进行哪些工作?

生1:“去括号”

生2:“合并同类项”

师生小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综合应用,

1.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教学例二 例2 求2a2-4a+1与-3a2+2a-5的差.

(本题首先带领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强调要把两个代数式看成整体,列式时应加上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三年级,教研,二年级,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例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知识点本身内容不复杂:本课的重点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学生已经通过读题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让学生列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理解题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时候,中间的过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还剩下的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义。书写脱式计算时,学生会有困难,最好用综合算式与脱式的对比,来发现书写的格式。最后得出:计算顺序不变,只是格式不一样。

还是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孩子法则理解发生了歧义,给出了明确表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先算加,再算减”或“先算乘,再算除”,不会算除了,可能就想到减了。

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算理。

2.通过分步与综合算式的对比体验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练习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算理。

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1.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探索方法。

(1)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教案优质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241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剖开得到的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 无数条 直径 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1、填写下表。

半径(r)

20厘米

7厘米

3. 9米

直径(d)

6米

0.24米

2判断练习,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自己的意见。(正确的举手,错的不举手)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2、画圆。

3、解释与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师: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四:结课。

师:数学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认真探究,善于发现你就能感受到美。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在同一个圆 半径--- --相等、无数条

中 直径-----相等、无数条

d=2rr=d/2

画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主画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按要求用圆规画圆的过程。

2. 让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3. 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画圆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一把、剪刀一把、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一)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圆,同学们会不会画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怎么样画圆。(板书课题:画圆)

二、自主画圆

(一)讨论:可以怎样画?再利用自己准备好的物品画圆。

(二)交流:交流自己画出的圆,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用圆规画圆

(一)师说:前面我们借助实物来描摹画圆,画出圆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为了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我们可以用画圆

的专用工具——圆规来画。

1.下面同学们先用圆规试画一个圆,然后与同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找两名学生说说如何画圆。

3.归纳画圆的步骤。(画圆的步骤归纳起来,有三步。)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板书: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板书:定圆心)

(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

4.请同学按要求画圆。(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出要求的圆。)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 2cm 的圆,并用字母 O、r、d 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 4cm 的圆。

5.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6.刚才我们画出两个位置和大小都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半径)

师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

四、试一试

(一)画一画: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

(二)交流:自己画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三)比一比: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比较大。交流圆心与半径和圆的关系。

五、做一做

(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第一题的要求画圆。

1.说一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二)在课本上按固定圆心、直径、半径画圆。

2.交流:如何根据直径画圆。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画圆,你都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2527 字

+ 加入清单

本课描写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感染中受到劳动美的熏陶。

二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本课通过对田家四季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的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学生会很有兴趣观察想象,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田家四季的特点,认识田家所特有的人文景色。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结合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来记忆儿歌;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田家农作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2.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难点

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农事有关的资料。

2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这四个漂亮的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大汗直流;可以让树叶变黄,瓜果飘香;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小朋友能告诉我这四位漂亮的姐姐的名字吗?(指名说)

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投影出示:春、夏、秋、冬)若“春、夏、秋、冬”四姐妹跑进田家,田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田家四季,领略田家四季的风光。(板书课题,读题)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研究性的问题,你们还记得吗?

生:让我们寻找田家四季,把田家四季带到课堂上来。

师:真好,那你们带来了吗?谁能让大家看看?

生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小眼睛真会观察,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一位作者也把他的观察编成了一首小诗,想听听吗?

同学们仔细听,我保证你一定会喜欢它。(课件:播放范读录音)

2.师: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3页,大声地读一读吧。不过,老师告诉你,有很多生字宝宝藏在课文里面呢,我想问问大家,当你遇见生字宝宝时要怎样做?(生自由回答:请拼音朋友帮忙,还要把它圈出来。)

3.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生字宝宝一个都跑不掉,全给圈出来了。现在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屏幕上,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现在咱们“开火车”来读一读。看哪列“小火车”准备好了?

这“小火车”开得真棒。咦,生字宝宝把小帽子摘掉了,这能难住小朋友们吗?(打节奏读)

同学们认字认得这么快啊,真了不起,我想知道这些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方法吗?

4.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季、肥

熟字加偏旁:蝴、粒

会意字:苗

5.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生字词语,以不同的形式朗读。

三、背诵课文

1.将生字宝宝放进文本中,同学们自由品读。

2.点名读,每人读一节,学生互评。

3.比赛读,评出“最佳朗读之星”。

4.背诵,评出“最佳背诵之星”。

田家四季歌

四季?春风?蝴蝶?插秧?耕作?黄金

身体?辛苦?初晴?棉衣?农事

麦苗儿?桑叶儿?喜洋洋?笑盈盈

1.会写10个生字。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3.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的美,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给农民带来的快乐。

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难点

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的美,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给农民带来的快乐。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初步了解了田家四季的美,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挖掘它的内在美。由于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较多,我们来进一步巩固一下。

出示生字卡片,通过领读、点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细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咱们把它们送回课文,再来美读课文。

2.小朋友们读得真美,田家四季的景色也很美,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春季图)请看,老师最喜欢(春天),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引导学生说出:春风、花儿、小草、麦苗儿、桑叶儿。

3.找找看,课文哪节是描写春天的?谁能读读这节?

引导:春天里,花儿、草儿都竞相生长,如果你是田家孩子,看到这些景象是什么感受?(高兴、兴奋、激动)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来美读。

4.发散思维:在春天里,你还知道哪些田家景物?

三、自学夏、秋、冬

在这三节当中,引导学生感受农民虽然忙碌,但却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在美读时,一定要读出农民心里的喜洋洋、笑盈盈。感受农民劳作的不易,教育孩子们要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四、仿写儿歌

1.同学们,作者将田家四季写得这么美,我都被你们的朗读陶醉了,那同学们是不是心痒痒了,也想当回小作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编几句儿歌呢?这样的话,我们读着自己写的儿歌就更自豪了。你愿编哪个季节就编哪个季节。

2.教师相机巡视、点拨。

3.让小作者自己上台美读自己的作品,评出最优秀的五首小诗,张贴在“光荣榜”上。

五、学写字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不但读得好,还能做小作家了,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不过老师还想再给你们一项挑战,有信心吗?

1.书写独体字:农。

2.提醒同学们竖心旁的笔顺是先左右两点,再写中间的竖。

3.指导学生,让他们自己说说还有哪些字书写时需要注意,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记牢。

《田家四季歌》是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识字儿歌,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田家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

教学时,我以情带学,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农民劳作的不易。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大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课件

(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信息

(1)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3)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四千零一十种。

(4)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师: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数据,你能写出来吗?

4.师: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么写?(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2.师:这里还有一条信息,读一读,“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信息,写出信息中画横线的数,一方面,可以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写法做准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人教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掌握角的正确度量

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人手一个量角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现有些学生比较犹豫)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1、 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察到了一些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这2个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都是50°,不同点是它们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2:它们边对应的内外刻度不同。

师:其实啊,我们主要看的是0刻度线,0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读内圈刻度,0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读外圈刻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角的度数。

3、 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题纸上题二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视)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

生:……(生边说量角方法,师利用投影仪展示量法,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题纸上的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下大屏幕上的两个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始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较下,到底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延伸: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在了解生活中有关打折优惠措施的基础上,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折扣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情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辩证、全面地思考、对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了解生活中有关打折优惠措施的基础上,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1、多种方案的计算。

2、合情推理。

多媒体课件一套。

1.谈话导入。

2、为学生创设到快餐厅看菜单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合算的角度选择套餐。

出示,如下图。

a套餐

原价:12.5元

现价:10.00元

b套餐

原价:11.8元

现价:10.00元

c套餐

原价:10.80元

现价:10.00元

(1)如果你去吃快餐,你选哪一种最合算?为什么?

(2)a套餐相当于打几折?

(3)b套餐也打8折,应付多少元?

实际生活中的打折多种多样,要反复计算、比较,才能够选择出最好的购买方法。

1.创设情境。

现在许多餐厅可以自己带饮料消费,餐厅的饮料可挺贵,要想合算我们不妨去超市逛一逛,买一些饮料再去吃饭。

甲商场 买大送小

乙商场 一律九折

丙商场 满30元一律八折

2.了解超市的优惠政策。

师:请你举例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优惠措施的?

生:买大送小就是买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前提是必须买大瓶的饮料。

打九折就是买100元钱的饮料现在只要付90元钱。

满30元打八折就是买饮料的总价必须达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 元不打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一)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二)利于学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自己领悟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1、下面各是什么角?

说出什么叫直角、锐角、钝角?

组成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

2、家在本子上画出直角(用三角板)、锐角、钝角各一个。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和角,如果把角的两条边改为线段,把角的两个端点连起来会出现什么图形?(三角形)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和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我们已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吗?(红领巾等)

(2)利于学具,动手做三角形,小组内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结合复习题,思考讨论:

①三角形是几条线段围成的?

②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巩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看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要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条线段,二是要看是否围成的封闭图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刚才大家找出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进一步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它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它们都有三个角,都有三个顶点。

再引导学生概括: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

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车的车架、房梁架等。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们来做一次实验。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框,让同学们拉一拉。

先拉五边形木框。(变形)

再拉四边形木框。(变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三角形不变)。

提问:通过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吗?(椅子腿松动了,可以固定一个三角形铁架)

1、说说三角形的意义、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定位在学生已了解物体排列的简单规律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的。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让学生在发现规律,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感受多种方法内在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体会数学的统一美,也使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感受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课件等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算题老师猜。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

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2)预设二:符号法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1、动物图文卡片

2、学生生字卡片

3、教学课件

二课时

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然后在逐句细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让学生记住读音。

1、读熟生字,词语。

2、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

3、编排保护动物儿歌?

1、老师出字谜。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猜一个字。(课件出示谜底“保”)

2、出示“保”的会意文字。

老师讲解:“保”单人旁像一个妈妈,背上背着自己的孩子。 “保”就是看守着,护着的意思。

3、给“保”组个词。

4、出示词语“保护”。

“护”是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和“保”相近。齐读这个词。

5、说说,什么需要保护?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拍手歌,讲的就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事。(板书:保护动物

2、老师读儿歌,学生打节拍。

3、学生给自己提出读书的要求。

(1)遇到生字怎么办?

(2)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

4、学生练读。

1、拼音、图、文结合,玩找朋友游戏

(1)拍手歌里藏着许多小动物,(师贴拼音,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kǒng què xióng yīng huáng lí bǎi líng

dà yàn jǐn jī lǎo hǔ xióng māo

(2)图文和拼音对照,找朋友。

动物们在哪儿呢?赶紧对号入座。(生上台贴图)

(3)读准字音,整体识记字形。

小老师带读难读的字音。

全班再齐读。

摘掉拼音帽子读。(开火车读)

2、归类识字

(1)小动物们不见了,你还认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

锦鸡 雄鹰 黄鹂

孔雀 大雁

(2)仔细观察说发现

仔细观察,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

认识“隹”(课件出示)

师:“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找找,哪些字带“隹”旁?(点读)

3、自主识字

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锦 鹰 鹂 孔 雀 鸡

1、词语送回课文再自由读文。师抽读,一人读一句。(老师及时正音)

2、全班打节拍齐读。

3、自主学文,质疑解疑。

(1)自己读文,读懂的地方画“!”,不懂的地方画“?”。

(2)交流:能用什么办法解开问号?

(3)学生自主交流,解疑。

(4)反馈学习情况。

问号解开了吗?怎么解开的。

预设:“伙伴”“翱翔”“会写字”“丛林”“嬉戏”

7、师小结

蓝天上雄鹰翱翔,丛林里老虎奔跑,竹林里熊猫嬉戏,大小动物都有家。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问号变成感叹号 “!”了。

1、看图读词

花团锦簇 孔雀开屏 雄鹰展翅

保护动物 杂草丛生 牢不可破

2、看图猜字。

(1)出示“牢”的古x写法。说说怎样猜出“牢”?

(2)生交流。

(3)师小结:“牢”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一间房子,房子里关着一头牛。在古代“牢”是指关牲口的地方,从“牢”的本意引出 “牢固” “牢记”两个词。(板书:牢记)

1、先观察,领会书写要领。

(1)第一个“牛勿”

以熊猫晶晶学写字,发现怎样正确规范地写好“物”。

(2)第二个“物”

出示晶晶重写的字“物”

生再点评。

师范写,生书空。

(3)出示“牢”

生点评。

师小结后范写。

(4)出示“猫”

学生给自己提写字要求。

生交流。

老师范写。

2、学生练写。

(1)学生读帖。(先看范字,不动笔。)

(2)动笔,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3)临写。

3、书写点评。

认真听,仔细看,根据老师的意思找出卡片,大声地喊出来。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保)

一只美丽的小鸟爱唱歌。(鹂)

做拍手动作。(拍)

屋里关着一头牛。(牢)

学鸡叫的。(鸡)

窗户的户加提手旁。(护)

描红描一半,小狗跑来看。(猫)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很多生字,还懂得了保护动物是件大事,要牢牢记住。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恭喜同学们满载而归啦!

1、从和丛多像一对双胞胎呀!你们也像这样给课文里的生字找找双胞胎,看谁编得多。

2、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拍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人教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165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评析: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通过主题图既调动学生开学学习的积极性,又在主题图的信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又注意引导学生在众多信息中注意搜索与分数乘法相关的信息,为本课时教学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_4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15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15+15+15+15=15_4或4_15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

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1/5_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

1/5_4表示4个1/5相加,4个1/5就是4/5。

(2)试一试。

4/5_2= 3_1/4=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口算(教师即时板书):2/5_2、5_1/7、2/9_4、2_4/5。

(4)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分数乘整数),根据刚才的计算,你觉得分数乘整数怎样算?

根据交流小结:分数乘整数,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教学例2。

(1)出示:3/8_2 。

教师:这个乘法会算吗?先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并适时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约分方法,并抽学生板书。(学生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不约分;先计算出结果再约分;或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这三种情况)

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针对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评价: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结合学生交流,老师强调:在分数乘法中,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我们可以先将整数与分母约分,再按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这样做,计算数据较小,计算更准确。

(2)练习:2/9_6= 1/2_3/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说计算与约分方法。教师展示一种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的错误方法,让学生辨析。

(3)学生再次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比较完整地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结合学生交流,小结方法:先看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能否约分,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评析:从整数乘法的意义自然过渡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通过意义探索计算方法,让数学知识前后联系更紧密。同时注重学生计算方法的主动探索,强调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自主建构,注重学生错误的提前预判。]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追问:1/8_5表示什么意思?

2.练习——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集体讲评。抽1~2题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分数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设计,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

抓住人物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

表达你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罗鸣亮分数乘法教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1.说出 、 、 米 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一)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 ”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大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1.明白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明白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白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大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2篇大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2篇。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好处。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大数的认识 。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明白什么?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这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教案。

【设计意图:透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透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样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那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样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透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忙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能够继续用计数器数,也能够采用其他方式大数的认识教案大数的认识教案。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大数的认识教案 文章大数的认识教案 出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能够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必须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课件,小棒等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