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认识1到10的数学教案PPT(实用19篇)

数学是很重要的,如何在开学第一课中打好学习基础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认识1到10的数学教案PPT,希望你喜欢。

浏览

1521

范文

132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过程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中在讲质量单位吨时,一开始也是通过一幅插图(汽车和火车车皮载重量)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说明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э恕?/p>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推算40个同学的体重,来认识“吨”。由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还没学,所以教材分两步推算,先让学生推算1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250千克),再推算4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多少(1吨)。通常一个班有40人左右,也就是全班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通过推算,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练习十八第2题也是类似的练习。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题目,如第69页第5题,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1、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认识吨和名数的简单换算,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11题。

2、开始教学质量单位“吨”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10袋大米的插图,使学生知道每袋大米重100千克,同样的2袋就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这样的10袋大米才够1吨,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并且掌握1吨等于1000千克这个进率关系。

为了加深学生对吨的认识,可按照课本中的提示,让学生想想看,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大约重1吨?

3、吨与千克的换算,同长度单位一样,可让学生自己推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并说一说推算过程。学生练习时,应向学生说明,物体的重量经过换算,虽然数字和单位不一样了,但它们所表示的实际重量没有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表示一个实际量的大或小,除了数字能说明问题之外,单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4、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做第2题时,先帮助学生看懂图意,再在括号里填上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第5题,计量1个梨的重量用“克”,一个南瓜的重量用“千克”,一只鲸的重量用“吨”,使学生受到启发,独立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用克、千克或吨计量的东西。

练习十八后面的思考题,可以这样想:上、中层小瓶数相等,上层还有1中瓶、1大瓶,中层有3中瓶,从而推算出1大瓶=2中瓶;上、下层大瓶数相等,上层还有5小瓶、1中瓶,下层还有8小瓶,从而推算出1中瓶=3小瓶。(当然还有别的推算方法。)因此,中瓶装洗发液xxxx=600(克),大瓶装洗发液6002=1200(克)。也可以将图中每层相同的5个小瓶除外,观察上、中层得到1大瓶=2中瓶;观察上、下层得到1中瓶=3小瓶。通过以上观察、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一)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二)会进行“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培养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二)难点:“吨”与“千克”的换算、

(一)复习引入

1、填空:①9千米=( )米

②1千克=( )克

2、教师谈话: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30千克、35千克、50千克、40千克……)

如果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时,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吨”、1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认识4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四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证明,3岁半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掌握计数的过程是先口头说数,再按物点数,最后说出总数。

所以在幼儿园小班设计这个数学教案,教幼儿认识数字4,复习4以内数字的数数。

教学的过程也遵循了先让小朋友口头说数,再说出总数,最后用变魔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按数字4取物,并且给予奖励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此课堂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了数字4的学习,也激发了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4,知道它代表的实际意义。

1.关于学习数字4的ppt。

2.准备一个箱子,装有4朵花,4只笔,4个小兔子玩偶,4个小球等等。

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这个数字4,你们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呢?”(幼儿:像红旗、小船、企鹅……)

2.过程:

(一)a.打开ppt,先放一张苹果的图片,提问小朋友有几个苹果;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再问幼儿;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继续问幼儿;最后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总数(4个苹果。)

b.(放香蕉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手口一致点数4跟香蕉。

c.(放草莓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请一位幼儿站起来数数,并说出总数。(说对了给予表扬,说错了就耐心指正。)

d.(放西瓜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再请一位幼儿站起来回答。

(二)a.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待会儿老师会说一个数字和一样东西,请小朋友仔细听好了,老师会请一个厉害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啦!

b.教师:“四只兔子!”(请一位幼儿上台,去魔术箱里找四只兔子并拿出来,边拿边数,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提示。幼儿拿对并且说对了的话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

c.教师继续:“四只笔!”(方法同以上)

d.教师再继续说:“四朵花!”(方法同以上)

e.(教师观察幼儿学习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或幼儿的兴趣来决定请几位幼儿上台尝试。)

3.结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4,小朋友们都学习的非常好,也非常积极,所以老师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一朵小红花。

要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复习数字4和4以内的数数,第二天来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以内的序数详案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1.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会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活动重点: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ppt,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一、小兔搬新家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兔搬新家了,邀请了许多小动物朋友到新家玩,有谁?共有几个朋友?

二、结合ppt学习序数词

1.以“坐车去新家排队等车”为题,幼儿感知序数词,会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动物的排列次序。

提问:小动物排好一队,它们排在一队的那里?

师小结:只要按一定方向数,就能知道小动物排第几

2.幼儿感知不同方向数,排队的位置发生变化:排第五的小猪认为自己不是排第五,而是排第一,为什么?从反方向数,它们排的位置和先前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从不同的方向数,小动物排队的位置也不同。

三、幼儿练习正确运用序数词

1.根据教师的指令,幼儿按要求给小动物排队。

2.教师随意指动物,幼儿说出这只动物排第几。

3.哪只动物不见了:教师给排好队的小动物任意藏起来一只,幼儿说说排哪里的动物不见了。

四、游戏“小动物住房间”

1.出示房子图卡,数一数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间?

2.明确钥匙上数字标记的含义。

3.请幼儿根据作业单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新家相应的房间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案和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班数学教案下学期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比的教案青岛版的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长方体物体的包装问题。(揭题)。

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

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最大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

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包装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1)小组摆、交流。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学习方法。并问:为什么要记呢?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能不能将问题简化,比如以两个一组作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叠(上下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转化为3个长方体的包装问题了,可以有几种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

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师:先把2个小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那么6个小长方体就可以看作3个大长方体。2个小长方体间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个不同长方体的包装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简单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不小;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选择方案

探究活动

设计包装盒

活动目的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活动题目

某工厂生产a、b、c、d、e五种产品。厂方要设计师设计一种通用的包装盒子,能包装这五种产品中任一种。设计师按要求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的包装盒子。

五种产品:

包装盒子:

厂方负责人看了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盒后,不满意,认为太浪费了,根本不需要设计成十二格的长方体,只要放得下产品就可以了。于是设计师改进了方案,设计了最少体积的盒子。同学们,你们知道盒子的体积有多大吗?(即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形状是怎样的?

活动方法

学生利用学具分小组拼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过程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内容:课本31页例7、3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千克的水1桶,一捆10千克的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练习:填合适的单位。

师: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呢?(蓝鲸)

出示蓝鲸资料,学生阅读。

师:课件中蓝鲸的重量用吨作单质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又用蓝鲸的资料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师: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出示集装箱和一节火节的载质量。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1吨。

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③一只东北虎250千克,()只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小组活动

(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4)分组汇报结果。

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连线。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最后一题要告诉同学们要填长度单位千米。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解决问题。

锻练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最新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500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班数学教案认识5以内的序数详案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启发幼儿动手探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成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认识4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四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4的点数是幼儿园小班的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4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的点数,一般来说,3,4岁的儿童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1、能顺数1——4。

2、正确辨认数字4,知道它能代表的相应物体的数量。

3、1——4按数取物。

1、重点:正确辨认数字4。

2、难点:1——4按数取物。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1——3数字。

物质准备:

1、多张数字卡1、2、3、4。

2、小松鼠卡片4张,松果卡片4张,红旗卡片一张。

3、苹果,橘子,香蕉卡片各4张,上面有4个小动物的图片3张。

1、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小松鼠一家要来我们班做客(教师把小松鼠卡片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几只小松鼠。(指导幼儿用右手的食指从左向右进行点数)

幼儿和教师:一只,两只,三只,四只

教师:所以一共是有几只小松鼠?最后数到几,就有几只小松鼠。

(2)教师用粉笔把小松鼠全部圈起来,在旁边贴上数字4的卡片。

教师:小松鼠一共有4个,这个字就是4,代表了这几个小松鼠。

2、展开

(1)认识数字4。

教师:(指着数字4的卡片),小朋友你们觉得4像什么呢?(小朋友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数字4像红旗。教师拿出红旗图片贴在数字4的旁边让小朋友观察。

教师:数字4最像红旗,小朋友来比一比像不像。

幼儿:像的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着红旗写一写4字。(让小朋友们在本子上写数字4。)

(2)游戏:找一找。

①教师:(教师把数字1,2,3,4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找一找4,然后把小红花贴4下面,要是贴对了,这朵小红花就奖励给她了。

②请小朋友上来找出数字4,在数字4下面贴上小花。让小朋友记住数字4。

(3)知道数字4代表的物体数量。

①教师:今天我们给每个小松鼠准备了一个松果,那个小朋友知道我们一共准备了几个松果吗?(小朋友举手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几个松果。(教师把松果卡片一一对应贴在小松鼠下面),我们来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松果,用手指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共几个?对,四个。

②教师出示各种上面有四个物体的卡片,让小朋友点数,鼓励小朋友大胆点数,并报出总数。

教师:(拿着卡片)小朋友们数一数上面有几个小动物啊?,用手指着一个数一数,一共几个啊?(先让小朋友们一起数几张卡片,然后让小朋友举手起来回答)

(4)按数取物。

教师:我们还准备了苹果,橘子,香蕉给小松鼠,但是每个小松鼠每种水果只能给一个,贴在他们下面。现在,三个小朋友一组去给小松鼠送水果,我们比一比谁能又快又正确的拿对水果。

教师:三个小朋友一组取水果卡片,全班依次进行。

教师总结:每天小松鼠一个,所以我们应该拿四个水果。

3、结束。

游戏:水果回家。

①教师说明规则:把数字和相对应的水果卡片分发给小朋友们,拿着对应水果个数的小朋友把水果去找拿着对应数字卡片的小朋友,把水果送回家。

②教师:小朋友们把水果送回家,我们一起看看谁可以快速又正确的把水果送回家。

1、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数字4表示的东西啊?(小朋友举手回答)。

2、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家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以用4来表示,我们下一次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班数学教案下学期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守恒概念。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森林舞会

出示ppt,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开森林舞会啦!会有谁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呢?

出示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小兔、小鱼、小鸟)

二、水上芭蕾

首先,出场的是一群鱼宝宝们,它们给大家带来了《水上芭蕾》,

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请大家观看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什么地方一样?(数量)

请幼儿对大小鱼儿分别点数。并出示相应的数字。

同时分别用和大小鱼儿数量一样的掌声送给它们。

总结:大鱼宝宝和小鱼宝宝,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数量是怎样的?(一样多)所以数量的多少和它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三、兔子舞

出示兔宝宝,兔宝宝们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排列的紧密程度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什么是一样的?(数量)

请幼儿分别点数它们的数量,并出示对应的.数字。

总结:兔宝宝们,虽然什么不一样(颜色、排列的紧密程度),但是数量是怎样的?(一样多)所以数量的多少和它的颜色和排列的紧密程度是没有关系的。

三、恰恰舞

出示声音,请幼儿听听,是谁在叫个不停?(小鸟)

出示不同排列形式的小鸟,请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排成了什么队形?(半圆形、正方形、三竖排)

请幼儿依次来点数每一种队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来点数的?

半圆形:从左到右按着顺序一个一个数。

三竖排:从上到下一竖排一竖排的数。

正方形:选好一个记在心里,按着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进行点数,数过的就不要在数了。

总结:不管鸟宝宝队形怎么变,8只小鸟还是8只小鸟。所以鸟宝宝的数量与鸟宝宝的排列形式是没有关系的。

四、我们的快乐之舞

请一个小朋友做领头人,由领头人上来再请7位小朋友上来站成一排,看看是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小朋友在音乐点数中自由变换队形,看看数量有什么变化?

请两组小朋友游戏,请大家看看两队的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姓名、性别、身高、胖瘦、外形不一样),但我们两队的什么是一样的?(数量),所以人数的多少与姓名、性别、身高、胖瘦、外形都没有关系。

五、我是舞蹈设计师

出示操作卡,请幼儿帮助动物寻找数量相等的舞伴,以及道具。

幼儿操作。

集体验证。

队形、舞伴都找到了,让我们期待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案和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6、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8、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9、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1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认识4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四的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1、使学生认识3-4;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3-5;

4、会写3、4和5。

写3、4和5。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

一、复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

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三、巩固练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最好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案和课件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储蓄罐,乘车付钱,买东西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元=10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

1、师生谈话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师出示金元宝)

学生:金元宝、储蓄罐

教师:看到金元宝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教师:那你知道买这个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储蓄罐上的标签:18元

2、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 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l 两个1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让学生自由说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元 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多付找回 (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师: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

师:那10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元=10角,10角=1元)

4、 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 2角能换( )个1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元能换( )张5角

1元能换( )张2角

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5角能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3种方法进行分析。

教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钱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商品(课件展示),每个商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

铅笔(1角)

橡皮(2角)

剪刀(3角)

尺(5角)

棒冰(1元)

你可以悄悄的把你想买的东西告诉你的的同桌 。

再汇报。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认识8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让小朋友正确认识8以内的数字,能够按照同一个数量进行分类,匹配数量相对应的同类实物,并且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小朋友的尝试精神和动手操作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隧道口三个,每个隧道口上有不同数量的点卡和数字卡;点卡标志每人一个,学具人手一份:作业纸、点卡、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教具一套,电脑屏幕,软件、录音机、磁带。

1、设置情景环境,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一次展示给小朋友观看,让小朋友通过听、看、点数说出每个动物的数量和模仿他们的动作或者叫声,引导小朋友初步认识8以内的数量。

2、幼儿园教案老师对8以内的数量进行操作示范,小朋友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8以内的点数以及匹配对应数量的食物和动物,增加对8以内数字的记忆。加深认识。

3、通过游戏乘车,让小朋友根据数一下自己的车票上的点数,根据点数找到自己乘坐的车,小朋友之间要相互的检查。

游戏完成了,我们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和环境让小朋友加深对8以内的数字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新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500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班数学教案下学期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1、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为今后进入小学的书写做准备。

2、培养幼儿有序、细致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听指令做出正确反应。

1、环境:布置模拟大子一间(旅馆)。

2、材料:小猴木偶一个,牛、鸡、兔、狐狸动物卡片各一,田字格、各种几何图形人手一份。

1、教师操纵小猴木偶: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的旅馆开张了(出示旅馆外壳),但是来了太多小客人,地方不够住,请小朋友帮我把这间大子分成两间同样大的间,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2、引导幼儿思考,把子再分成四间同样大的间,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3、启发幼儿给分成田字形的四间子起名字,明确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空间方位。

4、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田字格的概念,给旅馆取名为“田字格旅馆”。

1、教师:今天“田字格旅馆”开张,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它们住在哪儿?教师在田字格内摆放小动物卡片,请幼儿说出他们分别住在哪一格。

2、教师:“小动物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捉迷藏,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教师背向幼儿将小动物的位置调换,然后让幼儿说说哪只小动物换了间,从哪里换到哪里。

1、幼儿听教师指令,用手指在田字格中指出教师所说的方位。

2、幼儿听教师指令,在田字格中相应的位置摆上几何图形,如:请将红色正方形摆在左上格。

3、教师用各种几何图形在田字格上摆出图案,幼儿看清楚后,在自己的田字格中摆出来。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以后田字格还要跟小朋友玩很多游戏,上小学以后,还要在田字格里面学写字。”

以上是这篇教案的详细内容,主要分享了森林旅馆位主题活动的大班数学教案内容,教案设计给,大红旗镇北街幼儿园,作为公开教案,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换下道具和场景,老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道具的安全,大家可以在下面写出你的分享,更多幼儿园教案请直接登录育儿天堂官方网站。

本次教案在很多幼儿园进行实践的时候,老师都发现了很多孩子对上下左右能有准确的认识,但是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意识很模糊,老师在操作的时候,可以让一个小朋友站在原地,另外一个小朋友站在其他地方,让这个小朋友感受一下这四个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认识8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1、复习7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2、认识数字8,初步理解8的实际意义。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感知8以内的数。

数字和图片、圆点的对应。

1、《去郊游》音乐,《8的形成》ppt课件。

2、每个座位上贴上1—7的数字。每人一张圆形卡片(上有不等数量星星、小红花的原型卡片)。

3、圆点为5—8的蘑菇若干,上粘有数字5—8的小筐4个,小篮子每人一个。

一、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入场)

二、复习7以内的数量

1、游戏:找座位游戏规则: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个?那我要去找数字几呢?(七个小星星就去找7号座位)请你数数你的卡片上有几个小星星或小红花就去找几号座位,好吗?)

2、指导幼儿数数量找座位

3、找到座位后,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互相检查。

(此环节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活动中的对号入座也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复习7以内数物的对应)

三、学习活动:出示ppt,认识数字8。

1、复习7以内的数量。

请幼儿观看课件:请幼儿点数情景图中出现的事物,说一说用数字几来表示。

2、认识数字8,理解8的实际意义。

a) 操作课件:师:嗡嗡嗡!飞来了一群小蜜蜂,我们数一数有几只?(7只)瞧!又飞来1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8只)原来有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

b) 师: 现在一共师8只蜜蜂,用数字8来表示。8像什么?

操作课件:依次出现8多花,8只皮球、8个苹果等等,请幼儿点数。

小结啊:8能表示任何数量是8的物品。

(此环节为新授知识,在复习7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数字8,了解8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采蘑菇

1、请幼儿采8只蘑菇。(巩固数量8)(师:老师发现这里有很多的蘑菇,我们去采蘑菇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因为这里的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蘑菇,所以我们不能都捡走,要给它们留一些。那我们采几只呢?采8只,每个小朋友采8只蘑菇。)

2、蘑菇分类。(根据小蘑菇上的圆点数量分类,同等数量的放在一起。)(此环节为练习对8的数与物的对应,复习5—8数字与圆点的匹配。)

3、请个别幼儿检查,复习巩固8以内数量。

五、活动结束:今天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蘑菇,我们回家做蘑菇汤吧!幼儿排队随教师出活动室。

反思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从幼儿实际出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使孩子们学得快乐,我们教得也轻松。同时,在活动中适当的表扬、及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我觉得是每个活动必不可少的。每个活动过后,总有不足之处,而此次活动的最大不足就是细节考虑不够到位,如导入的律动不熟练,没有充分让幼儿体会到郊游的快乐气氛;量词的运用反复变换,易使幼儿混乱;在游戏分蘑菇时语言的组织不够准确,致使幼儿不清楚是不是要把小篮子里的蘑菇都分掉等。细节决定成败,以后我会多关注细节,让教学更有效。

1、从目标达成来看,通过去郊游的一系列游戏活动,使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活动紧密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环环相扣,基本完成目标。

2、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语言的有效引导,启发提问,倾听,观察,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知识点。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幼儿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幼儿主体"的理念,老师做到了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如:让孩子看,让孩子找,让孩子说,让孩子数数,做到一一对应。

3、整个活动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楚,环环相扣,老师的语言比较到位,师幼互动起来。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始终,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基础,在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幼儿轻松学习。

建议:教师语言的组织要进一步精炼,捡蘑菇的环节可以配上轻松的音乐,在分蘑菇先示范再请幼儿自己操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过程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三年级,教研,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体秤、生活实物。

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 小兰体重32( )。

(2) 一个鸡蛋重50( ) 。

(3) 2瓶矿泉水重约( )。

(4) 7粒黄豆约重( )。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说课稿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全文共 2300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一些和购物有关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各种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我用童话故事情境作为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积极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快乐地参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设计以故事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在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中获得初步的购物经验。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课件,实物教具,人民币,实物商品等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来学习数学知识好吗?

2、结合课件讲故事:有一天,羊村要举行运动会,羊村长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获奖选手要发的奖品。可是,羊村长遇到了一个难题,每个小动物要的礼品各不相同。喜羊羊要一个文具盒;懒羊羊想要好吃的食物;沸羊羊想要一根跳绳;美羊羊想要一个发卡。羊村长一下子找不到这么多奖品,它该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想想办法吗?(发钱)

3、谈话:对,发钱最好。有了钱,小羊们就可以买到它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了。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

4、谈话:对,现在我们中国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一)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1、相互介绍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在你们的学具盒里有一些人民币,找出你认识的,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介绍人民币)

(2)请学生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结合课件进行介绍)

2、重点认识一元纸币。

(1)谈话:刚才小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我们发现人民币上的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壹”,这个“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我们还发现1元人民币上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2)谈话:请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找出1元的人民币。学生可能拿出:旧版的1元纸币、新版的1元纸币、1元的硬币。

(3)简单介绍新版1元纸币和硬币。

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1)出示一角的纸币,老师提问:“这还是一元吗?”

(2)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是单位不同,它们可就差远了。

4、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故事继续: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喜羊羊很得意,它说:“哈哈,我有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啦。”懒羊羊哭了,伤心地说:“我只有一张。”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看看,到底拿到了多少钱。

2、学生帮助数一数,发现:喜羊羊得到的是一张1元的人民币,懒羊羊得到的是10张一角的人民币,揭示:1元=10角

3、美羊羊也得到了一元,实物出示,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2张)

4、沸羊羊也得到了一元钱,实物出示,抽认认,(有1角的,还有5角的),一共几张呢?全部抽出确认。(6张)

5、小练习:1元 =()角 2元 =( )角

40角=()元 90角=( )元

6、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指名答:1角=10分。

7、播放《一分钱》歌曲。

学生学唱。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抢答完成。

1、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了钱,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指名交流。

2、小组合作进行购物活动。

组长模仿售货员,小组成员负责购买东西。注意要说出过程,用上文明礼貌用语。

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也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回家后,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好吗?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