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州市概况导游词(20篇)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崭新发展的城市。下面是二秘网带来的郑州市概况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浏览

6708

范文

516

本溪概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为重工业基地、山水工业之都,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这里矿藏丰富,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拨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中国国家地理》在“选美中国”中这样赞美本溪水洞。铁刹山、关门山、五女山等风景区秋季枫叶火红,给本溪涂抹着眩目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诉说着高句丽的历史;努尔哈赤享受过的温泉寺,如今已是疗养观光的胜地。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区号:0414,邮编:117000,地处辽宁省中部偏东,北距沈阳84公里,南到丹东193公里。区划: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个区和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面积934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52.30万(市区91.90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民族。辖平山等4区及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2县。因市处本溪湖而名。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怀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7℃,1月均温-13.6℃ ,7月均温23.6℃。沈丹、溪丹、溪辽、溪田铁路纵贯境内,沈丹、丹霍、溪辽、本桓等干线公路与市内支线公路连结,可通邻市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锡、锰、钼、钴、金、银及石灰石等 。是著名的煤铁之城 ,以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驰名全国。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本溪钢铁公司,成立于1905年,主要产品有生铁、钢、钢材、铁矿石、机制焦炭等。工业部门还有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林地43.23万公顷,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山楂、猕猴桃、梨、蕨菜、人参、鹿茸。名胜古迹有本溪水洞、铁刹山、五女山高丽都城遗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断桥残雪游记 杭州西湖断桥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当时是一座石桥,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使游人平添浪漫佳趣的是,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当年就在这里相会。现在的断桥,是一九四一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欣赏西湖雪景,断桥独有情钟。

断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断桥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

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意向言《断桥残雪》,或言月影也。

还有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广西概况导游词1000字 广西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普陀岩 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侧, 高4~10米, 宽6~9米, 深15米, 面积约120平方米。普陀岩南北对穿, 高敝通透, 形如三角卷蓬。地面为斜坡, 有25级石阶, 分3级坡降, 中设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虚楼, 曾称碧虚洞, 楼早废。

永泉 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 是一个像米臼一样的天然石穴, 深约30厘米, 里面有积水, 即使在大旱之年, 也永不枯竭, 可能与地下水源相通, 用以沏茶, 清甜适口。

飞来石 桂林名石, 在普陀山西北的寿佛洞南侧, 原听月亭故址旁, 因石无根, 传为飞来之石。高6.4米, 呈倒圆锥形, 上大下小。顶平, 四周凹凸不平, 上有“堪语”二字, 为清人余心孺所刻。

朝云洞 位于普陀山西半山腰, 南有寿佛洞, 宽敝若厅堂, 洞口西向, 高3~6米, 宽3~4米, 长45米, 面积157平方米。朝雾迷漫时, 云凝洞口, 故称朝云。洞开拓于明代, 太虚和尚修磴道, 并于绝壁处建楼阁。洞口有清诗刻两件。

碧虚阁 在普陀山七星岩口, 因阁中函碧虚亭而得名。阁高7米, 面积270平方米。碧虚亭为宋代建筑, 早废。1956年在原址重建, 1974年拆除改建, 1979年建成两层游廊式亭阁。旋梯而上, 上层游廊连接大小不对称的两座游亭: 在大亭中, 可以看到城市远景; 在小亭中, 可以俯视七星岩内景。碧虚阁建筑, 构思精巧, 吸收广西三江程阳桥与桂林“吊楼”的民族、民间建筑形式, 亭与阁层层挑出, 增加轻巧感和架空效果, 突出了“碧虚”这一主题, 被建筑界誉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范例。

曾公岩 原名冷水岩, 在普陀山东南, 与动物园相邻, 曾作七星岩出口。岩高4~20米, 宽5~50米, 洞府, 岩前有石门, “屈曲而入, 则流水横其中, 碧乳垂其上, 周环四视, 其状如雕镌刻镂, 殆出于鬼工而不类融结者也”。源于地下河的清流, 穿岩而过, 溪水冰冽, 所以也叫冷水岩, 这是它不同于别的岩洞的特色。洞口留下宋刻10余件。洞壁有“岩洞就是学校”、“敌人在轰炸, 我们在上课”等标语。抗日战争期间用作防空的岩洞比比皆是, 反映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抗战决心和必胜信念。

寿佛洞 位于普陀山西麓, 高3.4米, 宽6.4米, 深8.5米, 面积约54平方米。明代创为寿佛庵。庵前建栖霞寺。《临桂县志》载: “顺治八年(1651), 楚僧浑融和尚乃建为栖霞寺, 起藏经阁、听月亭, 殿宇楼堂, 备极宏丽, 山水绕环, 竹树掩映, 为一府胜游之地。”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 后毁于战火。

弹子岩 在普陀山北麓, 洞口高敝, 宽14米, 高6~9米, 宽4~8米, 深65米, 面积280平方米, 呈弧状。郦道元《水经注》说: “山甚及溪, 中有石若丸, 自然圆珠矣, 故山水即名焉, 验其山有石窦, 下深数丈, 洞上深远, 莫究其极。”宋淳熙间(1174~1189), 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刘谆, “买地为圃, 隔桥筑亭, 仰观岩石, 如坐冷泉, 对飞来诸峰, 遂为桂林胜游之最”。壁间有宋代石刻多件。

留春岩 在普陀山北麓, 南距弹子岩50米, 高3.5~4米, 宽3~5米, 深18米, 面积69平方米。岩前一片平野, 春回大地, 满眼新绿, 令人留连。岩名取其“留取春常驻”之意。留春岩景色平平, 宋人梁安世等在岩壁留下的《乳床赋》, 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论述钟乳石成因的科学论文, 指出“泉春夏而渗流, 积久而凝……以岁而计之, 十万年而盈寸”, 很值敝开。岩前有平台, 宋代曾建楼阁, 供地方官员视察春耕之用, 所以取名省春岩。宋刘希旦《省春岩》诗:“省春岩畔点春衣, 傍洞山泉浸洞矶”, “泥燕不来灯光寂, 野鹭孤飞带落晖”。写出了省春岩宁得游人赏柳。

双忠亭 在灵剑江葛老桥北, 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 用以纪念明未殉难的瞿式耜、张同敝, 故又名“双忠祠”。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 增加了浑融和尚、性因和尚和义士杨义等牌位。抗战期间被毁, 遗址尚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云南景点概况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戏、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彝族火把节

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

密祉龙灯盛会

全村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抬着灯具到村外的井边或河水源头烧香磕头,又唱又跳,耍龙舞狮。

元宵节踩街文化活动

踩街文化活动自1990年开展以来,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全八街镇4.2万人,20__年参加活动的近3万人,很受百姓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的湖南概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萧瑟的秋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清脆婉转的鸟叫。这绝对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那“它”是什么呢?它是一首献给美丽崀山的自然赞歌。

崀山,栖之于灵动秀美的新宁。如空谷幽兰,飘逸着新宁的些许空灵,浸染着新宁风情的诗意,傲然展现于世人眼前。崀山,集千年日月之灵气,沉淀千年岁月之清幽古雅,风貌怡人,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实有“世外桃源”之风味。

崀山的魅力在于什么呢?大家肯定都会说是它的怡人之貌,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其实,崀山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清新脱俗的“灵魂”和壮丽的“外貌”的完美结合。这两者相互结合,使崀山更具吸引力、更加迷人、更加神韵。

辣椒奇峰,一线天壁,又有夷江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艾青曾这样赞誉崀山:“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风光赛桂林。”这是世人对灵动崀山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肯定。崀山,融灵秀的山水、清新脱俗的“灵魂”,以及世人的肯定于一体,闻名于世。

沧桑岁月如夷水般潺潺而流。空谷的岁月总是永恒,千年的轮回只在瞬间!梦里依稀,又回崀山。激动的心情无法掩饰,听着《寻梦崀山》优美的旋律,依恋如许,思绪漫浸心头。崀山,似乎从存在的那天起,就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似曾相识。我似乎曾在一个烟雨清晨走入崀山,散怀山水,流韵竹木。

崀山,新宁一方的山水佳境,椒峰奇特,天壁窄险,夷水潺潺,清脆片片,薄雾冥冥,烟雨蒙蒙,如诗如画;江水潺潺,鸟鸣喳喳,树叶沙沙,风声呼呼,如歌如泣。风吹过山林拂动瑟瑟“琴弦”。空气中都能嗅到清新湿润的灵气。花香、水香、树香交融弥漫,漫步在扶夷江畔,我心悠然,仿佛置身于天外。

缠绵的细雨所织起的飘渺幕幔,从山谷中飘来的雾一样的烟岚,使山水、花草在虚无飘渺间灵动。清脆欲滴的崀山在雨中轻奏天籁,恍若仙境。烟雨中的崀山诗意而空灵,在细雨蒙蒙之中我真正体味到了纯净清新的崀山。

夷江如玉带蜿蜒而下,江畔有卵石叠垒。雨点落在水中溅起的丝丝涟漪。给予人无限遐思。

崀山,轻扬着独特的清幽纯净,浸染着灵动清新的怡人之采。崀山,你的恬静淡定,你的洒脱飘逸,你的清纯空灵,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求的境界吗?今天的我愿意停下跋涉的“脚步”,让心灵静然融入“灵动崀山”。宁静中让灵动的崀山在我的心海投下明澈的倒影。灵动崀山,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向往!我愿在每一个花之夕、月之夜、雪之晨,可以沐清韵临风,看闲云淡淡,赏夷水潺潺,听细雨霏霏,嗅花香点点……

我爱崀山!爱她的空灵之“魂”1秀美之“貌”。总而言之,它的一切都值得我去爱,值得我去追寻!我愿为它—灵动秀美的崀山付出自己的所有。

此时此刻,我不是在写一篇普通的作文,而是在写一首献给灵动秀美的崀山的壮丽赞歌。

愿崀山永远空灵秀美,清新怡人;愿祖国更加灿烂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抚顺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6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 :

大家好 ! 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被誉为关外第一陵的永陵,十分荣幸有缘成为大家这次永陵之行的导游,愿我的导游讲解能使大家满意。

永陵是清朝祖陵,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最初称兴京陵。清顺治八年(1651年)扩建,八年后,改称永陵。陵寝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遥望烟囱山。真可谓是群山拱卫,众水朝宗,独标名秀,风水宝地。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顺治五年 (1648 年 ) ,清世祖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 " 肇祖原皇帝 " 、福满为 " 兴祖直皇帝 " 、觉昌安为 " 景祖翼皇帝 " 、塔克世为 " 显祖宣皇帝 " 。事实上,这四位 " 皇帝 " 生前在历史上并无太大建树,只能说是子孙们对祖先的崇敬。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 9 次亲来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大典。

永陵陵园最初并没有修建殿堂楼阁,建筑均为青砖青瓦,肃穆庄严。随着清王室的强盛,这座清王室营造最早、安灵最多的陵园也日趋完善。康熙十六年 (1677 年 ) ,永陵改建,青砖青瓦变成了红墙黄瓦,陵园的规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现存永陵古建筑群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 11000 多平方米。永陵是满族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988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 年 7 月 1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下面我们将逐一参观。

[ 下马碑 ]

游客朋友们,我们此刻正行进在由黄沙铺成的 800 余米的参拜道上,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竖立在陵寝正前门 1 千米处的两座下马碑。两座下马碑相距 120 米 ,碑上用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刻着 : 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永陵建陵之初,下马标志为木牌。乾隆四十八年 (1783 年 ) ,年近七旬的乾隆皇帝最后一次东巡祭祖,于新宾境内的夏元行宫传下圣旨,将盛京三陵原有的木制下马碑全部换成石刻的下马碑,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座下马碑。永陵作为清王室的祖陵,下马碑更显得神圣而庄严。

[ 前官院 ]

经过参拜道,我们来到了陵寝的第一道门户 " 正红门 " ,也叫栅栏门,俗称前宫门。这是一座硬山式通道门,共 3 间,每间有两扇对开木制栅栏门,颇具满族祖先的生活特点,不禁使人联想到满族先世依山傍水、联栅为城的古老生活习俗。长达数千年的部落生活,使满族的祖先们具有了强烈的疆土意识,以山为寨,联栅为城,便是这种疆土意识浓重的缩影。作为清代陵寝建筑的鼻祖,永陵之所以要用木制栅栏门,意在怀念祖先创业时那段艰难的岁月,教育后代子孙要守好祖宗创立的江山。乾隆皇帝在 ( 乘马过兴京再咏 ) 一诗中赞美说 :" 赫图阿拉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 ";"奕叶钦堂构,艰难尚克知 "。300 多年过后,这6扇朱漆栅栏门坚挺依旧,风采依然。栅栏门在国内皇陵建筑中极为少见,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一绝。请各位随我通过正红门,这里是永陵的前宫院。大家看,我们脚下是 3 条条石甬道。这 3 条甫道与永陵的正红门、启运门一样,曾经是清代皇权的象征。正红门、启运门均为三间门,正中为神门, 左为 君门,右为臣门。与门一样,陵内的条石甫道也是 3 条,中为神道, 左为 君道,右为臣道。神门与神道是陵内所葬清王朝 6 位祖先之 " 灵魂 " 行走的,其他人、包括皇帝均不得由此出入。皇帝祭祖时要走君门,随从则走臣门。祭祖时要用芦席在门前搭盖帷幕,将神门遮挡起来,避免看见此门,以示对祖宗的崇敬。今天,永陵的神门、君门、臣门与神道、君道、臣道对游人已经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它已成为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过道门。我们通过它可以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出出进进、来来往往,游进现实中的历史,再由历史走回现实。请前行几步。与其他清代皇陵相比,永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陵多葬,君臣共陵 ; 二是前面所提到的,葬在这里的四位皇帝生前在历史上并无建树,只是因为子孙为帝而贵,被清王朝追封为 " 肇兴景显四祖 " 。我们现在看到的 4 座碑楼,就是肇兴景显四祖的神功圣德碑楼。碑楼的建筑风格均为单檐歇山式琉螭瓦顶,飞檐斗拱,前后石券门。原始的满族人有 " 祖孙父子生同居、死同域 " 的传统,而后世的满族人则讲究 " 四世同堂 " 。清王朝的 " 肇兴景显四祖 " 辈分不同长幼有别, 4 座碑楼却式样一致,在前宫院内一字排开,坐北朝南,东西并列,给人以不分先后大小、不讲辈份高低之感。对这种排列,乾隆皇帝在 ( 恭渴永陵 ) 一诗中写到 :" 制因汉氏修园氏尊拟周家号古公。”由此可见,永陵的四祖碑楼是仿照汉人的陵寝所建,并按照古代士大夫阶级的宗庙制度排列。其顺序是以神道为起点,按中长次幼,左长右少排列。具体地说,在神道的左侧是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贴木尔即肇祖原皇帝的功德碑;神道有侧是其曾祖福满即兴祖直皇帝的功德碑 ; 最东侧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即景祖翼皇帝的功德碑 ; 最西侧是其父亲塔克世即显祖宣皇帝的功德碑。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历朝皇帝生前死后都为自己建造了单独的陵寝,这样,永陵的 " 四祖碑楼 " 也就成了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绝唱。永陵是关外三陵中历史辈份最大、建筑规模最小的一座陵寝。尽管如此,这里值得一看的东西却很多,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也不少。请大家走近四祖碑楼,先来看看坐龙。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永陵坐龙。它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浮雕,龙首狗身,共16 条,分别盘坐于 4 座碑楼前后石券门左右两侧的石壁上,两只前爪直立撑地,尾部卷坐壁底。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所见过的龙,其姿态或腾或舞或飞或盘旋,似乎从未见过龙像狗一样坐着。那么,坐龙究竟有何历史典故呢 ? 狗是满族祖先的崇物,龙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满族的祖先因游牧、狩猎而崇尚狗,称其为天龙,又传说狗曾救过努尔哈赤的命,这样将龙与狗合为一体,坐龙便诞生了。坐龙作为祭祖中的一种偶像向人们暗示着清王朝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大家请看, 4 座碑楼内各立石碑一尊,这是 " 肇兴景显四祖 "的神功圣德碑。 4 座石碑规格一致,高 6.12 米 ,宽 1.48 米 ,厚0.5米 ,建筑形式相同,当然碑文的内容各不相同。碑文由御笔亲撰,用满、蒙、汉 3 种文字刻写。驮碑的这个动物叫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它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寿命长而善于负重,所以古人在建筑中大多用它来驮石碑。碑楼内的 4 座石碑是在北京郊区刻制而成,然后才运到这里。顺治十二年(1655年),当时没有火车和汽车,马车又载不动这 4 座石碑,那么它们是如何从千里之外被运来这里的呢 ? 据说那是在冬天,先将 4 座石碑泼上水,让石碑结成冰陀子,再将冰花子放在沿路铺设的圆木上,用杠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撬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这一宏大的历史过程,试想,北京距新宾有千里之遥, 4 座石碑运至新宾历经了多长时间 ? 上千里路程,会有多少血泪,该有多少故事?请各位转过身来看,正红门东侧的 5 间房是祝版房和齐班房。祝版房是存放祭祖祝版之所,齐班房是守陵人员的住地。正红门西侧的 5 间房为茶膳房和涤器房。茶膳房是当年制作祭祖供品的场所,涤器房是洗涤祭器的地方。在四祖碑楼的后面我们同样看到东西两侧各有配房 3 间,东为果房,西为膳房,是当年用来存放祭祖用的果品和茶膳的地方。

[ 方城 ]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启运门,又称内宫门,是方城、宝城的门户。那么这道门为什么叫启运门呢 ? 据永陵 ( 大事记 ) 记载 : 顺治八年 (1651 年 ) ,清王朝封永陵后的山为启运山。十年后的1661 年,又命名永陵方城门为启运门,永陵享殿为启运殿。 " 启过一词的解释就是 " 起运 " 。封山、殿、门为 " 启运 " ,当然是说清王朝的好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即光启鸿图,肇兴帝业,开先裕后。了解了" 启运 "的含义后,我们再来看看启运门。启运门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琉螭瓦顶建筑,面阔 3 间,进深 2 间,两侧有袖壁。每间有对开朱漆板门 2 扇,每扇门板上装饰着九九八十一颗染金铜钉,并备配有一个兽面铜门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数字以九为大,九是皇家御用数字,皇帝称九五之尊,所以皇家的门上有横九、竖九、共九九八十一颗铜钉,而文武百官自家门上的铜钉则要随官级的大小而增减,逐次排列,可见封建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 !请各位抬头看,在启运门与后面的启运殿上,各有一条螭吻被宝剑刺在门脊与殿脊之上。传说螭吻是龙的二儿子,生于大概生性凶猛,且能喷水成雨,有灭火之威。用螭吻来做防火镇灾之物,这种做法古已有之。不过,这里的蠕吻又有所创新,加入了政治内容。启运门上刺住螭吻的宝剑,剑柄是两个火焰圈,内里嵌了字,东边的火焰圈中镶 " 日打字,西边的火焰圈中镶川月 "毛日月合为明,这里将日月拆开。永陵扩建之时,清王朝刚刚入主中原不久,顺治皇帝担心江山不稳,于是便在这里将日、月拆开,意为破了" 明 "朝,并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大清帝业。另一层含义是启运门脊形如一条长长的扁担,含有清王朝 " 肩担日月,一统天下 " 之意。让我们再来观赏启运门左右两侧的红墙,因其位置如同衣服的袖子开在两边,故又称 " 袖壁 " ,也叫顺山红墙,是前宫院与方城的隔断。红墙内外对称建有 4 组国内罕见的大型砖雕龙壁" 五彩云龙 " ,龙姿优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样的稀有艺术珍品是怎样完成的呢 ? 龙,先被工匠雕在泥坯上,烧成砖后再按砖的编号拼凑图案。砖雕 " 五彩云龙 " 工艺独特,其精雕细刻之技令人叹为观止,砖与砖在墙山的组合之艺更让人折服。虽然历经 300 多年风雨侵蚀,烈日曝晒,至今仍保持原样。进入方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启运殿,它是永陵的中心建筑,殿内供奉着四祖皇帝及皇后的神位。请大家进殿参观。这4座大暖阁是康熙元年(1662 年 )所设,暖阁内各有宝床一张,宝床上除被褥外设小神拿一尊,拿内供奉皇帝、皇后两块神牌。暖阁的排列顺序与前宫院四祖功德碑楼相同,每座暖阁前摆放龙凤宝座各一对,上置神位。每组宝座前各设香案一张,用来摆放祭器供品。启运殿是昔日清王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每年都要举行大祭 4 次、小祭 22 次,终年香火不断,供品不绝。道光九年 (1829 年 ) ,道光皇帝来这里祭祖,曾留下龙褂一件。在道光皇帝之前,乾隆皇帝曾因自己年事已高再不能东巡祭祖,而将两件龙袍分别留在福陵和昭陵,叫守陵人逢祭日挂出来,替他向祖宗尽孝。显然,道光皇帝是在效仿祖宗。道光皇帝执政后仅东巡祭祖一次,由于清王朝日渐衰落,他行色匆匆,并从此结束了有清以来的这项盛典,成为清王朝皇帝东巡祭祖的终结者。请各位回过头来看看永陵内最小的一个建筑物──焚帛亭,又称燎炉,青砖修砌,立于启运殿前,是大祭时用来焚烧祭文、祝版、制帛的场所。其设计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空旷的方城点缀得生动活泼,当代的游客将这里比喻为 " 活人向死人邮递信件和钱币的邮筒 " 。焚帛亭看上去远不及陵内其他建筑豪华,但它却是永陵建筑中的一个文化点缀。永陵内的建筑皆以启运殿为中轴线,左右相衬,东西相配,在这种汉族建筑的布局中,惟有焚帛亭孑然一身,不成双。它仅 3 米 多高,既不妨碍其他高大建筑,又以其青色与周围的红墙黄瓦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体现出满族建筑风格的特色。启运殿东、西两侧的建筑叫配殿。东配殿主要用途是在启运殿大修期间,暂时取代启运殿供奉四祖神牌,举行祭典,平时用来储藏祭器。西配殿内尊藏着乾隆皇帝御制的( 神树赋 )卧碑。请大家随我来看看。传说,永陵宝城内曾长有一棵神树。当年,努尔哈赤的祖父曾将其父福满的骨匣寄存在树上,骨匣竟然长在树里,于是在这里修建了祖陵。乾隆十九年 (1754 年 ) ,乾隆皇帝来永陵祭祖,作 ( 神树赋 ) ,又于 4 年后御笔亲朽,全文刻石立碑于殿内,诏天下,告后人。 ( 神树赋 ) 碑面为青色,底座上刻有二龙戏珠、祥云、海水等多种纹饰。碑文竖书, 500 多言,队满文合壁书写。颂其树 " 非松非柏,根从天上分来,想银河之历历,种岂人间所有…… " 。意思是说,此树绝非人间所有,它吸取着银河水生长,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无限的幸福,我们则要把这天赐的福气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乾隆皇帝以树为赋,目的是告知天下 " 君权神授 " 。大家看,放在展柜里的这段榆木,就是当年那棵 " 神树 " 死后留下来的一段标本。

[ 宝城 ]

绕过启运殿就来到了宝城,宝城又称 “月牙城 " ,呈八角马蹄形。这里就是陵寝的墓葬所在地,清王朝的 6 位祖先就安息在这里。明清皇帝的坟家称宝顶,容纳宝顶的城则被誉为宝城。永陵宝城宽 20 米 ,纵深 18 米 ,三面有青砖高墙环护,加上前面有宏伟高大的启运殿作门面,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宝城分成上下两级平台,上层的 3 座宝顶,中间的正中龙脉葬着兴祖福满,左面是景祖觉昌安,右面是显祖塔克世 ; 兴祖的右上方有一小块平地,下面葬着肇祖猛哥贴木尔的衣冠。值得一提的是,景祖、显祖所葬均为尸骨罐,两位祖先是在明万历十一年 (1583年 ) 古勒山大战中,同一天被当时的明朝总兵李成梁误杀在古勒城,尸骨最初葬在赫图阿拉的南山,后迁到东京陵。下层平台东面葬着努尔哈赤的伯父武功郡王礼敦,西面葬着努尔哈赤的叔父格恭贝勒塔察篇古,因为没有被追尊为皇帝故葬在宝城的下层。在陵寝的 5 座宝鼎中,只有兴祖福满之墓是惟一的原葬,其余四座是清顺治十五年 (1658 年 ) ,由辽阳的东京陵迁到这里。永陵兴建之初,在兴祖福满的墓前,生有一株巨大的古榆树,这棵树就是后来被乾隆皇帝追封的 " 神树 " 。据说明朝末年,祟帧皇帝发现辽东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就像有 100 条神龙在腾云驾雾,他就从南方找来一个风 水 先生,到东北来破除龙脉,风 水 先生带领一班人马来到东北,在山上挖沟,割龙首 ; 在山头上压小庙,镇龙气。一连破了 99 道龙脉,只剩下一条离地3尺的悬龙,破不了。风水先生想,既然是悬龙,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不破也罢,于是就回京城复命去了。恰在此时,努尔哈赤的祖父在长白山的部落被打败,他背着父亲的骨匣走到这里,天黑找到一个小店要投宿。店主人见他身背着骨匣,说什么也不让进店。无奈,他只好来到龙岗山脚下,见有一棵大榆树,树干离地 3 尺分权,便把骨匣放在上面,然后再去住店。没想到,第二天来取骨匣时,却发现骨匣长到了树上。他借来一把斧子,想砍树取匣,大树竟流出了几滴血来。他找来一位风水先生,风 水 先生说 :" 这儿是一块风水宝地,前有苏子河相照,后有龙岗山相依,龙岗山上有 12 个龙脊,你家里将有 12 代皇帝可做。天意不可违,你就把骨匣葬在这里吧。 " 努尔哈赤的祖父就把父亲的骨匣葬在了此地,然后回长白山将部落迁到了这里。前面说的那条悬龙,就伏在这棵大榆树上,后来的清王朝果真出了 12 朝皇帝。这段传说意在宣传 " 君权神授 " ,为清朝皇帝的统治制造舆论。同治二年 (1863 年 ) ,所谓的 " 神树 " 被一场大风刮倒,最后枯竭而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小榆树,是 " 瑞榆 " ,它是新宾满族自治县成立后永陵人在此种下的,如今它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一派方兴未艾之势。各位游客,永陵的参观到此结束。临别之际,再一次感谢您的光临。希望您有机会再来,祝大家旅行愉快,吉祥如意。

看过抚顺导游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蓬莱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93 字

+ 加入清单

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益州天府”的大功臣,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 都江堰鸟瞰

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垒山脚流到一座孤立的山头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这边走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长堤的头部叫鱼嘴,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叫宝瓶口。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嘴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就是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都江堰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其设计和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二王庙

二王庙座落于玉垒山麓,是纪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字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郫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来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二王庙后殿,现在塑的是李冰夫妇的神像。由于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早已将他们神化了。二王庙当然应该是指李冰父子,但我们其实李冰并没有儿子。但是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们都希望他有一个英雄的儿子,李二郎这个人物也就由此而产生了。李二郎这个人物的原型可能是跟随李冰一起治水的年青人。李二郎代表的不是真有这个人,也不仅是治水的年青人,而是代表了所有和李冰一起治水的堰工的形象。

摩崖雕刻着历代积累的都江堰维修治理的经验总结,字句精炼,涵义准确,很有科学价值。比如:这是岁修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

"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加高,这"深淘滩"的"滩"指的是风栖窝(也就是飞沙堰对面淤起的浅滩)的一段河床,在每年枯水季节岁修清淤时,要深淘。深到什么程度呢?最早水下埋的是三个石人马,以前以涨水不过肩部,水枯时不低于人的足部为标准。现今淘滩,以看到四根卧铁光标准,这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的九十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见四根卧铁就行了,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

安澜桥

走出二王庙,看到的就是都江堰,也就是岷江的内江,架在江上的铁索桥,就是著名的安澜桥。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勾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 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

鱼嘴——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是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部分。鱼嘴主要起分水作用。形似鱼嘴的堤坝,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由于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内低,再加上正有一个弯道,所以鱼嘴分水后在春耕季节江水流量较小时,主流就有约60%的水流入内江,首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用水。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一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难题。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

六、平潦旱"。鱼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之一,它发源于我省松潘县境内,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在弯道产生的游流,会将下层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层,大部分便自动被带入外江一边而不进内江。鱼嘴正处于"正面取水’"侧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从这里排走,大大减少了内江淤塞之害。

现在的鱼咀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在从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笼护堤。就是用川西盛产的竹子编成长长的竹笼横置坝边,里边塞满河边冲积的卵石,一笼接一笼,一层连一层,造成了坚固耐冲又不积水的堤坝。就地取材,方法简易而效果极好。 紧接鱼咀的这道长堤叫金刚堤,每

年内江淘河起来的泥沙就用来堆积加固堤坝,既保证内江护岸,又解决了泥沙的出路,这就是岁修"三字经"上说的"挖河沙,堆堤岸"。

飞沙堰

金刚堤尽头处成了下个斜坡,然后是一道矮坝,就是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堰修在离堆之侧,是一道低坝,堰顶距河床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内江泄洪排沙。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从飞沙堰一齐流出去。"飞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仅溢洪还能排沙。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特大洪水时,从鱼嘴分进内江总干渠的流量可达宝瓶口流量的四倍。 75%的内江水可从这里泄出。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它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在飞沙堰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约15%。鱼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占5%左右了。 瓶宝□

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进水量饱和(约700 立方米/秒)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这种稳定的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等都产生了特大效益。宝瓶口旁的这小山叫离堆。选择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是极其科学的。它使内江水经过一段流程后水势便于控制,水质进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独立的离堆顶托江水,创造了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宝瓶口的瓶颈效用。保证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说,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决定了整个渠首工程的布局。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设计出这样妙绝古今的水利枢纽工程,的确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云南省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64 字

+ 加入清单

〖致欢迎辞〗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aaaa级景区——望天树观光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为各位提供景区的讲解服务,我将尽心尽力的把望天树景区最美最独特的景观介绍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游览中能配合我的工作,非常感谢大家!

〖水上风光讲解词〗

望天树景区是中国唯一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是北纬21度最后一片绿洲,这里有占全国1/4的野生动物和占全国1/5的野生植物。是中国唯一从水、陆、空全方位深度体验热带雨林的景区;是世界上直接以热带雨林标志性树种——望天树命名的景区。望天树景区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最典型、最完美的杰出代表。这里有世界上最高、最长、最精彩刺激的空中树冠走廊;有“东方亚马逊”之美誉的南腊河热带雨林游船观光。整个景区游览时间约为3小时,下面我们将先从水路开始亲密接触神秘的热带雨林风光。水路游览全长约4.3公里,时间约18分钟左右。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的左(右)手边这个雄伟的建筑就是我们景区的雨林水上歌舞餐厅,是目前版纳地区最大的看台式民族歌舞表演餐厅。在歌舞餐厅里您可以边就餐边欣赏原生态的歌舞表演。印象丽江以雪山背景,而我们的水上歌舞餐厅以南腊河和热带雨林为背景,汲天地之灵气,取自然之大成。每天定时表演两场大型水上歌舞表演。环境气氛非常的舒适,服务周到,菜系品种多样。而且服务员都是很漂亮且能歌善舞的哨多哩,这里可以容纳一千人用餐。餐厅主要经营南腊河生态鱼,当地农家土鸡,森林里的山茅野菜和傣家风味餐等。还可以根据您的口味烹制出您喜爱的各种美味佳肴,让你大饱眼福和胃福。(新增加)

好了这条美丽的河叫做——南腊河,南腊在傣语中是“茶水”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茶水之河”,也是勐腊的母亲河,勐腊也是一句傣语,意为盛产茶叶之地,茶乡或茶水河流经的地方,勐腊是西双版纳历史上名声最响的茶乡,在说茶的汉文史籍中载有的滇南六大茶山:莽枝、倚邦、攸乐、慢撒(易武)、曼砖、革登其中有五座茶山都在勐腊境内。大家知道吗!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曾经有一条像“丝绸之路”一样闻名于世的古道?那就是——“茶马古道”,从这条茶马古道上把我们的普洱茶运到天南地北和海外,听——那马帮的驼铃声依稀还回荡在我们的耳旁。所以我们西双版纳当之无愧是普洱茶的故乡,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

南腊河属澜沧江的支流,澜沧江流出境外就是有名的湄公河了。它在越南的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在20xx年南腊河里发现了极其珍贵的动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的生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还早几亿年,它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只要有一丁点污染,它就无法存活,所以它的活体极其罕见,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由此可以证明,我们南腊河的水质是非常好的。沿河而走,“两岸青山遮不住,一水碧流伴君行”平静的水面宛如优美的傣家少女展开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岸边的雨林茂密,物种丰富,而特别值得一题的是,在雨林的深处有一个鼷鹿的养殖基地。鼷鹿是世界上最小的偶蹄动物,大小形似兔,体长42—48厘米,尾长5—7厘米,体重1.2—2千克。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中活动,有时也进入农田。夜行动物,主要在晨昏活动,多单独活动。行动十分灵敏,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以植物嫩叶、茎和浆果为食物,也吃青草。它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渐危。仅分布在西双版纳勐腊。

所以我们这南腊河的风光,很像亚马逊河的景色,在水中还不时有一些枯树和一些被水淹没却没枯死的大树屹立在水中,因此又称它为“东方的亚马逊”。

在景区的周边,生活着傣、哈尼、布朗、彝、瑶等少数民族,值得一提的是特少族群,如排角人、补过人,20xx年才鉴别为哈尼族,克木人、阿克人20xx年才鉴别为布朗族。在我的左手湖的岸边有一个叫广南里的寨子。他们是哈尼族的支系—爱尼人。爱尼人居住的房屋多是“干栏”式竹楼。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煞”(平房),另一类叫“拥戈”(楼房)。“拥煞”是一种地棚式建筑,是一种原始古老的民居建筑。这种住房大多建在斜坡上,一半是地平面,一半是铺竹笆楼的内室。这种地棚式竹楼适合山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即冬暖夏凉。“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它的建筑形制与傣家竹楼基本相似,一楼一底。爱尼人的节日众多,主要“嘎汤帕”节、“耶苦扎”节和新米节。

大家注意看,在河的两边种植了很多的橡胶树。那大家知道橡胶树的来历吗?在公元1492—1520xx年哥伦布以特使身份先后四次率领船队出海,在登上美洲大陆,航行至达希岛时,他看到当地土著玛雅人正进行传统的体育活动——争抢一种一拍就能跳起来的球。他感到很稀奇,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想做这种球的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它一定对人类有很大的用处,于是,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经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那种材料是用从一种树上流出来的胶汁制成的。那种树最早生长在亚马逊河地区,与其它多种树木杂生在一起,面积不下五六平方公里。当地的红种人称那种树为“流泪树”。在返航时,哥伦布带回一颗橡胶树种,献给了支持他航海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这个消息传到了许多国家,使种植橡胶树的研究和试验不断取得进展。据有关世界橡胶历史的资料记载,巴西是最初研究成功并向世界出口天然橡胶的国家。为了保持对这一新产品的垄断,巴西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禁止任何人携带橡胶树种出国,违者处以重罚。当时虽然有很多人千方百计携带橡胶树种出境,但都难以逃过巴西当局的检查。1876年3月14日,好运落到亨利·维冈先生的头上,他在塔帕若斯河与亚马逊河交汇处的圣塔伦,秘密地将大约7000颗橡胶树种通过亚马逊河漂流出去。后来,他把这些种子带到英国伦敦的丘园进行育苗,其中有2397颗种子发芽。试验取得成功后,他又把20xx颗橡胶树苗运到斯里兰卡的哥伦比亚市栽种。此后,橡胶树被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热带地区广泛栽种,栽种面积至今已达700多万公顷。从此,人们称这些橡胶树为维冈种橡胶,其原因就是维冈先生使橡胶树种传遍了全球。20世纪40年代,世界各国的植胶专家均把北纬17º以北和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视为“植胶禁区”。而西双版纳所处的位置是北纬21º—22º之间,海拔多在六、七百米以上,海拔五百米以下的地方极少,明显属于“植胶禁区”,但得利于炎热、潮湿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培育出了许多抗风、抗寒的高产品,成功改写了“植胶禁区”的范围,并在北回归线附近海拔900米以下的西双版纳大部份地区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如今,橡胶产业已成为西双版纳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橡胶是多年生林木,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产胶年限30年以上。从种植到割胶需要七年,第八年开始割胶。橡胶每年4—11月开割。这边一亩橡胶地种30棵橡胶,一棵橡胶一年收入大概160元左右,一亩一年收入大约4800元。这边有香蕉花和“橡胶花”之说。香蕉花是指一道菜,橡胶花指人。也就是指家里有很多橡胶树的姑娘。如果家里有20亩橡胶树,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如果娶一个这样的傣家姑娘,那你们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南腊河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鱼赶摆”。勐腊县南腊河素以鱼多闻名,不仅有鲤鱼、鲢鱼、鲫鱼、乌鱼、大头鱼,还有我国独一无二的面瓜鱼。南腊河有一年一度的鱼盛会,当地称之为“鱼赶摆”。“赶摆”即赶集的意思。鱼赶摆地点在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处,时间是每年初春桃花盛开的时节。太阳偏西,河中的鱼便蜂拥而至,一对对,一群群,一片片,直搅得水涌浪翻,发出“哗哗 ”的响声。有的鱼儿竟然向着河边猛冲而上,落在无水的沙滩上,“飞”上岸边的鱼越来越多,以至垒成了堆,成千上万,颇为壮观。每到“鱼赶摆”的时候,正是两岸居民捕鱼的大好时机,附近村寨男女老少齐出动,用手捉,用鱼网捕,用捞兜捞,人人都是满筐满箩。捉来的鱼,条条都是肚子胀鼓鼓的,原来鱼肚内都是鱼卵,鱼儿是为排卵才汇集到这里来的,因澜沧江水冷而浑,而南腊河水暖而清,形成供鱼产卵的温床,所以才出现每年一次的“鱼赶摆”奇观。

大家知道版纳第一汤是什么吗?(提示游客和我们南腊河的鱼有关)那就是臭菜煮鱼汤。自古以来“臭”在人们的眼中均是是贬义,提起臭字,人们就会作呕,避而远之。但在热带雨林中确实有一种气味很臭,而且浑身长满刺的野菜,人们把它叫做臭菜,它的臭却不会让你掩鼻、不会让你呕心,不会因为全身是刺而让你避而远之,反而会让你喜欢它,不顾刺的伤害去采摘它,这是因为用它做的汤和臭菜煎蛋这两道菜会让你感到臭的新鲜、丑的美,臭到极致,臭出了新感觉,臭出了对“臭”的新认识,难怪有人说它是臭鲜一颗菜也就不为怪了。

对于臭菜,西双版纳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傣族小伙子因长得不太雅,并带有残疾,虽然已过婚龄,还未成家。一天下河捕鱼,按照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无论傣族或哈尼族(爱尼人),也无论是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如果你是一个好猎人、好渔夫,生活的强者,出门前,除了带少许的盐、辣椒和米外是不带其它多余的东西,这些多余的东西也包括我们汉人认为必带的锅碗瓢盆,这些猎人或渔夫无论在野外生活多长时间都不用忧虑。各种野生动植物均是他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这一天小伙子捕了不少鱼,并把捕回家的鱼分给同村的人吃。中午已过,小伙子在河边的小树林烧起篝火,用芭蕉叶铺成桌子,不一会香喷喷的烤河鱼、包烧鱼、包烧鱼杂、竹筒煮鱼、鱼剁生……还有各种生菜摆满桌子,小伙子刚准备了享用丰盛的鱼宴,不远处传来优美的歌声,小伙子闻声看去,是一个婉如天仙的“哨多哩”(傣族少女)在小树林边采野菜。优美的歌声和飘香的烤鱼使得两个年轻人互相张望,这时危险正向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一步步逼近,一条眼睛王蛇从右边向小伙子发起攻击,毒液喷射在小伙子的脸上,小伙子的眼睛不仅看不见,而且疼痛难忍,昏死过去。哨多哩看见后冲了过来,不紧不慢的从芭箩里拿出一把刚采的野菜,即臭菜,在小伙子的鼻子前摇晃了几下,小伙子苏醒了并睁开眼睛,哨多哩用她那传神的眼睛示意小伙子不要动,此时只见哨多哩拿着臭菜,提着竹筒煮鱼走到篝火边,将竹筒鱼汤煮沸,把臭菜在汤里翻滚几下后,把臭菜煮鱼汤端到小伙子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喝下,小伙子从未喝过这么鲜美的汤,此汤天上没有,地上也仅有此一汤,小伙子越喝越觉得鲜美,发出了人间少有的鲜汤一碗的感慨,喝过后全身充满前所未有过的力量。小伙子非常感谢哨多哩的救命之恩,哨多哩也向小伙子吐露了爱情之意。此时小伙子觉得自己长得太丑配不上哨多哩的美丽,不愿意连累她,跑到河边准备投河自尽。此时,清清的河水映出了小伙子英俊的身影,秃顶上长出了黑油油头发,满脸的麻子不见了,背上的背锅没有了,在动一动脚,脚也不瘸了,小伙子激动不语,一头扑到哨多哩的怀里。两个人用他们的鱼宴拜了天地,举行了婚礼,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生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儿女。

臭菜煮鱼汤的故事传开了,人们为他们祝福。在当地做汤时,都喜欢放上臭菜烹饪,菜的颜色,味道会更加鲜美可口。从此臭菜煮鱼汤变成了版纳第一美汤。当人们喝这道汤时,除了品尝汤的鲜美外,更是对一段爱情故事的回味。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信不信有你。就这样,这道傣家名菜就流传了下来,现成为版纳第一汤。

伊丽莎白.飞利浦亲王到傣家做客,好客的傣家人应这一道汤招待尊贵的亲王,亲王喝了赞不绝口,说出真是世间第一汤的感慨。

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吊桥,它叫回岗吊桥,过了桥就是瑶区了。瑶族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之一,据20xx年统计,人口208073人。瑶族迁入云南,基本一致的看法,起于唐、元,大量进入云南在明、清。瑶族有蓝靛瑶、过山瑶、板瑶和红头瑶等支系,自称繁多,他称不下2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统称瑶族。瑶语大多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少部分属苗语支(布努语)。瑶民一般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当地人口较多的民族语。瑶族本无文字,却十分重视文化学习。史籍记载:瑶人“男女皆知书”、“父子自相传习”,道教传入瑶族地区后,产生了一种“方块瑶文”,由汉字和仿汉瑶字构成,其记录的语言,绝大多数是瑶汉混合语,用七言诗体写成宗教典籍。由于瑶族居住分散,迁入云南时间先后不一,受封建经济影响程度不同,因而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也就不一样。居住于地主统治区的瑶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当地民族大体一致。居住于边远山区,则相对滞后。瑶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旱地、茅坡地和箐地,水田极少。经营粗放,甚至刀耕火种,收成甚微。男子服饰单调,着黑色和深蓝色衣服,衣料都是自织粗厚白布,概用蓝靛浸染。蓄发盘髻以红布或青布包头。妇女服饰则满身花锦,鲜艳夺目,地域不同,衣着打扮差别较大,但都比较靓丽。瑶族民居为瓦房和草房,建房全寨帮忙,不计酬劳,仅管便饭,民风非常纯朴。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择偶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并行,多以对歌的形式选择配偶。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及水、风、林、猎神。瑶族殡葬有多种葬式,一般土葬,勐腊蓝靛瑶实行火葬,男、女入殓前各有一套规矩。红头瑶老人则先行木棺土葬,三、四年后再掘棺火葬。瑶族节日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类过汉族的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等。另一类是过本民族的节日,如每年正月全寨要举行“祭龙”,同时祭献谷魂、谷子娘娘保丰收。要进行“扫寨”赶走鬼魂保平安。此外还有“祭风”、“祭雀鸟”、“祭雷公”、“祭春夏秋冬”等等,盘王节是整个瑶族统一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和活动,深刻地反映着瑶族朴实的理想和追求,并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云南的瑶族是一个民族风情非常纯朴的民族。这在瑶族的婚恋中,展示的更为突出。瑶族的婚恋形式有两种,一是父母包办,二是自由恋爱,后者为主流。自由选择配偶,主要通过对歌的方式进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对歌规则。比如,同村寨青年男女不能对歌;老人在场不能对歌;双方不得单独或在僻静的地方对歌;自己家中的人更不能对歌。这些规则源于瑶族氏族外婚的婚姻准则和纯朴的民风。在部分瑶族地区,互赠信物时,姑娘要咬伙子的胳膊,越咬得狠说明越有缘。这样浪漫的定情方式,不仅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绝无仅有,在世界各民族中也十分罕见。瑶族的婚姻盛行说媒,即便是通过对歌选择的情侣,也必须通过说媒定亲。这同汉族婚配“媒妁之言”的情况大体一致。但奇特的地方在于,说媒时男家请的媒人向女家求婚时,必须送烟叶一包或青烟一片,即所谓“问烟”。这样的民俗是否因为“烟”借代“姻”,双方有缘结为婚姻,至今无有定论。总之,只要女方的父母接下烟时,则表示同意求婚。如果退回烟叶,则表示拒绝。世代相续的“习惯法”,是瑶族维持家庭婚姻生活的准绳。简单明白纯朴得饶有兴味。比如男女私通,如被发现,处置的办法是请“瑶目”杀鸡为之“洗脸”认错;如果女方怀孕生子,一般即结为夫妻。对婚外恋等各种不道德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置惩罚办法,但总体而言比较宽松,也十分仁道。只有屡教不改,多次重犯才重罚。寡妇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并且可以改嫁,不存在汉族“从一而终”那套封建桎梏的束缚。如系缺嗣者,财产由原夫兄弟平分,但寡妇可以带走属于自己的私房物,相对也还照顾部分妇女的利益。农村公社的社会遗存,社会生活的相对封闭,民族品格的善良与耿直,受外来影响少等,这是瑶族包括婚恋风情在内的民风纯朴的根本原因。

这座桥还是电视剧《末路天堂》的拍摄基地,是继《士兵突击》后,导演康洪雷又一新作。其中《士兵突击》中班长张译、连长张国强和气质美女罗海琼以及《疯狂的石头》中饰演盗贼“黑皮”的黄渤等明星都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身影。

在我们前方的那个塔叫通天塔,早期的时候这里是科学家们用来观察雨林情况的场所,后期通天塔也对游人开放,无数游人在上面可以尽情俯瞰到热带雨林的神奇魅力。但是现在考虑到通天塔的年代问题,已经禁止对游人开放了。不过大家不要泄气,我们可以去到更安全、更刺激的世界第一高树冠—空中走廊上聆听热带雨林的天籁之音。

好了,各位团友们,船马上就要靠岸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注意自己的安全依次下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青海概况导游词 青海省博物馆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青海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湖内岛屿: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沙岛

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

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风光旖旎的青海湖中,有一个国内外闻名的鸟岛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憩着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以及玉带金雕等猛禽,戴胜等攀禽和百灵、云雀等各种小鸣禽近二十种。根据鸟类专家的估计,这里禽鸟的总数在十万只以上;而其中的鸟岛(小西山)和三叉石(孤插山)又最为著名,因为在这聚集着保护区鸟类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您有幸去实地观光一下的话,那才叫您大开眼界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概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39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在现们我经上已东线了高速路,和大公不一陆,样海没有南显明城的结合乡,一出带城是就阔广原的。野论无把目你转光何向,这方到处里是都色绿,不到看寸一裸的土露,地小和草木绿油油的树,向你表它们快达乐的情心来,游旅的友不朋仅眼绿了睛,也心的绿。

朋友们,海南岛林森盖率覆高51达.%6,远远出全国超平均值的13,%被称“绿色为珠”明,海南旅游来朋的友感觉最服的舒是我便的眼们睛和鼻子,睛眼看到的都所是绿色蓝和色,子呼鼻吸到的都清新是的气。这里的山水空美,不是语之可以形言容,需的要我们大家自用己去体会心:树椰是大挺拔高的、美珊瑚是柔五软光色十的美南、山世音是观爱慈态富的美黎村是、原始朴古美、蛋民是劳动的强的顽美,国泰红艺是人身材艺术的美朋,友们海南,缺不美,缺少的是少美对发现的。

说到我美想起了苏东就和坡佛和尚的故印。苏东坡喜欢事佛印和尚辩论和却总,辩不赢。也有一他次们下棋时的,苏东坡突候说了然一句:“师,你在我的眼大象一堆里屎!”谁知佛印狗尚和不生并,气只微微是笑了地一下道,了“阿弥声佛陀施主,您,在我眼的里是一却金佛尊。”东坡非常得意回苏家诉了告他妹苏小妹妹,苏妹小也一是才女,她个想了说:“想哥,你又哥了输,佛看印你是尊金一佛,是那为人因心中有佛家;看人家是一堆你狗,说明你屎的就是一堆狗屎!心朋”们友,由此可“见美心生由”如,果您用好的良心态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好的美、明光;的如您用恶果的劣心态待世界看世,界是黑就的,暗陋丑的,精打采无的。

南最美海的南是,山著最名的是涯海天角、古最老是大小的天洞、最开心的是岛、最刺西激的是水潜最、神秘是兴隆的、最吃的好是鲜,最海趣有的是南猴岛,湾最乡野气息有就是的万泉河瓢。流

朋友们,往边一两我看就们能觉感海到真南一是个机盎生然的岛,这里小充有的阳足光和沛的丰降,除了水种水稻植橡胶之、外,还有很多水的:椰果、子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菠蜜萝榴、莲桃杨、、瓜木香、、火瓜果、人龙果、鸡心果蛋等等等,美等胜不,简收就是直上帝“水果篮的”!告诉大,家椰一年子四季有都分,青、椰椰、红金椰银、椰等种,其品青椰中多最最宜,一便般-2块3一个,钱一椰个可供2子个人,太喝老子有椰涩,太点椰子嫩口味的,淡最吃的是好十八岁的椰子九。它的水其果在正现是上季节市价格也不,贵。

朋友们再看看们我南的海速高路公,像绿就大海当色中梭的穿条一银色的缎绸,它全3长00公里,接多连个市县7漂,吧,对比一下亮们你的速路,大高感家有觉什不么呢?同多朋很友都说车少,不挤拥,是,这的现是在然,而南海汽的车经曾得多世界吓了让大一。这是跳怎么回呢事8?0代年后中美期的卫星国示显南岛上到海都是处闪闪的,这些亮亮点成连片一不断在地移,动美政府大国吃惊,一为中国以正在进新的行战布略置在海,南上岛增派兵,后力来才道这是知汽车私,大量的走国外汽车涌来,阳上照光车在上项就亮不闪的一片闪。这事件当在引时起了很大的关。事实上海注的南走从私就来有停没过止,和过比现去在加更隐蔽更加小,心你,想想,四看都是周水海,岸海线又长达600多公里,海关的工作1总是不胜防。

现在一些防路边经放常几着个乎乎的雪碧脏瓶子,面里真的汽是水吗不是?是,走汽油。海南私私的走物种类品常多非:车汽汽、油家服电装等等一辆进口,小车汽三二万钱就能块到,买至珠宝玉石于,一旦被海查到关,送了到南省海质博地物统馆出售,由于一有没税关价,格非也常宜。另外,便刚才朋有友这条路说没有收上费,站一脚“油踩到门底,”是一个重要这区的别,这因是为海在全国首南家行实公路理体管改革制将,过路费、过桥、费路养费费用打在汽油等面,里方便以理,管此因南的油海价大比陆大约要40贵%右。路左上有收费没站游,客觉得方便了们然而,海南人负民担却重了大,多数家的庭托摩也许从来车就有没上高过速,路但一买高样价,这油应该是南海民对游人客的默奉献默。好吧朋友的们,高路不速能便随停,车此因要上洗间手的朋友一要提定打招前,呼香人港把手说解成唱歌”“我,们许大允家唱独也可,以合唱,甚可至以山歌唱,但是就不能对唱。

友朋们海,南前年些汽走私车洋、浦发和房地产开等事热震惊件海内,这外年同样也两两有大事让件海南次引再起际国广泛注,一关是鳌亚洲论博坛会召议,二开陵水是的机相撞事件。博鳌飞于万位河的泉海口入景色秀,美用一,德国位旅专游的家来说话博:鳌山有峦、小岛有有河、流、有海大等多众游资旅源如,拆开来看果们它不最美是,但组的合一起却在构成了界世最美丽上一副风光的卷画。入海口有一条处上吉斯尼界纪世录玉的带滩,长达8.它5公里,地形地貌和澳利大的亚金海黄非岸相似常,空从中仿看是佛仙女落在大海里飘的一白色根的纱巾玉带滩。的两呈侧现出然迥不的同:美一边是泉万河在水静的流静淌一边是,大海不停地在咆哮,这一一静、一蓝一绿的动合组人感觉让自大然的安排是那

样的和完美。入谐口海目前世是界上存保最始原的流入河口,海也因正为如,此亚论坛洲组织才在这里成立对于。客来说游果如能在万泉河上船慢坐地游玩、慢再上玉带滩疯上一把上是将一多么开心的件事,“吹吹所风海,身浑轻;松听听韵,海心高兴中。还记得那首歌吗:”万泉水清河又,我清编笠送斗军红…朋…们友唱得,不让大好家笑见了,呢我然五虽不音,但全是还较比喜唱欢,歌小从到大不向的同师请教过老有一,位老现师在在住兴隆,有点众与不,她过去是个非常同英的俊伙子小,于由想思点有故,结障果一人跑个到北医京,在手术台院“上咔嚓”一声把自,变己了一成亭亭个立大姑玉。娘在的她非常的现温柔,你也可以看出一但粗犷的丝子。影她的唱得歌非常好,一个人就以可成完男女对声,这唱我是学来的不,有游客的喜欢的男她,有声的喜她的女欢,声到是底声男听还好女是声好,听到现我也说不准在。了兴到隆之您后己去辨自别吧。

(进入海琼)市的好朋,们友,在我现们要到的是琼达海市琼,市海红是娘子军的故色,乡是万泉河也主要的行地流古时。海候南岛分两为郡个,边东叫的珠郡崖大海(边产上珠珍,西边的叫儋)郡耳指黎族(耳人朵大),琼海便处于东边市的崖珠郡内郡。海市琼不并大1,70平0方公里,它说是市呢就也一是个县市级,9年3才县建撤市今,年好刚是建1市周0年。南海岛只有个地级市两(海口市三和亚市)其,的它市都县级市。是海琼市靠海南岛着东海的,被称作为“岸台走廊风,73年”一特场台大风整个城把夷市平为,所地以你在琼海市不看旧的楼到房,乎都是几新楼的房风。冲浪走了切,许一多出人证生、学历明明证找都到不,琼海市也是海了的一个华侨之乡,因此您南到的建筑看多都具有明许的南洋显风。格大和陆不样的一是在海,南办出理入手境的,续多许都是身一农民扮,这些农打也民许一子辈没出过,省但出了好却国,出几探去亲访,友就这侨是的乡特,点因当此地府政很也注打重牌侨琼。市海钛的矿储量全国第居一,钛是种比黄一还要稀有金贵昂的金,是属制造飞等设机的备要原主料。曾经有材本商日搞人游开旅发一,下来不年动静,见只他们一见车车一地拉子,沙来开发是假原采矿,是,真当地政府及地时除解合了并要约求赔偿。

好的朋,友,们现在大家当适休一下,看一看这息非里常典的海南型乡的田村风光园海,的南水一年产稻三季,海南的民也就特别辛农。这条苦是路门为专博亚鳌论洲修坛的建别,看它不起,眼却走过许多名人:*了*、朱*

榨基亚洲的各、国头脑头脑凡是热爱。祖国人都应该的到博鳌好参观一好下特,是别我的们产共员党青共团,为什么呢员?因博鳌为仅仅不光好风,而且它是中的国骄傲亚、的洲骄傲大家知。道国际舞在台充当上主角的直一欧美是家,国亚只能作人家洲应的声和跟虫虫,加屁上亚洲国各自己不也结,针对团种这况情出现三位了物人:本日前的首中曾相根弘、康菲宾律前总拉统斯莫澳、利亚前大总霍克理,们三位他出提该成应立洲亚自的组己,团织结我自己们力的量,论我们自讨己事务的,世向发出我们亚界洲自的己音声,他们**和主*席商一量一便拍即,合定决立成,成之立选会址后选来选,去选中取中国了南海琼海市岛的鳌镇,博每在年里这开次会一博。鳌一个从默默闻无的渔村小一不留就成了时代的热神、亚洲的点个一心。中鳌博个名称这是也常非气有势“博的览下天独,鳌头”占英,是B文OA,今天我O到博们来了鳌,每愿位友都朋在自能己的域领占独头鳌,有作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避暑山庄概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们好!欢迎大家光临承德避暑山庄。我是你们的导游郭涵嫣,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起游览有“避暑圣地”之称的这座皇家园林。让我们一起共度今天的美好时光。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它始建于1703年,耗时89年建成,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承德避暑山庄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清朝皇帝为了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请各位绕过回廊,来到帝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这叫“后寝”。清朝的咸丰皇帝就是在西暖阁最西边的屋子里驾崩的。现在这里展出的是咸丰皇帝和慈安、慈禧两个皇后当年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照片。

我们现在来到了山区。避暑山庄最大的特色就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色。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景色宜人,是游客们的必游之地。由于山区路途遥远,我们必须乘坐游览车参观,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上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各位游客们,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我相信回答是肯定的!明天,我们要去山庄外围的寺庙群——著名的“外八庙”参观,希望各位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我们明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内蒙古旅游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内蒙古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该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标志性建筑之一。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其中,二层“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景物交融,栩栩如生;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清新庄重,雅俗共赏。陈列多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个性鲜明,引人入胜。

内蒙古博物院同时集中表现了自治区六十年来文博事业的发展成果。其内部设施实现智能信息化,安防预警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文物管理网络系统装备先进;文物库房、文物养护中心、古今生物标本修复室、陈列展览制作室、技术资料信息中心、学术研究室、青少年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等功能优化齐全,尤其注重在观众区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和文博产业化服务,把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成为社会大众教育、鉴赏、休闲、娱乐的高品位公共场所。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交汇处,是省区综合性博物院,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内蒙古博物院博物院之一。博物院全年对外开放,展览主要有“内蒙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近现代文物陈列”和“内蒙古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四部分内容。

院内珍藏品达10万余件(套)。古生物化石标本的藏品跨越时代较全,所属门类较多,为世界所瞩目;还有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多种文物,可使游客充分了解古老草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民族文物中,蒙古族藏品居全国博物院之首。反映内蒙古近现代革命历史的文物,是博物院藏品的又一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无锡城市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1]“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正是诗人郭沫若用来形容江南名城无锡美丽风景的。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公元前11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现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勾吴”。今无锡有泰伯殿堂。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武王灭纣,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今惠山区阳山又名安阳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派王翦驻守无锡县。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

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置无锡县。三国时,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常州府)。

六朝时期,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唐代无锡属江南道的江南东道。无锡农业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

宋代无锡属于两浙路常州,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无锡隶属于两浙西路常州。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明清时期,无锡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锡金军政分府成立于原金匮县属,辖原无锡、金匮两县;同年5月,撤销锡金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锡、金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23~26年(1934~1937年),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抗日战争期间,无锡四乡先后建立中共领导的锡北、锡东、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权。民国38年(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分无锡为无锡市、无锡县,市、县同城,无锡市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

无锡市区于1958年6月基本形成了4区格局,即崇安、南长、北塘3城区和1个郊区。1958年8月25日,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

无锡市市徽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

1981年,无锡市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3年3 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与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为无锡市管辖。1984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市为首批“较大的市”之一。1985年,无锡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

198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马山镇包括马圩地区设立马山区。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

1995年3月,无锡市市区和无锡县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组建无锡新区。郊区旺庄乡,无锡县硕放镇和坊前、新安、梅村3镇的19个行政村,连同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构成无锡新区。

2000年12月,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和惠山区;撤销马山区,将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锡山市的部分镇(9个)并入无锡市郊区,并将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岛城市概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

大家好!也许在座的一些朋友们曾经来过青岛,但是我想即使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有时对青岛也会感到几分陌生。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把青岛简单的介绍一下。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胶州湾畔,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内陆,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黄岛、城阳7个区和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5个县级市。截至2005年我们青岛市的总人口为740.9万余人,市区人口265.43 万人。

我想大家虽然是刚下飞机,可能就已经感受到青岛舒适的气候了。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又因为青岛的地理格局是“三面沧海一面山”,所以青岛的气候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青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只有12.3℃,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8月,平均气温25.3℃,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0.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良好气候条件,使青岛成为闻名中外的避暑、疗养、度假胜地。

各位团友,美丽的青岛,古老而又年轻。

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东夷先民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岳石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巡视琅琊台。并派方士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从琅琊台出发,去寻找长生不老仙药。从这段历史来看,青岛的琅琊台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航海文化的发源地。

说它年轻,是因为青岛从1891年建置以来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91年清政府听从李鸿章的建议,在青岛建置。1892年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兵移驻青岛,就在那时修建了现在青岛的象征,位于十景之首的栈桥。1897年德国人看上了青岛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便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武力侵占了青岛。1898年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体条约》,租期99年。在1914年狡猾的日本见德国在一战中正打得火热,根本顾及不了他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便趁机赶走了德国人,自己侵占了青岛。1922年,北洋政府花重金从日本人手中买回了青岛的主权。可是日本人贪婪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收敛,他们于1938年日本再一次侵占青岛。一直到1949年的6月2日,青岛才全境解放。

虽然青岛有着沉痛的历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江苏概况导游词 走遍江苏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99 字

+ 加入清单

前方横亘在路端的古城堡就是中华门,穿过三道城门驶入第一道瓮城,我们就处于古城墙四面包围的天井之中。请大家顺着蹬道临瓮城城头。我向各位介绍一下。

〔古城之邦〕各位朋友,谈到城这样一个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各位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从小就熟悉天安门城楼、万里长城等名词,它已成了古老祖国的象征。一部封建社会历史贯穿着造城的历史,自始至终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三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把大兴土木筑城当作兴国安邦的重大举措,“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安民”。秦始皇调集百万军民建造万里长城,给我们留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同样汉武帝修造仅内城即有35平方公里的长安城,而在其后的罗马城也不过14平方公里,拜占庭才12平方公里,使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的西方人无不惊叹。城的规模就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封建社会越发展,城池就越坚固复杂,它体现了创业君王的雄才大略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屹立的城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到建国前,我国有二千多座城池,到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山西平遥古城(周长13.7公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荆州古城、寿州古城、西安古城等。至于世界名城如雅典、罗马早已灰飞烟灭,以巴黎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古堡,除边远的骑士庄园城堡外,大都在大革命中纷纷倒塌。当今世界首屈一指,在硝烟炮火中矗立六百余年,原长34公里,现存21公里的南京城,是任何一个城池都无法比拟的。

〔应天京城〕各位朋友,南京是六朝古都,但这些朝代大多是南北分裂偏安江左的小朝庭,其中统一全国、政唯此出的只是大明王朝的初年。元朝末年,农民出身的红巾军首领朱元璋看准了金陵的王气,选此作为立基兴业的根据地,江东沃土的南京山川形胜,物阜民丰,横可以东进西讨,纵则能南征北战。他于公元1356年攻下元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即应受天命之意。他深谋远虑,稳住脚跟,以图宏业。公元1366年接受皖南休宁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就是巩固根据地防守,贮备充足的粮草,不先出头,避开群雄的矛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争霸天下。筑起高大坚固的城墙,就是实现这个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在南唐都城、宋建康府城的基础上扩建应天府城,“建泰山不拔之基,为万世无穷之计”。尽管其中有移都中原及故里兴中都的考虑,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刘基的主张,力排众议,把南京定为京师,继续扩建完成。

朱元璋调集20万匠户,筹集资金,直到公元1386年共用了20xx年的时间,才建成了应天京城。连瓮城在内城长达33.676公里。有13616个垛口,二百多个屯兵窝棚,墙高14~21米,基宽14米左右,上宽4~9米,全部用砖块条石砌成,沿江的墙段部分以岩石峭壁作为墙身和墙基,保留了石城的特色。从江南5省152个州府县调运城砖,统一规格质量,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每块砖上均有铭文记着出产的州府县官员、保甲及工匠师的姓名,遇有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这就是几百年前的承包责任制,但这种责任是以头颅来担保的,因此城砖的质量非常优良,几百年都未见严重的分化。筑城是分几个阶段进行的,先是结合皇宫建造拓建南唐都城东部,接着利用原城的南墙西墙加厚加高和延伸,最后扩建北城,环湖带江,城的面积比南唐城大三倍,达到43平方公里。施工中充分利用山形、旧城、旧堤,用条石打牢城基,有的地段如通济门至三山门用长1米左右,厚30厘米,宽70厘米的条石砌成7公里的城墙,勾缝用糯米、石灰、桐油、蓼草等熬成极粘的砌浆,并且下宽上窄,断面为稳定的梯形,再处理好各种排水设施,这样的工程历经数百年,还坚固如初。

南京城的形状是按地形变化决定的,以当时作战的军事要求选择走势,不是采用方形对称的古制,而是依山环水,据山脊筑城,把制高点富贵山、鸡笼山、复舟山、清凉山、马鞍山、四望山、狮子山等十几个山头作为城基,既居高临下,增加险固,又减少了工程量。并连接河湖作为城壕。这样南京城就形成了多边的自然葫芦形。各位可以看一看南京导游交通图,葫芦的嘴部在狮子山,玄武湖、莫愁湖是两个牙腰,中华门、通济门是底边。可以看出朱元璋不讲虚华最讲实用,不拘古制,以适为宜的务实创新的作风。为了弥补紫金山控制城内制高的缺陷,朱元璋又在京城外围兴造长达60公里的外廓,负山带江,以土筑城,号称土城,设有18个城门,也就是“外十八”的来由,加强了京师的防御屏障。

聚宝盆的传说。朱元璋造城之时,割据江东一隅的地方势力,财力不丰,而且连年征战府库空虚。这样筑城经费就摊派由江浙富户来承担,大概要占到一半的费用。作为江南首富沈万三被大大地放了血,至少独家领占了三分之一的摊派。这个老南京家喻户晓的人物原名富,字仲荣,排行老三,有当时最富者的称号——万户三秀,又称沈万三。浙江湖州人,迁居苏州,现昆山水乡小镇周庄仍有沈家故居,因善于经商理财,积累巨富。人们传说他少年时,在田野里蛇口中救出一只青蛙。这只青蛙是天上的仙女,因罪被贬下凡,为报救命之恩从口中吐出聚宝盆酬谢沈富。聚宝盆只要投入金银时,立即溢满全盆,取之不尽,成了沈万三滚滚而来的财源。也该他这位富可敌国的巨商倒霉,朱元璋不仅要他出几百万两银子的工程款,还要征用聚宝盆,吃了鸡蛋还要杀鸡。传说建造聚宝门时,内外秦淮二水相夹,有水怪作祟在城基挖掘洞窟,城堡屡建屡塌,工程一再延误。朱元璋指令刘基察访内情,这位军师大人串街走巷,忽听见孩童唱着金陵民谣“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个聚宝盆,找到聚宝盆,再找戴鼎成。戴鼎成头戴聚宝盆,埋在城墙根,城门笃定建得成。刘基本是通阴阳晓卜算的术士,听懂儿歌的含义,向朱元璋建议寻找名叫戴鼎成的人,再向沈万三索取聚宝盆。朱元璋也是一个迷信取谐音讨口彩的人,造宫殿填钟山脚下的燕雀湖,杀了田(填)得满才把湖填平,建后湖皇册库杀毛(猫)老人以镇鼠,故刘基的建议颇合圣意。但沈万三的聚宝盆也不便强取硬夺,便派徐达前往沈家,声称皇上借用,于五更时天亮即予归还,沈万三岂敢违抗,只好悻悻捧借。谁知宝盆一去不返,让戴鼎成头顶着跳入城墙根活埋于城基,只见金光一道,河妖逃遁,城门立马造成。朱元璋无盆奉还,就想出一计,下令南京城所有的更夫都不准打五更报时。沈万三坐等天亮盼着五更报时,直等到天大亮仍不听五更,知道堂堂天子又耍滑头赖帐了,但也无可奈何。自此南京城与其他城不一样,不打五更天就成了惯例。沈万三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除筑城资金,还要出百万两银犒劳三军,皇帝认为他与已比富,他用茅山石铺街心,说他是“谋反”,虽逃死罪,但落得个抄没家产充军云南的结局。

〔城门、瓮城〕明南京都城辟有 13座城门,民谣“里十三,外十八,城门栓子往外插”及“三山聚宝临通济,洪武朝阳镇太平,神策金川定钟阜,仪凤淮清到石城”,用顺口溜的语言顺序编出了13座城门、即三山门(水西门),聚宝门(中华门),通济门,洪武门(光华门),朝阳门(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兴中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汉中门)。其中有7座城门增建瓮城加强防守。三山、聚宝、通济四城三瓮,石城门三城二瓮,正阳(洪武)、清凉、神策二城一瓮。各位朋友,什么叫瓮城呢?就是在主城门的内外加建一至多道圈城,形状似盛水的陶瓮。古代有“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的成语,指的就是难以逃脱坐以待弊。有了瓮城可以增强防御纵深层次,利于歼灭犯敌。类似的形式还有罗城、子城、月城等。南京的瓮城有不同于其他城的独到之处,就是瓮城在主城门内,仅有神策门一道瓮城在外,城内有层层防御。这也是朱元璋讲求实效,匠心独具的地方。可惜这些瓮城除聚宝门、神策门完整保存,石城门大部保存外,其余都看不见了。

〔明城风光带〕1988年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保存下来的有21.35公里的墙段。

随着中华门城堡、水西门及汉中门市民广场、鬼脸城公园、狮子山阅江楼及三宿岩、神策门公园、台城、月牙湖公园等等相继修复或即将复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向各位特别介绍的是台城,它已按原样修复,面对钟山,下俯玄武湖,遥对九华山、背倚鸡笼山,风光旖旎,还建了城墙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安排前往,保证各位不虚此行。

各位朋友,南京的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风景带——秦淮风光带和明城墙风光带在我们的脚下交汇成结合点。我们现在目字形的城堡上散步,不难想象当年建造的艰难和战争中攻守激烈的场强作面。城堡东西宽118米,南北纵深129米,占地16512平方米,首道墙高21. 45米,由一道城门,三座瓮城组成。西侧是登城(石姜)(石察)[注:前面两个括号为两个单字](坡道),又称马道,便于拖运作战物资。在城内附建有藏兵洞形似陕北的窑洞,一道门的底层两侧各3个,马道外边两侧各7个,二层上也有7个共27个,平时贮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三千。第一道瓮城宽16.14米,三面墙长104.7米,第二道城宽15.8米,第三道宽19.3米,墙高都是8.4米,三道门上原都有闸楼,现已毁,但留有楼基。1.24米高的基座上还留有绞关座石,是用来提升闸门的机关。门洞内原有30余厘米厚的内开木门和千斤闸,现门枋门栓孔及闸槽清晰可见,不久将重建闸楼、绞关、闸门,恢复原貌。

大家随我走到最北面的闸楼上,下面就是宽28米的内秦淮河,正对城门的长32米的桥叫镇淮桥,它正对南唐皇宫的大门,附近就是著名的朱雀桥的故址。内秦淮就是我们在夫子庙看到的桨声灯影的千古名河。原来是秦淮河的正流,呈v形流经这一带,河宽达100多米,又称小江,可通数百吨的大船。两岸历来是高门贵第,府宅连宇,聚集了多少代名流文士,商贾熙攘,学子云集,消磨了无数英雄豪杰。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门东一带有三国张昭的娄侯府,晋代中丞周处故宅,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出生地。镇淮桥东北面是明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府第,河南边是英国公张辅府第,门西有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游居之所,大画家顾恺之的宅楼,有引起李白咏唱千古名诗的凤凰台,还有中山王徐达的西花园。真是“秦淮明月无新旧,脂香粉腻满东流”。南唐时为保卫这一居民稠集、富庶繁华之地,下令扩大金陵城,把秦淮河圈入城内,在城外另挖护城河,分秦淮水流,人称外秦淮河。这样一来,内河通航的作用逐渐减小了,河道变窄了,但繁华不减,朱楼依旧,沿岸马头墙鳞次栉比,河厅河房依水而筑,笙歌飘扬,脂香四溢,“一代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蝉娟”,内门东西,一现秦淮风光的妩媚妍丽。

各位朋友,绕过三道瓮城,从西路登临城楼,我们看到城为三层,正城门券深52.6米,宽8米多,券洞幽深,要隘险固,券壁上已凝结成钙质钟乳石,是数百年时间的沉积。第二层楼基厚47米,宽65米,高9米,砖石结构,7个兵洞深40余米,宽7米,中洞面积达310平方米,内有闸门绞关座石一对。洞内展有字画、文物和纪念品供应部,有城墙概况和守城器械文物展览,等一会自由活动15分钟时大家可以去参观或选购。第三层上是宽阔的平台,原有七开间三重檐歇山顶的敌楼及三面环绕的厢房廊庑,下面是一道围墙屏护,气宇轩昂,雄镇城关。它1937年毁于日军攻陷南京的炮火,但楼基柱础石仍整齐排列历历在目。现市政府已计划在近期修复敌楼,再现雄姿。城堡的东西两侧是1931年因交通需要开辟的豁口,以利车辆绕门通行,不久也要修建券门连接东西城墙,游人可步入城墙游览。

各位朋友,我们站在城墙上从垛口南望,城外脚下是跨越外秦淮的长干桥,桥长100米,桥名是解放后第一任市长刘伯承元帅的题字。桥正对城门,城门上书“中华门”三字,是1920xx年由聚宝门改现名时蒋介石手题。这一带是秦淮河河谷地带,是最早开发南京先民们的聚居地之一,自古繁荣,也是南京建城最早的越城旧址,至今有2500余年。金陵第一寺三国东吴的建初寺也在这一带,古名长干里。在场各位可能对长干二字不熟,但有一个成语一定耳熟能详。李白“长干行”一诗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故事就源出于这里。东南方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为纪念生母所造大报恩寺和名扬中外的高达80米金碧辉煌琉璃宝塔旧址,抗战时期,还出土了唐代高僧玄奘的佛骨舍利,惊震佛界。

正南1公里,有一片苍翠的山岗,那就是雨花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区,烈士陵园所在地。山原名聚宝山,因出产五彩斑烂晶莹可爱的玛瑙又名雨花石而得名,聚宝门也因此得名,它与聚宝盆故名是两回事。我们看到,山颠有一巨碑矗立,就是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这里是进出南京的南大门,皖赣铁路通往浙江、福建、江西,宁马(马鞍山)、宁高(高淳)、机场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宁丹、宁合、环城一级公路从这里向各地辐射延伸。各位现在这里,看城内外高楼林立,宽阔大道车行川流,特别是城内数百幢大楼拔地而起,各展风采,构成现代化都市的风景线,给古老的南京注入无限的生机。

各位朋友,看着这坚固的城堡和城墙上留存的累累弹孔,似乎空气中还弥散着炮火的硝烟,可谓身经百战,饱受兵火。1853年,洪秀全率五十万太平军抵临城墙,在聚宝山引炮轰城门,用云梯攀攻城楼,太平军据守天京的20xx年间,与清军在这里数次激战。辛亥革命,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南路部队占领雨花台,在中华门与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终击溃清军光复南京,扭转了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局势,为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创了根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李坑导游词100字 江西省概况导游词3分钟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41 字

+ 加入清单

[至游览入口] 请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桥、石碣、牌坊、柳堤、楼阁、古树误....田园般的景致充满了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这就是我们李坑的水口。说到水口,我要告诉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个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和风水的重要体现。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沿着这乡间小道去探寻-下李坑水口的奥秘,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书桥]“不嫌慢步观山景,何妨小坐听溪声”。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硫归养,适闻父丧弃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遂决意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磁,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李侃归隐后,“当题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飞琼”指的就是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弯碧水,由碣顶奔腾直下,哔哗的溪水,宛如一道飞泻的白玉,真是美不胜收。

[至牌坊处]“美景不胜收,转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约王时,理氏商孙理徴,因直言约王的戏暴无道而被处死,其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选。选难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大家看,这里是座门庭坊,号左春坊,对面那座号右春坊,两座对称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竖坊是为了纪念旌表有德行的人,这两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孙子。李芾和他的孙子都是翰林出生,过去祠堂里有块,区题“祖孙翰林”指的就是他们祖孙俩,有句老话叫“翰林不开坊,开坊无抵挡”,李芾祖孙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元军已兵临潭州城下,李带誓死保卫潭州,战至最后,以身殉国,成为我们南宋时期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名臣。李芾死后,被朝廷追赠为端明殿大学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尽忠报国之举,在李坑村头建了一座忠观阁,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孙也不愧名臣后裔,登进士,人翰林,仕途春风,官至礼部侍郎。因礼部官员通称“春官”故这两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无尘神仙境,圣地有缘翰墨香"。清静之地,并不清静,过去常有莘莘学子来此烧香叩拜,祷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文昌阁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坑村的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初年,当年李侃归隐后,在此建阁,整日读书习文,邀友讨究诗赋,归隐生活,道遥自在,以至元代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的婺源太白曹门人汪泽民站在文昌阁前,睹物思人,感叹不已。“建阁区月,星阁高隐”。“高隐”是对侃公的尊称,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昌阁修建后,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镜明出资三千两规银,对文昌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后,敬邀清末婺源四大进士,潘超、赵文元、李昭炜、江峰青来文昌阁助兴捧场,并当场为文昌阁提对作诗,这些精美的“诗”、“对”可惜都已遗失,只留下李昭炜的这幅“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流清双峰峙秀;人文欣慰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的对子,对子表达了李昭炜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乡学子共勉的良好愿望。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阁名气大振,远近闻名,于是就有了“+亩祠堂、八田阁”的说法。村里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以此为骄傲。现在我们进文昌阁里看看。

[至文昌阁内]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关文昌阁历史变迁的简介,背面是我们李坑自宋至清担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传世著作目录,中堂上这幅清式魁星点斗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颗星都主管着我们生活的某个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举神笔,左手执一方墨斗,只要他这轻轻一点(叫做“魁星点斗"),被他点中者就将迎来大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脚下鳏着的这条鲤鱼经他这么一点不就跳过“龙门”,成龙了吗?

这幅图除讲述了一个道教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外,还是一幅隐字图,你们看!魁星右手高举的神笔,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笔-左脚后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竖弯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边的“斗”字吗?这幅魁星点斗”图,真是设计巧妙、形态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请随我上楼参观[至二楼],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过去读书人常来此烧香叩拜,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举中榜,一旦科举及第,便会千里迢迢赶回还愿,诚心可鉴。这里还有我们李吭村18位进士中的8位进士画像,大家可随意看看。登高望远,观景怡情,请各位随我一道上三楼观光,从高处领略下我们李坑的水口风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浅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而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说走着舒坦,却总让人有一种岁月月悠悠的感觉,总让人想起当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经商和进京赶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见的乡间道路。据说,徽州人都有一个爱家乡、造福乡里的习惯,一且他们做了官或经商发了财,便会回乡资助公益事业,修桥、铺路、造祠、建亭,善行义举无不乐施。就这样,婺源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间道路,都是青石铺就,曾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头,石路跟到头,出门脚无泥,来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门想歇息,不远找路亭"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间,各种路亭、桥亭、岭亭随处可见,三里一亭、五里一09.段路便有一亭,这些连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场所,也为进山耕作、砍柴的农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许多路亭里有干柴、简易灶,可供路人热饭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庄的路亭,还由村里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请人或轮流烧茶待客,这在民间叫“施茶",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据说这种做法已延续了好几百年。

刚才我们走进路亭,亭子上方有“见田”二字,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这是李坑这支李姓氏族,当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风水术语。相传宣宗的孙子李京,在唐朝灭亡后隐居饶州昌水,为求子孙世代兴旺,决定请人帮助选一块风水宝地择居,结果“得乾九二之占”即所谓的“见田吉”称李氏子孙迁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兴旺。因此李京后代笃信“九二在田”之占,三个儿子分别迁往祁门浮溪新田,婺源严田和浮梁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兴旺,被称为“三田李”。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后代,李鸿章也曾与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炜过宗亲,但无结果。当年李洞由新田迁居这里,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见田吉”择居而取的村名

对面小溪旁那座旋转的小水车,我想很多人在电影中都曾见过其实在当地叫“水碓”,过去村民们用它来春谷,把稻谷加工成米,他们利用小溪水流做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带动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难想象,过去的农家就是利用这样的原始加工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一带小溪边有五支水确,忙起来日夜不停,十分热闹。

[双桥叠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叫“彩虹桥”。因桥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横卧溪上,故名“彩虹桥",其实这座桥不是专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来补风水的风水桥,早在明朝景泰年间,村里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资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岗岭桥,解决了村民过岭进庙的问题。而为什么后来在这座桥的后面又建了一座桥呢?说起这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堪舆大师、李坑人李景溪。据《婺源县志99方伎》篇记载,李景溪精通堪舆,曾著《阳宅秘诀》和《雷选心法》二书传世,他依据风水学理论“水养财"之说,认为一村水口,为一村风水命脉所系,水口紧,则村安财旺,而李坑“地户”不济(紧),则需补风水以护卫乡里,于是便差人在这里筑碣建桥,拦财锁气、提“卫乡”于桥之上,以示建桥之用意。从此,村里又多了一道景观,谓之“双桥叠锁"。

[至李坑村ロ]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径直村庄,透过树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见。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干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和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老爷的樟神庙庙”,村里如果有小孩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反八字贴在德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率,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我们们也来试一试。

[进入李坑村]有人说,来到李坑,就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秀丽的画画卷,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两岸是一栋栋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桥凌架于溪上,古朴、灵秀而典雅,为我们展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奇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

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徴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徴商吸取杭州、场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购)。你们看!风火培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头是“中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鸣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徴派建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门鼓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在古徽州由于深受理学文化思想影响,朱子格言,始终是每个家庭恪守的箴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务本、读书人仕,方可振家声,知晓了这么ー个小小的常识,今后遇到这种徽式建筑,就能从风火墙上的装饰判断出大门的朝向。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オ,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嘉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上海外滩导游词3000字 外滩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59 字

+ 加入清单

now we come to the bund by the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first of all, i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visit the bund and wish you a pleasant trip.

there are five tourist routes in the new bund. on your left hand side arethe magnificent buildings and spacious zhongshan road known as the "worldarchitecture expo". on your right hand side are the sparkling huangpu river andpudong lujia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with bright future. in front of you is anew and unique sightseeing area. the buildings, zhongshan road, sightseeingarea, huangpu river and lujiazui are like the staff in the music score, whilethe industrious shanghai people are like strings of inter symbol, forming thelatest and most beautiful movement. welcome to all the guests.

in short, it used to be a grassy wasteland outside the old city ofshanghai.

although these buildings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style are not designedby the same designer or built in the same era, their architectural style is soharmonious and unified that it seems to be natural. from the the bund road tothe outer white road bridge, the length of the arc is only 1.5 kilometers, androw upon row of 52 buildings of different styles, including english, french,ancient greek, etc. at that time, many foreign banks, associations andconsulates gathered here, known as "wall street" in the east, forming ahistorical miniature of the semi 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in oldshanghai.

please see, dongfeng hotel no.2 on the new bund used to be a very famousbritish club. it is a typical british classical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6stories high (including basement). there is a lookout pavilion at the north andsouth ends of the ro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is very gorgeous. the firstfloor bar used to be proud of its 110.7-foot bar, which is the longest in theeast. now kfc is located in the bar.

before the new bund 12, it was the famous "hsbc bank". the building wasbuilt in 1923, which is an antique greek style dome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arectangular building close to square, with five stories high and a halfspherical top layer. there are seven stories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a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 is decorated with variousreception roo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russia and japan. thisbuilding was once regarded by the british as one of the most exquisite buildingsfrom the suez canal to the bering strait in the far east.

the building next to hsbc is the shanghai customs building, a 19th-centuryretro building, built in 1927, which is rare in the world today. the clock onthe top of the building can be seen all around. it plays a short tune every 15minutes. the sound of the bell is melodious and deep, with a sound of 10 li.

after wilson, the british designer, the hsbc building and the customsbuilding are affectionately called "sister buildings" in shanghai, and they arestill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shanghai.

the two buildings at the entrance of nanjing east road are called peacehotel. the south facing building was built in 1906. it was called huizhong hotelat that time. it is the earliest existing hotel in shanghai. it can be used as ahistorical building, belonging to the renaissance of british culture. thebiggest feature of the building is that the facade is made of red brick withwaist line and white wall brick with veneer. from a distance, it looks solemnand elegant with unique style, which is a rare masterpiece.

these buildings on the bund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industriouswisdom of the chinese working people, and also reflect the plunder and invasionof shanghai by the western colonists. nowadays, in order to let people know thehistory of these building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ameplates are hung in frontof each building.

as for the bund, the name given to her by shanghai people has changed withthe passage of time. shanghai people call the bund before liberation the oldbund and after liberation the bund. now people praise it as the new bund. therehave been scenes of seizing the bund many times in history, but each time has a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trategicfocu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also changed from south to north. the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pudong has brought shanghai to the forefront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ring breeze has awakened shanghai bund,which has been sleeping for many years. chinese and foreign financialinstitutions have also seized the bund. shanghai has made a major move to "cleanup the nest and attract phoenix", replacing the houses on the bund financialstreet, attracting "old custome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settle down again,showing the style of "wall street" in the far east again.

the bund is a symbol of shanghai and a mus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tourists. but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 narrow road and the crowded traffic,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bund was seriously affected. in order to change theappearance of the bund, the shanghai peoples government takes the bund as a keypoint to transform. the road in front of us is called zhongshan road. it isnamed in memory of dr. sun yat sen, the pioneer of chinas democraticrevolution. it is also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und. theroad is 826m long and 45m wide with 6 to 10 lanes. this wide traffic line is notonly limited to the bund area, but also extends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it starts from jiangwan wujiaochang in the north and ends at nanpubridge in the south.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entury, the north-southcorridor will be 15 kilometers long and will become a landmark of shanghaitourism.

the riverside road we are taking now is quite unique. it not onlyintegrates culture and greening, but also is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practicewriting and martial arts in the morning, a place for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to visit in the daytime, and an ideal place for lovers to have a love talk inthe evening. it is said that many foreign friends have come to experiencelife.

ladies and gentlemen, strolling in the new bund sightseeing area, do youfeel that the new bund not only has a new look, but also has a strong artisticatmosphere in the bustling city. lets see: an artistic landscape with the themeof "for tomorrow" is set on the bund of yanan east road, embracing with sixcolumn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signal station with a history ofmore than 80 years to form a group of scenery. the customs building and the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are also quite new. the 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isa ladder type, 27 meters long and 3.5 meters high, with 10 full steps. the wholeoperation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computer.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jets ofwater in various colors of arabic numerals, which makes the world so far awayand s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tourist area has become a scenic line ofshanghai style culture that can accommodate hundreds of rivers.

huangpu park is facing the famous huangpu riv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yellow water in huanglongpu on the moon" vividly depicts the color of huangpuriver. jiangpu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shanghai. it originates from taihulake in wuxi. it is the longest, widest and deepest river in shanghai, with atotal length of 114 km, an average width of 400 m and a depth of 7-9 m. itsoriginal name is dongjiang, also known as chunshenjiang and huangxiejiang. it issaid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___ many years ago, shanghai belonged to the stateof chu at that time.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great general named huang xie inthe state of chu. he was very talented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he wasappointed prime minister by the king of chu and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fengshenjun" to govern the land of shanghai. due to the siltation of the upperreaches of dongjiang river at that time, he led the people of shanghai to dredgeand modify the waterway, which greatly developed shanghais water transportation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uang xies achievements, latergenerations changed the name of dongjiang river to "chunshenjiang" and"huangxiepu", which was not officially named "huangpu river" until the southernsong dynasty.

overlooking the other bank, pudong lujiazui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andpuxi bund are facing each other. its functions are finance, trade and foreignservices. it will be the core and symbol of new shanghai. "east bund" binjiangavenu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2500 meters, integrates tourism, sightseeing andentertainment, along which there are six distinctive squares. although i canonly smell the rumbling sound of piling, it is the most gorgeous movement on thestaff and predicts a better future for the bun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鼋头渚导游词概况 鼋头渚导游词5分钟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35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这里原来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当年,这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1959年无锡市政府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现在我们登上了鹿顶山,这里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还有一个传说: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无规,被仙翁一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美丽的山峰,永远守护着太湖。鹿顶山共有6个山顶,在无锡“鹿”和“六”同音,所以此山也叫“六顶山”。1984年,在这里建造了“鹿顶迎晖”景区。

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坐落在600平方米的平台上,阁高24米,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遗,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

舒天阁东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隐居五里湖时,经常来鹿顶山。范蠡堂的屋顶为歇山式建筑,庄重大方。里面有泥塑彩绘的范蠡像,西边墙上青铜色浮雕分别为《泛舟》、《养鱼》、《制陶》、《经商》,记叙了范蠡生前的事迹。

向上走,便是西子池。池壁上刻“照影”两字,故叫“照影池”,据说西施曾在浣纱溪边,以水为镜,鱼儿见她美貌无比,羞得纷纷潜入池底,从而有“沉鱼之容”的传说。池边还有一轩一亭,分别叫“西子”、“淡抹”。整个景致清远幽静,别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沤亭展现在眼前,亭名取自郭沫若的《游鼋头渚》诗中的“四周腾黛浪,万顷泛金沤”。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临下,向东眺望,远处五里湖上的宝界桥如长龙卧波;北岸的鱼池星罗棋布;南岸山峰绵绵,绿树成荫;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情此景,各位游客想要细细品味,还可以到旁边的“环碧楼”、“静观”茶室坐下来,慢慢体会。

往前,是“碑刻影壁”。正面刻有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的“鹿顶迎晖”4宇,是刘大师90高龄时书写的,气势雄伟,笔力苍劲。背面刻沙陆墟撰稿的《鹿顶迎晖建设记》。最后看到的是“准望亭”,这里原是鹿顶山的最高点,海拔96.6米的三级测量点就设在这里。后来用石亭取代了原先的三脚架,所以取名“准望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环山路向面穿过鹿碑,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樱花是日本的国花。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访问团来到无锡,为了日中青年友谊长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顶山上种下樱花树,还建筑“中日友谊亭”。现在,这些樱花树已经很深叶茂,春天盛开的樱花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沿林间小路向西,来到的是“江南兰苑”。这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建筑,一面开敞的亭子,面对着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他中莲叶浮动,体现着江南园林特有的精致——幽静、淡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宇;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重达10吨,是1978年从梅园水厂移植来的。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顺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鹃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映红周围。右边则是高大的香樟树、枫树、大山樱等树木与花草相互映衬,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各位游客: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写“太湖佳绝处”5个大字,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现在的匾额。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表明这里原来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重头猪,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知道“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戏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置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天安门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这里。

涵万轩对面的水轩,1981年建造,名叫“绿云轩”,而在绛云轩前依山而建的是“云逗楼”和花神庙。云逗楼于1931年建造,呈四方形朱门黄顶,上有蔡元培题额。楼边石壁上是1983年刻的“渐入佳境”4宇。云逗楼上是花神庙,内有白矾石雕塑的“女夷”像,女夷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花神。

从右边走是樱堤,堤上的这座石拱桥,名叫“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桥呈拱形,太阳照耀时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整个长堤种植着日本大山樱树,枝干粗大,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每年4月,是这里的最美季节,樱花盛开,缤纷绚丽,华丽幽雅,此景称为“长春樱花”。

过樱堤看到的是“具区胜境”牌坊。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系杨斡西家旧物。

由牌坊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匾额是田原在1981年题写的。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宫殿式建筑,原来是杨家洞堂。1978年8月李苦禅题堂额“诵芬”,请看两边槛联写道:湖阔鱼飞跃,山阴草木香。调堂后面的亭子为;“诵芬亭”,堂前太湖石亭亭玉立,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清芬屿对岸坡下,“净香水树”和“山光照槛水绕廊”,临水而立,东面的水谢为“牡丹坞”,棚后山坡上种植着牡丹。整个“藕花深处”建筑疏密错落,小中见大,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古典园林风格。

从诵芬堂沿石阶而上就来到鼋头。站在鼋头眺望,对面的“三山仙岛”若隐若现,湖水拍打岩石,不愧为观赏太湖风景最佳之地。鼋头渚上的灯塔,建于工924年,用于夜间导航。1982年进行了翻新,加固底部和中心,四周装饰金山石,并且把塔高从12.56米增加到13.1米。鼋渚灯塔外观呈粉红色,造型十分雅致,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游客们:参观完灯塔,请大家再来看一下鼋头渚刻石。这块二米多高的刻石,正面刻“鼋头渚”3字,为秦敦世所书。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4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74年从清代后陀为“花神庙”所书的检联中,集取四字加以恢复的。鼋头春涛,是鼋头渚一大特色景观,在此摄影留念具有纪念意义。

由石碑向前,是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中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进士陈蒙龙1919年书写的匾额。这里是观赏大湖山水的最佳地方。涵虚亭下崖壁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8个字。说的是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高攀龙因得罪明代宦官魏忠贤,遭到放逐,归隐无锡蠡湖,自号“湖上老人”,不谈时事,以花鸟为伴,但是魏党仍不放过他,逼得高攀龙于1626年3月17日清晨,在水曲巷住宅池中自尽。

站在高公濯足处,涂望对面绝壁上分别刻有“横云”、“包孕吴越”六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于1891年所书。这年的正月初八,廖给同朋友一起乘船到此游览,挥笔题写这6个字,后镌刻在石壁上。“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说从湖中远处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似横在半空的彩云,轻轻飘移。

由涵虚亭前行,是“震泽神鼋”青铜雕塑。“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鼋”在古代被尊称为神物。相传它是龙和龟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古时太湖发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大禹来治水,劈开犊牛山,才使洪水退去。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看到一块色泽青润的大石头,敲起来声音悦耳动听,于是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昂头而立,神气十足。大禹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许多花纹,石鼋身上便有了鳞甲,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重”,也叫“镇妖石”,镇住太湖水龙,从此太湖地区就风调雨顺。现在,大家看到的神鼋是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多公斤,由著名雕塑家徐宝庆创作,上面镌刻朱复戡的“震泽神鼋”篆书。这是上海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在1985年5月送给无锡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的礼物。

顺山坡而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座仿宋、明宫殿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面阔5间,游廊环抱,宽畅豁达,气宇不凡。这里是鼋头渚的高处,面对太湖,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湖中72峰点缀清波,犹如出水芙蓉。堂内匾额,原是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因湖水平静清澈,波浪起伏,取名“澄澜”。同时,在此地可以饱览太湖四时多变的景色,为此中堂挂着“天然图画”匾,字由谭瓶斋书写,现在看到的两块匾都是在1974年复制的。两边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由澄澜堂而上是“光明亭”,这座重檐攒尖顶黄色亭子,于1953年开始建造,盖到一半时因资金缺乏,被迫停工。1954年春,刘伯承元帅来无锡游览重头绪,看到未完工的亭子说:“天上光明。”后来在刘帅关怀下最终完工,并在1957年题名“光明亭”,表达老一辈革命家对太湖的赞美。

站在湖边“飞云阁”前回望鼋头渚,只见巨石卧水,浪花拍岸,红色灯塔,直刺青天。飞云阁建于1931年,两层建筑。章浸书写匾额。下层为“长生未央馆”由杨天骥书写。馆名中的“长生殿”、“未央宫”是西安唐宫中建筑,为唐玄宗、杨贵妃寝宫和召见之处,以此命名,可见园主人的用意。

从飞云阁到广福寺,各位游客还可看到“秋叶涧”、“慈亭”、“戊辰亭”、“一勺泉”诸景点。秋叶洞是山径中段的一条林荫深逢的洞峡。洞上用黄石架一个洞口,原名“秋一洞”,园主为怀念早逝的长女,在洞上刻石纪念。1980年改为“秋叶洞”。憩亭,呈四方形,原有俞件还题额“云阶”,以及弥勒佛石像一尊。1980年改称“憩亭”。1981年又移入《湖山歌》碑石一块,这块碑是1978年在宝界山湖山草堂遗址发现的。

戊辰亭于1928年初建造,这一年是成辰年,便命名为“戊辰亭”。匾额由尉天池题写。楼高三层,琉璃瓦顶,雄伟高大,登楼观湖,尽收眼底。西哈努克亲王曾在此品茗观景。

在成辰亭东坡岩旁有“一勺泉”,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青年打柴路过此地,见两位老者在此下棋。一老者见青年有个水葫芦,便向他要水喝,老者喝过水后,用手杖在地上一揭,说:“喝你壶水,送你一勺泉”。说罢,两老者拂袖而去,而老者手杖捣过的地方,一股清泉冒出。在泉边崖壁上有明进士王问“源头一勺”、“天开峭壁”、“劈了泰华”等题字。

从一勺泉循台阶而上,就是广福寺。1924年,杨翰西将一亩多地捐给量如和尚。量如原是北伐时军人,后削发为僧,将后山的广福庵(又名削岩寺)迁到这里。据说,原寺虽小,却建于萧梁,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1925年建成广福寺,取“广士众民同登庙地洞天”之意命名。寺前三拱因门意为“三解脱门”。寺虽小,却也香烟综绕,信徒众多。

“72峰馆”在鼋头渚后山最高处,是1927年无锡王心如建造的太湖别墅中的主要建筑物,它是一个五门敞开中西结合的厅,具有江南近代建筑风格。厅后有山泉小池,坡上是桂花、龙柏,馆前平台石栏,面对太湖,从这里可以遥望三山、马山。馆背面的这些湖石假山,细细数来也合72之数,故称“72峰山馆”。现在,山馆已辟为王昆仑纪念馆。王昆仑是原民革中央主席,太湖别墅主人王心如的儿子。

从72峰山馆顺山路而下,是万浪桥。这里是一个天然水湾。30年代,筑曲堤,上面建小拱桥。浪打岩石,如万马奔腾,所以叫“万浪桥”,又称“万浪卷雪”。万浪桥还有一奇,就是晨曦之景。春夏清晨,晨庵渐露,薄疾重重,忽然红日跃起,远山近水湖天一色,相映成趣,使人流连忘返。

万浪桥南侧是“苍鹰渚”,是太湖著名的“湖东12渚”之一。因势如雄鹰昂首伸入湖中,两岸青山,如鹰展翅,所以称“苍鹰渚”。1984年,清上立一块巨石,高2.2米,宽1.2米,厚0.35米,上刻“苍鹰渚”三字,为著名文学家周而复所书。渚上建有“卷雪亭”,四角攒尖顶,典雅明丽,这里是观浪最佳的地方。

由“卷雪亭”循山路往上,就是“湖山真意”景区,摩崖上“湖山真意”额为原外交部长姬鹏飞所书。这里地势较高,眺望太湖,美景尽收眼底。

“湖山真意”主建筑是建于1986年的“天远楼”,取意于文徵明《太湖》诗中的名句:“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天远楼是眺望梅梁湖山水真趣的最佳处。因太湖北端人无锡市内,形成一个袋形湖湾——梅梁湖。梅梁湖可称太湖山水组合最美的一区,整个湖湾,东面12淆,西面18湾。

天远楼北行,在石丛中有一个洞口,长有几十米,是1931年郑明山建郑家花园时的遗物。出洞口可看到“半亭”和“红亭”。滑石级下山,便到了十字路口。从这里向东过“拒秀桥”,就可返回鼋头渚大门。

游客们:素有“太湖之冠”之称的鼋头渚即将游览结束了。在您充分领略鼋头渚那清新迷人的风光后,想必它的“真山真水”一定给各位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如果说鼋头渚给您带来的是秀气、灵气的话,那么继续游览太湖三山将赋予您更多的仙气和福气。下面请大家跟我乘上游船,前去游览太湖的另一处“人间仙境”——太湖仙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云南景点概况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嘉宾:

大家好!

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的景点——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这样就不怕迷路了,为什么不怕迷路呢?因为你要是迷路了,你可以顺着丽江古城里的河流走就能走出丽江古城。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水龙柱是古城人民的出火灾的愿望。这里的人们会很守“规矩”会爱护古城,很少扔烟头之类的易燃物品。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大家看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贵州安顺市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98 字

+ 加入清单

安顺地处贵州省中偏西南部,是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城市之一,是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故乡。东与省会贵阳市、西与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南与黔南州、北与毕节地区分别接壤。安顺市辖西秀、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一区五县(自治县)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三个县级派出机构。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52.3万余人,其中布依、苗、 回、仡佬等少数民族占38.43%。2000年6月,经省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顺地区和县级安顺市,设立地级安顺市。

安顺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就是古西南夷地两个神秘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牂牁和夜郎国的发祥地。秦代设郡置县属象郡,开始受到中原文化和先进耕作方式的影响。汉代,这里与中原在政治上、军事上关系日益加深,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元代,这里开始形成集镇,至明代徐霞客壮游西南时,已是“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城楼跨街,市集甚盛”。清代,地方工商业逐步发展,形成“黔中商埠”,“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历史上的安顺是贵州高原经济开发较早的中心区域,是古代黔中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贵州中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安顺是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是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地表峰林、峰丛、石林、石牙、岩溶瀑布、湖、潭、多潮泉、漏斗等随处可见。地下溶洞、暗河、伏流、瀑布、暗潭以及千姿百态的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等星罗棋布。目前,拥有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夜郎湖、格凸河、花江大峡谷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安顺还有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洼地群,近年来被国际无线电科联列为筹建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选址之一。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有世称“千古之谜”的关岭“红崖天书”;有近年来发现发掘出土的关岭“中国龙”、“海百合”化石群和平坝恐龙化石群;有完整保存着明代江南汉族遗风的屯堡文化村落,以及安顺府文庙、平坝天台山等上百处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壁画等人文景点,与当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风情辉映成趣,构成了开发前景极为可观的旅游资源。

安顺境内河网密度居全省之冠,地上地下河流水量丰沛,落差集中,便于多级连续开发。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0万千瓦。同时,境内和周边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具有水火互济的优势,为发展水火并举的能源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是国家《关于西南、华南地区发展纲要》中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供电点。

安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左右。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356米,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生存,全国统一普查的456种重点药材中,安顺有406种,占89%。富集的生物资源,使安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和地方特色种养业及其配套加工业的良好的基础条件。

安顺属于国家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发展的“贵阳—遵义—安顺”黔中产业带,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工业城市。通过“八五”和“九五”期间对现有企业实行改组改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在资产大跨度重组方面取得突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尤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成绩可喜,前景看好。同时,安顺是贵州省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保护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接纳外来企业投资等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具有较好的形象和广泛影响。目前,安顺正着力于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以构建能源、制药、化工、食品、汽车五大支柱产业为目标,延长产业链,带动采矿、机电、种植、养殖、运输、包装、印刷等其它各业的发展。随着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的建设发展,安顺将成为西部接纳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热点区域。

安顺以交通、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正朝着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城市和贵州省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目前,全市已实现乡乡通公路,市区与各县城之间均为柏油路连接。在全省规划的“两横两纵四连线”高等级公路骨架中,有一横一纵两连线贯通安顺境内,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安顺将成为贵州中西部公路交通枢纽。加上纵贯境内的贵(阳)昆(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隆(昌)百(色)铁路,以及安顺机场经改造后加入西南民用航空网,安顺境内将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安顺境内已经建成光缆全部覆盖的SHD同步数字传输系统,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全面覆盖。可提供多功能服务的有线电视光缆已连通各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

安顺市区建设正围绕建成实力较强的大城市和贵州省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逐步展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黔中文化特色日益明显,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整体功能日益加强。中心城市规划面积将从现在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15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到2005年计划达到33万人,2010年争取达到50万人。

顺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利用国家的政策引导,广泛吸纳区外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我市的开发与建设,有目标分阶段的推进我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切入点,把环境治理和保护放到突出位置,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着重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生态环境、资源的适度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通过战略性的调整,构建以公有制为主导,多元所有制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新安顺,人民生活接近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江西九江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魅力城市”——九江参观游览。

地形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端,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之滨、庐山之畔。南北最长约140公里,东西最宽约27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75.56万。九江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历史 九江的历史悠久,在《禹贡》《山海经》《史记》中都有记载。九江的称谓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九位数字之最,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二是指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彭水等九条江水汇集的地方。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杨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楚之域,九江作为最早的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明代开始一直叫做九江。

文化 九江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了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陈三立、李烈均、许德衍等一代代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吸引了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在这里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驰名天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毕必成、王一民为代表的电影工作者先后创作了《庐山恋》《乡情》《乡音》等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九江被《文学报》誉为“电影之乡”

交通 九江雄踞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江西门户”之称。三国时周瑜在此操练水军;南宋抗金英雄岳飞镇守九江;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十八年;清末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天国义勇军大战与湖口。九江现代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发达,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京九、武九、合九、铜九、九景衢以及规划中的长岳九等线路在九江交汇,昌九城际高铁也已通车;105、316两条国道穿境而过。

经济 良好的区位推动者九江的经济发展,古代九江已发展成为全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九江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快时期。

旅游资源 横纵在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九江星罗棋布着400多个景点景区,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九江具有山在城边,城在水边,水在城中的独特山水城市风貌。牯岭、山南、浔阳、沙河、永修、共青等六区、石钟山、龙宫洞两点、鄱阳湖水上旅游线一线构成了九江综合旅游区。下面让我来简要介绍下庐山。庐山位于九江市南方,据说因为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而得名。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和秀丽刚柔并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具有了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独特四季景象。庐山的景点景区很多,比较著名的有美庐、五老峰、庐山植物园、三叠泉、白鹿洞书院等

特产 九江物产丰富,特产众多,可以买到著名的庐山云雾茶、庐山三石(庐山石鸡、庐山石鱼、庐山石耳)湖口漕鱼、湖口豆豉、鄱阳湖银鱼、瑞昌山药等土特产;还可以买到庐山竹丝画帘、金星石砚等工艺品;还可以带走九江桂花茶饼和桂花酥糖等糕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