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教案怎么写通用20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教案怎么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615

范文

197

高中必修一《春》优质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4728 字

+ 加入清单

一 全篇故事情节

洞庭龙女远嫁泾川,遭受丈夫、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传书洞庭龙君,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课文节选至此。)钱塘君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传书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的蛮横,严辞拒绝,告辞而去。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发誓不嫁他人。柳毅丧妻后,二人终成眷属。

二 人物形象赏析

1.龙女

龙女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不甘任人欺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妇女形象。

龙女的不幸是“父母配嫁”这种封建包办婚姻造成的。这种婚姻,使她毫无爱情可言,惯于“乐逸”的丈夫还对她“日以厌薄”。她寄希望于公婆,使浪子回头,改邪归正,不料蛮横的公婆竟偏袒儿子,毁黜龙女。龙女牧羊荒郊,悲苦无告,水深火热。小说用龙女的悲惨命运谴责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龙女可贵之处,是她在迫害面前决不逆来顺受。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脱离苦海。她修书一封,藏于襦间,日夜盼望过路人为她捎信。荒野之中,行人稀少,到洞庭去的行人更难相遇,但她坚忍不拔,盼星星,盼月亮,“心目断尽,无所知哀”,然而决不绝望,日夜“凝听翔立”,等候希望之光的闪现。她拜托柳毅传书,深情地对柳毅说,事成之后,“当如亲戚耳”,流露敬慕之情。《柳毅传》全文还写龙女得救后再也不愿屈从父命,决意与她爱慕的柳毅结成夫妇。可见龙女对爱情、自由、幸福的大胆追求。

2.柳毅

柳毅确是“义夫”,一个侠义之士,他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急人之困,见义勇为,不避艰险,不负重托。

柳毅落第回乡,心情自然是失意郁闷的,自己也非常需要别人的抚慰,但是当他路见牧羊女,见她“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便主动上前询问,足见他对苦难者的同情与关怀。听了龙女的泣诉和请求,他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足见他的爱心义胆,自身的挫折和失意全然置之度外,激于义愤,急人之急,慨然允诺,传书洞庭。洞庭君和钱塘君都对他感恩戴德:“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这两笔有力地烘托了他的美德。

柳毅为龙女传书,完全出于关爱,并无私心杂念。后来钱塘君看他们俩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严辞峻拒,执意不从。柳毅是正直无私、志坚品洁的正派儒生。

作品把柳毅塑造成为人格美的化身,与泾川次子构成美与丑的两极,向人们昭示,真正的爱情是两颗美好心灵的结合,而美好的心灵是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爱情是在相互了解中建立起来的。包办婚姻之所以往往酿成悲剧,就因为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光讲门第,不察人品,遇到邪恶之徒,等于将女儿推进苦海。

3.钱塘君

在钱塘君身上,作者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理想。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酿成了无数人间悲剧,只有彻底破坏旧秩序,才能为自由、幸福开辟道路。要破坏旧的秩序,非有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不可。钱塘君,就是这种愿望和力量的化身。

钱塘君刚猛无畏,他有怒潮一般汹涌而暴烈的气概,他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向天上地下的统治者挑战。他曾与帝尧作对,使“尧遭洪水九年”,又“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以致命运不济,遭受上帝惩处,丢官卸职,囚系在身。即使如此,他不改本色,一听龙女受辱,怒不可遏,掣断金锁玉柱,“擘青天而飞去”,大战泾阳,严惩恶人,拯救善良。他以霹雳手段和怒潮声势横扫泾阳,痛快淋漓地施行报复。这一切,作品写得有声有色,虎虎动人。这样一个敢犯天颜、惩罚恶类的神灵,是被压迫人民理想的化身。既然世道难以改变,人们就只能寄幻想于神通广大的神祗身上。这个人物勇武侠义的行为,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强烈的反抗情绪和美好愿望。他同龙女一样,不失为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在他身上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当然,这个人物也有粗暴卤莽的一面。盛怒之下,他毫无策略地厮杀一气,扫荡一切,甚至胡来一通,反映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复仇心理。然而他有可亲可敬的一面。见到柳毅,他谦逊有礼,坦诚地倾吐感激之情;对冒犯宾客的举动,他引咎自责;他的卤莽行径一经兄长指出,就知错认错。总之,钱塘君是一个嫉恶如仇、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

三 思想内容

这个传奇故事对包办婚姻作了愤怒的批判,表达了婚姻自由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故事告诉人们,包办婚姻的罪恶,不是父母的罪恶,而是制度的罪恶。父母何尝不希望子女幸福,洞庭龙君听了柳毅的报告,看了龙女的书信,爱女的不幸使他深感痛心,掩面而泣,说道:“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这也说明包办婚姻有极大的盲目性,没有男女双方长期的接触、相处、了解、感受,父母能有多少了解呢?所以不能不是聋子瞎子,洞庭君的自我谴责,正是作者对包办婚姻的谴责。美满的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包办婚姻则毫无爱情可言。当然不能说婚后没有培养感情的可能,但是爱情是心灵的契合,乃是非常微妙的感情生活,即使男女双方都是好人,也不能说就会相爱。

美满的婚姻从何而来?来自完全自由的结合。婚姻自由是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深受包办婚姻不幸的龙女,脱离苦海之后,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洞庭龙君后来还想把龙女“配嫁于濯锦小儿”,她就坚决不从,她爱慕柳毅,“心誓难移”。柳毅虽然爱慕龙女,但也拒绝钱塘君指令性的婚姻。龙女与柳毅最终美满的婚姻是完全自由的结合。作品赞扬柳毅的美德,也是在说龙女与柳毅爱情的基础。龙女是在深切感受到柳毅美好心灵的基础上萌生爱慕之心的。

作品描写龙女牧羊荒郊,是一种天地,后来回归龙宫,又是一种天地,而回天之力,全仗钱塘君。洞庭龙君痛心之余,哀咤良久,一筹莫展,是完全无用的,只有钱塘君出击,给摧残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才迎来祥风庆云的新天地。作品刻画钱塘君这个形象,寄寓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作者不但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而且指出龙女的不幸不单是泾川次子的品质问题,罪恶的婚姻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有彻底扫荡,才能赢得全新的天地。作者尤其可贵的是,认为这种破坏旧世界的暴烈行为是符合人性,符合天意的。钱塘君向天帝作了报告,“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连天帝都给予认可,不但不认为他的行为过激,而且认为他立了大功。

四 艺术欣赏

1.富于想像,情节波澜起伏。

这个神话故事沟通了人与神,将二者结合起来,想像奇特而丰富,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龙王的形象,是古代神话传说就有的,而作者又将古人的想像大大丰富了,这里有洞庭龙君,有钱塘君,有泾川龙君,洞庭龙君和钱塘君又是兄弟,洞庭龙君和泾川龙君又做了亲家。洞庭龙君的性格有如洞庭湖水那样雍容而仁弱,钱塘君的性格则像钱塘潮那样凶猛暴烈,作者的想像是将自然界加以人格化了,形象奇幻而又神妙。就是把羊群想像成雨工,也是根据着天上的雨云如地上的羊群这个特征的。作者的想像又在广阔的时空中驰骋,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近与天将失意,又塞其五山。钱塘君大战泾阳,可以飞天,可以卷地,声势惊天动地,战斗速战速决,神奇之至。在作者的想像中,人神可以对话,凡人可以走进龙宫,只要武夫揭水,凡人闭目相随,一会儿就可以进入龙宫。丰富的想像,神奇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天地,使这篇传奇富有艺术魅力。

故事情节的展开很讲究波澜起伏。一是有张有弛。柳毅慨然允诺之后,不写引别东去,而写两人闲谈,文势舒缓了下来。说羊群是雨工,增添了神奇色彩,而感情的交流,又透露了彼此的好感,为下文作了伏笔。柳毅到了龙宫,没有立刻见到龙君,写龙王正与太阳道士讲谈火经,柳毅不得不耐心等候,这一处闲笔也显得张中有弛。

二是用洞庭君与钱塘君的反差来造成跌宕之势。洞庭君乃龙女父亲,钱塘君是龙女叔父,洞庭君是兄长,钱塘君是弟弟,洞庭君在其位,有权有势,钱塘君则身陷縻系,但是洞庭龙君得知女儿不幸,却一筹莫展,还惟恐钱塘君又闯下大祸,而钱塘君则暴怒而起,掣破金锁,大战泾阳,一个沉郁,一个奋战,形成极大的起伏。

三是钱塘君的行动,先写其出动与结果,把两个片断紧相连接起来,前一片断令人惊恐不已,后一片断又令人大喜过望。始而天坼地裂,继而祥风庆云,令人大惊大喜,目不暇接。钱塘君大战泾阳的经过放在事后对话中补叙,在胜利的喜庆中又让人为之惊叹。这样的安排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2.文辞华艳,凝练生动,语句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例如描写龙宫:“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文辞十分华艳。又如描写龙女回宫的场面,文辞尤为华艳:“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红妆千万,笑语熙熙。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满身,绡参差。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

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在文中俯拾即是。柳毅问龙女:“子何苦而自辱如是?”龙女的反应,作者只用了“始楚而谢,终泣而对”八个字,十分细腻地写出龙女先楚后泣、先谢后对的变化过程,既表现她悲苦不胜、迫切求助的心情和温婉的性格,也表露年轻女性初见男子时欲语还休的羞怯之态。写回宫的龙女,“自然蛾眉”云云,也以经济的笔墨刻画出龙女的仙姿神韵和复杂心情。

句式上有骈有散,富于变化。骈句主要用于人物肖像的描写和场景的铺叙,诗情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骈句的运用,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句式的运用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和人物的刻画。钱塘君战罢归来,与洞庭君有这样一段对话: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两人的对话,问得急促,答得干脆。既突出问者的专注、急切,又显示答者的坦然、快意。这一连串短句在传情达意上真是恰到好处。

《柳毅传》(节选)解题指导

一本题不作泛泛的人物形象分析,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上来,将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作品主旨的理解结合起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1.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包办这种封建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姻,根本没有爱情的基础,而且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正如洞庭龙君所说“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他将女儿配嫁泾川次子,泾川次子人品如何,他是不明了的。结果嫁给了一个贪图“乐逸”的家伙,龙女就遭殃了。龙女的不幸,还在于封建的夫权制、家长制。妇女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公婆竟然有权“毁黜”她,令她牧羊荒野。

2.在柳毅身上,寄托着完美人格的理想,为人急人所难,正直无私,这样的人格,才是女性爱慕的对象,女子理想的归宿。

在钱塘君身上,寄托着彻底摧毁恶势力的理想。妇女处于弱势地位,作者对于妇女的不幸是深为同情的,对于迫害妇女的恶势力,如泾川次子及其父母之流,作者愤恨至极,认为非用暴烈的手段,给以毁灭性打击不可。

二 本题要求扩展阅读,并使学生明白,分析人物性格必须顾及全篇。本题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有不同意见还可以展开研讨。分析性格特点,既要准确地加以概括,又要结合情节加以具体分析。

提示:

柳毅性格特点:见义勇为,侠义正直,磊落坚毅。

龙女性格特点:善良多情而又富有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追求爱情。

有关唐代传奇的几则论述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而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6068 字

+ 加入清单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2、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3、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

⑴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

⑶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席、囊、弱等。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

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1、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2、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A、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ān)

B、墨翟(dí)谪戍(zhé)絜(xié)

C、铦(xiān)隳(huī)逡巡(quān)

D、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度长契大嬴粮景从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同年而语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摄足行伍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崛起阡阳门廷若市

3、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下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赢粮而景从()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杜工部贾太傅庖丁()

B、欧阳文忠范文正左忠毅王忠肃()

C、王临川韩昌黎柳柳州沛公()

D、苏子瞻诸葛孔明方望溪李太白()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脱颖而出游刃有余碧血丹心

A、蔺相如平原君伯乐窦娥

B、蔺相如毛遂庖丁关汉卿

C、蔺相如毛遂庖丁邹衍

D、蔺相如毛遂庖丁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④《送东阳马生序》⑤《〈指南录〉后序》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B、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四、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⑴鲍叔遂进管仲()

A、进献

B、进言

C、靠近

D、举荐

⑵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⑴及小白立为桓公()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⑵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⑶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⑴召忽死之()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⑵以身下之()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C(“逡”读qūn)

2、B

3、B、E

二、语言运用

1、A、

2、①C②A③A④B⑤C⑥D

3、①A②B

2、A

三、文学、文化常识

1、A、官

B、谥号

C、籍贯

D、字

2、D

3、B

四、阅读思考

1、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①D②B

3、①C②B③C

4、C

5、C

6、①C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语文必修二《声声慢》教案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239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 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 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 作者简介,学会“知人论世”

1、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让学生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学生对作者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词要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

5、(出示flash朗读课件),听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入探讨,理解意象

1、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2、词中描写了哪些场景?面对此情此景,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3、过渡:是啊,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考虑到高一学生较难理解“意象”,在教学中用探讨的方式在无意识中让学生意识到“意象”在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运用。)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 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教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味。

让学生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1、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鉴赏。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美。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多媒体呈现上联。)

学生讨论酝酿后,交流发言。教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使用“借物言情”的写法。

八、布置作业

为了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课堂小结

教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敬仰。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

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

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

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示幻灯片,显示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一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必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1、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

2、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1、物质都是由xx组成的,单质是xx,化合物是xx。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xx和xx。

2、物质可分为xx和xx。混合物可分为xx,xx和xx。按照元素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通常可以分为xx,xx,xx。根据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化合物可分为xx,xx。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xx和xx。xx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mn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xx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之间的反应通常是复分解反应。

4、光束照射胶体时,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借助此现象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作定向运动的现象,叫做xx。它说明胶体的微粒带有xx。能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xx、xx、xx。

5、利用xx分离胶体中能够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xx。只有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通过滤纸,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过半透膜。(滤纸的孔隙比半透膜大)。其他和胶体有关的现象: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机玻璃,墨水

6、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反应方程式。

7、电离是xx。电解质是xx。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判断一种物质属于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先排除混合物(溶液)和单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思考:①盐酸、nacl溶液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②为什么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③so3、co2、so2、nh3溶与水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叫做强电解质,包括强酸(hcl、h2so4、hno3、hbr、hi)、强碱〔koh、naoh、ba(oh)2、ca(oh)2〕、盐。

思考:naoh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叫做弱电解质,包括弱酸(ch3cooh、h2co3、hclo)、弱碱(nh3h2o)、水。中强酸h3po4、h2so3也是弱电解质。

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写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时化合物写在等号左边,电离出的离子写在等号右边。阴阳离子正负电荷总数必须相等。要正确书写离子符号,如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

8、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条件(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9、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拆成离子——删去相同离子——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的物质: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氧化物)。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xx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xx;

fes与盐酸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nahso4+naoh==na2so4+h2o;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11、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看电荷是否守恒;

(4)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12、离子的大量共存问题

(1)看清题目,找出隐蔽条件,如在强酸(强碱)溶液中,是否有颜色

(2)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沉淀的不能共存;

(3)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水等难电离的物质

(4)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气体的不能共存;

(5)在溶液中有电解质溶液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13、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使用的试剂方法及现象

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铵根离子。

反应过程中有xx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生成氧化产物,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生成还原产物,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一般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化合价时,一般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5、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6、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3.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及其应用,学生对于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是载体。但我们的教学是要面向学生的,高中学生本身身心已经趋于成熟,管理与教学难度较大,那么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应该积极发挥这种优势,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能够根据其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采用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并顺势提问:能否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导入,很好的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159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

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

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

⑴ 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⑵ 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⑶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⑷ 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归纳主旨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5986 字

+ 加入清单

课题

雷雨(节选)

课型

新 授 课

教学

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欣赏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具

准备

多媒体,电影或话剧《雷雨》视频。

课时

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组织看话剧《雷雨》的录像,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像,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现的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二、导入新课

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就曾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板书课题《雷雨》及作者曹禺)

三、戏剧常识介绍(简单)

补充说明几个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四、简介作者及《雷雨》

1.作者(略)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五、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理清剧本结构,把握戏剧冲突。

(1)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请同学分别概述各场的内容。

第一场内容的概述要点:①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②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的客厅偶然相遇。

③周朴园看到侍萍以为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④周朴园从侍萍的口音和她自小在无锡长大的情况,引出对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发生的一桩事的询问。

⑤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讲述自己被周公馆少爷玩弄后抛弃的悲惨遭遇。

⑥周朴园认出了面前站着的这个“下人”就是当年投河未死的侍萍时,他立刻转变了先前的态度,严厉地追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且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发展,他拿出了骗人的伎俩:一面继续用虚伪的感情欺骗、软化侍萍;一面妄图用金钱堵住侍萍的嘴,了却三十年前的这笔旧账。

⑦鲁侍萍撕了支票,只要求见见自己的儿子萍儿。

第二场内容的概述要点:

①鲁大海代表矿上罢工工人找董事长谈判。

②周朴园用金钱收买“没有骨头”的工人代表,破坏罢工,开除了鲁大海。

③鲁大海愤怒揭露周朴园镇压工人的血腥罪行。

④周萍出,命人打亲兄弟,侍萍挥泪忍恨离开周家。

(2)分别找出其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矛盾冲突的焦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 (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冲突。

矛盾冲突的焦点:

第一场:三十年的恩怨(爱情的纠葛)

第二场:罢工与反罢工的矛盾(阶级斗争)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场第一层。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1层。

2.提问: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有哪几次变化?鲁侍萍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学生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后回答。

明确: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语各有不同。他先是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很奇怪”。但这时他还不知真情,心里还比较平静,因此问的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但是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慧”,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接着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加疑惑,而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这过程中,面对周朴园的谎话,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

(二)研习第一场第二层。

1.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第2层。

2.提问: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完成下面的表格。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手 段

言 行

厉声责问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点拨: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3.提问: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4.提问: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从这一场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发言。)

投影: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在对话中侍萍既有意识的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的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七、布置作业:分析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分析了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第二场,并归纳人物形象。

二、问题探究:

提问: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投影: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1.怀念是真——婚姻不如意、赎罪

2.怀念又是自私与虚伪的——自己的名誉、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三、研讨课文第二场: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场。

2.提问:此时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

3.提问: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学生找出相关的内容回答。)

4.提问:鲁大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有何意义?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嫌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二、分析人物形象——周朴园: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

曹禺谈“周朴园”: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冷酷、虚伪、残忍、奸诈。

三、归纳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四、探讨:“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探讨后自由发言。

投影: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五、布置作业:阅读第一场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具有个性化的对话片断,体会凝练传神的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三课时

一、鉴赏人物语言。

戏剧语言有两种,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语言。

1.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2.《雷雨》人物语言的三个特点:

第一、 高度个性化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实际上是“直听”)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学生找出相关例子来说明。

如: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第二、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有含有别的意思。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潜台词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而有味。

请学生找出人物语言中有潜台词的,进行分析。

如:下面的人物语言有潜台词,情形是当事人不便说: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再看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另一个角色的意思就是: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第三、富于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多媒体投影相关片段,让学生展开分析。

第二幕的结尾,繁漪与周萍的对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繁 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①

周 萍 我已经准备好了。②

繁 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③

①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后来她确实把什么都抖出来了),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冲对繁漪的背叛使矛盾激化),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一语双关。

《雷雨》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有时也带有作者很强的主观动机,让读者很明显的感觉到“人为”的痕迹,请看下面鲁侍萍的语言:

1.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

2.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推动情节发展 )

3.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 )

4.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推动;几乎是提醒周朴园 )

5.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推动;几乎要明说了 )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固然很想见到她的儿子,因此带着幻想对周朴园不断的提醒,暗示,这些当然合情合理。但她这些每每在情节快要中断时候的语言,却不单是她的心思的合情合理所能解释得了的,而最重要的,是恰好的起到了暗示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结: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这三点是主要的,当然还有其他特点,比如

语言的口语化,便于观众当场接受等,这里就不涉及。通过学习《雷雨》,了解戏剧人物语言的三个主要特点,对于剧本的阅读和创作,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二、布置作业:

1.阅读剧本《雷雨》。

2.就自己对《雷雨》感兴趣的方面写一篇赏析文章。

板书设计:

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鲁侍萍:正直、善良、刚强、有尊严

鲁大海:觉醒、坚定、勇敢、无私、求实、经验的不足、鲁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语文必修三《边城》精品教案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课文品读】

一、简介《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顽劣异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连江青都说,她在青岛大学读书时最爱听沈从文的课。还编辑过《京报》《大公报》《益世报》等大报的文艺副刊,编撰过中小学国文课本,创办过文学杂志。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解放后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抄卡片,作讲解,为各方面打杂……文学创作从此停止。“文化~~”中先后8次抄家,无休止的检查、之余是扫厕所,到农村“劳改”。但仍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的瓷器》等大量学术著作,著名作家转变成著名文物学家。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沈从文热”。他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左身瘫痪。 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培养语言概括能力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第二步,找出美景进行赏析;

第三步,精读体味了解风俗美;

第四步,具体品析人情美;

第五步:综合概括,品析边城之美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概括文中事件,体会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湘西风貌如同久在深闺的少女,谱写着一曲曲古典诗意的歌谣,纯情轻柔,自然朴实。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便如同舟行水上,触目尽是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来学习《边城》。

二、整体把握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概括文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一)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二)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三)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宝。

(四)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三、文本解读

认真读完文本,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呢?

生:美 。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一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必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313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这篇新闻的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捕捉作品营造的反差,分析反差效果。

过程与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对法西斯的痛恨,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思考;学习优秀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捕捉、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思考。

教学难点 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领、组织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初读文章,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师生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①请学生用一句话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介绍。

②播放幻灯片,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营造学习氛围。老师用低沉、缓慢的声音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简介。

这里是奥斯维辛,有人这样描述它: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这些图片又把我们带回到半个世纪前那段黑暗的历史,又让我们沉浸在遇难者的苦痛之中。奥斯维辛解放14年后,当我们跟着作者罗森塔尔来到这个小镇,看到的是什么呢?阅读这篇课文。

研读感知

研读感知

二、研读感知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引导分析: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明确: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的使命感;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

引导: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象(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

引导: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

明确 : 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

小结: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问题: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

5、文章结构小结:

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背景(4-6):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合作探究

1、读完这篇文章,假设你是与作者罗森塔尔同行的摄影记者,让你拍摄一部奥斯维辛的记录片,你会以什么颜色作为基调?

------大部分学生都会答冷色调、灰暗色调。

2、在罗森塔尔眼中,奥斯维辛的色彩是不是像我们同学形容得这么单一?你能不能感受到其他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是哪些语言带来的?

------涉及到暖色调,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

3、冷与暖,灰暗与明亮,色彩的反差使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带给读者更丰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结合语言来分析三组反差的效果,分析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②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第一组: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A明媚---阴暗 嬉戏—杀戮 以集中营周围明快景物、欢乐小孩反衬当年暗无天日、惨绝人寰。

B居然,还有:意料之外,难以置信。

C含蓄表达内心哀痛、愤怒。美好的生活只有在彻底摧毁法西斯后才能享受,铭记历史。

第二组: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A毁灭,死亡-----新生,顽强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这样的景物确实让人难忘。

B怒放 不可阻挡顽强抗争 气势很盛。

C控诉法西斯戕害生命的罪行。讽刺纳粹刑罚的残暴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美好的东西不会被摧毁的。正义战胜邪恶。犹太民族没有因为希特勒匪徒的出现而消亡,人类的生命链条也没有因为法西斯的暴行而断裂。

第三组: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A微笑---凶残 希望---绝望。

B温和、梦想、微笑。

C生命的坚韧美好,不向恶势力低头。身处绝境,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望。

归纳主旨

反差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成为这篇文章最为突出的特点。像文章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在文中也反复强调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可供报道,可他恰恰写下了这样一则新闻。你怎样理解这里的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写?作者写些什么?

------“没有什么新闻”是指曾经上演的令人发指的人间惨剧已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现在奥斯维辛和平而安宁,没什么新鲜事。

------(主旨)作者还是要写下这篇新闻,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本文1958年一经发表,就在美国新闻界引起巨大轰动,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这不仅得力于他以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到极具价值的种.种反差,更因为他所具有的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延伸拓展

当年罗森塔尔带着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你是否和他一样有非写不可的冲动?那么就请你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些什么吧⋯⋯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课文小结

从1945年至1958年,这13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必修一《春》优质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2194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教材

在《》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并不是外在的春天蓬勃滋长的自有事物,诗人更多地是倾心和专注于自己的直觉和知性,当然这种直觉是和知性的思辨紧密结合的,也即思维智性的直觉。语言清新,意象奇特,特别这一切的融合无间。适合学生用他们特有的激情和青春细细体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领悟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理解诗人所选意像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于情感。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在创造一种是指身临其境的氛围,同时结合视频短片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言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的宠儿。关于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更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关于春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春》。

(二)关于作者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联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翻译诗歌,至1958年,他共翻译出版了雪莱,普希金,济慈,拜伦等人的诗集十余种。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译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

(三)关于《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诗意和诗情却是十分饱满的。穆旦友人,翻译家王佐良曾评价这首诗:“出现了新的思辩,新的形象,总的效果则是感性化,肉体化……从而使《春》截然不同于千百首一般的伤春咏怀之作。它强烈得多,真实得多,同时形式上又是那样完整”(《谈穆旦的诗》)

与传统的吟咏春天的诗作多好写景不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觉。经过感觉的过滤纸后呈现的景致,便显得结实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诗的特点: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

(注:读诗时应注意此时的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

(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第二节与第一切形成明显的并列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体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这种痛苦还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2.词语的厚度和力度

这主要体现在对春天的颜色和形体的描绘上,例如,写“绿色”,诗人用火焰状绿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摇曳写出了绿色具有动感的形态,倘若换成其他的词语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让学生尝试)更不消说后面有渴求,拥抱两个动词的加强;又如写花朵的生机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两个表示形体的动词,它们足以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至于“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更巧妙的表现了“歌”所负载的双重力量(轻盈和沉重)这就是王佐良所说的肉体化。

3.“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写法探究

这里运用比喻,将窗外自已绽放的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也作为全诗的过渡,由具体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过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较赏析:《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将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梦似飞花,愁似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五)主题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

明确:这首诗表现的青春主题是复杂的,其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富于朝气;其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对“禁锢感”显示出强烈的反叛意识或叛逆意识;其四,在“被点燃”后“无所归依”,陷入迷惘。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上述复杂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五、说板书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色彩和光影的交错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语言的清新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意象的奇特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第一节:满园春色的美丽

第二节:诗人在20岁时(生命的春天)所深味的青春冲动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语文必修二《中国建筑物的特征》精品教案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建筑,全文共 383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设计,全文共 2153 字

+ 加入清单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

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 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

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要从概念出发分析解题思路。除例题的计算类型外,其它类型不宜过早涉及。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有关计算的教学时,要注意归纳方法,如: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n(浓)=n(稀) 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704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数学教案必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在课本封面上就体现出来了(展示课本和参考书封面)。它是在学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热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

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内涵及几何意义的挖掘,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二、教法说明

本节课借助几何画板,使用多媒体辅助进行直观演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开始尝试活动。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享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课堂上主要采取对比分析;让学生边议、边评;组织学生学、思、练。通过师生和谐对话,使情感共鸣,让学生的潜能、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使认知效益最大。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

三、学法指导

为更好的贯彻课改精神,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设计

◆运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

◆运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1、运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

如图,这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展示风车)

正方形abcd中,ae⊥be,bf⊥cf,cg⊥dg,dh⊥ah,设ae=a,be=b,则正方形的面积为s=__,rt△abe,rt△bcf,rt△cdg,rt△adh是全等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之和是s’=_

从图形中易得,s≥s’,即

问题1:它们有相等的情况吗?何时相等?

问题2:当 a,b为任意实数时,上式还成立吗?(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几何画板帮助学生理解)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

当且仅当(重点强调)a=b时,等号成立(合情推理)

问题3: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让学生独立证明)

设计意图

(1)运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数学的历史悠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运用此图标能较容易的观察出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入基本不等式很直观。

(3)三个思考题为学生创造情景,逐层深入,强化理解。

2、运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如果 a>0,b>0 ,

用 和 分别代替a,b。可以得到

也可写成

(强调基本不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正”)(演绎推理)

问题4:你能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吗?

要证 = 1 gb3 ①

只要证 = 2 gb3 ②

要证② ,只要证 = 3 gb3 ③

要证 = 3 gb3 ③ ,只要证 = 4 gb3 ④

显然, ④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 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

(强调基本不等式取等的条件“等”)

设计意图

(1)证明过程课本上是以填空形式出现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课改精神;

(2)证明过程印证了不等式的正确性,并能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3)此种证明方法是“分析法”,在选修教材的《推理与证明》一章中会重点讲解,此处有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

3、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如图,ab是圆的直径,c是ab上任一点,ac=a,cb=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ad,bd,则cd= ,半径为

问题5: 你能用这个图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几何画板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

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

4、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例1.证明

(学生自己证明)

设计意图

(1)这道例题很简单,多数学生都会仿照课本上的分析思路重新证明,能够练习“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

(2)学生能够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a和b不仅仅是一个字母,而是一个符号,它们可以是a、b,也可以是x、y,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3)此例不是课本例题,比课本例题简单,这样,循序渐进, 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

例2:(1)把36写成两个正数的积,当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

(2)把18写成两个正数的和,当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积最大?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数学教案必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忆》精选教案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4763 字

+ 加入清单

【课前预习】

1.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识记理解生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教师查阅有关作家孙犁作品的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演、读,能品味出“话里有话”。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能归纳出人物性格。

3.通过对比阅读,创意表达训练,能深入理解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感悟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2.探讨女孩子任性、调侃的话语,品味“话里有话”。

【教学重点】

探讨“袜子”问题这部分经典对话的艺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屏示:

关于孙犁:

孙犁(1913-2002),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荷花淀》、《嘱咐》是其代表作。孙犁的小说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的美称。1977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间有评论和小说发表。新时期,孙犁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境界的超然、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起,孙犁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积累字词:

指名学生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其他同学纠正其错误的地方。

土靛(diàn) 阜(fù)平蓝 玉黍(shǔ) 水沤(òu) 袄襟(jīn)

刨(páo)抓 瘪(biě)着嘴 贩(fàn)卖 盈(yíng)余 破绽(zhàn)

板书课题:山地回忆孙犁

二、回溯“山地” 再现“回忆

指导语: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标画批注,理清情节。

屏示:

引子忆故事

袜表鱼水情

互助一家亲

失袜深怀念

送布心连心

教师总结过度:本文是小说,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环境勾勒简要、人物形象鲜活、结构层次明晰,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温馨,但作者却是用冲突的语言表现深厚的感情,写法别具一格。

板书设计:我 互助

三、聚焦“冲突”,聆听“对话”

指导语:本文趣味醇厚,主要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全文主旨是表现军民关系的美好,但一开头,恰恰不是表现美好,而是表现冲突,细写女孩子对八路军的无理。细读文章第一部分,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挖掘潜台词。

片段一:河边偶遇,冲突口角

活动一:填写表格,再识男女主人公

对话

事件

女孩感情变化

战士感情变化

第一回合

洗脸

严厉 恼冷冷地

挂火 愤怒

第二回合

论“真假卫生”

心平气和

第三回合

巧送袜子

强调:

女孩情感:严厉 恼 冷冷地 笑 笑

战士情感:挂火 愤怒 心平气和 笑

情感起伏: ↗ → →

活动二:请两位同学进行“洗脸”情景模拟表演,再现语言魅力。然后请同学们看屏幕,在括号里写出潜台词。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潜台词:抗日军队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神,我很想帮他做些什么,但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主动跟他打招呼呢?我就用找茬跟他说话。)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潜台词:我就是故意无理,跟他吵架)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潜台词:群众在战争中遭受巨大苦难,还支持我们,在民族苦难面前,我不能和着个顽皮任性的小姑娘意气用事,让步承认错误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潜台词:他不跟我吵了?说话中断了?不行,我还得坚持下去)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潜台词:故意气气你,不管我怎么气你,我都拿稳了,你就是奈何我不得。)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潜台词:开玩笑,逗你玩儿罢了,你紧张个什么劲呀,像小孩一样。)

片段二:论真假卫生,笑解寒冰。

活动三:做评点批注,赏析“话里有话”。

示例: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批注: 明明自己落后,却把文明说得可笑,但自己“笑的弯下腰去”,显示只是说说笑笑而已,与其说时嘲笑人家,不如说充满着自嘲自娱的充分。)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批注:对于农民,孙犁避免丑化,基本上是诗化的。“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赞美小姑娘洁净美丽。)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批注:总是在进攻中,总是以山区农民固有的生活习惯为准则,来评价八路军的生活条件,感到有趣,好奇,不解,但在不无野气、蛮气的嘲讽打趣中,隐藏着特别关切。)

片段三:巧送袜子,委婉的豪爽

活动四:小组分角色朗读,感悟语言艺术,然后讨论:对话中女孩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学生展示感悟: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不穿袜子”和“卫生”强拉联系,有趣又可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 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两个“不会” ,明知故问,引出想听的话,灵慧又豪爽。)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豪爽、直率)

师生探讨:

行为:热心细心,善于体察,善表情意。

心理:有心帮助又不好意思直言。

表达:巧妙转移话题,运用反问把主动关切变为战士的主动求助。

教师总结:女孩子很聪明,拐弯抹角把战士引到她预设的话题,化总结的主动为被动,以层层紧逼的启发,逼得战士说出迫切无助的话来,充满农村女性的委婉,虽然军民一家亲,但毕竟第一次见到陌生的男战士,流露出豪爽之气,两个陌生人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了。“我”的形象也生动感人,面对泼辣野蛮的少女,我表现出子弟兵应有的憨厚诚恳、理解包容。通过对这段经典对话的分析领悟,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战争小说少有血腥惨烈的场面,他的故事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础上的,是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但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浪漫的色彩。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

板书:灵慧 豪爽 直率 可爱 憨厚 诚恳 理解 包容 诗意 浪漫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课文,探究性格

活动五: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品味重要语句,如:“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等句,并思考归纳小姑娘性格特点,用类似“我从 句中,读出了女孩子 的性格”的句式说话。

示例:

·我从“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就来了”句中,读出了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和矫羞的情态,真是回味无穷。

·文中还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

“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从这些语言我读出了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天真淘气、无遮无挡,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

·我从她给“我”做袜子(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了),给“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亲跟着“沾光”的议论)句中读出出她的质朴善良。

·从“她不会说话” “她很会说话!”句中,我读出他们从不同角度分别赞赏女孩子:坦率任性、不懂得婉转、没有世故的性格;灵慧心好、善于创造融洽交流的氛围的性格。

教师小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本文他通过对妞儿的语言动作行为描写,我们读出她对革命者不见外,任性调侃,有自家人的亲密,体现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板书设计: 鱼水情深

五、回扣单元,比探“话里有话”

比探一:女孩的伶牙俐齿与贾芸的伶俐乖巧区别何在?

明确:一是所涉及的思想品质不同。贾芸是巴结奉承他人,随机应变保护自己;女孩子全无此类动机,而只是一种可爱的天性。二是表现出的形式不同。贾芸的伶俐乖巧包括言论还包括其他行为,言论方面用于讨好他人和表情达意。女孩子的伶牙俐齿是指言论,用于调侃。

比探二:女孩豪爽直率与李逵的豪爽侠气有什么不同?

提示:灵慧与鲁莽。

六、走进电影,鉴赏“话里有话”

活动六:开展文艺鉴赏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活动。

屏放电影《永别了,武器》结尾,结合课文《海明威的对话艺术》一文,师生交流,与《山地回忆》的对话有何异同。

屏示对话:

在房外长廊上,我对医生说,“今天夜里,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没什么,没什么可做地。我送你回旅馆吧!”

“不,谢谢你。我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说。我说不出——”

“夜安。”他说,“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不,谢谢你。”

“手术是唯一的办法。”

“我不想谈这件事。”我说。

“我很想送你回旅馆去。”

“不,谢谢你。”

他走下长廊,我往房间走去。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向旅馆。

提示:

共同之处:都有潜台词、前对话,或叫心口不一、话里有话、言外之意。

不同之处:

1.《永别了,武器》结尾对话全有潜台词,《山地回忆》不少对话没有潜台词;

2.《永别了,武器》结尾没有提示人物心情,没有附加的外在动作,对话的暗示性很强。而《山地回忆》中心情的提示,附加的外在动作随处可见。

3.《永别了,武器》结尾平静的对话下面是内心的强烈的大幅度动作,而《山地回忆》总体上不如其强烈,但也有几处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掩藏着较大幅度的内心波澜。

板书设计

山地回忆

孙犁

互助

妞儿↔“我”

灵慧 豪爽 憨厚 诚恳

淳朴 可爱 理解包容

话里有话 诗意浪漫

↘ ↙

鱼水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一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必修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一,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j干花、cu0粉末等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二一呼气。大家呼出韵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毒吗?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何影响?

[展示l-氧化碳的循环挂图,说明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导人本节教学内容之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如何证明你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验证明)

二、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指着桌面上装满有二氧化碳并盖有玻片的集气瓶问):如何检查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你说出有关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生: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实验l]

教师演示教材中[实验6-3]来证明这个学生的说法的正确性。

[总结](投影)

[实验2]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结论]-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提问]我们是否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02的密度比空气大?(组织学生讨论)。

[实验3]演示教材中[实验6-4]o

[实验4]演示教材中[实验6-5]o

[结论l-氧化碳能溶于水。

[讨论]根据实验1、2、3、4,你总结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

┃ ┃颜色 ┃状态 ┃气味 ┃ 密度 ┃ 溶解性 ┃ 是否支持燃烧 ┃

┣━━━━━╋━━━╋━━━╋━━━╋━━━━━╋━━━━━╋━━━━━━━━┫

┃二氧化碳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 不支持燃烧 ┃

┗━━━━━┻━━━┻━━━┻━━━┻━━━━━┻━━━━━┻━━━━━━━━┛

[讨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5]演示教材中[实验6 -6],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给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3366 字

+ 加入清单

[本文定位]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忆》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466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过程:

1.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基础。

A、知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B、知经历(见印发的材料)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C.求读准: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

2.读通脉络:本文篇幅较长,在上述导读之后,把握文章脉络对于理解文意、背诵课文不无益处。理脉络时可以由句到层,由层到段,聚零为整。

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即可按此步骤进行。①—③句,叙述洪州地理位置。④—⑤句,用两典故,盛称洪州地方和人物的美好。⑥句,言城池繁荣,人才众多。⑦—⑩句,表宾主尽东南之美及宴会盛况。⑾句,自己与会的缘故与荣幸。

由此可归纳出第一段主要写洪州形势雄伟,人物云集,阁上盛宴及与会缘故。

第二段主要写滕王阁之宏伟壮观以及阁上所见美丽如画的秋景。第三段,主要写参与宴会的多是喜饮酒、擅诗文的宾客,并由欢娱引出兴悲之情,抒发身世之感;第四段,抒怀才不遇之悲,勉励自己要坚持高尚志向;第五段,写苦于无路请缨但幸得款待,有感于盛宴不再,愿与众宾客一同赋诗。

首叙天文地理,次叙贤主嘉宾,再叙山川景物,然后描写阁内近景、阁外远景,接着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二句总收胜景,转入抒情,先感慨古代失志者,再劝勉当今失志者,最后叙到自己,以逊词结束全文,甚为得体。

探讨主旨:即在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后,反复诵读关键语句,表现在课文中,即表宴会“盛大”的语句、抒情的语句及典故的用意,要读中见情,读出文意。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读这两句时“难”“悲”“怀”“不见”“何年”需重读,读出真情,读出不得志之苦和渴望被赏识之情。“奉宣室”的典故,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同时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领悟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读求鉴赏: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以致用。无论“命途多舛”,但仍要“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启人心智;委婉的抒情,动人心弦;开阔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予人美感……在鉴赏中,学生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觉背诵的欲望。

7.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一)语句方面的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例句:

例(依次):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披绣闼,俯雕甍。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即上下句相对。也有句中自对,然后两句相对,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显得更加工整。试从文中找出例句:

例: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四六;⑤六四六四。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

例:四四四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二)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该文写景雄伟壮丽,文辞华美;抒情真挚委婉,借助典故,充实内容,抒发心志,毫不滞塞。可从“藻饰”“用典”两点入手,赏滕王阁盛景,解王勃心怀。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2.积累掌握故、尽、属、即、胜、数、舛、幸、且、矣等实词虚词的多义用法;

3.背诵课文名段并积累有关成语典故和名言警句知识。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A.鹳鹊楼B.岳阳楼C.滕王阁D.黄鹤楼

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断定为岳阳楼。答案:B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鹊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A中少言“传说”及“景观”,B中没谈下联中作者感慨;C中缺“史实”及“感慨”等内容。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