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设计(汇集20篇)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也要开始新的计划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1543

范文

100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7728 字

+ 加入清单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摹本。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3.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后来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2.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3.王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2)王羲之爱鹅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3)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三、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四、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五、整体感知

1.放录音,辨识字词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2.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六、研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七、课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八、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九、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略)。

二、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稍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三、研习第4自然段(第三部分)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四、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4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期。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六、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七、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九、相关资料:《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十、课文及翻译

1.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本单元各课中的内容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很多内容可以同时搜集得到。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根据单元准备的要求,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每一课的教学前,根据本课的内容提取相关资料即可。对于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太阳系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学生已经认识了四季交替的规律与原因,并且课前收集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对本节课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前指导学生多种渠道搜集与太阳家族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来,所以对解决本节课重难点比较容易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科技视频调动学生思维。通过教师介绍,学生的探究组成。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教学导入: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思考、提问让学生一开始就有问题。

活动1:播放视频《太阳的形成》了解太阳形成的原因了解太阳的一些基本知识。

活动2:播放视频《太阳的形成》看、讨论太阳巨大的`能量去了哪。

活动3:播放视频《太阳系的形成》看、讨论了解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归纳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太阳的知识。讨论对太阳能的设想。

教学流程图:

(一)检查工具,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教师指导)。

(三)观看视频。

(四)总结阶段(学生想法,点评)。

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太阳的形成、太阳系的组成方面更多的知识。

本课利用视频让学生对太阳的表面、能量、形成及太阳系的形成。教师的视频要选择好才能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太阳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望洞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4321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三首》一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首诗都是写景的,有共同之处,可以重点教学第一首古诗,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另外两首。

第二学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学习有兴趣,也有初步的方法积累。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古诗学习时提出的要求是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解诗意为主。所以,指导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在想象与联系生活场景中理解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优美的画面,由景入情,由情促读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百范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中关键词的意思,从而达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楚、断”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

1.学习第1首古诗《望天门山》,借助抓关键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2.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一)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背。

(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川,他乘船顺着长江东下,被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三)齐读课题,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一)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方法引导:抓住关键字,理解题目意思。

1.干什么——望:看;

2.地点——天门山:长江上;

3.谁——谁乘船顺着长江东下:李白。

(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李白常常在写诗题的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些写诗时的背景,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四)小结:了解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让我们——熟读古诗。

(一)学习第一句诗——了解山的雄奇。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诗里,写到了两个景,分别是什么?

(板书:天门楚江)

2.结合插图、字理理解“断”“开”

(1)出示“断”篆文,猜一猜什么字?讲解断的意思。指导书写“断”

(2)结合诗句,插图,“断”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

4.小结:这一句看是写山,实际上是借山势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勇往直前,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指名读,齐读第一句。)

(二)学习第二句诗——感受水的壮阔。

1.继续读诗,指名读第二句。

2.想象画面:第一句中的“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水劈山断的壮丽画面,那么,这一句中的哪一个字也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意境呢?“回”是什么意思?由“回”字联想:读到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3.交流画面,读悟结合。

这一句主要写什么?(长江水)什么样的水?借水又衬托什么?(天门山)什么样的山?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4.小结:古诗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是一副优美的画面,我们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再现诗的意境。现在让我们走入诗的境界,通过诵读再现这“山阻水回”的画面吧。

5.齐读一、二两句。

(三)学习三、四两句——品味“出”的灵巧。

1.出示三、四两句,自由诵读。

2.圈画景物,交流并板书:青山孤帆红日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4.辩一辩:“出”字用得对吗?

(1)小组讨论:天门山会动吗?不动的话应该是“立”的,应该是“两岸青山相对立,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却用“出”对吗?

(2)交流,联系生活经验,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看到原本静立的事物会“出”?

(3)想象“日边来”: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5.出示李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读出把李白内心的激动读出来,声音高昂一些。

1.回顾全诗,小结学法:

读——读准,读通;看——插图,注释;想——词意,句意;说——诗意,作者情感。

2.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3.总结:刚才我们细细品味,大胆想象就欣赏到了李白的作品,我们古代还有许多诗人对祖国山水也情有独钟,本课的第2、3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另一番别样的美景。请大家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预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吧。

“断、楚、至、孤、帆”。

(略)

1.用上节课学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两首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忆学法

3.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诗题。

4.抓关键字,解诗题。

(1)题目告诉我们诗写了祖国哪里的河山?(西湖和洞庭湖)

(2)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饮:喝酒,初晴后雨:天气变化)

5.出示背景资料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2.作者在西湖和洞庭湖看到哪些景物呢?用“ ”划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圈圈出;

3.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诗中美景,描述诗中描写的画面。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淡妆浓抹镜未磨

2.认读:潋滟亦洞庭白银盘

3.分小组汇报交流两首诗意。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渡:如果想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需好好地品读诗句的意思。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

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雨)

(1)走进晴日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读懂的?

①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图片欣赏(出示西湖晴日美景图片)。说话练习: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_____________。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睡眠金光闪闪,又像________________。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

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换词理解“方”:正)

(2)走进雨日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②看着这些景,读着这些词,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

理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出示注释)

③提问: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上,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感觉再读。

④理解“亦”:你知道诗句中“亦”的意思吗?(也)结合《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词语“人云亦云”加深理解。

⑤指导对比朗读:下面,我们也来一次人云亦云,让我们用上这个“亦”字一起来夸夸晴雨西湖。(师:水光美!生:山色亦美!师:水光潋滟妙!生:山色空蒙亦妙!师:我看,晴是景。生:我看,雨亦是景。师: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生: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2.探究比喻之巧,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①过渡质疑:在艾青眼里西湖像一面镜子,而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则像一幅图画。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了呢?让我们来猜一猜,但猜要猜得有理有据。

理由一: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理由二: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施,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理由三:西子不管淡妆浓抹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妆;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浓抹……)

③小结:西湖无论何时,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出示后人评价语,感悟苏轼比喻之妙。(“道尽西湖好处。”“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二)《望洞庭》。

1.学习第一、二句——欣赏风景的美

①出示诗句,朗读,交流:写到的两样好景致(板书:湖光秋月)

②闭上眼,听音乐,想象画面。(师描述: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睁开眼,想说点什么吗?

③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把种感觉写了出来。(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④观微课知“镜未磨”(播放微课视频)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⑤读好两行诗。

2.学习第三、四句——感受想象的妙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诗人一边看,一边想像,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接下去,诗人接着看,恐怕,会看到更美的景,带来更神奇的想像了吧。

①读读后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像银盘)

②引导看四幅图,画的都是洞庭美景,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全班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③欣赏如此美丽秀气的山水,你一定想到一些形容这山水的词了。(青山绿水山清水秀等)

1.引读全诗:喜欢洞庭湖吗?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2.引导背诵: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课件:填空式____女生读)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课件:填空式___男生读)

3.全班背诵:喜欢到了极点,就是诗已经不见,但是只要一看到湖诗句就冒出来了(看画面全班背诵)

4.拓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另4首

李白《游洞庭》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2987 字

+ 加入清单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重点:

⑴体验成长的感受。

⑵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课文题目《孤独之旅》是编者加的,文章题目本身可以多种多样,它所体现的是作者的不同侧重点,比如,可以侧重于人物、可以侧重于情节或主题思想等。节选的文章似乎可以给出不同的题目,例如:父与子、小康放鸭记;放鸭、放鸭之旅;成长之旅等。那么,相比较于《孤独之旅》,课文的题目则侧重于什么呢?老师认为,是为了更加诗意化地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用其他题目都把文章坐实了。只有“孤独”一词,本身是忧郁而诗意的,它与诗歌的浪漫特质相符。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与哲学家等,无不是在“孤独”中升华和创造的。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但是,“孤独”虽是每个人都有,却又是非常抽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曹文轩却用文字和他独特的风格,把“孤独”很好地传达了。

简介作家指导阅读: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等。其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以诗意化的笔触和意境来表现一切,追求小说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含蓄美。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了解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二、探究生趣

(一)整体感知:走入孤独之旅

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四个字概括):

讨论并归纳: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二)研读课文:聆听孤独之声

从文中划出体现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句子,体会“孤独”的含义。

学生读书,圈点勾画,交流发言。教师引导点拨,齐读重要语句。

ppt展示一些线索语句:

1.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

2.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9322;

3.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4.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5.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6.在心里清楚了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7.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8.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9.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0.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一久——不再忽然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麽?

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孤独”含义是: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慢慢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三)环境描写探究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文中环境描写颇多,但这些环境描写是主要围绕三样事物展开——

1.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也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

2.以面对芦苇荡时的不同感受作为主人公心理成长的见证。

3.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这样,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四)每位同学用“孤独是……”写一句话,在全班作一次朗诵。

当我站在讲台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

三、总结固趣

在孤独中成长,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身上,我们看到了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的影子。安徒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忧郁而美丽的故事。一只丑小鸭经过流浪的艰苦与磨难,终于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丑小鸭长大成了白天鹅。两者都诗意化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两者都抓住了这种诗意的成长契机。曹文轩作为安徒生经典作品的欣赏者,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杜小康也与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一样,都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在苦难和孤独中成长,生活中的考验与变故是他们成长的契机。桑桑的成长是以他生病为契机,纸月的成长与她的“无父”的遭遇密不可分。

当他们父子二人因为放鸭误入他人鱼塘而再次陷入一贫如洗的困境时,当杜小康抬着病危的父亲回到油麻地时,他,已经不再是几个月前的那个杜小康了。虽然头发干枯、面容清瘦,但他“一双眼睛却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之神”。甚至当他后来在自己曾经读书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摊卖货时,“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令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颇感震惊。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自己的年龄的少年了,他真的长大了。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成长的过程是充满了曲折与困难的。成长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几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孤独”的“催化剂”,它是成长的一场洗礼。所以,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需。北大才子余杰曾说:“孤独就象篱笆,有了篱笆,才有自己的园地。”年少即诗人,孤独即诗人。丑小鸭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就让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我们的生活,去面对成长中的孤独和苦难,让自己诗意地成长、诗意地蜕变,直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奇妙的博物馆幼儿园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设计,全文共 219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 有效教学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节活动能否被孩子接受,是否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效果如何,主要在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需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组织活动,提升幼儿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学习能力 活动设计

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幼儿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在很多人看来,幼儿园孩子不需要学什么具体的知识,只要吃吃玩玩就可以了。但在我看来,首先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要把握这一时机,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其次,现在的形势发展(包括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要求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现代社会的需求等)也越让我们觉得要从小班就开始实现有效教学。

案例一:在开展“一串红”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认识“一串红”。活动当天,我又带了几盆“一串红”放在班级里,幼儿的活动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串红’是什么样的?”许多幼儿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小博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活动成效明显。 案例二:在小班体育活动“小乌龟运粮”中,我的第一次组织不是很成功,主要是由于准备材料的限制,如垫子太少,影响了幼儿爬行活动的开展。沙包不够重,导致幼儿在运粮过程中沙包掉了。

经过第一次活动,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不使用垫子,直接在地面上爬行。将沙包改良,加重分量,修改一些环节。第二次组织活动时,幼儿都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负物爬行的本领,他们学得开心,教师教得投入,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案例三:一次吃点心的时候,我听见一组小朋友一直在讨论水果。航航说:“我吃过苹果的,我家也有的。”新新说:“我也吃过的,我们家是红颜色的。”明明说:”我见过的苹果是黄颜色的。”航航说:“那我还吃过绿颜色的苹果呢,你有没有吃过啊?”新新说:“没有黄颜色、绿颜色的苹果,只有红苹果。”他们讨论的很激烈。第二天,我正好开展有关水果的活动,特意问那几个小朋友:“你见过的苹果是什么样的?”接着,我将3种颜色的苹果出示给幼儿看,他们明白了原来真的有黄色和绿色的苹果。在小朋友们参一与.i生都很积极时,我看见友友坐着一声不响,嘴巴翘起来了。我去问他:“你怎么啦?怎么不开心啊。”他没有说话。旁边一个小朋友说:“他也想发言,老师没有叫他的名字。”我恍然大悟,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友友举手我就会叫他回答。

上述三则案例说明,要实现有效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小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从开始不愿来幼儿园到喜欢上幼儿园,教师必有一定的方法实现这一转折。同样,无论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看教师如何把握对策。

一、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通过案例一发现,我班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观察和了解,对于自己已了解的事物会积极踊跃地来表达和表现自己,体现了较高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做好各项活动前的准备。

1.教案的准备。教案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活动前应认真解读教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由于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动静结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完善教案后,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2.物质和经验的准备。材料是否充足也直接影响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活动效益。一件新颖的教具能够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小班幼儿的操作欲望,并能实现在“玩中学”。知识经验的准备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幼儿表现自我的欲望。

二、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

小班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锐的观察力,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正如案例三,幼儿的谈话内容也能作为活动的契机,这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把握机会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在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并根据情况进行拓展,满足幼儿的学习欲望。

1.学会抓住契机提问。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一些有趣的谈话内容,

有时会一笑而过。但有心的教师会抓住时机把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会成为一次理想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2.将个体融入集体,适当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我常常发现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小朋友,有的幼儿由于胆怯等原因不愿表现自己而容易被我们忽视。因此,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既要关注集体又要注意个体,鼓励胆小、害羞的幼儿突破心理限制,主动展现自我。

3.将趣味融入教学中,学会动静结合。玩是小班幼儿最开心的事。实现小班幼儿的有效教学就要学会将趣味融入其中。有趣味的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能使幼儿真正投入到活动中。动静结合的安排既能抓住幼儿的特点,又能使活动有声有色。

三、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后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通过案例二,我认识到,没有深刻地反思就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只有经过了深刻的反思才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下次活动中引起注意。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的价值,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狮子与鹿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和鹿》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理解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1、师板书狮子,会想到哪些词?板书鹿,又会想到哪些词?

2、凶猛的狮子和美丽的鹿放在一起,齐读课题,又想了解什么?

3、小结激趣:学习时能够提出疑问,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我们就可以通过读书把一个个问号变成句号、感叹号,甚至是长长的省略号,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打算怎样去学这篇课文?

4、自由读课文,把难读的词、句读正确,把文章读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学生自由读书,自主学习。

2、交流:谁已经读懂了,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讲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

3、指名说。

师随机板书:角 美丽 送命腿 难看逃生

4、师:我们可以用谁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来说?或者抓住一些重要的词语来说,来,自己再练习一遍,肯定会讲得很好。

5、指名说。

(一)理解前后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书,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鹿?拿起书,用心地默读课文,仔细地体会体会。

2、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鹿?

3、交流。

4、切入:

看来,鹿说的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们拿出笔来,快速读课文,找出鹿说的话,划一划。

生说,师出示鹿说的四句话。

(1)自由读一读,前后联系的地想一想,你会发现更多。

(2)指名读,你发现什么?

(3)谁来夸夸鹿的美丽的角?

(4)方法的引导:那怎样才能把这几句话读好呢?

就请你们用上这些好方法来练习练习。

(5)角色体验:你就是这只小鹿,你来夸夸自己。

(课件出示:美丽的珊瑚)你瞧,美吗?小鹿把自己的角比作美丽的珊瑚,可见,它对自己的角(是多么满意,是多么喜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板书:欣赏)来,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去,女同学读 ,男同学读。

师:对于自己的腿呢?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读好第四段。也可以和同桌互相读读。(出示第四段)

(6)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7)说自己的腿不好,不喜欢自己的腿,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说:板书:抱怨。

(8)谁再来当当小鹿。

过渡:这时候,小鹿是如此欣赏自己的角,又是如此讨厌自己的腿,可后来却说(出示第七段的话)齐读 。这是为什么呢?

(二)深入文本 体会小鹿变化的过程

1、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认真地读,仔细体会当时的情形。

2、你读懂了什么?想说点儿什么?

3、在关键时刻,难看的腿成了怎样的腿?(有力,有用)从哪儿看出来的,读出句子。多好的腿呀!齐读(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多么灵活的腿呀!读出来多有用的腿呀!齐读。

4、发散说话,体会心情。

5、引读第五段

师:这时候,鹿的心情怎样?

最后,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两条有力的长腿。就是这件事,就是这种心情,让鹿重新认识了自己。

1、小鹿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再次来到池塘边,再次看到自己的倒影,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叹,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来。

2、生写,评价。

3、指生读。

4、小结:事物各有所长、所短,我们要正确对待它的长处和短处,还要注重它的实用,这些道理,还藏在下面的谚语中,来,我们一起读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大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松鼠教学设计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可爱以及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巧设悬念”的写作方法,感受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松鼠的可爱以及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感受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词语。

1.呈现词语,一起读。

大柜顶上 鹿角上 烟囱里

贮存 晾晒 垫窝

哈哈大笑 哭笑不得 空落落

2.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行是地点、第二行动作、第三行心理活动

3. 谁能根据这些词语,概括地说说松鼠在我家做的三件事以及家人的反应?

① 松鼠在我家大柜顶上贮存冬粮,惹得爸爸哈哈大笑。

② 松鼠在鹿角上晾晒蘑菇,让我们全家哭笑不得。

③ 松鼠不见了,我们心里空落落的,后来发现它在烟囱里垫窝呢。

随机板书:储存冬粮 晾晒蘑菇 烟囱垫窝

4.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

二、呈现片段,激起问题意识

师:可是,在布封的笔下,他是这样描写松鼠的:

1.呈现《松鼠》片段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 引导质疑

读了这两段文字,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为什么我们家的松鼠不怕人呢?)

3. 对啊,同样是松鼠,为什么我们家的松鼠不怕人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描写的这三件事。

三、品读词句,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小学课文桥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设计,全文共 2811 字

+ 加入清单

2课时

本文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件

第一课时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走近洪水,学习环境描写。

一、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

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读读课文,去追寻这篇小小说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知课文,梳理内容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词语:

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1)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

(2)学生找出易出错的字,正音、指导书写。

(3)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4)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3.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1)交流反馈。

(2)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又为下面的细读感悟打好基础。]

4.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

三、走近洪水,学习环境描写

1.小组合作学习: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可怕的句子。

(2)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交流汇报,相机分析,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

3.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句子的独特魅力及洪水的可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抓关键词和有感情朗读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山洪的凶猛,时间之紧迫,为体会老汉精神奠定基础。] 4.小练笔:同学们,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短句写出雨大及洪水的可怕,烘托小说的环境。你能用这样的环境描写方法写写3月31日上学时的那场暴雨及周围的情况吗?先说说,再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方法,通过小练笔检测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否到位,使语言文字训练在记叙文中得以有效落实。]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现在你明白这篇小小说为什么被评为全国优秀小说的原因之一吗?

2.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呢?小说的结尾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我们下节课再学。

3.作业布置:课外,请同学们去阅读《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如《放心不下》、《一丝不苟》、《无名母亲》等。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再设悬念,激起学生学习下文的欲望。同时,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学习,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16桥

洪水可怕

老汉?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聚焦老汉,品味语言文字,重点感悟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

3.理解题目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一文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震撼人心,再次指引了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成《桥》第一课时教学后,我做了认真反思:一、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二、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多次、反复、分层次朗读,真真切切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1.展示每天语文课十分钟写字时间

本课生字较多,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分组合作相互学,让学生识字正音,牢记字形,练习书写,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成每天语文课十分钟的写字教学目标,扫除学习障碍,为学生能顺利进入文本、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2.抓好多形式、分层次朗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各种“读”的任务明确,各有侧重,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作了铺垫,也为领悟文章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扫除了障碍。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扎实进行,但我感觉到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加以研究和改进:

1.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节教学中有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放心不下,总想让学生围绕老师为中心,使劲往预设目标上引,结果导致教师占用了本应属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因此,今后教学中要变较多的老师引导为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2.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能初步从洪水可怕中感知老汉的形象,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洪水的危害,对党员、党支部书记等特定身份还不够了解,这对小说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学生还不是很明白,对理解文本造成了一定影响。课前,我虽然对这一学情已经做了分析,但没有给予充分的解决。所以我想,如果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党员干部的资料或事迹,或者结合时事,了解洪水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及生活中的党员先锋模范形象,那么课堂上学生会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会更好地与作者、文本人物产生共鸣。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改进,成功和遗憾都是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与研究,让教学艺术拾阶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3367 字

+ 加入清单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导入。

活动2【活动】作者、背景简介

文天祥,南宋诗人。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活动3【活动】初读诗歌

朗读、诗译

师: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歌

(1、正音,2、押韵,3、韵脚“经”、“星”、“萍”、“丁”、“青”,4、节奏223,七言律师的特点)

师:同学们是否能读懂这首诗呢?(关键字词的解释)

起一经:四周星:寥落:荒凉冷落。指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惶恐:惊慌恐惧。汗青:指史册。

师:你们是如何翻译的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课件展示。)

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

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

师: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课件展示。)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1: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齐读)

师:我们在正确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学着用诗化的语言翻译了诗歌。这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诗歌,在通过深入分析字词的深意来鉴赏诗歌。

活动4【活动】研读诗歌

1、师:请同学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生: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生:“辛苦”、“寥落”。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2、师:诗歌的哪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 颔联、它用哪些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生:“柳絮”、“浮萍”。

师: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那么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师:你来试试。

3、师:哪一联可以看出国家当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找学生读颈联 师:有谁听出来了,这里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生:惶恐滩、零丁洋。

师:“说惶恐”、“叹零丁” 里面的“惶恐”和“零丁”只指地名吗? 生:不是。 师:那还指什么? 生:“说惶恐” 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不安。 生:“叹零丁” 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 师: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学生读)“说惶恐”、“叹零丁” 应重读。

4、师: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 (师生齐读尾联。) 师: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生:誓死报国的精神。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活动5【活动】小结及拓展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搜集整理。

4、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5、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6、作业

1、 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夏字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抓住修辞、关键词等方法品析文中的语言,能够说出文中夏的独特和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能够抓住“黄金”一词,说出作者所要赞美的夏的具体内涵,深化对夏的认识。

欣赏夏季的图片。请你用一个字或词或者是一个句子来概括你心目中的夏。例如:我认为夏天是甜的,因为我可以在这个季节吃到我最爱的冰激凌……那夏在作家梁衡的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品梁衡的《夏》,看他对夏的独特体会。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这一任务:说说作者心中的夏有何独特之处?并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提示:第一条横线上填词语,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第二条横线上填文中的原句。

梁衡心中的夏是,你看。

示例:梁衡心中的夏是金黄色的,你看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大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1、(过渡)如果把同学们的回答归纳一下,我们可以用文中的三个词语——紧张、热烈、急促来概括作者笔下的夏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读读、细细品品这些描写景与人的语句。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1、2处语句进行诵读、赏析。(提示:可以从修辞、关键词等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写昆虫的变化,形象的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动词“潜”的意思是隐藏的,这一动词生动的写出了蝉儿静静的伏在树上的状态,同时也暗写夏天树木的枝繁叶茂;

“一声声的长鸣”更使人觉得天气越来越炎热,唯独蝉儿在享受这炎阳带来的活力,这就表现了夏的热烈的特点。

(预设)分析“人勤”引导提问:

(1)文中写“挥镰的农民只是想着快割快割、又想着快打快打”你能否想象一下农民此时劳作的场景?

(2)“他们早起晚睡已经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在他们听窗纸、看窗外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

2、(小结)同学刚才无论是赏析还是朗读都很精彩。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写的景和人的状态,你会用哪个词语?

如紧张热烈、争先恐后等

小结:自然界的生命呈现出的是一种争先恐后的状态,人们呈现出的也是一种繁忙充实的状态,彼此节奏一致,我想这就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共振,生命与生命的统一,这也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1、作者在文章最后一句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能否结合全文内容谈谈“黄金”的内涵。下面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享你思考的结果,请书记员做好记录,最后派出一名发言员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预设)引导提问:

(1)在学生提到夏的色彩时追问:一般人眼中,金黄的色彩总是与收获、秋天相联系的,而作者却用金黄来形容他眼中的夏季,是不是不符合实际呢?

明确:选择这一颜色不仅仅是从高粱玉米,麦浪翻滚的金黄色上,更体现在这季节的重要性上,这个季节如黄金般珍贵,高粱、玉米、瓜秧等植物在这个季节进行黄金般生命的过程,向最后的秋的成熟冲刺。

2、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它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其实同学们也正处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夏季。我们应该怎样去投入这个紧张热烈的人生季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金钱的魔力教材分析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不差钱》里面有一句话叫“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活着,钱没了。”

看来,世人对金钱的喜爱不一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带领下,更深入地走近它,感受它的一种特别力量。

学生读课题。

1、读了课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学生接话)。这里的鬼肯定不是真的鬼,而是指一种人。在这篇文章中,谁是所谓的鬼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个“鬼”抓出来,并圈出来。可以一目十行。

(学生读书,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托德、老板、我)

2、他们是被什么联系在一起的?(钱)那在金钱的魔力下,他们都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

课件:因为没有钱,我 ,托德 ,老板 ;

因为有了钱,我 ,托德 ,老板 。

学生自由说。

1、说到这儿,你的脑海中一定冒出了几个形容托德和老板特点的词语。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他的这个特点的,把句子划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你想到的词语。

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找学生上台写词语。

2、分析托德的笑。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真的觉得“我”带着大票子吗?这叫什么(反话)。指导朗读。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

指名学生读句子。

这段话写托德的什么?(笑)。平时我们说到笑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哪些词语(指名学生说:微笑、大笑、讥笑、傻笑、皮笑肉不笑……)托德属于哪一种?

生活中你有见过这种笑吗?没有见过的真是幸福又幸运。我本想从网上搜一张这种笑容的图片,不过没有找到。我不甘心,又找呀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张,想看吗?

出示图片。 老师再次引读句子。

(3)“当他向那张……熔岩一般”

师:“当托德看清这钱的数额时,表情起了极大的变化。这个时候他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指名学生读。

“你见过熔岩吗?”

展示熔岩图片。

“你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那样一张脸的样子。

这样一张脸好看吗?虽然托德在笑,但我们会觉得怎样?

3、马克吐温先生在写托德的特点时,主要是抓住什么来写的?(神态、语言)他把托德的笑容形容成(池塘里抛了一块砖、熔岩)用上了什么写作方法?(比喻)

相似的东西之间是比喻,但是火山熔岩和人的笑容并不相似呀,他还用上了什么方法?(夸张)

师:是啊,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抓住托德的笑容,用上夸张讽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托德刻薄、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势利眼小人形象。

4、分析老板。(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

“伙计是这个样子,老板看到这张钞票又是什么表现呢?”

出示课件:“老板望了一眼,……自言自语似的”

是什么让老板这么高兴?(钱)你觉得这个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再读读老板的话,能不能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老板的这番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语无伦次、喋喋不休、天花乱坠……)

他这么做,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机动:指导朗读。

师: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让我享受了从魔鬼到上帝的过程。金钱的魔力就有这么大。还不仅仅是这些,以我们的社会来说,科技的发展,国家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金钱。莎士比亚有一段话(出示课件)

学生齐读。

其他人又是这样评价金钱的。出示课件,学生读。

“学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对金钱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你把你的想法和几句话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三年级,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1.指出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落叶、芭比娃娃、珊瑚虫、珊瑚、珊瑚礁、珊瑚岛...

2.当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此事例说明了(b)

a.生物能生长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c)

a.蘑菇b.病毒c.鱼化石d.苹果树

4.动物、植物死亡后的遗体属于生物吗?

不属于,一个生物体死亡后,它的生命活动也将终结,也就不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只能被称为动物植物的遗体。

5.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

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

6.下列哪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d)

a.要有明确的.目的b.要有观察记录c.要有计划d.随便看一下就行了

六、教学反思:通过讨论、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弄明白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窦桂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1、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2、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

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

课前准备:多媒体出示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给学生创设一份恬静的田园氛

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关于辛弃疾的背景资料。

一、初读词题,试想画面:

我们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谁来背一背曾经学过的古诗。(课前)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古诗相似的作品:词板书:词

出示全词:

1、快速浏览这首词,与学过的古诗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机介绍词的别称:长短句、填词、上下阕

师:乍眼一看,这首词是不是有两个题目呢?

词牌名!题目读,停顿乐(正音)

师:看到村居,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交流)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一起读课题。

二、疏通文本,感知画面:

师:是呀,我们所看到乡村生活是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画面,那么,词人辛弃疾眼中的村居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录音

师:我们来读这首词,要求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一)师: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媚,剥(bao),翁媪(理解,生领读)

(二)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强调停顿,齐读)

(三)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读出来。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交流:锄豆图,联系《锄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织笼图,想象鸡鸭成群,联系《四时田园杂兴》

小溪图,茅檐图,感受屋小草青。想象流水的声音,溪水绕人家。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读

卧剥图,想象荷花景,诗句。抓住“卧”(换躺、趴比较),想象小脚丫的动作,想象顽皮的样子。“送给他哪个词?”

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他一动不动,他静静的,他是那么的……你又能送他一个词么?体会自在,认真,理解“无赖”。读

相媚图,师:这是老夫妻俩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

师: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怎么说呢?

师:我们一起读。师:多么温馨的情景,我们再读。

(重点感受卧剥图,相媚图,感情练读)

(四)师:你们看,这里有如画的风景,有劳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温馨……你最喜欢哪幅画面?

师:那我们就把这幅美景留在我们的心中。

师:吟着吟着就产生了感慨,给这幅画送一个字,一句话。

交流,引导“醉”——谁醉了?为什么醉?(老夫妇,诗人,我们)

师:真好!来,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词读一读,能背的背,把我们的对这和美乡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读出来!

(播放,感情朗诵。)

三、拓展建构,丰孕画面。

(一)介绍辛弃疾生平,了解其心境——安居乐业。

(二)推荐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教语文六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事演讲词的特点。

2.课件出示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3.介绍毛泽东和张思德。

1.读课文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三句。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这次追悼的人物。并列关系。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3、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各层层意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目标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全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设计,全文共 4416 字

+ 加入清单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石拱桥教学过程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1.学习概括、筛选关键信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结构层次,更有条理地介绍说明对象(教学重点)。

2.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3.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师:(展示各种各样桥的照片)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桥”吗?(学生交流)

明确:架在河上、陆地上、峡谷上的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就是桥。

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熟悉,也是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为小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

明确: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形式优美,而且非常坚固,历经成百上千年仍在发挥作用。

2.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几乎到处都有,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如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等。

3.为什么中国石拱桥会有如此光辉的成就?一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二是我国石拱桥建造技术高超,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三是各种建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4.桥梁建设已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如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角度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放在初中阶段第一个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可从四个角度思考。

(1)说明方法:通过组合关键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是不是可以删除?为什么?

(2)说明语言:本文语言准确严谨,但文中有一些不确定表述,如“大约”“可能”“几乎”等词多次出现,你如何看?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3)说明顺序: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能调换先后顺序吗?为什么?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4)说明结构:开头两段讲石拱桥的特点是否多余?最后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以上四个问题涉及重点不同,但是包括了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顺序、篇章结构等重要知识。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说明文知识,并在文本讲解中穿插重点字词的积累。

学生活动:文中重点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二者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分小组开展活动。

(1)绘制说明图: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或卢沟桥的示意图,在相应位置上标出数据。

(2)整理导游词:根据课文内容,有条理地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导游词。

(3)赵州桥(卢沟桥)介绍:根据课文内容、导游词以及自己的合理发挥,有条理、有重点、有详略、有趣味地为大家介绍一座桥。

设计意图:该活动是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

1.完成本课重要字词字音词义的积累。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题。

3.文中还有哪些没说全的说明方法?课下批注并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乡愁教学设计导入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

1,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评点。

4、指名读席幕容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可能的以下说法: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发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2、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3、品味词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乡愁》

4、迁移

综观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每一首诗中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第二首诗中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是没有年轮的树。

(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如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弈》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

1.会写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疏通全文大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

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和重点字词的意思。

【】

两课时

【】

第一课时(录)

读好课文,理解课文,领悟道理,引向课外

一、导课解题,了解出处

1.板书课题《学弈》,指导“弈”的写法,理解其意思。

2.了解孟子及《孟子》

(1)学生汇报所查资料。

(2)出示幻灯片简介孟子和《孟子》。

过渡:《学弈》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读通课文,读熟课文

1.认读生字和多音字“缴”“与”,关注读音和意思。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停顿。

3.老师范读。

4.学生借助提示练习朗读课文。

5.学生展示读。

6小组展示朗读(朗读高手)。

7.全班齐读。

三、读懂课文,掌握学法

1.交流理解文言文办法:

预设曾经了解过的几种方法:

(1)结合课下的注释理解。

(2)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

(3)联系上下文……

2.用以上方法自己试着疏通全文的意思,然后同桌讨论。

3.集体疏通文意。指六名汇报,其他人朗读原文并认真倾听,同意他的说法就默认,不同意就举手。

4.强调六个“之”的意思。

5按照集体交流的意见和同桌再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四、领悟道理,拓展实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补充故事《弈秋败弈》。

(1)读题目,自己解题。

(2)师生合作解全文,老师读原文,学生说理解。

(3)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道理,体会“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4)齐读全文。

五、总结收获,推荐阅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2.推荐阅读《孟子》。

(1)老师知道了“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原来出自于《孟子》这本书。其实很多成语也是来源于《孟子》这本书,比如:揠苗助长,杯水车薪,一曝十寒,明察秋毫,寡不敌众,茅塞顿开……

(2)想知道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那就找来《孟子》这本书好好读一读吧!

六、作业布置

(必做)抄写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

1、背诵《弈秋败弈》

2、自由阅读《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操场上》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预设目标】

1、认识“打、球、拔”等14个生字。

2、认识“足、口、讠、亻”4个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打、拔、拍、球、跳、跑、足、高、步”9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朗读儿歌。

【教学方法】

演示法,游戏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课件,课前了解有关雅典奥运会的情况。

【学习过程】

1、出示课件,指名说图意(要求说完整)。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词语。

3、指名将整幅图连起来说说。

4、认识生字:

⑴ 请一位小朋友当小老师来领读。

⑵ 开火车认读生字(去掉拼音)。

5、交流识字方法:

⑴ 指名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

⑵ 归纳识字方法。

1、出示儿歌,借助拼音初读(讲清要求再自由读)。

2、会读后,读给同桌或老师听听。

3、读好儿歌:

⑴ 指名读,评价。

⑵ 同桌互读。

⑶ 男女赛读。

⑷ 配上动作读一读。

⑸ 齐读。

⑹ 拓展,发挥想象,下课了,操场上还有哪些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足球教学设计方案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849 字

+ 加入清单

本篇是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五篇课文。它通过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能品味到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才有发言权,不能道听途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为主导。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哲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教师范读学生想像故事情节等环节探究问题的实际;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尝试,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

2、知识: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10个,会写8个字。

3、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表演课本剧。

1、小动物卡通卡及头饰。小红花、小金星等数个。

2、识字桃形字卡。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2、启发谈话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这样一些小动物,大家请看(出示动物卡通贴在黑板上)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只小公鸡在和他们说什么呢?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出示课题17、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边听边答,欣赏卡通进入课文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实践,初感课文内容1、试读2、互读3、分自然段读①范读课文②自读课文,查看生字表。提醒注意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③齐读课文,巩固生字④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奖励说得好的.同学小红花)刚才文中有些字,我们还不能认识,没关系,我们还有同桌老师可以帮助你呢,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后,可别忘了,说声谢谢呀!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讨论共有几个自然段。边读课文边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正音小组讨论后,分段读。互相帮助纠正错误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交流共同体验1、

发现问题讨论探究2、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①默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并划下来②小组讨论找到的问题③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随机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小动物们围绕什么问题在争论?他们个是什么观点?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板书答案)学生默读课文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1、自读自悟2、表演课本剧课文大家都分析的很好,对各种动物朋友也都了解了,我们就带着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再读课文①师生共同分析角色,狐狸狡猾,小松鼠、兔子老实轻信,小猴子聪明敢尝试②小组分角色朗读,评选解说员、导演、演员、评委。教师布置舞台,最后颁发小金星奖励获奖者重新读课文,体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集体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解说员。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进行快乐地学习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一、复习巩固①上节课大家学得很好,认识了许多新字,还懂得了一个道理。现在,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出示识字卡接龙读。读卡片。巩固提高,使知识自然衔接。

二、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反犬旁2、练习写字3、同桌互评4、组词练习5、完成课后练习6、联系实际7、布置作业出示狐、狸、猴三个字,提问:还有哪些字是反犬旁?寻找带有反犬旁字的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反犬旁的书写笔顺,狐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字不要写成侯要求先描红,再临写,最后在本子上练习。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巡视指导采用为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把可以和本课的生字组成词的字,出示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观察本题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介绍资料。本课出自《狐狸和葡萄》一文中,简要介绍故事及寓意。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和这个故事一样?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随教师空书反犬旁的笔顺。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书写同桌之间互相指出漂亮字和不规范的字并说明理由。为生字找朋友读句子,做比较体会

迫不急待大口大口两个词在句中的作用。听故事,集体讨论。练习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独立的写字能力,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语文教育的特点,最基本的就是品悟,即重感受、重咀嚼、重情韵、重意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恰当的提升。

【附板书】

17、狐狸

小松鼠

小兔子

小猴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