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教案(精彩20篇)

数学专业考试很大一部分是大学数学内容,所以难度较大。统考以来,考点变化不大,主观题主要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课程标准、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这几大模块,下面就这几大模块的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教案技巧进行系统分析。

浏览

7830

范文

753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次修改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会唱歌的木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等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最后一段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百鸟朝凤》音乐带或dvd、录音机。

学生:采摘自己喜欢的不同种类的树叶若干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题目、质疑齐读课文题目。

教师: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归纳学生的问题。(木叶真的会唱歌吗?木叶为什么会唱歌?唱什么歌?等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自由拼读。

3抽生把自己认为不易读准的字介绍给大家。

4出示生字卡片,抢读、开火车读、抽读、正音。

5生字扩词练习。

6各学习小组讨论识记生字字形。

7全班交流个别生字的识字方法。区别:滴——摘。

8全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9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先观察田字格内的字,提出自己认为不好写的字,找出关键笔画,看看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10重点指导“飘”、“异”、“愉”的笔顺、结构。

11练习书写。

三、细读课文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木叶为什么会唱歌呢?

2学习第9、10段。

(1)教师:课文中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

指导读好问话。

(2)出示句子:“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学生自由读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是什么意思,树叶里都藏着哪些歌。

(4)练习朗读。

(5)抽读、评价。

他或她读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3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听了阿姐的话,“我”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自由读。

(2)“奇异”是什么意思?(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3)出示句子,理解: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

为什么说“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歌唱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乐的语气。)

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段写的是木叶唱的歌。

4学习第3~8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2)自由读,同桌对读。

例:(一生)木叶向黄鹂问好……(另一生)滴沥!滴沥!

(3)这三个句子中有四个省略号,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4)姐姐还和哪些小鸟对了话?怎么对话的?

(5)指导朗读:

①抽生说说该怎样读这三句话。

②指名读。

③评一评。

④比赛读。

⑤齐读。

(6)请学生自由选择“问好”、“交谈”、“祝福”中的一词说一句话。

(7)交流、评价。

(8)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引读第8自然段。

请学生思考: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山林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①交流讨论。

②“悠扬”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大家都静静地听?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第1、2自然段。

(1)抽读,正音。

(2)讨论:“走进了大山的怀抱”是什么意思?

(3)我们来到“大山的怀抱”中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出示课件:课文第2自然段的情景。)

(4)理解“闯山”的意思。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置情境,拓展想象

提问:如果你来到大山,会对小鸟说什么?

五、积累知识

请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整百的数的计算。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计数器

一、谈话导入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想和大家一起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说说图中的数字及意义。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解决“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的问题。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300+400=

(2)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小组讨论)

(3)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把两个数拨在一起。3个百加

4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

(4)说说算式的意义。

4、解决“鲤鱼比鲢鱼少多少尾”的问题。

(1)学生看图读题,独立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说说算式的意义。

5、解决“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的问题。

(1)学生读题列算式。1200-800=

(2)你打算怎么计算?(学生讨论解决,可以借助计数器。)

(3)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4)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二年级,全文共 3753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又新接手了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我深感自己的任务艰巨,加上个人的原因,我有点力不从心。与以往相比每个班学生数较少,两个班共77人。从整体来看,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不太扎实,特别是部分学生成绩优秀, 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措施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七、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鼓励学生质疑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八、学困生帮扶措施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

3、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4、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5、注重方法,加倍关爱,使师生间保持默契的情感交流;扬长避短,挖掘、表扬和鼓励其闪光点,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严格要求。

九、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期末考试已结束,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一、对学生的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总体水平比较整齐,约有半数学生基础较好,少数学生成绩很差,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不行,读题速度慢,书写慢;有的同学书写不认真,作业脏乱者有之。

二、具体工作

(一)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初,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适度使用学具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花片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该生活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小红做了23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8朵,还剩下多少朵?这道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果要二年级的学生做出来,有的同学们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有一些同学连题意都不明白。这时,如果我们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具体地给出这道题的实际意思,再根据结果和减法的意义,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这样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因为本来他们就知道结果,只不过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罢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游戏、小组讨论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我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通过实践,学生从中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找窍门,体会手脑并用的益处。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郁,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学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事物,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知识后,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通过观察、计量、比较,从而收集到有意的信息和知识。如统计班内同学喜欢的小动物名字,学生在收集、比较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印象。

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整体完成不错,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95.7%,但是没有100分满分出现,非常遗憾,这也反映出学生的马虎、粗心大意非常严重,这也是下学期我要重点纠正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猜两张卡片上的人物这个情境引入,再引导学生过渡到猜三本书。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两个问题:猜小狗的名字和猜图形。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择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够,在猜书本环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了后没有充分地用言语来表述自己的推理过程,导致时间把握不准确。在推理过程的三种记录法进行解读时没有把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共同点解读充分。巩固练习环节的几个练习层次性不强,没有提升练习,所以学生思考起来也比较快,还没有到下课时间我就做了全课总结,让我感到很尴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习复习,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1586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表内乘法(一);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四、表内乘法(二);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六、方向与位置;

七、表内除法;

八、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的学习有现实的意义。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是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合作探索”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27人,优生占30%,中等生占50%,差生占2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能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积极性。他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尽管如此,也有个别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较差,说话随便,学习成绩较差。

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源,记住1到9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录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1725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教高二两个班的数学。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高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合作互助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优秀的学生思维活跃,说话积极;中专生在班里几乎“默默无闻”;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合适,掌握每一个基础知识的速度总是慢很多。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

(a)教学内容

这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的加减运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1),表内乘法(2),了解厘米米的长度单位,初步了解角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一对二的条形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必须掌握100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估计方法,实现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所有的乘法公式,熟练计算两个位数的乘法。

3.对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有初步了解,对线段有初步了解,会测出整个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就会用一个三角形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学会画线段,角度,直角。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维

1、能运用生活经验,解释相关数学信息,学会用具体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理解统计学的含义,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对条形图(一格代表两个单位)和统计表有初步了解,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关于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结果。

情绪和态度

t-align: left;">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五年级,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 “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2、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

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

(2)创造、交流

同学们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创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

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需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使用的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后打上括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做——数对。

书:(2,3)

(4)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3、游戏中概括提升

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学得特别快,下面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1)师出生对

我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来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对

如果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排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生:……

师:也不错!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1)(2,1)(3,1)(4,1)(5,1)(6,1)

师:发现什么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

师:也就是说,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他们就都在同一行。

(3)师再出

不过,老师还有个本领:只说一个数对,就可能让一排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要不咱试试?

示(4,某)可能是哪些同学?

师:你的数对是?奇怪,我上面写(4,1)了吗?那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第一个数是4,表示第4列,第二个数是求知数,所以第4列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能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如果某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谁?其他同学坐下去,看来,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数行不行?还得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两个数)

师:(某某)又可能是哪些同学?(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

师:全班同学都有可能吗?某、某表示两个相同的数,你的数对是(?,?),符合吗?不符合的同学请坐下。当某=1、2、3、4、5时,看来(某某)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学?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数、行数相同同学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设计,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

抓住人物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

表达你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全文共 3270 字

+ 加入清单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ppt词卡头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 、情景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 、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5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5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在这节课中,我还充分利用即时评价,关注第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学的开心,学的轻松。如果在学生列举“生活中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多花一点时间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设计,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3、初步感受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初步体验泉水的欢快、急切的心情。

4、《语文主题学习丛书》2,31、32页。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说说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题,齐读。

3、出示生词,齐读、指名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介绍泉水。课件出示,水塔和天然水塔。

二、自读圈画,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回答问题

(1)、你知道泉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它要到哪里去?

(2)、泉水流到了哪里?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3、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相机出示课件,边读边理解。

4、课件出示边读边思考

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

6、出示句子

(1)、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3)、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

(4)、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

齐读、指名读

三、品词析句,积累运用。

1、出示泉水说了什么的句子,课件出示。

泉水对山里的姐姐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对杜鹃花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对果树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对画眉鸟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⑴出示泉水的话,发现句子使用叠词的特点。

⑵删掉叠词,对比出示。

⑶体会叠词对表现泉水的特点及奉献精神的作用。

⑷读好泉水的话

2.辨析词语

出示课文原句,引导学生填空,辨析“流进、流到、流过、穿过”的细微差别。

泉水()山腰的水池……

泉水()山间的平地……

泉水()山坡的果园里……

泉水()静静的山谷……

3.想象写话

泉水还会流到哪里?还会说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四。拓展阅读

阅读《蜂》《老树的故事》

⑴大声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蜂和老树的奉献精神?(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⑵交流以上语句,并指导读好重点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500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全文共 3669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的学习方式,以期待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xx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优质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设计,全文共 4365 字

+ 加入清单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誉他人。即使他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誉,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有的则爱挑他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身最行。因此,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获得他人的称誉,得先学会称誉他人。

针对同学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他人的称誉,得先学会称誉他人,还可启发同学大胆想象。让同学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身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1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誉带来的快乐。

3 情感目标:教育同学要学着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

教师准备:小刺猬、小獾头饰和教学用图

同学准备:1 制作“温馨卡”;

2 找一找你的小伙伴身上的优点,想一想怎样夸夸他(她)

1 课前激情:早听说咱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可爱,你们的大眼睛最善于发现问题,机智的“小脑袋”里藏了好多好多神奇的智慧和知识,口才特棒,课堂总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示,是吗?俺可真佩服你们啊!瞧,今天老师准备了这么多丰厚的礼物,要送给上课集中听讲的“灵耳朵”,积极考虑问题、大胆发言的“金嗓子”,对自身有信心吗?

2 激情褒扬:瞧!(你坐得真好,像个小战士似的!)(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你们的精神丰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老师称誉你们!)

师:听到老师的称誉,你现在的心情怎样?(生说)相机板书:称誉。

师:“称”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请你读准字音。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称誉就是?

生:夸奖,褒扬。

师:俺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在家里和学校里得到的称誉一定少不了。谁愿意来说说谁曾经称誉过你?是怎么说的?当时你的心情如何?(生说)

师:你在家里表示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誉!你有那么多优点,是该好好称誉一番啊!)

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得到过那么多的称誉,了不起!

3 导入:

师:今天俺们继续学习这篇以“称誉”为题目的文章,看了题目,你的“小脑袋”里迸出哪些问题?

生:谁称誉了谁?是怎么称誉的?

生:为什么要称誉?

生:称誉后会怎么样呢?

师:真好,你们已经会动脑筋开始考虑问题了!答案就在课文的小故事里,赶快去看看吧。请打开书85页。

1 读书要求

师:你们读书时想给自身提什么样的要求啊?

生:俺要把字音读准。

生:俺想把书读得通顺、流利。

生:俺准备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看来你们都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了。请你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同学自读。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小黑板,检查自同学字情况。

师:看,“俺会读”,生字婴幼儿就藏在里面,谁来读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真替你们高兴,自学就把生字婴幼儿领回家了!(出示刺猬和小獾图)俺们对于小刺猬比较熟悉:浑身长满了小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而小獾呢,俺们不太了解它,看,老师也为你们请来了小獾:两只又小又尖的耳朵,强壮的身体,弯弯的尾巴就像一把镰刀。喜欢他俩吗?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他俩的欢迎?

生:欢迎你们来和俺们一起学习!

师:你真热情!下面请选择自身喜欢的一个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给同伴听,觉得他读得好的,就给他一句称誉的话或一个称誉的手势。

生互读称誉。

师:请称誉了同伴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称誉他的朗读的?得到称誉的小朋友说说,你此刻的心情。

4读文。

师:句子读得好,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棒!课文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小朋友分段展示自身的朗读水平。谁喜欢读一读?(指名)

师:老师请其他小朋友当好“小裁判”,边听边想读得好的小朋友,你怎么称誉称誉他。

同学“小裁判”发言,评选出“朗读大明星”,奖励小礼品。

师:谁的“灵耳朵”听得最清楚:课文中谁称誉谁?是怎么称誉的?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贯彻全文的主问题,整节课的教学都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把这个问题理解得透彻了,深刻了,就理解了整篇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生:小刺猬称誉了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教师相机贴第一句称誉的话)

生:小獾称誉了小刺猬,说:“你的苹果香极了,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教师相机贴第二句称誉的话)

生:小刺猬和小獾在互相称誉。

师: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啊!你们都是“灵耳朵”。(奖励小贴画)。

师:谁能再来读读称誉的话?指名两生读。

师:俺注意到了,他们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誉的语气,真好!你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谁想再来试试?

生读。

师:读得真棒!俺们似乎都闻到苹果的香味了!

师:想不想当面称誉一下小刺猬、小獾呢?请你上台来当面称誉他们俩。

生上台当小刺猬和小獾,分别称誉一下。

师:你们俩都是很真诚的称誉对方,是发自内心的称誉!

(设计理念:读,特别是朗读,是语文教学最保守、最基本、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方法。以读带悟,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增强语感,体会真诚的称誉能带给人自信。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加上动作读,对着屏幕读,既防止枯燥,又加深了对句意的理解,还提高了朗读能力。同时,教师注意处处、时时称誉同学的感悟理解,点滴进步。)

1 学习第一句称誉

师:刚才你们读得那么投入,老师也禁不住想加入到你们当中来了,欢迎俺为小朋友读读俺喜欢的局部吗?

生:欢迎。

师:俺有个小要求,请你们边看图边听老师读课文,小耳朵听好了:小刺猬为什么称誉小獾?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

师朗读课文的1——7段。

师:谁听清楚了: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

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生:俺从图上看出小獾做得板凳外表有很多的小刺,很不光滑。

生:板凳的样子不太美观,不规则。

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粗糙的?

生:树干,老人的手背。

师:看到自身粗糙的板凳,小獾会怎么想呢?

生:小獾会想:俺还是别做了,免得让他人笑话。

生:小獾会灰心、泄气,不想再做了。

生:小獾会觉得太没意思了,不干了。

师:你们有过泄气的时候吗?

生:学骑车时总摔倒就有点泄气了,妈妈鼓励俺:“你是个勇敢的小朋友,你能行!”于是,俺学会了骑车。

师:是的,当自身做一件事遇到困难,做得并不理想时,多希望能得到他人鼓励的称誉啊!想泄气的小獾何尝不需要他人此时的鼓励啊!就在这时,小刺猬来了,及时的称誉了他。俺们看看,小刺猬称誉前做了什么?

生: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生:小刺猬很细心。

生:小刺猬很认真的看了看,才会发现小獾认真的态度。

师:是的,正是小刺猬的细心,才看出了小獾做板凳时的认真和用心,他做事认真的态度的确值得称誉。假如你是小刺猬,你会怎么称誉小獾呢?

同学走到小獾面前称誉。

师:小獾听到你们真诚的称誉,感动极了,高兴极了。谢谢小朋友!

师:除了感动,小獾还会怎么做,怎么说?

生:小獾还会做得更认真,会把小板凳做得更好。

生:小獾还会感谢刺猬。

生:小獾还会把他做的小板凳送给小刺猬。

生:小獾还会说:“在俺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誉了俺,使俺有了自信。”

师:出示句子“在俺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誉了俺,使俺有了自信。瞧,俺已经会做椅子了。”同学齐读。

师:读了这句,你想说什么?

生:小刺猬的称誉对小獾有巨大的协助作用,让小獾有了自信。

生:称誉能发生神奇的力量,使小獾不再泄气,反而充溢了自信。

生:小獾非常感谢小刺猬。

师:小刺猬的称誉给了小獾鼓励,增强了小獾的自信。(板书:增强自信)愿意当小獾的站起来,充溢自信地读读这句话。(奖励贴画)

2 学习第二句称誉

师:小刺猬的称誉给了小獾鼓励,增强了小獾的自信。自身读读8——10段,想想:小獾为什么要称誉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好?

生边读边想。

师:为什么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甜、最好?

生:因为那是小刺猬辛勤劳动的果实,所以最香、最好。

师:是啊,只有自身动手劳动,得来的果实才是最香、最好的。

师:假如你是小獾,你还会怎么称誉小刺猬?

生:你真爱劳动,俺要向你学习。

生:谢谢你的苹果,俺会永远记着这甜甜的香味。

(点评:让同学说说你还会怎么称誉小獾,能发散同学的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刺猬称誉小獾,能使小獾充溢自信;那么,小獾称誉小刺猬,能使小刺猬怎样呢?

生:能使小刺猬忘记疲劳。

师: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誉消除了俺一天的疲劳。”让俺们一齐读读小刺猬的话吧。

师:称誉能使小獾充溢自信,使小刺猬消除疲劳。(板书:消除疲劳)你想想:称誉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设计理念:说说称誉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小结,又深化了主题,挖掘了课文潜在的内涵。)

生:能使人学习更进步。

生:能使人心情舒畅。

生:能给人力量、勇气和信心。

师:称誉能带给俺们勇气和自信,称誉能带给俺们进步,称誉能带给俺们胜利和喜悦。齐读。

四、课外延伸

师:假如一开始,小刺猬不是称誉小獾,而是讪笑、讽刺小獾,会怎么样呢?

生:小獾会感到没信心了,那就学不会做小板凳了。

生:也许小獾会骂小刺猬,那他们就变成敌人了!

(设计理念:从反面来说一说,同正面称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同学理解了称誉的重要作用。这叫反衬。)

师:因此,俺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真诚地称誉他人。

师: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太动人了,让俺们来演一演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先请你和同伴合作演一演。

师:谁上来扮演给大家看一下呢?

指名两个同学上台扮演。配上音乐。

师:看了他们的扮演,你觉得怎么样?

生:他们扮演得生动极了,是小小扮演家,有出色的扮演才干。

师:老师要奖励他们一个大“笑脸”。

(设计理念:课本剧的扮演,既生动、形象,激发同学的兴趣,又能把课文内容连贯起来作一个小结,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同学的扮演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师:俺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优点或进步,让俺们也来赞一赞吧。

生说。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身准备的“温馨卡”,让俺们把这些称誉写在卡片上送给小伙伴,好吗?

(设计理念:当面称誉同学,能让同学真切体会到那称誉的神奇作用,能激发他们坚持优点,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将课文的内容活学活用。)

生写,互送“温馨卡”

师:让俺们在生活中,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发现他人值得肯定的地方,把称誉送给他们,把快乐的心情带给身边更多的人吧!

这节课充沛体现了新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架起了文本与同学间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强了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同学在读中品词品句,深深体会,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了同学敢读、敢想、敢说的学习精神。促进了情感的交流,人性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二年级,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没有逻辑)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3、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正数和负数概念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 p3第1,2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年级上册的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数学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