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百字(热门20篇)

大家收看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公开课了吗?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灾害,我们要做好抗震措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百字,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785

范文

25

篇1: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有三点我有三点感触:伤痛、亲情、希望。一种只有灾区人民才能体会那伤痛,知道亲情的可贵,但电影给了我们希望。

伤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少人为了工作不顺心、感情不如意、生活的不愉快而想不开,去做一些损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但在这里面有多少人的伤痛能与唐山人所受的伤痛相比呢?

唐山人不但瞬间没了工作,有些还面临着肢体的残废,失去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拥有着工作,拥有着能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工作中的小小不顺心我们更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因为这确实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小事情。

唐山人看着自己的至亲至爱在自己面前死去,已无法对自己所爱的人弥补了,他们的遗憾可是一辈子的;我们都是活着的人,在追求感情时应该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对方的爱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双方的缺点我们应该宽容一点,我想这样一切的不如意将会海阔天空的,一切的遗憾将会消失。

唐山人的家园在短短23秒的地震中移为平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了。目前的我们至少还有个完完整整的家,不愉快的事情就当作是生活的调味剂吧,酸甜苦辣我们都不怕,起码我们的主菜——家园还在吧!

亲情——在影片中,母亲在生命的选择题前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姐姐,这是作为一位母亲多么无奈的选择,里面经历了母亲多少次的挣扎啊,这是需要如此大的勇气作出的选择啊!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会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许父母做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母争吵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的!甚至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想过离家出走,想过断绝父子(女)关系。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不理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最后都会宽容和原谅我们。

“弟弟能活着,多好!”这也许是方登明白了真相,理解了真相之后,真正成长的开始。也许从那以后,她才懂得了“亲人”的含义和分量。亲人,终究是亲人。互相付出,互相关爱。共享天伦,共赴患难。并肩前行,同生共死。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记得的。

希望——《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最后脆弱的人民在各界的关爱下站起来了,没什么困难可以难到我们,我们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关爱可以克服一切;从唐山到汶川方登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心灵的枷锁也解开了,我想世界上本没有锁,只要我们敞开心菲,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一切的枷锁将为我们打开。因此通过唐山人的跌倒与站起来这个过程当中,我想世界还是充满着希望的,这么大的一个困难面前我们都可以站起来,那还有什么可以怕的呢!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地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亲为了救母亲而舍命,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上,撬一边虽然这边的一个孩子可以得救,而那边的另一个却会被压死。在这艰难的抉择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对母亲痛恨终生。2008年四川也发生了地震,解放军不顾一切地抢救废墟下的生命,挖石头,运救灾物资……一个个场景感动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赶来抗震救灾,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痛苦的选择,最后姐姐跟着弟弟一起看望日渐憔悴的母亲,他们在激动与悲伤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难以割舍的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催人泪下。片中母亲因为地震危难之时没有抉择女儿方登而痛心和自责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长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个32年呢?这难道不能体现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吗?在救助四川地震灾区时,女儿方登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与艰难。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亲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妈妈的唠叨,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心烦,懊恼不已,但它毕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赶回家做饭。记得那天读兴趣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正愁着没带雨伞,而妈妈早就等在门口为我送来雨伞。妈妈的唠叨又在耳边响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电影已经看完了,母爱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地震》是一部商业煽情片,如果一部电影失去了真实,而又不是真实地记录历史,那么无论它拍摄的多么令人感动,那始终是一部煽情片。地震之后的救援细节在电影里没有,八六年的大学生就能在学校同居,汶川地震时候兄妹又能相聚,整个剧情假的真令人难以置信,就算编故事也要讲点专业吧。

我所知道的唐山大地震的一些情况是,地震是在凌晨3点42分发生的,而不是像电影里半夜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24万死亡人数在当时是“国家机密”,三年后的1979年才因为外部大量谣言而公布出来。

震后国际社会第一时间就要求给中国援助,但中国拒绝了所有的国际援助,丧失了进一步降低死亡人数的机遇。

当时的宣传是,不要国际资本主义的援助,坚强的唐山人民只要毛主席语录,据说念上一遍可充饥,念上二遍可疗伤;据说那时候全国各地衣物、粮食捐不多,倒是捐了很多毛主席语录,在地震后第一时间往灾区空投了大量毛主席语录进行救灾。

一场震级并不算百年强震的地震,伤亡人数却创造了世界震灾史的记录,电影明显回避了大地震“人祸”的因素,当时城镇建筑物质量非常差,大量危房旧房,一震就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惨重。相比之下房屋建筑良好的日本发生过很多震级远远高于唐山的地震,却人员伤亡很少。

至于后面的剧情就更看不下去了,八六年姐姐上大学,住的宿舍竟然是四人一房,而且那时就能在学校同居,记得八三年刚严打完,我们九十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校园女生宿舍都不能进男生,同居一旦被发现肯定双方一起开除,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八十年代末期装的电话居然是按键式还带液晶显示屏,电话坏了居然换个电池就好。

这部电影整个就是一个拍马屁的电影,真正灾难的人祸没有一点反思,就知道歌功颂德,也难怪到现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依然这么高,看看西方国际,7、8级地震一人未死的案例都多去了,这就是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一个不知道反思的国家,始终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2728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500字篇三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9月20日,办公室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了电影《唐山地震》。影片在一种凝重的氛围中开始,在一片泪海里进行,最后在破涕为笑的轻松下结束。

唐山大地震是一段血的历史,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20世纪最惨痛的的证灾难通过影片一一被呈现。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达、方登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为了救妻子和儿女,一个伟大的父亲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怎么样的不舍,但人们只要救一个,另一个便会被放弃,失去生的权利。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姐姐方登听到了母亲最后的选择,带着一股被“遗弃”的埋怨……,震后,元妮选择了独自抚养失去左臂的儿子,坚强的活着,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护肤收养,进入了一个没有唐山的新世界,然而此后,母女,姐弟便天各一方。

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让我感慨万千。然而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亲情无价。地震无情,人有情。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有着大爱,其乐融融的一家有着血浓于水的小爱,有母爱,有父爱,有姐弟之爱,更有没有血缘却有缕缕无私的养育之爱。在爱面前,大地震纵使有吞噬家园的可怕,但人们之间更有重建心灵家园的信念。

爱情,是影片首先呈现的。丈夫方大强为了心爱的妻子元妮离开济南,来到唐山,在大地震来临时,争着上楼救孩子的时候甩开了元妮,再也没有回来,用生命换来了妻子,独自踏上死亡这条黑暗的不归路,妻子元妮32年执着于丈夫的爱,因为她知道,这是用生命爱她的男人。独守一个家庭,用双手养大儿子,一个女人何等的独立和坚强,即使生活所逼,即使寂寞充斥,但坚守那爱情,便至死不渝。

养育之爱。军人王德清夫妇收养了劫后重生的方登,抚养她长大成人,尊重她去医学院,尊重她恋爱,而向对不负责任的研究生直接一记响亮的巴掌,寻找不到只好独自回家等待女儿回家,女儿回来了,便劝说女儿去唐山寻找亲人,这便是大爱,毫无血缘的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呵护备至的家庭,这便是养育之爱。

父爱与母爱。这是影片最煽情最感人至深的爱。除去大爱的无私,唯有世上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人性最单纯的回归。一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在墙倒层塌的呼叫声中,人物草芥般,像被猎杀的兽,一个个倒下,断壁残垣下,无数双打手、小手扑满灰尘,亲人寻找亲人,父母寻找孩子。生命寻找奇迹。元妮在失去丈夫的痛楚下,又只能在“只能保一个”的万难抉择中徘徊,最终儿子在她的双手下活下来了,然而意想不到,原本以为失去的女儿却倔强的站起来了,从此母女两散。散下一个,失去另一个,这是让天下每个母亲都悲痛欲绝的抉择。当元妮“老天爷,你个王八蛋!”时教室里同学都潸然泪下。“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着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来修补都于事无补。在相逢的那刻,母亲对女儿那一跪,感动了所有人的心。那晚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中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亲的伟大,无法容尽。

真情、大爱、人性、亲情。珍惜我们现在的一切吧!

其中,《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止这些,甚至那群在影片中,一次正面都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在抗震救灾中,有伤,有死,却没有任何一句抱怨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去,与大自然的肆虐搏斗。自然是可怕的,也是难以预料的。但只要我们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次的影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影片有着冲刷心灵,慰籍心灵的作用。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为以后奋斗。学习大爱、小爱、亲情、爱情无处不在。付出自己的微博之力,献出自己的微博之爱,让身边的人感受爱。那么世界美好了,光明了。让眼前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震,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7691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篇三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篇四

《唐山大地震》该片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为载体,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那么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无论是在网上、报刊上、人们的谈话中都对《唐山大地震》赞不绝口,说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妈妈、外婆,乘着老爸的车子去电影院,一路上老妈说“这部电影非常地伤感情。”老爸开玩笑地说:“把这些餐巾纸带去,免得我们家醒醒哭得惨。”我说:“放心吧,我不会哭得很惨的。”老妈说:“不用担心,那里有餐巾纸发的。”外婆说:“我们家醒醒看《金刚》时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动得流了许多泪,不知这次会怎样?”我说:“这次肯定不会的。”

车到电影院,我提前调整了心态,变得开开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广告,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一堆尸体上,四处张望着,眼神里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我们来到影院里,刚坐好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电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现了地震的预兆,昆虫、蛇都爬出来拼命地逃,鸡飞狗跳,连池塘里的鱼都要蹦出来逃生了,一会地光出现了,接着就发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间,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块成块地塌陷,还在睡觉来不及逃生的人被石头压在废墟下,跳楼逃生的人许多被砸死,哭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响成一片,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变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万生灵的废墟,死气沉沉,惨不忍睹。

有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孩子,在废墟里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头,砸伤的手臂上不停地流着鲜血,突然,工人们发现了她的女儿和儿子,问她救哪个,她说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那位工人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姐姐会压死弟弟,救弟弟会压死姐姐。这苦涩的选择,令这位母亲十分痛苦,最后妈妈狠下心来说道“救弟弟。”这几个字让姐姐方登原来在用石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眼里闪动着泪花,这个场景真令人心酸。过了一会弟弟被救出来了,可是那位母亲还在哭,大声斥责老天爷“你混蛋!”工人们劝母亲快带着孩子去医疗站,否则两个孩子一个都得不到。母亲绝望地把姐姐的“尸体”抱出来放在她爸爸的尸身边。过了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从死亡边缘醒过来的方登爬起来,看了看四周,发现全部都是尸体,她一个人走出这个地方,她站在门口,望着走来走去的军人,希望有一个人能收留她,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摇了摇头,那位军人便把她收养了。

32年过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来到了抗震救灾现场。在一次偶然的时候,姐弟俩相聚了,弟弟谈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压在一块石头底下只能救一个人的事,这才使姐弟俩相认。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场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边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着。在这间厅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还大声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心被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这厂地震的悲惨和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痛苦和悲惨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唐山大地震的观影心得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观后感,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主角有“方登”、“方达”、“方大强”、“元妮”。

讲了在1976年里,元妮和方大强正在夜里工作,突然,一声巨响,倒得倒,垮的垮,他们出来一看原来是发生地震了,元妮一下想起了孩子还在屋里睡觉呢,她不顾危险去救孩子,方大强拦住了她,自己去救孩子,可一样东西落下来把他砸死了,元妮伤心极了。

第二天,绝望的元妮铺在地上大哭起来,后来有人叫道:“元妮快过来你的两个孩子都在里边呢!”他接着说:“可你只能救一个,如果你救了男孩,这块石头就得压着女孩,救了女孩,就得压着男孩。”元妮哭着说:“两个都救呀!求你了。”他说:“不行,你快选一个吧!”元妮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救弟弟。”这句话被方登听到了,因为她是清醒的。

姐弟俩被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一会儿,就背着方达上了一辆车,过了一会儿,下起了一场大雨,方登奇迹般的醒了,后来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抱去了集中营,最后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去了。

方登长大了,学了医,方达去开三轮车,后来他当了某个公司的董事长。方登她生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方达他娶了媳妇有了一个帅气的小男孩。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又发生了大地震,方登和方达在那儿悄然相遇,方达让他妈和方登见了面,元妮一见方登就跪下了,连说:“对不起,你怪我吧!”下午,元妮又带方登去见他爸爸(方大强)的墓葬,方登伤心的哭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脆弱的,我们要珍惜它。

唐山大地震的观影心得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二

原来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过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

故事中,有一个小女孩方登,她的弟弟方达,是里面的主要人物,这原来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可是在这次大地震当中,使她们可敬可靠的家庭里的爸爸丧生了。

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像往日一样,按时睡觉。突然一声山崩地裂的声音在他们耳边骤然响起,那声已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有人高呼“地震了”吵醒了熟睡中的姐弟俩。只听“轰”的一声楼房全部倾倒,姐弟俩甚至来不及互相弄明白原因就被压在废墟之中了。因为这场地震是他们的爸爸丧生。地震过后,房屋倒塌,尸骨遍地。雨滴声,哭喊声,风吼声,混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一切都是破烂不堪,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找不到昔日的欢笑……从死神堆里爬出来的妈妈奔跑着,叫着姐弟俩的名字,妈妈在寻找着,原来姐弟俩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地下,妈妈找人来救助,情况只能救出一人,姐姐方登央求妈妈先救弟弟,妈妈选择了受力严重的姐姐,就出了弟弟方达。

可是命不该绝的,后来,方登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弟俩长大了,分别有了自己的工作,方登成了一名医生,方达成了一名公务员,在5。12汶川的地震救援中,姐弟俩又意外重逢,倍感亲切。经历过地震的危险处境,姐弟俩知道震后有多少人需要他人来施救呀!这大概是姐弟俩因地震而分离又因地震而重逢吧!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方达,方达坐在那里犹如铁柱纹丝不动。瞧长大后的方达十分镇定,他看看惊慌失措的同事,镇定自若,一点都不惧怕,是灾难让他变得有经验,变得处理事情果断了。

唐山大地震的观影心得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三

今天,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受颇多,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际闪出一道紫光,紧接着地震就来临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以及父亲母亲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父亲遇难了,姐弟俩也被压在废墟下。母亲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块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亲无奈,只好选择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断了,却活着出来。而姐姐却生死不明……

母亲带着弟弟方达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迹般的活了起来,并由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就这样,在风风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姐弟俩都坚决的加入了义务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也就在这时,他们相遇了。母亲、方登、方达在相隔32年后又团聚了。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亲没有救她)。一家人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的场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紧揪了起来。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这么渺小,这么无助。还有就是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工人、战士、商人……他们都伸出同情的双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23秒的地震让他们分隔了32年,中间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没人知道。

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中,我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新片《唐山地震》,这真是一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影片啊!

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揭示了唐山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家园的毁灭、亲人的残缺,更对人们的心灵是一种重创。

当龙凤胎姐弟都被压在楼板下,只能救出一个孩子时,刚刚在瞬间失去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的母亲异常的痛苦,毕竟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当母亲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救弟弟时,姐姐求生的敲击声戛然而止,而这也造就了她多年以来都不能原谅母亲的一道不能触及的伤痛……可她不知道,她的母亲始终背负着心灵的重负痛苦地生活了32年!

直到在汶川地震中,姐姐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痛苦地选择为女儿截肢保命的情景时,她才最终理解了母亲。当32年后母女重逢时,母亲的一跪和女儿的痛哭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心灵震撼。

是的,“亲人,终究是亲人”。这部影片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它呼唤了亲情。对于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生存下来已经是一种幸运,那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好好活着!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主题值得我们深思——感恩。以弟弟方达为代表的唐山人以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在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唐山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另一种真情——感恩。是啊,灾有多大,爱就有多大。让我们将这份大爱谨记于心,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吧!

我想,这就是《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留给人们的眼泪后的思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冯导的这部电影最近各大电影院都在热映,给冯导带来了不小的票房,我想这部电影应该会超过《阿凡达》,的确这确实值得庆祝!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大家都被这部电影所震撼的时候,但我却不为这部影片而流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冯小刚并没有排出我想要的那种震撼。本身冯导的这部电影就没有多少地震时的悲惨景象,而是用很大的笔墨来描述了灾后人们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其实“思念”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这个想法可以感动很多人,亲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

但是我觉得,冯导的拍摄思路是错的,这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冯导突出的是李元妮对女儿的思念,母爱,这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女儿的角度来拍,来刻画女儿由对母亲的恨转变成对母亲的谅解,女儿的感情转变很重要,对于我说的这个冯导只是轻描淡写的用开头和结尾的几分钟带过了。。。并且我觉得冯导的电影中间有的地方太电视剧化了,情节刻画的不够尖锐,没把中国人的大爱刻画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诚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容易被感动的一个人,有时候就连一篇极短的小说都可以将我打动的流下眼泪,可是,冯导的这部力作却没让我流下一滴眼泪。这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我是个没有感觉的人,这能说明这部电影他没拍到位!我想,如果他拍的是唐山地震时候那些活着的人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自己用手一点一点搬起巨大的石头抢救亲人的场景的话,也许我会为中国人的坚强而骄傲,而落泪!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片面之词,不足以作为什么,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下班一路狂奔,去电影院看了唐山地震,跟朋友一起去的!

这个电影,很震撼,尤其是开始的地震场面,做的真的很好,感觉身临其境,尤其是徐帆的表演,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亮点,她的母亲,演绎的太成功了!

具体情节我就不介绍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我哭了,在地震发生时候,徐帆的一双儿女在房间里睡觉,她和老公在外面,这个当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孩子,然后疯了一样往家里跑,跑到家楼下,眼看着孩子站在楼上喊,妈,徐帆应了一句,来了,那两个字,我的眼泪哗哗的,那种心情,我现在一边码字,一边还在流泪,简直是感同身受,再说剧里的爸爸,眼看着徐帆要冲进去,一把把徐帆拉后面,自己冲了进去,房子就在那一瞬间倒了,孩子爸爸就被压底下了,徐帆上去救,结果又赶上了余震,彻底救不出来了,徐帆抬头大骂,老天爷你不是人,这时候影院里,我边上是个60多岁的老大爷,也哭了!再接着是徐帆听见邻居说孩子还在,赶紧去救孩子,结果又听见只能救一个,一个板子压了两个孩子,撬一头,压一个,只能救一个,徐帆跪在那,无助的,喃喃的说,两个都得救啊,两个都得救啊,我边上的邻居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那种无助,真是表现的太好了,当最后选择救一个时候,邻居说了一句话,说,孩子还是生一个好,然后自己都笑了,算是缓解了一下 自己的心情!

后来是姐姐在死人堆里醒过来,就是现在电影海报的那个场景,很惨,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

因为电影跨度是32年,后来的情节就没那么紧张了,不过剩下的时间,我一直再想,为啥他要救儿子,而不是女儿,一直想到电影散场,我还没想明白,不过电影的最后,徐帆的女儿张静初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妈,我对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现在才明白,那个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

我注意了一下,来看电影的什么年龄的都有,像我边上60多岁的老大爷,是一家老小来看的,他一定是亲身经历了什么,因为他一边看,一边给边上的孙子讲解,而且也泣不成声!

总结,这是个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去影院看,但是别带孩子去,因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感情丰富的必备两包纸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以普通家庭的情节为基础。夫妻——袁妮和大强,美丽聪明的孩子——方达和方登,保护弟弟的姐姐,抚养妻儿的丈夫,以及平淡快乐的日子都被7月28日的地震摧毁了。

地上有一道很大的裂缝,大强探出车外喊道:“地震,地震!”睡在房子里的姐姐突然醒来,拉起弟弟,无助地对妈妈哭了起来。袁妮看到她时,她喊道:“来,来,来!”,说着要冲进房子,丈夫强拦住了她,却冲进了房子,就在这时,房子倒塌了,袁妮仰天喊道:“上帝,你这个混蛋!”这是对失去亲人的痛苦的呼喊。

面对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的兄弟姐妹,只有一个人能得救的现实摆在袁妮的眼前。她哭着反复乞求,“两者都救,两者都救。”最后,她不情愿地说,“救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了,委屈了,绝望了,所以她再也认不出母亲了。

之后,母亲没有再婚。她说,“谁能用他的生命对我好?”是的,除了她的丈夫,谁能如此爱她?"我不知道失去了什么,直到它消失。"袁妮跟随这句话已经23年了。没有什么能修复她的心脏创伤。

电影结束时,方丹跟着方丹回到了母亲袁妮身边。当袁妮对方丹说,“我洗了西红柿,妈妈没有骗你!”然后她跪在邓芳面前,不停地说她为你感到难过。邓芳也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事实上,她早已原谅了她的母亲,因为她知道她母亲爱她。

虽然唐山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但还有多少人选择了唐山地震?有人付了多少钱?有人损失了多少?因此,对人们来说,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恩人是非常重要的!

23秒,32年灾难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作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在1976年间,刚刚结束,全国还被笼罩在十年浩劫的阴影中,各族人民饱受痛苦。人们正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使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好生活再次破灭!

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道闪掣云霄的蓝光刺亮了河北唐山的天空,紧接着大地开始疯狂的抖动起来……

现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我去看了首映。它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便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一个看似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急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以及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与怨恨,还有解放军的博爱无私,这种.种惟妙惟肖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影片中,最精彩和最催人泪下的场景,无非是故事主人公在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生死抉择。这时,我的心也似乎跟着碎了,一个母亲怎能丢下自己的亲骨肉哇!

当心灵开始刺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无奇的感情是那么弥足珍贵!正如那句台词所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让主人公愧疚了一辈子的话,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真正的含义。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可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珍惜现在,恐怕这也是此影片真实意义所在。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选择有信心战胜困难,只有自己有了信心,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世界才会更美好!

其实,《唐山大地震》影片那么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拍摄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人群混乱,采用了电脑特技。与演员动作相结合,看起来惟妙惟肖。这可与大型科幻电影《2020》的制作效果相同。在其中,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更深一层体会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贵。可看出,这部影片的主创工作人员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我十分欣赏这部大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正如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产生的巨变,却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理的创伤!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一家人去看了《唐山地震》,我受到了震撼。

主人公是一个家庭:由妈妈李元妮,爸爸方大强,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组成,在地震的前夕,许许多多的蜻蜓飞过,飞往遥远的城外,人们只是奇怪怎么有这么多的蜻蜓,并没有在意蜻蜓给人们的预兆。晚上,方登和方达睡在家里,他们的爸爸妈妈睡在卡车里。可是谁知道,就在7月28日的3时42分54秒,霎时,天崩地裂,天变成了紫色。

里氏7.8级地震开始了,地动山摇,开始的时候,墙上裂开了缝,并且越来越深,惊醒后的方登方达趴在窗户边使劲的喊他们的爸爸、妈妈,方大强把李元妮往旁边一拉,自己冲向摇摇欲坠的楼,随之,楼塌了,方大强被埋在下面。一会儿,地震停止了,再看看地上,血流成河,尸体成堆,废墟一片接着一片,那些躲过废墟的人们,身上的鲜血不断地流着,尸横片野,而且很多人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场面惨不忍睹。

找到了方大强,可是方大强已经离开人世了。大家又继续找,找到了方登和方达,弟弟方登在大声的喊妈妈,而姐姐因为没有力气喊,但是找了一块石头,不停地敲地。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姐弟俩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姐姐那头,弟弟就凶多吉少;如果救弟弟,姐姐就凶多吉少,在方登和方达生与死的面前,李元妮选择了弟弟方达,救出方达后方达却成了残疾人,少了一只胳膊。姐姐方登在运尸车上醒了,被解放军认领为女儿,改名为王登。

32年后,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在国外的王登赶来帮助那些救援人员,王登看到了很多人都无家可归,而且很多妈妈都看到自己的孩子埋在地下,只能坐在一旁号啕大哭,哭的肝肠寸断,这些,激起了王等的回忆,她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后来,她听到了自己弟弟说的话,姐弟俩相认了,他们和李元妮团聚了。

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地震让很多人妻离子散,地震拆散了很多人,让他们无家可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这年头,我们已经修炼的“刀枪不入”了,轻易不会有什么东西能把我们感动。看了电影《唐山地震》,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人间的真情。

时间和事件总会过去,但如果我们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痛了,能很快恢复正常吗?

有时候在想,是我们国家真的太大、人太多,还是我们太容易安于现状、太容易忘记伤痛,亦或是对灾难幸存者过于冷漠?如果每次捐款过后,还能时常想起那些正在经历着和已经经历了灾难的人们,或许我们就更加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生命是无比脆弱的,人是无比渺小的。我记得,曾经无数次的梦到在某种未知境遇下,自己痛苦挣扎、尽力呼喊却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的那种无助感。这种感觉在影片中找到了,就是小女孩方登被压在石板下的情景。

还有,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有时是生死抉择,当生的希望有且仅有一次的时候,你是选择儿子还是女儿?当一个21岁女孩怀孕被男友劝说流产的时候,她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一个人独自无声地承担一切?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人在面临痛苦选择的情况时,根本没有痛苦的权利!

影片还有的太多地方让我感动(与《阿凡达》的震撼感觉完全不同),它的叙事方式、平常对白和蓄势待发,它的坚定信念、人性光芒和心灵抚慰……

尤其是最后母女见面时,看到母亲下跪那一幕,我强烈抑制自己不要哭,但眼泪掉的稀里哗啦的。我相信,这里面有许多东西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当然影片也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张国强的蹩脚唐山话、出现了n次的剑南春广告等。但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跨度,能选择好切入点就已经不易,也感谢原著小说《余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唐山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抹之不去。

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震,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23秒,32年”这是冯小刚导演用来概括本片的最佳词语。

昨日,很荣幸,妹妹请客请我去看电影,这种好事当然不错啊!不过,在查看当天的电影的时,我不是很想看《唐山地震》(以下简称《唐山》)。因为我害怕看完《唐山》会太过伤感,毕竟这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次伤痛,谁都害怕再次回想起那种痛苦的记忆。但是,当我看完《唐山》时,我却发现我有些过于担心了。

回忆伤痛,却不给人留下阴影。这是我看完《唐山》后的感觉。说实话,这次冯导确实厉害。对于曾经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来说,那确实是一次无法抹灭的伤痛。现在在拿出来还原历史,会不会在勾起人心中已渐渐抚平的痛呢?我觉得,冯导这次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处理得很好,最起码是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唐山》是这几年来我看见过的第一次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主题的中国大片。通过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变化,来表现唐山大地震震后32年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很深刻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我觉得编剧很好的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联系在了一起,用一个32年后的灾难去抚平一个32年前的灾难所留给一个家庭的伤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汶川地震中那对母女之间,特别是那位母亲的取舍与不舍,很好的化解了女主角心中的伤。这以一种相当于情景还原的方式来化解一个误会,是比任何的劝说或者是道歉更具有说服力。当女主角紧紧地抱住那位母亲时,每个人都明白,一切都好起来了。

最后,在此为唐山大地震的罹难者表示哀悼,以此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300字

范文类型:观后感,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电影,很震撼,尤其是开始的地震场面,做的真的很好,感觉身临其境,尤其是徐帆的表演,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亮点,她的母亲,演绎的太成功了!

具体情节我就不介绍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我哭了,在地震发生时候,徐帆的一双儿女在房间里睡觉,她和老公在外面,这个当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孩子,然后疯了一样往家里跑,跑到家楼下,眼看着孩子站在楼上喊,妈,徐帆应了一句,来了,那两个字,我的眼泪哗哗的,那种心情,我现在一边码字,一边还在流泪,简直是感同身受,再说剧里的爸爸,眼看着徐帆要冲进去,一把把徐帆拉后面,自己冲了进去,房子就在那一瞬间倒了,孩子爸爸就被压底下了,徐帆上去救,结果又赶上了余震,彻底救不出来了,徐帆抬头大骂,老天爷你不是人,这时候影院里,我边上是个60多岁的老大爷,也哭了!再接着是徐帆听见邻居说孩子还在,赶紧去救孩子,结果又听见只能救一个,一个板子压了两个孩子,撬一头,压一个,只能救一个,徐帆跪在那,无助的,喃喃的说,两个都得救啊,两个都得救啊,我边上的邻居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那种无助,真是表现的太好了,当最后选择救一个时候,邻居说了一句话,说,孩子还是生一个好,然后自己都笑了,算是缓解了一下 自己的心情!

后来是姐姐在死人堆里醒过来,就是现在电影海报的那个场景,很惨,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

因为电影跨度是32年,后来的情节就没那么紧张了,不过剩下的时间,我一直再想,为啥他要救儿子,而不是女儿,一直想到电影散场,我还没想明白,不过电影的最后,徐帆的女儿张静初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妈,我对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现在才明白,那个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

我注意了一下,来看电影的什么年龄的都有,像我边上60多岁的老大爷,是一家老小来看的,他一定是亲身经历了什么,因为他一边看,一边给边上的孙子讲解,而且也泣不成声!

总结,这是个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去影院看,但是别带孩子去,因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感情丰富的必备两包纸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