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花山

花山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花山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花山问题。

分享

浏览

9689

范文

16

安徽花山谜窟游词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王楚涵,你们也可以叫我王导。黄山有很多自然风景区,如:黄山、文化长廊、老街、花山谜窟、皖南古村落、西递、南屏、呈坎、牌坊群、渔梁坝、今天,我们游览的是风景优美的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坐落在屯溪与歙县的交界处,是远古时期的石窟群遗址,规模宏伟,隐藏着千古之谜,为国内罕见。《花山谜窟》这个名字就是2001年敬爱的江泽民同志亲自提名的。花山谜窟位处于北纬29°39'34"至29°47'7"之间,为北纬线上唯一奇观。在这条神秘的北纬线上还有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说到花山谜窟的来历,更就有传奇色彩。2000年的一个夏天,一位老农夫上山砍柴,无意中踩中了一块石窟的松土,结果,松土塌落,露出石窟的出口。之后,政府得知此消息,马上派出小组去考察,才使花山谜窟重见天日。

现在花山谜窟开放2号窟和35号窟。三十五号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石床、石房、石桥、石槽、石塘。2号石窟温度宜人,较之外10度的气温。2号窟有两大看点,一个是在石壁天然形成的秋色图。树叶落进小溪里,小溪淙淙流过,这便是脚下的新安江。另一大看点是窟中的斜坡居然和窟外的坡度一模一样,真无法想象古时候没有先进的工具,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请大家注意!1、窟内有碧水潭,用抽水机抽水三个月时间也没能把水抽干。2、窟内有一点滴水,地上很滑,请大家注意行走。

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安徽花山谜窟游词

全文共 239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黄山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为远古时期的石窟群遗址,规模宏大,千古之谜,国内罕见,《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参观时亲笔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39′34"和29°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三十六座

另外补充说一句,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年5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

游客们:

这里是二号窟。窟内的温度宜人,较之外面十度左右的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二号窟也被称作地下长廊,是一座狭长的洞窟

二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约为45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各位游客!

我们来到的是三十五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 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

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

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的水源。

我们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

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x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建成盐库。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样式各异的原因,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使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就就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它会给您留下悬念,会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回味无穷呀!

花山谜窟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谜一样的“花山谜窟”呀!人生就是谜呀!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安徽花山谜窟游词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黄山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为远古时期的石窟群遗址,规模宏大,千古之谜,国内罕见,《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20_年5月江泽民同志参观时亲笔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39′34"和29°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三十六座 另外补充说一句,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_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_年5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1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 游客们: 这里是二号窟。窟内的温度宜人,较之外面十度左右的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二号窟也被称作地下长廊,是一座狭长的洞窟 二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约为45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各位游客! 我们来到的是三十五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 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 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山谜窟八大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花山谜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3496 字

+ 加入清单

孔老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热烈 欢迎大家的到来,很荣幸能为各位嘉宾服务,我就是大家两日游的导游员,我的名字叫花花,大家叫我小花也可以,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12345, 劳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在我身后的就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司机李师傅,他是拥有多年的驾车经验的老司机,李师傅不仅人长的帅,开车技术也是一流,坐他的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在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司机师傅陪伴大家一起度过,刚才在我一上车看到大家的时候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我现在不能记住大家的名字,但不要紧,在稍候的几天的旅途中呐,我会逐渐的了解大家, 那我们的车就是我们流动的家, 请大家也保持我们家的卫生,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在旅游景点一定要注意人 身和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有事您说话,我一定全力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的工作,预祝我们的旅程顺利圆满。好了,在这里也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著名的花山谜窟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花山谜窟的概况。

花山谜窟坐落在屯溪与歙县交界处,整体面积为 81 平方千米。景区以新安 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整个形状呈哑铃状。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庙宇】古建 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 景区以石窟为特色品牌, 现已探明的石窟有 36 处, 初步开发的有 5 个, 2000 年花山谜窟对外开放。经专家的初不考证,石窟的年代至少有 1700 年的历史。 石窟分布之密集、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特色之鲜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 中华一绝。“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 2001 年 5 月江泽民总书记参观时亲笔 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 29°39′34"和 29°47′7"之间, 是北纬三十度 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 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 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 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 的石窟有 36 座。 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 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 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 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 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 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 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 年 5 月 20 日下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 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 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 2 号窟和 35 号窟。 各位游客! 这里就是 2 号窟 号窟。 2 号石窟原称环溪石窟,面积 4800 平方米,洞深 146 米,窟内的温度宜人, 长年恒温 15°C,较之外面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2 号窟呈狭长走势,又有地 下走廊之称。洞中陈列有一些文物,都是当时石窟清淤时发现的:有中生代恐龙 脚印化石、1 亿 5 千万年前的树木化石,还有晋代的彩陶和铁钎、铁钻、铁凿、 陶钵、陶罐、瓷器等采石工具和器皿。 2 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 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 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 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 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 尽头, 但随着淤泥的清除, 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 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 斜面的坡度约为 45 度,宽 15 米,长 30 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 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 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 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各位游客! 我们来到的是 35 号窟 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 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 170 米,最高处 18 米,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 石窟内结构复杂奇、蜿蜒曲折,有 36 间石房环绕大殿,巧夺天工,有地下宫殿 的美称。内部有 26 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 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 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 水抽干; 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 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 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 活的水源。 我们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 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 2 米,上下落差有 25 米,但是洞内的 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 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 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 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 10 厘米的石壁为 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 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 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 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 1700 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 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 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 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 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 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 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 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 建成盐库。 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 样式各异的原因, 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使慕名而来 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 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就就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它会给您留下悬念,会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 回味无穷呀! 花山谜窟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谜一样的“花山谜窟” 呀!人生就是谜呀!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 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和大家的共处就是"百年休的同车行"!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 在这几天中,我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抱歉。 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 合,在此我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新安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身体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导游词长春的地方介绍范文1:长春莲花山滑雪场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花山滑雪场是具有国际标准的、中国一流的、国内距中心城市最近的、集竞技和旅游于一体的、也是长春市最大的综合滑雪场。它位于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青山村,规划占地6平方公里。距长春市区38公里,沿吉长南线驱车30分钟可抵达雪场,距建设中的长春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极其便捷。

试营业一周以来每日接待观光、滑雪游客平均3000余人次。莲花山滑雪场夏副总经理介绍说,莲花山一期工程共开设了6条初、中、高级滑雪道,可满足不同滑雪水平游客的需求,夏季可进行滑草和高尔夫练习;新建的2条高山吊椅索道和3条拖牵索道,并可开展滑翔伞运动;莲花湖蓄水总量30余万立方米,冬季可开展滑冰、雪地摩托、雪上飞碟、冰上滑梯、马爬犁和狗爬犁等多种冰上运动项目,夏季可进行垂钓、游泳、沙滩排球、沙滩浴和其它水上娱乐项目;按国际标准建造的网球场可昼夜对游客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长春莲花山滑雪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花山滑雪场地处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青山村,距长春市区39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极其便捷,是全国中、高级滑雪场中距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长春探索度假村)占地600多公顷(6平方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山水相连,9座高低起伏的山峰酷似9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当地人称其为“九朵莲花山”,其中最高峰为莲秀峰,海拔416米,是长春地区最高峰,站在山顶可观长春著名的石头口门水库和长春市区部风景观。莲花山滑雪场是按国际标准建成的集竞技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滑雪场,也是全国距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年四季开放的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山探索度假村。它的建成,为长春市冰雪旅游增加了新的活力。长春莲花山滑雪场条件

滑雪场现建有初、中、高级滑雪道共9条,全长6360米,总面积147040平方米。建有按国际标准设计的“自由式空中技巧”和“单板U型槽”滑雪场地;有1条四人架空客运索道和1条两人架空客运索道和3条拖牵。

节庆活动

已连续两年成功地举办了由国际雪联主办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比赛,还举办了由吉林省政府主办的“2005年中国吉林冰雪游启动仪式”;“世界杯 自由式滑雪比赛”;三届“9010”杯全国单板挑战赛;两届“大众杯”全国高山滑雪比赛;两届“奥索卡”雪地户外嘉年华活动;2007年长春冰雪旅游节; 共成功举办市级以上滑雪比赛近30次。此外,国家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队参加都灵冬奥会前曾在此集训过。长春莲花山滑雪场特色服务

莲花山滑雪场(长春莲花山探索度假村)有可以同时容纳3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和50人的普通会议室,可向顾客提供音响和投影仪等会议设备,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拓展团队提供最佳的会议地点,不同档次规模的会议室。

看过" 长春莲花山滑雪导游词"的还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长春莲花山滑雪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花山滑雪场地处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青山村,距长春市区39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极其便捷,是全国中、高级滑雪场中距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场。长春莲花山滑雪场规划占地6平方公里,群山环绕、山水相连,9座高低起伏的山峰酷似九朵含苞的莲花,其中最高峰为莲秀峰,海拔413米。独特的自然条件是建设竞技与旅游滑雪场的理想之地,先进的造雪系统可使滑雪期提前至每年的11月下旬,延长至次年的3月末。

目前,长春莲花山滑雪场已按国际标准设计建造了"自由式空中技巧"和"单板U型槽"两个比赛场地;一期开设了6条初、中、高级滑雪道,可满足不同滑雪水平游客的需求;新建的2条高山吊椅索道和2条拖迁索道,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游客送达各条雪道的起始点,并可开展滑翔伞运动。同时,这里开展了雪地摩托、雪上飞碟、冰上滑梯、马爬犁、狗爬犁和网球等多种运动项目。此外,莲花鱼馆的鱼宴、林间可容纳百余人的别墅群、日接待500余人食宿的运动员中心……无一不体现着家的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黄山花山谜窟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202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黄山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为远古时期的石窟群遗址,规模宏大,千古之谜,国内罕见,《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2001年5月江泽民参观时亲笔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39′34"和29°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三十六座

另外补充说一句,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年5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

我们来到的是三十五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

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

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的水源。

我们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

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建成盐库。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样式各异的原因,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使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就就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它会给您留下悬念,会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回味无穷呀!

花山谜窟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谜一样的“花山谜窟”呀!人生就是谜呀!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黄山花山谜窟游记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期间的“黄金周”,我们一家人来到安徽老家,本想在附近玩玩,但到处人满为患,根本无落足之地。但是我们发现一处不是很多人,但值得去的地方。那就是位于黄山市歙县的花山谜窟。

刚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铁索桥,桥的对面,印着“花山谜窟”四个大字,桥下是碧绿的新安江水。

“花山谜窟”是古代的地下人工采石场。主要分为3大部分,分别是2号,24号,35号。

2号石窟位于入口不远处,是最早开发的石窟,来到洞口就感到寒意扑来,因为洞内温度只有15度。慢慢深入洞穴,可让我大开眼界,几千平方米的巨大洞穴,在那个时代是没有能力建造的,但古人是如何开发洞穴的呢?继续往前走,我发现洞内开始出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坑。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这个洞穴以前是有人居住过的。走到转角处,快到出口时,我发现那里立着一块巨石,顶天立地,两边突出尖尖的角。咋眼一看,不就是一只靴子吗?相同的石头还有很多,都支撑着洞顶。于是,古人把他们叫做“指路靴”。

从2号石窟出来,我们将要去一个更大、更神奇、更让人震惊的石窟------35号石窟。来到洞口,只能看到一段很窄的路,一直向前延伸,我有些奇怪,难道这就是“更大的石窟”吗,走了大约20米,视线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一下子震惊了,这哪是石窟,分明就是一座“地下宫殿”,再往前走,我发现支撑“宫殿”的石柱上有许多圆孔,因为古时候没有灯,古人就把火把插在圆孔里来照亮洞穴的。沿着道路向前,走到了路的尽头,我们发现一间特殊的石屋,洞顶全是小孔,经过科学家研究,这应该是一间厨房,顶上的小孔是排烟的管道,可以排出少量的烟……走出石窟,我的心里只剩下无比的震惊……

关于花山谜窟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古人开采矿物留下的,有人说是附近齐云山的道家子弟修身之处,还有人说是古代打仗时的“防空洞”……不管怎样,花山谜窟至今还是个迷。

展开阅读全文

黄山花山谜窟游记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走在通往花山谜窟的锁链桥上,晃晃悠悠的我有点晕,但心情是激动的。链桥下面是新安江,这是安徽著名的江之一。到了对岸,岸上的风景如画。有碧绿的孝顺竹、杨梅等优美的景色。据导游介绍,花山谜窟一共有36个石窟,但目前开发的只有两个,接下来我们就穿过美丽的风景进入了2号和35号石窟。

一进去,有一个展览柜,里面存放着这个石窟里发现的仅有的一些文物,它们有一些像是打碎的茶杯盖子,上面有“大方”字样,还有一些像古代人点油灯用那些东西。据考证,这些古文物是三国那时候的,足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当时这儿是吴国的土地,但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再继续参观,我看见偏右的石窟顶上有一群大大的蝙蝠倒挂在那,样子很吓人,再往前走,有一块大石头上有一些恐龙的爪印,说明远古时代,这地方还有恐龙出没过。

接着,导游介绍:“大家看,前面有一个大石柱,像个大象的鼻子在吸水,所以叫吸水柱。”当我们进入大约是最深处的地方,看见一个又像沙发又像床的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一块大石头,像是古人用来休息的地方。我们又走了一会儿,这时导游才说彻底走到尽头了。“肯定有人在这儿做过饭或取过暖,因为上面有烟熏的痕迹,”导游十分肯定的说:“你们看,那两边有两条大缝,我们开发石窟的时候做过试验,证明烟可以从这里散发出去。”我们又往左边走在另一条路上,这时导游说:“这些山洞都是古人用手凿出来的,这个地方有一些特殊的凿纹,在一般的山洞里说话声音很大,可以传出去,而这儿却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其它山洞里没有的。

临近结束的时候,导游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要凿这些山洞呢?”我们都回答不出来,导游说:“第一,放军粮,不行,那么潮湿,会坏的。第二,驻兵,也不行,目前只发现一个洞口,敌人发现了,把洞口堵死了,没有出路,怎么办?”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未解开这个谜,这也就是为什么叫“花山谜窟”的原因了。

我想,古人真是聪明,我长大了一定要探索这个谜。

展开阅读全文

黄山花山谜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07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古徽州石窟群景区位于黄山市屯溪东郊,为古徽州的石窟遗址。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清凉宫宏伟雄浑,环溪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石窟内重多的巨石和石雕,似禽似兽,如亭如榭,栩栩如生,浑如天然,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

通向景区横跨新安江的索拉人行吊桥,全长130米,宽1.8米,平日高出水面8.3米,为江南第一索拉吊桥,其徽派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美丽的新安江又添一景,江畔的20余万平方米的沙滩、草坪景致优美,是一处揽胜探幽、休闲游乐的旅游胜地。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º39’34"和29º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花山东侧歙县烟村也已探明有石窟群的存在,数量也多达三十六座,且形态类似于花山石窟群。两座石窟群的七十二窟与黄山的七十二峰遥相对应,不知是出自天然的巧合还是古人刻意的安排。

从总体上看,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三十六座。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年5月20日下午,江泽民主席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二号窟内的温度宜人,较之外面十度左右的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二号窟也被称作地下长廊,是一座狭长的洞窟。二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约为45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三十五号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170米,最高处18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部有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的水源。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35号石窟)

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10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

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环球小姐游览蝙蝠厅)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建成盐库。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样式各异的原因,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使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展开阅读全文

莲花山导游词50字 莲花山碑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番禺区的东郊,距离广州市区20千米。莲花山原名"石狮头",是古代石矿场,因采石后留下来的石头似出水芙蓉(莲花)状而得名。远自西汉时期,先民们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莲花岩、观音岩、飞鹰岩、南天门、神仙桥等。

神奇莲花山,美丽愿望地宝塔映苍穹,莲花别样红。广州番禺莲花山,正以古老而又欣欣向荣的新姿,书写访古、祈福、赏花、度假的神奇新篇。

望海观音

望海观音宝像由何厚铧先生首倡,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及各方善信襄助,莲花山旅游区筹资兴建。120吨铜铸成,高40.88米,外贴金箔

1994年,箔金观音铜立像矗立于莲花山之上。开光前夕,慧风轻拂、法雨涤尘;开光吉时,祥云朵朵,佛光环绕。至今,霞披狮海,光泽南天,保居者安,护行者顺,佑善者昌……

莲花塔

莲花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20xx年),原名“文昌塔”。塔高49.88米,呈8边形,外观9层,内陇11层,造型古雅,工艺精湛,塔顶供奉万世师表的孔子像。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城

莲花城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明、清“海禁”下的遗物。鸦片战争时期,莲花城见证了英军侵略者侵略、讹诈香港的重要历史。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古采石场遗址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是古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石料多用于建筑官府、街市、祠堂、庙宇、墓穴等,有“营城之源”之美誉。西汉至清两千多年,南粤先民一凿一钎,“雕琢”而成逶迤数公里的“人工无意胜天工”的石景奇观,尤以燕子岩、莲花石、狮子石、白象岩、八仙岩、飞鹰崖等为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奇三石

在石景奇观的莲花山古采石场,传奇三石,传承莲花山的神奇。粗犷而不失秀美的莲花石居中,左有远古洪荒时海水冲蚀形成的狮子石,右有南越先民采石而成的白象岩。

白象岩

白象岩位于莲花山南麓的东门入口,前方有洗象池。莲花山白象岩是南越先民在艰辛的采石劳动中留下的礼物。佛教中,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座骑为白象。象,五行属金,善吸水,古今中外皆为神兽。

莲花石

莲花石可谓南越先民采石的杰作之一。人工无意而成的莲花石古朴秀丽、鲜艳红润,酷似盛开的莲花,莲花山也因此而得名。数百年来,莲花石与读书郎、观音显灵莲花石等故事口口相传。“莲花”贵为佛教圣花:观音坐莲,普渡众生;释迦牟尼出生时一步一莲花,成佛后坐于莲花之上讲经说法。

狮子石狮子石位于观音岩左前方,坐西望东,高逾3丈,酷似威武的狮子,日夜“守护”莲花山。据传,狮子石是文殊菩萨在莲花山现身说法时留下的座骑。佛教中,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座骑为狮子。狮子寓意佛法威猛,智慧超群。

展开阅读全文

莲花山导游词50字 莲花山碑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30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莲花山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员,今天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感到非常高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走进莲花山,我们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到了修身养心的知识,聆听人与自然的交响,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中畅游。

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山最具特色的景点——莲花山碑林,我们的祖先摩崖咏怀,勒石铭记,为中华大地凭添了无数人文胜景。这座吞古纳今的碑林,为千秋万代镌刻了一部立体的文化巨著。

莲花山碑林始建于1994年,于20xx年秋竣工,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整座山为基址,依山就势兴建而成。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门碑,山下的圆形碑廊周长360米,8条旋转上行的碑廊汇通到山顶的碑阁,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一组球面建筑群。这些错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筑,综合了南北建筑风格,造型独特,气势恢宏。

莲花山碑林容碑一万块,收刻了儒、释、道、医、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华,将历代艺术珍品、民间收藏品、历代书法、绘画代表作、当代名家墨迹、出土文物描图、著名科学家肖像、科学发明图解等,包容兼收,分类概括。

莲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碑林,那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碑林的总体设计以整座白猿山为主体,这样的构造既富有动态感,又能体现出碑林的雄伟气势。

其次,碑林的内容汇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继承儒释道医武的精华,又融汇了时代的特色;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创新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积极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将端庄、高超的书法艺术和精湛的绘画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碑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征集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仅历史跨度大,而且内涵极其丰富。比如《论语画解》刻石53块,《法界源流图》95块,《淳化阁法帖》98块,《中华名匾》100块,《浮图大观》105块,《周易画传》448块,《五百罗汉图》500块。

碑林的刻碑采用的是阳刻、阴刻相结合的手法,比如脸部和外露的皮肤全部用阳刻,这种刻法能达到反差效果,使图像变得更生动、逼真。碑刻的不同刀法,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碑林所刻的人物及书画,线条流畅,虚实分明,毫发纤真,受到书画家一致的高度评价。

碑林的石材选用河南“皇坑”出产的石灰岩青石,这种青石石质细腻,颜色均匀,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其中最难开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莲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吨以上的大碑都是几经周折从深山中开采,再千里迢迢运回来,其中,中心阁碑整体高9.1米,重达50吨,碑林外的主门碑中,主碑“莲花山碑林”高9.8米,重达73吨,两座副碑高7.8米,重各达40吨。

我们现在看的是一号长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书》、《茶经》、《论语画解》等作品。其中《论语画解》是由中国台湾当代著名画家江逸子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周年时精心绘制,从孔子《论语》中选取51则语录和《大学》、《中庸》的各一则语录,配以工笔人物画,绘制而成《论语画解》,阐发儒学大义,笔法细腻,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传孙女孔德懋女士称赞此举乃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事,并欣然题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号碑廊——释家文化,主要有《金刚经》、《心经》、《无量寿经》等佛家上乘经文。

三号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经》、《玉皇心印妙经》等。其中《老子出关图》是我国著名画家黄迪杞经过三次反复修改的作品;还有《八仙过海图》。

四号碑廊——医学文化,主要有历代名医画像、《神农本草经》、针炙图、中药图谱等。其中历代名医图共有160幅,是我国最全、最多的一套名医图。中药图谱收刻了常见中药图共200余块碑。

五号碑廊——武学文化,主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兵法》、《三十六计》等古时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国从商朝时期至清朝时期每个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饰,还有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武术,如少林内廊秘法、李氏太极拳等。

六号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介绍、曹雪芹的《曹氏风筝图谱》、日本的《源氏物语画卷》等。其中,《曹氏风筝图谱》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所绘,详述风筝起放、扎糊、分类、彩绘的诀窍,图谱图样精美,技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宝。抗日战争期间,这一国宝流落日本,几经劫难,终得以重见天日。日本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是日本的文学瑰宝,日本画家又将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描绘成画,形成了《源氏物语画卷》。

七号碑廊——吴楚文化,主要有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图案、秦简、《离骚》、随州曾乙侯编钟、古铜镜系列等。鄂州是古铜镜之乡,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铜镜均是国家一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随州曾乙侯编钟是我国成组出土编钟数量最多、重量最大,铸造最为精美的一组,充分展现先秦楚文化的辉煌,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八号碑廊——科学技术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四大发明、乾隆御题棉花图、西昌卫星发射纪念章等。其中,《御题棉花图》由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承观画成,他将当时棉花的整个生产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由清朝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幅画题诗、作序,堪称艺术与古代科技结合的上乘之作。

外围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图》、中华胜境图、七十二候印谱、黄庭坚《松风阁》诗卷、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莲花山风景、无锡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谱》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渔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节气,每节气五日为一候,以每候内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变化为文,由于原刻石早已无存,这个印谱更为珍贵。《松风阁》长卷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行楷书中的力作,结字内紧外松,笔法浑圆,出笔长而苍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昂藏有态。《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其画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畅游长江时所写,词的宏大意境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与书法的流畅奔放相得益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乐观、豪迈和睿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心阁是莲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筑,也是八条碑廊的汇聚处。中心阁的外侧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着十二生肖,中间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里面四根通天柱,盘绕着四条金龙;上顶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镶后天八卦。阁内彩绘面积约为1987平方米,将中国传统的彩绘手法和西洋写实的油画工艺结合为一体,画面真实自然,境界开阔。穹顶正中的九条巨龙,神态各异,翻腾游动,穿云破海,九龙四周的穹壁上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月亮相对,日月并明。四周深蓝天空布满星辰,整个内顶为一个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东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时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画展示八卦内涵:风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电代表震卦,火代表离卦,水代表坎卦,泽代表兑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的穹壁和第二圈外与中心阁外圈的穹壁上,以灯饰形成河图、洛书布局及星座。

中心阁内最为有名的就是这组《法界源流图》碑刻了。此图源于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历经宋、元、明、清500余年,至清乾隆年间入贡皇宫。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命宫庭画师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的指导下临摹而成。原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此画卷刻石95块,场面宏大,描绘精细,色彩绚丽,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态生动,形神特质千变万化,代表了清代工笔人物画和佛像画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绘画艺术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奇珍。

莲花山碑林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无数书画家、篆刻家、文史专家、收藏家纷纷献策献宝,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和家藏的书画精品。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相继报道,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徜徉碑林,纵横慧海,感受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得到心灵的调和与思想的充实。

来莲花山旅游,既可以饱赏自然风光之美,还可以学习养生之道、处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游中感受健康与幸福,岂不悠哉乐哉!

展开阅读全文

莲花山导游词50字 莲花山碑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3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莲花山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员,今天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感到非常高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走进莲花山,我们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到了修身养心的知识,聆听人与自然的交响,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中畅游。

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山最具特色的景点——莲花山碑林,我们的祖先摩崖咏怀,勒石铭记,为中华大地凭添了无数人文胜景。这座吞古纳今的碑林,为千秋万代镌刻了一部立体的文化巨著。

莲花山碑林始建于1994年,于20xx年秋竣工,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整座山为基址,依山就势兴建而成。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门碑,山下的圆形碑廊周长360米,8条旋转上行的碑廊汇通到山顶的碑阁,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一组球面建筑群。这些错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筑,综合了南北建筑风格,造型独特,气势恢宏。

莲花山碑林容碑一万块,收刻了儒、释、道、医、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华,将历代艺术珍品、民间收藏品、历代书法、绘画代表作、当代名家墨迹、出土文物描图、著名科学家肖像、科学发明图解等,包容兼收,分类概括。

莲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碑林,那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碑林的总体设计以整座白猿山为主体,这样的构造既富有动态感,又能体现出碑林的雄伟气势。

其次,碑林的内容汇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继承儒释道医武的精华,又融汇了时代的特色;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创新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积极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将端庄、高超的书法艺术和精湛的绘画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碑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征集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仅历史跨度大,而且内涵极其丰富。比如《论语画解》刻石53块,《法界源流图》95块,《淳化阁法帖》98块,《中华名匾》100块,《浮图大观》105块,《周易画传》448块,《五百罗汉图》500块。

碑林的刻碑采用的是阳刻、阴刻相结合的手法,比如脸部和外露的皮肤全部用阳刻,这种刻法能达到反差效果,使图像变得更生动、逼真。碑刻的不同刀法,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碑林所刻的人物及书画,线条流畅,虚实分明,毫发纤真,受到书画家一致的高度评价。

碑林的石材选用河南“皇坑”出产的石灰岩青石,这种青石石质细腻,颜色均匀,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其中最难开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莲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吨以上的大碑都是几经周折从深山中开采,再千里迢迢运回来,其中,中心阁碑整体高9.1米,重达50吨,碑林外的主门碑中,主碑“莲花山碑林”高9.8米,重达73吨,两座副碑高7.8米,重各达40吨。

我们现在看的是一号长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书》、《茶经》、《论语画解》等作品。其中《论语画解》是由中国台湾当代著名画家江逸子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周年时精心绘制,从孔子《论语》中选取51则语录和《大学》、《中庸》的各一则语录,配以工笔人物画,绘制而成《论语画解》,阐发儒学大义,笔法细腻,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传孙女孔德懋女士称赞此举乃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事,并欣然题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号碑廊——释家文化,主要有《金刚经》、《心经》、《无量寿经》等佛家上乘经文。

三号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经》、《玉皇心印妙经》等。其中《老子出关图》是我国著名画家黄迪杞经过三次反复修改的作品;还有《八仙过海图》。

四号碑廊——医学文化,主要有历代名医画像、《神农本草经》、针炙图、中药图谱等。其中历代名医图共有160幅,是我国最全、最多的一套名医图。中药图谱收刻了常见中药图共200余块碑。

五号碑廊——武学文化,主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兵法》、《三十六计》等古时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国从商朝时期至清朝时期每个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饰,还有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武术,如少林内廊秘法、李氏太极拳等。

六号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介绍、曹雪芹的《曹氏风筝图谱》、日本的《源氏物语画卷》等。其中,《曹氏风筝图谱》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所绘,详述风筝起放、扎糊、分类、彩绘的诀窍,图谱图样精美,技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宝。抗日战争期间,这一国宝流落日本,几经劫难,终得以重见天日。日本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小说,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是日本的文学瑰宝,日本画家又将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描绘成画,形成了《源氏物语画卷》。

七号碑廊——吴楚文化,主要有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图案、秦简、《离骚》、随州曾乙侯编钟、古铜镜系列等。鄂州是古铜镜之乡,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铜镜均是国家一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随州曾乙侯编钟是我国成组出土编钟数量最多、重量最大,铸造最为精美的一组,充分展现先秦楚文化的辉煌,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八号碑廊——科学技术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四大发明、乾隆御题棉花图、西昌卫星发射纪念章等。其中,《御题棉花图》由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承观画成,他将当时棉花的整个生产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由清朝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幅画题诗、作序,堪称艺术与古代科技结合的上乘之作。

外围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图》、中华胜境图、七十二候印谱、黄庭坚《松风阁》诗卷、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莲花山风景、无锡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谱》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渔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节气,每节气五日为一候,以每候内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变化为文,由于原刻石早已无存,这个印谱更为珍贵。《松风阁》长卷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行楷书中的力作,结字内紧外松,笔法浑圆,出笔长而苍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昂藏有态。《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其画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畅游长江时所写,词的宏大意境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与书法的流畅奔放相得益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乐观、豪迈和睿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心阁是莲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筑,也是八条碑廊的汇聚处。中心阁的外侧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着十二生肖,中间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里面四根通天柱,盘绕着四条金龙;上顶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镶后天八卦。阁内彩绘面积约为1987平方米,将中国传统的彩绘手法和西洋写实的油画工艺结合为一体,画面真实自然,境界开阔。穹顶正中的九条巨龙,神态各异,翻腾游动,穿云破海,九龙四周的穹壁上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月亮相对,日月并明。四周深蓝天空布满星辰,整个内顶为一个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东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时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画展示八卦内涵:风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电代表震卦,火代表离卦,水代表坎卦,泽代表兑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的穹壁和第二圈外与中心阁外圈的穹壁上,以灯饰形成河图、洛书布局及星座。

中心阁内最为有名的就是这组《法界源流图》碑刻了。此图源于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历经宋、元、明、清500余年,至清乾隆年间入贡皇宫。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命宫庭画师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的指导下临摹而成。原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此画卷刻石95块,场面宏大,描绘精细,色彩绚丽,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态生动,形神特质千变万化,代表了清代工笔人物画和佛像画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绘画艺术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奇珍。

莲花山碑林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无数书画家、篆刻家、文史专家、收藏家纷纷献策献宝,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和家藏的书画精品。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相继报道,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徜徉碑林,纵横慧海,感受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得到心灵的调和与思想的充实。

来莲花山旅游,既可以饱赏自然风光之美,还可以学习养生之道、处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游中感受健康与幸福,岂不悠哉乐哉!

展开阅读全文

莲花山公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六十二年前,美丽的花溪见证了巴金先生与妻子萧珊海枯石烂的爱情。在花溪,这对相恋了八年的恋人,情定终生!

花溪河蜿蜒曲折的,流水婀娜多姿。河岸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成碧绿碧绿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远离尘世的浪漫感觉。怪不得花溪河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我想,也许是因为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曾在这里渡过他们新婚蜜月,也有可能因这里的绝美胜景,触动了人内心的深情,成就了无数的旷世情缘和爱情故事!

花溪有“两舍”,是东舍、西舍。它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小楼。西舍曾留下周恩来、邓颖超等许多伟人的足迹;西舍被称为“憩园别墅”,曾见证了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的海枯石烂的爱情!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的时候,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在桂林留下旅行结婚的柬帖,便来到贵阳,来到风景如画的花溪河畔,住进了“花溪小憩”。

1944年5月的一个早晨,他们来到花溪。“花溪小憩”里客人很少,平时几乎看不到人。人称贵阳是个“天无三日晴”  的地方。这一年的五月,或许是老天为祝福这对患难情侣,多雨之季却一连晴了好些天。花溪公园枝茂叶繁,浓荫蔽日。

当时的“花溪小憩”,只供住宿,不管饮食。新婚之夜,巴金和萧珊步行半小时,去镇上的小饭馆就餐。一碗清蒸鸡,两碟炒素菜,

就算作喜庆之宴。饭后,踏着如水的月光,说着话,他们挨傍在一起缓缓散步,回“花溪小憩”去。

“花溪小舔”很简陋,但十分清洁干净的客房,是他俩的新房。莹光闪闪的清油灯花中,两人彼此倾诉着国家的苦难、民族的悲怆,倾诉着友人的流亡、别离的凄凉,倾诉着对于未来的追求、对于美好明天的向往。而淙淙流淌的花溪河水,彻夜不息,倾诉着巴金和萧珊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

“巴金纪念馆”。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花溪公园在建设之初,这幢白色小楼房便应运而生,那时,它只是一层简陋而萧条的小小招待所,空有其名,却很少有人问津。也许正是由于它的荒冷和孤寂,曾迎来了一对有情人:巴金和萧珊在此终成眷属。

那是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1944年5月,当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选择到花溪公园这个僻静的“招待所”作为旅行结婚的蜜月之地时,八年的流亡生涯,让这对恋人不是在逃难的途中,就是在躲避警报的灌木丛中度过,多少痛苦唏嘘,多少辛酸苦甜,给这对年轻的心塞满了苦涩和忧伤。当时,花溪风景区招待所客人稀少,非常幽静。时年5月4日,巴金和萧珊悄然来到这里,虽说这是招待所,但却只供住宿,不管餐食,新婚那天,这对恋人只好到镇上的小饭馆就餐。那时一份清炖鸡加两碟小莱便是他们结婚喜庆的“宴席”。饭后,他俩踏着月色,携手并肩,缓缓漫步在花溪河畔,他们不曾举行任何仪式,没有置一件新衣,也未办一桌酒席。那晚,他俩住在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伴着荧荧的清油灯,这对恋人彻夜难眠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巨匠,他把“给人间一点温暧,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作为自己写作的神圣使命,在这里,他开始了小说《《憩园》》的创作。为纪念巴金,这座颇有纪念意义的“招待所”所处之地,先后更名为“花溪小憩”,后来,花溪小憩因为巴金和萧珊的青睐,使岁月增辉:花溪小憩也因为《《憩园》》这部小说的人情味而无比温馨,闻名遐迩。

1958年,贵州省政府在花溪兴建宾馆时,并在原尚武俱乐部西邻新建两层楼房,同时用水泥花墙把尚武俱乐部一起围成一个大院,称为西舍。为与西舍对称,花溪小憩也将原有的招待所改建为现在的两层楼房,故称为东舍。1992年,花溪组建了旅游公司,于是东舍又改为“憩园别墅”,直至20xx年,东舍才恢复了“巴金纪念馆”。  穿过“巴金纪念馆”,东舍园内的风情草屋更是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可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昔日,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正是对她的惟妙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莲花山公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花溪河蜿蜒曲折的,流水婀娜多姿。河岸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成碧绿碧绿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远离尘世的浪漫感觉。怪不得花溪河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我想,也许是因为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曾在这里渡过他们新婚蜜月,也有可能因这里的绝美胜景,触动了人内心的深情,成就了无数的旷世情缘和爱情故事!

花溪有“两舍”,是东舍、西舍。它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小楼。西舍曾留下周恩来、邓颖超等许多伟人的足迹;西舍被称为“憩园别墅”,曾见证了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的海枯石烂的爱情!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的时候,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在桂林留下旅行结婚的柬帖,便来到贵阳,来到风景如画的花溪河畔,住进了“花溪小憩”。

1944年5月的一个早晨,他们来到花溪。“花溪小憩”里客人很少,平时几乎看不到人。人称贵阳是个“天无三日晴” 的地方。这一年的五月,或许是老天为祝福这对患难情侣,多雨之季却一连晴了好些天。花溪公园枝茂叶繁,浓荫蔽日。

当时的“花溪小憩”,只供住宿,不管饮食。新婚之夜,巴金和萧珊步行半小时,去镇上的小饭馆就餐。一碗清蒸鸡,两碟炒素菜,

就算作喜庆之宴。饭后,踏着如水的月光,说着话,他们挨傍在一起缓缓散步,回“花溪小憩”去。

“花溪小舔”很简陋,但十分清洁干净的客房,是他俩的新房。莹光闪闪的清油灯花中,两人彼此倾诉着国家的苦难、民族的悲怆,倾诉着友人的流亡、别离的凄凉,倾诉着对于未来的追求、对于美好明天的向往。而淙淙流淌的花溪河水,彻夜不息,倾诉着巴金和萧珊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

“巴金纪念馆”。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花溪公园在建设之初,这幢白色小楼房便应运而生,那时,它只是一层简陋而萧条的小小招待所,空有其名,却很少有人问津。也许正是由于它的荒冷和孤寂,曾迎来了一对有情人:巴金和萧珊在此终成眷属。

那是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1944年5月,当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选择到花溪公园这个僻静的“招待所”作为旅行结婚的蜜月之地时,八年的流亡生涯,让这对恋人不是在逃难的途中,就是在躲避警报的灌木丛中度过,多少痛苦唏嘘,多少辛酸苦甜,给这对年轻的心塞满了苦涩和忧伤。当时,花溪风景区招待所客人稀少,非常幽静。时年5月4日,巴金和萧珊悄然来到这里,虽说这是招待所,但却只供住宿,不管餐食,新婚那天,这对恋人只好到镇上的小饭馆就餐。那时一份清炖鸡加两碟小莱便是他们结婚喜庆的“宴席”。饭后,他俩踏着月色,携手并肩,缓缓漫步在花溪河畔,他们不曾举行任何仪式,没有置一件新衣,也未办一桌酒席。那晚,他俩住在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伴着荧荧的清油灯,这对恋人彻夜难眠„„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巨匠,他把“给人间一点温暧,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作为自己写作的神圣使命,在这里,他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为纪念巴金,这座颇有纪念意义的 “招待所”所处之地,先后更名为“花溪小憩”,后来,花溪小憩因为巴金和萧珊的青睐,使岁月增辉:花溪小憩也因为>这部小说的人情味而无比温馨,闻名遐迩。

1958年,贵州省政府在花溪兴建宾馆时,并在原尚武俱乐部西邻新建两层楼房,同时用水泥花墙把尚武俱乐部一起围成一个大院,称为西舍。为与西舍对称,花溪小憩也将原有的招待所改建为现在的两层楼房,故称为东舍。1992年,花溪组建了旅游公司,于是东舍又改为“憩园别墅”,直至2019年,东舍才恢复了“巴金纪念馆”。 穿过“巴金纪念馆”,东舍园内的风情草屋更是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可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昔日,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正是对她的惟妙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