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的方法精品20篇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器乐教学的方法,欢迎阅读。
浏览
1446范文
1000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打出收上来的图样)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得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得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满意于大家的解说。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7、当堂作文,当堂交流。介绍自已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意图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节课教学资料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资料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并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贴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一、活力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我谈谈对庐山都明白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此刻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教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齐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经过百范文,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能够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此刻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能够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明白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一样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明白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当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一样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此刻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能够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能够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教师那里还有几首描述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缘”字。
2、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资料、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景,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能够参考的操作模式:
一、解诗题(结合注释)
二、知作者(包括必须程度的写诗背景);
三、理诗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来理解这首诗歌);
四、明诗理(结合说实际和上学期课文《画杨桃》理解,感悟道理: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
篇2: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奇妙的博物馆幼儿园教学设计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类别,学会自己穿鞋子。
2、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难点: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学会穿鞋
ppt、图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一)我会识鞋子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来当老师的模特,有谁愿意的?
我请坐得最好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其他的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东西?
幼:衣服、裤子、鞋子……师:那你们说说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啊?哦,有×颜色的衣服,×颜色的裤子,还有×颜色的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点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图片)师:你们看看,这是谁的鞋子啊?(分别出示高跟鞋、皮鞋、凉鞋、雨鞋、拖鞋、运动鞋等)幼: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宝宝的雨鞋........
请幼儿说出这些鞋子的特点(大小、颜色、什么时候穿等)师:哇,小朋友们认识这么多鞋子!那你们会自己穿鞋吗?
(二)儿歌真快乐
师:老师经常发现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还有小朋友鞋跟没有提上来,这样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穿鞋子的办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着让幼儿认识鞋子的结构(鞋面、鞋底、鞋头、鞋跟)2、教会儿歌"两个好朋友,紧紧挨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复练习儿歌并举反例子,让小朋友判断。
3. 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赛谁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儿歌4..师:大家看这双鞋子,它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鞋。
(三)找找好朋友师:刚刚鞋子说,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
1.请小朋友回座位2.将印有不同鞋子的图片发放给小朋友,让他们连对找好朋友。
3.并且将一双鞋子涂成一种颜色。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帮鞋子找到他们的好朋友了,并且还学会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会儿午觉起来,老师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对不对,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篇3:教师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对于这特殊时期的特殊体验,有不足有收获,以下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反思。
一、教师心态的调整
线上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准备的不仅指上课设备的齐全、网络的保障、操作的熟悉、上课内容的规划,更指从内心对网课的接纳,班主任尤其需要站在班级的角度做足准备。作为班主任,我们既要上传下达,也要统筹安排自己的班级大小事务。因此,我们更需要明确学校课程安排、班级事务安排等。总而言之,教师要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只有自己提前适应这样的模式,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管理班级。
二、在线教学
在实际的线上教学中,学生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一块块冰冷的屏幕,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来说,里面传出的是“可有可无”的声音。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一个良好的坐姿和学习环境来进行线上听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此问题,我在课堂上多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来提醒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注意听课。
另外,线上教学时长制约了课堂呈现方式与内容的设置。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一课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两课时,甚至三课时,直到大部分学生弄明白,达到教学的目标。但在线上教学时,学生面对冰冷的电子屏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有疲劳感,降低学习的效,而且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近视几率。所以线上直播教学一节课最高不超过四十分钟,虽然这是对学生的保护,但又成了教师授课的制约。
因此这不得不逼迫授课教师在课堂呈现方式与内容上做取舍。如何尽可能的在四十分钟内讲更多的内容,那就只能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师生互动就更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实际线上教学中先将课文中关键知识点的问题罗列出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预习作业里完成这些问题。然后在线上授课时,除了非必要回答的问题皆通过插入学生预习作业的回答来串讲课文知识点,以达到既让学生思考了课文内容,也做到了时间上的节约。
虽然线上教学是目前疫情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依旧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但线上教学依旧有其优势。我相信只要做到扬长避短,让线上与线下相辅相成,依然可以为教育教学继续添砖加瓦。最后,希望这场无声的战疫能够赶紧结束,我们相约校园见!
篇4:教研组长工作职责简短
一、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指导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制订工作计划和撰写总结,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定期交流推广。
三、指导本组教师钻研教材,抓好备课、教案编写、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环节,不定期对本组教师听课调研,定期对组内各备课组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进行管理。
四、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对“教法、学法、考法”的研究,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市教研大组的教研活动。
五、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发动教师确定教科研课题,撰写教科研论文,并进行指导,及时总结交流教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和教学经验。
六、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做好本组新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七、组织好本组试卷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工作,把好命题质量关。
八、参与与本学科相结合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如讲座、竞赛、校本课程等)的组织工作。配合教务处、教科研室承担有关市教研大组任务和学校安排的对外事务。
九、准时参加每次教研组长会议,及时填写《教研组工作手册》,配合教科研室进行各项教学检查。
十、做好本组材料收集、整理、汇总等工作。
篇5: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万能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写作编辑。
2、诗歌赏析。
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欣赏活动,内容是每组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首古诗词,并且用解释和赏析,每节课由一名同学演示并欣赏这首古诗词,以作为积累和储备。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之后每个同学写一篇“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一、课外活动阶段
第一周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有关内容:网址:htt
b、诗词编辑: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c、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朝代:古诗和现代诗d。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1、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2、把学生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把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甚至校外杂志以肯定其成绩,报请学校进行专门展览。
篇6:毕业班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六年级毕业班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刻,其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这个阶段学生的成绩优劣与否,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一个学校、教师来说,毕业班学生的成绩也是衡量其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鉴于此,抓好毕业班教学管理的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成立我校毕业班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
组长:刘忠诚
副组长:邓良书、王远荣
成员:付思涛、陈加科、舒月
通过去年五年级期末统考和第一学期检测的成绩来看,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有一定的偏科现象,语、数、英、科成绩不平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本学期毕业班工作会议上,要求老师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有效学习等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语、数、英、科全面提高,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开好“三会”。要召开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座谈会以及毕业班家长座谈会。让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配合、家校合作,共同完成毕业班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结合实际,优化教学。要求各科任教师结合班级教学及管理的实际,从学习、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分析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促质量的提高。加大对毕业班教学资料的投入,尽力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班教师搜集和提供相关的复习资料,及时通报各班各学科在教学和复习中的经验和好的方法,要求毕业班老师之间加强合作,凝聚力量,变个人优势为团体优势,同学科之间多交流探讨。
4、坚持不懈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班级、各课任教师都制定了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补差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爱为本,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意识,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做法:
①抓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②抓优生。加大训练,引导他们自学,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③抓中间生。一类是临界及格,另一类是临界优生,针对这两类学生学校要求课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对他们要因材施教,做到四优先:即课堂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课外优先辅导,家庭优先访问;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努力使部分中间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
5、狠抓课堂教学,强化复习意识。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放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1)要求教师努力改变过去理解和对待复习的做法,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既注意增强学生的“底气”,又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气”,充分发挥复习的集体功能,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实”,如语文科,对字词句篇,标点等各种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清楚,在复习训练中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其次,复习的过程要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过场。再次,要讲求实效。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有所获。要求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这给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教师重点提问那些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而不把精力和时间消耗在“是”或“不是”之类没有思维深度的提问上,从而消除了单纯的活跃气氛,引导学生更多地投入到深度思考中,从而逐步达到区教研室提出的有效复习的要求。
(2)精选习题:渗透方法,形成能力。尽量不用现成的整套试题,而是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分析试题,将合适的题目组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用。
6、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学习资料的奖励,测试一次奖励一次。
篇7: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20xx年2月28日
详备
《美化班级课程表》是xx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美化班级课程表》一课内容处于表格的创建与完善之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是经过辛勤劳动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张精美表格的关键,是对表格创建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本课安排了3个知识点:设置文字格式、设置表格边框、填充底纹效果。其中的设置文字格式的基本方法在以前介绍过,本课介绍就相对简单一些,这里仅补充介绍了扁形文字的设置方法。通过对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更感兴趣,积极性高,理解力及创造力均较强。《美化班级课程表》一课,是在学生较为熟练windowsxp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用智能abc输入法正确录入汉字的基础之上的深入学习。
【知识与技能】
【1】在原先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的使用,理解它们的作用,从而对表格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修饰。
【2】掌握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的设置以及表格底纹的填充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操作,熟练掌握设置表格的文字格式、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填充底纹颜色效果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感受美、鉴赏美,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2】培养学生团结、积极向上的品质。
【1】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
【2】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
【3】填充底纹效果。
【1】根据需要,选中并设置不同单元格的边框颜色和线型。
【2】根据需要,选中并填充不同单元格的底纹效果。
课时: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找茬游戏,上节课制作的课程表和本节课美化后的课程表,不同的表格背景素材。
1、游戏导入
游戏:我们一起来找茬,
(1)出示两幅图,让学生“找茬”;
(2)出示两张课程表(一张有内容,并作过修饰;另一张有内容,但没有修饰)继续找茬,说说两张张课程表中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修饰文字、设置边框、填充底纹
2、揭示课题
你更喜欢哪一张课程表?为什么?
第二张课程表既实用又美观,在前面的课程中实用性做到了,至于美观方面,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积极参与游戏,仔细观察。
有了第一次游戏成功体验,愉悦的再次投入“找茬”,仔细观察,并回答。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本课学习的兴趣。
通过强烈的对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教师板书,增强理性认识,将知识点系统化。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积极投入学习。
通过引导,使学生结合前一单元学习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迁移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等操作内容在前一单元的教学中详细讲述过,相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作为本节课重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演示的方式,让他们在巩固中学习。
先由教师的讲解演示,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操作,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完成教学任务二,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完成任务,多想多练,开阔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和同学间相互协作,让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乐在其中。
1、怎么样修饰文字呢?请同学们回忆在上一单元学习的“美化计划文字”的内容,并结合我们刚才展示的课程表,说一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文字进行修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文字格式→字体、字形、字号、颜色)
2、请同学们自学书中p57~58内容,在自己的电脑中自主完成修饰文字的任务
【提醒】当你们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有三种求助方式:从书本中找答案,书本是我们的最好学习伙伴;向旁边的.同学求助;举手向老师询问。
3、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展示一位同学的作品,并请他上台来给大家演示讲解。
4、补充讲解
“字符缩放”的功能:设置扁体字、竖长字;
回顾旧知,知识迁移。
自学课本,自主完成修饰文字的任务。
一名学生上来演示讲解
1、向学生展示“表格与边框”工具栏,可通过选择“表格”→“绘制表格”命令调出来。
2、教师演示,重点介绍该工具栏中的几个常用按钮的名称及功能。
3、提醒学生注意:设置表格或单元格边框之前,都必须先选定要设置的对象。
4、学生操练,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辅导。
5、指名演示,提示可以有其他方法完成任务。
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然后动手实践,参考教材中的步骤设置边框。
1、启发学生,通过刚才设置表格边框的操作,请同学们自己探索设置表格底纹的方法。
【提示】在“格式”“边框和底纹”里设置自己喜欢的底纹。
2、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选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填充底纹的任务。提醒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作品,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及对学生作品的评定,让学生了解修饰文字、设置边框及填充底纹的一般规则,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么修饰就怎么修饰。
通过交流提高学生交流信息、表达信息能力。通过评价相互鼓励作用。
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1、修饰文字:颜色要搭配,字体要协调,字号要适当。
2、设置边框:外框线要粗些,颜色要深一些,内框线条细些,颜色淡些。
3、填充底纹:底纹的设置往往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数据区域,如行头、列头,通过颜色区域的划分,使数据更易于阅读。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拓展练习,任选素材里的表格进行美化,注意美化不要过度。
学生谈收获感谢
继续美化作品
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概括知识、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篇8: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教案
1.教幼儿初步掌握拍皮球的方法和技能,锻炼幼儿的手腕关节。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3.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手拍的力量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 掌握拍球的技能。
教学难点:学会连续拍球。
1.幼儿人手一个球。
2.录音机、轻音乐。
1.开始部分
玩游戏“捡皮球”。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教师向幼儿抛球,幼儿捡到球后在场地上自由活动片刻,站在大圆的点子上。
2.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拍球的动作。要求用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球。幼儿分散习,教师巡回辅导。
(2)教师教幼儿连续拍球:用手将球拍下,当球弹起来后,再接着一下一下地拍。幼儿练习,教师注重个别辅导,帮助幼儿掌握拍球的方法。
(3)游戏“看谁拍得多”。
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拍球。
(4)小结。
教师表扬学拍球认真的幼儿,带领幼儿将球送入筐中。
3.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放松全身,活动自然结束。
在晨间及下午户外活动时练习连续拍球和拍一下接一下球的技能。
通过活动,提高了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但孩子第一次学拍球,手眼协调能力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球。
篇9:高一语文《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通过诵读及对意象的把握体味诗歌的内涵。
理解诗中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义。
1、诵读法。通过诵读走近作者,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2、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
一课时。
由网络歌曲《丁香花》导入(伴着音乐)
丁香花,大家并不陌生,我国古诗里就有许多吟咏丁香的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诗人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它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在他们眼中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代表。丁香如此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去看看。
(见课件)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指导节奏、体会情感),谈谈自己的初始体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二)再读本诗,体会意境
(课件音配像朗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体会意境。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三)三读全诗,感悟内涵
1、根据已领悟的内容,揣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本诗
(可提示学生结合诗中的表现内心情感的词语进一步理解)
2、教师补充介绍必要的创作背景
指导学生结合背景再读全诗,之后说说自己新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理解不仅在表层实际意义更应探求其象征义,力求对诗歌内涵多角度思考并鼓励个性化理解。(课件)
(四)四读全诗,加深感悟
把情感融入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品味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
戴望舒的早期作品《烦忧》,体会其诗歌创作中的绵长情感及和谐流畅的音节,更全面的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背诵这首诗。
篇10: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金钱的魔力教材分析
1、读通课文,理解“蹩脚、刻薄”等词语。
2、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概括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百万英镑》的兴趣
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金钱的魔力》师板书课题
来,读读课题。
这篇文章节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读课题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师:课文预习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课文当中写了哪些人物?
师:板书(“我”托德老板)“我”是课文当中的主人公、马克吐温笔下的一个人物、百万富翁而不是作者,所以聪明的孩子会提醒我加上双引号。
师: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两位同学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小结: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出场顺序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张幻灯片可以删掉)讨论问题。理清文章顺序
三、读中感受托德
师过渡: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后续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类文章主要靠我们自己读懂、悟透。
托德和老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最能体现托德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试着用词语概括出他的特点。
师巡视。
师:有些同学特别关注长长的、有意思的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你先说
句子1:我等候着,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师:这句话写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以貌取人)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难看、别扭、差)
换角色:师:托德为什么会拿最蹩脚的衣服给我?如果那天去店里的是老师我呢?(生说)师:见到衣衫褴褛的“我”拿最蹩脚的衣服,而见到像老师我这样的就———像他这样根据别人的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生板书:以貌取人)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句子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指名读、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刻薄)
你从哪个字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刻薄?(语气词:啊、哼;指导发音;听,托德在用鼻子说话,多么伤人)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读句子。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们都关注了这个句子。课件出示
句子3:他微笑着接了过去——(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现在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张、讽刺)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托德的笑来刻画,他是一个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小结)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锻炼生概括能力。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现在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张、讽刺)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托德的笑来刻画,他是一个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小结)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边读边体会
四、读中感受老板
师:文中还有一个人—老板,马克吐温又是抓住老板的什么来写的?(语言)
全文不过1549个字,而老板就说了604个字的鬼话。实在是累,累人的事老师来做。(师范读)同学们静静地听静静地思考:用四字词语概括老板说起话来()!!(语无伦次滔滔不绝鬼话连篇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师学老板说话(要有声情并茂的感觉)
师:老板之所以这样滔滔不绝的说话,说这么多废话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我的—————钱
师:浏览老板说的话,他说话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生找句子体会(拍马屁吹牛奉承)
师指导学生读
换位思考:师:假如“我”一进店就遇到老板没有遇见托德结果会怎样?
生体会老板和托德一样都是(一路货色一丘之貉)
师总结:马克吐温不愧是语言大师,抓住了托德的笑容和老板的语言刻画他们都是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总结)、
师:其实马克吐温不仅抓住了他们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还抓住了他们的(动作)来刻画,你们找得到吗?生找出来读一读。
师:是的,我们在以后的习作当中也要学会采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特点。生体会思考读中感悟
五、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选自——出示《百万英镑》故事梗概和马克吐温图文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生快速浏览)师:像托德和老板这样的人书中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
师结束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做一个聪慧的孩子。课后读读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金钱的魔力
我托德老板
(见钱眼开、以貌取人、刻薄)
篇11:《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简短
《哪吒闹海》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大闹东海,制服东海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指导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篇神话故事是学生众所周知的,特感兴趣的文章,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因此我将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的能力上面。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进行朗读感悟。在揭示完课题后,我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疑问“哪吒为什么闹海?哪吒是怎么闹海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引导他们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小节回答了这些问题,通过朗读,学生很快地找到了课文第一小节写了哪吒闹海的原因,第二至四小节写了哪吒是怎样闹海的,最后一小节写了哪吒闹海的结果。在理清了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文第一小节,说说哪吒为什么闹海,并适时地标出重点词“称霸一方”和“兴风作浪”,学生边度边感悟,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闹”的原因。根据“闹”的原因我设置了悬念“小哪吒是怎样闹海的”,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至四小节,边读边思考,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弄清每个小节写了什么,接着以前后座位一组进行讨论,哪吒一共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学生进行交流,我会在期间适时地指导,通过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己总结出哪吒机灵勇敢地特点。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闹的结果,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胡作非为”的意思。
联系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一些语言表达的训练,例如:“滔天巨浪”,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情景?水晶宫摇晃时宫里是什么样子?龙王派三太子去捉拿哪吒,出发前他会对三太子说些什么?三太子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这时,哪吒又会说什么?当哪吒制服了东海龙王父子,你又想对小哪吒说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虽然有些语言显得稚嫩,但是他们大胆的想象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练习说话时,我会指导说话要注意顺序,语言准确。
这篇课文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所以课堂的气氛一直很热烈,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发热”,也让我看到了不足,例如,哪吒在脑海时的一系列动词用得是那么的精彩,"跳进"、"取下"、"摆"、"掀起"、"一闪"、"躲过"等,我当时上课时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让他们深刻地体会,这体现在后来我让他们复述课文时,一些词语用的不是很准确,如果当时结合《补充习题》课后第三题讲,效果应该会好一点,我还有一个设想:既然课文这么生动精彩,学生又这样喜欢,为什么不让他们表演出来呢?相信以学生的智慧一定会演得非常出色。
自己在课堂语言的连接以及组织课堂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希望通过不断地反思能够快速成长。
篇12:远程研修总结
转眼间,六天的远程培训已经接近尾声,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六天里与全省的专家、教师一起研讨、交流,虽然天气炎热可是内心却是如此的充盈,观看专家讲课实录听取专家精心点评,犹如洗涤了一遍心灵,心中似清泉涌动,双目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细细品味,余音袅袅,同行的丝丝话语,让我对自己的看法、观点有了新的见解;专家的细微之处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反思,促我奋发。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课程内容实在,培训档次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培训内容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特别有针对性,各位专家的讲解使我对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让我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教育改革与课堂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篇13: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奇妙的博物馆幼儿园教学设计
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ppt《菜地里的歌》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篇14: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xxx是塘北小学的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6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学区优秀班主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xxx教师。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一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xxx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我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五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我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我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在自身学习上,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我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我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篇15:观潮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词的意思,能给多音字薄、号、闷据词定音。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1.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体会当时人们心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2课时
1.今天老师要来领大家去观潮(读课题), 这里的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看过大潮吗?对钱塘江大潮有哪些了解呢?
3.出示句子: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1) 观潮和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呢?天下奇观呢?
(2) 拓展:观潮的习俗起源于汉魏六朝,唐代形成观潮之风,沿袭至宋,盛况空前。
(3)朗读指导:重音突出自古以来、天下奇观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堪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什么时候去看?到哪儿去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观潮的时间和地点,看谁找得最快?
2.出示句子: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1)这一天是指哪一天?这里又指哪里?据说可
换成什么词?
(2)探究:为什么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引导阅读资料袋)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4. 自学检查
(1)生字新词
字音重点(多音字):称为 蒙蒙的薄雾 闷雷滚动 风号浪吼
字形重点:蒙 薄 罩 贯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3)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钱塘江大潮像一个魔法师在变魔术,你们发现钱塘江大潮发生了哪些变化?(初步感受)
1.我们先来看看潮来之前的情况吧。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
2.潮来之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美;人多;江面平静)
3.说话练习: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盐官镇迎来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如果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介绍眼前的盛况?
4.总结:每年到钱塘江观潮多达几十万人,江潮来临之前,江面是平静的,薄雾笼罩,几座小山若隐若现。在这么宁静的外表下竟酝酿着一场撼天动地的江潮,大自然的力量真奇特啊!
1.朗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1.读文
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品潮来之奇
(1)午后一点左右,你听,潮来了,那声音是怎样的?(闷雷滚动)谁来学一学?这样的声音就叫闷雷滚动。
板书:闷雷滚动
(2)体会人声鼎沸:假如你就是钱塘江大堤的一名游客,听到潮声来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3)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4) 是啊,此时此刻,钱塘江堤人声鼎沸,什么时候又沸腾了呢?
(5)品读重点句
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从早上开始,人们等啊,盼啊,一直等到午后一点左右,
人们终于把潮给盼来了。怎能不沸腾呢?大家快去看一看吧,你看到了怎样的江潮?
板书:白线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板书:城墙
重点体会:
a.潮水的长:横贯江面(区分横贯与横卧的不同,体会潮水动态之美)
b.潮水的高: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两丈多高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吃惊、惊喜、激动)读出这种感受 。
c.拓展: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白色战马
(6)朗读指导: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吧!
(7)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不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8)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抓住潮水的声音、形状,写出了潮水的壮观。
(9)欣赏课件: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时刻吧!
(10)尝试背诵: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让我们把这壮观的景象留在心间。赶快去背一背吧!
3.品潮后之奇
(1)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组织讨论: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现在才注意到江水已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干什么去了?(侧面描写,说明江潮的魅力)
(3)这样的奇观让你激动吗?带着这份激动,向世界宣布,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1.词语运用练习。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去了,消失在( ) 的地方。
2.作业本5、6题
3、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的写法,写一段话。
雨越下越大,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声)
观潮 潮来时:{
一条白线 白色水墙 千万匹战马(形)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篇16:秋天的雨教学方法设计 秋天的雨教案设计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1、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导入:
1、大地经过了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秋姑娘像把钥匙,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分享《秋天的雨》吧。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填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二)这四句话,作者分别用四个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学生自由说,然后分组交流。
(四)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教学。
1、出示第一段:(钥匙)
a、我喜欢第一段。(请他读)
b、重点指导“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c、指名比赛读。
d、过度:秋天的雨这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把我们带进了秋天,使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美丽的景色,秋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继续交流。
[秋天的雨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气息吧。]
(这个环节出现在学生没有选择第一段的情况下)
2、出示第二段:(颜色)
a、我喜欢第二段,因为秋雨带给大地五彩缤纷的颜色。
b、思考:秋雨把哪些颜色都给了谁?
学生一边说,一边用课件点出这些颜色。
c、秋雨的颜色真多,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课文中的词来形容秋雨的颜色呢?(五彩缤纷)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五彩缤纷的秋雨吧!全班齐读第二段。
d、拓展:秋雨还能把哪些颜色送给谁呢?
3、出示第三段:(气味)
a、我喜欢第三段。
b、秋天的雨滴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学生别说边点出“香香的,甜甜的”)
c、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秋雨还把哪些香味送给谁?
d、你们想不想闻闻这样的香味呢?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看谁能读出香味和甜味来!
4、出示第四段:(小喇叭)
a、我喜欢第四段。
b、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什么?谁听到了?
c、冬天快要到了,大自然中呈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好吗?(引读课文)
篇17:傣族舞幼儿园教学设计
1、幼儿在教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2、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美术纸、蜡笔、粘纸
导入部分——幼儿作画——交流
一、导入部分:
激发幼儿集体活动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几岁了?四岁了,上小班了。到幼儿园来了以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呀?幼儿讲。老师小结。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懂事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做长大了的动作。
二、进行部分:
1、好,今天我们就来把小宝宝长大的样子画下来好吗?
2、老师示范讲解。画的的.方法和上一次绕毛线一样。慢慢的画的紧一点,圆一点。请小朋友在老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最后画上眼睛,手、脚。
3、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l 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加活动。
l 画的时候要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l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作业。
三、结束部分:
表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并用小粘纸鼓励。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长大了,会帮爸爸妈妈做许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8:角形面积教学反思简短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初步了解了转化与平移的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计算公式,学生在师生、生生及小组间的互动中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十岁左右的儿童来说,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鉴于此,这节课我采用了通过实践操作组织教学,通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猜、剪、拼、想、议中学习数学,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中研究数学,在自主、自由中“发展”数学。
创设情景,通过由长方形花坛面积过渡到三角形花坛的面积,让学生猜想三角形花坛的面积如何计算,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发展了个性,而且让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自主的对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去。
这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对新知探讨充足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尽情地表现、发展自己,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提供了多次学生交流的机会:把学具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讨论转化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等。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学生学会了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舞台和时空,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知识。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把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环节照本宣科,学生也能理解,但只是按部就班,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在拼剪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得出结论,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采用了剪剪拼拼、操作讨论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如何转换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图形之间的关系架设了桥梁,使知识融会贯通。
本课在进入新授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灌输给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是学生在实践操作后,自主得出结论,由学习中的问题,产生了思维火花的碰撞,通过不同的剪拼方法,殊途同归都能达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目的,深化了数学知识的理解,这里较好地渗透了归纳、概括等数学思想。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操作、观察等,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步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
但我觉得,整节课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在摆拼转化图形时没有出示一些没有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摆拼;量度红领巾时没有充分让学生去量度。另外,在课本的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道题: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在作业时学生答案五花八门:36÷2÷8、36-8÷2、16×2÷8 ,甚至有学生对此题束手无策。这可能与未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探究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关,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转化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浮于表面,还没有更深入的理解。要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篇19:农村危房改造方案加固方法
为切实做好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据《耒阳市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和实现住有所居为目标,以农民自筹为主,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和社会参与等措施,有序地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1、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确保改造的住房符合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要求。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公开扶助政策、公开申请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
3、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农村困难群众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要把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环保要求贯穿农村危房改造全过程。新建的住房要符合规划要求,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空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进行建设。
12月份前完成1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一)补助对象。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重点是农村无房居住户、因灾倒房户或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农村贫困户。
(二)补助标准。原则上新建房屋每户补助1万元。修缮加固住房的由市人民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自行维修,不列入改造范围。
(三)资金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严格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和国家、省规定标准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所有资金实行银行打卡发放。并按进度分期分批拨付,打好地基拨付2000元,主体竣工拨付4000元,墙面粉刷及配套设施到位拨付4000元。
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栋危房(d级)的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民自建为主。选址尽量避开洪水、泥石流、干旱、雷击、冰雹等气象地质灾害多发的地点。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危房改造比较集中并且备一定条件的村庄,可实施村庄规划、危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推进,整村整治。
1、建筑面积: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纳入政府补助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为1人户30平方米左右,2人户40平方米左右,3人户60平方米左右。房型可按户单独建设或联体建设。建筑面积可根据家庭人口规模适当调整。改造资金全部由政府补贴的,翻修、新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平米以下。各村要积极引导,防止出现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的问题。
2、墙体结构:住房主体为砖(混)结构,室内地面硬化、平整、防滑,墙面粉饰。
3、配套设施: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有独立的进出道路;照明用电入户;饮用水方便;家具及其他生活设施基本齐全,能满足居住对象生活需要。
4、设立标识: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住房,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在醒目位置镶嵌耒阳市人民政府援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标识。
各村要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完善危房改造农户资料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调等材料,在此基础上,办事处将建立健全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录入制度,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录入系统。
各村要加强对建房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实行项目半月进度报告制度,于每月1日、15日前分别上报改造进度给处民政办。处民政办将及时组织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一)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阶段(4月29日前)。各村要组织人员深入组,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二)申报评议,审核审批阶段(5月10日前)。1、个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户证明、危房照片等材料。2、集体评议。村委会接到农户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予以公示;经评议认为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申请表》,一并上报办事处。3、入户审核。办事处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要组织人员进行入户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办事处签署意见,报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符合条件的,办事处将材料退回村委会并说明理由。4、审批公示。办事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公室接到各村上报材料后,进行实地复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上报,并签订合同或协议;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上报,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在村委会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住房情况。
(三)组织实施、检查验收阶段(5月10日-11月30日)。各村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后,要认真进行自查和总结,并向办将改造任务合理细化分解到各组,并落实到户到人。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在建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农村危房改造要于2011年11月底全面完成,确保建房户春节前入住新居。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事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任政委、主任任组长,相关副职任副组长,民政、纪委、财政、残联、国土、规划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处民政办,负责全处农村危房改造的日常工作。
(二)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通过银行信贷、社会捐助、政策减免、邻里互助等方式,多渠道等筹措建设资金。自然灾害倒损农户恢复重建、重点优抚对象危房改造,要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经补助并实施完成的,要避免重复补助。同时,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村困难户解决在建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三)落实责任主体。按照办事处下达的工作计划负责具体实施。办事处将农村危房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纳入办事处对各村(居)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办事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村责任人签订农村危房改造责任状、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落实责任制。办事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村给予表彰奖励。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宣传栏和标语等,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使农村危房改造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20:方程意义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方程的意义》,为准备这节课,我研读了这节课的内容,并与旧教材的进行了对比,思考着新教材为什么这样设计?
旧教材先利用天平认识等式,然后认识方程。而新教材通过情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最后揭示方程的意义。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如后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题等等。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几乎提不出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都是些求未知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直接出示要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式,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找等量关系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知道从哪入手。学生思考讨论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也没有结果,我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多了。课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如何引导还需要多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学生很容易根据天平列出算式。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刚才列出的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这些等式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一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后,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但我补充进去了,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清晰,会表述,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述不清,发言不够积极。看来,课堂教学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多想些办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交流则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展示交流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就会发生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果与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先引入了天平的演示,然后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g和30g的两只正方体、50g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 +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g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g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 +?=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 +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我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好在练习题中有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对的)但是通过同桌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争论,答案不一。虽然做错的同学最后被做对的同学说服了,但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学生对其还存在模糊概念。进一步研究。
创建形象、生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学生最开心的,应该是自己经过探索后的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乐学、好学、积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