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南景点八里沟【优秀20篇】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景点八里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1683

范文

104

河南景点导游词200字 河南景点导游词一个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河南开封菊花导游词,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第一范文网查看。

菊花以独特的风韵成为古城开封的象征,被定为开封的市花,开封也因此被称为菊城。今天大家来到了开封,就给大家说说开封菊花吧!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多达3000余种,而开封目前的菊花就有1000余种。

开封的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驰名全国。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篇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科……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当时"禁中与贵家皆赏此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到了明、清时期开封养菊之风更盛,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至今还可以看到"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由此可见,开封栽培菊花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了。

菊花因其品种繁多,色彩艳丽,姿态多变,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傲霜开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然而你知道吗?菊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呢。

"菊"字古作"鞠躬"的"鞠"字或"鞠"上加"竹"字头。菊花最早是用来记节令"鞠"有"敛"和"穷"的意思,这就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现在"菊"这个名字就是根据菊花花期的特点确定的。另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纪月令篇》中均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这就是说,菊花开放的时候,是秋末九月,菊花又名"节花""九华"等。

"节花"的意思是表示节气的花,"九华"是表示菊花在九月开花。九月是阳,所以菊花也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思,重阳节赏菊花的风俗习惯也是由此而来的。据《梦粱录》载,宋人每年重阳节都要以"菊花、茱萸,浮于酒而饮之。"尤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八就开始作重九,在庆瑞殿陈列菊花万余株,名花珍品,五彩缤纷,灿烂眩目,并且还要点菊灯,其盛况仿若元宵佳节。

菊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人们的体质,延年益寿的功用。《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上品,言"久服利备气,轻身、耐老延年"。此外,菊花还可以酿酒、制茶,菊苗和花还可以作菜食用,如今在开封就有菊花茶、菊花饺子、菊花包子等土特产和风味小吃。这里我顺便告诉您一个民间治头疼病的小偏方,就是将晒干的菊花充枕,常用此枕,不仅可以治愈头疼,还可以清心明目,可谓一举两得。正是由于菊花世人皆知的观赏价值和其他功能,自古以来,开封人民就形成了爱菊、种菊、赏菊的习俗。

菊花的栽培方法和栽培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地栽盆菊,盆栽菊,套盆菊和盘枝压条栽培。菊花的栽培形式也最能表现品种特色,一株只开一朵花的独本菊,端庄秀丽;一株开出千余朵花的大立菊,伟岸壮观;一株开花数朵的多头菊,繁花密集,形似悬重山崖的悬崖菊,还有狮子菊、翻卷菊、猴子菊、孔雀菊等菊艺造型。20xx年以来,在菊花的栽培技术上还应用了新的技术措施,在春夏光照长的季节里,利用花期控制,让霜菊按照人们的预定时间开花。

由于开封有着悠久的菊花种植历史,开封的花匠师傅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培育出的菊花质量上乘,品种繁多,在全国菊赛中,开封人创造的菊花全国之最不胜枚举:由此及彼嫁接而成的"菊龙"长达50余米,其"长"为全国之最;挺拔玉立的塔菊,高达6.6米,其高为全国之最;巨如磐石的大立菊,花茎有4.2米,其"大"为全国之最;大立菊的花朵数量达6000余个,其"多"又为全国之最;小巧玲珑的案头菊,如掌中之物,其"小"为全国之最;花色斑斓的九本菊,"独家经营,别无分店",其"新"为全国之最;嫁接而成的悬崖菊,能拖垂4米有余,其"巧"为全国之最;利用花期控制技术,开封菊花可以在春天与百花同放,更是中国最绝!开封菊花,其规模、品种、造型等均在全国占有独特优势,因此,我们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花世无双"。

开封人酷爱菊花。每当深秋来临,那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菊花,喷芳吐艳,绚丽多彩。整个开封可谓街巷有花,家家种花,店铺摆花,简直成了菊的世界,花的海洋。所以,人们称开封为"菊城"。1983年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从那以后每年l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开封"菊花花会"。

届时,走进开封的任何一个景点,你都仿佛徜徉在菊花的海洋中一般。到那时,经过一冬的孕育,一春的沐浴,一夏的积累,菊花终于进发出生命中所有的辉煌,无论花朵大小,品种如何,所有的花瓣都那么艳丽,色彩都那么斑斓,不畏风霜,独立寒秋。花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汇开封,游古城,赏秋菊;以菊会友,谈贸易,搞交流。整个开封城,变成了菊的世界,人的海洋。现在开封"菊花花会"已经和洛阳的牡丹花会一样成了省级花会。如果您没有看过开封的"菊花花会",可不要忘记花会日期,一定找个机会来一下啊!

开封人喜爱菊花,不仅因为美艳,更是因为它们性格刚强,耐寒傲霜,气质高洁。同时菊花也正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象征。回顾历史,开封历经战火灾荒,然而,开封人民仍生生不息,自强自立,重建家园,这不正是菊花独有的品质吗?开封的菊花润泽了古都的金秋,弥补了春日的短暂,夏日的炎热,它那无可比拟的花期,美了古城,醉了游人。我想,开封菊花,她像洛阳的牡丹、无锡的梅花、广州的木棉、昆明的茶花一样,不仅受到本地人们的喜爱,也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您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有关河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嵩阳景区是嵩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登封市区北2公里处,总面积43.4平方公里。景区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嵩阳书院、法王寺、嵩岳寺塔、会 善寺、崇福宫、崇唐观、无极洞等,自然奇景引人入胜,有嵩门待月、峻极远眺、浮戏叠翠、龙潭贯珠、启母化石、石笋闹林、仙人采药等。景区太室山是中岳嵩山 的主体,主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 “一览众山小”之气势。

嵩山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荟萃之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存在嵩山广泛分布。历来为历代帝王将相封禅祭祀、文人学士观光著书、高僧名道 栖身修行的场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诗经·大雅·嵩高》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描述了嵩山的雄伟高大,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居五岳之 冠,被誉为文物荟萃宝地。嵩山三教鼎立,宗教文化源源流长,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中岳庙为道教著名洞天,嵩阳书院为古代传播儒教礼学的四 大书院之一。嵩山地质类型齐全,岩龄古老,发育完整,被世界地质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南著名的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禹王台风景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隅,占地面积400亩,是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园林布局是以名胜古迹古吹台为主景,以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开封著名的名胜古迹--古吹台,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古吹台呢?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造诣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这座高台叫古吹台。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患,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友人: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记性建造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即是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景致区内,奇丽挺立,雄居中原,以它高深绝妙的`修建艺术跟宏伟奇丽的苗条身姿而驰誉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表面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自身牢固异样,如同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录,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代有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由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致,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雄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而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原因,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冬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光,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天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款式建造了咱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仔细的游客在观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疑地发明面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忧并非过剩!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持,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状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河南景点的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7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孟津县小浪底村,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大型省级生态旅游区。说起这个小小的村落,还和一个治水名人有关呢!相传4000多年前,这里还叫做“丹阳”,大禹治水经过此处,同丹阳村村民一同舍小家为大家,终于平息水患,为纪念他们,就把丹阳村改成小浪底啦。

黄河小浪底景区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4个片区组成,是大黄河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集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治黄文化,兴利除害、福泽人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缩影。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但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1米高1米宽就可以绕地球3周,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黄河自有史记载以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_同志提出的“一定要不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真正开辟了黄河安澜、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纪元。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放荡不羁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地下发电厂房,平均年发电量51亿千瓦时,高281米,长1667米的黏土斜心墙堆石坝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小浪底大坝工程创造了水利工程史上5项全国第一,5项世界第一。同时,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了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

大家可不要觉得这些工作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哦!其实在建造大坝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都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一克服了。在土石大坝下还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一道混凝土防渗墙,最深达80多米,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情况。整体设计施工又_了10项世界难题,创造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朋友们,小浪底的建成不仅有效地治理了黄河,还造就了许多优美的景色。比如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的黄河三峡,就是融小浪底与王屋山和荆紫山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华景区之一。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八里峡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

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景区即迎来了又一个居“五一”黄金周之后的旅游热潮――“观瀑节”。它是利用小浪底工程一年一度调水调沙资源,策划打造的河南又一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节庆产品”。

调水调沙原理就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地 送入大海,冲刷河床,减缓泥沙的淤积。经过几次小浪底水库跳水调沙的成功运营,黄河中下游“地上悬河”河床平均下降1米多,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了6万多亩,黄河入海口向渤海推进的1公里。同时,“观瀑节”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景区内温度比景区外温度要低10摄氏度左右,可谓是“消夏”的好去处。

好了游客朋友们,黄河小浪底的讲解就要到此结束了。接下来各位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南省景点导游词 河南的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4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到古灵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导游,相信我会陪您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灵山之旅。

古灵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古灵山风景区是电视剧《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是殷纣王降香、女娲修真处,文化悠远,景色逸人。主要由一像、一宫、一洞、一花、一湖、一谷、五泉、五峰构成。古典文学名着《封神演义》开篇第一章“殷纣王女娲宫降香”指的就是古灵山女娲宫。古灵山风景区位于淇县县城西北8公里处,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因殷商时期建寺而古,因女娲世代神佑而灵。据明代《淇县志》记载,南北朝梁普通年间,曾任昭统寺大统、纲领全国僧尼达40余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书》、《淮南子》等作品中记载,古灵山是远古时代传说人物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还巍然矗立着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娲峰,另外还有女娲宫、古佛洞、醒目泉、祖师铜顶、灵光阁等景点,景致独特,耐人寻味,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我们可逐一参观游览,需要时间大约三个小时。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女娲广场,眼前这尊高十三米的花岗岩雕塑,就是女娲托石补天的形象,她分为前后两部分,咱们现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娲补天的形象,背面也就是后面那部分则是女娲捏土造人的形态。女娲雕塑的底座由三层平台构成,第一层平台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被称作是人类的始祖、共同的母亲,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华夏亿万有情儿女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共享天伦之乐;踏上第二层平台,大家看到的是玄妙无比的八卦,象征着女娲法力无边,神秘莫测。向东走,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幅浮雕,上边生动描述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四个远古时代的人物场景:盘古开天劈地、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托石补天、后羿射日。来到北边,您抬头看到的是女娲捏土造人的形态,相传女娲在捏土造人时感觉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断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着泥浆往外甩人,但在甩的过程中难免用力不匀、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现在世界上的残疾人,而女娲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贵族阶层,柳枝甩出来的则成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娲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众生,被称为人类共同的母亲,而古灵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娲文化,所以古灵山又被称作是“母亲山”。再向西走,大家请看这幅浮雕:纣王降香女娲宫。提到纣王,大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古典文学名着《封神演义》,在这部作品中,很多章节您都可以看到“朝歌”这个名字,这里的朝歌就是现在的淇县,它是殷纣王早年执政时期的都城。而这幅浮雕上,便生动再现了纣王当年慕名女娲之灵气,亲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军、三千铁骑前来古灵山女娲宫降香的盛况。关于当时降香的具体情节,呆会儿女娲宫咱们再细说端详。这边请。

一直以来,古灵山以“古、灵、美”而着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到此观光游览。提起“古”,主要是创建年代古老久远,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提起“灵”,则是由于这里因女娲世代神佑而灵,来此是求财必发、求官必升、求子必灵、求福必验,可以说是求啥应啥;而提到“美”,咱们的眼睛也可以逐一发现体会,是啊,这里群峰耸翠、山水相映,的确可称为“人间仙境”,所以也难怪女娲也相中这块风水宝地修行呢!而且,明嘉靖年间县令于慧游览到此,总结出了着名的“灵山十景”,像“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径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也无不描绘出了这里引人入胜的景致。

的确,这里不仅有人文景观女娲雕塑,自然景观也令人赞不绝口。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下来,站在这个特定的位置,从这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对面西山峭壁上突出来的部分,就是古灵山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女娲峰。这是一自然形成的景观,高70余米,与现在山东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汉代女娲神像极为相似。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翘,脸部轮廓非常形象,胸前长着一棵草,好像胸花一样非常别致。而且,她高高挽起的发髻后边,还背着一个小背篓,好像在背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亲切,而头上那把保护伞,也在日复一日地甘心情愿为女娲遮风挡雨。只不过,尽管如此,女娲的面部表情依然是那么的端庄肃穆,没有咱们想象中的母性的慈祥和和蔼可亲,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殷纣王说起了。咱们边走边聊。

大家非常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第一集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全剧中的纣王形象定下了一个基调:纣王到女娲宫降香,见到女娲雕像姿容俏丽、栩栩如生,便随即在女娲宫的粉壁上题下了一首风流诗亵渎女神,最终却因此而落了个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这部演绎作品,把纣王描写成了一个骄奢淫逸、残忍暴戾的昏君,致使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错误的理解了殷纣王。其实,真实的殷纣王并非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眼前的这块碑刻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纣王以及纣王到女娲宫降香的经过。纣王从继承王位到兵败自杀,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一个志向远大、统治贤明的君主。司马迁的《史记》这样记载纣王,说他“资便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说”,在他的统治下,殷商曾是一个先进富庶的强大帝国,纣王曾亲自统兵出征,平定东夷,使中原的疆土,开拓到遥远的淮河和长江流域,将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尚未开拓的蛮荒的南方,进而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融合。所以,孔子的着名弟子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焉------”意思是说纣王的功绩比他的错误要大的多,近代史学家、大文豪郭沫若也曾这样评价纣王说“统一神州赖此人”,今天的淇县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纣王建功立业的传说,他也应该和中国历史上许多着名的君王一样,是一个功过掺半、功大于过,应该得到人们客观评价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统治者像纣王一样,在建立了非凡的文治武功之后,却沦于荒淫暴戾,最终走向毁灭。

在《封神演义》这部演绎作品中为纣王后半生种下祸根的就是刻在石刻上的这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姻骋媚装”。原本,女娲的博爱仁慈、传神绝美教化德泽了百姓众生,也装扮了古灵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难怪殷纣王游览到此时情不自禁作诗吟唱,但是,他不该生出“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的轻薄臆想,也正是这最后两句感叹,使这个放荡不羁、轻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祸端,一向慈悲为怀的女娲恼羞成怒,仰天长叹,一怒之下派出狐狸精,魂附烈女苏妲己身上,进而迷乱无道昏君,最终导致了百年成汤基业毁于一旦、商代王朝大厦崩倾的悲惨结局。也正因为如此,女娲走出了行宫,来到西山山巅,千百年来站在那儿栉风沐雨,看人间真善美、观世间假恶丑,保佑着后代子孙的延嗣安康。所以也难怪咱们刚才看到的女娲峰神情那么独特呢,真可谓端庄中略显慈祥,肃穆中透露着和蔼,刚毅还夹带着无奈。《封神榜》作为一部演绎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慢慢地形成了现代人对纣王的误解。纣王之所以落得这样的可悲下场,可以说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当时的历史和体制造成的。

这里就是女娲宫。里边供奉的分别是女娲和伏羲。女娲是我国远古传说时代母系群团或氏族的着名首领之一。最初记载女娲名字的典籍有:《楚辞》、《礼记》和《山海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着。女娲和伏羲二名并称则始于西汉《淮南子》。

相传女娲、伏羲后来来到昆仑山结为夫妻,成婚育子繁衍人类,其族人逐渐壮大。后来,这个部族扩展到古冀州,居于“雷泽”边的洪洞一带,这个就称为“女娲”部族。

女娲创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们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传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这位中国的第一位媒人,被后世尊奉为媒师,那些结了婚而没儿女的,纷纷到此求子。

传说,女娲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还曾经遗留在人间两块奇石,一块化作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另一块就遗落在了古灵山,成为了古灵山的镇山之宝--五彩神石。这块石头是1998年阴历三月十五日,女娲生日那一天在女娲峰峰顶上发现的,而在这里,还有一首诗:未遇补天滞人间,盛世淡妆立庭前。灵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对云烟。可以说对五彩神石描绘的淋漓尽至,相信您读过之后也会对五彩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大家请看,这块石头的左半部颜色明亮而右半部则相对较暗,中间这条线被称为阴阳分界线,它把这块石头分为两部分,发亮的这块代表阳间,而发暗的这半部则代表阴间,石头正中有一老者,面部轮廓形象逼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清晰可见,头后飘起的长发则将阴阳两界连接。据《百神图》考证辨认,这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像下方是一位头戴王冠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王母娘娘。玉帝像上方有一白胡子老头为南极仙翁,如果把仙翁眼睛下方的部位看作是一金冠的话,咱们还能看到头戴金冠身背金箍棒的孙悟空。大家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再仔细看看,您将会在这块石头上发现七十二位全神。作为古灵山的镇山之宝,灵气大无边,摸一摸财运发,拜一拜免灾难,真的是不摸不知道,一摸心欢笑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石塔,叫超公和尚塔。1981年从古灵山寺岩内挖出。该塔是青石雕造的圆塔,总高2.7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此塔没有经年铭文,但从1974年该塔旁出土的超公禅师石棺上铭文,可知此塔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塔的形制与技艺在古建筑和石刻艺术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接下来我们要到的下一个景点是古佛洞。

在我们当地,流传有这样一首诗:每逢到灵山,必钻古佛洞。若问为何故,健身又祛病。壁石多元素,岩浆造化成。奥妙说不尽,陶醉自然中。所以每一位到古灵山来参观的游客也无不进洞领略其妙。来到古佛洞口,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幅对联,“灵山寺山灵,古佛洞佛古”。上念下念完全一样,是一个回文联,耐人寻味。

这是一个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内钟乳石形成数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贴于崖壁,非常神秘,别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传,此洞是古灵山大佛修炼成真处。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约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两耳垂肩,体态丰满,形象逼真。由于洞口狭窄,入洞时必须贴佛心而过,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称此佛为相心佛。此洞窄长,曲径奥妙,灵气幽幽,宛如迷宫,令人神往。贴壁挤身进洞,洞内凉气袭人,清爽异常,奥妙无穷。仰卧下滑而出,顿觉身心爽快。大家钻洞时也请注意安全。

钻出古佛洞,各位不妨再回头看“人生再造”,都说此洞有坦途也有曲折,有光明也有黑暗,由此出来,真可谓人生再造呀!

这里是醒目泉,泉水经层层页岩石过滤之后流出,矿物质含量特别高,对眼睛非常有益,当地人也都表示:用此水洗眼,小眼可以变大,大眼可以变成双眼皮。当然,心诚则灵哦!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中国最早的爱情公园--桑中。

中国自古就有描写爱情的成语“桑中之约”,成就了一段关于爱情的千古佳话。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鄘风-桑中》。提到《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述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事件等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05篇。其中风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传唱于民间。雅则比较像红色歌曲,带有官方色彩。而颂更像现在传唱的宗教歌曲。

大家非常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千古绝唱就是国风中的一篇,可见当时的民风是十分开放的。我们接下来要了解的这篇《桑中》同样与爱情有关,诗中一名男子回忆与心爱的女子约会的情景,当时两人“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是我们相约在桑中,于上宫许下美好的誓言,直到夜幕降临之后,淇水岸边送我归去。

如今的桑林、上宫依然存在,随着大家漫步与其中,那女娲宫中关于爱情的誓言,已经漫过山谷,笼罩着你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着缠绵的诗句,在您今后的人生中延续,为您敲响幸福的钟声。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素有“天下第一铜顶”之称的祖师金顶,这里供奉有道教神仙谱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真武大帝。因真武祖师大殿屋顶是铜瓦铜板而得名。铜顶位于玄武山顶峰,面对女娲峰,背靠龙虎山,东边的龙山与西边的虎山相连形成半包围,恰似祖师宝座,俗称柳圈椅。站在铜顶之上,俯视古灵山庙宇金碧辉煌,环视八百里太行山,雄壮、巍峨,铜顶上建有九祖大殿、人祖殿、无极老母大殿、善恶门等多个殿堂,特别是九祖大殿耗资110万元,仿北京太和殿样式,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可谓中原地区山顶唯一一座大殿,内奉九位老祖(盘古、三皇五帝),九尊大像均为贴金铜像,威严端庄,金光灿灿、栩栩如生,令人瞻仰。

各位朋友,古灵山主景区的讲解已经结束,很高兴为您讲解服务,欢迎您下次光临,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通用版河南闻名景点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洛阳,一座千年古都,风景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是一处旅游胜地。其中,那里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名扬四海。以前,我是只闻其名;今天,我是亲眼所见。

走进那座标有“龙门”二字的古老石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伊河上的大桥,这就是龙门大桥,站在上面,可把龙门风光一览无遗。

渐渐的,望见了一篇马蜂窝似的黑洞,这些黑洞大小不等,有的深,有的浅,仔细一瞧才发现洞中有一个个佛像,这些佛像雕刻细致,每一尊雕像都惟妙惟肖,让人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

再向前走,石窟数量就愈来愈多,洞也愈来愈大。这时。一个巨大的石窟把我的目光吸引去了,只见这个石窟里几尊大佛屹立在洞中,中间的那尊大佛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意,面相慈祥和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神州大地,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这就是著名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已成为了龙门石窟的代表作品。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旁边的是奉先寺北壁力士,它面相凶恶,赤膊袒胸,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脚下踩着小鬼。虽然,它长相难看,但是它为民除害,是一位好佛。

走过龙门大桥,走到伊河对岸,远远地望着那些密密麻麻、惟妙惟肖的佛像,我早已被这气势磅礴的景象所折服。我不禁想到:这样恢弘的石窟艺术中国人是怎样建造出来的?我虽不知建造的方式方法,但却显示了中华人民勤劳聪慧,聪明过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开拓出了奇迹,用汗水赢得了中外人民赞叹的话语和目光。这正是“满山石窟称奇迹,古人汗水铸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景点导游词200字 河南景点导游词一个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初祖庵,又称“面壁庵”,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西北约一公里处的五乳峰下的一个小山丘上。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0xx年),是宋代人为纪念少林寺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初祖庵三面临涧,古树掩映,乃山中胜境。

现庵院主体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千佛阁。

山门的具体建造年代已法无考证,当在金代或元代,现在的山门是1986年按旧制重建。

大殿建造于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0xx年),以后历代都有修葺,现在的主要建筑仍为北宋原物,它是河南省现在最古老的一座木石结构建筑,殿内供奉有“达摩像”,另有二祖“慧可像”、三祖“僧粲像”、四祖“道信像”、五祖“弘忍像”。东、北、西三壁上尚存人物彩绘23幅,另有5幅被毁坏,彩绘的内容是初祖达摩以下三十六位禅宗祖师。绘制年代约在明末。大殿内的群肩石、十二根檐柱、四根内柱以及神龛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都刻有浮雕,内容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和山水等,都是大殿创建时所刻

千佛阁是明代时期“初祖庵”的住持“福元”主持建造。内供有达摩像,并供“观音菩萨像”。千佛阁前有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0xx年)舍利石函一具,石函四面有线刻画,图中天王怒目圆睁,仕女手托花果,鬼王披头散发。

另外,庵院内还有碑石40多通,其中著名的有:宋黄庭坚《达摩颂碑》、宋蔡汴《达摩面壁之庵》,明刻《达摩面壁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2823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朋友们来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十佳景区鸡冠洞观光游览。鸡冠洞洞长4600米,现已开发1800米,观赏面积23000余平方米。整个游览过程需60多分钟,鸡冠洞坐落于鸡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鸡冠洞。

鸡冠洞为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它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该地形常发育在碳酸岩山体当中,在溶洞内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岩长时间的被雨水所侵蚀而形成了诸如石笋、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1992年9月开发,1993年月10日对外开放。目前全洞已开发8个景区,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阁”、“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八大景区连缀而成,全洞大小景点188个;尤其以“众仙迎客”、“金龟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戏珠”、“叠帏宫”、“鲤鱼戏水”、“八仙拜寿”、“西天取经”、“小人王国”等80余个景点,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而备受广大游人青睐。

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它为什么称为北国第一洞,因它是长江以北形成的一个最大的溶岩洞穴。洞内二厅是国内洞穴生成最早的一个大厅,时间达6亿年之久,三厅一组石笋生长奇特,被世人称为中华龙宫,鸡冠洞为此根石笋投保5000万。六厅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_多个溶洞,共发现石盾10面,鸡冠洞内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径达3米,而小的石盾直径不到10厘米,其形状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厅的九龙玉柱,又称中华第一柱,由九条石龙攀附其柱身,直径达20余米,支撑着6000余平方米的游览大厅。鸡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将给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带来惊和实实在在的收获。

玉柱潭主要行特点是:它是由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组成。

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第一景区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前面突出的景观叫“金龟渡仙翁”。这个景观由三块平放的石块组成,上面的石笋形象仙翁。你们看它伸着长长的脖子,仿佛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因金龟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进洞的方向,所以这个景观也叫“金龟指路”。

我手灯指引的方向,是一个自然通风孔;直径不大高达38米直通山顶。我国有大大小小溶洞两千多个,惟有鸡冠洞有一个自然通风口。所以洞内空气清新。红光照亮的地方,景观取名叫“玉兔望月”。

请看绿灯打亮的石龛里,站着一位小仙人,你看他头戴一顶尖尖的帽子,神情悠悠自得,在他们旁边挂着刚洗过的一件短袖衫,衣衫随风飘荡,景观取名“仙人晾衣”。

在仙人晾衣的右边,还有一种什么动物?请大家猜一下,对,它是一只雪白的山羊,两只羊角高高耸起,你们细看,就连眼睛里的黑眼珠也显得特别有神,这个景观名叫“雪羊奋蹄”,展示着它们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手电照射的方向,大家看到这片三角形的壁流石,它像不像一座陡峭的山峰?整座山峰上有五个仙人分布不同位置,故名“五佛画山”。你们看最上面的一尊是观世音菩萨,正双手合拢,向今天到来的各位朋友祝福,祝各位朋友新世纪新千年里事事如意,财源连年。中间是如来佛,下面是阿弥陀佛,左边还有两尊佛。

请回过身来顺着我手电指的方向向上看,这一景观名叫“山涧层楼”。你看两山对峙,山涧流水,峡谷水中有一头海狮稳坐,它瞪着机警的眼睛,生怕有什么不祥之物惊扰他们的安宁生活。背后远处两山之间层层高楼高耸云端,雄伟壮观。大家看它像不像现代化小康村的建设风格。让我们回过头,看下屹立在路边的这根石笋。据洞穴专家考察,这根石笋是溢彩殿中形成最早的一根石笋,大约生长时间在5。4万年。现在经过顶端修饰,便妙趣横生。

正前方洞顶红光照射的地方,名叫“八卦溢金”。相传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年久失修,从炉底溢出一片丹液,像一块红色的宝石镶在洞壁上。从这里看溢彩殿整个谷底全貌,还有不少精彩的地方。你看那山坡上有一位老人披着斗篷,戴着风雪帽,冒着漫天大雪正向上奋力攀登,连一身厚厚的积雪也来不及抖落,简直成了一个雪人,有位朋友给他取名“风雪夜归人”。

在那谷底的山崖下拔地而起的一根石笋,有人说它是一个玉米穗,更有人说它是长征三号火箭,玉米也好,火箭也好,都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希望新世纪新千年我们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景区是鸡冠洞景区最精彩的景点,它不仅景观秀丽、壮观,而且还有8根向上生长的石笋,错落有致,别开生面。第三景区正面为叠帏宫,你从下向上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活像现代化剧场悬挂的帐幕一般。眼前这根庞大的石笋最为漂亮、壮观,它像一座千年宝塔,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三个石笋不偏不斜,像三位老仙翁久座塔上,样子巍峨端庄,这此景观真如神功鬼斧凿一样。这根石笋生长独特,国内溶洞罕见,为鸡冠洞重点保护景观鸡冠洞景区管理处投保5000万元,列为鸡冠洞重点保护观之一。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道是:四廊石阶小桥头,花红柳绿春意稠,景现形成千般秀,更有美景在前头。

这里是叠帏宫的正殿,刚才大家看到的宝塔,到了这里顷刻间变成了斜塔,故名斜塔殿。你看它层次清楚,依坡倾斜,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美!

这个斜塔是怎么生成的呢?这座斜塔是洞顶滴水位置的时期不同变化而形成的。滴水位置不同,滴水量大小不等,就连这个塔上生成的三个尖顶也不同,你看中间那个尖顶像不像一位慈眉善眼的老翁?确实很像!你们看他一副鹤发童颜,道风仙骨般的模样,头上还挽着高高的发髻。

我们面前站立的这根石笋,像一位诗人、作家,他高高的鼻梁,一副搜肠刮肚的模样。有朋友说他是古代的杜甫、李白,还有朋友说他是现代作家,国外的莎士比亚。朋友们您说他到底象谁呢?

朋友们,因洞顶滴水位置变化,这根石笋的形状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对了,粗大的石笋上还有一根小石笋生长,这真是鸡冠洞内天造地设的奇秀特点之一。这根小石笋大家看她像不像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女,有位朋友还风趣地说应是望夫石,一位少妇站高远眺,盼望外出打工的郎君早日回归,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永不分离。这根石笋很像一位将领,你看他身披战袍,头戴尖盔,威武不可侵犯的样子。

鸡冠洞景区是河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佳景区,它是以奇、丽、幽、深四绝的四大优势并举。所有前来参观的朋友均称名不虚传。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看后题词:“北国第一洞”。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碧玉螺人工通道,这里是一个大泥洞,因为要去第四景区,需用箩筐上下,为方便朋友们,人工修造了螺旋形人工洞。以前进入碧玉螺中,伸手不见五指,现在依靠这根定海神针日夜放光芒,才使我们顺利达到下一景区。

请朋友们继续往前行。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鸡冠洞的海拔最低点,鸡冠洞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出口基本水平,洞内落差大,台阶多,我们目前己下了台阶586个。

听到洞天河哗哗流水声了吗?它是鸡冠洞的地下暗河。你们看灯光照射的地方,从石缝中奔涌而出的泉水,它不受季节,旱涝影响,日流量600余吨,经化验,泉水中含铁、钾、钙、镁、磷、钼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矿泉水。这正是:

洞中有河不知源,埋没山下千万年,琼浆玉液矿泉水。要为人类献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景点导游词 有关河南的导游解说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林滤山,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至今。林滤山,就是南太行山,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l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冰冰背,还有太行平湖、国际滑翔基地等;令人留恋忘返。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现在我们穿行在林石公路上,这条公路被称为森林浴廊。公路两旁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到72%。而且植物种类上千种,其中350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难得的回归大自然的去处。

林滤山风景区有天然森林32万亩,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森林浴场。我们脚下走的这条林石公路,就像一个婉蜒的长廊。因此,如果您来林滤山旅游,您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舒畅。

眼前这条公路隧道,就叫"太行隧道"。它全长l000米,高6米,宽7米,于1974年凿通。

山后的石板岩乡千百年来,一直靠鲁班壑进出,路途遥远艰险,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这里的人民群众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于1969年11月,组织380人的凿洞专业队,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战顽石,斗塌方,坚持苦干5年,终于在1974年5月在海拔700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这么一个较大的公路隧道。从此,高山峻岭再也不是"关塞极天唯鸟道",而成为"万古天险变通途",为山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个大型隧道也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曲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河南的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

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河南著名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许昌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位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为明清风格建筑群。

《三国志·蜀书》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相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是许昌十景之一。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为春秋楼赋诗一首:“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颖川。”

春秋楼创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间,曾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建筑规模逐步完善。据记载,原来的外院有山门,钟鼓楼,春秋楼、中殿、后殿:内院有关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问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筑,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后毁于战争兵火,只残留春秋楼一座。

1995年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修复,修复规模为历代修建之最,投资1500万元,保持“两院英风”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刀印楼:内院为园林建筑风格,有甘糜二后宫,问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还有文庙院的大成殿,戟门,东西廊等。新修建的关圣殿,面扩七间,进深三间,总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顶饰黄色玻璃瓦,汉白玉栏板,青石铺地,殿内塑13米高关羽座像及关平,周仓,王甫,廖化塑像,实为全国关庙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河南景点导游词范文3:花洲书院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任叶县尉。曾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作诗云: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山谷诗注·百花洲杂题》)

现在的花洲书院,历经重修重建,总占地面积4.47公顷,建筑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书院建筑是花洲书院内主体,为五进四院,中院更有全国少有的小巧精致的泮池,状元桥,成为书院一大特色。书院西侧并列为二进一院的范公祠。范公祠北为新建四进三院的名人馆,中院有古三眼井——范公井,整个建筑风格为清代北方建筑。百花洲位于书院东侧,紧临邓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墙。布局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别有洞天组成。别有洞天假山将南北隔离,洲北湖内大小三岛,岛上再现范仲淹任知州时与民同乐的嘉赏亭及菊花台等。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乡清代江南园林风格。从而使花洲书院形成完美一体的中国典型书院园林。

花洲书院春风堂系北宋庆历年,公元10451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创建,为公余讲学堂,1046年9月15日他在此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现春风堂房门两侧挂有范仲淹后裔范文通亲笔书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楹联。先圣殿为书院学生拜师之地,殿内设高5米,宽3.5米的孔子贴金画像,殿前设宽4.5米,长16米的乐台,建筑面积为116.6平方米,是书院标志性建筑。范文正公祠是明代嘉庆年间邓州人民为纪念范仲淹所建,现存为清代建筑。房门上方悬挂二十九代孙范文通亲笔所题“范文正公祠”匾额。

名人馆是为纪念古今邓州籍历史名人所建,建筑面积480.7平方米,为仿清代建筑。前院正房和厢房为《姚雪垠文学馆》,馆内陈列有姚雪垠办公用具,著作手迹及生平著作,中院和后院正房及厢房设医圣张仲景,历史名将张巡、铁铉等历史名人纪念馆。百花洲由谢绛在1039年任知州时辟建,后由范仲淹修建成书院园林,有菊花台、亭榭、太湖石点缀湖岸,岛内遍植花木,花洲书院由百花洲而得名,重建的百花洲为清代苏州园林风格。湖岛将全湖划分为大小水面,洲东面为自然收放线的溪流,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临水有扇亭“月到风来亭”。南北湖、池水面3778平方米。百花洲之南的赏石园以欣赏石栏、石景为主。赏石园北为五峰假山、五峰书斋和长廊、思范亭,别有洞天,形成一条完美的园林风景线。

看过河南景点导游词范文的人还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3185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的少林寺不仅因其陈腐神密的释教文假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举世闻名,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环球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列位来宾,我们如今要去观光游览的地方便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布置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抵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而,少林寺被世界释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底子上迅速生长,分外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失掉了唐王朝的高度器重,赢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少林寺景区照旧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_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度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如今的少林寺不仅因其陈腐神密的释教文假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举世闻名,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环球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如今我们起首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掌管僧人和执事僧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如今我们起首看到的是:山门:山门便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天子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空门的气派,又意味着镇邪与祥瑞,山门外两侧另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各人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端庄山门喜看世间灿烂照,笑哈哈迎来人祝愿极乐无量。山门殿佛龛背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掩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宁静。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纪录着寺院的兴衰状态,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讨代价,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合计有碑刻108通。

天王殿我们如今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好友三废弃。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世。人们凭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天子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扬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反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叙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根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叙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反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下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应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表现了三教合流的紧张头脑。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绝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东西两厢辨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欢迎来宾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僧(也便是方丈)起居、生存、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玄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环境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辨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天子御题。提及达摩亭另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释教经典纪录:达摩离开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客气向达摩讨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悲观。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摒挡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经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如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

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仍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徒弟教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马上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据,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如今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不停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达摩亭东侧的为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下面请各人追随我去观光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天子御书,殿内东、东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计划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讨代价。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积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统一样平常。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殿内供奉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殿内墙壁上是清中晚期绘制的少林寺拳谱。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心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侧的为答辩长老,北侧的为道明僧人,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列位朋侪,请各人按原路前往,我们下面观光的是国度重点文物掩护单位----少林寺塔林。

高一样平常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崎岖、大小、层级、形制是凭据僧人生前在释教的地位、梵学造诣、佛徒数目、威望崎岖、经济状态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下面我们连续到初祖庵观光。

如今为各人简略先容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背面山坡上,是达摩的后代门生为纪念达摩面壁所建。面积7760平方米,此中初祖庵大殿为宋代典范的木布局建筑,如今为国度级重点文物掩护单位。如今我们乘座索道去二祖庵观光。二祖庵位于少林寺钵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对望所以又叫南庵。传说二祖慧可立雪断壁后曾在此静养。达摩洞位于少林寺东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约7米,高3

米,宽3.5米,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在此面壁九年,终成正果,首传禅宗,成为释教史上的巨大创举。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两旁山岩上有历代名流留下的多处石刻。

接上去我们去观光少林寺对面的十方禅院。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个方位。四正: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单檐歇山式殿宇。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圆。好了,列位游客,少林寺的观光活动就要结束了,欢迎各人有时机再到少林寺观光旅游,学拳习武,谢谢。

十方禅院计划精巧,古朴典雅,它是少林寺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河南导游词景点介绍范文2:少林寺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少林寺全称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明代达到鼎盛。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千年基业毁于一旦。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风重振,特别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成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个顶级旅游产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

1673年,少林寺派人参加战争,帮助康熙皇帝打赢了一场战争,但是,随后康熙命蒙古八旗进攻少林,少林寺被夷为平地,有五名僧人逃了出来,据说加入了天地会。右图为少林僧人在寺门前表演少林功夫。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介绍河南景点导游词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970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我是您的随身导游小途,很高兴与您一同游览中岳庙的美景,希望我的陪伴,让您的旅途增添一丝色彩。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道教认为高山深洞都是神仙修炼和居住的地方,所以天下名山几乎都被道教列为洞天福地,中岳庙就被誉为道教的第六小洞天。

庙宇始建于秦代,前身是太室祠,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庙成为后来道教的活动场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在的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及风格,存有明清建筑400多间,汉至宋代古柏300多棵。

中岳庙全长650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中岳庙以中轴线为核心,建筑高大雄伟,主殿峻极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祖师宫等多组院落,是道士分别举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庙内还有古代碑刻七十三通,碑刻之中最为著名的是北魏中岳嵩山高灵庙碑,该碑碑文记述了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著名道士寇谦之修复中岳庙及在此传播道教的经过,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金石资料和古代书法艺术之珍品。庙中还珍藏有铸造于北宋治平元年的四大铁人像,四尊铁人铸像为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之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铸造较佳的艺术精品,属道教文物。

这座千年古庙的历史注定不平凡,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带领文武百官游历嵩山的时候,因为听到山中有山呼喊“万岁”的声音,历史上称为“嵩呼”,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嵩山山神的灵验使汉武帝深受感动,于是下令扩建太室祠,划嵩山脚下三百户为嵩高邑县,并下诏书免除一切杂役劳税,专管游览接待、祭祀山神。这也是古代登封旅游接待工作的起源了。

西汉时期中岳庙进行了扩建,北魏时期三次迁移,到了唐玄宗时才把庙宇的地址定在黄盖峰下,而后一直延续至今。唐朝女皇武则天在万岁通天元年登嵩山加封中岳后,中岳庙声名远扬。北宋建国第四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又按照开封皇宫的形式,对中岳庙进行了修建,封中岳之神为“中岳中天崇圣大帝”。经过唐宋两代的整修,中岳庙面积达到了37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达到鼎盛时期。可是明崇祯十四年,中岳庙遭到了灭顶之灾,大部分建筑被大火烧为灰烬。到清代,中岳庙才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乾隆年间,高宗弘历又仿照北京故宫对中岳庙进行了全面修复,因此,中岳庙得到了“小故宫”的称号。

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都是各路神仙修行居住的地方。道家热爱自然,重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生态,接下来,咱们这就走进中岳庙,去体会道教思想“人天合一”的玄妙吧。

(翁仲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中岳庙不仅仅只是历史悠久,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那一个个不朽的故事,更加为它增添了许多的传奇色彩。您看,在这里的东西两个四角方亭内,各有一尊制式相同的翁仲雕像,像高一米,平头大脸,腰系纽带显得朴素大方。这两个翁仲刻立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是研究我国汉代雕刻艺术和武士风度的珍贵资料。是中岳庙中最古老的两件文物之一,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小途为您介绍一下,翁仲姓阮,史书记载,他身高一丈三尺,生性刚烈,是秦始皇手下一员大将。跷勇善战的翁仲,被秦始皇赏识,镇守边界重镇临洮期间,匈奴兵将闻风丧胆,多次不战而退。可是后来随着年龄的衰老,翁仲病死京都,秦始皇为了表彰他的战绩和鼓舞兵将士气,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造翁仲石像一尊。后来,匈奴人入侵,打到咸阳城外时,看到翁仲仍威武的站立在司马门外,俨然一个大活人一样。就误认为翁仲仍健活人世,不战而退,秦兵大获全胜。后来,人们借翁仲的神威,在很多庙门、宫门、墓门前塑翁仲像,用于守护大门。

说起翁仲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清乾隆皇帝1750年游历中岳庙时,有一位翰林院学士为了讨好乾隆皇帝,卖弄自己学识,积极地给皇上讲述有关翁仲的事情,但由于他才疏学浅,分不清前后而多次把翁仲说成仲翁。乾隆皇帝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为了讽刺该生又不扰乱自己的游兴,就随口说出一首打油诗并巧妙地对他进行了降级处罚,诗云:翁仲缘何叫仲翁,可见当年欠夫功。枉在朝中做林翰,贬去江南做判通。)

这中岳庙前的翁仲,守卫了庙宇2000余年,见证了中岳庙的兴盛演变,也见证了道教的传承。

(名山第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群山环抱之间的中岳庙,有着古老沧桑的历史底蕴。名山第一坊的存在,点缀着整个嵩山的灿烂文明。您现在看到的就是中岳庙现在的大门:名山第一坊,是一座木建牌楼。曾经在民国年间改建成了砖石结构的“中华门”,后来在2001年在原址恢复了“名山第一”木制牌坊。所谓“名山第一”,就是说这里是走进中岳嵩山的第一道大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您能看到整个牌坊宽14米,是一个四柱三孔七楼的庑[wǔ]殿式建筑,黄琉璃瓦的盖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的匾额“名山第一”四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书写,而且建设部有关领导称此牌楼为:中原仿古之精品。前面这座八角重檐亭名叫“遥参亭”,原来是清代的重檐四角亭,在1942年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昔日有很多的过往客人,由于时间紧促不能参拜中岳神,就在此遥遥参拜,所以遥参亭有着遥遥参拜之意。)

好了,跨过名山第一坊,您就真正地走进中岳庙了。接下来,就让小途带着您尽情去探索中岳庙的神秘吧。

(天中阁)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看眼前的这个建筑,像不像北京的天安门?其实,这里叫做天中阁,是嵩山古建筑,原名“黄中楼”,为中岳的正门。明嘉靖四十年重修后,取“正当天中”的意思,改名为“天中阁”。而天中阁在清代重修后,它的外形就是参照了北京故宫的天安门,规模虽小但是制式完全一样,横向建有五间精致秀丽的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房。

天中阁整体坐落在一个高8米,宽13米的墩台上,它有三座高大宽阔的圆券门洞,上方悬挂“天中阁”竖匾。厚重的双合门扇上装订有重达3斤的虎头铁钉126个,门口还筑有扇面式的大月台,月台两侧蹲立着两个清代雕刻的高大石狮,石狮雌雄相对,工艺精巧。天中阁的左右有楼梯可以直接到达阁顶,能够在阁顶远眺四周风景,群山环抱林木葱翠的景色尽收眼底,顿时心旷神怡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

您抬头仰望天中阁上的中岳庙三字,就会感到芸芸众生的渺小和宗教力量的广大,这座矗立了千年的中岳庙还有怎样的惊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登上天中阁,观赏中岳庙的美景吧。

(配天作镇坊)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巍巍嵩山和汤汤颍水的辉映下,雄伟壮阔的中岳庙熠熠生辉,道家的学说也经久传承。眼前的宇宙坊又传承了怎样的思想呢?您现在看到的这个牌坊叫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是在1979年元月得到翻修的。宇宙坊原本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所以至今依旧保留着清朝建筑注重色彩修饰,讲究华丽的建筑特色。

您能看到正楼上刻有“配天作镇”四个大字,左右配楼分别刻有“宇宙”、“俱瞻”。您知道这八个大字有什么含义吗?按照道教的说法,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对应五岳来讲,中岳嵩山代表了土,土也就是地,而唯有地可以配天,这就是说中岳神是配合着上天来管理下界的。“宇宙”中“宇”指时间,“宙”指所有空间,意思就是说中岳神法力无边,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过了牌坊后,左右两侧各有个亭子叫朝亭,是仿照故宫里的朝房所建的,大臣们上朝时都是在朝房中等待皇帝的接见,朝亭就相当于故宫里的朝房,现在这里成为了人们休息歇脚的地方。

道教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了一张足金名片,配上天作镇坊华丽的建筑,浓重的色彩都将带您领略道教的思想传承。

(崇圣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漫步在中岳庙中,会让您有一种很静谧的感觉,青石铺就的神道,被踏的发亮,神道两侧的柏树,或伟岸挺拔,或虬然苍劲,它们掩映着的崇圣门,更是为这座古老的庙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崇圣门了,这里原来是明代建筑,1942年改建成现在的歇山式建筑,与原貌有所出入。

那您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崇圣门吗?有一种说法是,在北宋时期,中岳神被赵匡胤加封为“岳中天大宁崇圣皇帝”,人们称之为“崇圣大帝”,所以这道门也就命名为“崇圣门”。

当然,也有另一说法认为崇圣门是为了纪念西周取代殷商后,姜太公与周武王一块登上封神台,按照原始天尊所授封神榜重新封神,把闻聘封为“中岳崇圣大帝”而修建的一座过往门庭。

(辞海对岳字的解释为:岳者,高大之山也。在中国上古的神话中,高大的山有五座,分别坐落在九州的东西南北中,这就是五岳。先民们对自然山岳怀有敬畏之心,认为每个山岳都有属于自己的山神,要对山神进行祭拜。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崇圣门,感受中岳庙的祥和与美好吧。

(宋代铁人)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璀璨的中岳庙里,每一处建筑都曾经上演着令人惊叹的故事,古神库也不例外,这里有着造型奇特的宋代铁人,原来是放置火池祭器的地方。宋代整修中岳庙时,将旧有的神像埋在地下,并在上边建屋,以表敬意,所以叫“古神库”。

您看矗立在“古神库”四角的铁人,是北宋治平元年铸造的,他们被称为“镇库将军”。是我国现存铁人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造型也最佳的艺术珍品,被称为“中华第一铁人”。您知道吗?因为这四位将军在这里接受人间香火已有900多年,所以修得满身灵气,非常灵验。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们,不论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只要摸摸铁人的同样部位,再摸摸自己的就能消除痛苦。其实在北宋治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064年,这里铸造了八个铁人,其中古神库四角四个,对称的西边有一无字碑亭,那里的四角也有四个。但现在咱们能看到的只有东边这四个铁人了,您一定很好奇,西边的到哪里去了呢?别着急,马上小途就为您揭晓答案。

据说,北宋未年,金兵南侵,中原大好河山相继沦陷,人民群众遭受涂炭。在这国破家亡的危难关头,民族英雄岳飞高举抗金大旗,率领岳家军转战黄河,给入侵者以深重打击。岳飞大破金兵后入登封,以登封为大本营,奋勇抗敌。在将要离开登封继续前进时,岳飞携同几位著名将领到中岳庙朝拜岳神,还在将军门内的墙壁题词。岳飞的题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使这里安静的八位铁血将军也深受震撼,他们在一块议论:一旦亡国人民受难,我们岂不是做了亡国奴?身为九尺男儿,不如拿起刀枪奔赴疆场,杀敌立功。主意己定,八位铁将军在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乔装打扮,暗藏兵器,瞒过看大门的“翁仲”,披戴整齐,顺利地混入了岳军重镇一朱仙镇,后来岳家军连连取胜,吓坏了大奸贼秦桧,他假传圣旨,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京城并在风波亭害死了岳飞。但我们这八个铁将军英勇奋战,继续向前,当他们来到黄河岸边,渡口只有一条小木船,摆渡老人听说是过黄河抗金兵,迎请微、钦二帝还朝,非常高兴,就慷慨答应渡他们过去,但是船太小,只能坐下四个人,怎么办?只好分两批过河。待船到对岸,这四个人都快把船搞破沉水了,摆渡老人就说:平常我的船能载十来个人,今天,你们四个都载不动,你们怎么这样重呢?难道是铁人吗?所谓天机不可泄漏,这位老人一语道破了天机,就使渡过了河的四位铁人现了原形。而摆渡回来时,天色己亮,中岳庙派来寻找八个铁人的道士赶到,不容分说,将剩下的四个铁人用马车拉了回来,但四个铁人怎能乐意,他们就在马车上跺脚抗争,愤愤不平,把马车搞得东摇西摆,几乎难以行进,结果两匹拉车大马都被累死了。过了黄河的四个铁人据说后来被移到了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里边,在那里看守门户。您看这四个铁人,直到现在还握拳振臂怒目而视,一副壮志未酬的神态呢。

守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守护,就像这古神库的宋代铁人,历尽千百年也无怨无悔。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去瞧瞧这些抗金英雄——宋代铁人吧。

(化三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化三门,位于崇圣门的北边,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它是明朝所建的过往门庭,后来在民国年间改为歇山房,制式和峻极门相似,可惜的是经过1942年的改建后己失原貌。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体内养有谷气,人体内的三尸虫是靠谷气生存的,如果人们能断绝谷气,它们便不能生存,人体就能驱除三尸虫邪魔,长生不死。可是人生在世,又不可能不吃五谷杂粮,所以,这里建的化三门就解决了凡夫俗子既需五谷杂粮,又需化解体内三尸虫的困难,据说璞何人只要通过了化三门即可化解体内三尸虫。这在道教界叫做“辟谷”,这是道教用来吸引民众崇信的方法。

其实,化三门在这里还有另一种解说。根据《封神演义》的记述,老子在破通天教主的万仙阵时,因久战通天教主不下,最后从口中哈出的一道白气立即变化成了三清君,老子借助三清威力战胜了通天教主,破阵取得成功。后来教徒为纪念老子一气化三清,就在道教活动的地方建有“化三”标记的不同建筑。

化三门周围原来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石碑,石碑遭到破坏。唯一留下的一块,就是当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的白崇禧亲手写的“日星河岳”四个大字,但也遭到严重破环。

听了小途的介绍,您是不是也觉得道教传说十分神奇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过化三门,继续探访这道教的传奇吧。

(四岳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东西对称建在高台上的四个大殿叫四岳殿,四岳殿按顺时针方向从峻极门开始依次是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加上中岳恰好是五岳。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之前四岳殿里面供奉的分别是风雷雨电四尊塑像,表明中岳神面南行令,统领其他的四岳,达到风调雨顺,造福人类的目的。

在东岳殿南,有一座石碑在书法史上赫赫有名,那便是被尊为神品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刻于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这是嵩山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刻,更是全国道教的第一块石碑,被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碑高2.82米,由整石雕成,碑文传说是由嵩山著名道士寇谦之所写,字体结构严整,笔调朴实健捷,仿制汉碑制成的,是研究魏书书法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康有为把它列为北碑十家之首,称其“沉异奇古”。碑文叙述的是南北朝时期道教领袖、著名的嵩山道士寇谦之的生平。可惜的是,现在碑上大部分字迹已经剥落,仅存首尾数百字。

小途在这儿要为您介绍一下石碑上记载的寇谦之。寇谦之祖籍上谷昌平,他自称是奉老君之命改革五斗米道,太上老君亲授他天师之位,教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所以深得魏太武帝崇信,并被封为为“国师”。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由民间道教演变为官方道教。由于寇谦之的影响,魏太武帝是第一个下诏灭佛兴道的皇帝。

一方方碑刻,记载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曾经,也记载了最真实的中岳庙,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四岳殿,在观览精美建筑的同时,不要错过《中岳嵩高灵庙碑》这一神品哦。

(峻极门)

斑驳的建筑,在隐隐的诉说着中岳庙的沧桑。寂静开阔的峻极门,也在讲述属于它的传奇。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这座门庭叫做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像,故又名“将军门”。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崇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世祖顺治十年重建,现存制式是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建筑。

峻极门是通往中岳庙主殿——峻极殿中心院落的大门,左右两侧是东西掖门。您能看到峻极门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中间正门两边是守护门户的两个将军,一个姓朱,一个姓海,是封神榜上的两位将军,后来姜子牙和周武王登台封神,被姜太公分封为门神,在这里看守门户。他们执斧秉钺,气势威武,是镇守门户的忠诚卫士,他们外观黑白相间,阴阳有别,一个脸青,一个脸白,体现了道教阴阳学说的观点。您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够发现两个将军的身体下边各有一个小像,西边是个三条腿的蟾,东边是个小鬼,他们在荒郊野外吸收日月精华,修成精灵后,也想到中岳庙里接受人间香火,但是被两个将军识破真面目后,就被压在了下面。从力学角度主要是三点定一平面,起支撑作用。)

走进峻极门内,您能看到两侧有泥塑的神像各一尊,高约4.2米,东侧面向西的叫“都天纠察王灵官”,是道教奉祀的护法神,他姓王名董,北宋末年徽宗时期人,是当时宋徽宗皇帝最宠信的道士林灵素的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生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西侧面东的叫“正一玄坛赵灵官”,亦称“赵公元帅”,是道教所供奉的财神,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民间传说赵灵官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

建筑精美又富有气势的峻极门,还有威武的雕像坐落其间,游走其中,您能感受到道教的文化气息。

(五岳真形图碑)

亲爱的游客朋友,五岳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眼前的五岳真形图碑又是怎样的诠释呢? 这通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您看图碑上刻有象征五岳形象的符箓。上面的文字详细阐述了五岳所处的位置和特征,碑文记述:“五岳图乃西王母授予汉武帝藏之”。这是一个叫郭次甫的人携带二十年后才献给五岳山人的。

石碑上的刻图集中为人们呈现了五岳的方位和道教中关于五岳的众多理论与传说。按道教二十八星宿的说法,天上四方各有七颗星,每七颗星自然构成一种图形,配地上五岳方位,叫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间是道教称的无极土。您从五岳图的形状能看出,似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外观,但从五岳图细推巧又不全像。根据道教有关资料认为,最早的五方配的五种动物为东方身带鳞甲,能腾空飞走,吞云吐火的动物;西方身披厚毛,行走于森林之中,凶猛异常的动物;南方身上长满美丽的羽毛,常在空中飞翔的动物;北方身体细长,不见足爪却能快速行走在陆地和水中的动物;中央浑身既没皮又没毛的动物。

对这种图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也有人认为,它与道教的其它浮图,如无极图、太极图等一样是道教中使用的一种灵图,它是道士进山修炼时随身携带的护身符。您再仔细看碑上文字:“凡修道之人,隐居山谷,佩带此图,则山中狼虫虎豹,妖魔鬼怪,一切毒物不能近身,如果出入作客,过江渡海,或夜间行走,随身携带此图,一切邪魔尽皆隐迹,所居之处,以香花供养,虔心扶持,必降保佑,万事一帆风顺”。道教有种说法叫“青龙、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阴阳”,所以道士只要带上这样的图就可镇妖除邪,指引方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道教的文化就这样得到了传承,经久不衰。而这象征着道教道义的五岳真形图碑就矗立在这里,静静等候每一位道家传人前来观阅,传承道教思想与文化。

(迎神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道教兴起于东汉时代,历史渊源流长,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又是道教的全真教道场。而您现在来到的迎神门,与北京故宫的承光门相仿,位于峻极门之北十四米处,因坊后便是中岳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岳大殿,所以称迎神门。您能看到牌坊上有“崇高峻极”四个大字,传说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坊名出自《诗经•大雅》“嵩高唯岳,峻极于天”。这座牌坊是四柱三楼式建筑,黄瓦盖顶,是清代建筑精品。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的斗拱,当年营建时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

这里是传承五千年中华道统的洞天福地,这里没有现代教育的喧嚣,您来到这里,会感受到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四时修炼的洗礼,接下来,让我们穿越迎神门,体会“道”的优美存在吧。

这里是传承五千年中华道统的洞天福地,这里没有现代教育的喧嚣,您来到这里,会感受到晨钟暮鼓、早晚功课、四时修炼的洗礼,接下来,让我们穿越迎神门,体会“道”的优美存在吧。

(峻极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这巍巍嵩山上,最难掩盖的就是峻极殿的光辉,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峻极殿,又叫中岳大殿,是人们祭祀中岳山神的主要场所。峻极殿面积近千平方,是中原最大的一座单体木结构殿宇。在明末时期曾被火烧毁,清朝得以重建。

您能看出这里是仿照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修建的,相当于中岳神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内光滑的石砌地面和石刻透花柱础及殿前月台乃是宋代的原物。殿前宽大月台镶嵌有清乾隆年间雕刻的垂带式御路,图案精美,刀法浑圆,堪称清代石刻精品。在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中岳神坐像,称为“中天崇圣大帝”。据《封神榜》记载,中岳神是周武王手下名叫闻聘的一员大将,后来,武王登基和姜太公一块登台封神,闻聘就被封为“中岳崇圣大帝”,他本应是武将风度,但是现在是帝王塑像,这是因为武则天在公元696年改变历代帝王封东不封中的习惯,以居中原而号令四方为理,带领群臣登嵩山,加封中岳神为“天中皇帝”。

在这神龛内还供有3.6米高的中岳天中王坐像,您看他身穿金袍,神威慈祥,左右为老少侍臣,完全是宫廷的布局。外边是两个镇殿将军,西为方相,东为方弼,他们兄弟两人原是殷纣王金殿的镇殿将军,因纣王无道,杀子诛妻,在午门外要杀他的两个儿子时,就是方弼、方相将其子救走,反出了朝歌,加入到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行列,战死后,才被姜太公分封到中岳庙站殿镇威。

大殿东侧木架上悬挂着明万历六年铸造的重达1000斤的大铁钟,西侧木架上悬架1985年制作的、口径为1.3米的牛皮大鼓。中间的祭案上,放置清雍正二年铸造的铜鼎一件,和乾隆皇帝赠送给中岳庙的10余件铜制蜡台、祭器等文物。天花板正上方有盘龙藻井,雕工精巧,其龙仰首下垂,龙须卷扬,玲珑可爱,巧夺天工。藻井艺术是我国很古老的木刻艺术,传说整个藻井是用一块巨大的柏树根雕刻而成,出自木匠祖师鲁班之手。殿的后门内有一块“坎”字碑,在八卦中代表水,据说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边一个山头叫火焰山,立此碑是以水镇火的意思。走出殿外,东西廊房映入眼里,东西廊房计72间,原塑72个阎王和72组小鬼,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供的是十殿阎君以及七十二司大型雕塑。)

参观了宏伟辉煌的中岳大殿,您是否也被殿内的建筑所震撼呢?走出殿外,抬头便是一望无际的天空,您的心中也多了几分坦然吧。

(寝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寝殿,位于峻极殿之后,是天中王及天灵妃的寝宫。看过了恢弘大气的峻极殿,古朴幽静的寝殿里会给您带来不同的感觉吗?寝殿是中岳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前朝后寝之制”,这里是中岳神休息的地方,您能看到殿宇建制七间,是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壮丽雄伟,仅次于大殿。明宪宗成化十六年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重修。

走进寝殿,正面是中岳神和配偶的座像。咱们都知道,一般庙院没有夫妻神像,这是武则天想借此提高妇女的地位,就凭空造了一个天灵妃,封为“天中皇后”。两边内庭是睡像,称为“睡爷爷,坐奶奶”,体现了我国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东西两边是值殿的四个太监,也是按宫庭后宫配置的。天花板上还有精巧的龙凤图,外间腾龙,里间翔凤,大方的设计,精巧的绘制,堪称佳品。据说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多在此乞子还愿,极为灵验。

其实,寝殿前月台上两侧,原植有“日”形柏和“月”形柏各一株,意喻中岳大帝神通广大,与日月同辉。传说二柏木质能散发出香醇气味。“日”形柏死后,人们专门修建了日柏亭,后来又刻立日形和月形石刻各一座,以作标志。

在树木花草的掩映下,寂静壮丽的寝殿显得光彩异常,十分吸引人,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寝殿,去看看休息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御书楼)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这古色古香的中岳庙中,由一幢建筑以不同的姿态屹立在这里,它就是您眼前的御书楼。出了寝殿拾[shè]级而上便到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历代贮放道教经典符箓的地方,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

御书楼里供奉着道教至尊的天神玉皇大帝,左右配金童玉女。您仔细看看这座建筑,发现御书楼有什么不同了吗?没错,在御书楼上面一层是仿西洋奥地利风格,因为它在民国年间曾经进行了重修,所以今天在咱们看来有些不古不今,不中不洋,但这却是中国古建筑与西洋建筑结合的作品。

作为历代存放道经的御书楼,却又有着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精品,如此特别又具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是您不容错过的,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御书楼,近距离观赏它的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最新的河南景点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河南的著名景点八里沟景区,八里沟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北50公里处,总面积28平公里,属典型的南太行风光,是国家级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猕猴保护区、河南省著名风景区、河南省十佳景区。她荟萃了太行山水精华,集奇、险、俊、秀、幽于一谷,号称“太行之魂、中华风骨”,被园林专家誉为“亚洲一绝”。八里沟风景区与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两省交界,距新乡市50公里,辉县市27公里。距离郑州仅120公里,距洛阳仅160公里,距开封仅130公里,距少林寺仅140公里。

八里沟山势独特,三级绝壁逐层下降,重峦叠嶂连绵,嶙峋怪石相望,既有泰山之雄浑,黄山之秀丽,又有嵩山之挺拔,华山之险峻,巍峨壮观,傲然屹立。景区内四季水流不断,三溪九湾,飞瀑鸣涧,瀑潭连天,水质甘洌,水色清澈,游人赞为“中原九寨,北方水世界”。八里沟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年平均气温公12℃,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超过5000个,有“天然氧吧”之誉,为得天独厚的消夏避暑胜地。八里沟风景区以潭、瀑、溪、湾清幽,峰、龛、岩、洞奇特称绝,景区众多。石人迎宾、老子讲道、玉皇宫、石花岩、一线天、黑龙潭、静心潭、红石河、将军峰等150余处主要景区步移景异,各有所奇。八里沟大瀑布落差158米,瀑口宽20余米,咆哮奔腾,声闻数里,雾雨弥漫,上有七色彩虹飞跨,下有水帘溶洞横穿,钟乳倒挂,钟笋林立,水雾蒙蒙,珠沫四溅,奇瑰迷人,号称“亚洲第一瀑”。红石河河床丹红,流水清碧,红绿相映,色彩斑斓,明丽如画,因河南在海拔1100米之上,被誉为“太行天河”。玉皇峰海拔1699米,登临其顶,俯瞰千峰竞翠,远眺黄河逶迤,千里奔流入海,更是巍然奇观。到红石景区可以选择北路或者南路,北路经“一线天”或“一步登天”观光电梯,南路经八里沟栈道(绝壁天梯)。悬崖峭壁上的之字形铁梯就是栈道。有的朋友看到以后,会倒吸一口凉气,望而生畏,其实非常安全。八里沟栈道位于大瀑布左侧200米处,全长180米,垂直高度130米,有台阶650个。栈道为全钢材结构,建成于2000年9月,两侧均有护栏,等于全封闭,所以快速安全。

“一步登天”观光电梯在北路“一线天”附近,高168米,之所以命名为“一步登天”,是指游客轻松一步跨入电梯,90秒钟就可以直接登顶,中老年游客和身体欠佳的都市一族登上三重绝壁,欣赏红石河美景,不再有恐惧攀爬登山之险劳,就近还可欣赏“石花岩”“刘秀泉”等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南的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20年),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称十方净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

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其中的《帝后礼佛图》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石刻图雕(另一处位于龙门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石窟寺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点,代之以面貌方圆,神态安详,多呈静态造像风格。因此,这里的雕刻既保留着北魏浓重的艺术特点,又孕育着北齐、隋代的雕刻艺术萌芽,形成由北朝向唐朝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南的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20_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

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南湾湖源远流长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的独特风格,山、水、林、岛的完美和谐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区。是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东有贤隐寺,西有蜈蚣岭,南有龙潭瀑布,北有渡口码头。贤隐寺北侧有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梁武帝肖衍行宫旧址——梁王垒。时贤岭上还有信阳抗日时期战斗遗址,建有抗日战争信阳战场旧址纪念碑,是一块散发持久魅力的红色土地。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为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20__年被评为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第五名。

湖上游有黑龙潭、白龙潭。南湾湖内众多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清碧的湖中,鸟岛处处见鸟影,每年有十万只侯鸟在此繁衍栖息。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战斗过的四望山;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湖面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登上巨龙般的堤坝,放眼望去,眼前烟波浩淼,绿宝石般的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水天相连。湖的上游,便是荣获国家金奖的“信阳毛尖”的产地“五云”诸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河南著名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157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期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以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艺术风采,早已被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老馆原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占地2700平方米。现在我们通过这座仿汉门阙,进入庭院,面前这座雄伟的仿汉建筑,坐西向东,南北宽118米,中间高21米,占地80亩,馆藏汉画像石刻近3000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开放的是一楼综合馆的基本陈列部分,其中国家一级品119件,是现今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石刻艺术陈列馆。

好,我们现在就步入画卷中,一览千古情。大家看,大厅里这二尊珍贵的大型石兽“天禄”、“辟邪”,已经饱经了20__多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汉代大型圆雕艺术天之意。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家知道,南阳盆地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冶铁技术就已相当闻名,西汉时南阳冶铁、水利、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盐铁论》称“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已成为全国显赫的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将领)又多出自南阳一带,据不完全统计,两汉时仅分封在南阳的侯王就有47人。这些皇亲贵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时极尽其欲,死更厚葬,竞相营造冥宅大墓。这样,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

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我们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刻绘有“羽人”、“飞廉”。羽人是为道学仙之人,身生几寸长的毛羽,能从地上自升到楼台之上,作飞天状。飞廉是一种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绘飞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飞廉,头似龙而非龙,身似鹿而非鹿,身生两翼后拖蛇尾,两只飞廉,一前一后追逐奔跑,神态生动自然。大家看这幅“神人骑虎射怪兽”图,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对,这叫阴线刻,在汉画像石中是不多见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属于剔地并施有横竖纹衬地的浅浮雕,用粗劲的阴线表达画像的细部。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度,画像中的各种形象给人以古拙粗放,苍劲豪迈的感觉。早期的汉画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的雕刻方法,但这种画像石出土数量不多,因而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