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马兰花教案(合集20篇)
浏览
1067范文
1000《千人糕》教案
1、根据画面大胆想象内容
2、理解内容,东东任何物品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幼儿用书、磁带或cd。
1、生活经验回顾,激发阅读兴趣。
过生日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做什么?吃什么?
小朋友听说过千人糕吗?吃过吗?你们猜猜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阅读
有一个小朋友在生日那天得到了一个千人糕,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小朋友们,你们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
3、分片断阅读,理解内容。
里有谁?妈妈说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怎么想的?
小朋友为什么会觉得奇怪?你知道蛋糕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蛋糕又叫千人糕了吗?
4、幼儿倾听并学习讲述。
教师讲述,图中小朋友想象的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讲述的时候也要把小朋友想象的内容讲进去。
幼儿边阅读边讲述。
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把一个小小的蛋糕叫千人糕。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小石潭记教案一等奖 小石潭记教案学情分析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
2、学生熟悉课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体会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
探究式合作学习
两课时
学生自读,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提问: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用一个字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美”。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说说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几句小结。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2、引导结论:乐
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
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现场出示)
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哪一句显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
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释)
①、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②分析:小石潭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迹罕至,虽然景色奇美,但过于幽静冷清,时间长了,让人感到寂寞难耐,悲从中来。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
作者是被贬官到此,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观察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景色美乐在其中
偏贬
远谪
幽静冷清触景生情抑郁忧伤
景情景交融情
篇2: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
立纸花
1、让学生掌握制作立纸花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
春姑娘来了,到处开满了鲜花,你们觉得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立纸花,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立纸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出示课题:“立纸花”。
二、新授
1、介绍制作立纸花的整个步骤
(1)~(4)将各部件切割、划痕,粘贴后折叠。
(5)~(6)用做好的多个
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7)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立纸花的步骤是什么?
篇3:生活活动教案小班
1、感知服装的样式的不同。
2、喜欢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服装的款式、颜色、大小等。
了解服装的样式,训练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叙述。
1、《幼儿操作》:《生活中的服装》
2、适合时装表演的音乐。
一、时装表演
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可真漂亮呀,我们来进行时装表演好不好。
2、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呀,我们夸一夸他们吧。
二、描述服装
1、谁来说一说你喜欢那件衣服?为什么呀?
2、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今天我们穿的这些衣服适合在什么地方穿呢?
3、你还有什么样的衣服不适合在这些地方穿呢?(睡衣、运动服、泳衣)
4、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服装呢?(礼服、职业装等)
三、操作
1、请小朋友把《幼儿操作》打开到13页,把服装与适合穿的地点用线连起来。
2、教师检查后幼儿自己帖奖励粘贴。
篇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平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xx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篇5:小石潭记教案一等奖 小石潭记教案学情分析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情景交融的写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课: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
二、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
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
背诵向导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九、小结全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十、知识迁移(。课件展示:景物图片)
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尝试用语言描绘,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
十一、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景美情凄
情景交融
篇6:幼儿园《蚂蚁和西瓜》教案 蚂蚁吃西瓜的教案
1、绘本通过简单的线条、漫画式的夸张,细致的描绘蚂蚁动作、表情,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发现蚂蚁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变化来发现故事的情节发展,所以更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2、绘本的封面已经给了孩子们全部的线索,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内容都在绘本封面表现出来,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观察过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和爬行动作,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观察过蚂蚁的身体基本结构。
1、图画书《蚂蚁和西瓜》
第一次活动:阅读
1、通过地封面的观察,推测故事的主要人物,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1、图画书《蚂蚁和西瓜》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的主要人物,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问:
(1)面面上有什么?猜一猜里面讲的是谁的故事?
(2)蚂蚁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上蚂蚁的表情和动作,推测故事内容。
1、与幼儿阅读到p1时提问:
(1)提问:小蚂蚁看到了什么?猜猜他们的心情如何?它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的?
(2)它们看到西瓜后是怎么办的?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
2、与幼儿阅读到p5时提问:
(1)它们在做什么?它们搬动西瓜了吗?
(2)没有搬动西瓜时,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与幼儿阅读到p7、p13、p15、p17时提问:
(1)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与幼儿阅读p25时提问:
(1)它们除了搬西瓜还做了什么事情?表情是什么样的?
5、与幼儿阅读到p27、p29时提问:
(1)现在只剩下西瓜皮了,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它们用西瓜皮做了什么?它们表情是什么样的?
(三)请幼儿自己阅读图画书,完整了解故事的内容。
引导幼儿一页一页有序的翻看,注意观察蚂蚁的动作、表情,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小蚂蚁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篇7:语文课文《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体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
2、个性化的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力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潜移默化的阅读的指导,亲身的范读都是很好的阅读指导方法。
3、注重学法的渗透,不局限于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所收获,为今后的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着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学生观察有关春天的图片,教师语言渲染,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境促思、以思促说”通过播放一组春天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又被这个残疾小女孩深深地打动,很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自读要求:认真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基础。对文章感受无不渗透着对字词的理解,但又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解词而解词,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孩子在轻松地读文状态下扫清字词障碍。使学字词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主读文:
⑴边读边思考,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并认真读一读,体会它为什么是一个奇迹。
⑵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根据学生的发言,相继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⑴“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①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流畅”、“磕磕绊绊”,体会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
②学生自主发现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方法)
⑵“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停下”、“伸手”、“拢住”等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语体会“这真是一个奇迹”。
②引导体会什么是“神奇的灵性”。
④学生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设计意图:“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围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个问题,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区域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在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在合作研读、深入体会的环节中,运用找一找、谈一谈、想一想、读一读的方法,逐步进入安静的内心世界。同时理解这种奇迹的创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安静对生活无限热爱的体现。本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共同进入文章的情境。
⑶拓展想象,自主表达:
想象并交流: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想象是没有边界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更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感悟到其实心灵就是安静的眼睛,同时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
2、配乐朗读。
3、背诵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加强诵读,以利于积累语言,感悟语言魅力,培养语感。
收集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篇8:中班健康《哭》教案及反思 中班健康我不哭了教案
1.能观察哭和笑对五官的变化,并模仿哭和笑的表情。
2.初步学习眼睛、嘴巴在哭和笑时的不同贴法。
1.两幅情景画及一个已做好的"神奇宝宝"。
2.胶水、眼睛、鼻子(人手两份),空白的圆脸(正反两面,人手一份)。
一、先后出示两幅画,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看看她在哭的时候眼睛怎么样的?像什么?嘴巴怎样样的?像什么?(同时在画的旁边出示一张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哭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2.老师请幼儿学一下哭脸,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3.那她笑的时候呢?眼睛怎么样的呀?像什么?嘴巴又是怎么样的呀?(同时也在画旁出示空白的圆脸,幼儿一边描述,教师一边在脸上贴上眼睛和嘴巴,并强调笑时眼睛、嘴巴的样子。
二、出示"神奇宝宝"。
师:它怎么样子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神不神奇?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动动自己的小手也来做一个呀?
三、交代要求,幼儿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要求: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正反两面,一面是"笑脸娃娃",一面是"哭脸娃娃"。
四、请幼儿拿上自己的画,老师进行评价,并请问幼儿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因为开心才会笑),原来笑比哭好!结束活动。
1、要求幼儿每天都要和"笑脸娃娃"一样,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
2、把幼儿作品挂走廊里。
篇9:大班手工教案金字塔 制作包包大班手工教案
1、初步学习用对边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蜡光纸的技能。
2、用小长条粘贴鞭炮,学习安排合理的粘贴位置。
3、发展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人手一份纸工操作纸
浆糊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们听到过鞭炮声吗?那你们见过鞭炮吗?鞭炮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说)
小结: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起,像小朋友站队一样,一个一个排的非常整齐,只要一点火在最下面的那颗鞭炮,它们就会一个跟一个地发出响声。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一起来做一串鞭炮好吗?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操作方法
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是怎样来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这纸上的一个一个的鞭炮小心的撕下来,来部撕好了后,再用你的手指粘一点浆糊,涂在鞭炮的背后,叫这颗沾好了浆糊的鞭炮去排队吧,它应该排在哪里呢?应该一个跟着一个往下面排,这样一个一个的鞭炮排好了队,长长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们也很想来试试了吗?
2、发放材料
请小朋友把纸一份一份地传下去,就可以开始撕了,撕完了老师就会给你拿浆糊。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提醒幼儿在恰当的位置放置鞭炮,并且让画面整洁。
三、结束部分
点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小朋友,并针对出现问题作出纠正。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篇10:安全上网的主题班会
1、培养学生正确上网,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育学生自觉拒绝网络不良信息。
3、倡导文明,争做一个文明的网上公民。
:网络的危害及如何远离网吧
一、导入
1、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喜欢玩电脑,并且都喜欢上网,我想问大家,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学生交流回答)
2、图片欣赏
3、师述:自从xx年代后期互联网络进入我国之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流和娱乐越来越多的都在网上进行,网络世界是精彩的,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危害。
3、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在什么地方上网?(多数同学在网吧)
4、考察网吧(播放网吧视频)
提问:你们看看网吧的环境如何?看看网民都在网上干些什么?平时你在网吧里遇见过些什么不好的事情?(把你所经历的、看见的、听见的都可以说出来)
师述:是啊,网吧环境很差,也不安全,网吧里还有一些不良信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来学习“远离网吧,文明安全上网”这一课,相信大家学习这节课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板书课题)
访问调查,整体感知
过渡语:网吧究竟有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1)催残身体
(2)心理受损
(3)滋生事非
(4)影响学习
(5)安全隐患
5、小学生是不是不能上网?如何处理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
师述: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必要,要摆正学习与上网的关系,利用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在学习语文等学科时,我们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学习,提倡健康上网。
三、正确引导,文明上网
同学们,我们左右不了网吧的不规范管理,我们也阻挡不了网上垃圾信息的产生,但我们可以构筑成道德的防火墙,文明安全上网。国家对网络安全也很重视,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小学生上网守则》,由国家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成为我们上网遵守的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1、学习《小学生上网安全守则》。
2、学习《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四、交流砌磋、集体倡议
1、倡议书
为了更好的约束我们自己,老师写了一份倡议书。请我们的学习委员给我们发出倡议。
2、集体签名
同学们,为了保持我们的诚实、守信、文明、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这样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刚才同学们已经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2、集体签名
3、庄严宣誓
3、宣誓
同学们已经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承诺,下面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至耳旁,让我们庄严地宣誓:远离网吧,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五、小结
同学们已经写下了自己的承诺,我相信同学们从现在起一定能做到“远离网吧,安全文明上网”,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共创一片明净的蓝天!
篇11:幼儿园开学常规教案中班 幼儿园开学常规教案小班
1、能针对提问有重点地讲述内容;
2、制作姓名卡片,熟悉教室的生活环境;
3、享受音乐律动的乐趣。
1、儿歌,标示幼儿姓名的姓名卡片;
2、各式小动物的图案纸卡;油画棒、剪刀、固体胶等美工材料。
(一)我们开学了,小动物们也开学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们开学时在做什么呢?
1、提问:我们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游戏?
2、小朋友选择一样可代表自己的小动物(若是画面上的动物图案都不符合幼儿的选择,亦可让幼儿自行创造),加入开学的行列。
3、请幼儿说说代表自己的小动物有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4、提问:猜一猜,你们觉得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围成一圈,配合儿歌磁带,进行《上学真开心》的带动唱。
1、教师以“说哈罗”的曲调,教唱儿歌歌曲《上学真开心》。
2、教师:与幼儿讨论“唱歌、跳舞、画图、数数、读故事”等相关儿歌内容的肢体动作。
(三)教师用接唱或变换不同的肢体动作,引发趣味性,并鼓励大家多进行几次儿歌带动唱。
(四)请小朋友围坐成半圆形(教师在教室的地板贴上造型图案,如:一张笑脸,请小朋友坐在脸上)。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动物图案贴纸(或者造型图案),请幼儿选择一种代表自己。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好多可爱的动物图案,看一看、想一想,选择一个代表自己!
2、教师提问:告诉教师你们要当什么呢?为什么呢?
3、教师:如果都没有可以代表自己的图案,就可以自己设计代表自己的符号!
(五)请幼儿将自己选择的图案(贴纸)剪下来,贴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姓名卡片上,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名牌卡。
(六)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姓名卡片。
等大家都介绍各自的姓名卡片之后,再请幼儿自己将姓名卡片贴在自己的工作柜上,变成自己符号。提问:这是谁的姓名卡片?什么图案代表自己呢?为什么?
(七)教师将多种角落物品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协助整理。提问:
1、这些玩具迷路了,请你们说一说这些玩具的家在哪儿?
2、(在幼儿答对之后,则请这名幼儿将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当幼儿回座位后,教师可接着问)这个地方可以做些什么?玩什么游戏呢?
3、在角落游戏结束后,还要记得做什么呢?教师此时即可提醒幼儿要将玩具放回家。
(八)字词句教学。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
2、教师指着姓名卡片,依序念出幼儿的姓名;并提醒幼儿这就是代表幼儿的符号;并提醒幼儿这就是代表幼儿的符号,是亲爱的爸爸妈妈送给孩子的。
这首儿歌上学期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能够形象的创编动作。
篇12:教师教学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
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
3课时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篇13:小学生心存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现在的小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但不了解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他们的爱。通过本次班会课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而且由此及彼感悟到要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感恩,达到一定教育效果!
1.挑选小主持人,节目安排。
2.布置黑板,教室。
3.收集、整理资料。
(一):主持人开场白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好!
男:在这个阳光灿烂,春风和煦的季节。
女: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合:二(4)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女: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
男:对同学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
男: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
女: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
(二):第一部曲
女:请欣赏小品《一场虚惊》。
男:(采访xx)虚惊之后,除了感到幸运之外,你还想对某某2说些什么呢
女:如果你是xx,你会对某某2说些什么呢
男:除了父母之爱
女:师长之情
合:我们更不能忘记像刚才小品里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朋友。
(三):第二部曲
女:让我们把感恩的话汇成一首诗。
合:让我们一起来吟诵。
(四):第三部曲
男:凡事感激
女:学会感激
合: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谈谈他们的感恩之心。
男:某某2已经感觉到了自己那感恩的心,你们呢有谁还想说说你的感恩之心吗
(五):第四部曲
男:在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吧!
女:听完那么多小朋友的心声,你们是不是也有很多话想对帮助过你的人说呢
合:让我们把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男:谁来说说,你在感恩卡上写的是什么
女:今天给了我们一次好好感恩的机会,课后,让我们把感恩卡亲手送给你想感恩的人。
(六:第五部曲
男: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感恩的心》
伴随着《感恩的心》这首歌,全班跟着老师把感恩的心用手语表达出来。
男:听着歌,我们很多小朋友眼睛都红了,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下亲人、朋友对你的帮助,让自己的心平静下。
男:刚刚你想到什么了
生1:我觉得妈妈对我的恩情,真的好伟大!我还惹她生气,真的太不应该了。
生2:我想我妈妈了。
男:通过今天的班会,让我们学会了感恩。
女:让我们二(4)班的同学都成为手心向下的人。
合: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14:中班安全教育阳台上的安全教案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2。幼儿操作卡片。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
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幼儿园阳台安全教案,阳台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探险的好地方,但是,阳台的安全隐患对于幼儿来说太大了,很多幼儿都会在阳台上出事,所以一定要好好教育幼儿不要再阳台玩,好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
篇15:幼儿园新学期的愿望 幼儿园美好的愿望教案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篇16:《雨巷》教学设计方案表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2、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意象“雨巷”等特点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1、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义。
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多媒体
1课时。
一、【导语设计】
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寂寥(jìliáo) 惆怅(chóuchàng)
2、学生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整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三、【赏美品美】
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
(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
⑴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归纳学生发言,幻灯片: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教师总结: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歌曲动听旋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2、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过渡)有人说,诗是情感的铀,语言的钻石。的确,诗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像一首绕梁的歌,当我们沉浸在“雨巷诗人”为我们营造的忧郁凄美的意境中时,是否感受到另一种美呢?
⑴ 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⑵ 提问:我们感受到诗的总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处理造成的呢?
明确:
①、每行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在行首。
③、复沓手法的运用。
④、叠词的妙用。
⑤、诗的押韵,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
⑧、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过渡)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长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义呢?
讨论:《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⑴ 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看:
爱情诗。
⑵ 从诗歌传统角度看:
理想。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象征高贵的爱国精神;
郭沫若《炉中煤》“年轻女郎”意象象征祖国。
⑶ 知人论世,课件显示背景(“我”的补充──另一层面的“我”,将来的“我”)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所以,有人说戴望舒是一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寻梦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四、【结语】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别样的美。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
(课件播放朗诵)
五、【作业】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板书设计】
戴
雨
望 意境美──音韵美──执著美
巷
舒
七、【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各种各样的感受盈满于胸:对诗歌的热爱、与学生分享诗情的期待、对讲解清晰一首现代诗歌焦虑、初次尝试的紧张、身边热情同事提醒的茅塞顿开、课堂上学生精彩回答的感动、少年锋利语言的赞赏……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教学是语言与理性的艺术,如何在二者之间架构一座桥梁,这节课做了一些尝试:营造环境让学生体会、启发学生去想象、学会与人分享这种情感、把课堂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讨论和感受。文学的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古诗与现代诗有许多相通的东西,其中的继承和超越需要仔细了解和分析……
篇17:雨后的彩虹教案反思 雨后幼儿园教案
《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全诗以浅近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孩童戏水的嬉闹情景,勾画出孩童活泼、俏皮的形象,极具童趣。诗歌源于生活,教学中也只有让学生走进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他们才能更深入地体验蕴涵的情趣。因此,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图文结合,现实与想象交错,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童真童趣。
课始,我先让孩子们听听哗哗地雨声,启发孩子们想象,听到这哗哗地雨声你会想到什么?雨后你们在这里痛快地玩过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待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引入课题,激发孩子们朗读课文:小朋友们玩水的场面被写成了一首很美的小诗,想不想去读一读呢?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里所描绘的情景。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被带入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产生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喜欢雨后玩水,这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一定会有同感,读起来也就十分自然合拍。文中一群孩子们赤脚在雨后的广场上玩水嬉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熟悉的生活情境,配上自己的动作……这一切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通过读“使劲地踩着水”、“溅起多高”、“水淋淋的泥裤子”等词句,感受小哥哥踩水的痛快,读起来仿佛自己就是那位踩水的哥哥此刻沉浸在这快乐之中,就好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神仙一样”一般。
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重点描绘了一对小兄妹俩在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的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着力刻画了两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采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兄妹俩在踩水时的兴奋与欢乐,并从读中揣摩两人的心理,感悟哥哥的担心、欢喜、兴奋和骄傲,以及妹妹的胆小、想玩水的心理。如小妹妹紧紧跟在泥裤子后面轻轻地小心地跑,我问学生:“你能不能把小妹妹的动作演一演?”由于是女孩子的动作,男生可能不好意思演示,我又加了一句:“知道吗?如果你能换角色把小妹妹的动作演出来,那本事可是一个字——高!”当女生演后,男生也加入了表演与感受的行列。由于激起了学生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共鸣,所以孩子们抓住了妹妹的动作“紧紧地跟”、“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并用自己的朗读向大家展示了妹妹虽然胆小害怕但是也想玩水的心理。
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在处理“糟糕”与“兴奋、骄傲”的处理太淡化,感觉难点突破的不够,还应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多的给孩子,尽情发挥。
篇18:小班科学我的小脚丫教案
1.能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2.能说出爸爸大手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1.爸爸和幼儿在家里一起准备好材料(在纸上画爸爸一只手的轮廓),带到班上。
2.《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歌曲磁带、录音机。
重点是让幼儿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难点是让幼儿说出爸爸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1.手指律动,引起兴趣。
老师与幼儿围坐在一起,做拍手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认识大手印。
教师出示一个大手印。
“老师这里有一个手印,谁来猜猜手印是谁的?有什么本领?”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3.启发幼儿说说爸爸大手的本领。
(1)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幼儿和爸爸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2)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领。
“爸爸的大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这么多事情,可真厉害啊。”
“你们的爸爸棒不棒啊,你们的小手什么时候能像爸爸一样呢。”
4、大手拉小手。
“幼儿喜欢爸爸的大手吗?我们怎样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们在爸爸手旁边放上自己的小手。”
播放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引导幼儿做拉手动作。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将爸爸一只手的轮廓作品贴到墙上,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和爸爸的事。
篇19: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初中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1、明确“三爱三节”的目的与意义。
2、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1、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3、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长在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同学们,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溢出一种幸福之感,漾起一股对妈妈的爱,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爱自己的妈妈,也了解自己的妈妈,可是作为中华儿民族的后代,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伟大的母亲——祖国,她抚育所有的炎黄子孙,对每个儿女同样的厚爱,
那么,作为它的儿女,我们对他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
这就是我们班会的内容: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电,节粮,简称三爱三节。
1、请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主持人:如果你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学习犹如农民耕作,汗水滋润了种子汗水浇灌了幼苗,没有人瞬间送给你一个丰收。
2、学生谈自己的表现。
主持人:我们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就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对于学习你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警惕自己的?
小结
3、你平时参加哪些劳动?需要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主持人:我们荣幸地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中国人民的儿女,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那么我们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园,但是却有人在破坏它,举例说明。
学生说明,教师小结:
(1)节水节电,点滴开始。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4)离开时请让电灯休息。
4、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5、生活中你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生先说师再补充)
(1)节水
(2)节电
(3)节粮
6、展示“三节”:节水、节电、节粮小妙招,汇总小组收集成果
7、讲述爱劳动的故事。
8、小故事辩真错。
师:中国五千年绚丽文化,发展至今,日趋强大,祖国的未来就靠你们去创造,再此,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电、节粮”是一个延续的主题,并且不能够空有口号,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文明外事人;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为共同的目标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0:《雨巷》教学设计方案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⑵ 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过程与方法:
⑴ 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⑵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意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与领悟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老师投影雨巷图片以及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他的《雨巷》到底有何出众之处呢?让我们闭起眼睛,在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情绪。
(老师放录音)
问:录音听完了,我们能从其中感觉到怎样的情绪?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引导学生答出: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等词语)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引导学生体会到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学生本着感情基调朗诵,要求低沉幽怨)
三、互动交流
问:这种低沉、哀怨和无奈的体验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意象: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在这朦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学生讨论从意象得出的感受)
投影主要意象所引发的感受:
第一个是油纸伞: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特点:悠长、寂寥。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不同意象的不同感情)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
第五个是“我”:
“我”是冷漠、凄清、惆怅的。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四、合作探究
同学都很好的把握住的文章的情感基调──愁怨。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的呢?
(引导学生自由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爱情诗、革命诗、哲理诗)
(其间补充背景材料)
(老师投影作者及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五、拓展升华
这样美丽的意境,这些传统而又现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钩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感情深有感触。那么拿起我们自己的笔,假设我们是诗歌中的主人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写一段你想象中那个雨巷邂逅的场面。用自己的笔描绘出雨巷那种独特的意境。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教师选择符合原诗情境的佳作朗读)
六、结束语
“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投影,放音乐)
(学生在《雨巷》的图片中朗读全诗)
【板书】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 感受
雨巷 幽深、寂静、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篱墙 哀怨、凄凉、衰败 象征意义
丁香般的姑娘 美丽、高洁、愁怨
我 彷徨、迷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