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345

范文

76

篇1:西江千户苗寨的导游词简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

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

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德夯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行走在峡谷中,两旁山恋挺拔,树木苍翠逼人。谷内凉风习习,弯曲的山路镶嵌在悬崖绝壁中,大自然的神奇形成了许多自然景观 。

奔腾的小溪似乎唱着一首欢快的歌,伴随着清澈见底的溪水,跳跃着不知疲倦的奔向远方。车子在颠簸的小路上行驶着,我不知疲倦的双眼贪婪的向窗外张望着。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镶嵌在河边,一群孩子站在河边上,争先恐后的向下跳,激起片片晶莹的水花,阳光照耀下,那纯真无暇的笑容,成为着翠绿中的一抹璀璨。

看着这奔腾不息的水,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起一首很有名的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连我自己也被我奇怪的联想吓了一跳,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虽说都是南方水乡的精神产物。但是西湖是像水一样的静。而德夯。我在脑海中长时间搜索才找到能够佩的上她的喻体,那就是——玉石。虽说是石头,但是却不失温润圆滑。清凉中不失一阵温暖,粗旷中也不缺一丝细腻。笼罩在水面上的薄薄的水气,如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这里陡峭的石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苍翠的树木从几乎是石头的缝隙中钻出来,曲折的树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疤”,似乎述说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碧绿的叶子苍翠欲滴,山中泛起层层水汽,顿时变得迷离了。似乎可以依稀望见一户山上人家的屋子里正冒着炊烟。一圈一圈,飘向蔚蓝的天空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这块天然的美玉,湘西人民的智慧赋予了他无穷无尽的神秘。而作为可以坐享其成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保护这上天的赐予——德夯苗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781 字

+ 加入清单

“多彩贵州,风情黔东南、好客之州、歌舞之州!”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在接下来前往景区的途中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苗寨有1250多户人家,5600多人,苗族占据全寨总人口99%,所以自古就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全寨有溪水四条,分别汇人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把寨子一分为二,北面有3个苗寨,南面有4个苗寨。那么西江是什么意思呢?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就好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一篇展现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十分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和发展的首选之地。淳朴的民风,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及精致美丽的服饰都是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这首篇章的美丽诗句。

西江苗寨的人们向来十分好客,无论在节日还是平时,有客人来到苗家,主人就会双手捧来一碗碗的米酒,敬给客人,表达自己对于客人的欢迎。要是遇到节日,这礼节就会更加隆重了,每到苗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就会做上甜酒、煮冻鱼来款待客人。

都说“花衣银装赛天仙”,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服饰也是鲜彩夺目。这里的女青年到节日时就会盛装打扮一番,她们头戴银花、银梳,包上银围布片,戴银耳环,项上挂着三到四只花纽式银圈,手上戴上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十分的漂亮。苗族的服饰通常是大花便衣,在衣服的衣角、衣袖、背带上面绣着花、草、鸟、鱼等图案。因为过去的西江苗族都是穿黑色的长袍、戴黑色的头巾,所以这里服饰又被称为黑苗。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十分喜欢过节,西江更是如此,其中以祭鼓节和苗族年最为出名。祭鼓节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大多是十三年一次。他们常常会在八月份选择一个平稳的日子“醒鼓”,就是把上一次祭鼓节使用的一对祖鼓唤醒。唤醒的方法通常是到藏鼓洞,把放在鼓楼里面又或者把鼓放到新鼓主的村子里。之后再经过造新鼓、摒旧鼓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把鼓放回藏鼓洞里面封存,从此就不准使用了,整个祭鼓节大约要花费10多天。据说要是遇到了虎年,那祭鼓节和苗节就可以一起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苗寨去体会这里独有的风景。

各位游客朋友,进入苗寨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特有民居——吊脚楼了。西江的村寨所在的地方大多都是靠山面水,所以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通常会利用山倾斜度较大或者是山谷靠近水的那一面,房子前面的半部分会临空悬出,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些玲球起伏的吊脚楼了。我们可以看到吊脚楼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材建造的,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都是用榫卯连接的,所以吊脚楼的建筑工艺十分巧妙。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十分具有特色,要是从我们的苗寨观景台俯瞰,只见那吊脚楼层层叠叠,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十分壮观。大家可以来猜猜这个吊脚楼下层是干什么用的呢?没错,就是用来关牲口或用来堆放物品的。同时这里还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

游客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在吊脚楼的四周都有靠椅,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美人靠。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古时候的闺中的女孩子不能轻易下楼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因为这个原因就把这个靠椅称为“美人靠”。美人靠是一种下设条弃,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为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所以又把它称为鹅颈椅。那么现在的美人椅主要就是用来乘凉、观景和休息用的了。

游客朋友们,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是西江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风雨桥也叫作花桥,主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因为为行人起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作用,所以就把它称为风雨桥。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一共分为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主要就是桥墩,中部是桥面,上面的就是桥面廊亭。传统的风雨桥和吊脚楼一样没有用一根铁钉,都是采用榫卯技术连接整体的。我们可以看到风雨桥上面修建了很多层的塔、一亭,每一层都有檐角翘起来绘凤雕龙;在塔顶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宝葫芦、千纸鹤等吉祥物,十分精致。

现在的西江苗寨一共有七座风雨桥,他们在原来木质的基础上还采用水泥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大大增强了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

现在请各位游客朋友就在这风雨桥休息一会儿,我们再到下一处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夜景工程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发包人 (全称):

法定代表人:

住所:

联系电话:

承包人 (全称):

法定代表人:

住所:

联系电话:

为了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甲乙双方按照《民法典》和《建筑安装工程条例》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达成如下合同条例,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所在地:

二、承包范围及承包方式

1、本合同承包范围为:工程材料与安装本

2、按照乙方提供的设计方案,甲方同意的效果图设计方案,采取包工包料包干的承包方式。

三、工程期限

1、开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2、竣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3、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____天。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标准评定以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

五、合同造价

金额(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人民币);¥:____________元(人民币)。

六、工程开工准备

1、施工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署生效后,乙方应立即进场展开施工准备工作,乙方应在合同甲方规定施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2、甲方须无偿提供临时用电用水,仓库供乙方工程施工时使用。

七、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1、工期进度:承包人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时间:承包人必须在合同签订后_____日内向发包人提供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每月_____日前提供下月工程进度计划。

工程师确认的时间:工程师收到后_____天内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逾期不批复则视为同意。

2、工期延误:双方约定工期顺延的其他情况:双方应当严格遵守开工日期以及竣工日期时间,非因特殊情况造成工期延误的,由承包方承担责任;由于发包人另行发包的专业工程造成的工期延误,工期相应顺延,发包人支付相应的费用。

八、合同价款的支付方式

付款方式:材料进场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付至工程款总造价的80%;施工完毕后一周内验收,经验收合格7日内支付至合同总造价的95%,留5%的质保金,质保期一年满后一周内结清。

九、工程验收

验收标准:按甲方所提供设计效果图标准验收。

验收时间:乙方竣工亮灯后提交申请验收,甲方应在15天内组织验收,如在15天内未组织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十、维修责任

1、本工程保修_______年,从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第一年免费保修。第二年有偿保修,总维护费包干_______元收取。在保修期内,非人为原因导致损坏的,由乙方负责维修,并承担所有费用。

2、若在保修期内,工程发生故障,乙方在24小时内进行维修响应,48小时内修复。如遇风雨天及特殊情况,时间顺延。

3、合同签订后,乙方需于_______天内交总工程款的10%作为工程按期履约保证金即_______圆整(_______元)到甲方账户,于工程验收合格后7天内无息退还。

十一、违约责任

乙方应保证按期完工保证施工质量,亮化照明效果应达到甲方所提供的效果图中的亮化效果,如因乙方原因验收不合格,乙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最终达到合格要求,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十二、争议的解决

本发生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双方应及时协商,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申请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解决不了的,可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三、其他

1、发包人、承包人履行合同全部义务后,发包人向承包人签发履约证书,本合同即告终止。

2、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发包人、承包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本合同正本____份,具有同等效力,由发包人、承包人分别保存____份。

4、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经协商一致后,可对本合同内容具体化、补充或修改,其效力同本合同。

发包人:(公章)

委托代理人:

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

账号:

邮政编码:

______年___月___日

承包人:(公章)

委托代理人:

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

账号:

邮政编码:

______年___月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二部分 夜景镜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夜景镜项目建设背景

(一)夜景镜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夜景镜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夜景镜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夜景镜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夜景镜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夜景镜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夜景镜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岜沙苗寨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

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

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2504 字

+ 加入清单

岜沙苗族部落仅20--余人,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势奇特。

坐落在贵州从江县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余户。因地处偏远,保留了古老的生活习俗。其装束有秦汉遗风,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 如有宾客来临,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 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内。随后沿林中石板小道走进寨子,表演民族风情习俗。岜沙苗寨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 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没有被小伙子抱过,是很丢人的事。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众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乡小伙子来到岜沙,姑娘们会用各种方式挑逗他,让他把岜沙的姑娘抱个够。有时候会有胆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吓得狼狈逃跑,姑娘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在艺术家和游客看来,岜沙是文化“异类”的典型。村中一排排高耸着的禾晾架,在秋天禾稻收成时便成为美术家、摄影家们注目的对象,而那些按传统方式劳作的妇女及留着“鸡键”毛发的孩子们的游戏,也能给游人带来新鲜的感受。游人至此,一则惊异于岜沙村环境的美丽奇特,二则感兴趣于村寨苗民的简朴生活,故时常在岜沙流连忘返。岜沙是奇异而丰富的,深入其间,则可感知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岜沙最佳旅游季节岜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和。7月份最热,平均温度25℃;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5℃;年平均气温在14℃-18.5℃之间。最佳旅游季节为春、夏、秋。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这在岜沙体现得尤其明显,那里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为雨季,十二、一、二月降雨量最少,五、六月最多。通常春夏之交大部分的日子都在下小雨,雨伞或者雨衣是一定要带的东西;另外墨镜和防晒霜,用于对付高原紫外线;住寨子多蚊虫,不能少防蚊水;鞋子一定要防滑、好走山路的,最好是徒步鞋或登山鞋;最后山区的气温普遍要低点,记得带件保暖的外套。

岜沙的节庆有吃新节。农历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家家户户到田里摘取谷穗,去壳成米,煮成稀粥或干饭,与鸭、鱼等祭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进餐。还有芦笙节、鬼节等节日。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集体围猪、成年剃发等风俗,特别是剃发的工具是用镰刀。民族工艺品有竹编饭盒、铜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

岜沙每个男孩在7-15岁之间必须举行一次成年礼,行成年礼那一天,男孩邀约几个年纪相仿的伙伴,上山打鸟,下田捉泥鳅,到山涧摸鱼……鸟打得越多,鱼捕得越多,表明他的本事越大,将来会有出息。然后,小伙伴们聚集在他家里,喝酒、烧吃捉来的鱼鸟,再由房族中的本家鬼师为他剃头,梳成“户棍”,完成祖上传来的严格仪式,背上父亲为他打造的猎枪,就标志着他的人生进入了独立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庆夜景作文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那就是――重庆

重庆最美的就是它那晚上的夜景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重庆的灯就像花儿一样,在黑漆漆的夜晚上盛开了;刹时整个重庆都亮了起来,倪虹灯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公路上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着宽阔的公路,照得公路变成了一条金碧辉煌,闪闪发光的巨龙,它凶猛壮观,整天在这个城市排徊着。

在重庆不但公路很美,楼房也很美。你看!那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害羞的被一群倪虹灯包围着。倪虹灯也把楼房装扮的更加美丽。楼房身上像披了一件灯光闪烁的斗蓬。楼房立刻变的像仙女美丽。

重庆到处都是美丽的足迹,可在看美丽的灯的同时,也希望你们不要忘记,造路造房的辛苦工人们呀!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缘聚在此,我是即将带你们游览古朴苗寨的能说会唱的小黎导游啦。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贵州。在今天岜沙一日游中,我会给远到而来的朋友们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在即将进入美丽而神奇的岜沙,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它。岜沙苗寨距县城7.5公里,属从江县丙妹镇,由5个自然寨组成。全村四百多户两千多人。是一个崇尚自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岜沙这个苗族的分支是随着他们的先民“九黎”部落在逐鹿大战战败后,从东方长途跋涉迁徙过来的。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进入岜沙,你们可以看到这里树木幽深,古藤缠绕,浓荫蔽日,不禁让人感叹。感叹树怎会那么多?我给大家解开疑惑,在岜沙,如果盗伐树木除了退赃以外,还要罚三个120,即120斤米、120斤酒和120斤肉,以此来请全寨人食用,作为惩罚。这三个120是不是挺有意思呢?除此之外,岜沙人生小孩,葬礼都有栽树的优良传统。就是在这严厉的古规民约和朴实的生态观,使这里森林能完好保持至今!

我们现在踏上进村的石板路,吊脚楼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岜沙被誉为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来到岜沙,朋友们会像我一样对岜沙的穿着感兴趣吧?男子身穿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身背腰刀,一身古代武士装束。妇女服饰简约却又极为精美,百褶短裙,配以古色古香的刺绣图案,还配银项圈、手镯。其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民居和习俗原始古朴。

大家看到岜沙男人最独特的发式了吗?这也是最令人称奇的,苗语称之为“后棍”。剃发工具用的竟然是砍柴的镰刀,剃完后将剩余的头发束于头顶,盘成鬏髻。而岜沙男人头上蓄留的发髻是有一定寓意的,它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今天有幸看到岜沙16岁成人礼仪式的剃头,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大家都有听说岜沙是中国最后一个火枪部落,并且每每走过我们身边的男人都是拿着火枪的,因此火枪是不得不提的。枪是阳光下岜沙男人的影子,他们的枪是一种射程只有二十多米的火药枪,岜沙苗人的老祖宗用枪是为了打猎防身,后来则是为了防止盗贼来偷牛。除此之外,火枪还有“礼炮”的功能,凡重大节日庆典,岜沙人都会用它朝天空放,鸣火枪的巨响能直入人心,那庄重热烈的气氛不是锣鼓鞭炮所能及的。最让岜沙人引以为荣的是,岜沙人被给予特许,80%以上的人拥有持枪证,这样岜沙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个火枪部落。而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个特别的地方,慕名而来,来感受这个与世隔离的境地!就如现在的我们的到来。

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最诱人和最独特的风景——禾晾。这是岜沙苗寨原始收割糯谷的方式,别以为岜沙人耕作粗放,其实他们收割糯谷的工序精细至极,田里的糯谷并不是用镰刀割,而是用一个小巧得如同剃须刀一般镶嵌在木架上的刀片,将禾穗一根一根的割下。每个禾晾大约五六米高,四五米宽,糯米穗一排一排在上面挂起,金灿灿的一大片直入云天,绚丽而壮观。要吃糯米的时候,岜沙人才到禾晾去拿上两捆稻谷穗子放进脚踏的石堆里舂。而古朴沉重的舂米声总会牵动着你想走进它的历史,这声音在山寨里不倦的响过了几代人,如今依然声声不息,你们用心感受到了吗?

大家是否听到了热闹非凡的叫喊声?这可是岜沙别具一格的斗木牛比赛表演呀,大家亲临现场去看看吧,我在表演场边上等大家。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旅途就接近尾声了。我们了解了岜沙的火药枪、镰刀剃头、禾晾和斗木牛等,感受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朴文化,也对火枪部落一探究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下次再来我们贵州旅游,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缘聚在此,我是即将带你们游览古朴苗寨的能说会唱的小黎导游啦。我代表__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贵州。在今天岜沙一日游中,我会给远到而来的朋友们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在即将进入美丽而神奇的岜沙,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它。岜沙苗寨距县城7.5公里,属从江县丙妹镇,由5个自然寨组成。全村四百多户两千多人。是一个崇尚自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岜沙这个苗族的分支是随着他们的先民“九黎”部落在逐鹿大战战败后,从东方长途跋涉迁徙过来的。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进入岜沙,你们可以看到这里树木幽深,古藤缠绕,浓荫蔽日,不禁让人感叹。感叹树怎会那么多?我给大家解开疑惑,在岜沙,如果盗伐树木除了退赃以外,还要罚三个120,即120斤米、120斤酒和120斤肉,以此来请全寨人食用,作为惩罚。这三个120是不是挺有意思呢?除此之外,岜沙人生小孩,葬礼都有栽树的优良传统。就是在这严厉的古规民约和朴实的生态观,使这里森林能完好保持至今!

我们现在踏上进村的石板路,吊脚楼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岜沙被誉为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来到岜沙,朋友们会像我一样对岜沙的穿着感兴趣吧?男子身穿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身背腰刀,一身古代武士装束。妇女服饰简约却又极为精美,百褶短裙,配以古色古香的刺绣图案,还配银项圈、手镯。其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民居和习俗原始古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722 字

+ 加入清单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 在清雍正开辟“新疆六厅”以前,西江基本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在西江千户苗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虽能养活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人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1982年,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集团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位后,“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战国时期,秦灭楚以后,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则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西江千户苗寨已合并,根据原资料统计,各村的基本社会经济状况如下: 原羊排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345户,130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5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元,其中农业收入900元,劳务收入400元,旅游收入210元。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46亩,其中水田1225亩,旱地121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12kg。原东引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308户,131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43.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60元,其中农业收入810元,劳务收入470元,旅游收入180元。现有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面积692亩,旱地77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81kg。 原南贵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899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9.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58元,其中农业收入790元,劳务收入490元,旅游收入178元。现有耕地面积640亩,其中水田面积564亩,旱地76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1.2kg。 原平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397户,1495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0.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0元,其中农业收入750元,劳务收入510元,旅游收入120元。全寨现有耕地面积824亩,其中水田面积767亩,旱地57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66.5kg.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当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炎热难耐之时,这里却清凉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为一断层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西江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桂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在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虽然农业依然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主导产业,但在过去十余年间,大量慕名而来的旅游者陆续前来观光,推动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调查表明,除了本省游客以外,前来西江旅游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以及上海等全国各地,国外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由于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完善,目前主要以一日游游客为主,一般上午到达,下午离去。少部分多日游的客人,主要为前来写生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和从事西江研究的专家学者。统计表明,在过去六年间,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00年至2005年0.75万人、1.2万人、2.4万人、2.15(非典)、3.5万人,2006年猛增至7.5万人,国外游客也从2000年的200人发展到2006年的3000人。 目前,西江千户苗寨已有苗家乐100余家,旅游商品店铺30余家,已经开发出的旅游商品主要有银饰系列、苗族服装、刺绣系列等。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今天带你们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导游,叫我小田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今天起的也比较早,请大家在车上稍作休息,养精蓄锐,待会儿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风采.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已经到了,下车后请不要走散,我立即去买票,把票发给大家.

进景区后请大家跟着我走。首先我们参观到的是黄果树盆景园。盆景园是黄果树瀑布景区里新近开发的,又一处景观。它离黄果树宾馆仅500米,占地40亩,园内展示盆景3000多盆,姿态各异,争奇斗艳。黄果树瀑布景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极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这里随处可见仙人掌、黄桷兰、白玉兰等多肉植物及其它喜温灌木乔木。除此之外,在南方植物园里常见的栾树、米兰等,也已在此安家。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花团繁簇。

请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果树大瀑布了。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贵州岜沙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贵州西江苗寨英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867 字

+ 加入清单

I will share all I know with you today. I hope you can have more harvest

today and have a good trip. Xijiang Miao village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Leigong Mountain in the northeast of Leishan County,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It is connected by more than ten

natural villages built close to the mountain. It is the largest Miao village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20 reports__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statistics, there are 1288 households in Xijiang Miao village, with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6000, of which the Miao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995%.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the base camp of Miao is in Guizhou, and the base camp of Guizhou

Miao is in Xijiang. Miao nationality is a hardworking nationality.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Jiuli, Sanmiao and Jinman in ancient times.

They are in a continuous line. Therefore, Miao nationality comes from Jiuli in

emperor's time and Sanmiao in Yao, Shun and Yu's time, while jingman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s a descendant of Sanmiao. Due to some historical reasons,

Miao people have gone through several times The Da Qian Tu finally arrived in

Guizhou,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He took root here and

created the Miao culture with Guizhou characteristics. Guizhou is the place

where the Miao people live and the area where the Miao culture is most

completely preserved. Guizhou has concentrated the ma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ao people in China. Miao people have always lived together to form

different villages. Most of them have one family name, and rarely live together.

Now we se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Miao people, the stilted building,

which is a symbol of Miao people's hard work.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tilted building in Xijiang thousand family Miao village is far from the Ganlan

architecture of south people's nest in Hemudu cultur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iao stilted build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Guizhou It is a place with green

mountains and beautiful waters. The Miao people's villages are mostly built

close to the mountains, forming a unique living style. The houses are mainly of

wood structure, most of which are two-story and a few of which are three-story.

On the hillside, most of them are stilted buildings, the front is a building,

the back is a bungalow, and the lower layer is piled with firewood.

People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 If there is a third floor, it is used for

stacking grain and so on. O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hanging feet, there is

usually a beauty seat. Because the beautiful girl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like

to sit on the beauty seat and embroider, it is named beauty seat 20__ On May 20,

2005, Miao people's stil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were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here are many Miao festivals: Miao new year, Chixin Festival,

April 8 and so on, all of which have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iao

people are a passionate nation, and Miao people will sing and dance in many of

their festivals. Miao people are as famous as Dong people, Miao Feige and Miao

anti paimu drum, which have the reputation of Oriental disco. What we see now

are anti paimu drum and Miao Feige The wooden drum dance is bold and bold, free

and harmonious, vigorous, vigorous, passionate and passionate. It shows the

stubborn temperament and strong vitality of the Miao people in the mountain

area. She is the cream of Miao dance, a living fossil of Miao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a wonderful flower of the world's national culture. Brother

Fei's tone is loud, loud, bold and bold, and bright. When singing, it vibrates

the valley and has a strong appeal. There is a guzang festival once every 13

years in Qianhu Miao villag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of Miao

people.

Xijiang can be said to be a living Miao culture museum. In Xijiang, we can

learn all kinds of Miao culture and customs, and the table banquet for Miao

parents is one of them. The long table banquet for Miao family can reach more

than 3000 people from dozens of people to more than 3000 people. The food also

has Miao characteristics. Miao people's diet is mainly rice and cereal. They

especially like to eat sour and spicy food, such as sour soup and pickled

cabbage. There is a local saying that they don't eat sour food for three days

and walk around. It can be said that every family has acid, every meal has acid,

and everything has acid. Of course, spicy food is indispensable. Vegetables are

spicy. In addition, Miao people especially like drinking. Miao people are

hospitable, friendly and trustworthy. As a guest in the Miao family, you will

feel that you are well treated. The Miao diet culture can be said to be a

wonderful flower in the diet cultur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Xijiang is

indeed a good place__ After visiting Xijiang in, Yu Qiuyu, a famous Chinese

writer, said, "Xijiang answers everything with beauty. Next we are going to

visit youfangping. The Miao people have a fixed youfangping or youfangpo for

young men and women to fall in love. Most of them express their love in the form

of couplets. This kind of public love can be married with the consent of their

parents. Xijiang Miao Museum At present, Qiandongnan Prefecture has built a

tourism brand in Xijiang, so the infrastructure of Xijiang is very complete.

Some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Miao

people and their compatriots, but als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ourists. It's

good to appreciate so many Miao buildings, colorful Miao customs and their

profound and simple customs We must have gained a lot in history and culture, so

this is the end of our trip to Xijiang. I believe you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Miao culture. Welcome to Xijiang again to travel and serve you

aga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庆夜景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重庆这座年轻美丽的直辖市,就会使人联想到重庆美丽的景色。这儿有风景优美的缙云山,有雄伟壮观的大礼堂,有灯火闪烁的两江……这儿的美景数不胜数,这儿的美景美不胜收。可最令我心仪的还是重庆那美丽的夜景

随着夕阳西下,天神拉开了夜幕,还为幕布镶上了几颗金色的星星和一轮皎洁的明月。重庆进入了傍晚,明灯一盏盏亮了起来。不一会儿,重庆就被火树银花的霓虹灯照耀得如同白昼。这时,你瞧:从江里驶过的一条条小船,在水中的倒影是那么亮,那么清晰,就像是粘在船上的潜水艇一般,悄悄地,小心地行驶着,那么轻,那么静谧。这时,你朝江的对岸望去,那是一片的金碧辉煌。那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都被灯火装点着,如同嵌上了一排排,一列列的钻石,是那样的光彩夺目。因为重庆的山多得不可计数,所以灯饰是一层层的,真是精妙绝伦,鬼斧神工。那亮堂的色彩,好比是画家才能调配出来的呢!不一会儿,天就黑尽了,灯显得更亮了。

再看看重庆的长江大桥,车子吼叫着奔过大桥,川流不息,就连桥上也不缺乏色彩。瞧,那金色的项链一般的灯,仿佛是仙女最美的首饰。汽车是五颜六色的:红的,黄的,花的……还有一些不知是什么颜色的色彩。真让人应接不暇,目不暇接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湘西德夯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2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张家界旅游、凤凰古城、长沙、韶山等地的景点及民俗风请。

今天我们前往吉首德夯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吉首市。吉首市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黔、渝四省边去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州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我省最大的农贸市场--乾州农贸市场,有著名的湘泉酒、酒鬼酒、老爹酒等,有湘、鄂、黔、渝四省边区唯一的一所实力雄厚的全国百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吉首大学,有全省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德夯。

吉首市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多,其中苗族占 40%,土家族占3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成为吉首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夯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里处,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陪衬,古老纯朴的苗族风情为重点的民俗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将去欣赏由筒车、水碾、苗寨组成的田园风光,目睹全国公里奇观,体验湘西交通天险,去苗家做客,体验正宗的苗胞生活,领略苗族古老的文明。

我们路边的这条河叫洞河,全长120公里,汇人沅江注人洞庭。现我们正在湘川公里上沿着洞河行车,大家看着这条河,不知能否领略到"青山簇簇水中生","车在清江里穿行"的景象呢?

前面的小镇叫矮寨,是一个苗族集镇,一年一度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赶秋"等传统节日在此举行。每逢场日,边区山寨苗胞在此汇聚,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青年男女常在这里,留步路旁,约会场边,寻侣结伴,浓情密语,可谓是"山青水秀人欢笑,轻歌细语甜似蜜",这就是常讲的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实际上也就是苗家青年男女一种独特的谈恋爱的方式。

现在车正在爬坡,这里就是湘川公里的咽喉--矮寨公里,又称矮寨天险,为湘川公里最险处,是209国道与319国道的重合段。坡的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80读,被誉为全国公里奇观,此路与1935年动工,1937年通车,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为了退守重庆,运输物资,亲自担任总指挥修筑这条路。此路以其地势奇险,设计独特而驰名中外。从坡顶到坡底转13道湾,全长6公里,路中巧修"8"字形路面,将急弯险道化为坦途。两山石壁陡峭,天桥如彩虹横空飞架其间。桥下有路,路上有桥,可谓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大家乘车一路上来是否都捏了一把汗?现在我们坐在车上就如行在云中,看山下死寨镇,现真正成了矮寨了。大家可知,当年修这段路时死了200多人,为了纪念这些"开路先锋",在山顶上立了"开路先锋"巨型铜像,此铜像高5.7米,重0.9吨,属我国首座开路先锋铜像,再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不屈精神和风貌,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右下方有一条瀑布,飘若天仙的玉带,故名玉带瀑布。在我们前方的峡谷中有一个石门高350多米,那就是玉泉门。我们下面的这个平台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呀?电视剧《六个梦》里的婉君有一出吹木叶的戏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此平台又叫婉君台,这里也是苗家男女青年经常对歌的地方。

大家看那个山寨,那便是吉斗寨。吉斗是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它是一个古老的苗家村寨,座落在悬崖绝壁顶上白云深处,屋前梯田层层,视野开阔,屋后古木参天,寨墙屹立。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现在我们前往德夯苗寨。德夯是苗语,即美丽的峡谷。那里周围山势奇伟,绝壁夹天,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沿途还能看见石碾、筒车、渡槽。德夯是纯苗区,苗家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进入德夯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了解苗族的概况及习俗,特别是一些禁忌,大家可一定得记住哟!我们进入苗寨后可一定得入乡随俗。

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起三苗国。商周时三苗国被破,苗族向西迁徙,即现在的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苗族人都爱唱歌,歌词内容广泛。苗族是一个喜欢以银器装饰自己的民族。因为银子在他们眼里是很纯洁的东西,是圣洁的象征,银饰是苗家人爱美的象征。特别是苗家姑娘身上佩带的银饰,玲珑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清脆的叮当声。他们主要的银饰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手圈、耳环、牙签、髻簪等。按服饰色彩苗族可分为五大类:红苗、白苗、青苗、花苗、黑苗。红苗服饰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色彩偏红。花苗服饰则以花蝶为主,色彩五彩缤纷。白苗以蝶科类、白色为主。青苗的图案是麒麟,色彩以青色为主。黑苗的图案以狗为主,色彩以黑色为主。湘西主要是红苗和花苗,服饰上一般都有龙凤花鸟的刺绣。

苗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青年男女通过"赶边边场"或在隆重节日里对歌谈恋爱,自主定姻缘。他们传统的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在这些日子里,苗家山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他们举行隆重的白狮会、打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和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举行各种竞技比赛。苗家人热情好客,一旦有客人进寨做客,将举行拦门礼,给客人喝阴米茶、放三眼炮,拿出他们自做的酸鱼、酸肉、桃花虾、酸汤豆腐和包谷烧酒热情款待。晚上还举行隆重的跳歌晚会。客人离走时还用火把送客。今天我们去德夯苗寨就要去体验这些礼仪,大家可得做好准备。首先一定得准备唱歌,推荐几位歌手。苗家人喜爱唱歌对歌,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歌喉。而且他们的婚嫁都是以歌为媒。女的若不会唱歌将嫁不出去,男的不会唱歌,将打一辈子光棍。

客人在与他们对歌时可不能认输,否则脸上是要被摸黑锅灰的哟,或者就要被榨油。当然表现好的,苗家姑娘小伙子将拿出他们表达友情的信物--苗家花带送给您。苗家花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可用作巴裙背带、围裙带、扎要带、手机带、照相机带等,第二,大家要习惯吃酸,苗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吃酸,当地有一句话说:"三天不酸,走路打踉跄"。他们最热情的待客菜就是酸鱼、酸肉、酸汤豆腐,且这些菜也是大家在其它地方吃不着的。第三,大家要注意入座时忌坐"杭果",即堂屋神堂下那个正位。这个位子是主人的位置,若入坐此位或踩火坑内的三脚架,都意味着对苗家不敬。第四,主人敬给您的酒必须喝完,不能倒掉,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第五,忌在村寨中,尤其是在房子里打口哨,苗家人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多神崇拜。而吹口哨,被认为容易招来害人的鬼神。第六,我们的男嘉宾一定得记住遇见漂亮的苗家姑娘,可以用唱歌或扯对方衣角的形式表达您的意思,但不要招惹别人家的媳妇,否则,有人会和你拼命的。姑娘和媳妇的区别:已婚妇女眉毛修得细细的,弯弯的。第七,各位称苗家人千万不能说"苗子",这是对他们的不敬。

现在到达的是位于峡谷深处的德夯村,是风景区的中心。大家看"姊妹峰"含情脉脉,那边的"驷马峰"昂首奋蹄、孔雀开屏更是惟秒惟俏,再看溪边的碾坊石盘飞转。我们对面的山峰为古峰。盘古峰海拔700余,四周绝壁,是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秀峰。相传峰顶有沉香木,洞庭君山寺方丈闻讯后,千里迢迢专程寻找,来到峰下,无法攀越,拱手谒拜:"此乃盘古峰也"。远看,翠峰浮于雾海之中,犹如逢莱仙岛,人们赞其为:"大山之骄子"。峰顶地形成葫芦状,分大小两峰,主峰地表由五层台形地迭起,覆盖着葱茏的原始次生林,落叶积成海绵状,树木多同蔸蔟生、高而且直,密如竹林,枝干连理,遮天蔽日。沿着登峰"之"字形石级,穿密林,上阶梯,进水隧洞,转石湾,出斜径,过仙桥,达峰顶,妙趣横生。立于峰顶,纵览周围百余里锦绣河山,心旷神怡。清晨,旭日从雾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傍晚,夕阳西沉,红似火轮,霞光万道,给人一种若梦若仙的感受。

现在我们先去流纱瀑布,再到苗家做客。在路上大家可要注意途中的"草标"哟。"草标"是苗家青年人传送友情最奇特的无言情书。相传远古时候,有个苗家小伙阿来同聪明伶俐的姑娘阿贝相爱。不久阿贝被寨主抢去,她便在他们原来经常幽会的地方用茅草结了一个草标。阿来看见草标便明白了一切,他设法杀死寨主,救出了阿贝。此后,"草标"就成了苗乡情男恋女"幽会"的"密码"。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各亸就明白了情人行踪。女的如果先到约会地点,必在约会地点的路上瑙下一个草标。草标朝吁幽?的唐悹,撗栚?料?删,示意叹方忋来。后来者朊到草标,也留下一个草标,疙琩结在茅草中部,横放在第一个茉标上。这后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菷勻打扰,行人见了?标,報会自觉回?。大家可一定要留神路上?草标哟,不要误?"禁?"。

"草标"在苗乡还?作别的琨?。如苗?人外凪?蕰到攉搰井犄地方,总褁喝上一口清光的泉水。然后用茅草结成草?放在井水釄,以示对"水井?"的崇?。也有在封山育林的地带?在树干上系上草标,?示严禁人畜入内。

现在,我前面的瀑布便是流纱瀑布,它高达216籲,是全国最高璄們娃。丰水期?滚???落入深洍?犹如?龑?波,?云吐雾,声若巨雷,振憾山谷,搔势磅礴,雄奇壮观;每当?水时节,水下悬唖,时而象雨丝飘落,宛如白纱荡涤绿潭,漾?层层涟猗,婀娜多姿?温柔燀雅。传说很早以前?有位苗家少女在叨前水边浣纱,被九龙潭的龙子看不,随即?风唤蛨,推波?,吆少女卷?龙宣?蓶媱蒋倎郘流不斩?落入九龙漭中,楁沙們布由此而得名。

湘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旍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旋与苗族生活在?片热土上,世代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正如当地的《溜溜歌》:"苗家山寨溜溜,土家溜溜的村,同一棵大树溜溜,共一道溜溜的坡,砍柴同上溜溜,一座溜溜的山,撑船同上溜溜,一条溜溜的河;苗族妹子溜溜,土家溜溜的哥,同伴那日出溜溜,同伴月亮溜溜的落,赶场同撑溜溜,一把溜溜的伞,唱歌同唱溜溜,一曲溜溜的歌"。苗族、土家族分布,从全州总体来看,苗族多分布在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南四县市,土家族多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北四县。今天我们要前往以土家族为主的一个大县--永顺,即猛洞河风景区,去欣赏那里美丽的山水风光,探索那里的土家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随着水流冲蚀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断加剧,暗河洞穴越来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发育了成串分布的竖井及天窗,它们不断扩大,归并,垮塌,就造成了现今雄伟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险峻的峡谷。

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今天的游程算是结束了,想休息的朋友可以坐我们的旅游巴士返回宾馆,另外就黄果树瀑布六公里处有一布依族石头寨,这里不仅是石头的世界,也是著名的蜡染之乡。您可在这里搭乘旅游专线车或当地“摩的”前往.但此处少数民族居住较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