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统文化心得(精选20篇)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沿袭下去。对于传统文化,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下面是二秘网带来的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浏览

6216

范文

374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书法,不仅爱它的结构,还爱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这些象形文字的演变,是一种希望,是中华文明永久传承的希望;是一种寄托,寄托着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喜欢他们的结构。我有时看到花体的英文,会对它甚是喜爱,那用钢笔巧妙拼凑的美丽曲线,实在令人对其赞叹不已。但是,这些英文始终是由一个个字母构成,单看一个字时,只会因为其形式的优美而喜爱,不会想到更深远的意境。而汉字却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时,就算从未接触,也可以根据其意境将其含义猜个七八不离十。那是一种汉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诗,诗中的山水画。看看用毛笔写的“一”字吧,要是仔细看看“书圣”王羲之的“一”,你就会发现那不同寻常的美。毛笔轻轻一顿,收笔一提,就造就了如此美丽的汉字。它的结构单一它的结构单一,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横为何给人一种用千言万语都无法描绘出来的感觉呢?似乎无法将其强硬地安在一个形容词之上。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它的强大魅力!

我还爱它们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简简单单的笔画,是那么优雅,细腻,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般的壮阔。简单的汉字在书法家们灵活的笔下行云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似一汪清泉从山涧流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当我用眼睛仔细的欣赏这字时,仿佛被这小小的字带到了一个奇异而美丽的地方,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般闲适;有“更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般的不舍;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的孤寂……一个小小的汉字,竟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强大魅力!

现代化的风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朋友,也许你已经很少写字,更不用说写毛笔字了,也许你经常用手敲击着骨干的键盘,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书法,再亲手临摹一下,你一定会重新热爱汉字”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让我们从新拾起蒙尘的笔,一同书写中华文明的美丽画卷吧!

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里,两位年轻人身穿长衫,表演起了相声,他们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哀怨抹泪,说唱功夫了得,“笑果”明显。伴随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台下茶客不仅丰富了味蕾,还被传统文化浸润着……这样的场景,本周日将出现在湖城衣裳街区馆驿河头边,随着这家附带传统表演项目的茶楼开门迎客,湖州人从此又多了一处文化客厅。

来到这个名为“百坦茶楼”的场所,发现茶楼整体设计沿袭中式古典风格,空间设计讲究“礼制”,中国古典元素的饰物在整个茶室中充分体现。比如所有桌椅、板凳均选用传统木质定制家具,镂空雕花,配备红木小件,仿若置身于儒雅文化氛围,感受到淡雅的东方神韵。茶楼中央醒目的。舞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位姓潘的负责人介绍,茶楼每月安排不少于6场文艺类助兴表演,除特殊表演活动外,表演时间均安排在晚间,每场约1。5小时至2个小时。每月6场表演中固定2场为相声专场,1场为曲艺魔术外,其余3场表演形式包含海派脱口秀、单口说历史、中式民谣、评书等。值得一提的是,演艺人员均有较高水准,以相声专场为例,邀请的是“湖口笑声”团队,其是湖州本土发芽的相声社团,由一群湖州名嘴组建,两年来已举办相声专场10余场,单项演出50多次,广受观众好评。

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州人历来爱喝茶,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湖州的茶馆已经很为兴盛,且多设在临水依岸的河边桥头,比如湖城的骆驼桥、仪凤桥、华楼桥一带曾经是茶楼云集的地方。“以前茶馆往往通过说大书等来招徕顾客,现在茶楼被赋予更多的商务、休闲、娱乐功能,但文化味却少了。”从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获悉,承载着老湖州人记忆的衣裳街,经保护性改造惊艳亮相后,已成为时下众多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群众纷纷期盼炭画、剪纸、木雕、竹编、箍桶等湖州老手艺和相声、曲艺等传统文化能在老街“复活”。“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社会认可,另一方面湖城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茶楼,‘百坦茶楼’由此诞生了。”据悉,借助茶馆的传播平台,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衣裳街区管委会强化老街活态文化的一种新尝试。

我们打听到,茶楼里的表演团队将紧跟大众审美,用创新的形式演绎传统艺术,同时本着繁荣湖州人文化生活的主旨,票价也很亲民,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可以去感受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怎么写传统文化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为期7天的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学习,作为一民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为主题。培训过程中,诸位专家从“孝道” 入手,抓住当前普遍而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详细诠释,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的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活学活用,令在场所有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教师感动的泪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训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彩课程。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传统文化感悟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警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流失!

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独具特色,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敞开国门之后,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抬头,洋节日越来越火,传统节日渐趋消失;狂热的旧城改造,令许多国家保护的古建筑,竟频频遭到拆迁改造的破坏,结果全国形成宽大新道路、高大建筑物、千城一面,丢失人文特色文化,丢失特色文化传统……

在以革命和建设为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周边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有意或无意间消失了。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轻而易举地永远离开。许多地方城市建设,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造成对历史古城的摧残;结果,改造成百城雷同、千城一面,缺少民族精髓、传统特色,丢失传统文化的新城区……

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是具体体现在城市乡村的精神内容功能上,每个城市乡村有其个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独特文化,是一方人的审美、智慧、才华、性格独特的创造,不可替代。民族文化是一个精神环境,是乡土情感和爱国情感的载体,是一方历史经历的活生生的物证。

冯骥才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用拯救来说,拯救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在进行大规模旧城改过程中,城市的历史特征、文化风貌在全国正迅速消失,已经到了存亡的关头。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正是现代文明的前提与根基。“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宝典作为其主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大力提倡“文化全球共享”的背景下,我们更应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稀有物种”。所以作为传统经典的“书”与“经”不可丢,必须加以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书籍担当着重要角色。读书的趣味、喜好,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甚或是一代人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少年儿童、青年朋友作为未来的主人翁,读什么样的书倍受关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不同,所养之气也不同。要“养吾浩然之气”,所读之书必须得有“浩然之气”。

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般都只是从课本上读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字样,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和传统文化做“亲密的接触”呢?不读《楚辞》,不知其“铺陈抒情、浪漫想象”;不读《论语》、《孟子》,不知其“雍容和顺、灵活善譬”;不读《庄子》,不知其“想象丰富、奇气袭人”;不读《韩非子》,不知其“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读“经”,然后方知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提倡传统文化教育,要让下一代拥有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性的尊重、对家庭的责任,应有恻隐之心,应有忧患意识,应有赤子之心,应是立足于中国文化基石上有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能力的传人,以正直、睿智、勇于探索、仁和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传统文化感想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听完王君老师的课,想做一名语文老师。

听完张丽钧校长的讲座,特想做一名读书人。

为期两天的学习,只有这两个内容中间没有打盹,说明她们讲的很精彩?还是说明我对他们内容很感兴趣?因为她们的精彩,所以感兴趣。她们身上的那股深深的文化味是不需要包装的,是自然的.。

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课堂,王君老师的一路修行,通过一节精彩的《孙权劝学》展示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学质量能低吗?

张丽钧校长的讲座《信仰中文》让我从想做一名语文老师转变为想做一名读书人。张校长从自我笃信和引人仰属两大方面阐释了读书的妙处。在自我笃信板块张校长又分别从信其美、捍其洁、亲其芳、味其旨、领其妙五个方面讲了读书的自我陶醉,并给大家开了一味祛病良方:多读一点、多背一点、多思一点、多写一点。而在引人仰属板块,张校长又分别从扣人心、祛人病、牵人魂、励人志、偕人行五个方面讲了读书的作用。张校长的读书不是功利性的,是自觉的行为,但却也带来了丰厚的成果。(张校长的成果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礼仪,心得体会,全文共 211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我校的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正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来加快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健康成长,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在学校的“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之“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研究带动下,作为班主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 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班从三月份开始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征集文明礼仪班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会”、“文明礼仪小品”展演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和“文明礼仪书法比赛”活动。活动中,人人参与,个个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我们讨论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最佳演讲能手、小小书法家等多个奖项。这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荣誉感,加深了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力争要做校园“文明礼仪小标兵”。

2、利用节日,开展“我是优秀好少年”系列少先队活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我号召孩子们在家做优秀好少年,为母亲做一件事,感恩母亲做孝顺父母的好少年;植树节,我号召学生栽花、植树,美化环境,做心系祖国和他人的好少年。愚人节,我让孩子们谈“愚人”和“被愈”的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诚实的好少年。

这些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促进了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 抓住课堂教学,进行全文明礼仪教育。

现代的学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要利用好语文课堂和思想品德课堂这个平台,利用好教科书这个素材,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例如,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如,《梦圆飞天》、《秦兵马俑》《示儿》、《春望》等,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我们都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还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都要渗透礼仪养成教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四、 立足常规管理,常抓住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平时,不可今日做,明日不做,必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力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比如:上课铃打响后,孩子们要迅速回到座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要起立站直,向老师问好,并行注目礼;课堂上听讲,坐在板凳上要头正、身直、脚放平;升国旗时,要庄严肃穆,站直、立正、敬队礼;见到老师,要恭恭敬敬的向老师敬队礼;与同学相处,要宽容,礼貌用语不离口,等等。平日里,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发现做的好的,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发现做的不好的及时给予提醒。并且每周评选一个优秀文明小组和评选一个文明之星,以此来激励孩子把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习惯。

总之,在学校“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行动研究”活动的引领下,在班主任的用心教育下,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学生素质在逐渐提高。我们还要结合争创文明学校工作,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积极作用,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小公民。

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飞逝,我从一名学生,到息县进入工作岗位已接近两年,两年的经历让我对农村、老百姓、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息县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更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学习。由于自己本身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以前经常搜集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警示自己。现在才真正感知对中华文化了解、理解太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我赞叹、令我折服。针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学以修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自身来讲,重点在于挖掘优秀文化的大富矿,以求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激励精神。而传统文化学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灵魂升华的过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利为志就不能淡泊,内心躁动就不能致远。古人倡导温、良、谦、恭、让、仁、义、礼、智、信,只要我们做到了,人际关系就和谐了。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就是要求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要平等仁和,时常要与仁德的人亲近,向他们学习。

(二)学以致用。弘扬传统文化起先需要从学习开始,这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其主要经典实质内涵贯彻到生活中、工作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乃至灵魂深处。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提升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对照《弟子规》《孝经》等进行反躬自省,对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谨言慎行等方面进行深刻自剖和整改提高。

(三)学以济世。这些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长幼尊卑不分,离婚率不断攀升,自杀事件不断曝出,道德沦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长此以往,人性危矣,民族危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金子,是治疗这一社会疾病的济世良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等等就是要弘扬孝道、张扬仁爱、讴歌善良。用经典诠释智慧,用智慧启迪人生,用人生挖掘人性。用我们先祖留下的经典智慧来治疗当下人性的疾病、灵魂的疾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光焰点燃我们心中的善念和良知的火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被时代所器重时,就要担当重任,有所作为;当你郁郁不得志时,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博闻强识。而我们作为公务人员,更要有“兼济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业,善其事,做到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我们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更加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敬畏党和国家授予我们的职责岗位。我们理应当好人民公仆,不求在这个岗位上做多大官,力求在这个岗位多做事、做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_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为了这个宏伟目标,我们无疑要继续搞好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军事建设等,还要搞好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强国的巨大作用。

在文化强国方面,我们首先要重视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创造,其次要重视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文明的源泉,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世界上少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传统文化的历史支撑,首先是给中华儿女以自信。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给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曾数度辉煌。有过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有过唐宗宋祖的盛世雄风,有过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有过大清初期的康乾盛世,有过具有人类文明里程碑意义的四大发明,还有诸子百家的学术殿堂,流派纷呈,群星灿烂,有绵延不绝的二十四史,卷帙皇皇,还有抵达西亚、北非、欧洲的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直至17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从18世纪开始,中国才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国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警钟,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警醒和斗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方略。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用社会主义救了中国,发展了中国,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这段由屈辱到重新站起来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用了1_年的时间。一部中华文明史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

_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

今天中国人民可以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辉煌。

传统文化的历史支撑,其次表现在理性、智慧、力量的传承上。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不竭的源泉,是建设现代化大厦的雄厚根基,是不断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丰厚积淀。

_年4月1日,_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_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

_年五四青年节_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我们应该熟悉民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往开来,综合创新,使中华文明在新的千年放射出新的光彩,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2079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很高兴能够选上杨老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杨老师的传统文化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不仅仅在于教会你传统文化知识,更在于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让我对自己更加懂得了让自己过的充实,让自己学会了取舍以及洒脱。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学名著,当时只不过是为了学业要求,为了显示让父母开心。高中时学习孟子论语,只不过是为了高考的要求。当时在我的心中认为这些文化的精华是很高深,但是当时却很少去体会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义。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学,如何改,想不想学,想不想改。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上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自己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上去讲讲。在自己的准备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来传统文化对我们人手的指导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说我自己讲的《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缺少主见,总希望依赖他人。很多时候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以前没学到什么。其实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的,别人的只能参考,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听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还是要克服自己惰性,从根本上博学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顺利伐舟。还有《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禅改,其实一个人不要害怕做错事,没有谁是都不错的。但很少人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我们都只会选择逃避,怕丢脸,总是找一堆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大丈夫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一错再错,所以要勇于承认错误的同时,并且学会改正。还有《孟子-公孙丑上》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己从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便决定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抱怨什么条件,运气等一些因素不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们做下了决定,我们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担当,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或许有些东西的优劣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承担我们以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图享受,不要现在把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毁了。一学期课当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和指导,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四书五经,原来还有如此多的东西。老师的卦象讲解更是精彩。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仿佛是一个小故事一样,每一个道理都在鞭策着我。国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古人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领悟出来的,每一句话言简意赅,同时又是我们的生活写照。其实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我现在觉得以前的我是如此的可笑和无知。以前的我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天都想着明天要怎么做,以后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去做的却很少。一个学期以后除了发现自己的年龄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增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我学会了在每天的课余时间多看些书。我记得老师说过人这一生很短,很多人都觉得人这一生是如此的短暂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觉得无聊呢?

我当时就被这句话震住了。是啊,我已经不止不觉过了人生的二十年,可是我在虚无的时空里就这么浪费掉了。人生最开始的二十年,本应该是我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好让自己过好接下来日子准备着。现在想想自己到底学会了什么,每天都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我记得老师解过一个慌字,人为什么会慌,是因为心里没有底,心慌。每个人都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容的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面对挫折。我偶尔会在星期二的时候跑去听老师的从内盛到外亡。我记得当时你讲海上钢琴师的时候,你说了其实成功的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不要患得患失,要学取舍。我突然有所领悟,对啊,人这一生很幸运的就是有的选择,但也不幸的就是我们的选择太多了,很多小孩子学这学那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我也是,学的东西太杂了,到头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换饭吃,是该值得好好深思了。其实在课中你给的经典句子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传统文化的范围太广太广,太深邃了。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200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为期7天的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学习,作为一民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为主题。培训过程中,诸位专家从“孝道”入手,抓住当前普遍而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详细诠释,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的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活学活用,令在场所有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教师感动的泪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训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彩课程。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礼仪,心得体会,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说明中国传统饮茶礼仪文化被继承了下来。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传统饮茶礼仪文化常识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一、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客随主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上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其中师长、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坐尊位。

座位方面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两个人,也不要坐对头的,知礼的客人应该坐主人的右手边的卑位,人多实在避免不了坐对头的情况,小孩来坐这个位子。

第一道礼节:客人最重要的礼节是答礼,也称回礼!所谓第一道礼节,是指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请你品尝的时候,作为客人的第一次回礼。

正式的、正规的第一次客人回礼是这样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一躬,躬身行礼。躬身越低,表示对于主人越发尊敬,对于主人是长辈客人是晚辈,躬身应该至少为45度的倾斜角的!

二、喝茶中

喝茶过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又叫屈指跪。这个礼节的来由前边已经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谈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会发酸的。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偶们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区别。

喝茶严禁抽烟。实在忍不住了,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千万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这个视为极大的失礼,甚至是一种挑衅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看“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主题公开课感想500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传统文化交通安全主题公开课之后,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也懂得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上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所以,关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也至关重要,人人都需珍爱生命、关爱生命。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们就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安全知识,也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重要。而遵守并运用交通规则也已是刻不容援。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惜生命。而注意交通安全,也应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

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处处都是离不开它的。它每天每夜都在我们的身边,劝诫着我们,教育着我们。闯红灯、酒后驾驶、骑摩托却戴头盔、开车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疲劳驾驶……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实际上却会给人带来许多重大的危害。车祸就想一个凶煞的“死神”,他在你自认为一些不经意的瞬间中,转眼就夺走你的生命,夺走你的一切。

在我的小时候,经常听外婆念着一段关于交通安全的民谣:“一停二看三通过,绿灯再走记心间”,这就告诉了我们:过马路时,一,先停下;二,两边转头看一看;三,等安全了再通过。这不正是告诉了我们,要遵守交通法则吗?你在路上时,也一定要记得——你的生命不单单只属于你自己一个人,更深深的牵连着那爱着你的一家人!

遵守交通安全,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人珍爱生命,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5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西省第一届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的学习。这次学习邀请了全国著名校长、作家、教育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这次学习从深层次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下面就谈谈此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这次传统文化论坛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我明白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言传身教、努力践行

此次学习,让我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明白了要想成为师之典范,必先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修为,好好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同时引领学生一起学习经典。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4: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汪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文化论坛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2835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争取名额给我这次深入学习的机会!

这也是我第一次的出差经历,感觉很充实,平时在家我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很大的,现在独自在外出差,还好有3年大学住校独立生活的经历,所以生活上面都是可以自己照顾的井井有条,不会有不习惯,加上也有领导和很多同事的陪伴,虽然课程很满很辛苦,早起晚归,脚步匆忙,无时间在异地游玩,无时间享受五一假期的轻松,也无时间去走访在无锡的亲戚,但我还是很开心的。

在这3天半的学习当中,给我心灵上的震撼还是很大的,首先是那300多名义工,一路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不论多辛苦,早上比我们来的早,晚上比我们走的迟,仍然精神饱满,给我们每一个人都鞠躬问好,不管我们的年龄层次是怎样的,都会尊称“老师”,每天耳边听的最多的就是:“老师您好!欢迎您!老师辛苦了!感恩您!”,用餐时也是一样的恭敬,同样在门口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鞠躬问候:“用餐愉快!”,心里非常感动,开始很不习惯,后来也感染到了自己,我也开始会给他们鞠躬,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敬意。这样的礼节我觉得不必在意每次做的是否一定要刻意达到标准的90度,重点只要心诚,自然会给人感觉是姿态标准的真诚的。虽然这些天的素食饭菜很清淡,但有这么多志愿者服务我们,美化我们,我觉得饭菜味道也变的很美,我每次也都吃完了,没有浪费。

在这次论坛讲座学习当中,我的收获也很大,在讲座开始前全场也会一起诵读《弟子规》,深深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传统文化的力量感召了全场。以下列举几位老师的分享心得:

一、田秀英老师和蔡振国老师的分享,让我泪止不住,他们真的是人间的奇迹,田老师是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奥运火炬手的那张照片给我感觉非常美丽,是让人充满敬意的美丽母亲,给所有遇到困苦的人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要不是她,她的儿子根本不可能活下来也来给我们做讲座,伟大的母爱创造出了另人无法想象的生命奇迹,田老师的坚强、乐观,对长辈的孝敬,对儿子的爱,最终上天没有辜负她!有其母必有其子,随后蔡振国老师给我们的分享,很振奋人心,蔡老师的言语很幽默风趣,我感觉他很乐观和自信,巨大的磨难在他脸上一点都看不出来,他用他优异的学习成绩,丰富的学识回报了母亲回报了社会,笑对人生,把快乐和自信带给了我们大家!

二、靳雅佳老师的分享,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她的讲座方式首先很好,每段感人的故事或者道理都会有一首非常好听也好学习的歌曲带给我们,与大家互动,一直进入到我们的心灵最深处,赞美生命,歌唱祖国,感恩父母,将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用优美的乐曲来演绎,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教诲,美化了每个人的心灵!

三、肖先华老师的分享,让我心生敬佩,践行孝恩信义,做终身志愿者,他不畏艰险,3次徒步考察黄河,全身心投入到母亲河的怀抱,不管路途多遥远,不管前方有没有路,克服恐惧,仍然坚持走了下去,连狼都与他相敬,羊群给他带路,他那颗赤诚的心感染着众生,感染着万物,创造着大自然的奇迹,另人感叹!汶川地震时,他也克服自己身体的不适,对抗着高原反应,奋战在救援志愿者工作的第一线,给遭遇灾难的人们巨大的生命力量。也有些志愿者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真的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四、陈静瑜和刘芳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当代完美女性的典范,女德也是很重要的,优秀的女性就应当是一位孝顺的儿媳、贤德的妻子、称职的母亲,同时婆婆也是妈,对婆婆的孝敬也和自己的母亲一样,这样的女性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和赞美!她们是最美丽的!激发了我向她们学习的决心!

五、王希海老师,印证了久病床前有孝子,他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放弃了结婚成家的念头,选择了全身心投入照顾自己生活无法自理的父亲,每半小时给父亲翻一次身,每天给父亲换洗衣服和床单,给父亲买牛奶,甚至用吸管嘴对嘴给父亲吸痰,这是常人无法想象和做到的,他的孝心感动了全场,他无怨无悔,孝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传统最优良的伦理道德,王希海完全做到了,用心用爱做到了,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思考。

六、吕明晰老师,作为媒体工作者,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创办了《天下父母》栏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节目真是太好了,唤醒了大家一定要多孝顺父母,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爱我们真是太不容易了,他们那伟大的无私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是一定要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真的比山还要重!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七、傅冲老师,作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明星,能够加入到学习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是很不容易的,她把自己对待父母的亲身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大家面前落泪忏悔也是很不容易的,给我内心很大的感动,从对父母的辱骂仇恨,到现在这么大的转变,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挽救了人们的内心,拯救了整个家庭,印证了孝道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八、赵良玉、钟茂森老师,他们母子共同给我们做的分享,让我钦佩,这位伟大母亲的教育成就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全天下人都会为他们骄傲,母慈子孝,赵老师充分尽到了母亲的天职,其真正的内涵在于母教和先天的培养,“转恶为善、转愚为智、转凡为圣”,体现了和谐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奉献,子女对母亲的爱和报答在这两位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钟茂森博士放弃了大好的前程和丰厚的收入,听从母亲的教诲,不谈恋爱不结婚,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精神和胸襟是常人不可比的,铸就了他一生的卓越,对于我们人生的疑惑,在他们母子身上也都能找到完美的解答,受益匪浅!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道义确实很有魅力,只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做,去实践,人生也就成功了,哪怕我们依然还是那么的平凡,没有成为至圣先贤。心诚、心净、心轻、心善是我总结出来的,心诚代表着内心诚心诚意、真诚;心净代表内心干净,无不好的杂质;心轻代表着内心的烦恼与困苦要学会放下,就不会活得太沉重太累,一切病苦也会减少和消失;心善代表着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万物,这样尊敬别人,受人尊敬,真心的朋友多了,人生也会少走很多弯路,面对大自然也是一样,我们感谢大自然的给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和一,这样上天、大地的灾难也会远离我们。孝道在这次的论坛中也很重要,是核心,百善孝为先,我觉得真正实践传统文化的精神,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在家里对待父母做起,一定要去好好孝敬父母,这样任何事情也都会顺了都不难了。另外,5月10日亲戚结婚,主要不是为了想去玩,以前的想法是这样的,现在不是了,内心自然有种迫切的愿望,想趁家人团聚的机会将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的心得能和家人分享,把这个巨大的力量传递给家人,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让他们也把中华伟大的传统美德继续传递,我准备送给亲戚的结婚礼物就是《弟子规》,我想一定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和和美美!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给我争取到的这次深入学习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传统文化春节心得体会100字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心得体会500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炮竹声声辞旧岁。在阵阵鞭炮声中,猪年到来了。在外为了家,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难道他们不想家吗?陈星一曲《望故乡》的歌,唱出了这些客居他乡的人们的心声!在这美好的时刻,他们也归来了,与父母一同过新年。

“曾经的我,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丽。生活很自由,很潇洒,不受约束。可是,没有见过,哪能知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艰难啊?”“苍天永远都是那么公平!决不会偏袒任何人的。在大人的眼中,我们这一代是何等的幸福啊!”“对呀,我们确实是幸运的一代,但我们也是很可怜的一代。”“社会赐予我们大好的学习机遇,却让我们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当时,我们好多同学对学习没了信心,认识不到社会的发展正向着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敞开着大门。“今天虽是一个和平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国家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倘若你无德、无知、无能,何以在社会上立足?

“既无学历,又无特长的人,只能够从事既繁重,待遇又低的工作。由此而演绎出的苦、泪、血的故事,有谁听,有谁知、有谁怜?再多的苦,再多的泪也能往肚里咽。

“在两年前,我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出去打工挣钱。让我白白地浪费了两年宝贵的学习时间,错过了继续提高、深造的机会。今天,我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遇,重新步入了学校。我应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用功,让自己将来走上较理想的工作岗位。

他们还告诉我:“无论你在外多委屈,你都不能够流泪,你只能坚强,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泪水,流泪只能证明你无能。生活是不会同情弱者的!”

当我离开他们家时,他们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今天,你既然有在校读书的这种机会就要努力把握住,否则等到像我们这样时,则为时晚矣!”

在回家的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如千斤重。他们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扉,使我清醒,使我感悟:现在还不努力奋斗,充实自己,武装自己,锻炼自己,更待何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690 字

+ 加入清单

《从中华传统文化领悟学习之道》心得体会露天煤业财务总监、副总经理何宏伟给我们青工上一堂精彩而博学的传统文化课从中华传统文化领悟学习之道,通过古代学者的小故事及诗句来引导我们从学习的用途、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三个方面着手,让我们懂得学习理念的内在重要性和外在表现性,让我们青工受益匪浅。通过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在课堂上何总用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

1.学习是解惑的最有效方法;2.学习是实现个人抱负的途径;3.学习是造就临危善断自信心的根本;4.学习是来源于自己的快乐。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是结合了我们青工本质思想做出的一个总结。时至今日,学习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的读书考证。旅游是学习,健身是学习,上网是学习,工作是学习,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学习也从单纯的求知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最终是要学以致用,探寻从辛苦中获得的快乐与成果。

学习需要一种态度。牛顿有过这样的名言“你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想获得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才是获得一切的定律。”我们知道对于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时间是过得非常快;对于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间过得是‘一时三秋’啊。我们可以想一想,对于那些枯燥无味的、不喜欢阅读的书籍,是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呢?牛顿给学习的概念已经做一个总结,就是一个字“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所以,学习的苦与乐取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把学习做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把学习当做生命过程去经历,最终会把学习这种理念内化为一种激情,外化为一种习惯。做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享受学习,你还会觉得苦吗?

在当今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环境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那应该学习什么呢?人的素养有三点很主要,包括:综合素质、生存能力、个人内涵。

有很多朋友都对这个问题有所疑问,为什么有一些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的人会成为大老板或富翁,而有很多人却上了大学还要给这些大老板打工呢?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重点问题停留在了综合素质方面上。大家都经过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学习,可以说都掌握了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但是进入社会后,在综合素质方面上,我们却遥遥不及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在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对综合素质方面上有所磨练了。我们只有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还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早地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及企业情况来讲,生存能力不仅仅是指我们手上的基本技能了,何总总结了做为露天煤业青工应该具备的生存技能。首先要掌握法律知识,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只有懂得行为规范,才能不逾矩;其次要懂财务管理知识,财是金钱和物资的总称,财务管理教给大家的是聚财用财理财之道,做企业也罢做事业也好,都离不开它;再其次要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完成任何工作离不开人,如何做到“能位匹配”?如何评价员工的绩效?如何使员工薪酬体现均衡性?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能告诉我们的;最后知晓相关联专业,专业是由于社会分工而产生,但一项工作常常涉及多个专业,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把专业水平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知晓相关专业还能建立全局理念。

强化个人内涵,就是强化个人修养,如同武林高手要练内功一样。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它不仅可以加强你对人生的认识,还可以提升你的个人修养。曾国藩曾说:“读书以训诂为主。”多看经典训诂学问,可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对事物遵循过程了然于胸,稳坐泰山。正所谓“掌上握有千秋史,胸中自有百万兵。”所以实现这高标准人生目标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我们可以解惑;学习,我们可以实现抱负;学习,我们可以拥有临危善断的自信心;学习,我们可以拥有快乐。虽然学习很幸苦,但是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会实现我们高标准的人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传统文化读书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3094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传统文化,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三纲五常”。这“三纲五常”也收录在《三字经》里:“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三纲五常”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占据绝对地位的伦理道德准则。我们并不否定这一伦理道德观念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已被打上了封建政治统治的烙印,尤其是那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成了维护封建统治最有力的武器,变成了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但我们决不可否认儒家的这一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所起的巨大作用。

就如同《三字经》一样,个别之处也许与现时格格不入,但《三字经》里的精粹之言,那“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那“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字经讲要》在序中称“《三字经》之内容涵盖甚广,有教学之要、读书次第、历史沿革、天文地理、学行典范等等,堪称是一部‘国学简要索引’,或者叫‘中华文化小百科’。”读《三字经》,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 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青基会在1998年初成立了社区文化委员会,由著名学者陈越光担任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而在此之前,1994年我国台湾省台中师范学院的王财贵教授,已开始推行“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活泼的、开放式的,从伦理到自然科学,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它能教会我们思考,开发人的思维宽度。同样,让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就背诵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素养,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爱学,会学,掌握好的思维方式。”“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刚推行时,科技部研究中心进行了评估,结果是: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三字经》行文大致以谐韵编写,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每四句就像是一首歌,学生易于诵习,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学生读来朗朗上口、津津有味。诵读《三字经》,可以让学生接触经典古文,尽管学生对其有些内容不能完全理解,但正处于记忆力和直觉力的发展期的预备班的学生来说,背《三字经》对他们来说却是毫无障碍,相反可以很好地训练他们的记忆力。《三字经》是多方面知识的浓缩,具有巨大的价值。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端正品行,受益终身。最主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解读《三字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字经》内容包罗万象,义理深奥,反复诵读,仔细解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明孝悌 知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以礼相待的典故,就深刻的反映了这一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常常会忽略亲情。呼唤亲情,既成了人们心灵的渴求,也是对传统的回归。如果孩子懂得孝悌,就能让家庭添几多情趣,多几许温馨。再者现代社会讲究合作意识,合作需要双方融洽相处,融洽相处的内因便是中国传统强调的“礼让、谦虚”。而不少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一旦固定,要想让他们成为长期合作伙伴,恐怕很困难。因此,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明孝悌、知礼仪”的美德尤为重要。《三字经》朗朗上口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深入浅出的语言表现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中那些浅显的小故事更易被学生关注,接受其蕴涵的做人道理。

(二)、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使人明智,大凡成功之士,都喜欢读书。古有欧阳修枕上、马上、厕上读书,成就一代大家。近代林纾嗜书如命,以“读书则生,不则入棺”八个字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康有为把林纾与严复并列为当时最杰出的翻译家,称赞说“译才并世数严林”。《三字经》里有许多内容就是教导学子要好读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三字经》里选取著名典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告戒学生要好读书,只有好读书者方能成为有用之才,而这一点也许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支柱。

但是仅是好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苏东坡说得好:“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之富如大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岂能尽取,但得其所欲求尔。”《三字经》也提倡学子读好书,尽管文中没有一句话明确此义,但是书中罗列了许多著名典籍:“四书六经”“三易”“春秋”等无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些书凝聚了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作者罗列这些书实际上向莘莘学子推荐了一批好书,意图就是引导学子读好书。而学生在学习“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到“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这一部分时,可以直接了解中华传统典籍,初步认识一些大家。教师适当的引导,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经典之作深入探究的好奇心。例如,在讲到“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教师可以将课内学到的《论语六则》和常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色厉内荏”等内容串联在一起讲,让学生觉得这些作品并非高不可攀,鼓励学生走进原著。

在解读《三字经》“好读书 读好书”的内容时,实际上还帮助确立学生“好读书 读好书”的观念。

(三)、读历史 知兴衰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能说了然于胸,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三字经》仅用288字把中国各朝各代的演变一一道来,简约明晰,学生只要背出这288字没,就能对中国历史如数家珍,同时这288字,还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历史兴衰的原因,尤其是一个朝代走向衰亡的原因。如“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概括了周朝衰败的原因,如“至崇祯 阉祸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一针见血地指出明朝灭亡的缘由。

以史为鉴,学生读历史,知兴衰,可以使自己更加明智。

(四)、效榜样 有作为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及他们的成功,最能引起学子的共鸣。《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温席的黄香”到“让梨的孔融”,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都十分明确地告戒学子:向他们学习,就能有所作为。事实表明,少年人往往把爱把榜样作为模仿的对象,以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学生读完《三字经》,认识了古代道德典范和古代勤学好学之士,无形中会以他们为榜样。

如今,繁重的学业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生厌学念头,而《三字经》中那种积极入世,鼓励莘莘学子奋发有为的基调,无疑一贴清醒剂,给学生带来振奋。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 “积极进取”情怀,就如“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所要求的,可以鼓励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之时,积极进取。

三、品读《三字经》,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品读《三字经》,可以从体验感悟着手。体验感悟可以分三步,每堂课学生要有学习启发,每一阶段学生撰写学习感受,整本书学习结束后,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三字经》的精髓,读懂书中的精神内涵。真正读懂《三字经》的学生应该能把《三字经》中的要求付诸行动,以行动去体验,并努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点来说,《三字经》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当我们翻开《三字经》,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时,我们更加理解编者了凡在《三字经讲要》中“希望能协助‘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成就其学问与人格,将来长大后真正有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能力与热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心得观后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观后感,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开始时,录像片里出现了道路车辆不断,交通繁忙的录像,并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个录像片反映了在道路上行走经常忽略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细则。

据目前所知,全国平均每年死亡于交通事故的总计超过1000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死于交通事故。下面就向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母亲为 贪一时之便,而亲手断送了女儿的性命——某天,这个母亲带着女儿来到高速公路,说要和女儿翻越隔离墩横过马路。然而在远处就有一座天桥,但这位母亲嫌太远了。女儿出言劝阻,说她害怕。于是母亲鼓励她只要跟着她就不用怕了。听了母亲这样说,女儿放下心来跟母亲翻隔离墩过马路。母亲手脚利索,一会儿就翻过隔离墩,过了马路对面。但谁知女儿一走就出事了。这位母亲突然就听见身后“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看见自己的女儿摊倒在地上,满脸是血,这位母亲不禁 轰然泪下。因为这位母亲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还饱受着痛失至亲的折磨,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马路如虎口”这警惕人们心中要时刻的树立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就能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有些灾祸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交通事故,为什么平均每年就有超过10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呢?这大多都是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他们是车祸的受害者,也是车祸的制造者。他们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蔑视交通规则。但一 旦发生交通事故后,他们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但那个时候已经迟了,车祸也已经发生了。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在发生车祸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非要受到伤害以后才懂得珍惜、反省?你可否知道,当你发生交通事故,会给亲人带来多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人们呀,请觉悟,遵守交通规则能让你安居乐业,违反交通规则只会自寻恶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3 月18日—20日,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第一天上午是音乐的来自两岸老师的同课异构课程,下午是美术的同课异构课程;第二天是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大陆和中国台湾嘉宾的致辞与授牌仪式;第三天是一堂来自中国台湾体育老师林泊莹的体育课。

来自海峡两岸的音乐老师讲的都是初一教材里的一篇《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之所以选择这一课的内容,因为两位老师觉得,民歌曾经和人们息息相关,但是现在却越来越远,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田园生活,而且随着交通的便利,人们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淡化,民歌就失去了发展的沃土,而且现在的孩子喜欢潮流、喜欢摇滚、喜欢周杰伦、喜欢T-Fboy,民歌逐渐走向了末路,怎样保护保护民歌,并使它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两位老师鼓励老师们的学生们学习民歌,因为民歌是我们的歌,走到哪里也不要忘了根。针对孩子们不喜欢民歌,两位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可以把民歌进行包装下,让民歌更加国际化,让孩子们更喜欢。

在互动环节中,针对我校开始勋的课程,我咨询了来中国台湾的张万苓老师,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刚开始开展勋的课程时,我朋友圈的家长,有的就开始质疑,家长们认为勋的课程不适合在小学开始,他们觉得勋吹起来沉闷,不符合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气质……,我就请教了张老师,问张老师:“您认为勋是否可以在小学进行开设呢?”张老师回答了四个字:“非常合适,因为勋比较便于携带,随时可以拿出来表演,随时可以拿出来秀一秀,这样就会使孩子超有成就感……”第二个问题,我问张老师:“中国台湾的小学的音乐都开设了哪些呢?”张老师回答:“中国台湾的孩子们从接触音乐开始,就先学习五线谱。小学阶段八成的孩子会弹钢琴,让孩子们都学会的一项乐器是笛子。”

第一天下午的课程是美术课,先是来自清华附小的张婷婷老师对清华附小的美术课的开展现状,她说艺术不仅要画出来,还要运用到生活中。清华附小低年级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情与生活,会让孩子们认识校园的雕塑、植物、建筑等,并让他们画出来;中年级的孩子们会让他们关注生活与社会,会让他们画一些学校附近的社区、菜市场等;高年级会让孩子们关注历史与文化,借助清华大学的便利和优势,带领孩子们参观清华大学,会让他们画出一些古老的景点,比如:清华大学的校门等。中国台湾的美术老师是采用表演的方式看图书画,我在现场录了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视频播放)视频中的孩子扮演成米罗身边的小鸟,让孩子进行两分钟的介绍米罗的作品,这样不仅使孩子更加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表达能力。

体育课是由中国台湾的体育老师林柏莹,为大家献上的一节精彩的体育课,在参加培训之前,知道有一节是体育,心想中国台湾体育老师会讲跑?跳?投?……但是,当我拿到主办方发的内部资料的时候,一看是龙拳,随即百度查阅有关龙拳的相关信息,但是并没有任何关于龙拳的相关信息,直到听林老师的课后我才知道,原来林老师所在的学校叫龙门中学,龙拳就是林老师自己创编的龙拳操,并且的中国台湾火的很!(欣赏有关林老师的龙拳操的视频)龙拳操,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青涩期-蜕变期-成熟期。大家欣赏林老师的龙拳一步一步的改变,(视频播放)整堂课林老师灌输的知识并不多,只学习了龙拳的第一节动作,着重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凝聚力和体育精神。

外出学习的这几天,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晚上回到宾馆,我也会用一句话来记录一天的所感所想,这是我三天所整理的三句话。一、传统文化不是走回头路,它是一个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二、让我们用童心对待童心、用童心回答童心;三、教师的最大成就感来自学生,而体育老师的心愿是看到孩子们运动后的笑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传统文化与交通安全心得观后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观后感,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观看了_。里面主要讲了一些交通安全和一些错误做法,还有两个同学在上面答题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不走人行横道、横跨马路、在路边玩球、横跨马路护栏、在公路上玩耍等等。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听警察叔叔指挥,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不能吸食毒品。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安全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不横穿马路,不在路边玩球,不闯红灯,不能看到有人撞车不管不问,不在马路上打闹,听指挥信号。如果世界上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就会避免很多交通事故发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失去亲人了。我希望世界上人都遵守交通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传统文化读书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古典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

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不论对任何人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

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无喜亦无悲,无欲亦无求,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多读书养智气,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温处事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会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327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身为一名老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是未来的主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才能创造新生活。传统文化是财富,他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系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中用,这就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后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