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教案怎么写实用20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教案怎么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620范文
197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3.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及其应用,学生对于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是载体。但我们的教学是要面向学生的,高中学生本身身心已经趋于成熟,管理与教学难度较大,那么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应该积极发挥这种优势,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能够根据其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采用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并顺势提问:能否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导入,很好的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高中数学必修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概念引入
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充分说明,没有这个必要等,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五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概念形成
1、 首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 若ab=0,则a=0。
解答:命题(2)、(3)、(4)为真。命题(4)为假;
2、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
解答:(1)两三角形全等 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 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ab=0 a=0。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继续结合上述实例说明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我们称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是这个整数必是偶数的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只要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这个整数必是偶数就一定成立;而称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是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的必要条件,可以解释成如果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 成立,就必须要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成立
充分条件:一般地,用、分别表示两件事,如果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这件事也成立,即,那么叫做的充分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为了使成立,具备条件就足够了。②可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即行,无它也未必不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 x = 0 是 xy = 0 的充分条件,xy = 0不一定要 x = 0。)
必要条件:如果,那么叫做的必要条件。
[说明]:①可以解释为若,则叫做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②无它不行,有它也不一定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如 xy = 0是 x = 0的必要条件,若xy0,则一定有 x若xy = 0也不一定有 x = 0。
回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
(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
4、拓广引申
把命题: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分为四类:
(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而
(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而
(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又有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又有。
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
篇2:高中数学必修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揭示题
例1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理解题
1、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已知函数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篇3:高中必修一《劝学》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文本:通读文章,掌握大意。
2、文言:掌握“于”、“而”这两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日”、“水”、“一”等词类活用。
3、文章: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文章结构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4、文化:学以致用,能够引用荀子名言,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进行说理。
【教学重点】
1、文本:通读文章,掌握大意。
2、文言:掌握“于”、“而”这两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掌握“日”、“水”、“一”等词类活用。
3、文章: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文章结构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4、文化:学以致用,能够引用荀子名言,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进行说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54天。高三的同学们,此刻正在向自己理想的大学发起冲刺。作为高二的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紧张呢?
你们的父母在鼓励你们学习时会说怎样的话呢?
现在,老师请大家帮我一个忙,老师有一个外甥,今年高一,是大家的学弟,学习成绩不太好,家长很头疼,这个外甥最近告诉我不想学了,老师来请你帮我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文本——梳理大意:
1、刚才这两个同学说得真好,你们真懂事。谢谢你们!你们说得有道理,但好像没有深入,也缺乏劝说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看一看荀子是怎样“劝学”的。
2、我们来看一看,题目“劝学”。谁来说说,“劝”是什么意思呢?“劝”勉励。“学”呢?“学习”。
3、知人论世: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荀子。
教师补充: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的名气最大。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儒家代表人物有三个,孔子、孟子、荀子。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代表著作《荀子》,作者是荀子和他的弟子。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三、文言——整体感知:
二读,读准节奏,讲解重点文言知识:(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找三个同学来读,一个同学一段。读完后,教师讲解字词。
请学生朗读。
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 修饰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顺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名作状)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名作动)
用心一也(专一,数词作形容词)
三读,读出语势: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教师范读
四、文章——结构分析:
1、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任何问题要想解决都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步,才能很好解决办法。通俗地讲,这三步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荀子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学不可以已
2、分析问题,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不能停止?
五组比喻:
青——蓝
冰——水
木——轮
木——直
金——利
结论是,学习的意义:知明而行无过矣。
3、解决问题,怎么办:怎么样学习呢?
作者用了几个比喻呢?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学习方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第四段用了哪些比喻句呢?
积土——风雨
积水——蛟龙
学习态度:积善成德。积累
跬步——千里
小流——江河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结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样是一组比喻句)
学习态度:锲而不舍。坚持
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学习态度:用心一。专心。
五、文化——学以致用:
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能够发现荀子在论述“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时,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展开,采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1、在语言特点上: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参差错落,变化流畅。整个来看:气势充沛,议论透彻。
2、荀子说,“君子善辩”,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较好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思维能力的体现。下面回到开始那个问题,请你来劝劝我那个不爱学习的外甥,请你来帮帮老师吧!老师给大家示范,抛砖引玉: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只要你坚持学习,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就会离不优秀的自己越来越远,而离优秀的自己越来越近。”
同学们,谁来说说呀?
学生回答……
齐读文本。
六、文化——拓展提升:
1、观看书上图片:“荀子卷第一,劝学篇第一”
《劝学》是整个《荀子》这本书的第一篇,这与荀子的思想有什么联系呢?
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2、关于“(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周锦华)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况认为蟹性浮躁,心不专,自己不能挖洞,没有蛇鳝的洞穴就不能安身,这是不符合蟹的生活规律的。据老农说,蟹是会挖洞的。生物研究者说,蟹会挖洞,蛇鳝也会挖洞。但蛇鳝是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的。蟹偶尔存身于蛇鳝之洞穴,并非自己不会挖洞,认为蟹不会挖洞,是观察不全面造成的错误认识。(摘自《〈劝学篇〉正误》,1963年12月7日《文汇报》)
七、文化——作业:
引用荀子的话,并采用比喻、对比论证,来写一段话,论证学习的重要性,来劝劝你这个学弟吧!
【板书设计】
劝 学
是什么?学不可以已
为什么?学习作用——知明而行无过
怎么办?学习方法——善假于物、积累
学习态度——坚持、专心
论证方法:比喻 对比
语言特色:对偶 排比
篇4: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篇5:部编版高中必修二《登高》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熟练的朗诵并背诵这首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了解杜甫生平及本诗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以及作者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和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05
教学方法
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06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提问:说到九月九日,大家会想起那首诗?
背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关登高和祭祖的诗句。引导:一个人登到高处,看到眼前景象,心中必然会有千万种感慨,尤其是在重阳佳节亲人团聚的日子里,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杜甫的《登高》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绪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杜甫的《登高》。(板书:登高 杜甫)
二、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提问:你对作者杜甫有哪些了解?说谈你眼中的杜甫。
让学生在回忆、表述中,加深对杜甫生平事迹的记忆。
写作背景: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杜甫的人生起伏。在生活的变化下,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也会起起伏伏。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作者四处漂泊。
三、诵读感知
1、讲授: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那么什么是诗歌呢?在《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也就是在吟咏中表达自己的心志,变成了诗歌,所以说要想与作者进行对话,朗读是根本。
2、指导:首先,我们听遍泛读,纠正字音,感受播放感受诗歌的整体感情基调。
学生在范读过程中进行正音、体会诗歌感情基调。
接下来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齐读一遍这首诗。
四、描绘画面、品读意境
1、提问:大家读完了,我想请问同学们,从情和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哪几句写景,哪几句写情?
2、总结:这首诗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情。(板书:景、情)
3、引导、提问:写景,它就离不开对意象的应用。意象是渗透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那么作者都选取了哪些意象呢?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4、总结:有急风、高天、鸣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ppt:急风高天 鸣猿清渚
白沙飞鸟 落木江水 )
5、引导:其实这些意象单独来看,就像一张被我们撕的七零八碎的画布,我们将它们拼凑起来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卷,中国画之所以美,在于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不同寻常、触动人心灵的意境。那么现在我们就展开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将这些七零八碎的意象拼合起来,品味其中的意境。
6、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将你们脑海中想象之景,用诗化的语言呈现出来, 并概括画面营造出来的意境的特点。(板书:辽阔悲凉)
注:对于学生描绘出来的画面,只要没有太大认识上的偏差,都都给予鼓励和肯定,尊重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五、品味情感、分析手法
1、提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为我们营造出这样辽阔悲凉的意境,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2、总结:作者营造这样的画面,其实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悲凉的景其实是作者内心的悲凉的心境的折射。
3、提问:在景中我们已经品味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意,我们再来看描写情感的诗句。你觉得哪些字能过表达作者的心境?(板书:悲苦恨独)
提问: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作者都让我们感觉到了诗中的悲。(板书:悲)那么作者都悲什么呢?到诗中去寻找,并结合作者的生平来回答这个问题。(ppt:万里,悲离家之远;秋,悲节令凄凉;作客,悲羁旅他乡;常,悲漂泊之久;百年,悲年事已高;多病,悲年老多病;登台,悲倍思亲人;独登台.悲独独无依。艰难,悲国运衰微;繁霜鬓,悲青春易逝,韶华不再;新亭,悲年老多病。)
注:老师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词所表达出的感情。
5、要求: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板书:国运衰微,羁旅之愁,漂泊之苦,壮志难酬)
6、提问: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自己的悲情,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呢?(板书:情景交融)
六、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引导: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品读出了作者忧怀天下的情怀,从古至今人们从没有忘记这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不能忘记的还有屈原、鲁迅等等,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忘记他们呢?
鲁迅先生曾说:“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学习古人的文章,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才华,更应该学习他们博大的胸怀,
这样你的文章来更有更高的调。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要提高的能力有描绘画面,总结意境的能力;通过诗歌语言、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品读作者的情感;及情与景的抒情手法。
我们将作者的感情融入到诗歌中去,再次齐读这首诗,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七、作业设计
背诵《登高》
八、板书设计
登景 辽阔悲凉 国运衰微
羁旅之愁
高 悲 漂泊之苦 情景交融
杜 情 悲苦恨独 壮志难酬
甫
07
教学反思
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要学生鉴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这样,虽有好处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个别同学进入状态慢。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允许学生个性化解读,但教师一定要做好宏观引导。
篇6: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
初步认识与非门可以代替与门、非门。
t065或74ls00型二输入端四与非门集成电路两块,100欧定值电阻1只,gd55—2型发光二极管1只,常闭按钮开关两个,一号干电池三节(附电池盒),mg42—20a型光敏电阻1只。
1.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与门、非门、与非门三种门电路,同学们还记得与门、非门、与非门使电路闭合的条件吗?同学们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与门输入端都是高电位时非门输入端是低电位时与非门只要有一个输入端是低电位)
与非门是最常见的门电路,这是因为不但它本身很有用而且在没有专用的非门、与门时(为了生产、调试的方便与规范,在集成电路产品中没有与门、非门,而只供应与非门),可以用与非门来分别代替它们。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把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使用。板书:
(第六节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
2.进行新课
(1)用与非门作为非门
同学们,现在我们研究只应用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a(或b),另一个输入端b(或a)空着,这个与非门的开关条件。
问:把这个与非门的a与低电位相接时,它的输出端是高电位还是低电位?把它当作一个电路的开关,此时电路是开的,还是关的?(高电位,关的)
问:把这个与非门的a与高电位相接时,它的输出端是高电位还是低电位?这个开关电路是开的,还是关的?(低电位,开的)
问:这样使用与非门,这个与非门可不可以看作是个非门(与本节课复习中的板书呼应)?(可以)
板书:
篇7:高中必修一《春》优质教案
一、说教材
在《春》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并不是外在的春天蓬勃滋长的自有事物,诗人更多地是倾心和专注于自己的直觉和知性,当然这种直觉是和知性的思辨紧密结合的,也即思维智性的直觉。语言清新,意象奇特,特别这一切的融合无间。适合学生用他们特有的激情和青春细细体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领悟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理解诗人所选意像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于情感。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在创造一种是指身临其境的氛围,同时结合视频短片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言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的宠儿。关于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更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关于春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春》。
(二)关于作者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联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翻译诗歌,至1958年,他共翻译出版了雪莱,普希金,济慈,拜伦等人的诗集十余种。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译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
(三)关于《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诗意和诗情却是十分饱满的。穆旦友人,翻译家王佐良曾评价这首诗:“出现了新的思辩,新的形象,总的效果则是感性化,肉体化……从而使《春》截然不同于千百首一般的伤春咏怀之作。它强烈得多,真实得多,同时形式上又是那样完整”(《谈穆旦的诗》)
与传统的吟咏春天的诗作多好写景不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觉。经过感觉的过滤纸后呈现的景致,便显得结实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诗的特点: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
(注:读诗时应注意此时的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
(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第二节与第一切形成明显的并列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体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这种痛苦还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2.词语的厚度和力度
这主要体现在对春天的颜色和形体的描绘上,例如,写“绿色”,诗人用火焰状绿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摇曳写出了绿色具有动感的形态,倘若换成其他的词语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让学生尝试)更不消说后面有渴求,拥抱两个动词的加强;又如写花朵的生机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两个表示形体的动词,它们足以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至于“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更巧妙的表现了“歌”所负载的双重力量(轻盈和沉重)这就是王佐良所说的肉体化。
3.“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写法探究
这里运用比喻,将窗外自已绽放的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也作为全诗的过渡,由具体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过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较赏析:《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将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梦似飞花,愁似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五)主题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
明确:这首诗表现的青春主题是复杂的,其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富于朝气;其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对“禁锢感”显示出强烈的反叛意识或叛逆意识;其四,在“被点燃”后“无所归依”,陷入迷惘。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上述复杂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五、说板书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色彩和光影的交错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语言的清新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意象的奇特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第一节:满园春色的美丽
第二节:诗人在20岁时(生命的春天)所深味的青春冲动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篇8: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精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能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假如有人在办喜事,你只知道在那里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而有一幅对联的横批是“秦晋之好”。你能判断是办什么喜事么?
二. 简介背景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用足财”、“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
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2、听录音,注意准节奏。
3、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 点名朗读课文
二、掌握重要的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三、掌握重要的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四、本文的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五、本文的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六、本文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七、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第三课时
一、 检查学生字词情况,点名回答问题。
二、 学生讨论:
1、 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 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以上两问可从题目进行分析
3、 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出场?
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4、 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
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5、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兵?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6、 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7、 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三、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郑君
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四、 课外迁移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难当头才想起烛之武?
附:
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二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蹩脚”的赵国重臣,却长于口才。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国籍不同,时机不同,事件不同,游说对象不同,游说方法不同,然而游说结果相同。何故?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切身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先讲明秦和晋围郑(即使是攻下郑国),秦国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险将至矣。可见,烛之武头头是道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这叫曲线救国。
邹忌可谓酒色财气俱全,竟还拥有聪明脑瓜支配下的厉害嘴巴,叫人刮目相看。他从妻、妾、客人的阿谀之词“小题大作”——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献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也使齐国夺得人才乃至发展先机。
触龙用“缓冲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诱法”开后门托幼子,用“旁击法”谈燕后陪衬人,用‘植入法”论历史望未来。先用三寸不烂之舌变相息怒缓和气氛,再用反证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来巧设鱼饵,引鱼上钩,推出“为长安君计短也”的结论。迂回包抄使得赵太后主动缴械。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虽然烛之武和触龙年岁已高,但岂敢倚老卖老?烛之武早有言“无 能”,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触龙嘘寒问暖“曾不能疾走……窃自恕……”没话找话,话题轻松,铺设情境。此三者谙习“良药蜜口更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听”之道。事实亦如此,良言一声三冬暖,冷语一句六月寒。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优
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步步深人,层层逼紧。他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利害,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隐忧国之清明;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心理),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触龙非常了解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太后心结。当然更见触龙为国之忧心,忠心明鉴。
烛之武、邹忌、触龙游说的成功也告诉我们:游说时要不亢不卑,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六期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
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虽然有内部矛盾(烛之武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与郑伯的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之间的冲突),但君臣之间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是强大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貌合神离、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冲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三)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四)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为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篇9:高中数学教案必修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篇10: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1.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加深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熟悉,能参与编拟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2.利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项、项数、公差、首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
3.通过参与编题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熟悉;教学难点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研探式.
一.复习提问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表示法,请同学们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其表示法都有哪些?
等差数列的概念是从相邻两项的关系加以定义的,这个关系用递推公式来表示比较简单,但我们要围绕通项公式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
二.主体设计
通项公式反映了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确定后,数列的每一项便确定了,可以求指定的项(即已知求).找学生试举一例如:“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求.”这是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由学生解答后,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些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包括正用、反用与变用,简单、复杂,定量、定性的均可,教师巡视将好题搜集起来,分类投影在屏幕上.
1.方程思想的运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则-397是该数列的第x项.
(2)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则公差
(3)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首项
这一类问题先由学生解决,之后教师点评,四个量,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2)已知等差数列中,求.
若学生的题目只有这两种类型,教师可以小结(请出题者、解题者概括):因为已知条件可以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所以这些等差数列是确定的,由和写出通项公式,便可归结为前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只需把两个条件(等式)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以求得和,和称作基本量.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一个条件(等式),能否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启发,由这一个条件可得到关于和的二元方程,这是一个和的`制约关系,从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举例说明(例题可由学生或教师给出,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已知等差数列中,…
由条件可得即,可知,这是比较显然的,与之相关的还能有什么结论?若学生答不出可提示,一定得某一项的值么?能否与两项有关?多项有关?由学生发现规律,完善问题(3)已知等差数列中,求;;;;….
类似的还有
(4)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以上属于对数列的项进行定量的研究,有无定性的判定?引出
3.研究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考察随项数的变化规律.着重考虑的情况.此时是的一次函数,其单调性取决于的符号,由学生叙述结果.这个结果与考察相邻两项的差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4.研究项的符号
这是为研究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所做的预备工作.可配备的题目如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问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小于0?
(2)等差数列从第x项起以后每项均为负数.
三.小结
1.用方程思想熟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2.用函数思想解决等差数列问题.
四.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方程思想的运用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3.研究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4.研究项的符号
篇11:部编版高中必修二《说“木叶”》创新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交流,理清全文思路;对比“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分析“木”在 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特征。
能力目标 把握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模式;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之美,点燃学生热爱诗歌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之美;讨论诗歌意象中的引申义和象征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互动法。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播放张学友歌曲——《秋意浓》。
问: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离别相思之情。
问:为什么题目是“秋意浓”,抒发的却是离别相思之情?秋天和离别相思之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要涉及意象的特点。今天我们通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来初步探讨。
2、作者简介。
林庚(1910— 2006),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人评价他: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他的“少年精神”:林庚先生是一个唐诗研究者,而少年精神是他对唐诗总体风格的概述。他认为唐朝有一种勃发的气象在,反映到唐诗上,便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极富青春生命力的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精神。如李白一生怀才不遇,仍然高歌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一声穷困潦倒,依旧高喊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大情怀的诗句。说林庚先生有少年精神,是说他具有勃发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想了解更多,同学们可以阅读张伟的《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阅读全文,逐段概括意思,理清思路。提示;阅读社科类文章时,应该尽量速读,随时勾画、抓住要义。
2. 字音词义:齐读。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能锭 言筌 窸窣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褒义词。筌:捕鱼的竹器。
3、清理思路。
明确:第1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2段:“木叶”即树叶,但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字在于“木”字。由此可见,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差别。
第4段:“木”的第一个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第6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正因此特征,《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第7段:“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全文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
发现:“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鲜明形象,关键在“木”字。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木叶”与“树叶”一字之差,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三、细读文本,思考探究
1、文中一共引用了21处诗文。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这么多诗句,意义何在?按照每段出现的诗句具体分析一下。
⑴第一段有4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
②洞庭波兮,木叶微脱。(南朝宋谢庄《月赋》)
③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南朝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④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北朝王褒《渡河北》)
意图:指出“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⑵第二段有9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⑤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战国屈原《橘颂》)
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
⑦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⑧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南朝萧纲《折杨柳》)
⑨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东晋陶渊明《拟古·日暮天无云》)
⑩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柳恽《捣衣诗》)
⑪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唐沈佺期《古意》)
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⑬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意图:指出在诗歌中“树”“叶”“木叶”“落木”常见,“树叶”却少见。
⑶第四段有4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南朝吴均《答柳恽》)
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三国曹植《野田黄雀行》)
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北宋黄庭坚《登快阁》)
⑰枯桑知天风。(汉代诗人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意图:“木”有落叶因素的艺术特征。
⑷第五段有1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⑱午阴嘉树清圆。(北宋周邦彦《满庭芳》)
意图: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⑸第六段有3处引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⑲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三国曹植《美女篇》)
⑳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㉑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南朝吴均《青溪小姑歌》)
意图:“木”有黄色和干燥的艺术特征。
2、请从以上诗句中筛选出描述“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的相关语句,并对比他们的意味的不同。
明确:树叶:“树”饱满;“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可以简化为“叶”;一般是褐绿色。
木叶:“木”空阔,比树更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木头的影子,更多的想到了树干,排斥“叶”;暗示了颜色,透着黄色,干燥,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窸窣飘零;疏朗与绵密交织。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指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分析“木”的这两个特征的。
明确:含有落叶的因素;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4、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我们诗歌中的什么现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思考并举例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第5段)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5、请大家回想一下,学过的哪些诗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产生联想,请举例并加以阐释。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象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他们都有固定的暗示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深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四、延伸拓展,总结提升
1、阅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落花”这一意象的使用有什么含义。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宋•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宋•欧阳修《清平乐•小庭春老》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落花。——宋•黄庭坚《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唐•李白《少年行》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南唐•李煜《阮郎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北宋•张先《天仙子》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北宋•苏轼《水龙吟》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北宋•舒亶《卜算子•分题得苔》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南宋•辛弃疾《摸鱼儿》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南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四首》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宋•叶梦得《贺新郎》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北宋•柳永《昼夜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北宋•王安石《清平乐》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宋•叶梦得《虞美人》
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北宋•司马光《锦堂春》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宋•叶梦得《虞美人》
明确:通过以上诗句,我们发现“落花”是古代诗人钟爱的形象。“落花”的使用,有用其本意的,也有引申义和象征义的。“落花”在运用出,又出现了“落红”“乱花”“残红”“乱红”等意象,它们的使用,各有区别。
2、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由“说‘木叶’”说到“说‘落花’”,由从课文中提取的诗句分析文章,又由诗句试着去评论文章,这看上去相反的两个环节,实质上却围绕了一个相同的中心,这就是林庚先生指出的“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诗歌语言的这种暗示性,成为了我们彼此心心相通的暗号或密码,使我们情感的表达更深沉,更隽永,更意味深长!
我可以对你说“我愿送你一轮明月,我愿送你山间清风”,我可以对你说“你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可以对你说“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而不至于你会抱怨地说,“你骗谁呢,还送我明月,你有能耐,把月亮摘下来呀?”“说我像水莲花,能不能说点名贵的,你咋不说我像君子兰呢?”“还说我是你的四月天,那剩下的八个月谁是你的天?”
由于诗歌语言具有的暗示性,使得我懂你,你懂我,甚至懂得千年前的古人。 课短文长,望在未来的读书之路上,大家不断求索,学有所获!
篇12:高中必修一《答司马谏议书》教案优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难壬人(nàn)胥怨(ū)盘庚(gēng)会晤(wù)
【阅读课文】
1.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来源:学,科,网]
【课文简析】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2.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王安石变法。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来源:Z。。]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原因)②终必不蒙见察。(被,表示被动)
③故今具道所以。(说)④辟邪说,难壬人。(批驳)
⑤非某之所敢知。(领教)
2.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作为)
为天下理财。(替)
不为征利。(是)[来源:中.考.资.源.网]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表示承接关系,而且)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3. 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来源:]
4. 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
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
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
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 文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 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
7. 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8. 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来源:]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 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
11.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王安石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课外作业】
1. 整理课堂笔记。
2. 预习《出师表》。
3. 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篇13:高中必修一《春》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 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三、 通读全文。
1、 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 看注释,粗通文意。
3、 集体齐读课文。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 熟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 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扣“洪 府”)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扣“秋日登阁”)
第三部分(3—4):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扣“饯”)
第四部分(5):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别”)
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
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
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
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彩星驰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都督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第二部分:。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
俨骖马非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
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
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
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
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 “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解说: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环节。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五、赏析情感
1、溢美之辞是本文的一个幌子
在那样的场合,王勃是不可能提起笔来就大发其牢骚的,既有失身份,也不得众宾爱悦。“人情练达即文章”,王勃的前半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景,说白一点,就是让大家高兴。阎某人重修滕王阁,至少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洪州物阜民丰、太平乐业的政治,而集会群英,自然是一种标榜。王勃清楚地了解这种心理,就在文章中大下溢美之辞。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
——面对人才辈出,贤士如云的洪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姓乐业,天清气净的风俗画卷。
2、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文章的本质
文章的原题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在自己的锦绣文章的关键之处用“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一语转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中来。
A 、 宇宙没有穷尽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据说,王勃曾撰《周易发挥》五卷,对历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岁历》。这两个句子表明他深受术数之学的影响,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悲凉 。
B 、 人生难免失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孤独无依中的悲凉心境彻底透露出来。举目无亲,无人理解,这种感受岂止一天两天?
C、 壮志难酬的痛苦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
——两句话说尽了壮志难酬的痛苦。
他一方面只能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不得志而叹息,
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尝、阮籍自慰,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鱼以强作乐观开朗,或者以“酌贪泉”而仍然能够保持纯正本色来自勉。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啊!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自己的痛苦隐得更深,带着满脸欢笑说自己“喜托龙门”,说阎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作序,可谓曲尽衷肠。
六、赏析语言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七、赏析特色
1、 工整的对偶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2、 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3、 运用典故,简练含蓄(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加强论证,叙事抒情,而运用的手法却有所不同。有明用,有暗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篇14: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山地回忆》教案
寒假即将来临,为了更好地开展假期工作,让全校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有益"的假期,现制定寒假工作计划如下:
一、寒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东
副组长:葛娟丽、张一颖
组 员:闫峰、孙玉梅、刘寿波、梁娟、刘馨及各班主任。
二、放假时间:
1)学 生--1月 19 日~2月 28 日,3月1日休日,共 41 天。
2)教 师--1月 22 日~2月 23 日。
3)召集日--1月 29 日、2月 9 日、2月 26 日(时间:08:30)
4)开学日期--3月1日。
三、教师工作安排
1、要利用假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教育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业务进修等活动,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学校、班级要主动与家长沟通,随时掌握学生的有关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假期的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家长督促子女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和读书计划,科学有序地安排子女的假期生活,不盲目参加社会各种补习班。
4、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和各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烟花爆竹燃放、过冰溺水、放火、防中毒、防暴力、防触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学校领导组织专人对学校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特别要注意校舍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学校的安全制度,加强学校的财产安全,坚持学生非正常伤亡报告制度。
5、落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守学生放假时间,按照区文件要求,控制好学生作业量。
6、做好学校和教师行为规范的落实工作。严禁学校、个人以及非教育机构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和上新课;学校不得在假期为各种文化补习班提供教学场所;学校和教师个人不得为组织文化补习班的机构提供宣传、动员、代收费、代组织等服务;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活动。
四、学生工作安排
1、各班要成立以班主任为首的假期领导小组,制定班级寒假工作计划,建立好班级联络网,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好班级安全公约。
2、各班要成立假期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形式,开学后小组以书面形式上交学校。(电子稿件)
3、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出发:①办一期手抄报。②画一幅画。③读一本好名著,并写一篇读书心得。④学做一种家务活。⑤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视片。⑥写一份假期回报家人、回报长辈的过程总结。
第三次召集日各班要利用板报、宣传板等形式搞一次假期成果汇报展,并在此基础上各个班级选出5份优秀的手抄报、绘画、读书心得、寒假总结上交教导处参加评选并在学校橱窗展出。
4、健全假期外出学生请假制度。凡是外出的同学要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名单于1月 15日前上交教导处。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一起做好外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出远门的同学要在开学前一周返校,旷课者教导处要给予处理。
5、教育学生假期不要进入录像厅、电子游艺厅、歌舞厅和台球室。不买、不看不健康书刊、杂志和音像制品。严禁赌博,凡被发现者开学给予校纪处分。
篇15: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范文
设计指导思想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一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一、文言与文学。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工具与人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实,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引导与开放。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信马由缰式的开放也容易“跑野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独立与整合。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所以,在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就本课而言,板块内的整合主要就是与《赤壁赋》的比较。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整合的“抓手”——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不宜过分展开,稍做点拨即可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谪现象。(难点)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可安排一课时。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可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永州八记》。
2.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找出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
二.文本研讨
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
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
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
随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合。
“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充:文中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随文分析二:围绕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群。)
2、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
3、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群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
随文分析三: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
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可引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永州于楚为最南……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场上,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或居高临下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领略其内在精神;将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达到思想与精神的解脱自由。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性的处理。
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迁移
1、比较苏轼《赤壁赋》与本文的异同
异: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风格清新峭拔,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苏轼的文章重在议论,风格潇洒飘逸,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理层面上(不但认识到物与我的同,还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物我的关系)。(可补充:“柳氏游记的幽深取径于‘骚’,而宋六家文的旷达则得益于‘庄’。宋人游记佳妙之处,不在‘牢骚’与‘刻画’,而在‘潇洒’与‘议论’。”(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不过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变化,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乐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引申迁移: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曾积极仕进,并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于忤逆权贵、犯颜直谏,或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同时,由于迁谪,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表现。于是,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期。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由于政治理想破灭,生活条件恶劣,亲人生离死别,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各种感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可知,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因而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情动于中而后形之于口于手,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所以,许多作家最具价值、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间,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可联系屈原《离骚》、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作品。
篇16: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解释速度的概念,能够概括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
(2)解释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并学会辨析。
(3)能够说出速率的概念并辨认速度与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面、正确的关于速度的概念。
(2)通过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程,锻炼使用极限思维。
(3)通过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分辨,学会运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速度全面正确地解释来积极培育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
(2)积极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体会物理学中蕴含的对立统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后,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利用假设思维进行学习;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种程度下学生思维不再是“抱残守缺”,而是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学生学习动机由兴趣支撑逐渐转变为由意志支撑,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5)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速度”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所接受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与高中对于“速度”的定义截然不同,学生虽然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个基础里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将初中阶段所接受到的关于“速度”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达到一个新的认知平衡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前面关于“位移”、“路程”的学习为本节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初中阶段的学习积累对于“速度”难以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转变;二是学生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两个概念可能会有所混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区分。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引入、探测已有概念、产生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和建构科学概念、形成新的认知平衡。
篇17: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2、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
3、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一、课前准备
问题3: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是
新知1:从以上事例可一发现:
叫做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数学中常用的合情推理。
新知2: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
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的性质的推理、
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的推理、
新知3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些事物的,推出该类事物的
的推理、归纳是的过程
例子:哥德巴赫猜想:
观察6=3+3,8=5+3,10=5+5,12=5+7,14=7+7,
16=13+3,18=11+7,20=13+7,……,
50=13+37,……,100=3+97,
猜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典型例题
例1用推理的形式表示等差数列1,3,5,7……2n-1,……的前n项和sn的归纳过程。
变式1观察下列等式:1+3=4=,
1+3+5=9=,
1+3+5+7=16=,
1+3+5+7+9=25=,
……
你能猜想到一个怎样的结论?
篇18:高中数学教案必修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若原命题是“若p则q”,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怎样表示?请写在方框内?
学生活动:笔答
教师活动:
2.根据上图所给出的箭头,写出箭头两头命题之间的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填图,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篇19: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最新版
教学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语文是什么?
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
很多人都对语文存在这样的误解:学语文应该是学校的事;只有在语文课上才是学语文,只有打开语文书才是学语文。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其没有理解语文最本质的东西:语文与生活紧紧相连,是生活给予了语文生命。我们从呱呱而哭,到牙牙学语,到能够说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成熟话语。其实,当我们悉心倾听一个人的幽幽诉说时,当我们沉醉于慷慨激昂的演讲时,当我们倾听自己心灵的回音时,当我们复述一个幽默的故事时,当我们聚在一起阐述一个观点时,当我们消除了误会相视一笑时,我们就是在学语文吗?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时时是生活。在生活中,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和生活并存。语文的点点滴滴都是生活,哪怕是一个字的书写,一句话的诵读,一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意思的表达,一种语气的运用,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只依靠语文书,更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汲取。因此我才说,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
语文是文化,更是生活,它存在于时时处处,与我们的苦乐悲欢息息相关。因此,学习语文是享受快乐的过程,是享受创造的过程,更是享受生活的过程。
一、语文的魅力
(1)投影: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从各个方面举例来说明语文的魅力。
举例1:
汉字有很多意义联想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趣,也便于记忆,安,屋顶之下,一个“女”。表现女性柔弱,不宜在外,“宜室宜家”,才是安全的。
家,屋顶之下,豕表示猪,代表牲畜,说明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家畜。女和母在古代的甲骨文中这两个字基本形状是一样的:
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点。表示乳房,象征着同是女性,不同在于生养和哺育孩子。愁字表示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秋天里人们为过冬而发愁。
举例3: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互为戏谑。有关他们的趣闻还真不少呢。有一天,两个人共同乘船欣赏江上晚景,苏东坡抬头一看,忽见岸上有两条狗正在争抢一根骨头,触景生情,便对佛印说:“我说个对子给你对一下,好不好?”佛印说:“好啊!”苏东坡便吟哦道:“狗啃河上骨。”佛印一听,便知晓东坡在作对暗骂自己。正动脑筋准备回敬一下,一不小心,手中持着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掉到江水中,佛印灵机一动,对东坡说道:“水漂东坡诗。”东坡一下子显得分外尴尬。
还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东坡吃草”。这一次东坡又未能占到便宜,羞愧万分。
举例4: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屡战屡败,消极之至,多次打仗,从无胜利。屡败屡战,积极之至,多次打仗,虽无胜利,继续战斗。勇气可嘉,惨烈之至,惊天动地。
(2)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投影: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一股清幽的书香扑鼻而来,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那是一种品位的提升。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从以下五个方面谈如何学好语文。
1、兴趣,兴趣是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
2、习惯,习惯是恒久的保证。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多看一些书,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书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3、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识要点,明确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明确相应的对策,平时注意积累,做个学习的有心人。
高考语文把语文的能力要求划分为五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析。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语文知识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3)文言文阅读(4)现代文阅读(5)写作。每项知识的具体内容要求更应认真了解。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在练习中就可了解,不必太费心思。了解了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标和航线,就不愁到达不了目的地了。
4、书写
书写的要求是规范和工整。举例向学生说明书写对语文成绩的影响。
5、使用工具书。
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百范文,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
语文是论语说文的孔子;是逍遥云游的庄周;是投江求索的屈子啊;是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她还是编织梦幻的安徒生!
语文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语文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是用自己美丽、丰韵、娇媚换取人生体验的玛蒂尔德。
语文是眩目的先秦散文、诸子百家;是皎皎的汉宫秋月、赋体先贤;是小桥流水人家里的杂剧;是谁解其中味里的红楼一梦;是一千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唤;是远离鸡虫得失和无谓争斗的规劝;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是愉悦、轻逸、趣味、莞尔??
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是大厦,文明而庄严;有着一条条迷人的雨线,每一根线条都洋溢着生命的真谛。语文是鲜花,悦目而幽香;是你的后花园,丰润而妩媚;有着一串串诗意的忧伤、温暖、清凉。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在现代,成了每个人生活中必须有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语文并不只是一本书,也不只是一段话,而是生活。每天人们的口语交流,报纸上的各类信息,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还仅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的语文。语文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的记录者,语文是生活的真实缩影。
有人说,语文是快乐的,这里有活生生的人,有曲折的故事,有诙谐的语言-------有人说,语文是美丽的,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如“春天”,有美丽的父爱如“背影”,有美丽的书法如“兰亭”--------有人说,语文是人生,一篇真情的文章,一席精彩的话语,一腔圆润的朗诵,一手美妙的字迹------都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有人说,语文是饱含生命的,它让我们感到生命脉搏的跳动。总之,语文是如此之精彩。
语文无处不在,我们总能不自觉时接触语文。看到繁花满地,就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到骄阳如火,蝉声鸣叫时,就会想起“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当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无边,会想起:“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朋友相聚,又要告别,心中便于工作会念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语文,真是太精彩了!
语文陪伴着代代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脚印。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创作的热情才会激昂。语文在生活中,不断地让我们体验,给我们启迪。
篇20: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优秀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图片教学法、问答法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结合PPT讲解本段写景重点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四)迁移拓展
1.教师播放“小夜曲”音乐伴奏,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喜欢句子和段落。
2.谈谈对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理解。师指导补充深化。
(六)作业小结
以你是作者的朋友的身份给他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可以疏导作者郁结的心情、可以探讨文章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