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班主任教学叙事故事【优秀20篇】

叙事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基本表达方式。将叙事的方法运用到教育生活之中便形成了教育叙事。教育叙事传入我国的十多年里发展迅速,众多学者撰写了教育叙事相关的论文、著作,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也纷纷发表教育叙事文章。本文是二秘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主任教学叙事故事,仅供参考。

浏览

5959

范文

1000

篇1: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简短 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小学,全文共 211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在教学中就是达成“三维”目标。《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朗读,表达;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想,发挥联想与想像,练习说、写。在抓好语文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默读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直接导入课文;

(2)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通过诵读品味,合作学习,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4)通过拓展资料,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 “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我们知道第三组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些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的一些方法。例如《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那么《想别人没想到的》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反馈交流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 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 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 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 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

(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

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8、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9、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看出来的?

10、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道理说出来。

12、 完整地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通过这个故事后,作为大徒弟和二徒弟非常不服气,纷纷要求师傅再出一道题,于是画师又出了这样一道题——画风,看看谁画的风大。

指名发表意见,假如是你准备怎么画这幅画?(学生画画、评画)

(五)、总结道理:

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推荐作业:

1、你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吗?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2、回忆一下你学习过的课文,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充气雨衣等故事,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

五、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很多 有限

二徒弟 许多 有限 }创新

小徒弟 两只 以少代多 (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语文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记录表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学了数的大小比较以后,在做练习的时候常常发现学生对这两种符号分辨不清,虽进行了强化记忆,效果也不明显。学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说的对,但写的不对,如说得是4大于3,写出来的却是4<3;另一种是写得对,读得却不对,如写得是4>3,读得却是4小于3。真是让人苦恼。后来在网上查阅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发现了许多有效地方法。

一是利用顺口溜。

“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通俗易懂,形象直观。

二是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大于和小于号。

左手出2,手心对自己,然后横过来,表示小于号;换成右手表示大于号。用手势表示很形象,学生在出手势的练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纵观老师们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形象直观。

是呀,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而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使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加注意,用心去设计教案,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准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主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上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班主任工作反思与感悟 高中班主任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班主任,教研,全文共 2917 字

+ 加入清单

从做班主任开始,我就感觉要把班级的卫生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学生要么逃避做值日,要么拖拖拉拉,要么敷衍了事。比如扫地不求质量,擦黑板只要看不到字即可。这些现象不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这个学期初,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在值日安排上动了脑筋。每一组值日生分成“教室扫加拖2人,倒垃圾1人,清卫角与报纸管理1人,教室外走廊、瓷砖、教室内前排地面粉笔头课课清1人,擦黑板及讲台整理1人,公共场地2人,值日检查及监督1人”共7个项目,轮到的小组做值日一星期。同时制定了《清卫条例》,要求轮到的值日生该严格按照条例值日。我以为自己考虑的很周到,但值日执行下来却不如人意。

第一个星期,地面打扫的学生头几天还比较认真,后来有所松懈。据调查,因为有同学给他出点子:“只要把各走廊打扫干净就好了,因为每个同学脚下的垃圾很难看到,随便做做就算了,班主任也不会那么空每天都来检查你的值日情况的。”不过,为了让学生形成好的劳动习惯,第一个星期我亲自抓值日问题,因此整个教室给人一种干净明亮的感觉。期间对劳动委员进行了耐心详细地辅导,也召开值日监督员会议。在第一个月中,班级的卫生还保持得不错。我以为我这回成功了,于是接下来我完全放手让劳动委员和值日监督员管理班级的值日。

有一天,我趁上课,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室,有几处并不整洁:清卫工具不齐,垃圾桶外面有纸团,个别学生座位堆着垃圾而没有垃圾袋。我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在课下直接提醒了劳动委员。但情况并没改变。经查明是劳动委员没有威信,有好几次,督促无效,但为了避免被我批评就亲自代值日生完成。我经过私下观察,了解到导致学生不听劳动委员督促的原因:第一、开始是提醒每一组的值日组长,但劳动组长没有做好,于是他又改为自己亲自提醒,时间一久,没有听他了。第二、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同学面前没有威信。第三、当他碰到挫折时,自己也放弃了,有一段时间干脆就不提醒了。这样只要持续一星期,就可前功尽弃。仔细一想,其实和我也有关系。他跟我反映过这样问题,并希望我能再次召开值日组长的会议,而我的答复是:“你是劳动委员,完全有资格召开值日组长会议,你去组织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可他没有再来找我。估计值日组长会议并没效果,最后怕被我说“这个工作怎么没有做好”而亲自打扫起来了。可这样做只会助长值日生的懒惰行为。

有一个星期天晚上,我到教室时已是5:50,发现值日生没有打扫卫生,我很生气,马上叫他们打扫,但没想到有学生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中写道:”老师,我总感觉你有些事情做得太极端了,比如做值日问题,把教室打扫得过得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天天打扫,特别是哪个粉笔擦,为什么非要弄得那么干净呢,我们高一的时候没这样,也没有感觉黑板看起来不舒服啊。还有,当你发现值日生没有做值日时,能不能不要马上就叫值日生做值日,因为夜自修已经开始了,这样会影响同学自习。”我觉得后面一点说得挺有道理,于是在班级里这样说:“同学们做值日一定要及时,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迟,如果下个星期轮到你做值日了,你就应该想好,星期天应该比别人早来,我希望下次不会再让我在夜自修开始了还让你们补做而影响了其他同学。”我的话并不起作用,又是一个星期天,情况类似——学生没有及时值日。这一次我就让劳动委员下课马上提醒,第一次效果不错。谁知道,星期天不及时做值日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下课都没有及时补上。我感觉除了我亲自监督其余都没什么效果。

终于有一件事情发生了,这一周是轮到王和鲁做扫地工作,他们两也是在星期天没及时把值日做好,因为是王很爱面子,让他马上补上,肯定不从,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我只是示意了一下,以为他们下课会及时补上。但第二节夜自修开始了,地面还是依旧。我忍耐着,希望他们只是忘了。在第二节夜自修快下课时,我在班级里提醒了一下:“这一周的值日生是忘记做值日还是值日没有做干净,希望明天早自修之前能够完成。”第二天上午,我上第一节课,一进教室,地面还是原样,我很生气,就说:“值日生中扫地拖地的同学怎么还没有将值日做好,这节课下立即完成。”其实王听了就不舒服了,或许他老早打算好就是不做值日。下课了,我马上叫他们把地扫好拖好,鲁立刻站起来开始扫地,王原地不动,看看我,就是不动,我说:“诶,王,快点扫地啦。”他涨红着脸还是不动,我走到他的身边,继续提醒,他还是不动,一句话都不说,理都不理。我气坏了,“轮到你值日你怎么不做?”“做过了。”“没有做干净,重做。”“做得干净吗?”“重做。”还是不理,我说了好几遍重做,他就是不动。于是我一气之下就说:“你做不做,我给你机会,我数三下,如果你做就算了,如果你还是不做,就停课一个星期。”结果他涨红着脸还是不做。后来了解到,他很想停课,他自己都不要在学校学习了。我这才清醒自己被利用了,也开始后悔当初在言语上没有太多思考。

在王停课期间,我针对这件事情,在班级里面进行了思想教育——《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培养教育》,告诉同学们:“要成才,先要成人。对这一件小小的劳动,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我们成人,成才的,非做不可,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或许,同学们不良劳动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次教育只维持了两三个星期。当时我感觉没辙,能做的只有不厌其烦地通过劳动委员提醒值日生们做好值日。

又是一个星期天,外面下着雨,同学们到教室之后又没有及时地做好值日,而黑板上劳动委员留着一句话:“请第六组的值日生做值日。”我看到了,忍耐着心中的不快,轻轻地对劳动委员:“你去提醒一下值日组长。”值日组长谢开始分配了,其中擦黑板的邱因病不在,于是叫高一点的俞擦黑板,俞一句:“我不想擦。”气得谢无奈,没再叫人。扫地的随便摸几下就结束了值日。我心里很不愉快,就接上一句:“做值日就扫地够了吗?其他的同学抓紧时间。”值日生这才陆续站起来做起值日来。

这回轮到纪委一组做值日。星期天及时做了,星期一我没注意,星期二没做值日,原因是值日生补物理去了;于是我马上提醒值日生:“要合理安排好值日和补物理的时间,不能不做值日,第一节夜自修下马上补上。”可是,结果没有补。我原谅他们了,没有追究。星期三,我担心值日生又忘记做值日,就叫朱带信给劳动委员提醒值日生值日。课还是没有做,地面上的污渍已经平平安安地待了两三天了。这下我忍不住了,说:“这一组的值日生不是一日三扫,而是三日一扫,所以这组值日生再劳动一个星期。”联想这个学期来的值日问题,我发现,值日安排方面均衡,擦黑板的工作量很大,随着天气的转冷,用水很冷,于是同学能偷懒则偷懒;公共场地根本不用清扫,学校的清洁工会扫,扫地拖地的与教室外面走廊的工作量也有差别。所以我计算了一下离放假的天数,重新安排值日,尽量做到工作量均衡。我安排26位同学擦黑板,每人擦一天;安排一位同学扫地加倒垃圾,范围是整个教室和教室外面走廊,每人扫两天;安排一位同学拖地加清卫工具整理,范围同扫地,每人两天。对于上一组不认真的同学我让他们打扫办公室。这样安排之后,这些天值日做得比以前好多了。

从班级的值日情况可以看出,班级的管理贵在持之以恒,要根据具体时间,具体天气而随时调整,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劳永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1个物体导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过平均分一个物体的经验,很快就想到一人一半或者每人分半块,进而顺理成章的引出半个就是二分之一。本课重点就是理解分数的意义,而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从二分之一入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本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二分之一的意义上。首先是从平均分一个蛋糕引出二分之一的含义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在前几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后面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仍然要不断强调平均分。经过教研室胡老师指导,我意识到学生在后期仍然不能完整的叙述分数的意义,是因为前面在认识二分之一的时候,学生的说没有到位,导致后期一直要反复强调平均分。所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说,说蛋糕的二分之一意义不够,还找了饼干和西瓜等实物的二分之一继续让学生说。

在让学生描述的时候,不仅停留在学生个别汇报,还要求学生同桌互说,男生说,女生说再集体说。通过这样的调整,在后面学生自己总结几分之一的含义时,基本不再需要强调平均分了。本课中,设计了2个学生活动,分别是用斜线画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以及利用老师给的图形找出几分之一。学生在活动中,动手画、动口说,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基本能够做到有结构的资源呈现,有序的互动交流。学生活动动静搭配,环节与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精心设计板书结构。

不过本节课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在教学二分之一的意义时,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其中每份这个概念没有突出强调一下,如果在结合蛋糕图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时,能够问一问学生,这一份表示多少?那这一份呢?进而再强调:哦,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那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会更加到位。

在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时,有让学生先讨论,提出猜想,突出矛盾,然后再让学生说明理由,教师再结合图形和生活,证明二分之一的确比四分之一大。这里在教学时可以再慢一些,可以给学生两个同样大的圆,让他们先涂色,再比较,然后再说两个分数的含义,那么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持续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透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基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方面,首先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光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透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个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一年级上学期是好处识字的关键期,不仅仅要求对课文资料熟悉,同时加强了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并透过一段时光后又对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到达识字的目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他的语文水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个性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能够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擂台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课前我要求每一天学生需预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开始阶段,教师不需要过早给学生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先行感知课文,那么这第一次的感受能训练学生的理解潜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错误,经过之后的共同讨论、共同订正、理解课文,都能够解决。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课文的感知和学习。课后要求不定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承上启下帮忙新知识的掌握。关注差异,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忙家长解决辅导上的难题,也同时认清自我教学上各个方面的不足。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愿意读了,课文中的、课外的故事也愿意读了,不仅仅增加了他们识字量,而且认识的词语也越来越多。组词训练不再是单调的了,总听到“我还有”“我还会别的”这样的话,课堂生动多了,有更多学生愿意展示自我。

要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次在作业中我发现有孩子已经在写日记了,由开始的一两句变成了一版、两版,于是我适时的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要她自我读出来,之后谁写了日记都进行点名表扬,鼓励。慢慢地写日记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写的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班主任教学总结报告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班主任,教研,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在指间流逝,还来不及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学期,转瞬间就在每一天匆忙的脚步声中结束了。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生的礼貌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

要求学生以四项竞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自我的礼貌行为,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告诉同学引起注意。安全教育是我晨间谈话的主要资料,如果安全出了问题,什么也得不到保障。我经常例举一些事例叫学生来分析。如一些安全案例及我们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我经常问他们:你和同学发生摩擦该怎样办你发现同学打架你怎样处理在学校里应当玩些怎样的游戏……等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打架对谁都没有好处,遇到事情应当冷静,告诉教师,教师会帮你解决,不要为了一时逞能而做错了事。当然,对于同学间发生的一些问题我及时处理,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慢慢地学生也就信任你了,也愿意跟我说心理话,我解决问题也就简便多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给后进生更多帮忙,以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年级要面临毕业考,所以学习是我们的一大重点。所以,本学期我有目的地的向同学们渗透了这学期我们的重要任务,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抓紧学习。我抓住了两个能够利用的时间:早自修和午间。早晨,我安排了班级里面比较有威性的班干部进行管理。要求同学们进入教室后就进行早读,或者头天放学前跟班干部说好作业,第二天早晨班干部再向同学们布置作业,这样学生就有事情做,而不致于吵闹。中午12:00要求学生进教室学习,有时让他们看课外书、有时上课,有时给那些后进生做最基础的训练。我觉得这学期的中午时间利用得比较充分,学生进了教室后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并取得必须的实效。我们班后进生也不少,并且这些同学基本上都是十分懒惰贪玩的,所以,我给这些同学换了座位,确立了同桌学习小组。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忙。对于这些后进生的表现我也及时给予反馈,对于有提高的及时表扬,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

三、进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并作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但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比赛,我们都会全心投入。因为经过活动或比赛,给了学生各种锻炼的机会,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也同时得到提升,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所以每次我们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半学期来,学校也组织了不少活动和比赛,比如说去溪口原动力学校,我鼓励同学们尽可能参加团体的活动,并作好出发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和思想动员工作,强调同学们应当有纪律性,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如学校的黑板报版面设计比赛,我尽可能让学生自我去实践,而我只是一些指导或提议。如竖笛比赛,我们利用了很多的课外时间进行练习,并要求参加比赛的同学到我面前个个过关。我期望我和同学们都能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管结果怎样。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汗水。

四、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觉得对高年级学生不妨民主一些,因为比起其他年级,他们要成熟一些,本事强一些,有什么事能够和他们商量商量,要多空出时间来,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话。不要摆教师的架子,像朋友那样和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乐于听你的,乐于帮你,乐于不给你添麻烦。这些感情投资,比等到学生犯错误大骂一顿效果要好些,学生能够理解你。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也有不少脾气倔,和同学、教师态度都差的学生,如袁旭东,戴欣伦等等。经过几个学期的感情投资,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提高,异常是我班的倔脾气也越来越会和你分享他的想法,遇事也更冷静了。

这是我一学期来做班主任工作总结,也是我四年来带这个班级坚持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明白可能还有一些班主任工作没做到位,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我想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会吸取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真诚对待事业,用爱心对待学生,用热情对待生活,用正义对待人生,把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师,教研,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故事三首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三年级,全文共 2352 字

+ 加入清单

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

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

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的三个妈妈,表现各不相同,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新课伊始,我出示《游子吟》这首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古诗,旨在拉近学生跟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做好前期铺垫,会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三个妈妈谈论儿子的心态是不同的,前两个妈妈在一个劲地夸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内心应该是得意的、骄傲的,而第三个妈妈则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她的心态是平和的。三个妈妈的话里儿子的特点与后文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指

导读好妈妈的话有助于理解文本主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

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

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在读完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后,我出示了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让学生读后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老爷爷?学生大多提出了“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我便顺势紧扣文本,让学生联系前文三个儿子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探究,得出“能帮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一结论。

总之,再次回头看自己的这节课,除了以上三点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外,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环节的设计值得商榷;指导朗读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课堂上的情感调控把握不准,以及对新的生成不能及时予以正确、合理的引导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让我懊恼不已,但我深知懊恼没有用,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个环节,

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寻找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反思三年级故事三首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有幸请到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先生来听我执教的《三个儿子》,结合张老师的评课和我自己的上课感受,我觉得收获是巨大的。

1、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个妈妈,看到妈妈们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在教学中我们不必给孩子讲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启发、点化、调动学生读书、感悟、交流的热忱,学得生动有趣,读得入情入境,说得真切真实就可以了。

2、在教学设计上,我着意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预习时学生提出问题的梳理,直接切入主题——围绕两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初步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围绕这两个问题,把老师的教成和学生的学成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教学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学生的学习也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

3、学生理解能力和进入问题(文本)的能力快:

原因是因为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孩子们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全班近半的孩子提出,第二个问题“……”,除了五六个孩子之外,三十多个人提出疑问,所以问题来自他们自己,是他们想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专心,学得开心。

4、教学的预设文本和课堂的实施整合得和谐而有实效:

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朗读、思维、说话都很不错,上课的情绪和发言很棒,全情投入。许多环节可以体现,如: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水桶很重?一般的孩子找到的都是第八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但是我们有一位平时学习一般的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第七段也写出了水桶的重,‘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说明妈妈们拎的水桶很重,走得很慢,所以老爷爷自然也跟着慢慢地走。”说得多精彩呀!那么细小的细节描写他竟能发现,可见这节课他学得如情入境。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这个时候你就是妈妈,你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的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发言真切的、积极的、精彩的。

5、在解决第二问题“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时,还可以进一步设计教学点,将这个问题挖掘得更透些。

6、不论是那种类型、哪种风格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必须要和文本高度一致,教师进入文本才是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这一点我需要努力,今天的状态只能说自己的状态界于文本和学生情感之间的中间地带。

7、在朗读方面,我也觉得张老师的提议很有价值,尽可能少读孤零零的引号里的句子,而是读有前后背景或指导语的.句群。

8、张老师还建议,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字词的认读,那么第二课时伊始就不要再认读词语,而是改成听写词语或看拼音写词语,也可以出现几组词(字),说一句(段)话,这样,字词的训练和落实更具有实效性。

9、在最后的写话环节,可以改进,不要提供几个词语,这样可能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将真正的训练弱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头的句子,让他们自由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简短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美术,教研,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对人的脸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设计表现一张“有趣的脸”。通过这样一种富有挑战与创意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难点是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我的设计如下:

(1)教师用暗色布包裹好装饰盘,让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猜猜是什么。提高学生的关注力,激发学习兴趣。

(2)看一看、说一说花瓶(盘)上的图案,初步感受“有趣的脸”的图案。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有趣的脸》。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有趣的脸与一般的脸的不同。)

(1)出示课件,欣赏名家作品。(感受不同材质、不同形式表现的“有趣的脸”,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

(2)出示课件,欣赏同龄人作品。(感受同龄人的大胆想象与创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

(1)用小镜子看一看自己的脸,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提问:怎样把脸画得有趣、好玩?

(3)引导学生做做“鬼脸”,再用小镜子看一看,启发学生想象。

(4)思考:结合人物的脸部特征、个性等,用联想、夸张的手法构思有趣的脸。

(1)作业要求:想象、创作一张“有趣的脸”。( )

(2)提示:练习中要敢想敢画,画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让部分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感受同学作品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动了脑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由于时间紧学生制作的作业大部分没有完成,因此没有进行交流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英语教学反思精选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在上英语课时,在最初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这一问题不容忽视的摆在我们英语教师的面前。显然,英语教学仅仅靠枯燥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是肯定不行的。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尝试创设各种情境,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画画、演演的情景中身临其境的学英语

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英语课时,学生们可能就会不停地用“Hello, Mi Zheng!”“Hello!”热情地向教师招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的热情似乎很高。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靠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对某种知识感兴趣,一是学生的情感心理的作用,二是外部条件刺激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唤起,最重要的是浓烈的学习氛围的创设。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其形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进入自主式阅读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因此,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画画、演演中学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教研,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教材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注意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学习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教材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本册教材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重视练习语文基本功,也重视课内外结合,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编写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后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

1、处理好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的问题

就教材而言,显得很枯燥,以前我会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这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很多很多的生活中的与6、7有关的话题。

2、处理好了情景创设的问题

本课开始引出小朋友喜欢的逛商店画面,从学生直接的对图像的兴趣转移到对数字的兴趣,初识6、7的乘法口诀。

3、在本课中体现合作学习

本课在指导学生编写口诀的时候,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编写的口诀并让记录最快的同学整理下来,每个人都很投入,争取以小组第一获胜。在指导学生记忆口诀时,又采用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就是让其他的学生分享别人的思维结果,请学生讨论如果忘记了其中一句口诀你可以有什么办法想出来,再请同学说说哪些口诀好记,哪些口诀不好记,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让学生在说明的过程中使其他学生跟着记住了。

1、课堂教学要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课是学习6、7的乘法口诀,在学习6、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有了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完全可以将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一些学习方法迁移过来,这堂课上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来,下次教学要深入考虑。

2、这节课的设计运用了很多集体备课中老师的设想,自己创新的地方很少。虽然是善于学习了,但是也要自己尝试改革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报告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做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的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只有开动脑筋思考,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道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画杨桃 教后反思

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作者先略写了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细致的叙述把杨桃化成五角星的事。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的思想方法。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是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路旁的橡树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掌握了本课生字词。理解了小村庄过去和毁灭的原因,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燕子专列 教后反思

学习完本课,学生对本课的重点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你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

翠鸟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课本中的生字,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验到了翠鸟的美丽可爱,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珍珠泉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了珍珠泉的美丽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荷花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在欣赏荷花美丽的同时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诗两首 教后反思

本科结合古诗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 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燕子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把握了燕子的主要特点,体会了文中精美的词句,培养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教师教学随笔简短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随笔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师,教研,乡村,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正式走上教师的岗位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每一天睁开眼我都会想起一位老教师的一句话:全情投入紧张的教师工作。

有一天一位同事说上课我看上去很老练,不像是新工作的老师。其实新教师的迷茫我也有,入职前的培训是我对爱山唯一的了解,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爱山的娃是很幸福的,但是作为爱山的老师是非常的辛苦。当时我只觉得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他们走过小学六年也就结束了童年时代,而学校是专门搞教育的场所应该为学生的童年留下属于他们自己记忆,以及他们和小伙伴们成长的痕迹。所以我每天为学生们跑上跑下虽然累但也是值得的!

可是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爱山的这一天,作为教师我们为学生做的太多了,当然我这并不是为自己推脱工作任务,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审视了一下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孩子们一天的学校生活每一步都有老师的陪伴,从晨间活动,到中午吃饭看课外书,再到下午放学出校门,每一步都是老师在陪伴,更确切的说是都有老师在监督他们的学校生活。我曾经尝试过,在我看班的时候故意的走出去,可是非常的不幸,我的宝贝们在我出去没有多长时间就开始乱嗡嗡的说话,自己该干的时候好像已近不知道是什么了。我不知道这样的陪着成长起来的小学生,以后能不够适应没有人陪伴的初中生活。我相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在家里是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日常生活的,而为什么到了学校却成了什么都干不好的小王子小公主了呢!

我更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小学生们似乎每天不知所以的在重复的简单的知识,难得的假期又被各种各样的补课班占据的自己的生活。成绩好点的初中生心理有一个大学的梦想,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流落到了各种各样的中专技校,有开始了不知道为了什么的枯燥的校园生活。而那些辛苦了好些年终于走进了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却要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残酷现实。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精英,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承载精英教育,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大多数的教师所从事的也都是普通的教育,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这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是我这个层次这个年龄不能解决也不能决策的问题。

关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自己的专业课方面,我自己本身呢是一名体育老师,因为有过7年的专业求学的路,见过很多位老师其中也不乏有一生致力于体育研究教学的研究生导师,和那些根本不配留在教室岗位上的教育败类。多种多样的老师最让我喜欢的是那些谈吐优雅,又能够精于自己专业的老师,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也会是自己这一方面非常熟悉的教师,说不定终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这一方面的教育专家。当然这需要我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吸收他人的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年级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小学,全文共 2495 字

+ 加入清单

“倍”在小学数学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很难教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今天应该如何教“倍”?其原因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对乘法意义理解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下面就“倍的认识”教学谈谈我们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基础。

从“倍”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主要是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与“倍”相关的乘法知识来理解“倍”。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对“倍”的认识是属于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同化过程的开端是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的理性认识。因此,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要求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比较丰富,所掌握的概念能形成系统。从学生学习“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倍”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定义概念,采用“2个3也可以说成3的2倍”,揭示“倍”的本质属性,给出了新的名称“倍”;(2)概念同化,学生利用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和新概念“倍”建立联系,使新概念“倍”和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得到融会贯通;(3)强化对“倍”的认识。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出“倍”的定义以前,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必须十分清楚。为此我们在给“倍”下定义以前,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使学生感悟到图中存在着丰富的“几个几”,而且还要使学生会用“几个几”来表述,再用“几个几”来比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在复习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也是在帮助学生用“几个几”来描述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这样教学设计不但在为学习“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了“倍”以后,用“倍”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做准备。可以这样说,在教学情境中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途径。

新教材支持“倍”的知识基础是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在分析学生获取新概念时又强调,学生要获取新概念必须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新概念和旧概念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是让学生沟通“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定义方式揭示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用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所以,学生缺少概念同化的经验,这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

首先,通过说图意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是,揭示了“倍”的意义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从黄带子和红带子中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倍”,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课件出示2朵红花为一组,红花有这样的3组),请你用一句话把图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以上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结果的学生会说“我看到一共有8朵花”;关注摆放形式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有4个2朵”;关注新知识应用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即2的3倍”。

这种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幅图的意义,能进一步沟通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几倍也可以用几个几表示,反过来几个几也可以用倍来表示,真正做到新旧概念融会贯通。

其次,还可以设计如下的操作环节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通过说图意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倍”,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用圆片来摆一摆“倍”,听清楚要求。

师:用小圆片摆4的2倍,那么应该怎么摆呢?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个新概念,首先是会表述这个新概念,正确表述概念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其次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学生要正确理解概念只是会表述这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正确的表象是学生正确建立概念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正确表述新概念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新概念。

(三)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加深对“倍”认识的关键

由于新教材是用“几个几”来揭示“倍”的意义,所以学生在获取概念时比较关注“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同一集合中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敏感,而对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太敏感。为此,在学生沟通了几个几与“倍”的联系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首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图中的各种倍数关系,还可以结合教材拓展学生对“倍”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倍”,现在就用圆片来摆一摆它,听清楚要求。

师:第一行是2个一堆,摆了这样的一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应该怎么摆呢?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把它摆出来。(生摆,师巡视。)

师:谁先摆好,就赶快拿上来,摆在黑板上。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生:老师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要求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2的4倍就是4个2,所以我在第二行摆了4个2。

师:这样摆的同学请举手。

师:刚才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了要摆几的几倍,可以想几个几。

师:下面我们在脑子里摆,并直接说出结果。

师:第一行摆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生:18个。

师:你说是18个,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也就是摆6个3,三六十八。

(四)结合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的同化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方法。

由于低段学生知识掌握不成系统,对概念同化又缺少经验,所以学生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手段促进学生同化概念。为此,当学生无法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倍”时,教师应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揭示“倍”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倍”。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借助概念形成的手段让学生摆一摆、拍一拍、猜一猜、说一说,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尤其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操作去理解“倍”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最新人教版《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新人,教研,设计,小学,全文共 3048 字

+ 加入清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初步懂得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能根据最后一段,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写自己的体会。

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1、出示一组词语,请女生读(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

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

2、出示另一组词语,请男生读读(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乐意吗?为什么?)

狼心狗肺、凶恶残忍、狼狈为奸、狼嚎鬼叫

3、如果把这两组词送给鹿和狼这两种动物,应该怎样送合适?你们还能说出关于鹿和狼的词语吗?

4、师:是的。在童话故事中,在大家的印象中,狼是凶残狡诈的化身,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是善良美丽的化身。所以一见到狼大家都很讨厌想消灭它,一见到鹿都非常喜爱想要保护它。这实在是我们传统当中的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20世纪初,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使鹿和狼之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5、出示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1)、读课题,了解题目的特点。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习过两篇带“故事” 的,一是《邮票齿孔的故事》,二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类题目中带有“故事”的两个字的课文在写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用一个故事来写,再揭示一个道理,当然有的道理有直接写出来,有的没有直接写。

(2)、质疑:那我们今天学的这篇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1、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什么故事?课文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

3)、请问采取措施后的森林、狼、鹿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2、反馈学习情况:

(1)、了解主要内容:

1)、让学生先说,再出示:这篇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杀狼护鹿,使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

2)、简介罗斯福。

(2)、揭示的道理: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从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过渡:美丽善良的鹿和凶恶的狼共存在葱郁的森林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可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鹿和狼,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示句子

他的措施使森林、狼、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森林的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勾画:描写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指名读:“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1)、读着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2)、理解:“松杉葱郁”( 松杉的颜色都是深绿,体形很高大形容树木葱茏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幽不见底 ) “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过渡。“距离今天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快速浏览课文。

勾画: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齐读。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过渡: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哪两个画面?(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植被减少、枯黄扩大)看着这样的对比画面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5、指名读,齐读。

(二)狼的变化:出示句子

过渡: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1、读课文,找原因。

点拨:谁是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善良美丽的鹿成为祸首,那它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读着这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之前的森林同样有鹿,为什么能生机勃勃呢?什么原因导致鹿增多呢?

过渡: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2、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3、当地居民是怎样残忍的猎杀狼的?读读第3自然段。

假设同学们当时就在猎杀现场,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想象,说一说。

过渡:狼的遭遇很悲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的无忧生活。

(三)鹿的变化

1、齐读4自然段。

经过25年的猎杀,森林里的狼所剩无几,他们只能躲在角落处苟且偷生。而人们得偿所愿。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自由王国)自由王国还可以说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

2、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生活呢?假如你是这自由王国里的一只鹿,你的自由生活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表达)

3、教师引导: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

教师小结:总之,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

4、于是,鹿的总数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25年前,鹿还只有四千多只,现在一下子猛增到十万只,是当年的25倍。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还是密密麻麻的鹿呀?

5、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两年之后,结果又怎么样呢?(森林里只剩下不到8000只病鹿)

6、讨论:鹿怎么减少的?(自己死了)

①饿死。为什么会饿死?

过渡: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②病死。(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蔓延?)

7、因此,短短的几个冬天,十万只鹿只剩下八千只,而且是病鹿。同学们,假设你是那8000只病鹿中一员,你的症状是怎样的,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多么悲凉的画面!得到保护的鹿一样未能幸免悲惨的结局。惨痛的事实面前,人们终于醒悟了。

1、引读7自然段。“狼吃鹿看起来残忍…”

2、引导理解:狼吃病鹿,控制了疾病,保护了鹿。狼追鹿,让鹿更强壮。而强壮的鹿又跑得飞快,使病弱的狼又饿死了。这就达到了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同学们,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和谐共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如果天平的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3、《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板书:保护)“保护生态环境”齐读,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四、延伸讨论

1、同学们,鹿想当这个“祸首“吗?它们有这个本事吗?真正的“祸首”是谁?

过渡: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让鹿“与狼共处”吧,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2、阅读“引狼入室”,再次体会鹿和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道理。

五、小练笔: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吗?请拿起笔写一写。(2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大全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内容较多。现行教学情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内容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试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

三、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总之,今后我要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量少留下一些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师,教研,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5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5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4、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圆周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指出:“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非本质东西(如圆的大小,纸板的颜色,测量用的单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论圆的大小,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形成了概念。

5、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

二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2、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概念学得扎扎实实,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那些地方有这些平面图形。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进一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

学习数学仅仅是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陶罐和铁罐》的第二课时。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调温和些,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学生的表演绘声绘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我学习到,体验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作为新课程教师的我,还要不断刻苦钻研,看更多,听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学习中充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